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模式的前世今生

合集下载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由广东省、福建省和江苏省共同组成。

其内部包括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心之一。

该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受到众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研究和关注。

本文将针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政府主导下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政府都将发展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政府在规划城市群发展时,注重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以保持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和合理的经济结构布局。

政府作为城市群的管理者,推动国家、省和市的各项政策,确保城市群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二、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之一。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多地政府和企业加强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投入。

在这个发展模式下,政府、企业和高校形成的技术合作网络已经初步形成,推动了技术创新的迅猛发展。

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很多IT领域的新兴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例如华为、腾讯等公司,他们的崛起促进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提升。

三、开放加快城市群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历史悠久,其经济和贸易活动也非常活跃。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各地政府不断推进对国际间的市场开放,引进扩大国际间的市场全球化。

同时,利用好地利优势和环境的策略定位,各地政府推进投融资体系的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跨国企业也陆续进入该市场,带动了全球化进程,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成一个开放、活跃的经济区域。

四、城市群发展的环境保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风险也在加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地政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发展中将环保融入其中,积极探索出环保和经济发展和谐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政府和企业把环境保护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提高了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促进环境保护,助力城市群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

珠三角发展历程

珠三角发展历程

珠三角发展历程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得名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珠三角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开始实施经济特区政策,珠三角成为第一个开放的经济特区。

这一政策为珠三角带来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和技术引进。

随着外商投资的涌入,珠三角的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电子、纺织、玩具等轻工业,以及化学、机械等重工业。

这些产业的兴起带动了珠三角的经济快速增长。

1990年代,珠三角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随着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的建设,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得到大规模投资和改善。

同时,珠三角的外贸出口也迅速增长,很快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基地之一。

外贸出口的增长带动了珠三角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从低端制造业逐渐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

进入21世纪,珠三角的发展重心开始转向创新和科技领域。

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投入,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珠三角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开始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例如,深圳成立了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引进和孵化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近年来,珠三角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地区以及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珠三角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为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同时,珠三角也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加强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合作,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珠三角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从初期的制造业起步到后期的科技创新,珠三角不断适应着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升级自己的发展模式。

然而,珠三角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

未来,珠三角需要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寻找到一条以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体空间形态历史变迁及其动因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体空间形态历史变迁及其动因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体空间形态历史变迁及其动因提要:本文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从秦至鸦片战争前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体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归纳出这一地区城镇群体空间形态的历史特征,并挖掘其背后形成的深层原因。

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区域城镇发展的特殊性:其形成是长时间历史积累的结果,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地理条件和帝国的政策有关。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体、城镇空间形态、历史特征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are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from qin to opium war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town before group space for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induces the towns in the area the history of the space form groups feature, and mining the deep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behi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 reveal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 its formation was long time the result of the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and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geographic conditions and empire of the policies.Key words: the pearl river delta, town, town group space form, characteristic history当今城市的发展态势,正朝着区域城镇化和城镇区域化的方向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当代中国城镇空间发展群体化的典型地区,其形成独具地方特色。

珠江模式的概念

珠江模式的概念

珠江模式的概念珠江模式是指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

珠江模式的成功经验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珠江模式的形成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历史背景有关。

珠江三角洲地处南中国沿海地区,地形平缓,气候宜人,资源丰富。

自古以来,这一地区就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门户,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频繁。

这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走上了一条探索的道路,其中珠江模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验。

珠江模式的核心是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密地结合国际市场需求,以出口贸易为引擎,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外贸业务。

在此基础上,珠江模式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注重城市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这一模式推动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珠江模式的成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珠江模式注重市场需求和出口导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不断开拓外贸市场。

出口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促使制造业向高端、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其次,珠江模式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竞争力。

同时,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激发创新活力。

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

第三,珠江模式注重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能源和水务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这为珠江模式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珠江模式注重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明确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提供支持和服务。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定 义 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
区的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原因
阶段
进程特点
形成原因
改革开放 初期
城乡融合,农业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与非农业相混杂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的城乡一体化 分布具有广泛性
2、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加速了人的 观念和生活方式的
转变。
阅读 汹涌的“民 工潮”
工业化加速了人口 向城市的集中。
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 的集中。
1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
2
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解决措施
03
02
50%
20世纪90 以核心城市(广州)区域中心城市(广
年代中后 为中心的城市群 州、深圳)的辐射

