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测试卷(有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月,牡丹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两手摩擦,手会发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B.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D.温度相同的1 kg水和1 g冰,内能相同3.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4.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5.如图(a)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里加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线B .水和牛奶最后的温度相同C .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D .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6.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均为2 kg 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 吸收的热量为( ) A .0.84×105J B .1.2×105J C .2.52×105JD .都不是,不能计算7.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c 甲∶c 乙∶c 丙=3∶4∶5,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3∶4∶5 B .5∶4∶3 C .15∶14∶13D .20∶15∶128.由Q =cm (t -t 0)得c =Qm t -t 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 .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D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9.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 kg 水温度从50 ℃降低到20 ℃,放出的热量是( ) A .4.2×103J B .8.4×104J C .1.26×105JD .2.1×105J 10.如图所示,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同时加热A 、B 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初温都相同.实验过程中两种液体均未沸腾,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s 0 60 120 …A液体温度20 30 40 …/℃B液体温度20 25 30 …/℃A.同样加热B 液体大C.升高相同的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比B液体多D.同样加热120 s,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1.“热”在物理中有“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意义,请指出下列“热”字的含义.(1)摩擦生热的“热”是指____.(2)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是指__ __.(3)晶体熔化要吸热的“热”是指__ __.12.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 __.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即使在铅块下面挂了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 _ _(选填“引力”或“斥力”).1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 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是水,那么质量为500 g,初温为20 ℃的乙液体吸收1.89×105J的热量,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 __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4.如图所示,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被压燃,下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__ __能.15.如图所示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的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1)说明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__ __;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 _.(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__ __;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__ _ _.16.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水后,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1)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烧不破”的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__ __,且水蒸发过程需要__ __热,所以甲气球的温度升高得慢.(2)在加热过程中,乙气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利用__ _的方式改变气体的内能.三、实验与探究题(17题12分,18题10分,共22分)17.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物质质量/g升高10 ℃所需要的时间/s升高20 ℃所需要的时间/s升高30 ℃所需要的时间/s沙子30 64 89 124 水30 96 163 220(1)在此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 __,请再列举一个类似思想的实验:.(请仿造上面的句式填)(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 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 __ (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所以白天在海边会吹__ __(选填“海风”或“陆风”).(4)有一次小明在白天进入森林游玩时迷了路,经过思考,他__ __(选填“顺风”或“逆风”) 走了下去,终于走出了森林.18.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下表所示,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加热时间/min0.5 1.0 1.5 2.0 2.5升高的温度/℃水 2.0 4.0 6.0 8.0 10.0沙子4.3 7.915.218.421.5(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 __相同.(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4)沙子在1.0 min~1.5 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__ __.(5)小明再用50 g水和100 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 g水和100 g水的QΔ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Δ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__ __之比相等.四、简答题(9分)19.小红发现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的.(1)“暖气”是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室内气体内能的?__ 。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 专题训练 (5)0928(有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专题训练 (5)一、实验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甲、乙烧杯内的液体质量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2)若液体a的质量为a m,液体b的质量为b m,为了完成实验,则需a m______(填“大m;于”“小于”或“等于”)b(3)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可以看出,_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若其中比J/kg⋅℃。
热容较大的液体是水,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甲乙丙丁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物质甲(选择“质量”或“体积”)。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物质甲_____相同,然后比较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析描绘出了水和物质甲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如图所示,则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
3.为了探究热水瓶盛水量与保温效果之间的关系,某实验小组用规格和保温性能完全相同的热水瓶(容积均为2L),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他们在7个热水瓶中装入不同水量但初温相同的热水,经过相同时间,测量各个热水瓶中的水温,并根据所得数据经计算绘出图的图象.(1)该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是盛水量、初温和______;(2)由图象可知,本次实验中保温瓶的盛水量为______L时,保温效果最好,从图象我们可以得到的大致结论是______.4.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从表中数据,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选填“高”或“低”),油吸收热量_____水吸收热量.(填“大于”“小于”“等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则应对______加热更长时间.(3)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_____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_.(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5.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取相同质量的甲液体和乙液体各200g,用下图两组相同的器材进行了实验,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两种液体加热。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D.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越多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4.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 . 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G ,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 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 . 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瑞,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5.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 .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 .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冰内能为零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7.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都是非晶体B .第6min 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C .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D .在0~8min 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8.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 m m =甲乙丙>,当其吸收热量情况如图所示时,升高的温度关系为t t t ∆<∆=∆甲乙丙,则关于这三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比热容最小B.甲、乙的比热容相等C.甲、乙的末温一定相等D.若三个物体的温度都降低1℃,丙放出的热量最少9.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10℃的冰块没有内能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11.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C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C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3章 内能及解析.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13章内能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2.(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B.洒些香水使整个房间充满香味C.潮湿的地面变干D.太阳光照进屋后,可看见里面有灰尘飞舞3.(2分)在物体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前提下,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较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较多B.质量相同的物体,温度较高的,所含的热量较多C.同一物体温度较高时,所含的热量较多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较大时,所吸收的热量较多4.(2分)(2003•河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5.(2分)(•聊城)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划火柴,火柴被划燃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6.(2分)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7.(2分)“高处不胜寒”,意指山越高气温越低,对其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A.高山的森林茂密,岩石多,比热容大,温度变化较小B.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C.高山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D.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做功,山上内能减少8.(2分)(•自贡)由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9.(2分)(2010•石家庄模拟)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对甲、乙两个物体加热,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甲、乙两物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A.若C=C乙,则m甲=m乙B.若C甲=C乙,则m甲<m乙甲C.若C>C乙,则m甲>m乙D.若C甲<C乙,则m甲<m乙甲10.(2分)已知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块一定向铅块传热B.铜块一定不会向铅块传热C.铅块一定向铜块传热D.铅块、铜块之间不一定传热11.(2分)(•兰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加热时间/min 0 1 2水的温度/℃20 26 32液体的温度/℃20 34 48A.0.9×103J/(kg•℃)B.1.8×103J/(kg•℃)C.3.6×103J/(kg•℃)D.1.2×103J/(kg•℃)12.