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化美文 诗豪刘禹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豪刘禹锡

诗豪刘禹锡

我是一个不善收藏的人。原先有的一些名家字画或被朋友要走或因搬家遗失,可是,费新我所书的一幅四尺整张刘禹锡的《乌衣巷》,我却一直挂在家中醒目的位置,时常欣赏。我一则喜欢费老的书法,二则喜欢刘禹锡诗的意境。

刘禹锡是中晚唐时期河南洛阳人,字梦得,晚年自称“庐山人”。曾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是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了《忆江南》词牌。白居易赞其为诗豪放,故刘禹锡又有“刘诗豪”之称。

我之喜欢刘禹锡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的。

年轻时,我特别喜欢他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前两句,白描式的十四个字,将春末夏初时节一位妙龄女子在江边的见闻像画一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后十四个字则巧妙利用那个时节常有的太阳雨及“晴”与“情”的谐音,将少女的内心世界描绘出来,令人品味无穷。

及年长,我开始喜欢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还有《再游玄都观》:“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前诗是刘禹锡被贬之后的作品。长安玄都观有一位道士种了千株桃树,引来满京城的人都去观赏,赏桃人扬起的尘埃迎面扑来,而那些美丽的桃树都是刘郎被贬离开长安后才栽种的。这里,刘禹锡把玄都观里的千棵桃树比作朝廷中的新贵,他们都是靠阿谀奉承、趋炎附势爬上去的暴发户。刘禹锡通过这首诗对新贵们表示鄙视,其手法的老到,令我读后为之深深折服。后一首诗,则是刘禹锡复出后重游玄都观,看到桃花落尽,种桃的老道士已经故去,油然而生沧桑之感。但是,刘禹锡胸怀博大,他的诗不会因为沧桑而显得悲凉,“前度刘郎今又来”就透出他永不服输的入世态度。

我更喜欢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刘禹锡50多岁被贬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后,身处陋地仍心系长安的励志之作。从题目看,刘禹锡似在赞美自己的陋室,其实不然,他是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他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的志向。从创作手法上看,刘禹锡在这81个字的短文中用了比喻、对比、白描、隐喻、用典等技法,全文一气呵成,笔调优美,意境高远。我想,但凡喜欢《陋室铭》的人,莫不是为其意境所倾倒。

再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则能体会到一种无奈之意。虽然无奈,但是,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如他在另一首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这棵“病树”还要抖擞精神,迎接春光。

人到中年,进入人生的秋天,我则喜欢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通病。刘禹锡却深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与寂寥。他虽然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认同他们悲观失望的情绪。他强调秋天并非死气沉沉,而是生气盎然,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还要好,他指引人们学那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只孤单的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就有“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如果有志气,有奋斗精神,便不

会感到寂寥。刘禹锡能在人生不得志的时期仍然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殊为可贵。今天我等读来,仍觉新颖壮丽,遥望云天,顿生翱翔九霄之豪气。

刘禹锡虽为一介文人,但在我看来,其诗其文,其行其德,可垂范后世、楷模千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