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多媒体关键技术

多媒体关键技术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1)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2)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3)集成电路制作技术4)多媒体数据库技术5)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1)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为了快速传输数据、提高处理速度和节省存储空间,一些压缩算法和压缩手段已经标准化和模块化,被写入芯片中。

数据压缩的条件●数据冗余度(重复数据、可忽略数据)●人类不敏感因素例如:人类对某些频率的音频信号不敏感,人眼对亮度比较敏感,而对边缘的强烈变化并不敏感。

●信息传输与存储数据有损压缩数据无损压缩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解压缩数据解压缩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算法无损压缩有损压缩●无损压缩编码——压缩数据还原后,与原始数据一致,无损失。

●有损压缩编码——压缩后再还原的数据有损失。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2) 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存储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光盘存储器从单一品种的CD-ROM 存储器发展到CD-R、CD-RW、DVD-R、DVD-RW存储器等。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3) 集成电路制作技术具有强大数据压缩运算能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是解决数据压缩等大量计算问题的硬件保证,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4)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面向对象的数据库以及智能化多媒体数据库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它们将进一步发展或取代传统的关系数据库。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5)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能够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其实体行为的仿真系统能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

多媒体技术名词解释
19.调制解调器:利用模拟信号传输线路传输数字信号。电子信号分两种:一是模拟信号, 另一种是数字信号。
20.网卡:局域网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又称为网络卡或网络接口卡,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整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并将数据分解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后在网络上发送出去。
21.USB 设备:是一种应用在 pc 领域的新型接口技术,是由 Compaq、DEC、IBM、Intel、 Northern Telecom、 Microsoft 和 Nec 等 7 家公司为简化 pc 与外设间的互联而共同研究开发的 一种总线规范。
47 H.261;H.261 是 CCITT 制定的国际上第一个视频压缩技术,主要用于电视电话和会 议电视,以满足 ISDN 日益发展的需要。
48 H.263:H.263 是关于低于 64kpbs 的窄带通道视频编码建议,其目的是能在现有的电 话网上传输活动图像。
49 H.264 标准:H.264 标准是 CCITT 的 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 ISO/IEC 的 MPEG (活动图像专家组)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开发的标准,也称为 MPEG-4 Part10-----高级视频编码。 第4章 音频信号和声卡
67 . 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 (Adaptive Pulse Code Modulation,APCM)是根据输入信号幅度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均方根值的变化来改变量化增量的一种编码技术。 这种自适应可以是瞬时自适应, 即量化增 量每隔几个样本就改变,也可以是非瞬时的,即量化增量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30、数码相机:是指能够进行拍摄,并且能够通过自身内部进行处理,把拍摄到的景物转换 为数字格式进行存储的照相机。

1.3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3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3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在开发多媒体应用系统中,要使多媒体系统能交互地综合处理和传输数字化的声音、文字、图像信息,实现面向三维图形、立体声音、彩色全屏幕运动画面的技术处理和传播的效果,它的关键技术是要进行数据压缩、数据解压缩、生产专用芯片、解决大容量信息存储等问题。

1.3.1 视频音频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研制多媒体计算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使计算机能适时地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

由于数字化的图像、声音等媒体数据量非常大,致使在目前流行的计算机产品,特别是微机系列上开展多媒体应用难以实现。

例如,未经压缩的视频图像处理时的数据量每秒约28MB,播放一分钟立体声音乐也需要100MB存储空间。

视频与音频信号不仅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还要求传输速度快。

因此,既要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的实时处理,又要进行快速传输处理。

这对目前的微机来说无法胜任。

因此,必须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实时压缩和解压缩。

如果不经过数据压缩,实时处理数字化的较长的声音和多帧图像信息所需要的存储容量、传输率和计算速度都是目前PC机难以达到的和不经济实用的。

数据压缩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数据压缩技术,有可能将字符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左右,语音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10,图像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60。

数据压缩理论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技术日趋成熟。

如今已有压缩编码/解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JPEG和MPEG,并且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针对不同用途的压缩算法、压缩手段和实现这些算法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软件。

1.3.2 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专用芯片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的关键。

