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其一)》配图欣赏

合集下载

《秋词》(其一) 《夜雨寄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潼关》PPT课件

《秋词》(其一) 《夜雨寄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潼关》PPT课件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 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 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诗歌赏析
主旨
本诗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 绝句,通过对北国山河壮丽景象的描写, 反映着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 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 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 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 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 面。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 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 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在我国古诗中 写相思之情的诗,往往并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 对方,而是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通过这种手法 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
公元1882年秋,十七岁的谭嗣同,从湖南故乡赴甘 肃父亲任所途中,经过陕西潼关,在这里饱览了一番 北国山河的壮丽风采。
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 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反映着 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 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 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妻子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课堂检测
3、《夜雨寄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 句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4、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陆游
朗读节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诗歌赏析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 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 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涨秋池” 给人的感觉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 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情”字,情景交融构成一 种艺术境界。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对现代人启示和感悟
要点一
启示人们关注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刘禹锡的《秋词》提醒人们关注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引导 人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要点二
感悟人生的真谛
通过刘禹锡的诗歌,现代人可以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理解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
Hale Waihona Puke 5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设计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诗人简介与背景 • 《秋词》文本解读 • 艺术手法与技巧探讨 • 作品影响与价值评估 •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设计
01
诗人简介与背景
刘禹锡生平及文学成就
刘禹锡生平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他是柳宗元的好友,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诗文风格豪健,有《刘宾客集》。
影响。
拓展思考:如何将这首诗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拓展目的
通过拓展思考的形式,让学生们思考如何将这首诗应用到 现实生活中,从而将诗歌的主题和内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
拓展指导
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如何将诗歌的主题和内涵与现实生活 相结合,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思考和观点,倾听他人的建 议和意见。
拓展成果
通过拓展思考,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 内涵,同时也可以将诗歌的主题和内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对自己的生活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02
《秋词》文本解读
诗句内容解析
描述秋天的景象
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 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句, 通过描写秋天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诗人简介《秋词》创作背景《秋词》诗词赏析《秋词》的影响与评价刘禹锡其他作品欣赏
目录
诗人简介
姓名:刘禹锡
时代:唐代
身份:诗人、政治家
代表作品:《秋词》等
01
02
03
04
刘禹锡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出生背景
政治生涯
文学风格
刘禹锡在政治上曾遭遇多次贬谪,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
刘禹锡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03
02
01
《秋词》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创作地点:苏州
创作背景:刘禹锡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叫他住城南面江的房子,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山。”
《秋词》诗词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对比春天和秋天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具体而言,首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概括了秋天常给人带来的悲凉之感,而“我言秋日胜春朝”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秋词内容解析
刘禹锡在《秋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将秋天与春天进行对比,突出了秋天的美好之处。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景色上,还体现在情感上,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WENKU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WENKU
WENKU
WENKU
REPORTING
https://

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 月亮成为了寄托思念、表达共此时情 感的意象。

在“晴空一鹤排云上”中,鹤成为了 自由、高远的象征,表达了诗人的豪 情壮志。
PART 04
创作风格
语言特色
语言简练
刘禹锡在《秋词》中运用简练的 语言,描绘出秋天的景色和情感 。
修辞手法丰富
刘禹锡在《秋词》中运用了多种 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 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思考与感悟
人生意义 读完《秋词》,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生活 中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自然之美
刘禹锡的描绘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然之美,激发了我对大自然 的敬畏和热爱。
自我提升
通过学习《秋词》,我意识到自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 审美水平,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优秀文学作品。
WENKU
PART 03
诗词鉴赏
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自古逢秋悲寂 寥”与“我言秋日胜春朝 ”,诗人强调了自己对秋 天的独特感受。
象征手法
通过“晴空一鹤排云上” ,诗人以鹤为象征,表达 了自己不屈服于困境的精 神。
语言特色
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 鲜明的对比,使诗歌语言 更加鲜明、生动。
情感表达
豪情壮志
2023-2026
ONE
KEEP VIEW
WENKU
WENKU
刘禹锡《秋词》课件
WENKU
WENKU

