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到界
初中生物《从种到界》说课稿
![初中生物《从种到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04b7c4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6.png)
初中生物《从种到界》说课稿初中生物《从种到界》说课稿1一、教学目标①说诞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②明确“种”是最基本单位,同时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亲密的。
③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了解分类等级的意义。
在教学中融入爱护动物的思想,形成爱护动物遵循自然的思想。
中公教二、教学重难点说诞生物分类的七个单位,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
说诞生物分类的七个单位,概述生物分类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都有接收信件的经验,那么邮递员是怎样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并把信件递在你手上的呢?(联系实际,说出邮递员是依据信件上的地址找到收件人的)问题1:信件上的地址又包含着哪些信息呢?(学生主动思索,写出地址的单位:省、市、区(县)、街道、住宅、姓名等等)提出问题2:我们如何将大自然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呢?(使学生能初步地理解生物的发展,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食物的观点。
)提出问题3:我们如何将大自然中的生物进行分类呢?(板书)(二)新课绽开同学们思索并结合课本自主学习,找到相应答案。
(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在哪个分类里面表示他们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最小的分类单位是什么?(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生物学家是怎样把不同生物进行分类的呢?同学们一起观看一个小资料《饿狼寻亲记》,看一看狼是怎样被分类的,他与狗、狐狸有什么关系?全部的狼都属于同一个物种吗?观看资料,同学们以生物小组进行探讨6分钟,时间到之后有各组的小组代表发表看法。
(每一只狼是一个动物个体,但全部的狼都属于同一个物种。
郊狼的体型比狼小得多,但是这两种动物都具有体型较长,眶间部为显著隆起等特征,因此它们被划分到同一个属犬属。
狐狸的眶间部平平缓,但他与狼、郊狼都具有颜面部较长,吻端突出,爪钝而不能伸缩等共同特征,因此被划分到同一科犬科。
虎的爪锋利且能伸缩,不属于犬科,但他和狼、郊狼、狐一样,都具有尖锐的犬齿,因此它们都属于食肉目。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4.2《从种到界》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4.2《从种到界》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629e2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4.png)
苹果在植物分类中的位置
界 植物界
门 种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亚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科 蔷薇科
属 苹果属 种 苹果
分类单位的特点
生物等级
界 门 纲目科属种
大
小
生物种类 多
少
共同特征 少
多
亲缘关系 远
近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 亲缘关系越远。
比较苹果、桃和银杏在植物分类中的位置,判断它们的亲缘关系
( √) ( ×)
( √) ( √)
2. 在界、门、纲、目、科、属、种这7个等级的分类单位中,你认为哪 个等级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哪个最少?说出你的理由。
同一种内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同一界内的共同特征最少。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蝙蝠会飞,但在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而不属于鸟纲,请
你说出其中的原因。
课堂小结
生物分类的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生物分类的规律 同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从 种
同界生物包含的物种最多
到 界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品种”不是分类单位
物种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存在生殖隔离
生物命名
双名法(林奈):属名 + 种加词 + 命名人
分类意义
弄清不同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所有的人都是同一物种。 无论是白种人、黑种人,还 是黄种人,互相结婚,都能产生 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关于“种”的辨析 “种”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品种”是一样的吗?
不同“品种”的狗属 于同一物种。
红富士 红将军 嘎啦苹果 澳洲青苹 红星(蛇果) 金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c2a67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8.png)
5.学会观察生物特征,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等级。
2.学会运用生物检索表、分类索引等工具进行生物分类。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4.学会分析生物特征,锻炼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生物图片,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生物需要分类?”、“生物分类有哪些意义?”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分类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物、探索自然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诚实守信的学术态度,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4.学会关爱生物,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道主义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等级,理解生物分类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原则,能够运用生物分类的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并认识生物分类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4.设计有趣的生物分类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物分类知识。
6.1.2从种到界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2从种到界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36e6b4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8.png)
②生理功能:生物的生理功能也是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③遗传关系:生物的遗传关系是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3.生物分类的实际应用
①医学:通过对疾病相关生物进行分类,有助于研究病原体的特点和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②农业:通过对农作物进行分类,有助于研究作物的遗传特性和育种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③环境保护:通过对生态环境中的生物进行分类,有助于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5.应用题:
(1)假设你是一名生物学家,在研究一种未知生物时,如何对其进行分类?