因为,要实现音频、视频信号的快速压缩、解压缩和播放处理,需要大量的快速计算。

而实现图像的许多特殊效果(如改变比例、淡入淡出、马赛克等)、图形的处理(图形的生成和绘制等)、语音信号处理(抑制噪声、滤波)等等,也都需要较快的运算和处理速度。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关键信息项:1、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压缩算法类型压缩效率评估指标压缩和解压缩的速度2、多媒体存储技术存储介质类型存储容量和性能数据存储格式3、多媒体通信技术网络带宽要求传输协议和标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多媒体内容创作与编辑技术创作工具和软件编辑功能和特效内容版权保护5、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输入设备和方式输出展示效果用户体验和反馈11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减少数据量,以便更高效地存储、传输和处理多媒体信息。

111 压缩算法类型常见的压缩算法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如 JPEG 图像压缩、MP3 音频压缩等,通过舍弃一些不影响感知的细节来实现高压缩比;无损压缩如 ZIP 压缩,能够完全还原原始数据。

112 压缩效率评估指标压缩比、恢复质量和压缩和解压缩的时间是评估压缩效率的重要指标。

压缩比越高,在相同存储空间或传输带宽下能存储或传输更多的数据;恢复质量越好,压缩后的多媒体内容与原始内容越接近;压缩和解压缩时间越短,系统的实时性越强。

113 压缩和解压缩的速度快速的压缩和解压缩速度对于实时多媒体应用至关重要。

硬件加速技术和优化的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压缩和解压缩的效率。

12 多媒体存储技术多媒体数据的大量存储需要高效可靠的存储技术支持。

121 存储介质类型包括硬盘、光盘、闪存等。

硬盘具有大容量和较高的读写速度;光盘适合长期存储和分发;闪存则在移动设备中广泛应用。

122 存储容量和性能存储容量需满足不断增长的多媒体数据需求,同时存储性能如读写速度、数据访问时间等影响多媒体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效率。

123 数据存储格式不同的多媒体数据有相应的标准存储格式,如 BMP、JPEG 用于图像,WAV、MP3 用于音频,AVI、MP4 用于视频等。

13 多媒体通信技术在网络环境中传输多媒体数据需要解决带宽、延迟、丢包等问题。

131 网络带宽要求多媒体数据量大,对网络带宽提出较高要求。

简述多媒体计算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简述多媒体计算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简述多媒体计算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计算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计算机世界中的一项重要领域。

它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融为一体,通过计算机进行多种应用领域的支持,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应用服务。

多媒体计算也可以将多种技术综合起来,包括声音、图像、文本和视频,扩展传统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使其变得更加实用。

多媒体计算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多媒体信息表示技术。

它是多媒体计算系统的基础,也是多媒体计算的核心,也是能够支持各种应用的基础。

由于多媒体信息呈现形式多样,需要支持音频、图像、视频和文本等多种不同媒体格式,因此多媒体信息表示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是多媒体处理技术。

它涉及对多媒体信息的编码、解码、压缩和传输等各种操作,以及多媒体滤波、图像增强和图像分割等处理技术。

它将多种技术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多媒体信息的质量,为多媒体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此外,还有多媒体网络技术。

它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技术,实现了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为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此外,它还可以将多媒体信息与其他网络应用结合,使其功能更加强大。

最后一种是多媒体应用技术。

它将多媒体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和分析,从而有效地支持多媒体信息的应用,帮助用户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综上所述,多媒体计算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多媒体信息表示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应用技术等。

它们为多媒体信息的有效处理提供了基础,为多媒体应用提供了便利,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应用服务。

【推荐下载】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

【推荐下载】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

[键入文字]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
多媒体(Multimedia)主要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
 一、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Multimedia):主要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

 文字:指各种字母、数字和符号等文本信息;
 图形:由描述点、线、面的大小、形状、维数和位置的图形指令生成的几何图形(矢量图形);
 图像:由许多的像素点构成,每个像素点用若干二进制位来表示颜色和亮度等信息(位图);
 音频:包括语音、音乐和各种声音效果;
1。

