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二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完整版)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的解法

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预备知识1、坐标系中或抛物线上有两个点为P (x1,y ),Q (x2,y )(1)线段对称轴是直线2x 21x x +=(2)AB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221221)()(y y x x PQ -+-=中点公式: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则线段PQ 的中点M 为⎪⎭⎫ ⎝⎛++222121y y ,x x 。
2、两直线的解析式为11b x k y +=与 22b x k y +=如果这两天两直线互相垂直,则有121-=⋅k k3、平面内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两直线分别为:L1:y=k1x+b1 L2:y=k2x+b2(1)当k1=k2,b1≠b2 ,L1∥L2(2)当k1≠k2, ,L1与L2相交(3)K1×k2= -1时, L1与L2垂直二、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探究: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主要涉及到的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一)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等腰三角形性质: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三线合一(中线、高线、角平分线)。
判定: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三线合一(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性质:满足勾股定理的三边关系,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具有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所以性质,两底角相等且等于45°。
判定:具有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所以性质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等边三角形性质:三边相等,三个角相等且等于60°,三线合一,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三边相等,抛物线或坐标轴或对称轴上三个角相等,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总结:(1)已知A 、B 两点,通过“两圆一线”可以找到所有满足条件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的点(不与A 、B 点重合)即在两圆上以及两圆的公共弦上(2)已知A 、B 两点,通过“两线一圆”可以找到所有满足条件的直角三角形,要求的点(不与A 、B 点重合)即在圆上以及在两条与直径AB 垂直的直线上。
二次函数背景下的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修订版

请说明理由。
y HP
C
A
OM
B
x
例3. 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C(0,4),点B在抛物线上, CB∥x轴,且AB平分∠CAO.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 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3)线段AB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Q,求线段 PQ的最大值;
(3)若点 Q 是 y 轴上一点,且 APQ 为直角三角形,求点 Q 的坐标。
y
P
O
C A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x
5.抛物线 y 1 x2 bx c 与 x 轴交于 A(-2,0),B(4,0)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顶 2
点为 P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动点 M,N 从点 O 同时出发,都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在线段 OB,OC 上向点 B, C 方向运动,过点 M 做 x 轴的垂线交 BC 于点 F,交抛物线于点 H ①当四边形 OMHN 为矩形时,求点 H 的坐标;
3:如图,已知直线 y=kx-6 与抛物线 y ax2 bx c 相交于 A,B 两点,且点 A(1,-4)为
抛物线的顶点,点 B 在 x 轴上。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1)中抛物线的第二象限图像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 POB与POC 全等?若存在,
求出点 P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一、课前小测: 1.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的长是
二次函数中综合题——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二次函数中综合题——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只要掌握了找点及如何确定点,就能对于这一类型的题都能迎刃而解。
1. 找点:在已知两定点,确定第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要么以两定点为直角顶点,要么以动点为直角顶点.以定点为直角顶点时,构造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以动点为直角顶点时,以已知线段为直径构造圆找点。
(简称“两线一圆”)。
2. 方法:以两定点为直角顶点时,两直线互相垂直,则k1×k2=-1(这个知识点是高中才学,不过中考的时候可以运用的)。
以已知线段为斜边时,利用K型图,构造双垂直模型,最后利用相似求解,或者三条边分别表示之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例题赏析(2017年.娄底)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两点A (﹣4,0)和B(1,0),与y轴交于点C(0,2),动点D沿△ABC 的边A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起点A向终点B运动,过点D 作x轴的垂线,交△ABC的另一边于点E,将△ADE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设点D的运动时间为t秒.(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对称轴;(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EF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四边形DECO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把A(﹣4,0),B(1,0),点C(0,2)即可得到结论;(2)由题意得AD=2t,DF=AD=2t,OF=4﹣4t,由于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x+2,得到E(2t﹣4,t),①当∠EFC=90°,则△DEF∽△OF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结论;②当∠FEC=90°,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结论;③当∠ACF=90°,根据勾股定理得到结论;(3)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2x+2,当D在y轴的左侧时,当D在y轴的右侧时,如图2,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梯形的面积公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巩固训练1. 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点A(1,0)和B(4,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点F是位于x轴上方对称轴上一点,FC∥x轴,与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交于点C,且四边形OECF是平行四边形,求点C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OCP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 k-1)x-k与直线y=kx+1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1)如图1,当k=1时,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AB下方,试求出△ABP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如图2,抛物线y=x2+( k-1)x-k(k>0)与x轴交于点C、D两点(点C在点D的左侧),在直线y=kx+1上是否存在唯一一点Q,使得∠OQC=90°?若存在,请求出此时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不好意思,二次函数的上角标2都没弄到上面,截图太费事了啊,我强烈建议头条中把编辑文字的功能搞强大点,上角标下角标打不出来啊,真郁闷!。
二次函数与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4二次函数与三角形存在性问题(2-3次课)(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二次函数与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一、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例1、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BC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 1、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已知A(3,0),且M(1,38 )是抛物线上另一点。
连接,设点是轴上任一点,若以、、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点的坐标。
2、如图1,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点,经过、两点的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顶点为。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x<3时,在抛物线上求一点,使△CBE的面积有最大值。