答案:首先观察该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是否有脊椎等,判断其属于动物界还是植物界。接着观察其是否有根茎叶等特征,判断其属于哪个门。然后根据其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将其归类到正确的纲、目、科、属、种。
板书设计
①界:生物分类的最大单位,包含多个门。
2.教学难点:
-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不同分类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层次结构。
-生物分类的原则:学生可能对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原则理解不深,难以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分类依据。
-生物分类的实际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对未知生物进行准确分类。
举例解释:
-教学重点举例:学生需要了解,界是生物分类的最大单位,包含多个门,门包含多个纲,纲包含多个目,目包含多个科,科包含多个属,属包含多个种。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生物分类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生物分类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从种到界(2024版新教材)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从种到界(2024版新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64eaf89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3.png)
植物的每一个物种,也可 以用同样的方法,归属于相应 的属、科、目、纲、门、界之 中。例如,桃在分类上隶属于 桃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 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的被子 植物亚门、植物界。
随堂练习
1.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生物界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 纲、科、目、属、种 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C.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生物的种类越少 D.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生理功能为主要依据
界门纲目科属 种
生物分类等级
大
小
植物界中有若干个门,每个门的所有植物都有 一些共同特征;在一个门里,可能会有成百上千种 生物,但是在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一种生 物便是一个物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 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 最密切的。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 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 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 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 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在分类单位中,马与犀牛同目不同科,与 羊同纲不同目,与驴同科不同属,与斑马同 属不同种。上述四种动物中与马亲缘关系最 远的是( C ) A.犀牛 B.驴 C.羊 D.斑马
课堂小结
生物的七个等级分类单位从大到小 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 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种 每一只狼是一个动物 个体,但所有的狼都属于 同一个物种。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属 郊狼的体型比狼小 得多,但是这两种动物 都具有身体较长、眶间 部显著隆起等特征,因 此它们被划分到同一个 属——犬属。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d1886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3.png)
2024年人教版八上《从种到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从种到界》单元,涉及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和保护措施,重点探讨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以及如何从物种、属、科、目、纲、门、界等层次认识生物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能够运用生物分类知识,从种到界层次分析生物的多样性。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培养珍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分类方法和原则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以及生物分类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挂图、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引入新课。
a.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b.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2. 基本概念讲解: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a. 学生听讲,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b. 教师举例说明,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层次的认识。
3. 生物分类方法与原则:介绍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如形态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a. 学生学习分类方法,理解分类原则。
b.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
4.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分析生物分类实例,从种到界层次进行分类。
a. 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实践操作。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生物分类知识。
a. 学生听讲,理解例题解法。
b.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与生物分类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b.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
2. 生物分类方法与原则。
3. 生物分类实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生物分类知识,分析给定生物的分类地位。
课件1:6.1.2从种到界
![课件1:6.1.2从种到界](https://img.taocdn.com/s3/m/4259493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c.png)
拉丁文,并为斜体字 正体、可省略
P104练习
答案: 1.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因为分 类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越大,即共同特征越少, 反之亦然。种是七个等级中最低的,因此,这个等级中生物的共 同特征最多。
3. 植 物 的 标 牌
金松 Sciadopitys verticillata(Thunb.) Sieb.et Zucc 金松亦称日本金松。杉科。常绿乔木。原产日本。我国亦有 栽种。为庭院观赏植物。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器具等用。
2.在自然条件下,同种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可以生育出有生育能 力的后代,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生育后代。
阅读: P102-103,了解狼分别属于哪七个等级
界、 门 、 纲、 目、 科、 属、 种 动物界 脊索动 哺乳纲 食肉目 犬科 犬属 狼种
物门
阅读: P104 了解 桃分别属于哪七个等级
林奈与双名法 1.林奈提出双命名法。 2.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 分是种加词,其后面是命者的姓名(可以省略)。 3.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部分为正体。
银杉
学名:Cathaya argytophylla Chunet Kuang。
属名
种加词 命名者的姓名
• 种--桃 • 属--梅属 • 科--蔷薇科 • 目--蔷薇目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门--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亚门 • 界--植物界
结论:
在越大的分类单位中,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彼此间的共 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在越小的分类单位中,包含的生 物种类越少,生物彼此间的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就越近。
第二节 从种到界
动物分类的等级
《从种到界》初中生物优秀教案
![《从种到界》初中生物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201d1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7.png)