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MPEG卡
1
与影视技术的结合:可以在一块高档卡上集成视频输入输出、压缩和解压缩、特技效果及视频编辑功能。 与网络通信技术结合:完成多媒体视频会议、可视电话和多媒体通信功能
视频卡发展方向
2
针对网络视频应用
数字摄像头:直接捕捉视频图像,然后通过USB或IEEE1394高速接口输入计算机。
模拟摄像头:获得的视频信号必须通过计算机的视频卡数字化并压缩才能送进计算机进行处理。
1
2
由于多媒体数据自身的特点,如由多种媒体构成且数据量巨大、媒体数据间的不同约束关系、实时性的要求等,使得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有别于传统的数据库系统。
3
多媒体数据管理系统MMDBMS(Multimedi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以多媒体数据库MMDB为基础的且能完成对多媒体数据库MMDB的各种操作和管理功能的多媒体应用系统。
关系模型是目前数据库系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之一。关系模型是建立在关系代数的基础之上的,有较为严密的理论基础,其数据结构简洁明了、直观清晰、易学易用。目前大多数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均支持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要想存储多媒体数据,就需要进行扩充。 非第一范式NF2(Non First Normal Form)数据模型通过对关系模型的扩展来提高关系模型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能力。
1.扫描仪
5.1.4 其他输入输出技术

图形、图像等信息的主要输入设备
分类 手动式、平板式、胶片式、滚筒式 SCSI接口、EPP增强型并行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基本组件: 光源、光学透镜 感光元件:CCD 模拟数字转换电路
色彩深度:色彩精度,24bit/pixel,300DPI
扫描速度:将一页文稿扫入计算机并完成相应处理总共需要的时间

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其关键技术包括:
1. 数据压缩:多媒体数据通常具有较高的数据量和带宽要求,压缩技术被广泛应用,包括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技术,如JPEG、MPEG 等。

2. 数据传输:多媒体数据通常要求实时传输,需要保证其稳定性和实时性,常用的数据传输技术包括TCP/IP、UDP、RTP等。

3. 信号处理:视频数据需要进行去噪、去色差、增强等处理,音频数据需要进行降噪、混响等处理。

4. 显示技术:多媒体计算机通常采用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也需要特殊的图形处理器来处理复杂的图像数据,如3D图像。

5. 输入输出设备:多媒体计算机需要专门的输入设备,如麦克风、摄像头等,也需要高保真的输出设备,如扬声器、投影仪等。

总的来说,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在于对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传输,需要涉及到数据压缩、信号处理、显示技术、输入输出设备等多个方面。

1.29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是(集成化交互性多样化ead快速

1.29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是(集成化交互性多样化ead快速

1.29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是(集成化交互性多样化
ead快速
1.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数字化、多样化、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

2.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答: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压缩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大容量的光盘存储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3.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

答:多媒体计算机由多媒体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多媒体硬件系统主要包括:
(1)一般计算机硬件系统五大部件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同时还需要配置光盘驱动器;
(2)多媒体外部设备:音频、视频输入设备(如摄像机、扫描仪、录像机照相机等);视频播放设备(如显示器、投影仪、音响器材等);交互界面设备(如角摸屏、打印机等);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
(3)多媒体接口卡(如音频卡、语音卡、图形显示卡视频卡、光盘接口卡、VGA/TV转换卡),多媒体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多媒体操作系统、支持多媒体数据开发的应用工具软件和多媒体应用软件等。

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一、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1.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2.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3.多媒体网络和通信技术4.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5.流媒体技术6.多媒体软件技术7.虚拟现实技术二、简述视频素材的采集方法1.利用视频采集卡采集模拟视频信号2利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后通过1394接口采集3从VCD或DVD中截取视频4通过屏幕录制软件录制视频5通过动画制作软件输出视频三、简述Flash中基本动画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其各自特点是什么?1.逐帧动画,最基本最常见的动画方式、由于帧的序列不一样,不仅增加制作负担而且输出的文件量比较大。

2.变形动画,灵活性介于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之间,使用的元素多为鼠标和压感笔绘制的形状。

3.补间动画,是创建时间移动或更改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且最大程度减少生成文件的大小。

4.引导线动画,一条一道路径可以对多个对象同时使用,可以存在多个引导层。

5.遮罩动画,可以是填充的形状、文字对象图形原件或影片剪辑,一个遮罩层可以同时遮罩多个图层。

6.交互动画,让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相互之间有信息的实时交换。

四、图形和图像有何区别五、述元件、库、实例的概念及关系1.元件是指可以重复利用的图形、动画片或者按钮,它们被保存在“库”面板中。

2.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将需要的元件从“库”面板中播放到场景中,场景中的对象称为该元件的一个实例。

