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探讨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组织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的

依据。仔细查阅《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很多内容都与自

然环境相关,如:1-2-2考察本地(县、乡、村或城市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地在人地关

系方面的主要问题;1-2-9描述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条件,比较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不同等。1992年通过的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也指出学习地理主要有五个核心概念:位置

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并在地方

这个核心概念中提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认识地方

的自然特征和人对环境的态度是理解人和地方的相互关系的基础。由

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

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中,但是我们翻阅依据课程

标准而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发现是这样编

排的:第二单元的导言中提到自然环境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

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对于自然环境这个概念也没有作具体的解释,接着介绍了地形、气候、河湖这三个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在第

三单元就开始引导学生得出“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在实际教

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其实并未真正理解自然环境的内涵,也不知道自

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

维的发展还不成熟。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知道

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地理概念则是导出地理结论的逻辑基础,是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如果学生没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

念的本质,就很难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判断、推理也

会失去依据,更别提地理学科基本观念、学科思想方法和构建完整的

知识体系了。而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抓住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和学科思

想方法这一主线,思考时才能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灵活性,才能

提升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

效率。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究竟是什么?其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问

题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要理解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有哪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环境。环境

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环

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的

环境。按照环境的属性,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科院

地理所集体编撰的《现代地理学词典》对自然环境是这样解释的:

“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相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围〕大致

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

内的特殊圈层。”这个特殊的圈层即自然地理环境。通俗地讲,就是

指环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不同教师对基本要素有哪些及如何命名

上就存有分歧,甚至同一教师在前后授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

的表述也是不统一的,这源于教师自身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理解的模糊。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为例,有的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

稻生产的条件时是这样呈现的:“湄南河平原生产水稻的条件分析:

平原—提供广阔的肥沃的土地;河流—提供充足的水分;气候—夏季

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同样是

《稻作文化的印记》这课,另外一位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

的条件又是这样呈现的:“纬度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土壤———土壤肥沃;水文———水网密布、灌溉方便”。

两者相比较,不难发现老师在表述自然环境基本要素时,有时候是比

较混乱甚至是错误的,第一位老师在分析第一个条件时,用了“平原”这个词,而平原仅仅五大地形之一而已,把它与气候等同,显然是不

科学的。另外,在分析时,这位老师还提到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其实,前面在讲气候这个因素时,已经提到了高温,在这里又出现,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加大了学生学

习的难度。在表述上,不同老师之间也存有差异,第一位老师用了

“河流”,第二位老师用了“水文”,还有老师用了“水”,在选择

自然地理要素的专业术语时我们应当尊重长期以来在地理学上形成的

传统,取“水文”更为恰当。这是因为,仔细回味“水文”这个概念,我们发现这个概念不仅包括“水”“河流”等物质性方面的含义,还

能体现其运动状态、功能等方面的含义。还有老师把湄南河平原的地

理位置也归纳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根据“划分的各个子项

应当互不相容”的逻辑规则,这种归类应当是错误的,因为地理位置

是造成气候等因素不同的原因,地理位置与气候等因素之间存有因果

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上册综合探究三

中还提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

资源等”。《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有的自然物(不包

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

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而

教材中自然资源应该指的是狭义上的自然资源,是指实物性资源,即

那些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

能理解到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自然

资源等就可以了。

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为例,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时,结合教

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就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基本

要素进行分析,接着探究稻作生产对人口分布、民居特色、饮食、精

神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

要影响”这一概念。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确实有

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讲解呢?心理上重视。教师要意识到自然环

境在整个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持续地向学生灌输

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战术上灵活。开始时,应着重分析自然环境,但分析时需要注意方法。首先应对自然环境的概念进行解释,可以运用概念之间的比较法,通

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比较而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深化学生

对概念以及不同概念的区别的理解,在这里可以将自然环境与环境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