(图2、图3供画图探究)二、直角三角形存在性例2、如图所示,将一边长为3的正方形放置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顶点A、B均落在坐标轴上,一抛物线过点A、B,且顶点为P(1,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N,恰好使得△PNB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巩固练习1、如图,抛物线=-x2+2x+3与x轴交于B、E两点,与y轴交于A 点.点P是直线AE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t,是否存在点P,使△PAE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且点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在x轴上.若点Q是y轴上一点,且为直角三角形,求点Q的坐标.三、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3-x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x2y2+-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1)请直接写出点A,C,D的坐标;(2)如图(1),在x轴上找一点E,使得△CDE的周长最小,求点E的坐标;(3)(3)如图(2),F为直线AC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巩固练习1、如图,抛物线bx=2经过A(4,0),B(1,3)两点,点B、C关于抛物线的y+ax对称轴l对称,过点B作直线BH⊥x轴,交x轴于点H.(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在直线BH上运动,点N在x轴上运动,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N,使得以点M为直角顶点△CN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直线3y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抛物=x+-线c-+=2经过A,B两点,点P在线段OA上,从点O出发,向点A以bxxy+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AB上,从点A出发,向点B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秒.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4、(2)问:当t为何值时,△A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四、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例4、如图所示,将一边长为3的正方形放置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顶点A、B均落在坐标轴上,一抛物线过点A、B,且顶点为P(1,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为抛物线上一点,恰使△MOA≌△MOB,求点M的坐标;巩固练习如图,已知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且点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在x轴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1)中抛物线的第二象限图象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与全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五、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例5、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相交于点、,经过、两点的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顶点为,且对称轴为直线2=x 。
二次函数的动点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_ Q_ G_P_ O二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 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技巧提炼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的常用形式〔1〕、【一般式】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解析式为,然后解三元方程组求解; 〔2〕、【顶点式】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抛物线上另一点时,通常设解析式为求解;2、二次函数y=ax 2+bx+c 与x 轴是否有交点,可以用方程ax 2+bx+c = 0是否有根的情况进展判定;判别式ac b 42-=∆ 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 > 0与x 轴交点 方程有的实数根△ < 0 与x 轴交点 实数根 △ = 0与x 轴交点方程有的实数根3、抛物线上有两个点为A 〔x 1,y 〕,B 〔x 2,y 〕 (1)对称轴是直线2x 21x x +=(2)两点之间距离公式: 两点()()2211y ,x Q ,y ,x P , 那么由勾股定理可得:221221)()(y y x x PQ -+-=练一练:A 〔0,5〕和B 〔-2,3〕,那么AB =。
4、 常见考察形式1〕A 〔1,0〕,B 〔0,2〕,请在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轴上找一点C ,使△ABC 是等腰三角形; 总结:两圆一线方法规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线段,构造等腰三角形,用的是“两圆一线〞: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圆心,线段长度为半径作圆,再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A 〔-2,0〕,B 〔1,3〕,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 上找一点C ,使△ABC 是直角三角形;总结: 两线一圆方法规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线段,构造直角三角形,用的是“两线一圆〞:分别过线段的两个端点作线段的垂线,再以线段为直径作圆; 5、求三角形的面积:〔1〕直接用面积公式计算;〔2〕割补法;〔3〕铅垂高法; 如图,过△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 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 的“水平宽〞〔a 〕,中间的 这条直线在△ABC 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 〕. 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S △ABC =12ah ,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二次函数背景下的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二次函数背景下的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寻找分类标准,第二步列方程,第三步解方程并验根.(2)掌握一般情况下,按照直角顶点或者斜边分类,然后按照三角比,相似或勾股定理列方程.如果直角边与坐标轴不平行,那么过三个顶点作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可以构造两个新的相似直角三角形,这样列比例方程比较简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常常用到.(3)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过程,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体会分类讨论数学思想,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合理利用条件解决问题(2)确定动点位置的方法及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和方程思想的培养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合理利用条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课前小测:1.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的长是2.已知Rt△ABC中,∠C=90°,AC=8,BC=6,动点P、Q分别同时从A、B出发,其中点P在线段AB上向点B移动,速度是2单位每秒;点Q在线段BC上向点C运动,速度是1单位每秒。
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 秒时,△BPQ是直角三角形。
二、新课学习:(一)经典模型模型再现:3.已知:定点A(2, 1) 、B(6, 4)和动点M(m, 0), 存在直角三角形ABM,求点M的坐标。
.1.勾股定理(暴力法---两点间距离公式)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进行求解。
其基本解题思路是列点.列线.列式。
2.“K型相似”(一线三等角)(三)典例讲解4. 如图,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A (0,1),B (4,3)两点。
与轴交于点D 。
(学生操练)(1)求直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PAB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 (3)动点P 在y 轴上移动,当△PAB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 (4)动点P 在坐标轴上移动,当△PAB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的坐标是(4,0),并且OA =OC =4OB ,动点P 在过A ,B ,C 三点的抛物线上。