(2分)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C甲:C乙:C丙=3:4:5,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3:4:5 B.5:4:3 C.12:15:20 D.20:15:1213.(2分)(2009•黄冈)长期运行在盘山公路的汽车要在底部添加一个附加水箱,不断向刹车片浇水降温.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刹车片温度升高,是车轮毂热传递造成的B.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刹车片与车轮毂摩擦造成的C.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D.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蒸发吸收热量的特点14.(2分)(2010•包头)一杯香浓的豆浆可以让我们的早上有一个精力充沛的开始.电动豆浆机在工作过程中,转动的叶轮将豆子打磨研碎,加热体将豆浆加热至煮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后叶轮转动,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内能不变C.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喝刚刚煮好的豆浆时,在它表面吹气可以加快豆浆的升华,使它凉得快些15.(2分)(2009•兰州)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6.(2分)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17.(2分)(•淮安)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热现象的例子.烤熟的山芋香气扑鼻,该现象表明_________;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该实验表明_________.18.(2分)(•海南)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把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_能.19.(1分)(2005•哈尔滨)电冰箱的压缩机在压缩某种液体的蒸气时,使蒸气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蒸气的内能;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饮料的内能.20.(3分)(•宿迁)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__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_;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________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21.(1分)“神舟号”系列飞船完成各项实验任务后返回大气层,飞船外壳与空气摩擦温度不断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飞船的内能.22.(3分)如图,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几次后,用手指触摸弯折处,会发现该处温度_________,这是由于弯折时人对铁丝_________,使铁丝_________能增加.23.(1分)(•滨州)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为了给泄露的核反应堆降温,向其内部注入大量的水,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较大的性质.24.(2分)(•衡阳)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带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____比较大的缘故,相同质量的海水与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___的温度升高的少.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5.(5分)武汉钢铁公司在制造钢铁零件时,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渗入零件的表层,试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说明其中的道理.26.(5分)冰壶,又称掷冰壶、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2011年女子冰壶世锦赛上中国队险胜丹麦队夺得铜牌.如图是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在一名队员掷球时,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以改变冰壶的滑行方向和速度,使冰壶能准确到达营垒的中心,请说明其中的原因.四、实验探究题(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共24分)27.(14分)(2005•扬州)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甲的示数/℃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乙的示数/℃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_________;(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____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_________叫做冷却速率.(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_____的影响.(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8.(10分)(•荆门)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_.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_℃,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_________.五、计算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9.(9分)一质量为2千克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放入1千克20℃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到平衡后,水和金属块的温度均为80℃,求:(1)水吸收的热量;(2)金属块的比热是多少?【c水=4.2×103J/(kg℃)】30.(10分)如图所示,太阳能集热器就是直接利用太阳能把水加热的装置.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元件包括集热板、储存装置及循环管路三部分.假设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在夏天可达50%;从太阳能手册中查到,在地球表面,晴天时垂直于阳光的表面接收到的热辐射为1.26×103J/m2•s.如果储水箱内的水大约有80kg,集热板接收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3m2,请计算,要使水温从20℃升高到50℃需要吸收多长热量?达到这样的水温需要多少时间?(C水=4.2×103J/(kg.℃))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成都)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考点:分子的热运动;内能的概念;扩散现象.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①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也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解答:解:A、一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合题意.B、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不合题意.C、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符合题意.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也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不仅气体之间、液体之间会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内能的影响因素,扩散现象与温度关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B.洒些香水使整个房间充满香味C.潮湿的地面变干D.太阳光照进屋后,可看见里面有灰尘飞舞考点:扩散现象.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扩散是发生在两种物质之间的现象.扩散是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有时说成一者进入另一者中;分子的运动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解答:解:A、空气尽管是看不见的,但它是物质不是分子,因此风的形成不是扩散现象;B、洒些香水使整个房间充满香味,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C、潮湿的地面变干,是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D、灰尘飞舞,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选BC.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分子是看不见的,以及机械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3.(2分)在物体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前提下,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较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较多B.质量相同的物体,温度较高的,所含的热量较多C.同一物体温度较高时,所含的热量较多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较大时,所吸收的热量较多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个过程量,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与联系,再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可对各选项依次做出分析.解答:解:由于热量是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BC错误;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较大时,所吸收的热量较多,故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并能利用上述关系解释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4.(2分)(2003•河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多C.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析:根据内能、热量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式和温度的关系分析.解答:解:A、说法错误,影响内能的因素不仅有温度,还有质量、状态等;B、说法错误,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说含有;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也可以是对物体做了功现内能增加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内能与热量、温度的关系.内能是状态量,热量是过程量,内能的改变可通过做功或热传递来实现.5.(2分)(•聊城)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B.划火柴,火柴被划燃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压轴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的特点.解答:解: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化.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这些都是能量的转移,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划火柴,火柴燃烧,是摩擦生热,是能的转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2分)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表明()A.该物体一定做了功B.该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D.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考点:内能的概念.专题:应用题;热和能.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且是等效的.解答:解: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可能是热传递,也可能是对它做功.因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2分)“高处不胜寒”,意指山越高气温越低,对其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A.高山的森林茂密,岩石多,比热容大,温度变化较小B.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C.高山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D.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做功,山上内能减少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分析本题需掌握:(1)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较多的热量;(2)水汽化(蒸发)吸热;(3)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解:A、岩石比热容较小,同样的条件下温度变化较多,故A符合题意;B、高山的空气比平地稀薄干净透明,吸收太阳热量少,故山越高温度越低,故B不符合题意;C、高山的风速大,加速山上水分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导致温度很低,故C不符合题意;D、热空气因膨胀上升,膨胀对外做功,山上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以及汽化等现象理解和掌握,关键点在于基础性知识的运用.8.(2分)(•自贡)由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考点:比热容的概念.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随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质特性,它不会改变,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9.(2分)(2010•石家庄模拟)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对甲、乙两个物体加热,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甲、乙两物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A.若C=C乙,则m甲=m乙B.若C甲=C乙,则m甲<m乙甲C.若C>C乙,则m甲>m乙D.若C甲<C乙,则m甲<m乙甲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专题:应用题;控制变量法;图析法.分析:(1)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说明两个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2)根据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本题两种解题思路,一是在相同时间下分析,二是在升高相同温度下分析.解答:解:第一种思路:相同时间内分析做一条与温度轴平行的直线,分别于甲、乙相交于A、B两点,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由于初始温度相同,在相同时间t0内,甲升高的温度温度比乙大,即△t甲>△t乙;加热条件相同,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是相同的.根据Q吸=Cm△t得Cm=,在Q吸相同,△t甲>△t乙时,∴C甲m甲<C乙m乙因此:①若C甲=C乙,则m甲<m乙;②若C甲>C乙,则m甲<m乙;③若C甲<C乙,则m甲=m乙.故选B.第二种思路:升高相同温度下分析做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分别于甲、乙相交与A、B两点,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由于初始温度相同,在相同温度t0下,升高的温度相同,即△t甲=△t乙;相同加热条件下,甲用的时间短,吸收的热量少,即Q甲吸<Q乙吸.