3.一个元件对应多个实例,一个实例只能对应一个元件。

4.如果库中的元件发生改变,则元件的实例也会随之变化。

同时实力也可以具备自己的个性,它的更改不会影响库中的与元件本身。

六、在Photoshop中,图层可以分为哪几类,分别概括其定义和作用1.普通图层,指用一般方法建立的图层,是一种最常见的图层,几乎所有的PS功能都可以在这种图层上得到应用。

2.背景图层,背景图层是一种不透明的图层,用于图像的背景,用户不能对其应用任何类型的混色模式,该图层是锁定的。

3.调整图层,调整图层是比较特殊的图层,主要用来控制色调和色彩的调整。

多媒体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探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探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探析2、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3、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利弊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5、多媒体技术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全文总字数:14462 字篇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探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探析摘要: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它几乎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并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文字、视频、图像、动画等结合为一体的先进技术。

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提高人们对其运用的程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关键性技术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等。

本文将主要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多媒体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三个部分进行阐述[1]。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概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将声音、文字、视频、图像、动画等结合为一体的先进技术,它具有集成性与交互性。

它能够将数字信息通过界面显示出来,随着我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被充分赋予了时代发展新特点,同时具备了显示各种形式的媒体特点[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它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的教育教学、现代化工业生产、传媒广播教学等方面,都运用到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无论是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还是娱乐都有多媒体技术的身影。

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到了一个新台阶[3]。

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创新,未来多媒体技术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1、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3、多媒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4、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多种媒体信息,实现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文本的组合交互进行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可集成性、交互型、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6、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7、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超文本域超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智能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8、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等。

9、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10、多媒体计算机(MPC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硬件设备和多媒体软件组成。

①常见的多媒体硬件设备有:光盘驱动器、声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

②多媒体软件根据它的应用层面可分为三大部分: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

11、多媒体相关软件(1)几种专用文字软件:Windows记事本、Word神笔、COOL 3D等(2)几种典型的图像软件:CorelDraw、Photoshop、Fireworks 等(3)几种典型的动画软件:Gif Animator、Flash、Director、3D MAX等(4)几种典型的声音软件:Windows录音机、CoolEdit等(5)几种典型的视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 、超级解霸、Premiere 等(6)几种典型的集成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 等第二章图形、图像1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的过程就是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含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聚。

多媒体关键技术

多媒体关键技术

多媒体关键技术上节课主要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图像压缩技术、文字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一种综合技术。

简单地说,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文、图、像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MPC,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全称为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相对于一般的PC(个人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增加了一些多媒体部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使得计算机具有多媒体处理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应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L—计算机辅助学习,CBI—计算机化教学,CBL—计算机化学习,CAT—计算机辅助训练,CMI—计算机管理教学多媒体技术六个发展方向(1) 高分辨化,提高显示质量。

(2) 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

(3) 简单化,便于操作。

(4) 高维化,三维、四维或更高维。

(5) 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6) 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本节课内容多媒体的关键技术1. 音频、视频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研制MPC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使计算机能适时地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

选用合适的数据压缩技术,有可能将字符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左右,语音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10,图像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1/2-1/60。

当前常用的压缩编码/解压缩编码国际标准JPEG和MPEG。

静像数据压缩标准JPEG(Joint Photo一graphic Experts Group),直译为联合摄影术专家组,其中联合是指几个国际组织的联合。

它是从1986年正式开始制订的。

当时由两个国际组织联合支持,其一,是国际标准组织ISO; 其二,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到1987年l1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也参加合作,因此说JPEG是三个国际组织合作的成果。

虽然从1986开始,经过许多次国际会议讨论和修改后,于1992年7月2日表决通过标准的第一部分,但是可能对有关测试标准草案(即标准的第二部分)作进一步修改。

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应用领域

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应用领域

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应用领域
多媒体计算机是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来提供高效能的多媒体
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①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该技术能够将原始的声音、图像和视频信号提取出来,使其可以被计算机正确理解,存储和传输;
②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这项技术使计算机可以正确处理、显示和储存图像;
③计算机音频处理技术:它可以将声音信号编码,存储和播放;
④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上述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声音、图像和视频的合成和展示;
⑤网络技术:它可以将多媒体计算机的信息编码再网络上传播,实现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主要包括:
①网络通信:互联网、宽带接入等;
②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
③数字媒体:多媒体音乐、数字电影和游戏等;
④数字家庭:智能家居、家庭多媒体系统等;
⑤多媒体教育:在线教育、虚拟教室、多媒体课件等;
⑥跨媒体交互:多媒体新闻、多媒体设计、多媒体Web等。