2018二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1. 找点:在已知两定点,确定第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要么以两定点为直角顶点,要么以动点为直角顶点.以定点为直角顶点时,构造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以动点为直角顶点时,以已知线段为直径构造圆找点2. 方法:以两定点为直角顶点时,两直线互相垂直,则k1*k2=-1以已知线段为斜边时,利用K 型图,构造双垂直模型,最后利用相似求解,或者 三条边分别表示之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例一:如图,抛物线()2230y mx mx m 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 (1)请求出抛物线顶点M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A B 、两点的坐标;(2)经探究可知,BCM △与ABC △的面积比不变,试求出这个比值;(3)是否存在使BCM △为直角三角形的抛物线?若存在,请求出;如果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例二、如图,抛物线y=-x2+mx+n与x轴分别交于点A(4,0),B(-2,0),与y轴交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M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在何处时,△ACM的面积最大;(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PA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可能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练习:1. 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M在第一象限,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 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与点C,O为坐标原点,如果△ABM是直角三角形,AB=2,OM=5(1)求点M的坐标;(2)求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2.如图,抛物线y=x2-2mx (m>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过P(1,-m)作PM⊥x轴与点M,交抛物线于点B.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1)若m=2,求点A和点C的坐标;(2)令m>1,连接CA,若△ACP为直角三角形,求m的值;(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PEC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点A(1,0)和B(4,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点F是位于x轴上方对称轴上一点,FC∥x轴,与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交于点C,且四边形OECF是平行四边形,求点C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OCP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 k-1)x-k与直线y=kx+1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1)如图1,当k=1时,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AB下方,试求出△ABP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如图2,抛物线y=x2+( k-1)x-k(k>0)与x轴交于点C、D两点(点C在点D的左侧),在直线y=kx+1上是否存在唯一一点Q,使得∠OQC=90°?若存在,请求出此时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y=ax 2+bx+6(a≠0)相交于A (12,52)和B(4,m),点P 是线段AB 上异于A 、B 的动点,过点P 作PC ⊥x 轴于点D ,交抛物线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是否存在这样的P 点,使线段PC 的长有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求△PAC 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 的坐标.6、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C(0,4),点B在抛物线上,CB∥x轴,且AB平分∠CAO.(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线段AB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Q,求线段PQ的最大值;(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二次函数背景下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二次函数背景下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上一讲中,我们探讨了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用到的方法是“两圆一线”这样的“几何法”,我们也介绍了“点、线、式”这样的“代数法”,“几何法”主要用来找出符合条件的点的位置,“代数法”主要用来求点的坐标,因为这种解法几乎完全脱离了图形,所以,也称之为“盲解忙算法”、“简单粗暴法”、“万能大法”。
我们今天要讲的“直角三角形存在性”内容,它与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是具有一定的联系性的,因为这两部分内容思路相通,方法接近。
它们的共同点主要在于考查学生的探寻能力和分类研究的推理能力,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本讲内容涉及到的常用知识点有:
1. 勾股定理
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 K型图相似,因为几乎没有它解决不来的问题,所以,我们对它给与了足够的尊重,称之为“万能K”
4.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5. 圆的概念与性质
6. 还有一个需要补充的,就是斜率k。
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doc

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1. 找点:在己知两定点,确定第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要么以两定点为直角顶点,要么以动点为直角顶点•以定点为直角顶点时,构造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以动点为直角顶点时,以已知线段为直 径构造圆找点2. 方法:以两定点为直角顶点时,两直线互相垂直,则k1*k2=-1以已知线段为斜边时,利用K 型图,构造双垂直模 型,最后利用相似求解,或者三条边分别表示Z 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例一:如图,抛物线y =加空一2加兀+3加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1) 请求出抛物线顶点M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A 、B 两点的坐标;(2) 经探究可知,A BC M 与A ABC 的而积比不变,试求出这个比值;(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 M 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 在何处时,△ ACM 的面积最大;(3)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 PAC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可能点P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是否存在使A BCM 为直角三角形的抛物线?若存在,请求出;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0), B(4, 0),与y 轴交于点C.练习:1.如图.C知抛物线y=ar±bx+c (a«)的顶点M在第一象限,抛物线bx轴相交FA、B两点(点A 住点B的左边),f jy轴交万点C, O为唯标原点,如果ZkABM是何角二角形,AB=2, OM= J5(1)求点M的坐标;(2)求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匕是否存在点P,使W APA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y =〒一2加兀(m>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过P(l, -m)作PM丄x轴于点M,交抛物线于点B.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1)若m二2,求点A和点C的坐标;(2)令m>l,连接CA,若AACP为直角三角形,求m的值;(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APEC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抛物线y =衣+分+2与x轴交于点A(l, 0)和B(4, 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点F是位于x轴上方对称轴上一点,FC〃x轴,与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交于点C,且四边形OECF是平行四边形,求点C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OCP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 ++仗一1)兀一比与直线y二kx+1交于A, 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1)如图1,当k二1吋,直接写出A, B两点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AB下方,试求岀AABP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如图2,抛物线y =兀2+仗_1)兀一比(k>0)与x轴交于点C、D两点(点C在点D的左侧),在直线y二kx+1 使得Z0QC=90° ?若存在,请求出此吋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y = ajc^-bx^6 (a#0)相交于A (2, 2)和B(4, m),点P是线段AB上异于A、B的动点,过点P作PC丄x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是否存在这样的P点,使线段PC的长有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求厶PAC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6、如图,抛物线y = ci^+bx+c经过A(-3, 0)、C(0, 4),点B在抛物线上,。
二次函数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由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2013•攀枝花)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3,0),B(1.0),C(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设△PAC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DE⊥x轴于点E,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DM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备用图
