课堂练习巩固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巩固的方法

一、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

数学课的内容有的比较抽象,小学生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想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要求学生学习知识要有所发现,在发现和顿悟中感受到学习乐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一筹莫展”。孩子是纯真的,要使课堂上的学生也像生活中一样神采飞扬,充满活力,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也纯真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练习。如果能做到教学和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兴趣盎然,进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效率。

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计算法则,通过玩游戏可以减少错误,加深理解知识及提高辨析正误的能力。例如,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可创设童话般的情境:秋天来了,王大爷家的苹果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上写着计算竖式),可是有的苹果被虫子咬坏了。然后老师问小朋友说:“你们能帮王大爷捉住虫子吗?”对于“做好事”的数学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让学生辨误诊断,不但能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还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又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老师把教具钟带进教室,让学生扮演“时间老人”的角色游戏。学生看到多彩的教具、学具这些新鲜的物品,就会好奇地想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自然而然地就认识和理解各种数学概念了。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寓教学于游戏之中,把单调的学习变得有趣,把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课堂练习设计要有生活性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再说,课堂毕竟是课堂,与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师有义务、有必要引导学生走入真实的生活,为学生设计真实有用的具有生活性的练习,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创新数学知识和方法,强化应用意识,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我们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设计问题情景,设计各种练习。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野餐中的数学问题”、“租车方案”、“购物中的数学问题”等练习。如一年级认识了《元、角、分》后,可以让学生用人民币去买东西,在模拟买东西的各种情境中付钱、找钱,这样就把人民币知识学活了;如中年级,教师用100元钱,让学生购买奖品:练习本和笔。要求:(1)练习本和笔要成套;(2)价钱尽可能便宜;(3)质量尽可能好。有三家商店可供选择,价钱是:甲店练习本每本3.2元,笔每支1.5元;乙店每套本子和笔共4.5元;丙店练习本每本2.8元,笔每支2.1元。让学生选择商店和决定怎样买;高年级学完《平面图形》知识以后,要求学生把校园内一块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空地设计成一个花园,其中要有圆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面积不等的花池、草坪、道路。要求:(1)各块地所占面积的比例适当;(2)图案美观。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过程,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

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活动又是儿童的天性。数学是枯燥的、机械的、严肃的,重复的练习尤其令人乏味。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应该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设计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如教学《长(正)方形的面积》后,常会出现类似于“把三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这种类型的问题。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可让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的小学生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像这种情况我们就安排操作题,让学生用三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代替三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动手拼一拼,用眼看一看,拿笔算一算,得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求出问题所要的答案。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习:在一张长方形的纸上截去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发现,剪的方法不同,剩下的角的个数也不相同,可能剩下3、4、5个角。通过这一操作练习的设计,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而且提高了动手和实践能力。从而也消除了“数学可怕”的心理,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四、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开放性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

激发求异思维。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三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有几个角?这道题的特点在于:(1)趣味性。这样的练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兴趣。(2)实践性。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道实际问题,使学生密切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3)开放性。本题是一道解题策略开放的练习,因为摆的方法不同,摆出角的个数就不同。既可以摆出平面图形,还可以摆出立体图形。通过这道题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获。多设计一些开发性习题,主要在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变中求活,发展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例如,在口算中设计“()×()=0,0÷()=()”。答案有无穷多个,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说的又多又正确。在教学《简单的统计》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统计某一类事物,并制成简单的统计表。还可以根据你所统计出的数据发表你的看法或提出你的意见。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结果发现,学生很喜欢这次作业,连平时作业一直拖拉的学生也早早完成了。像这类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变性的特点,给学生以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体现了新课标特别强调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五、课堂练习设计要有综合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指的是让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综合性是指练习的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综合性练习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能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综合练习是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之后,与原有知识的横向沟通、有机结合的练习。是对各种知识与能力的全面考察与深化提高,它是练习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他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深挖其底蕴,把章节甚至全册教材的知识,有条理的予以归纳、概括。在综合练习中,教师要把握好难度,要及时获取信息,作必要的点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