体系
带动作用
阅读 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很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2. 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 3. 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4. 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水、
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亟待完善来自城市占用耕地 面积不断扩大
珠江水质恶化
城市酸雨现象 严重
城市固体废弃 物污染加剧
谢谢观赏!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正文
供电和通信等水平居全国前列。
活动
一.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 思考:“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它是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群,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众多城市组成。

这个地区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表现出了非凡的发展速度,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这篇文章将着重讨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包括其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

一、经济发展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政府开放了海洋临近地区,以鼓励外国投资和技术,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在中国落地生根。

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优质人才,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成为国际化城市。

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开放、包容、活力十足的商贸体系。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珠三角地区的市场规模远远超过欧洲,达到人民币15万亿元,其中广东省占比最高,超过全国的一半。

珠三角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行业。

同时,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也很发达,包括家电制造、汽车制造、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是实现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同时,人才培养和引进也在政策上得到了很大的倾斜。

政府为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条件也大大拉近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距离。

这种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成为了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重要原因。

二、城市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逐渐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珠三角地区的城市规划在整个中国城市规划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以其多元化的城市形态,尤其是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的建设,展现出了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水平。

珠三角地区城市规划的特点是以人为本,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城市规划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效益平衡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城市交通、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城市规划鼓励多样化和创新性。

一方面,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让他们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技术和模式,实现城市规划的跨越式发展。

珠三角30年渐进曲

珠三角30年渐进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广东 :奏响融合 珠江曲
本 刊记 者 l黄征宇 求 :一 是 要 高 度 重 视 ,进 一 步 提 高 认 识 ,坚 持 把 两
化深度融合作为加快 产业转型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
道 路 的 重 要 途径 ;二 是 要 加 强 统 筹 协调 ,进 一 步 发
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营造省市县联动 ,企业 积极参与的 良好格局 ,要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为 中 小 企业提 供信 息技术 服务 ;三 是要 发挥企 业积极 性 ,增强企业参与两化融合 的 自觉性和能动性 ,共 同探索创新 ,为全国两化融合开创有益经验。
珠三角 “ 两化融合 ”之道
“ 两 化融 合”是 以信息化 带动 工业化 、以工

; 盅 雾 薹 霁
作 为 中 国 第 一 经 济 大 省 , 广 东 经 济 总 量 占 全 国 业 化 促 进 信 息 化 , 走 新 型 工 业 化 道 路 ; 其 核 心 是
的l \ 8 ,并超越新加坡、台湾和香港 。成为中国经济 规模最大 ,经济综合竞争力 、金融实力最强省份。 位于珠江沿岸一带 的珠江三角洲一直被称作华南地 区的 “ 渔米之乡”。商业蓬勃 、经济发达 ,是我国 最具成熟度的工业产业带 。改革开放赋予 了广东经
福建 省通过 大力发展 电子信 息产业 、应 用信息服 务业 、信 息技术改造 .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在汽车及 零 部件 乃至服 装等重点行业进行 了试点 ,两化融合工作取 得积极成效 。 同时伴 随着两化融合 的深入开展 信息产 业的渗透 能够 帮助区域 电子商务示范市工作顺利开展 . 两化融 合 “试点工作 不断深 入 ,互联网产业发展平稳 .电子信 息产业链 日益 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成为 国家

珠三角发展历程

珠三角发展历程

珠三角发展历程
珠三角经济区是中国广东省周边地区的一个地理概念,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珠三角地区成为最早受益
的地区之一。

1980年代初,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沿海开放政策,允许外商投资和引进外资。

珠三角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进入。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以广东省为核心,珠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以及周边的东莞、佛山等地逐渐崛起。

这一时期,珠三角地区投资环境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投资建厂,形成了以电子、通讯、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为主导的制造业集群。

21世纪初,珠三角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开放程度,不仅是中国
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与东南亚、台湾地区的经济合作重要基地。

珠三角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机遇,外贸出口规模大幅增长,外贸贸
易伙伴不断扩大。

珠三角地区还在发展中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同时,珠三角地区也积极推动城市间合作和交流,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
链和价值链。

总的来说,珠三角地区通过持续改革开放和产业升级,经历了从制造业聚集地到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地的转变。

它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也展示了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动力和潜力。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历史演变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历史演变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历史演变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协同发展而成的经济区域,集合着众多的人才、科技、文化等要素,被认为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是近年才兴起的话题,但其建设却源远流长,本文将介绍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演变与建设进程。

一、历史演变1. 明清时期在清朝中期,珠江口的综合性口岸已逐渐形成,当时澳门被租约管辖,汇集了南中国、东南亚等地的商品,成为中国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