- 1 -。

7.1.3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_计算机应用基础_[共2页]

7.1.3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_计算机应用基础_[共2页]

第7章 多媒体基础4.实时性实时性是指当多种媒体集成时,需要考虑时间特性、存取数据的速度、解压缩的速度以及最终播放速度的实时处理。

7.1.3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1.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通常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景物都可以称为模拟信号,即连续量信号,因此,早期的多媒体技术和系统基本上采用模拟方式。

但模拟方式表示的声音或图像信号在复制和传送的过程中,容易丢失或产生噪声和误差,更不能用数字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

目前,声音和图像的采样、生成、存储、处理、显示、传输和通信都普遍使用了数字化技术,但是数字化的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数据非常大,比如,一幅352像素×240像素(pixel )的近似真彩色图像(15bit/pixel )在数字化后的数据量为352×240 pixel ×15 bit/pixel=1 267 200bit 。

在动态视频中,采用NTSC[(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制式的帧率为30帧/s ,那么要求视频信息的传输率为1 267 200bit ×30帧/s=(3.801 6E+07)bit/s 。

因此,在一张容量为700MB 的光盘上全部存放视频信息,最多所存储的动态视频数字信号所能播放的时间最长也只有=193.077s ,即3.218分钟。

由此可知,不采用压缩技术,一张700MB 光盘存放动态视频数字信号只能播放3.218分钟。

以计算机的150kbit/s 传输率,在没压缩的前提下,是无法处理(3.8016E+07)bit/s 的大数据量的。

如果采用MPEG-1标准的压缩比50∶1,则700MB 的VCD 光盘,在同时存放视频和音频信号的情况下,其最长可播放时间能达到96分钟。

因此高速实时地压缩音频和视频等信号的数据是多媒体系统必须处理的关键问题,否则多媒体技术难以推广和应用。

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能够被压缩,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原始视频信号与音频信号数据存在很多冗余的地方。

中职教育-《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程》第三版课件:第3章 多媒体关键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程》第三版课件:第3章 多媒体关键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ppt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VD概述
DVD盘光道之间的间距由原来的1.6m m缩小到0.74m m, 而记录信息的最小凹凸坑长度由原来的0.83m m缩小到 0.4m m
3.1.5 DVD简介
• DVD概述
加大盘的数据记录区域也是提高记录容量的有效途径。 DVD盘的记录区域从CD盘的86 cm2提高到86.6 cm
提高DVD存储容量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使用盘片的两个 面来记录数据,以及在一个面上制作好几个记录层。当 然,这无疑会大大增加DVD盘的容量。
3.2.4 动态图像MPEG压缩编码技术
• 运动补偿预测 • 运动补偿插值
3.3 多媒体网络技术
3.3.1系统组成及特点 3.3.2音频和视频信息处理的网络需求 3.3.3多媒体通信网 3.3.4Internet 与TCP/IP
3.3.1 系统组成及特点
• 多媒体通信的体系结构 (5个方面) • 多媒体通信具有以下3个特点。
3.3.3 多媒体通信网
• 基于局域网的多媒体通信网
➢ 双绞线 ➢ 同轴电缆 ➢ 光缆 ➢ 无线通信 ➢ 卫星通信 ➢ 传输介质的选择
3.3.3 多媒体通信网
• 基于宽带网的多媒体通信网
➢ ISDN ➢ ADSL ➢ Cable Modem ➢ STB机顶盒
3.3.4 Internet 与TCP/IP
3.2.2 数据压缩压缩算法
• 无损压缩编码
➢霍夫曼编码 ➢算术编码 ➢行程编码 ➢Lempel zev编码
3.2.2 数据压缩压缩算法
• 霍夫曼编码的实际编码过程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 ①将信源符号概率按递减顺序排列。 • ②将两个最小出现概率进行合并相加,得到的结果作
为新符号的出现概率。 • ③重复这二个步骤,直到概率达到1.0为止。 • ④在每对组合中的上部指定为1(或0),下部指定为0