4、(2010•梅州)如图,直角梯形OABC中,OC∥AB,C(0,3),B(4,1),以BC为直径的圆交x轴于E,D 两点(D点在E点右方).
(1)求点E,D的坐标;
(2)求过B,C,D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3)过B,C,D三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BDQ是以BD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
第1 页共1 页。
中考二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

二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知识解读【专题说明】二次函数之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主要指的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已知一条边(或两个顶点)的直角三角形存在,求第三个顶点的坐标的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转化思想、方程思想、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数形结合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的灵活运用。
【解题思路】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1.找点:在已知两定点,确定第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要么以两定点为直角顶点,要么以动点为直角顶点.以定点为直角顶点时,构造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以动点为直角顶点时,以已知线段为直径构造圆找点2.方法:(1)以两定点为直角顶点时,两直线互相垂直,则k1*k2=-1(2)以已知线段为斜边时,利用K型图,构造双垂直模型,最后利用相似求解,或者三条边分别表示之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下面主要介绍2种常用方法:【方法1 几何法】“两线一圆”(1)若∠A 为直角,过点A 作AB 的垂线,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点C;(2)若∠B 为直角,过点B 作AB 的垂线,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点C;(3)若∠C 为直角,以AB 为直径作圆,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点C.(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如何求得点坐标?以C2为例:构造三垂直.),坐标为(故代入得:坐标得、由,易证0213232222C C C BN AM B A N MB BN AM BN AMB ===∆≈∆()),坐标为(,,坐标为故或故又即代入得:设,,坐标得、由求法相同,如下:易证、040231a ,4a ,3ab ,3ab 1N a,31,4333333343C C C C C C C C C C b b M BN AM B A NBM N AMNB AM ==+=======∆≈∆【方法2 代数法】点-线-方程23m 20352235110,m 135-m 1-m 35-m 11-m 22222122111=+=+=+=+==,解得:)代入得方程(,,,)表示线段:();,()、,(),又坐标为()表示点:设(:不妨来求下)()()()(BC C C C A AB B A【典例分析】【方法1 勾股定理】【典例1】(2021秋•建华区期末)抛物线y=x2+bx+c经过A、B(1,0)、C(0,﹣3)三点.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AD、AC、BC、D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ADE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你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抛物线y=x2+bx+c经过B(1,0)、C(0,﹣3),∴,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4)在y轴上存在点E,使△ADE为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x+1)2﹣4,∴D(﹣1,﹣4),设E点坐标为(0,m),∴AE2=m2+9,DE2=m2+8m+17,AD2=20,当∠EAD=90°时,有AE2+AD2=DE2,∴m2+9+20=m2+8m+17,解得m=,∴此时点E的坐标为(0,);当∠ADE=90°时,DE2+AD2=AE2,m2+8m+17+20=m2+9,解得m=﹣,∴此时点E的坐标为(0,﹣);当∠AED=90°时,AE2+DE2=AD2,m2+9+m2+8m+17=20,解得m=﹣1或m=﹣3,∴此时点E的坐标为(0,﹣1)或(0,﹣3).【变式1-1】(2022•灞桥区校级模拟)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C(0,3).(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顶点坐标;(2)连接BC,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BCE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x﹣3),将点C(0,3)代入y=a(x﹣1)(x﹣3),∴3a=3,∴a=1,∴y=(x﹣1)(x﹣3)=x2﹣4x+3,∵y=x2﹣4x+3=(x﹣2)2﹣1,∴顶点为(2,﹣1);(2)存在一点E,使△BCE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y=x2﹣4x+3=(x﹣2)2﹣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设E(2,t),∵△BCE是直角三角形,∴BE⊥CE,∵B(3,0),C(0,3),∴BC=3,BE=,CE=,①当BC为斜边时,∴18=()2+()2,解得t=,∴E点坐标为(2,)或(2,);②当BE为斜边时,∴18+()2=()2,解得t=5,∴E点坐标为(2,5);③当CE为斜边时,∴18+()2=()2,解得t=﹣1,∴E点坐标为(2,﹣1);综上所述:E点坐标为(2,)或(2,)或(2,5)或(2,﹣1)【变式1-2】(2022•广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x+m(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C两点,与y轴交于点B,其中点B坐标为(0,﹣4),点C坐标为(2,0).(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为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使得△P AB为直角三角形,请求出点P的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y=ax2+x+m(a≠0)的图象经过点B(0,﹣4),点C(2,0),∴,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2)如图2中,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N,过点B作BM⊥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则N(﹣1.0).M(﹣1,﹣4);∵OA=OB=4,∠AOB=90°,∴∠OAB=∠OBA=45°,当∠P1AB=90°时,△ANP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N=NP1=3,∴P1(﹣1,3),当∠ABP2=90°时,△BMP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P2(﹣1,﹣5),当∠APB=90°时,设P(﹣1,n),设AB的中点为J,连接PJ,则J(﹣2,﹣2),∴PJ=AB=2,∴12+(n+2)2=(2)2,解得n=﹣2或﹣﹣2,∴P3(﹣1,﹣2),P4(﹣1,﹣﹣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1,3)或(﹣1,﹣5)或(﹣1,﹣2)或(﹣1,﹣﹣2).【方法2 构造“K”字型利用相似作答】【典例2】(2022•碑林区校级四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1:y=ax2+bx+c 交x轴于点A(﹣5,0),B(﹣1,0),交y轴于点C(0,5).(1)求抛物线C1的表达式和顶点D的坐标.(2)将抛物线C1关于y轴对称的抛物线记作C2,点E为抛物线C2上一点若△DOE是以DO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点E的坐标.【解答】解:(1)将点A(﹣5,0),B(﹣1,0),C(0,5)代入y=ax2+bx+c,∴,解得,∴y=x2+6x+5,∵y=x2+6x+5=(x+3)2﹣4,∴顶点D(﹣3,﹣4);(2)设抛物线C2上任意一点(x,y),则(x,y)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x,y),∵点(﹣x,y)在抛物线C1上,∴抛物线记作C2的解析式为y=x2﹣6x+5,设E(t,t2﹣6t+5),过点D作DG⊥x轴交于点G,过点E作EH⊥x轴交于点H,∵∠DOE=90°,∴∠GOD+∠HOE=90°,∵∠GOD+∠GDO=90°,∴∠HOE=∠GDO,∴△GDO∽△HOE,∴=,∵DG=4,GO=3,HE=﹣t2+6t﹣5,OH=t,∴=,∴t=4或t=,∴E(4,﹣3)或E(,﹣).【变式2-1】(2022•济南)抛物线y=ax2+x﹣6与x轴交于A(t,0),B(8,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y=kx﹣6经过点B.点P在抛物线上,设点P的横坐标为m.(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和t,k的值;(2)如图1,连接AC,AP,PC,若△APC是以CP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解答】解:(1)将B(8,0)代入y=ax2+x﹣6,∴64a+22﹣6=0,∴a=﹣,∴y=﹣x2+x﹣6,当y=0时,﹣t2+t﹣6=0,解得t=3或t=8(舍),∴t=3,∵B(8,0)在直线y=kx﹣6上,∴8k﹣6=0,解得k=,∴y=x﹣6;(2)作PM⊥x轴交于M,∵P点横坐标为m,∴P(m,﹣m2+m﹣6),∴PM=m2﹣m+6,AM=m﹣3,在Rt△COA和Rt△AMP中,∵∠OAC+∠P AM=90°,∠APM+∠P AM=90°,∴∠OAC=∠APM,∴△COA∽△AMP,∴=,即OA•MA=CO•PM,3(m﹣3)=6(m2﹣m+6),解得m=3(舍)或m=10,∴P(10,﹣);【变式2-2】(2022•滨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连接AC、BC.(1)求线段AC的长;(2)若点M为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BCM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M的坐标.【解答】解:(1)针对于抛物线y=x2﹣2x﹣3,令x=0,则y=﹣3,∴C(0,﹣3);令y=0,则x2﹣2x﹣3=0,∴x=3或x=﹣1,∵点A在点B的左侧,∴A(﹣1,0),B(3,0),∴AC==;(2)由(1)知,B(3,0),C(0,﹣3),∴OB=OC=3,设M(m,m2﹣2m﹣3),∵△BCM为直角三角形,∴①当∠BCM=90°时,如图1,过点M作MH⊥y轴于H,则HM=m,∵OB=OC,∴∠OCB=∠OBC=45°,∴∠HCM=90°﹣∠OCB=45°,∴∠HMC=45°=∠HCM,∴CH=MH,∵CH=﹣3﹣(m2﹣2m﹣3)=﹣m2+2m,∴﹣m2+2m=m,∴m=0(不符合题意,舍去)或m=1,∴M(1,﹣4);②当∠CBM=90°时,过点M作M'H'⊥x轴,同①的方法得,M'(﹣2,5);③当∠BMC=90°时,如图2,Ⅰ、当点M在第四象限时,过点M作MD⊥y轴于D,过点B作BE⊥DM,交DM的延长线于E,∴∠CDM=∠E=90°,∴∠DCM+∠DMC=90°,∵∠DMC+∠EMB=90°,∴∠DCM=∠EMB,∴△CDM∽△MEB,∴,∵M(m,m2﹣2m﹣3),B(3,0),C(0,﹣3),∴DM=m,CD=﹣3﹣(m2﹣2m﹣3)=﹣m2+2m,ME=3﹣m,BE=﹣(m2﹣2m﹣3)=﹣m2+2m+3,∴,∴m=0(舍去)或m=3(点B的横坐标,不符合题意,舍去)或m=(不符合题意,舍去)或m=,∴M(,﹣),Ⅱ、当点M在第三象限时,M(,﹣),即满足条件的M的坐标为(1,﹣4)或(﹣2,5)或(,﹣),或(,﹣).。