《从种到界》初中生物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初中生物》第八章第二节“从种到界”。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以及生物分类的更大单位——属、科、目、纲、门、界。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规律,掌握生物分类的各级单位及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生物分类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掌握生物分类的各级单位及相互关系。
2. 能够运用生物分类的方法和规律对生物进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生物分类的各级单位及相互关系。
难点:生物分类的方法和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生物标本、分类卡片。
学具:笔记本、分类卡片、标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生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引出生物分类的话题。
2. 知识讲解: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以及生物分类的各级单位及相互关系。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套分类卡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卡片上的生物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分类的方法和规律,以及如何正确分类。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分类卡片上的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解答。
6. 知识巩固:通过多媒体课件复习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各级单位。
六、板书设计: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生物分类的各级单位——属、科、目、纲、门、界七、作业设计:(1)狗、猫、牛、羊、猪(2)苹果、香蕉、橙子、葡萄、西瓜(3)鱼、鸟、虫、兽、植物答案:(1)狗、猫、牛、羊、猪——哺乳动物(2)苹果、香蕉、橙子、葡萄、西瓜——水果(3)鱼、鸟、虫、兽、植物——生物2.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生物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的依据。
答案:根据生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类,如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生物标本、实践操作、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各级单位,能够运用生物分类的方法和规律对生物进行分类。
6.1.2《从种到界》课件(19张PPT)
![6.1.2《从种到界》课件(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d5cb3e866fb84ae45c8dcc.png)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共七个等 级,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 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 单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植物界
生物的三界系统 动物界
微生物界
植物界
动物界
生物的五界系统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下又分为若干门,分 别是腔肠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 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脊索 动物门。
课堂小结
从 种 到 界 生物分类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对植物进行分类
对动物进行分类
林奈与双命名
课堂练习
1.下列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D ) A.纲 B.科 C.属 D.种 2.我们通常说的物种指的是( D ) A.一个生物 B.一群生物 C.数量很多的生物 D.一种生物
头索动物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例:狼的分类
马 狼 郊狼 狐 虎 鸟 蛇
兔
蟾蜍
蝙蝠 鱼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食肉目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犬科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犬科
门 ——种子植物门 目 ——蔷薇目
科 ——蔷薇科 属 ——梅属 种 ——桃(种)
被子植物亚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分类目的:
弄清生物间的亲缘 关系、进化关系
林奈与双名法
瑞典著名的植物 学家,1768年,在 《自然系统》中正 式提出科学的生物 命名法——双名法。
《第二节 从种到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
![《第二节 从种到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855bf0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a.png)
《第二节从种到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生物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教材分析《第二节从种到界》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从种到界依次为:种、属、科、目、纲、门、界。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分类的层次结构,认识不同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分类的重要性。
教材以马为例,逐步引出不同的分类等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在学习了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后,对生物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基础。
但对于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以及各等级之间的关系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
七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
(2)理解不同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3)了解生物分类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实例分析不同分类等级的特点。
(2)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能够总结生物分类的方法和规律。
(3)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生物分类等级之间的逻辑关系。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让学生体会生物分类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生物分类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单位。
(2)不同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分类等级之间的逻辑关系。
(2)运用生物分类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
教学法1.讲授法:讲解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和各等级之间的关系。
2.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生物实例,分析不同分类等级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生物分类的理解和认识。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分类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具准备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教学课件和视频。
人教版6.1.2《从种到界》课件(19张PPT)(优质版)
![人教版6.1.2《从种到界》课件(19张PPT)(优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823b616bd97f192379e903.png)
科 ——蔷薇科 属 ——梅属 种 ——桃(种)
分类目的:
弄清生物间的亲缘 关系、进化关系
林奈与双名法
瑞典著名的植物 学家,1768年,在 《自然系统》中正 式提出科学的生物 命名法——双名法。
林奈
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 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 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 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正体。
头索动物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例:狼的分类
马
狼 郊狼 狐
虎
兔 蟾蜍
蝙蝠 鱼
鸟 动物界 蛇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食肉目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犬科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食肉目 犬科
课堂小结