根据Q吸=Cm△t得Cm=,在△t甲=△t乙,Q甲吸<Q乙吸时,∴C甲m甲<C乙m乙所以:①若C甲=C乙,则m甲<m乙;②若C甲>C乙,则m甲<m乙;③若C甲<C乙,则m甲=m乙.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图象的分析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近几年的中考,图象分析题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这类题要引起注意.10.(2分)已知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块一定向铅块传热B.铜块一定不会向铅块传热C.铅块一定向铜块传热D.铅块、铜块之间不一定传热考点:热传递.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热量将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大的升高的温度小,但题目没有告诉初温大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公式Q吸=cm△t可知,△t=;∵铜块和铅块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升高的温度值是铅块升高的温度值的;由于不知道初温是否相同,所以铜块和铅块的末温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存在下列三种可能:如果铜块的末温高于铅块的末温,热量从铜块传向铅块;如果铜块的末温低于铅块的末温,热量从铅块传向铜块;如果铁块的末温等于铜块的末温,二者之间将不发生热传递.由此判断选项A、B、C的说法错误,选项D的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传递的条件及方向的了解和掌握,知道题目没告诉初温关系,不能确定末温关系是本题的关键.11.(2分)(•兰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加热时间/min 0 1 2水的温度/℃20 26 32液体的温度/℃20 34 48A.0.9×103J/(kg•℃)B.1.8×103J/(kg•℃)C.3.6×103J/(kg•℃)D.1.2×103J/(kg•℃)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专题:应用题.分析:(1)利用该电热器给水加热1分钟,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水温的变化,再利用公式Q=cm△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2)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可利用公式c=来计算该液体的比热容.解答:解:取两种液体都加热了1分钟为研究对象,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Q水=Q液,∵Q水=c水m(t水﹣t 0),Q液=c液m(t液﹣t0)∴c水m(t水﹣t 0)=c液m(t 液﹣t0),即:4.2×103J/(kg•℃)×m×(26℃﹣20℃)=c液m×(34℃﹣20℃)解得:c液=1.8×103J/(kg•℃)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计算热量,以及利用公式c=来计算比热容,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在相同的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变化.12.(2分)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C甲:C乙:C丙=3:4:5,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3:4:5 B.5:4:3 C.12:15:20 D.20:15:12考点:热量的计算.分析:要想求出升高的温度之比,必须熟练热量的公式:Q=CM△t,以及公式的推导,从而推导出△t=,代入已知即可求出.解答:解:已知M=M乙=M丙,C甲:C乙:C丙=3:4:5,Q甲=Q乙=Q丙,甲由热量的公式:Q=CM△t,从而推导出△t=,代入已知数据,△t甲:△t乙:△t丙=::=::=20:15:12.故选D点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热量的计算公式,而且要灵活掌握公式的变形,对三个数的比的运算很多学生容易出错,是个难点.13.(2分)(2009•黄冈)长期运行在盘山公路的汽车要在底部添加一个附加水箱,不断向刹车片浇水降温.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刹车片温度升高,是车轮毂热传递造成的B.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刹车片与车轮毂摩擦造成的C.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D.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蒸发吸收热量的特点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正确判断此题用到的知识有: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水的比热容和蒸发吸热的知识.解答:解:A、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刹车片克服摩擦做功造成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B、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刹车片克服摩擦做功造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浇水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刹车片和水进行热传递,加快水的蒸发,蒸发吸热降温,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多方面的物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4.(2分)(2010•包头)一杯香浓的豆浆可以让我们的早上有一个精力充沛的开始.电动豆浆机在工作过程中,转动的叶轮将豆子打磨研碎,加热体将豆浆加热至煮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后叶轮转动,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从开始加热到豆浆煮熟的过程中,豆浆的内能不变C.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 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2.下列描述的现象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B.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C.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D.钻木取火3. 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4.“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C.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D.玻璃表面太光滑5.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C.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6.1 kg、20 ℃的水吸收4.2×105 J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①80 ℃②100 ℃③120 ℃④130 ℃A.1B.2C.3D.47.我国研制的“神舟十一号”实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D.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8.如图所示是将冷水与热水相混合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假设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热水的质量之比与吸、放热之比分别是( ) A.1:21:1 B.1:12:1C.1:11:2 D.2:11:19.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可能会下降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C.一个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11. 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12.泡茶时茶香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力的作用B.泡茶的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C.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不断增加D.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13·如图所示,是A、B两个城市日气温变化曲线,且两城市面积、纬度等地理情况基本相同,通过对图象分析,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图中A城市日气温变化较小B.图中B城市的水域面积大于A城市C.图中A城市人居住比较舒适D.图中B城市人容易患感冒14. 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15.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投入水中(c水>c铜,不计热损失),则( )A.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升高的温度和铜块降低的温度相同B.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降低的温度和铜块升高的温度相同C.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D.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减少的内能和铜块增加的内能相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6. 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章节测试(含答案)
第十三章 内能章节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腊梅花儿开,飘来幽幽清香沁人心脾.这说明()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是可分的2.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分子变小了3.下列关于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C.汤圆在此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分子停止运动4.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搓手取暖B.玩滑梯,臀部发热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D.压缩空气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60 ℃的水一定比30 ℃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没有吸热,温度一定不变6.下列四种现象中,不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A.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C.太原昼夜温差比同一纬度的沿海地区大D.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7.小明根据如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水 4.2×103冰 2.1×103酒精 2.4×103沙石0.92×103煤油 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比热容只和物质种类有关D.水吸热或放热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8.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他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A.0.84×105 JB.1.2×105 JC.2.52×105 JD.都不是,不能计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9.木工师傅用木胶粘木质构件,能闻到胶的味道,这是现象;当木胶干了(凝固)才粘牢,这是因为液体变成固体后,分子间距离,而分子间引力的缘故.(后两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航母舰载机即将起飞前,燃料燃烧会获得大量的能,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为了避免对舰上人员及其他器材造成危害,甲板上安装偏流板,偏流板后面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这是利用水的大的特性来降低偏流板的温度.制作偏流板材料的熔点应较(填“高”或“低”).11.运动会上常用气球来装饰会场,如图所示,在烈日暴晒下,通过的方式,气球内能,气球内气体膨胀做功,可能导致气球胀破.12.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依据上述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请计算:把质量为5 kg、温度为20 ℃的铝块加热到100 ℃,铝块吸收的热量是.13.质量是500 g的铝块,放出880 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12 ℃,则铝块原来的温度是℃.[c铝=0.88×103J/(kg·℃)]14.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的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50 ℃,吸收的热量为1.26×105 J,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三、简答与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5小题5分,16小题9分,共14分)15.载重汽车在连续下坡的时候为控制车速需要经常刹车,这样就会使刹车片的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刹车片会因过热而失效从而造成严重的车祸.所以在汽车连续下坡时,司机会打开水箱开关,这时会有水经水管流到刹车片处,使刹车片的温度得到控制,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请你从物理学角度解释刹车片会过热的原因及司机采取的措施的合理性.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厨师将面坯拉成长长的面条,切成合适的长度,放入锅中煮,添加各种特色调料,满室芳香,令人垂涎欲滴;厨房中的加热方式由过去用煤改用天然气,既环保又耐用.(1)在锅里煮面条时,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2)面条出锅时,香飘四溢,属于现象,说明.四、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17.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就会跳起来.(1)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A.打气过程B.打气时瓶内水的情况C.瓶塞跳起的现象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出现的现象(2)玻璃瓶内装有少量水的目的是.(3)在你认为应当观察的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一现象所说明的问题是.五、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8.泰安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是一家焚烧生活垃圾的发电厂,它每年通过焚烧垃圾可生产出1.2亿千瓦时电能.假若燃烧1 t生活垃圾可以放出1.176×1010 J的热量,则这些热量可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多少千克的水由20 ℃加热到沸腾?[c水=4.2×103J/(kg·℃)]解: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t=100 ℃,根据公式Q吸=cm(t-t0)得,第十三章 内能章节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腊梅花儿开,飘来幽幽清香沁人心脾.这说明( C )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是可分的2.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分子变小了3.下列关于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B )A.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C.