二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课题: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并会推导三垂直性质,能正确找出对应边,能准确写出三垂直中的对应边成比例.2、 准确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垂直性质使用条件和操作程序.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同位置的直角三角形活动探究出构造三垂直性质应如何添加辅助线,并会利用三垂直性质解决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解析几何产生的背景介绍及三垂直性质在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应用感受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及意义;通过对不确定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解决,感受分类思想在学习中的必要性.教学重点:探究如何构造三垂直模型,并会利用三垂直性质解决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教学难点:探究使用三垂直性质的操作程序.教学过程:一、 情景设计讲述解析几何产生的背景,说明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引出课题。
二、 预习思考),(1b x ),(2b x ),(1y a ),(2ya1、如图1,水平线上各点的___坐标相同,水平线上的两点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竖直线上各点的___坐标相同,竖直线上的两点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何设函数图像上的动点坐标?如何设二次函数对称轴上的动点坐标?教学要点1、 分组提问,调动学生积极性.2、 引导学生由图找答案,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结论.3、 对学生的结论补充强调.三、 探索问题问题1:(1) 图3是什么模型?(2) 该模型的已知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你可以证明你的结论吗?(3) 图3、图4的已知条件和结论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教学要点1、问题1的设置是对本节课的应用知识点重点巩固,可齐声回答.2、教师分析:三垂直模型还可看作,已知一直角三角形,过其直角顶点在直角三角形的外部做一条直线,并过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引上述直线的垂线段.问题2:(1) 如果需要求一条线段的长,你希望在坐标系中是什么样的线段?(2) 如果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随意放置了一个直角三角形,过其直角顶点在其外部做一条什么方向的直线,能保证构成的三垂直模型中相似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四条直角边不是水平方向就是竖直方向?(3) 总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构造三垂直模型的操作步骤. 教学要点1、针对(1),能预料到学生的答案是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如果不是这个答案,再继续询问他们的结论的理由.2、对于(2),教师引导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任意三角形,并让学生观察、尝试符合要求的直线.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构造三垂直模型操作步骤.4、教师课件展示详细操作步骤.(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构造三垂直模型的操作步骤.(2)过另外两个顶点向水平线或竖直线作垂线段(3)根据条件求出各点坐标及四条直角边长度(4)根据对应边相等或成比例,列出四条直角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求出未知数,求出动点坐标问题3:例、(2015本溪)如图,抛物线 ( ≠0)经过点A (2,0),点B (3,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它的对称轴;(2)点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当△ABP 是直角三角形时,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坐标.教学要点1、学生回答解决第(1)问的方法,学生完成(1)解答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并讲评2、教师引导:(1)构造三垂直模型需要有一个直角,谁是Rt △ABP 的直角呢?(生:不知道)bx ax y +=2a(2)怎么办?(生:分类讨论)(3)分几类?是哪几类?(生:3类,分别是当∠ABP=90°,当∠APB=90°,∠BAP=90°)3、师生共同探究当∠ABP=90°时的情况解:如图,当∠ABP=90°时,过点P作PM⊥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M,设点P(1,a),则M(3,a),C(3,0)∴PM=3-1=2,MB=a-3,BC=3,AC=3-2=1∵∠MPB+∠MBP=90°,∠MBP+∠ABC=90°,∴∠MPB=∠ABC,又∵∠PMB=∠ACB=90°∴△PM B∽△BCA∴PM/MB=BC/AC,2/(a-3)=3/1解得:a=11/3∴点P(1,11/3)4、剩下两种情况,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找两位学生上台分别讲解,主讲学生可以自己需要选择要不要带小帮手,之后师生共同点评总结.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除了利用三垂直性质解决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并试用你想到的方法解决今天的例题.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此类问题通常在河南中招卷中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是23题的第(2)问或第(3)问,其知识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是数形结合思想及分类思想的典型题。
二次函数的动点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_ Q_ G_P_ O二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 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技巧提炼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的常用形式(1)、【一般式】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解析式为 ,然后解三元方程组求解; (2)、【顶点式】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和抛物线上另一点时,通常设解析式为 求解; 2、二次函数y=ax 2+bx+c 与x 轴是否有交点,可以用方程ax 2+bx+c = 0是否有根的情况进行判定;判别式ac b 42-=∆ 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 0 与x 轴 交点 方程有 的实数根△ < 0 与x 轴 交点 实数根 △ = 0与x 轴 交点方程有 的实数根3、抛物线上有两个点为A (x 1,y ),B (x 2,y ) (1)对称轴是直线2x 21x x +=(2)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已知两点()()2211y ,x Q ,y ,x P , 则由勾股定理可得:221221)()(y y x x PQ -+-=练一练:已知A (0,5)和B (-2,3),则AB = 。
4、 常见考察形式1)已知A (1,0),B (0,2),请在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轴上找一点C ,使△ABC 是等腰三角形; 总结:两圆一线方法规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条线段,构造等腰三角形,用的是“两圆一线”: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圆心,线段长度为半径作圆,再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已知A (-2,0),B (1,3),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 上找一点C ,使△ABC 是直角三角形;总结: 两线一圆方法规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条线段,构造直角三角形,用的是“两线一圆”:分别过已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线,再以已知线段为直径作圆; 5、求三角形的面积:(1)直接用面积公式计算;(2)割补法;(3)铅垂高法; 如图,过△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 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 的“水平宽”(a ),中间的 这条直线在△ABC 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 ). 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S △ABC =12ah ,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中考数学 二次函数存在性问题 及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存在性问题及参考答案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存在性问题及参考答案一、二次函数中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1.如图,把抛物线 $y=x^2$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 $y=(x-h)^2+k$。