生物分类等级: 从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 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到 对植物进行分类 界
对动物进行分类 林奈与双命名
课堂练习
1.下列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D )
A.纲
B.科
C.属
D.种
2.我们通常说的物种指的是( D )
A.一个生物
B.一群生物
C.数量很多的生物 D.一种生物
3.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B ) A.根、茎、叶 B.花、果实 和种子 C.种子的结构 D.叶脉的形状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 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 单位。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共七个等 级,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从种到界》评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从种到界》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a7b04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c.png)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从种到界》评课稿1. 引言《从种到界》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的一篇重要篇章,该篇章主要介绍了有关生物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可以了解生物的分类特征、分类方法以及生物分类在科学研究和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本评课稿旨在对《从种到界》这一章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从而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课文分析2.1 课文概述《从种到界》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的第X章,全篇分为X个小节,主要内容包括种的概念、界的概念、生物的分类特征、物种的命名规则以及生物分类的意义等。
通过对生物世界的分类和归纳,本篇课文旨在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并提高学生对科学分类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2.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种的概念和界的概念,掌握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物种的命名规则。
•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世界的分类和归纳,提高学生的科学分类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物种的命名规则。
•教学难点:将概念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1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生物多样性的话题,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分类的兴趣。
步骤2:呈现新知结合教材内容,介绍种的概念、界的概念和生物的分类特征。
使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3:师生互动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讨论。
例如,什么是生物的分类特征?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这些互动环节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理解。
步骤4:合作学习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类实践。
让学生在小组中收集不同的生物样本,并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分类。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步骤5:拓展延伸通过引入更多的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可以使用教学视频、图片或故事等方式进行拓展。
《从种到界》 说课稿
![《从种到界》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0709bd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9.png)
《从种到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从种到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从种到界》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分类单位,了解了生物分类的依据。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生物分类的等级从种到界,使学生对生物分类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马的分类地位的探讨,引出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
然后详细介绍了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七个分类等级,以及每个等级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教材还通过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对生物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生物分类的等级和意义,他们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2)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生物分类等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2、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2)通过生物分类等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等级、依据和意义等基础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物分类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从种到界 课件 (共25张PPT) 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从种到界 课件 (共25张PPT) 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f3363a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7.png)
共同特征越来越多,亲缘关系越
界
种
来越近,包含物种越来越少
分类单位等级越高,其中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包含的物种越多。 分类单位等级越低,其中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包含的物种越少。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分类等级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门:图中的这些动物都有由脊柱骨 组成的脊柱,他们同属于脊索动物 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四章 生物分类的方法
第二节 从种到界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学习目标
1.掌握生物分类的等级。 2.掌握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了解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意义。
新课引入
蜻蜓既是动物、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又是昆虫。为什么要给蜻蜓冠以不同的 类群名称呢?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分类等级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分类等级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纲:马、兔、蝙蝠等动物,与狼、 郊狼、狐之间的差别很大,但它们 都具有胎生、哺乳等特征,都属于 一个纲——哺乳纲。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分类等级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目:虎的爪锐利且能伸缩,不属于 犬科,但它和狼、郊狼、狐一样, 具有尖锐的犬齿,因此它们同属于 一个目——食肉目。
新课讲授 知识点01 分类等级
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
种:每一只狼是一个动物个体,但 所有的狼都属于同一个物种。
新课讲授 知识点02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物种
同一物种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物种的雌 雄个体间,一般不能繁殖后代。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近的, 共同特征也是最多的。
第二节---从种到界
![第二节---从种到界](https://img.taocdn.com/s3/m/30055d1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7.png)
再给它们找找伙伴啊
鸟纲
爬 行
纲
鱼纲
两 栖
纲
奇蹄目
哺
乳
动
物
纲
脊 索 动 物
门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1.在这七个等级种,你认为哪个等级生 物的共同特征多?哪个最少?