秋词(其一)PPT教学课件

秋词(其一)PPT教学课件
理想的执着追求。
《秋词》系列作品概述
01
02
03
04
《秋词》共有两首,是刘禹锡 被贬后创作的组诗作品。
诗歌以秋为题材,打破了人们 常规思维中秋天的萧瑟形象, 赞美了秋天的美好和生机。
通过对秋天的赞美,表达了诗 人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对未来的
信心。
诗歌采用对比、拟人等手法, 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02
思考与实践:创新性学习 与表达
仿写《秋词·其一》,抒发个人情感
仿写要求
了解《秋词·其一》的背景和意境 ,尝试用现代语言或个人风格进 行仿写,抒发自己对秋天的独特
情感。
情感表达
在仿写过程中,注重个人情感的 融入和表达,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和个性特色。
创作分享
完成仿写后,可与其他同学分享 交流,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拓
中国古代咏秋文化传统概述
01
02
03
悲秋传统
中国古代文人常借秋天景 象抒发悲伤、哀怨之情, 形成独特的悲秋文化传统 。
秋天意象
落叶、秋风、寒蝉等秋天 特有的意象在古代诗词中 频繁出现,营造出萧瑟、 凄凉的氛围。
咏秋名篇
历代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 咏秋名篇,如杜甫《秋兴 八首》、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等。
动物行为学中的秋季迁徙现象
鸟类迁徙
部分鸟类在秋季开始长距 离迁徙,前往南方温暖地 区越冬,迁徙过程中形成 壮观的鸟群飞行景象。
昆虫迁徙
如蝴蝶、蝗虫等昆虫在秋 季进行迁徙,寻找适宜的 生活环境以度过寒冬。
哺乳动物迁徙
部分哺乳动物如驯鹿、羚 羊等,在秋季进行季节性 迁徙,寻找食物和水源丰 富的地区。
06
05
跨学科融合:自然科学角 度解读秋天

语文_《秋词(一)》《夜雨寄北》_课件

语文_《秋词(一)》《夜雨寄北》_课件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张炎《清平乐》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七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人们见秋月、秋风、落叶、衰草、归雁、菊花酒、梧 桐树等难免产生感伤情怀。但由于人的处境、心情、视角 不同,对秋天的情怀也有所不同。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七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刘禹锡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内在感伤情 绪的外化。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 的悲观失望的情感。
这种豪迈乐观情怀在刘禹锡大量的诗文中出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诗歌第一句:一问一答概括夫妻之间的期盼与无奈。 妻子“问归期”和自己“未有期”构成时间上的往复。 ➢ 诗歌第二句:“巴山夜雨”的形单影只为“实”。 诗人在巴蜀羁旅中,今夜独赏“雨涨秋池”,更感到孤 独凄凉。
以“何当”一转,直指以下为“虚”景:一个是“共 剪西窗烛”,另一个是“却话巴山夜雨时”。全诗虚实相 生,时空交错。
七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再读诗歌,揣摩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朗读以更好地表达感情。
“夜雨寄北”意为在下着雨的夜晚,写一封家书寄给北 方的妻子,文题就蕴含着离情别绪的绵绵意境。“夜”与 “雨”两种意象叠加,本应家人团聚之夜,却只听到淅沥雨 声,更添凄凉意味。
朗诵题目时,“夜”“雨”二字后都可稍作停顿,声音 低缓,更能体会到寂冷环境下的思念。
七年级语文名师课程
品析意象,再读古诗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思想启示
刘禹锡在《秋词》中表达的人生态度和哲理思考,对后人的 思想启示和人格塑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代评价与影响
学术研究
当代学者对刘禹锡的《秋词》进行了 深入的学术研究,从多个角度挖掘其 内涵和价值,推动了对其作品的研究 和认识。
普及程度
《秋词》作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 在当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及,成 为广大读者喜爱的经典之作。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刘禹锡的《竹枝词》以民歌风格表现爱情和离别之情,语言通俗易懂,节奏明快。诗中通过描绘自然 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特色。
《西塞山怀古》
总结词
通过对西塞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 史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VS
详细描述
此诗通过对西塞山的描绘,回忆历史上的 战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 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历史事 件,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人道关怀 。
出生年份:772年
01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出生地:河南洛阳
政治地位:曾任唐朝宰相, 后遭贬谪
04
05
文学地位:唐代著名诗人之 一,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02
《秋词》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与地点
创作时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创作地点:苏州
创作背景与动机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长期流放中,生活陷入困境,心情苦闷,但他仍保持着顽强的意志和 乐观的精神。在秋高气爽的时节,他借景抒怀,写下了这首《秋词》。
鹤的意象
象征着自由、高远,与 诗人的精神追求相呼应