汤圆在此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再沸腾是因为分子停止运动4.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C )A.搓手取暖B.玩滑梯,臀部发热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D.压缩空气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60 ℃的水一定比30 ℃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没有吸热,温度一定不变6.下列四种现象中,不可以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 D )A.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C.太原昼夜温差比同一纬度的沿海地区大D.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觉凉爽7.小明根据如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D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水 4.2×103冰 2.1×103酒精 2.4×103沙石0.92×103煤油 2.1×103铝0.88×103水银0.14×103铜0.39×103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比热容只和物质种类有关D.水吸热或放热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8.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他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 C )A.0.84×105 JB.1.2×105 JC.2.52×105 JD.都不是,不能计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9.木工师傅用木胶粘木质构件,能闻到胶的味道,这是扩散现象;当木胶干了(凝固)才粘牢,这是因为液体变成固体后,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分子间引力增大的缘故.(后两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航母舰载机即将起飞前,燃料燃烧会获得大量的内能,向后喷射出高温高速燃气流.为了避免对舰上人员及其他器材造成危害,甲板上安装偏流板,偏流板后面装有供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格状水管,这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来降低偏流板的温度.制作偏流板材料的熔点应较高(填“高”或“低”).11.运动会上常用气球来装饰会场,如图所示,在烈日暴晒下,通过比热容的方式,气球内能增大,气球内气体膨胀做功,可能导致气球胀破.12.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k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0.88×103J .依据上述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请计算:把质量为5 kg、温度为20 ℃的铝块加热到100 ℃,铝块吸收的热量是 3.52×105J .13.质量是500 g的铝块,放出880 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12 ℃,则铝块原来的温度是14 ℃.[c铝=0.88×103J/(kg·℃)]14.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的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50 ℃,吸收的热量为1.26×105 J,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4.2×103J/(kg·℃).三、简答与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5小题5分,16小题9分,共14分)15.载重汽车在连续下坡的时候为控制车速需要经常刹车,这样就会使刹车片的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刹车片会因过热而失效从而造成严重的车祸.所以在汽车连续下坡时,司机会打开水箱开关,这时会有水经水管流到刹车片处,使刹车片的温度得到控制,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请你从物理学角度解释刹车片会过热的原因及司机采取的措施的合理性.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厨师将面坯拉成长长的面条,切成合适的长度,放入锅中煮,添加各种特色调料,满室芳香,令人垂涎欲滴;厨房中的加热方式由过去用煤改用天然气,既环保又耐用.(1)在锅里煮面条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2)面条出锅时,香飘四溢,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四、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17.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就会跳起来.(1)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 D .A.打气过程B.打气时瓶内水的情况C.瓶塞跳起的现象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出现的现象(2)玻璃瓶内装有少量水的目的是以便能产生大量的水蒸气.(3)在你认为应当观察的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内出现白雾,这一现象所说明的问题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五、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8.泰安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是一家焚烧生活垃圾的发电厂,它每年通过焚烧垃圾可生产出1.2亿千瓦时电能.假若燃烧1 t生活垃圾可以放出1.176×1010 J的热量,则这些热量可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多少千克的水由20 ℃加热到沸腾?[c水=4.2×103J/(kg·℃)]解: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t=100 ℃,根据公式Q吸=cm(t-t0)得,m=Q吸c(t-t0)=1.176×1010 J4.2×103 J/(kg·℃)×(100 ℃-20 ℃)=3.5×104 kg。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起()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以再分B.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C.“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2.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也越快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B.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4.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5.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6B.3:2C.2:3D.6:16.下列增加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中,与另外三个方法不同的是()A.摩擦铁丝B.来回弯折铁丝C.反复敲打铁丝D.把铁丝放在火上烤7.《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
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含有的热量增加D.拌:香葱和豆腐加入少许调料搅拌即可入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8.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时,瓶内空气温度升高,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是通过做功增加了物体内能9.如图所示的热学现象中,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可以用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是否有关B.乙图说明空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氮的密度C.丙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丁图说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时,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10.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返回地球。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之分子热运动 习题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 13.1 分子热运动习题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减小气体体积时,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势能减小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势能增大2.烟花三月,瘦西湖的万花园,花香袭人,这是因为()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3.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推测:分子间有引力C.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存在空隙D.现象:红墨水滴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5.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B.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C.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D.放在炉火上加热的冷水过一段时间烧开了6.放射性现象揭示了()A.原子有内部结构,可以再分B.原子核有内部结构,可以再分C.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成D.原子核内存在电子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甲是________态,乙是________态,丙是________态.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________________,但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开发出制作单层硅分子薄膜技术,如图所示:在硅板表面覆盖陶瓷薄层,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硅板中的硅分子居然能穿透陶瓷薄层从而形成单层硅分子薄膜.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其直径数量级一般为________,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将糖加入水中,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_,直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与固体相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表明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要______(大/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要______(大/小).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间的作用越______(大/小).10.水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如图所示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相互接近后,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滴,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11.“破镜不能重圆”是因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______,分子间没有________.12.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分子很小,其直径尺寸的数量级约为________ m.把10 cm3的水和10 cm3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20 cm3,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13.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浊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改变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受力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情况.(1)布朗运动________分子运动.A.是 B.不是(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分子的运动.A.水 B.花粉 C.空气(3)请设计出使布朗运动加快的一种方法.________.三、实验题14.在研究分子模型时,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和酒精含量的关系,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C.然后快速注入酒精到 100 cm刻度线;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液面的刻度L.(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直接表明()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混合后酒精质量的含量β和液柱减小的长度△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①根据试题中信息,计算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为____________%;(酒精密度 0.8 g/cm3)②根据有关数据,请在右图坐标系中描点作出ΔL-β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Δ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15.取同样的两张纸,将一张如图甲所示那样撕开,另一张如图乙所示那样用力向两边拉,直至拉断.感受一下两次用力的大小,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原因是什么?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增大或减小气体体积,也就是改变分子间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发生变化,但力一直存在.此A、B两选项错误;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存在分子势能.当拉伸或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势能相应变化.并且无论是拉伸还是压缩固体,势能都是增大的.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2.【答案】A【解析】烟花三月,气温升高,分子运动加快.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闻到了香味,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3.【答案】A【解析】微观粒子无法直接用肉眼或普通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分子对外表现的宏观现象来感知微观规律,再利用此物理规律解释实际中的现象.本题中涉及的几个现象及推测中,A选项中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并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没有间隙.在解释固体扩散时,固体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同时也可以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分子就无法彼此进入对方.所以由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无法解释扩散现象,所以推测不合理.4.