2.你认为哪个等级的生物种类最丰富?
奇蹄目
偶蹄目
环节动物门 脊索动物门 扁形动物门
鹿属 马属
哺乳动物纲
鸟纲 两栖纲 鱼纲 鹿科
植物界
爬行纲
复习
• 在植物所有的类群中,能产生种子的植物称为 __________它又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另一类则是________植物,靠__________繁殖 后代,它又分为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和__________植物。
玉米、向日葵与松树相比,前两者种子外有 __________包被,所以称为________植物。而 玉米与向日葵相比,向日葵种子内有________ 子叶,所以称为________植物,而玉米则为 ________植物。
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 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的分类单位。将生物分 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 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 门、纲、目、科、属、种。如植物界中有若干 个门,每个门的所有植物都有一些共同特征。 在一个门里,可能会有成百上千个生物,但是 在每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一种生物便是一 个物种)。因此,“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马科
动物界
梅花鹿
门
八年级生物《从种到界》教案
![八年级生物《从种到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7688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6.png)
1. 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掌握从种到界的生物分类顺序。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生物特征的能力。
3. 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高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2. 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种、属、科、目、纲、门、界3. 从种到界的生物分类顺序4. 生物特征的观察与描述5.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从种到界的生物分类顺序。
2. 教学难点:生物特征的观察与描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生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生物特征,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分类的兴趣。
2. 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介绍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
3. 讲解从种到界的生物分类顺序,让学生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4. 进行生物特征的观察与描述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
5. 讲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提高学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一些相关的生物分类练习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关于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 生物特征观察与描述活动:通过学生对生物特征的观察和描述,评估学生对生物分类方法的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生物分类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资源1. 生物分类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2. 生物特征观察与描述的活动材料,如生物标本、图片等。
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人教版生物)
![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人教版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da29aa7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4.png)
第二节 从种到界
常考2 掌握生物分类的单位
【出题角度】七个分类等级单位中生物共同特征多少的比较。
[典例] [济源中考] 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 最少和最多的等级分别是 ( D )
A.门、种 B.门、科 C.种]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级 越大,所包含的生物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等级 越小,所包含的生物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界是 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因此,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 切的,共同特征最多;同界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远,共同特征最少。
第二节 从种到界
[方法透视] 掌握生物的分类等级单位的知识,明确等级越大,所包含的生物 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等级越小,所 包含的生物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谢 谢 观 看!