而广州和深圳则也因为贸易活跃而逐渐形成了经济中心。

2.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政策,地方经济启动。

1980年代,深圳、珠海等国际化城市逐步崛起,珠三角地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发源地。

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香港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中心,随着回归的到来,港澳地区和广东开始进行了经济合作和发展。

2008年,港珠澳大桥及其他高速公路、铁路项目相继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形。

2017年,中国中央政府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计划,将广州、深圳等地与香港、澳门纳入区域内,期望促进区域各市之间的互动与经济发展,推进中国经济深度融合。

二、建设进程1. 优化经济结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优化经济结构。

区域内企业的优势互补,有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也注重打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绿色产业链,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力争让经济转型升级。

2. 共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交通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缩短区域间的距离,加强区域内的交通联系,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共建现代交通网络。

目前,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项目已经建成,未来还将建设更多的高铁、高速公路和跨境电车等。

3. 打造人才高地为了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知名的经济区域,培养和吸引高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区域内有着清华、中山等著名学府,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资源,而且也会不断推进博士后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以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区域的建设中。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脉络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脉络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脉络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指广东、香港、澳门以及福建的珠海、汕头、佛山、江门、中山和肇庆这六个地市组成的城市群。

这个城市群是中国的先行地区,是中国大陆最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地区之一,它所展现出来的现代化成果和城市形态,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现代化建设,与中国建国后的历史脉络息息相关。

建国初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省的番禺、长安、上下九等地相继掀起“二五改造”,打破了传统城市面貌,进入现代化建设的轨道。

同时,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以其“小而美”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经验,成为中国内地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

70年代初,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广东的深圳、珠海、佛山成为中国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投资密集型的经济模式也为珠三角地区带来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

这一轮的现代化建设,以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初步形成了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8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珠江三角洲地区也开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加大内外资金和技术的引进力度。

高科技产业开始兴起,制造业也逐渐从简单加工业向高科技制造业转型升级。

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多的实质性进展,特别是对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0年代开始,珠江三角洲地区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黄金时期。

经济特区从深圳等四家扩大到了珠海、汕头、湛江等开发开放城市。

区域协调向城市群整合转变,鸟瞰全球的发展战略理念被广泛引入。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呼之欲出,较之前一阶段变革更为深入。

2000年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进入到全面提升质量的发展阶段。

区域城市群建设成为全球化的亮点,以广州、深圳、中山、东莞四座现代化城市为主导,建成了一个国家级的现代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与问题

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与问题
Logo
11
二、比较优势效应日趋弱化
1、从国内看,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先发优势”已大大减弱。改革 开放至今,我国对外开放已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发展,许多地区在承 接国际大企业和新兴产业方面走在了珠三角前面。随着其他地区,如长三角 ,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区域资源整合步伐更快,新税法2008年开始实行 ,内外资企业税率统一,珠三角的先发优势不再明显 2、从国际看,珠三角作为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后发优势”也逐渐弱化。进 入二十一世纪后,珠三角地区“电荒”、“油荒”、“劳工荒”接踵而至, 要素供给不足,土地、劳动力、能源配置等均出现瓶颈;国内通货膨胀较高 ,人民币升值,造成成本不断攀升;珠三角缺乏创新与研发,仍是粗放的生 产方式,一般制造业尚未走出模仿学习阶段,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又很薄弱, 致使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难以承接高层次的国际产业分工;而低层 次的产业,在追逐高额利润的目的下,逐渐向其他地区转移,如东南亚
12
三、资源环境约束力度加大,经济发展进入高成本时代
1、珠三角土地面积只有4.17 万平方公里,发展至今可供开发的土地相当有 限,深圳、东莞、佛山等市已基本没有土地可供大规模开发。
2、广东是资源稀缺省份, 煤、油、气、矿石等资源对外依赖性强、进入21 世纪后,“珠三角”地区“电荒”、“油荒”、“劳工荒”接踵而至,要素 供给不足。
Logo
全面发展的多中心网络化阶段:(2003-)上世纪末,随着工业化的推
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由重视第一、第二产业转为第二、第三产业并举,城市化水平也 不断提高。再加上珠三角已告别贫困步入小康社会甚至成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排头 兵”,人们的城市意识空前高涨,城市规划受到空前重视,城市数目上升很快,质量 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广州通过撤市并区,加强交通枢纽建设,中心地位有所提升。 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相继进入大城市之列,小城镇星罗棋布,成了蔚为壮观的 大都市连绵区雏形。成为我国乃至亚太、全球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质的经济区 域之一。