【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图甲中,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有说服力;图乙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不合理;图丙中,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自由运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与甲相比,仍不够典型.综上所述,最合理的是甲图,最不合理的是乙图.5.【答案】A【解析】A项,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这是扩散现象造成的,故A正确;B项,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B错误;C项,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这是对流现象,不是扩散现象,故C错误;D项,放在炉火上加热的冷水过一段时间烧开了,这是沸腾现象,不是扩散现象,故D错误.6.【答案】B【解析】放射性元素放射后质量数减小,说明原子核有内部结构,原子核还可再分.7.【答案】液态固态气态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分子作用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空隙【解析】甲图中分子间的距离略大,约束力很小,分子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小,约束力很大,分子的位置固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约束力几乎没有,分子的位置极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但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分子作用力.加热使得硅分子穿透陶瓷薄膜,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空隙.8.【答案】10-10m引力斥力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变小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解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它直径数量级一般为10-10m,它无法直接被人类的肉眼或光学显微镜观察到,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等工具才可以观察;(2)两滴水银能够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的缘故;物体的体积不能无限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把糖加入到水中后,糖分子就会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水和酒精混合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间隙的缘故.9.【答案】小大小【解析】与固体相比,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表明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要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要大,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间的作用越小.10.【答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解析】两滴露珠之所以会合成一滴,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吸力,将两滴露珠合成了一滴.11.【答案】远大于分子间平衡距离、作用力【解析】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的硬度大,不像铅硬度小,玻璃放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形变,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12.【答案】分子10-10间隙【解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十分微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把10 cm3的水和10 cm3酒清混合后发现它们的总体积小20 cm3.13.【答案】(1)B(2)A(3)对液体加热【解析】(1)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所以说布朗运动是花粉小颗粒的运动;(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水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故选A;(3)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所以可以对液体加热.14.【答案】(1)C(2)① 50% ②如下图所示先增大后减小【解析】(1)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进入彼此的空隙中而使总体积减小;故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选项C正确.(2)①横截面积为S,则第三次实验时水的体积为44.0 S,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44.0 S=44.0 S酒精的体积为96.4 S+3.6 S-44.0 S=56.0 S,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ρ酒精V酒精=0.8×56.0 S=44.8 S酒精质量的含量为==≈50%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作图如下:由图像可以看出,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Δ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15.【答案】按图甲所示撕开纸张时用力较图乙所示拉断纸张的小;因为撕开图甲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少,分子间的总引力小,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就小;撕开图乙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较多,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较大,所以图乙方式撕开纸张比图甲方式的困难.【解析】按图甲所示撕开纸张时用力较图乙所示拉断纸张的小;因为撕开图甲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少,分子间的总引力小,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就小;撕开图乙纸张时,作用的分子个数较多,克服其引力所需的力较大,所以图乙方式撕开纸张比图甲方式的困难.。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专项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一铜块与铅块质量之比是2∶3,铜、铅的比热容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2∶1B.1∶2C.4∶9D.9∶42、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将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较()A.内陆地区的夏季比较凉爽B.内陆地区的冬季比较温暖C.内陆地区一天气温变化较大D.内陆地区一天气温变化较小3、依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为1kg的干泥土,具有的内能约为0.84×103JB.质量为1kg的水,温度为1℃时,具有的热量为4.2×103JC.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4.2×103JD.质量相等的水和干泥土,吸收相等热量,水温升高得较多4、吃牛肉火锅是潮汕地区冬天常见的一种饮食方式。
对“吃火锅”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A.牛肉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B.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C.“吃火锅时肉香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水温升高,水中含有的热量变大5、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铁块与铝块,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再接触,已知铁的比热容比铝的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由铝块传给铁块B.热量由铝块传给铁块C.内能从铁块转移到铝块D.不会发生热传递现象6、如图所示,小明在烧瓶内加入少量水,塞紧瓶塞并往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 实验探究题训练(解析版)
第13章内能实验探究题训练1.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
2.如图一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
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一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图二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
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3.如图所示,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不考虑热损失),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水比煤油温度升高的少,也可以说,要使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吸收的热量。
换用其它物质来做这样的实验,通过实验人们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用物理量来描述。
4.小礼在自己的家庭实验中用矿泉水瓶水、沙子、细线、毛巾、海绵块、细针演示了以下几个实验:(1)矿泉水瓶内装半瓶沙子,拧紧瓶盖,用厚毛巾包住瓶盖和瓶底儿用力快速晃动瓶子约五分钟后,沙子变热,这表明;(2)把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先正放后再倒放在海绵上,发现海绵凹陷程度变大,这表明;(3)用空矿泉水瓶从饮水机接水的过程中,听到瓶中传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4)如图,将细线系在矿泉水瓶下部,沿水平方向拉动细线使其沿同一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发现拉满水瓶比拉半水瓶需要的力大,此现象表明;(5)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上,用细针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扎三个孔,看到水的射程越来越大,这表明。
5.小明同学想测量家中色拉油的比热容。
设计了如下的方案:①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入200g水和200g色拉油,测得它们的温度均为20℃;②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器材装配好;③用酒精灯给水加热4min,测得其温度为32℃;④用同样的方法给色拉油加热4min,测其温度48℃;⑤整理器材,并计算色拉油的比热容。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小明做手工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妈妈把棉被放在太阳底下晒C.奶奶用热水袋取暖D.开空调时,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4.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5.如图所示的热学现象中,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可以用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是否有关B.乙图说明空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氮的密度C.丙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丁图说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时,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6.关于下列一些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不再做无规则的热运动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没有引力D.扩散现象也能发生在固体之间7.依据你所学的热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0C 的冰块没有内能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8.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9.一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结果描绘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物质比乙物质升温快B.两种物质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0t时间内,甲物质比乙物质吸收热量多C.0D.乙物质的比热容大于甲物质的比热容10.在“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物质的熔点为60℃B .在EF 阶段,该物质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D .该物质在BC 阶段的内能不断增加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B .沿海地区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C .夜间遇寒潮时,应将秧田里的水放掉,以防水结冰秧苗受冻D .夏天给房向地面洒水降温,与在城市中建人工湖减小热岛效应原理一致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二、填空题13.水的比热容是()34.210J/kg ⨯⋅℃,它表示每千克水温度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_____J ,则质量为500g 的水温度从80℃降低到60℃,内能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____J 。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一、单选题1.人们常用冷水来降温。
例如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及发电站发电机线圈的冷却剂等。
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质量较小B.沸点较高C.凝固点较低D.比热容较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热传递中,热量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能少物体D.热传递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3.如图所示,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该病毒一般呈球形,直径在75﹣160nm之间,是由分子构成的,属于单链RNA病毒。