所得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
1)写出h、k的值;2)判断△A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点M,使△AOM∽△ABC?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A($-2,0$),B($-3,3$)及原点O,顶点为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在抛物线上,点E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O、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D的坐标;3)P是抛物线上的第一象限内的动点,过点P作PM⊥x 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M、A为顶点的三角形△BO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二次函数中面积的存在性问题3.如图,抛物线 $y=ax^2+bx$ ($a>0$)与双曲线$y=\frac{k}{x}$ 相交于点A,B。
已知点B的坐标为($-2,-2$),点A在第一象限内,且 $\tan\angle AOX=4$。
过点A作直线AC∥x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
1)求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计算△ABC的面积;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使△ABD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
若存在,请写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抛物线 $y=ax^2+c$ ($a>0$)经过梯形ABCD的四个顶点,梯形的底AD在x轴上,其中A($-2,0$),B($-1,-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为y轴上任意一点,当点M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为最小时,求此时点M的坐标;3)在第(2)问的结论下,抛物线上的点P使$\triangle PAD=4\triangle ABM$ 成立,求点P的坐标。
2018二次函数专题——存在性问题(提高部分)

类型一:线段长度1. 河南省2009年T23.(11分)23.(11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 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三个顶点B (4,0)、C (8,0)、D (8,8).抛物线y=ax 2+bx 过A 、C 两点.(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向终点B 运动,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D 向终点D 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 秒.过点P 作PE ⊥AB 交AC 于点E①过点E 作EF ⊥AD 于点F ,交抛物线于点G.当t 为何值时,线段EG 最长?②连接EQ .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 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 值.2. 已知二次函数y mx m x m =+-->2330()()(1)求证:它的图象与x 轴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这条抛物线与x 轴交于两点A (x 1,0),B (x 2,0)(x 1<x 2),与y 轴交于点C ,且AB=4,⊙M 过A 、B 、C 三点,求扇形MAC 的面积S 。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PBD (PD ⊥x 轴,垂足为D )被直线BC 分成面积比为1:2的两部分?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 已知:m ,n 是方程x 2-6x+5=0的两个实数根,且m<n ,抛物线y=-x 2+bx+c的图像经过点A (m ,0),B (0,n ),如图所示. (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1)中的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C ,抛物线的顶点为D ,试求出点C ,D 的坐标和△BCD 的面积;(3)P 是线段OC 上的一点,过点P 作PH ⊥x 轴,与抛物线交于H 点,若直线BC•把△PCH 分成面积之比为2:3的两部分,请求出P 点的坐标.类型二:面积问题4. 如图,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 (1,4),交x 轴于点A (3,0),交y 轴于点B .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2)求△CAB 的铅垂高CD 及S △CAB ;(3)设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一点P ,使S △PAB =89S △CAB ,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 将直角边长为6的等腰Rt △AOC 放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O 为坐标原点,点C 、A 分别在x 、y 轴的正半轴上,一条抛物线经过点A 、C 及点B (–3,0).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过点P 作AB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 ,连接AP ,当△APE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3)在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G ,使△AGC 的面积与(2)中△APE 的最大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点G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 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AOB 的斜边OB 在x 轴上,顶点A 的坐标为(3,3),AD 为斜边上的高.抛物线y =ax2+2x 与直线y =21x 交于点O 、C ,点C 的横坐标为6.点P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过点P 作PE ∥y 轴,交射线OA 于点E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以A 、B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S .(1)求OA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及a 的值. (2)当m ≠3时,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②,设直线PE 交射线OC 于点R ,交抛物线于点Q .以RQ 为一边,在RQ 的右侧作矩形RQMN ,其中RN =23.直接写出矩形RQMN 与△AOB 重叠部分为轴对称图形时m 的取值范围.x C O y A BD11 yxCB O A 图①A BCDExP Oy 图②A BCDE xPO yQM N R7. 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1,0)、B(3, 0)、C(0 ,3)三点,直线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当△PAC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3)在直线l 上是否存在点M ,使△MA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备用图8.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1,-2),点B 的坐标为(3,-1),二次函数2y x=-的图象为1l .(1)平移抛物线1l ,使平移后的抛物线过点A ,但不过点B ,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一个解析式(任写一个即可).(2)平移抛物线1l ,使平移后的抛物线过A 、B 两点,记抛物线为2l ,如图(2),求抛物线2l 的函数解析式及顶点C 的坐标.(3)设P 为y 轴上一点,且ABC ABP S S ∆∆=,求点P 的坐标.(4)请在图(2)上用尺规作图的方式探究抛物线2l 上是否存在点Q ,使QAB ∆为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请判断点Q 共有几个可能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 ox图(1)yo x图(2)l 1l 29. 如图,抛物线y=ax 2+bx+c 经过点A (-3,0),B (1.0),C (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点,设△PAC 的面积为S ,求S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DE ⊥x 轴于点E ,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ADM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备用图10. 如图1,抛物线y =x 2-2x +k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图2、图3为解答备用图)(1)k =_____________,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2)设抛物线y =x 2-2x +k 的顶点为M ,求四边形ABMC 的面积;(3)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四边形ABDC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抛物线y =x 2-2x +k 上求点Q ,使△BCQ 是以B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11. 如图所示,抛物线y=x2+bx+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2),连接AC ,若tan ∠OAC=2. (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l 上是否存在点P ,使∠APC=90°?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所示,连接BC ,M 是线段BC 上(不与B 、C 重合)的一个动点,过点M 作直线l ′∥l ,交抛物y xB A OC 图 1 y x B A O C 图 2 y x B A O C 图3线于点N,连接CN、BN,设点M的横坐标为t.