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话题作文提示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话题作文提示语的作用
在话题作文试题中,总能看到一段提示性的话语与话题结伴而行。为什么要用提示语?它们有什么作用?搞清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写好话题作文,对于教师准确指导学生应试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结合几例中考试题,探寻一下话题作文试题中提示语的作用。
一、点出选材范围
一些提示语常将话题置于一定的背景和范围之中,以此达到指明选材方向的目的。写作者如果对其中明确的提示视而不见,就会在选材上出现偏差。例如,某省的作文题目中的提示语是这么说的:
三年的初中生活,你肯定有着许多新起点:也许是学习上的点滴进步,也许是思想上的一次变化,也许是生活中的一点感受。有些人在起点面前奋起拼搏,享受着人生的乐趣;有些人在起点面前犹豫、徘徊,咀嚼着生活的苦涩......请以“起点”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这段话之所以由“初中生活”说起,旨在从大范围内给予选材以明确的定向。至于具体内容,你从“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思想上的一次变化”、“生活中的的一点感受”三个方面选择一个即可。如果忽视这些信息,擅自主张任意选材,则极有可能步入“盲人骑瞎马”的写作误区。
二、提供构思范例
话题作文是典型的开放性作文,其开口很大。一些学生特别是中、低层次的学生,面对一个没有任何提示的话题,很容易出现思维凝滞、思维纷乱而不知从何处下笔的被动局面。教学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出于让人人都有话可说,都有内容可写的考虑,很多省市的话题作文提示语中就为考生提供了几中范例。如这道中考作文题:
有生活就有需要。在特定情况下,人们会有某种迫切的欲望和要求。如: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帮助,产生误解时最需要沟通,学会学习最需要掌握方法,建设现代化最需要创新人才......我们对某种“最需要”可能有体验和见闻,可能有见解和认识。请你围绕“最需要”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⑴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⑵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⑶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⑷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600字。⑸为了方便别人阅读,请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最需要”是一种抽象的心里感觉,拟题人出示了“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帮助”等四种范例,特别有利于广大考生打开思路:愿意运用现有的构思,你只需将内容具体化就行;不愿意用现有的构思也行,提示语中的省略号就表明给予你充分的选材构思权利。可以这么说,拟题
人为让广大考生都发挥出自己的写作水平煞费苦心,提示语的设计尤见其匠心。
三、拓宽写作空间
在常规思维和习惯中,一些话题本身的内容较为狭窄。借助提示语给予它全新的含义,能够激发考生从广阔的生活中选取新鲜、生动的材料,催发广大考生的写作灵气。这时,提示语自然而然的担负起拓宽写作空间的重任。如下面的中考作文题:
有句歌词唱到:“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家庭成员。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如果没有前面的提示语,我们写这篇文章一定会锁定在家庭生活之内,重复那些写过来写过去的陈旧事例。正是为了开阔广大考生选材视野,提示语中不惜笔墨点明“家”还可以指“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把哪里视为“家”,它就是我们的“家”。借助提示语,“家”的外延被扩展到如此之大,特别有利于我们从广阔的生活空间里选取所需材料。
鉴于此,每当看到一个话题作文题目,必须注意提示语,一定把它读通读透。
(作者单位:河北省盐山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