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飞沫传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温度一定时,构成新型冠状病毒中所有分子运动速度大小不一定相同C.温度升高时,构成新型冠状病毒中的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D.佩戴口罩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因为口罩的中间层具有吸附和过滤的作用4.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柳絮飘舞 B.夏天,鸟语蝉鸣C.秋天,丹桂飘香 D.冬天,大雪纷飞5.有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比热容之比3:2,吸收的热量之比4:1,质量之比2:3则那甲、乙两金属球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4:1 B.1:4 C.3:1 D.1:36.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D.汽车刹车后,刹车片的温度升高7.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铝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A.内能从铝传给铁B.热量从铁传给铝C.不发生热传递D.温度从铁传给铝8.水是较好的冷却剂,其原因是()A.水的温度比周围的环境温度低 B.水的比热容较大C.水的密度最大 D.水的导电性好9.小吴在泡温泉时听了工作人员对温泉来源的介绍后,设想使用地热资源解决冬天的供暖问题,于是设计了如图的方案.关于此方案涉及的科学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增加的内能主要是地热中的能量转移而来的B.管道采用的是导热性能好的材料C.管壁所处的深度越大,受到水的压强越小D.管道中的水可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10.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如图(甲、乙、丙、丁),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甲和丙B.乙和丁C.乙和丙D.丙和丁11.下列示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B.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变热C.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气筒会发热D.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形成流星12.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认识正确的是()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的“云雾”,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是因为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石头上C.冰在熔化过程中,因为其温度不变,故其内能也不变D.寒冷冬天的冰雕,随着时间延长会慢慢变小,这是因为冰雕在不断熔化13.关于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B.炒菜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菜的内能C.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隙14.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很大,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虽然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里面渗出,这是因为A.金属原子间有空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金属原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5.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质量为m l、比热容为c1的物质A和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的物质B均匀加热,物质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分析可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A.若m1=m2,则c1<c2B.若c1> c2,则m1> m2C.若c1= c2,则m1< m2D.若m1 < m2,则c1> c2二、多选题16.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C的冰块也有内能B.0∘C的冰化成0∘C的水,内能增大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17.关于温度、热量、内能、比热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实验探究专题训练1.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入,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乙图,底面被削平,削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抽掉中间玻璃板,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到上方,是因为重力作用D.丁图,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常见的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2.分子动理论是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初步知识,针对四幅图片的解释或实验操作说明中,不正确的是()A.骤暖花香,引来长喙天蛾——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电子显微镜下看到金原子相距很近排列很整齐——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C.上瓶装空气,下瓶装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演示扩散现象——避免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D.削平底面的两个铅柱压在一起能吊起一个很重的钩码——分子间有空隙3.在学习了“分子动理论”后,小宇进行了以下几个小实验:(1)如图甲所示,小宇在一个圆柱形量筒中依次倒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无色的水,放置30天后,液体变为均匀的淡蓝色,这说明。
(2)如图乙所示,小宇先后将50mL水和50mL的酒精倒入玻璃管中,反复翻转几次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
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选填“细”或“粗”)的玻璃管。
(3)如图丙所示,小宇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
这个理由可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选填“拉伸”或“压缩”)。
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扩散问题而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1)通过图中A实验可发现:。
(2)图中B实验你认为有什么不妥:。
(3)小明设计的实验都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做的。
他把上述实验修改后,再把A、B、C三个实验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最后他得出如下结论:①扩散现象说明;②在物质的三种状态中,态的扩散现象最不明显。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硝化棉燃烧;如图乙所示,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会观察到瓶塞跳起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活塞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硝化棉的内能B.图乙中,当瓶塞跳起时可以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C.图乙中,在瓶内装少量的水,是为了增大瓶内水蒸气的含量,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D.甲、乙两图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如图所示为密封了一段空气柱的注射器。
若迅速下压活塞,此过程中()A.密封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B.密封空气的内能变大C.能量转化情况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D.主要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注射器内空气的内能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的中午时分,海边沙子比海水热,是因为沙子吸热多,海水吸热少B.在寒冷的冬季,地窖里面放桶水能防止冻坏蔬菜,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放热多C.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无关D.在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5.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功率小的机器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D.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升高得多7.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非晶体B.第6min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C.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D.在0~8min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8.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9.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B.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C.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D.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小的物体10.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B.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C.丙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丁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11.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C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C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内能 习题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习题练习(附答案)一、单选题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对小企鹅的对话,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A.企鹅只具有化学能,不具有内能B.冰山温度低,企鹅体温高,企鹅的内能较大C.一般情况下,企鹅行动迟缓,有利于维持体能,说明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D.无论温度高低,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下列粒子最小的是()A.分子B.电子 C.花粉D.飞尘3.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体积减小了,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4.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总是从内能高的物体传递给内能低的物体C.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D.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加热水和加热液体的烧杯相同6.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话,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A.几个埃B.几个微米 C.几个毫米D.几个厘米8.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的物质A和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的物质B 均匀加热,物质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A.若c1>c2;则m1>m2B.若m1=m2;则c1<c2C.若c1=c2;则m1<m2D.若m1<m2;则c1>c29.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温度升高Δt时,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它们之间的比热容关系应满足()A.C甲>C乙>C丙B.C甲<C乙<C丙C.C乙>C甲>C丙D.C丙>C甲>C乙10.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中间系有棉线的铁丝圈,浸过肥皂水后的情形;图(b)是用手指碰破棉线右侧的肥皂膜后的情形;这个实验说明了()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的运动二、多选题11.(多选题)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进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三、填空题12.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一杯水温度由20 ℃加热到60 ℃内能________,由60 ℃降低到30 ℃内能________.13.在改变内能的实验中(1)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乙图是通过___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2)丙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________.原因是:在这个过程中,瓶内空气对塞子________,空气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瓶内水蒸汽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以上两个实验都说明了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民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这是物理学的一种________现象.15.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象,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下面的照片是一些材料表面的STM图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在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则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的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特点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16.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 ℃,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 ℃.使1.5 kg温度为10 ℃水吸收了热量6.3×105J,水温将升高________ ℃.(1标准大气压)17.亚飞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1)从图中你发现________的温度最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城市热岛效应”.(2)亚飞想起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得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________;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_______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明显;三是城市的水面小,水吸热________(多/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3)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18.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19.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带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___比较大的缘故,相同质量的海水与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__的温度升高的少.20.如图所示,在金属桶中滴入数滴汽油(或酒精),形成汽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利用电火花点火后,可以看到橡皮塞从容器口被推出去,这是因为炽热的气体对橡皮塞做功,气体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四、计算题21.