当t为何值时,△BCN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放在第一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上,且点A(0,2),点C(1,0),如图所示,抛物线y=ax2-ax-2经过点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P(点B除外),使△ACP仍然是以A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五:相似三角形13. 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A (﹣2,0),B (﹣3,3)及原点O ,顶点为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 在抛物线上,点E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 、O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D 的坐标;(3)P 是抛物线上的第一象限内的动点,过点P 作PM ⊥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M 、A 为顶点的三角形△BOC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 2-x +3(a ≠0)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且对称轴为直线x =-2.(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2)若点P (0,t )是y 轴上的一个动点,请进行如下探究:探究一:如图1,设△PAD 的面积为S ,令W =t ·S ,当0<t <4时,W 是否有最大值?如果有,求出W 的最大值和此时t 的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探究二:如图2,是否存在以P 、A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Rt △AOC 相似?如果存在,求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 xO CBAD 图1y xO C BAD 图215. 河南省2017年T23.(11分)如图,直线23y x c =-+与x 轴交于点A (3,0),与y 轴交于点B ,抛 物线243y x bx c =-++经过点A ,B . (1)求点B 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M (m ,0)为x 轴上一动点,过点M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直线AB 及抛物线分别交于点P ,N .①点M 在线段OA 上运动,若以B ,P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PM 相似,求点M 的坐标;②点M 在x 轴上自由运动,若三个点M ,P ,N 中恰有一点是其它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三点重合除外),则称M ,P ,N 三点为“共谐点”.请直接写出使得M ,P ,N 三点成为“共谐点”的m 的值.16. 河南省2016年T23.(11分)如图1,直线y=-43x+n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C (0,4)抛物线y=23x 2+bx+c 经过点A,交y 轴于点B (0,-2).点P 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PD ,过点B 作BD⊥PD 于点D,连接P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BD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PD 的长.(3)如图2,将△BDP 绕点B 逆时针旋转,得到△BD /P /,且∠PBP /=∠OAC ,当点P 的对应点P /落在坐标轴上时,请直接写出P 点的坐标.图1xy OCAPBDyx备用图OCABP /D /图2xy OCAP BD ABOyxMNP类型六:线段和差与最值17. 如图,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与y 轴交于点A (0,3),与x 轴分别交于B (1,0)、C (5,0)两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 为线段OA 的一个三等分点,求直线DC 的解析式;(3)若一个动点P 自OA 的中点M 出发,先到达x 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 ),再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某点(设为点F ),最后运动到点A .求使点P 运动的总路径最短的点E 、点F 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总路径的长.18. 河南省2015年T23.(11分)如图,边长为8的正方形OABC 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以点C 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点A ,点P 是抛物线上点A 、C 间的一个动点(含端点),过点P 作PF ⊥BC 于点F . 点D 、E 的坐标分别为(0,6),(-4,0),连接PD ,PE ,DE . (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小明探究点P 的位置发现:当点P 与点A 或点C 重合时,PD 与PF 的差为定值. 进而猜想:对于任意一点P ,PD 与PF 的差为定值. 请你判断该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小明进一步探究得出结论:若将“使△PDE 的面积为整数”的点P 记作“好点”,则存在多个“好点”,且使△PDE 的周长最小的点P 也是一个“好点”.请直接写出所有“好点”的个数,并求出△PDE 的周长最小时“好点”的坐标.O yxAB C PE OF C DBA xyC BA y O E Dx备用图19. 如图,过抛物线y=41x 2﹣2x 上一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 ,交y 轴于点C ,已知点A 的横坐标为﹣2.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和点B 的坐标;(2)在AB 上任取一点P ,连结OP ,作点C 关于直线OP 的对称点D ; ①连结BD ,求BD 的最小值;②当点D 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在x 轴上方时,求直线PD 的函数表达式.20. 河南省2011年T23.(11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342y x =-与抛物线214y x bx c =-++交于A 、B 两点,点A 在x 轴上,点B 的横坐标为-8.(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 是直线AB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C ,交直线AB 于点D ,作PE ⊥AB 于点E .①设△PDE 的周长为l ,点P 的横坐标为x ,求l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l 的最大值;②连接P A ,以P A 为边作图示一侧的正方形APFG .随着点P 的运动,正方形的大小、位置也随之改变.当顶点F 或G 恰好落在y 轴上时,直接写出对应的点P 的坐标.类型七:平行四边形21. 如图,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A 、C 两点,其中C 点的横坐标为2.(1)求A 、B 两点的坐标及直线AC 的函数表达式;(2)P 是线段A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点作y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E 点, 求线段PE 长度的最大值;(3)点G 抛物线上的动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F ,使A 、C 、F 、G 这样 的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F 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 已知抛物线22y x x a =-+(0a <)与y 轴相交于点A ,顶点为M .直线12y x a =-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B C ,两点,并且与直线AM 相交于点N .(1)填空:试用含a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点M 与N 的坐标,则()()M N , , , ;(2)如图,将NAC △沿y 轴翻折,若点N 的对应点N ′恰好落在抛物线上,AN ′与x 轴交于点D ,连结CD ,求a 的值和四边形ADCN 的面积;(3)在抛物线22y x x a =-+(0a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以P A C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二次函数专题——存在性问题(提高部分) 第 11 页 共 11 页23. 河南省2013年T23.(11分)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与直线221+=x y 交于C 、D 两点,其中点C 在y 轴上,点D 的坐标为)27 3(,. 点P 是y 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 作PE ⊥x 轴于点E ,交CD 于点F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的横坐标为m ,当m 为何值时,以O 、C 、P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若存在点P ,使∠PCF =45°,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P 的坐标.2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 —XY 中,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cm,点A 、C 分别在y 轴的负半轴和x 轴 的正半轴上,抛物线y=ax 2+bx+c 经过点A 和B ,且12a+5c=0。
二次函数+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方法 2: 由于对称轴为直线 x=-1,则设解析式为顶点式:
y=a(x-h)2+k,则 h=-1,代入 A(1,0),C(0,3)可求出 a、k 的值。 由点 A(1,0)与点 B 关于对称轴为直线 x=-1 对称,
可得点 B 的坐标 把点 B,点 C 代入直线 y=mx+n 建立方程组可求出 m,n
2
2
练习:如图,抛物线 y=-x 2+mx+n 与 x 轴分别交于点 A(3,0),B(-1,0),与 y 轴交于点 C.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M 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 M 在何处时,△ACM 的面积最大;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P,使得△PAC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可能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
∵点 P 为抛物线的对称轴 x= -1 上的一个动点