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

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

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多媒体通信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媒体通信的概念和特征、多媒体通信的主要关键技术以及应用。

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应用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已逐渐成为信息处理领域中主要的信息媒体形式。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多媒体、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相互渗透和发展的产物,它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 多媒体通信的概念和特征2.1 多媒体通信的概念“多媒体通信”一词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即“多媒体”和“通信”。

这说明多媒体内容和通信承载能力是“多媒体通信”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

我们一般可以这么理解,多媒体通信是包括音频、视频和数据等多种媒体并存的通信方式。

在多媒体通信过程中所传输和交换的是一个既有声音,又有图像,也可能还有文字、符号等多种信息类型的综合体,而且这些不同的媒体信息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

2.2 多媒体通信的特征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通信的单一媒体、单一电信业务的通信系统格局,反映了通信向高层次发展的一种趋势。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一种涉及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技术。

多媒体通信系统必须同时兼有集成性、交互性、同步性三个主要特征。

(1)集成性集成性是指将原来独立的电话、电报、传真、广播、电视、音像等技术与计算机融合为一体。

从信息组成角度看,集成性不仅指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在内的多格式的、大量内容数据信息,还包括一些附加的控制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显示的能力,它表现为多媒体信息的集成和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的集成。

(2)交互性交互性指的是在通信系统中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控制能力。

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交互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机交互界面,也就是系统的终端向用户提供的操作界面;二是用户终端与系统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多媒体通信终端的用户对通信的全过程有完备的交互控制能力,这是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区别多媒体通信系统与非多媒体通信系统的一个主要准则。

第1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第1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综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可知, 综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可知,未 来多媒体技术发展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来多媒体技术发展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 显示的高质量; 显示的高质量; ♦ 传输高速化; 传输高速化; ♦ 操作简单化; 操作简单化; ♦ 智能化; 智能化; ♦ 标准化; 标准化; ♦ 高维化。 高维化。
表1-1常用媒体文件类型 常用媒体文件类型 媒体类型 .txt .rtf .wri .doc .wps .wav .mid .mp3 .aif .vqf .bmp .jpg .gif .tif .eps .gif .flc(.fli) .avi .swf .mov .avi .mov .mpg .dat 扩展名 说明 纯文本文件 Rich Text Format格式 写字板文件 Word文件 WPS文件 标准Windows声音文件 MIDI接口音乐文件 MPEG Layer 3声音文件 Macintosh声音文件 最新的NTT开发的声音文件 Windows位图文件 JPEG压缩的位图文件 图形交换格式文件 标记图像格式文件 Post Script图像文件 图形交换格式文件 Autodesk的Animator文件 Windows视频文件 Flash动画文件 QuickTime动画文件 Windows视频文件 QuickTime动画文件 MPEG视频文件 VCD中的视频文件
文本
声音
图形图像
动画
视频
1.1.2 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1、多媒体 、
多媒体(Multimedia)狭义上讲是将两种以上单 一的媒体形式组合在一起,广义地说是一种技术,这 种技术不仅可以获取和存储多种媒体信息,它不是多 种媒体的简单堆积,而是包含着对各种媒体的采集、 加工、转换、合成等人为因素 。 在计算机领域中 ,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本、图形、 图像、声音、动画以及活动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 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 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 体化技术。

多媒体技术模块主要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模块主要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模块主要知识点一、多媒体技术概述1、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获取、编辑、存储和显示等)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的技术。

多媒体中的媒体一般指表现媒体,即信息的表现形式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大纲)信息媒体的多样性、多种技术的集成性和处理过程的交互性。

(课本)集成性、交互性、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程()4、多媒体的关键技术:视频和音频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

5.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在信息化社会发展进程中,辩证地认识多媒体技术,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树立人是第一因素的技术应用理念。

二、图形、图像1、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将图形图像用0、1编码是计算机处理图形图像的前提,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的过程就是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含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聚2、图像文件辨率图像分辨率是决定图像清晰度的一个指标。