质量是0.5 kg的铝壶内装2.5 kg的水,其温度为20 ℃,如果共吸收5.47×105J的热量,则水温将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铝=0.88×103J/(kg·℃))五、阅读理解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布朗运动1826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后来被称为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这种运动越显著.不只是花粉,对液体中其他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例如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放在1 000倍左右的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可以看到布朗运动.图甲给出了每隔0.5 min所记录下来的3个布朗颗粒的位置.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位置,就得到布朗运动的轨迹示意图.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体积很小,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分子与小颗粒发生碰撞.当撞击不平衡时,小颗粒就会沿着冲力大的方向运动;在另一瞬间,若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小颗粒又会向另一方向运动.这样不断地撞击,使得小颗粒发生了无规则运动.图乙描绘了一个小颗粒受到它周围液体分子撞击时的情景.可以想像,颗粒较小时,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而颗粒较大时,不但颗粒自身的惯性大,而且在任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很多,它在各个方向受到的撞击基本上相互平衡,因此颗粒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可见,布朗运动本身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虽然布朗运动并非是分子的直接运动,但它却证实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存在.(1)图甲中描绘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A.花粉的 B.墨汁的C.分子的 D.固体小颗粒的(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____________做无规则运动.(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写出两种方法)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B项,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温度高低和质量有关,冰山的质量远大于企鹅的质量,所含分子数量多,内能应大于企鹅的内能,故B错误;C项,企鹅行动迟缓,可减少消耗生物质能,可维持维持体能,但企鹅的运动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与内能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项,根据分子动理论可以得到: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D 正确.2.【答案】B【解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电子是非常小的.花粉和飞尘都属于固体小颗粒,是由大量的微观粒子组成,所以最小的粒子是电子.3.【答案】B【解析】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4.【答案】D【解析】A项,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皆有内能,温度为0 ℃的物体有内能,故C错误;D项,内能的多少取决于物体的状态、质量和温度,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5.【答案】B【解析】物质的比热容不能直接测量,探究过程中是通过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升高温度的多少来判断比热容的大小.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仅跟物体的质量和种类有关,还跟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为防止热量散失的影响要用相同的容器,为了保证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还应使用相同的加热方式.A项,为保证水和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故A正确.B项,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使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一样,但不一定要求酒精灯内的酒精相同,故B错误.C项,为了便于比较水与液体升高的温度差,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故C正确.D项,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液体的容器相同,故D正确.6.【答案】B【解析】热传递的结果是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两物体温度相等后,热传递停止.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两物体内能不要一定相等;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所以B选项正确.7.【答案】A【解析】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几个埃,(1埃=0.1纳米=10-10米)8.【答案】D【解析】由图象可知:取相同的加热时间,即物质A、B吸收的热量相同时,B的温度变化值大.所以根据Q吸=CmΔt得cm=知:c1m1>c2m2,即:A的比热容和质量的乘积大于B的比热容和质量的乘积.A项,若c1>c2,不能判断得出m1<m2,所以A错;B项,若m1=m2,可以得到c1>c2,所以B错;C项,若c1=c2,可以得到m1>m2,所以C是错;D项,若m1<m2,可以得到c1>c2,所以D正确.9.【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最多,其次是乙,吸收热量最小的是丙;已知质量相等,根据公式Q=cmΔt可知,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所以甲的比热容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10.【答案】C【解析】用手指轻碰棉线的右边,右边肥皂膜破了后,由于左侧肥皂膜和棉线间分子有力的作用,故将棉线拉向左侧,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故C正确;该实验不能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及分子间是否存在空隙和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11.【答案】BD【解析】A、B项,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 正确、B错误;C、D项,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C正确、D错误.12.【答案】温度增加减少【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一杯水温度由20 ℃升高到60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所以内能增加;60 ℃降低到30 ℃内能减少.13.【答案】(1)做功内能热传递(2)白雾做功减小降低液化做功【解析】(1)甲图中,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做功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乙图中,能量发生了转移,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2)丙图中,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瓶内空气对塞子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以上两个实验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4.【答案】无规则运动升高扩散【解析】春晴天暖,气温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15.【答案】(1)在确定方向上原子有规律地排列(2)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3)原子排列具有一定对称性.【解析】从图片上可以看出,不同的原子的排列规律不同,但对于同一种原子来说,排列的方式都可以重复,即有对称性.从左侧图上可以得出晶体分子在一定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右侧两图的对比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子分布的规律完全不同.16.【答案】6090【解析】(1)已知,m甲∶m乙=2∶1,c甲∶c乙=3∶1,甲、乙两金属吸收的热量:Q甲∶Q乙=1∶1,由Q吸=cmΔt得,两种金属升高温度之比:====,已知:Δt甲=10 ℃,所以Δt乙=60 ℃;(2)由Q吸=cmΔt得理论上水升高的温度:Δt水===100 ℃由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所以水只能升高90 ℃.17.【答案】(1)市中心(2)热量比热容少(3)增大绿化面积【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高的是市中心;(2)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工厂、交通工具等排放大量的废气,给空气带来大量的热量;城市建筑材料的沙石的比热容容较小,在相同的日照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较快;城市水少,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少;建筑物较高,空气难以形成对流.(3)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农田;原因是水多,水的比热容又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使该区域气温较低;因此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可以增大绿化面积、建人工湖等.18.【答案】做功能量的转化热传递能量的转移【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前者实际上是能的转化过程,后者实际上是能的转移过程19.【答案】比热容海水【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低.20.【答案】减少【解析】在金属桶中汽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火后,橡皮塞从容器口被推出去,此时炽热的气体对橡皮塞做功,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21.【答案】解:m铝=0.5 kg,m水=2.5 kg,∵Q=cmΔt,吸∴Q=Q铝吸+Q水吸=c铝m铝Δt+c水m水Δt,吸∴Δt===50 ℃.∴t=t0+Δt=20 ℃+50 ℃=70 ℃.答:水温将升高到70 ℃.【解析】知道铝壶和水吸收的热量、铝壶和水的质量、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的变形公式求铝和水温度的升高值.22.【答案】(1)C(2)永不停息地(3)提高水的温度或者使悬浮花粉的颗粒更小些【解析】(1)图象反映了固体小颗粒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 (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导致微粒运动越明显,即布朗运动加快.或者使悬浮花粉的颗粒更小些,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即布朗运动加快.。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2.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比热容/J·(kg·℃)-1物质比热容/J·(kg·℃)-1铁0.46×103砂石0.92×103水 4.2×103冰 2.1×103B.由于水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C.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D.质量相等的砂石和铁,降低相同温度,砂石放出的热量大于铁放出的热量3.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水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4.有关图中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B.乙图中,加热试管内的水之后,瓶塞被冲开,说明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丙图中,抽掉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是因为上方的气体密度小D.丁图中,用力迅速压下活塞后,玻璃筒内硝化棉着火,说明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了5.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功率小的机器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D.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6.如图甲、乙所示,相同容器中装了相同的纯净水,用不同电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B.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中水的末温比乙杯的高C.升高相同温度,甲杯中水吸热比乙杯的少D.相同时间内,甲杯中加热器放热比乙杯中的多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B.摩擦后玻璃棒吸引纸屑C.铅块压缩后粘在一起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些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9.在空气中,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玻璃杯会变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含有的热量减少B.水将温度传给了玻璃杯C.玻璃杯增加的内能小于水减少的内能D.玻璃杯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10.依据你所学的热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0C 的冰块没有内能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11.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 m m =甲乙丙>,当其吸收热量情况如图所示时,升高的温度关系为t t t ∆<∆=∆甲乙丙,则关于这三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比热容最小B .甲、乙的比热容相等C .甲、乙的末温一定相等D .若三个物体的温度都降低1℃,丙放出的热量最少12.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B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C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D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小的物体13.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C 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C 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 专题训练 (1)0928(有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实验题专题训练 (1)一、实验题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下图________(选填“a”或“b”),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下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①仅增加水的质量;②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③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选填图中“a”“b”“c”或“d”)(3)如图,乙试管容器内盛有水,甲烧杯内盛有下表所列的其中一种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______)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液态氨酒精水煤油沸点/℃-33.578100150A.煤油 B.酒精 C.水 D.液态氨2.同学们猜想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都有关。