第二节 从种到界
[解析]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体内有膈,胎生,哺 乳。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 兔: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属、兔种;人: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
第二节 从种到界
[方法透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 门、纲、目、科、属、种;并了解部分生物怎样被列入不同等级 的分类单位。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节 从种到界
常考透视
第二节 从种到界
常考透视
常考1 了解生物分类
【出题角度】比较生物所处罚类等级中的位置。
[典例]根据生物的类似程度,可把生物划分为纲、目、科、属等 不同的等级。根据狼、兔和人的类似程度,可将三者都划分到 (A ) A.哺乳纲 B.食肉目 C.犬科 D.犬属
从种到界
![从种到界](https://img.taocdn.com/s3/m/6f72cf36192e45361066f56f.png)
驴
猪
斑马
门:脊索动物门
哺乳纲的动物及蛇等都有脊柱,它 们都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大象
马
蛇
犀牛
驴
斑马
种、属、科、目、纲、门
马 马种 马属 马科 奇蹄目 哺乳纲 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 斑 马 驴 犀 牛 猫 羊 大 象 蛙 鱼 蛇
植物中桃的分类方法:
种——桃 属——梅属 科——蔷薇科 目——蔷薇目 纲——双子叶植物纲 门——种子植物门的被子 植物亚门
课堂小结
从 种 到 界 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 科、属、种 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对植物进行分类 对动物进行分类 林奈与双命名
课堂练习
1.下列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D ) A.纲 B.科 C.属 D.种 2.我们通常说的物种指的是( D ) A.一个生物 B.一群生物 C.数量很多的生物 D.一种生物
每个界之下的六个等级,它们从 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 种。 界 界 共同特征越来越多 亲缘关系越来越近 种 种
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种:马种
每一匹马是一个动物个体,但所有 的马都属于马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马
属:马属
斑马除全身的毛是黑色和白色条纹 相间外,其他特征与马及其相似,斑马 和马被划分到马属。
3.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 A.根、茎、叶 B.花和果实 C.种子的结构 D.叶脉的形状
4.下列分类中共同点最多的是( A) A.种 B.属 C.纲 D.门
练习答案
1.种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界 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因为分类方法 是按照生物体的差异特征来分的,分类 等级越高,它所包含的生物体间的差异 越大,即共同特征越少,反之亦然。种 是七个等级中最低的,因此,这个等级 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2.4.2从种到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4.2从种到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46e208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6.png)
9.学生能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0.学生能够将生物分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典型例题讲解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以下是对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和补充: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运用生物检索表等工具进行生物分类实践,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4.生态环保意识:通过学习生物分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难点与重点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物分类单位种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原则和方法。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生物分类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物分类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生物分类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
1.请学生根据学名,判断植物属于哪个分类单位。
例题:某种植物的学名是“Gramenepis flabellata”,请问该植物属于哪个分类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纲 B.科 C.界 D.种
6.从生物在分类上的位置,可以了解生物间的( )
A生存环境关系 B亲缘关系C外形关系D习性关系
7.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 B 界、门、目、科、纲、属
C.纲、目、科、属、种 D.门、纲、目、科、属、种
2.对生物分类具有什么意义?
二、【预习自主检测】
1.生物学家主要是根据生物之间的和上的相似程度来对生物进行分类。
2.生物分类的单位有个,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3. 生物分类的单位中的最基本单位是。
4、同“种”中的生物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最(填近或远)。
5、分类的等级越高(或低),该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越、相似程度越、数量越。
定边六中八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总第20课时)
课题: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
备注
1、学习目标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2、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学习难点: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3、学习过程
预习案
1、【预习提纲】
1.生物分类有那几个等级?
8.( )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A.纲 B. 门 C. 科 D.种
9.在每个( )里,只有一个物种。
A. 纲 B.门 C.科 D. 种
10.马和斑马在Biblioteka 同的分类单位中的最小的单位是( )。
A.种 B.属 C. 科 D.目
四、拓展延伸
阅读教材105页科学家的故事《林奈和双名法》
五、教(学)后反思
亲缘关系越。
4.通过学习,你认为生物分类有什么意义?
检测案
1.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其中____中的物种最少,共同特征最多,个体间差异最小,中的物种最多,共同特征最少,个体间差异最大。
2.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3.生物学家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对生物进行分类。
4. 从种到界,越来越多,越来越少。
6.狼这个物种在分类上属于界门纲
目科属种。
7.桃这个物种在分类上属于界门纲
目科属种。
探 究案
【合作探究】
1.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这句话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理解?
2.什么是生物分类?
3.仔细分析狼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说说生物分类有什么特点?
提示: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大,其中的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亲缘关系越。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小,其中的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