珠江三角洲变迁

珠江三角洲变迁
第四章 历史时期海岸线变迁
主要内容
一、辽东湾海岸变迁与营口的发展 二、渤海湾海岸变迁与天津的发展 三、江苏海岸历史变迁 四、长江三角洲变迁与上海的发展 五、珠江三角洲变迁与广州的发展
一、辽东湾海岸变迁与营口的发展
(一)辽东湾北部下辽河平原: • 自古形成大片沼泽。就西汉时代辽东郡所属各县的方 位而言,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 海地区空无城邑,其时应为大片沼泽化滩地。唐人描 述辽河下游有“辽泽泥潦,车马不通”。自盖县、大 石桥(今营口县)向西北,经牛庄达沙岭一线为公元 前开始形成的古海岸线。这条古岸线在很长时间内无 明显延伸。 • 大约至10世纪契丹兴起,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 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俘掠来的汉人进行开垦,草原变成 农田,使辽河含沙量渐增,海岸伸展逐渐显著。明代 辽河河口在今营口附近的大白庙子。岸线由此向西, 经沙岭以南约25公里,至吴家坟附近。营口在明末清 初原为辽河口外一沙岛。以后泥沙淤积,至19世纪 20~30年代与大陆相连,辽河口才延伸至营口之外。
上海的发展: • 西部早已成陆,相传“春申君”封地。 • 中部在隋唐时期才有较多文化遗迹出现。 唐天宝十年设置华亭县(今松江县)。 • 北宋,浦东中部成陆。宋末设上海镇。 元朝设上海县,明朝60多个城镇。
五、珠江三角洲变迁与广州的发展
• 珠江三角洲变迁:唐朝以后,开发加快,三角 洲推移迅速。 • 广州的发展: 1、海湾时代。古称“楚亭”;秦南海郡治 番禺;孙吴广州治番禺。 2、洲潭岛屿时代。隋州由海港 城市变为内河城市。
历史时期江苏海岸线变迁
三、江苏海岸历史变迁
• 淮河口三角洲历史变迁: 12世纪以前,淮河水相对清澈,河口深阔。 之后黄河夺淮入海,河口三角洲伸展迅速。到 1700年河口下移15公里,到1776年又下移20多 公里。1855年黄河改道,河口三角洲渐退。

珠三角 先行者的“逆袭”

珠三角 先行者的“逆袭”

珠三角先行者的“逆袭”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7年第8期珠三角逐步推进异地务工人员基础服务和基本保障“底线均等”制度,意味着对珠三角做出巨大贡献的流动人员而言,有了社保、福利,有了自己的根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起飞和融入全球化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改革开放后,毗邻港澳的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使珠三角变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上世纪90年代后,珠三角的改革开放继续向纵深发展,市场经济更加活跃,成为“世界工厂”。

改革开放前30年,珠三角一直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支点,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同时也是引导中国融入全球化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30年后,为适应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珠三角被赋予新的使命。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珠三角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这预示着珠三角迈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成为珠三角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目标。

现今,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和新规划扩容的汕尾、清远、云浮、河源、韶关一起,成为国家三大城市群之一,对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其中心城市的发展完备度、区域城市体系与城市网络的联系度已经初步达到世界级城市群的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国家、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珠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空间载体。

“天时、地利、人和”助力崛起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中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

珠三角城市群的面积及综合实力不及长三角城市群,但它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它以广东30%的人口,创造着全省77%的GDP。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尤其是改革前沿的广东省,更是从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珠三角中的深圳是我国最先建立的经济特区,在1979年就进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1980年珠海成为经济特区,1984年广州成为对外开放城市,1985年珠三角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区域经济学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区域经济学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概述

区域经济学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概述珠三角是指中国广东省珠海市、广州市和深圳市三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最具有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开放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珠三角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始于制造业的崛起。

上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区域开始积极引进外资,建设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并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落户。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珠三角区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使得该地区成为中国最富裕和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珠三角区域的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

从单一的制造业转型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珠三角区域聚集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尤其是深圳市,在中国经济开放的浪潮中扮演了先锋角色。

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拥有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等。

珠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地区经济的竞争力,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除了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珠三角地区还有其他重要的经济支柱。

服务业在珠三角区域的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珠三角地区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

酒店、餐饮、零售、金融等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广州和珠海作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然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化的推进,环境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给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珠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有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供给日益紧张,这给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带来了压力。

珠三角概念

珠三角概念

“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后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础上出现了“大珠三角”的概念。