图像分辨率= 像素数/图像线性长度(英寸)(单位:DPI)3、pc机显示器的屏幕区域用屏幕的横向像素*屏幕的纵向像素表示,例如640*480(Pixel)、80 0*600(Pixel)和1024*768(Pixel)等,它只会影响图像显示的范围,不会影响图像的输出质量。

BMP :windows下广泛使用的图片格式,未经压缩,文件尺寸大GIF :文件小巧,网络中广泛流传,支持静态和动态JPEG :压缩位图格式(把一幅BMP格式的图片转换成JPEG格式后文件尺寸变小)7、图形、图像文件的压缩编码(压缩原文件中的数据)解码(使压缩数据还原成压缩前的数据)数据压缩的两种方法有损压缩:利用人眼视觉特性针对性简化不重要数据,以减少总的数据量。

不可逆,一般用于图像、音频、视频,压缩比大,如JPG:1:10、1:20、1:40。

无损压缩:将相同的或相似的数据或数据特征归类,使用较少的数据量描述原始数据,(改变描述方法)。

多媒体技术基础

多媒体技术基础

6. 超媒体(Hypermedia) 超媒体(Hypermedia) 随着多媒体应用的出现和发展,文 本这种组织管理信息的方式自然被引入 到对多媒体信息的管理中。这种系统就 被称为超媒媒体技术促进了通讯、娱乐 和计算机的融合 计算机制造厂商研制多媒体计 算机,可以作为可视电话、视频会 议系统终端、卡拉OK机、电视机、 录象机、VCD机、游戏机等。
4. 多媒体技术具有的三个特性: 多媒体技术具有的三个特性:
• 多样化 • 集成化 • 交互性
其中最重要的特性是:交互性
5. 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概念
超文本(Hypertext) 对信息进行表示和管理的一种方 法。它以节点(知识点或信息块)为基 本单位。节点之间用链来连接。节点和 链形成一种非线性网状结构,这个网状 结构就是超文本的信息组织方式。 超文本结构类似于人类的联想记 忆结构,它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 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顺序。
3、分辨率
返回
• 显示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象素 数目
一样大小屏幕能够显示的象素越多,说明设 备的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图象质量也就越高!
• 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组成一幅图象的象素密度的 度量方法
对同样大小的一幅图,如果组成该图的图象 象素数目越多,则说明图象的分辨率越高,看 起来就越逼真。相反,图象显得越粗糙。
位图图像
• 位图是通过保存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点 保存图像。 • 位图图像是在空间和亮度上已经离散化 了的图像。
(2) 真彩色和伪彩色
真彩色是指在组成一幅彩色图象的 每个象素值中,有R、G、B三个基色分 量,每个基色分量直接决定显示设备的 基色强度,这样产生的彩色称为真彩色。 如果用RGB 8:8:8方式表示一幅彩色图 象,就是R、G、B都用8比特来表示,每 个基色分量占一个字节,共3个字节,可 生成的颜色数就是2^24 =16777216种。 在许多场合,真彩色图通常是指RGB 8:8:8,也常称为全彩色(full color)图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压缩技术
数据压缩条件
数据存在冗余 不敏感因素 数据传输与存储空间
数据压缩方法
无损压缩编码
压缩数据还原后与原始数据一致,无损失;是可逆编码
有损压缩编码
压缩后再还原的数据有损失;是不可逆编码
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关键技术——数据压缩技术
常用的数据压缩标准
静态图像压缩:
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应用市场领域
娱乐与家用 教育与培训 办公与协作 电子商务 设计与创作
返回 多媒体技术概论
计算机中的各种媒体
文字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各类文字和符号
多媒体技术概论
计算机中的各种媒体
文字 图形
矢量图形
通过计算而描述的矢量图形
多媒体技术概论
计算机中的各种媒体
多媒体技术概论
3.1.3 数据压缩技术的性能指标
1. 压缩比
压缩过程中输入数据量与输出数据量之比。
注意:必须指明输入/输出的显示形式
输入
512×480 ×24 b/8
= 737280 B
输出
压缩比
15000 B (512×480) 49:1
15000 B (256×240) 12:1
多媒体技术概论
(5)听觉冗余:
人耳不能觉察所有频率的变化,对某些频率不必特别关 注,即存在听觉冗余。
多媒体技术概论
3.1.1 数据冗余的类型
(6)结构冗余:
数字化图像中物体表面纹理等结构存在数据冗余,称为 结构冗余。如草席图像。
(7)知识冗余:
由图像的记录方式与人对图像的知识之间的差异所产生 的冗余称为知识冗余。
(2)时间冗余:
视频中相邻帧图像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这些相关性 表现为时间冗余;
(3)信息熵冗余:
数据所携带的信息量少于数据本身而反映出来的数据冗 余。
多媒体技术概论
3.1.1 数据冗余的类型
(4)视觉冗余:
人眼受生理特性限制并不能觉察图像场的所有变化,人 的视觉一般分辨能力为26灰度等级,而一般图像量化采用 28灰度等级,故存在视觉冗余。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适用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单色静止图像压缩; 压缩比——10:1~100:1
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关键技术——数据压缩
动态图像(视频)压缩:
压缩比——1:50~1:100 MPEG-1(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多媒体技术概论
3.1.2 数据压缩方法的分类 1. 按照压缩方法是否产生失真分类
有失真压缩法 (有损压缩)
无失真压缩法 (无损压缩)
如:JPEG
如:LZW、行程、 Huffman编码
多媒体技术概论
2. 按照压缩方法的原理分类
预测编码 变换编码
线性预测 帧内预测 帧间预测
统计编码
分析-合成编码 混合编码 其它
多媒体技术概论
计算机中的各种媒体
文字 图形 图像 音频 视频 动画
单画面矢量动画
多画面帧动画
FRAME 01 FRAME 02 FRAME 03 FRAME 04 FRAME 05 FRAME 06 FRAME 07
单画面矢量动画、多画面帧动画
返回 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关键技术
用于传输1.5Mb/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 伴音的编码 (MP3——MPEG Audio Layer 3是它的一部分,压缩比1:12) MPEG-2 用于高带宽传输,主要针对高清晰度电视(HDTV)所需的视频 及伴音信号 MPEG-4 是基于对象的、可交互、可伸缩质量的编码标准 H.261 主要用于视频电话和视频电视会议
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的特色之一,人的行为与计算机的行为互 为因果关系,这正是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
实时性
多媒体技术是研究多种媒体集合的技术,这样使得多媒体 技术必须支持实时处理。如声音、视频不能出现停顿。
返回 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应用技术领域
电子出版技术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可视通信技术 网络多媒体技术 虚拟现实
文字 图形 图像
位图图像
用像素点描述的自然影像
多媒体技术概论
计算机中的各种媒体
文字 图形 图像 音频
● midi音频 ● wav音频 ● mp3压缩音频
音频数字信号、压缩音频信号
多媒体技术概论
计算机中的各种媒体
文字 图形 图像 音频 视频
END
音频 + 视频 Audio Video Information 视频数字信号AVI、压缩视频信号MPG
1. 压缩比
更好的定义:压缩比特流中每个像素所需的 比特数bpp ( bits per pixel )。
如:上例输出15000B的位流,压缩比为:
再现512×480 的图像
15000 × 8 /( 512×480 )= 0.5 bpp
再现256×240 的图像
15000 × 8 /( 256×240 )= 2 bpp
多媒体技术概论
3.1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概述
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文件的数据量巨大, 必须解决其存储和传输问题。
媒体的数据量并不等于其携带的信息பைடு நூலகம்,即: 冗余:信息存在的各种性质的多余度。
多媒体技术概论
3.1.1 数据冗余的类型
(1)空间冗余:
在一幅图像中,规则物体和规则背景的表面物理特性具 有相关性,这些相关性表现为空间数据冗余;
多媒体技术
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 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 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产物
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概念
多媒体技术特点
集成性
它将文本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静态和动态图像处理 技术、网络环境应用技术等软件、硬件技术集合在一起构 成复杂的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关键技术
大容量光盘存储技术
光盘分类(按其记录原理分)
只读型光盘
其中的数据使用机械压模的方法压制而成(母盘还是 用烧的方法)
第九章 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概念 多媒体应用 计算机中的各种媒体 多媒体关键技术 多媒体硬件和设备 多媒体软件和资源
多媒体技术概论
多媒体概念
多媒体定义
多媒体——源于“Multimedia” 多媒体
通常就是指计算机领域中的各种信息载体,包 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