∴设点 P(-1,m)
又∵点 B(-3,0)点 C(0,3)
由 B(-3,0)点 P(-1,m)得直线 BP 的解析式为:y= m x+ 3m 22
由 C(0,3)点 P(-1,m)直线 CP 的解析式为:y=(3-m)x+3
又∵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y=x+3
解析:
方法 2:
由于对称轴为直线 x=-1,则设解析式为顶点式:
{ 即{ y=a(x+1)2+k (a≠0),代入 A(1,0),C(0,3)得: a(1+1)2+k=0 a(0+1)2+k= 3
a= -1 k=4
∴y= -(x+1)2+4 即:y= -x2-2x+3
又点 A(1,0)与点 B 关于对称轴为直线 x=-1 对称
2018二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1. 找点:在已知两定点,确信第三点组成直角三角形时,要么以两定点为直角极点,要么以动点为直角极点.以定点为直角极点时,构造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以动点为直角极点时,以已知线段为直径构造圆找点2. 方式:以两定点为直角极点时,两直线相互垂直,那么k1*k2=-1以已知线段为斜边时,利用K 型图,构造双垂直模型,最后利用相似求解,或三条边别离表示以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例一:如图,抛物线()2230y mx mx m 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 (1)请求出抛物线极点M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A B 、两点的坐标;(2)经探讨可知,BCM △与ABC △的面积比不变,试求出那个比值;(3)是不是存在使BCM △为直角三角形的抛物线?假设存在,请求出;若是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二、如图,抛物线y=-x2+mx+n与x轴别离交于点A(4,0),B(-2,0),与y轴交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M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在何处时,△ACM的面积最大;(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PAC为直角三角形?假设存在,请求出所有可能点P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练习:1. 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极点M在第一象限,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与点C,O为坐标原点,若是△ABM是直角三角形,AB=2,OM=5(1)求点M的坐标;(2)求抛物线y=ax2+bx+c的解析式;(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C为直角三角形?假设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2.如图,抛物线y=x2-2mx (m>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过P(1,-m)作PM⊥x轴与点M,交抛物线于点B.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1)假设m=2,求点A和点C的坐标;(2)令m>1,连接CA,假设△ACP为直角三角形,求m的值;(3)在座标轴上是不是存在点E,使得△PEC是以P为直角极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假设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点A(1,0)和B(4,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假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点F是位于x轴上方对称轴上一点,FC∥x轴,与对称轴右边的抛物线交于点C,且四边形OECF是平行四边形,求点C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不是存在点P,使△OCP是直角三角形?假设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 k-1)x-k与直线y=kx+1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1)如图1,当k=1时,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AB下方,试求出△ABP面积的最大值及现在点P的坐标;(3)如图2,抛物线y=x2+( k-1)x-k(k>0)与x轴交于点C、D两点(点C在点D的左侧),在直线y=kx+1上是不是存在唯一一点Q,使得∠OQC=90°?假设存在,请求出现在k的值;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五、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y=ax 2+bx+6(a≠0)相交于A (12,52)和B(4,m),点P 是线段AB 上异于A 、B的动点,过点P 作PC ⊥x 轴于点D ,交抛物线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是不是存在如此的P 点,使线段PC 的长有最大值,假设存在,求出那个最大值;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求△PAC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六、如图,抛物线y=ax2+bx+c通过A(-3,0)、C(0,4),点B在抛物线上,CB∥x轴,且AB平分∠CAO.(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线段AB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Q,求线段PQ的最大值;(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不是存在点M,使△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是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是不存在,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中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1. 找点:在已知两定点,确定第三点构成直角三角形时,要么以两定点为直角顶点,要么
以动点为直角顶点.以定点为直角顶点时,构造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以动点为直角顶点时,以已知线段为直径构造圆找点
2. 方法:以两定点为直角顶点时,两直线互相垂直,则k1*k2=-1
以已知线段为斜边时,利用K 型图,构造双垂直模型,最后利用相似求解,或者 三条边分别表示之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例一:如图,抛物线()2
230y mx mx m 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 (1)请求出抛物线顶点M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A B 、两点的坐标;
(2)经探究可知,BCM △与ABC △的面积比不变,试求出这个比值;
(3)是否存在使BCM △为直角三角形的抛物线?若存在,请求出;如果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例二、如图,抛物线y=-x2+mx+n与x轴分别交于点A(4,0),B(-2,0),与y轴交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M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在何处时,△ACM的面积最大;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PA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可能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练习:
2.如图,抛物线y=x2-2mx (m>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过P(1,-m)作PM⊥x轴与点M,交抛物线于点B.点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
(1)若m=2,求点A和点C的坐标;
(2)令m>1,连接CA,若△ACP为直角三角形,求m的值;
(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PEC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点A(1,0)和B(4,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点F是位于x轴上方对称轴上一点,FC∥x轴,与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交于点C,且四边形OECF是平行四边形,求点C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OCP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 k-1)x-k与直线y=kx+1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
(1)如图1,当k=1时,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
(2)在(1)的条件下,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AB下方,试求出△ABP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3)如图2,抛物线y=x2+( k-1)x-k(k>0)与x轴交于点C、D两点(点C在点D的左侧),在直线y=kx+1上是否存在唯一一点Q,使得∠OQC=90°?
若存在,请求出此时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y=ax 2+bx+6(a≠0)相交于A (12,52
)和B(4,m),点P 是线
段AB上异于A、B的动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D,交抛物线于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这样的P点,使线段PC的长有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求△PAC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
6、如图,抛物线y=ax2+bx+c经过A(-3,0)、C(0,4),点B在抛物线上,CB∥x轴,且AB 平分∠CAO.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线段AB上有一动点P,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Q,求线段PQ的最大值;(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
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