在探究跟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时:可以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表、天平和砝码;还有足量的水、酒精、色拉油三种物质,(1)玻璃杯的规格要求相同吗?理由是:____________。
(2)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1)预设三种物质的末温(2)对三种物质同时加热(3)用天平称出质量相等的三种物质(4)用温度计量出三种物质的初温(5)用表开始计时(6)分别记录三种物质加热到预设温度的时间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
A.(3)(4)(1)(2)(5)(6)B.(1)(2)(3)(4)(5)(6)C.(5)(6)(1)(2)(3)(4)D.(1)(4)(3)(2)(5)(6)(3)如果三种物质的质量是50g;初温是20℃;预设温度是70℃;请你画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并将已知的数据填入表中。
(_______)(4)如果实验结果是色拉油最先达到预设温度用时10min;酒精12min;水21min。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 实验探究题训练(含答案)
第13章内能实验探究题训练1.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
2.如图一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
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一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图二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
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3.如图所示,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不考虑热损失),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水比煤油温度升高的少,也可以说,要使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吸收的热量。
换用其它物质来做这样的实验,通过实验人们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用物理量来描述。
4.小礼在自己的家庭实验中用矿泉水瓶水、沙子、细线、毛巾、海绵块、细针演示了以下几个实验:(1)矿泉水瓶内装半瓶沙子,拧紧瓶盖,用厚毛巾包住瓶盖和瓶底儿用力快速晃动瓶子约五分钟后,沙子变热,这表明;(2)把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先正放后再倒放在海绵上,发现海绵凹陷程度变大,这表明;(3)用空矿泉水瓶从饮水机接水的过程中,听到瓶中传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4)如图,将细线系在矿泉水瓶下部,沿水平方向拉动细线使其沿同一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发现拉满水瓶比拉半水瓶需要的力大,此现象表明;(5)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上,用细针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扎三个孔,看到水的射程越来越大,这表明。
5.小明同学想测量家中色拉油的比热容。
设计了如下的方案:①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入200g水和200g色拉油,测得它们的温度均为20℃;②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器材装配好;③用酒精灯给水加热4min,测得其温度为32℃;④用同样的方法给色拉油加热4min,测其温度48℃;⑤整理器材,并计算色拉油的比热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内能实验探究题训练1.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
2.如图一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
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一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图二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
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3.如图所示,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不考虑热损失),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水比煤油温度升高的少,也可以说,要使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吸收的热量。
换用其它物质来做这样的实验,通过实验人们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用物理量来描述。
4.小礼在自己的家庭实验中用矿泉水瓶水、沙子、细线、毛巾、海绵块、细针演示了以下几个实验:(1)矿泉水瓶内装半瓶沙子,拧紧瓶盖,用厚毛巾包住瓶盖和瓶底儿用力快速晃动瓶子约五分钟后,沙子变热,这表明;(2)把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先正放后再倒放在海绵上,发现海绵凹陷程度变大,这表明;(3)用空矿泉水瓶从饮水机接水的过程中,听到瓶中传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4)如图,将细线系在矿泉水瓶下部,沿水平方向拉动细线使其沿同一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发现拉满水瓶比拉半水瓶需要的力大,此现象表明;(5)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上,用细针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扎三个孔,看到水的射程越来越大,这表明。
5.小明同学想测量家中色拉油的比热容。
设计了如下的方案:①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入200g水和200g色拉油,测得它们的温度均为20℃;②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器材装配好;③用酒精灯给水加热4min,测得其温度为32℃;④用同样的方法给色拉油加热4min,测其温度48℃;⑤整理器材,并计算色拉油的比热容。
请替小华完成计算过程:(1)加热4min,水吸收到的热量是Q水=J;(已知:c水=4.2×103J/(kg?℃)(2)色拉油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即Q色拉油=Q水;(3)计算出色拉油的比热容为c色拉油=J/(kg?℃);(4)除了这种方案,你还有其他的方案吗?请简单说明你的方案:。
6.如图,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在加热结束时,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加热结束时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请利用相关物理公式加以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7.从下面的表格提供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水酒精水银密度(kg/m3) 1.0×1030.8×10313.6×103比热容J/(kg?℃)] 4.2×103 2.4×1030.14×103沸点(℃、标准气压下)10078357凝固点(℃)0﹣117﹣39(1)制作一个能测量北极寒冷气温的温度计,应选择里面的液体是的温度计;(2)如果用三个相同的加热设备同时对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加热,则升温最快的液体是;(3)如果取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则液面最高的是。
8.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软木塞冲出试管口。
软木塞冲出时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对外做功后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过程与热机的冲程相似。
9.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倒入一半水,然后再注入一半的酒精,将管口密封后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观察到混合液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
如图B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水瓶中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分子的热运动快慢跟有关。
10.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某小组同学利用气压式喷雾器、数字式温度计、小叶轮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先关闭喷嘴处的阀门,接着手压活塞快速打气,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壶内一部分气体,并用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部的气体温度(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
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比较(a)和(b)两图可知:②比较(b)和(c)两图可知:。
11.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小红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先用天平称出甲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的砝码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每个烧杯的质量为100g,则甲液体的质量为g;然后同样称出相等质量的乙液体。
(2)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为19℃。
(3)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甲所用的时间为t1,乙所用的时间为t2.若t1>t2,则吸收热量较多的液体是,比热容较大的液体是(选填“甲”或“乙”)。
12.从下面的表格提供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水酒精水银密度(kg/m3) 1.0×1030.8×10313.6×103比热容[J/(kg?℃)] 4.2×103 2.4×1030.14×103沸点(℃、标准大气压下)10078357凝固点(℃)0﹣117﹣39制作一个能测量沸水的温度计,应选择表中的液体是;如果用三个相同的加热设备同时对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加热,则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时间最长的液体是;如果取质量相等的三种液体分别放入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则液面最高的是。
13.如图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块硝化棉。
把活塞迅速压下,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在这一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
14.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
(1)水沸腾后有什么现象发生?。
(2)塞子被冲出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15.如图所示是小丽和小明用同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
组装好器材后,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发现升温更快,由此可知,的吸热本领更强。
16.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海水和沙子相比,在同样受热时,沙子的温度变化比海水。
(2)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为 2.1×103J/(kg?℃)。
在实验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4)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表面发热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D.电灯发出光和热(5)对100g水加热,水的沸腾图象如图,请你计算从开始计时到加热3min 内水吸收的热量(请写出计算过程)17.小明在学习扩散现象时,做了如下实验:(1)图甲所示,是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装置,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或“B”)瓶。
(2)图乙所示,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杯中分别滴入一滴墨水,可以看到: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快,这说明。
18.为了研究分子间的作用力,现将两个铅圆柱体的接触面用小刀刮平(不能沾有油污或杂质),使刮纹方向一致,用力挤压在一起。
图所示,把压在一起的铅圆柱体小心地挂在支架上,并轻轻挂上钩码,观察到可以挂得住钩码。
(1)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用小刀将铅圆柱体的接触面刮平,这样做的目的是。
(2)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19.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活塞筒里放入一小团处理过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可使棉花燃烧,这是因为压缩气体,使瓶内空气的内能,温度。
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使棉花燃烧,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不能看到此现象,原因是被压缩的空气温度筒外空气温度,易发生。
从使温度难以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比气筒的下部筒壁的温度,以上2种现象都是把转化为内能。
20.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酒精灯分别加热,液体温度(T)与加热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2)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3)甲液体的比热容乙液体的比热容。
参考答案1.增加;做功;热传递。
2.(1)58;(2)小于;(3)正确;甲乙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根据c=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3.多;比热容。
4.(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温度会升高;(2)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高;(4)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5)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1)1.008×104;(3)1.8×103;(4)使相同质量的水和色拉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6.=;小;根据吸热的公式Q=cm△t,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较高的物质比热容较小。
7.(1)酒精;(2)水银;(3)酒精。
8.减小;做功。
9.小于;间隙;热;温度。
10.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②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11.(1)82;(3)甲;甲。
12.水银;水;酒精。
13.硝化棉会燃烧;内能。
14.(1)软木塞被冲出,管口出现“白气”;(2)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5.煤油;水。
16.(1)大;大;(2)C;(3)D;(4)A;(5)从开始计时到加热3min内水吸收了9.45×103J的热量。
17.(1)B;(2)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18.(1)使得两个接触面接触紧密,达到分子间起引力的范围;(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