碧霄
代表了高远的理想和追 求,与秋日晴空相呼应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07
课堂互动环节与拓展延伸
学生朗诵或表演《秋词》
朗诵技巧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掌握朗 诵技巧,如语调、停顿、重音等,通 过朗诵表达诗歌的情感和韵味。
表演形式创新
鼓励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秋词》 ,可以结合舞蹈、音乐、绘画等多种 艺术形式,让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分享个人对秋天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刘禹锡的《秋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 不仅丰富了唐诗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而且对后世的文 学达的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精 神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 乐观的心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06
跨文化视角下的秋天主题探 讨
秋天主题探讨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秋天主题的理解和感悟,可以从自然景观、季节变化、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创作灵感激发
通过分享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鼓励他们将个人感悟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思考如何将秋天主题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1 2
创作形式选择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创作形式,如诗歌、散 文、绘画、摄影等,将秋天主题融入到作品中。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代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政
治家。
才华横溢
刘禹锡在诗、文、赋等方面都有很 高的成就,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
政治生涯
曾历任监察御史、朗州司马、连州 刺史、夔州刺史等职,积极参与政 治改革。
《秋词》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
《秋词》是刘禹锡在朗州司马任上所作,大约创作于公元805年 。
秋天主题的现代诠释
当代作家和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秋天主题的基础上,注入现 代元素和新的审美观念,使秋天主题呈现出更加多元、丰

诗词鉴赏《秋词-刘禹锡》ppt课件

诗词鉴赏《秋词-刘禹锡》ppt课件

人生感慨
时光荏苒
刘禹锡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转 的感慨,感叹岁月匆匆,人生易
老。
生命无常
通过对秋天萧瑟景象的描绘,引 申出对生命无常的思索,提醒人
们珍惜当下,把握人生。
豁达乐观
尽管诗中充满了对时光和生命的 感慨,但作者最终表现出一种豁 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积
极面对生活,不负韶华。
04
鉴赏与感悟
对仗工整
诗中的对仗工整,如“天高云淡”与“望断南飞雁”等,形成了韵律美感,增强 了诗词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意象
秋天景象
诗中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天空、云彩、大雁等意 象,营造出一种寥廓、高远的意境。
人生感慨
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时光 流逝的无奈与哀愁。
诗词语言技巧
炼字精准
诗中的每个字都经过精心锤炼, 如“天高云淡”中的“高”和“ 淡”,准确地描绘出秋天的寥廓
和高远。
寓情于景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秋天的描 绘中,使得诗中的景物都带有诗人 的主观情感色彩,增强了诗词的感 染力。
运用典故
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如“望断南 飞雁”等,这些典故的运用丰富了 诗词的内涵,也使得诗词更具文化 韵味。
03
诗词主题与思想
秋天的描绘
01
02
03
萧瑟凄凉
刘禹锡通过描写秋天的景 象,如枯树、落叶、寒蝉 等,表现了一种萧瑟凄凉 的氛围。
色彩斑斓
同时,他也以秋天为背景 ,描绘了五彩斑斓的自然 风光,如红叶、黄花等, 展现了秋天的独特美感。
意境深远
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 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索 。
创作背景
《秋词》是刘禹锡在秋天所作的一首词,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 生的独特感悟。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刘禹锡《秋词》PPT课件
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含蕴丰富,运用互文修 辞手法,解释①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 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解释②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 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1、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 朝”诗句,
答 :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 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诗人看来秋天胜 过初春,比春天美好,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 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 扬的励志高歌,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
4、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 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 有何深意
答: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 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秋词用最简约的手法表现最 完整的意境,全诗气势雄浑,意境 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 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 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 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 财富,
主题:赞颂春天的美好, 借白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 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 乐观的情怀,
秋 词二
唐 刘禹锡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昂扬向上的进 取精神, 4、背诵默写全诗,
走近作者
刘禹锡 772-842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洛阳人,曾和柳 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 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 ,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刘禹锡 创作的民歌诗体“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 ,有刘梦得文集40卷,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凄凉 寂寥,而我却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刘禹锡ppt幻灯片

秋词刘禹锡ppt幻灯片

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 排云/上,
便引/诗情/ 到/碧霄。
2021/6/16
6
❖ 康桥朗诵作品:秋词(刘禹锡).f4v
2021/6/16
7
2021/6/16
8
诗意
❖ 自古以来人们是每逢秋天就悲叹寂寞凄 凉,而我却是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 也随它飞上了蓝天。
2021/6/16
3
知人论世
刘禹锡 字梦得,洛
阳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有“诗豪”之称。曾和柳宗
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
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
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
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
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
友,并称“刘白”。他的仿
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
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
得文集》40卷。
2021/6/16
12
3.为什么诗人直率坦言 “我言秋日胜春朝”?
因为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2021/6/16
13
问题4: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 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 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本单元中哪 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 月花”
霄”?
2021/6/16
10
1、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 请具体分析一下。
❖ 对比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 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2021/6作用?
自古,包含一切, 也有例外,为什么还这 么说?是为了突出下文 的“我”。表现作者的 豪迈的气概。
导课:
❖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 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 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 “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 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 秋之作《秋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