2003年,又提出来了“泛珠三角”的概念。

至此,“珠三角”实际上涵括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个不同层面既相互区分又紧密关联的概念。

(一)“小珠三角”“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10月8日,广东省委在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珠三角”最初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7个城市及惠州、清远、肇庆三市的一部分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东珠三角。

后来,“珠三角”范围调整扩大为由珠江沿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区域,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珠三角”或“小珠三角”。

“小珠三角”面积为24437平方公里,不到广东省国土面积的14%,人口4283万人,占广东省人口的61%。

2003年“小珠三角”GDP总值达11450.9亿元(1383.5亿美元),占全国GDP的10%。

(二)“大珠三角”“大珠三角”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指“小珠三角”和港澳,另一是指粤港澳。

目前通常所说的“大珠三角”就是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

“大珠三角”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679万,2003年GDP总值3287亿美元。

以经济规模论,“大珠三角”相当于长三角的1.2倍。

(三)“泛珠三角”“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泛珠三角”面积200.6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5698万,GDP总值52605.7亿元(6356亿美元)。

其中,9省区面积占全国的20.9%,人口占全国的34.8%,GDP总值占全国的33.3%。

珠三角模式的前世今生

珠三角模式的前世今生

在20世纪70年代末还是香港和广州之间的4万平方公里丘陵和水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在是一年超过7000亿美元工业生产总值的世界工厂,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其中包括中国第三和第四大城市广州与深圳,它们构成全球最出色的中国经济两大发动机之一。

如果说中国的改革是增量改革的话,中国的经济增长首先是增量的添置,其次才是存量的盘活,而最大的增量就是珠三角。

作为增量的珠三角,深圳特区和广东“四小虎”是过去20多年里的爆发力量,它们主演了南方的改革开放传奇剧目。

珠三角的四种模式,为“北京共识”和“中国经验”添上了好看的一笔。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探究珠三角模式的来龙去脉,其演变过程对中国发展的启示,是本专题“珠三角模式再报告”之主旨。

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珠三角模式”五个字,你会得到什么?“珠三角困局”、“珠三角模式危机”,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而关于珠三角或珠三角模式的各种断言都不假思索。

比如说,“制造困局”已经成为珠三角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化竞争面临的最大难题”等等。

“珠三角许多企业已掉进低成本竞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这时企业要想生存,只有尽量在工人头上打主意。

珠三角的桎梏,带有明显的“天生”性质,崛起之初,就注定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珠三角模式之辩》)这里所说的珠三角模式,基本上只指的是所谓“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产业,好像这已是“珠三角模式”的全部。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珠三角的四种模式现实中,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珠三角模式”。

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曾有过“珠江模式”与“苏南模式”的对比,但其时主要是指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所谓“珠江模式”主要是指顺德、中山一带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可能称之为“顺德模式”会更准确一些。

至于上文所指责的“珠三角模式”,其实更多是“东莞模式”的特点。

但是“东莞模式”只是珠三角多种发展模式中之一种,甚至并不是最主流的发展模式。

在珠三角,至少曾经拥有四种以上的独特发展模式,分别为顺德模式、南海模式、东莞模式、深圳模式。

珠江三角洲地理地貌的千年演变

珠江三角洲地理地貌的千年演变

珠江三角洲地理地貌的千年演变珠江三角洲的独特性在于,珠江的北、西、东干流在此汇聚,随江而行的山脉伸向珠江口,使之成为紧凑型冲积平原。

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由于千年来河沙的堆积、海平面的下降,始有今天之面貌。

先秦时期,珠三角大部分还是一片大海,今三角洲中部、广州部分地区(包括广州市中山四路秦汉造船工场遗址)仍然处于被海水淹没的河口湾。

珠江口凹入如U型,未见大面积冲积平原。

而且人口稀少,当时南越部落主要分布于粤西和粤东地区。

秦汉时番禺(今广州)已是我国南方重要外贸港口,但广东的经济和人口重心在粤北和西江流域。

中原移民由湘桂走廊下西江,主要定居在高要、罗定等地,有的南达雷州半岛。

另外经南岭隘口顺连江而下到达粤北连县、阳山一带。

汉代广东的人口以粤北最多,西江、粤西次之。

今桂东、桂南以及粤西等地率先得到开发,广信(今梧州、肇庆一带)成为岭南地区早期的政治中心,汉武帝时合浦、徐闻等海港一度兴盛,风头领先番禺。

经几百年的积淀和发展,南朝冼太夫人崛起粤西、继而掌控整个岭南地区。

由于泥沙的长期堆积,唐代珠三角滩涂渐露,河网初具雏形。

但广东的经济、人口重心依旧在粤西,从州府一级行政区的密疏程度可见一斑。

宋代在珠三角筑堤围垦,粮食大增,北方汉人大量南迁,至南宋时更甚,三角洲慢慢成为人口稠密区。

元时沿海人口迅速增加,三角洲取代粤北成为广东人口分布的重心。

明朝推行卫所屯田、寓兵于民政策,大量南迁军士移民垦沙造田,同时随着海平面的大幅降低,今广州南沙区、佛山顺德部分、中山北部、东莞西北部等板块纷纷出水成陆,使珠江口收窄变成V型海湾。

三角洲人口剧增,广州府人口跃居全省首位,土地步入大规模开发阶段,逐渐成为广东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清代,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惟一外贸特区,珠三角也成为十八、十九世纪东方的世界贸易中心,鸦片战争之前十三行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

广州府的辖界框架从元朝开始稳定了七百余年,这里的居民长期处于同一行政区,民风、民俗相融,形成具有身份认同的广府民系,以及独具特色、领先全省、风行海内外的广府文化。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历史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历史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历史
1.各河下游三角洲形成期西江在三榕峡口外,河道即分汊,东北入北江,南入高明河,宋代才淤成羚羊峡一水;北江出大庙峡后也即放射分流,形成北江下游三角洲,今天亦淤剩北江正干一道;东江出田螺峡(博罗东)后即分汊成东江下游三角洲,当时各三角洲彼此尚未连接起来。

还有增江、绥江、潭江等下游小三角洲的发育,也形成于史前时代。

2.复合三角洲形成期在历史时代初期,各河下游三角洲即开始联合,如在西、北江下游新形成的三角洲,已是西江和北江合作淤出的产物;东江下游三角洲发展,在下游又形成新三角洲,这也是和增江合作淤成的,今天复合三角洲形态即形成于本时期内。

地貌上除三角洲平原外,还有按海面沉积成的“准点平原”,它与河岸泛滥平原不同,一是河道是双向潮汐河道,二是没有岸高水低的假阶地地貌,三是平原不显示倾斜坡向,河道弯曲,为三角洲主要旅游风景资源,开发价值高,如著名“荔枝湾”,明代已成为羊城八景之一。

今天为农业主要地区,称“围田区”。

3.冲缺三角洲发育期唐宋以后,河流干道多切过三角洲前缘口门山地。

在口门外,河道呈放射状分汊水系,形成新的三角洲,如江门河切过江门丘陵区,在新会形成三角洲,即称为新会冲缺三角洲;西江干道切过甘竹滩丘陵区,即在中山市境堆出中山冲缺三角洲;北江干道在切过市桥台地和顺德丘陵地后,在番禺县堆出番禺冲缺三角洲;西江干道在切过睦洲丘陵地和叠石丘陵地后,在斗门县形成斗门冲缺三角洲。

即今天称为“沙田区”的区域,为中国米粮生产基地之一。

亦为中国主要大面积围垦区,因8大口门外淤浅至-3米以内的滩涂已有120万亩;1米以内的浅滩达40万亩,海岸线向前推进每年平均为60-150米不等,年淤高量10-20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20世纪70年代末还是香港和广州之间的4万平方公里丘陵和水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在是一年超过7000亿美元工业生产总值的世界工厂,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其中包括中国第三和第四大城市广州与深圳,它们构成全球最出色的中国经济两大发动机之一。

如果说中国的改革是增量改革的话,中国的经济增长首先是增量的添置,其次才是存量的盘活,而最大的增量就是珠三角。

作为增量的珠三角,深圳特区和广东“四小虎”是过去20多年里的爆发力量,它们主演了南方的改革开放传奇剧目。

珠三角的四种模式,为“北京共识”和“中国经验”添上了好看的一笔。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探究珠三角模式的来龙去脉,其演变过程对中国发展的启示,是本专题“珠三角模式再报告”之主旨。

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珠三角模式”五个字,你会得到什么?“珠三角困局”、“珠三角模式危机”,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而关于珠三角或珠三角模式的各种断言都不假思索。

比如说,“制造困局”已经成为珠三角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化竞争面临的最大难题”等等。

“珠三角许多企业已掉进低成本竞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这时企业要想生存,只有尽量在工人头上打主意。

珠三角的桎梏,带有明显的“天生”性质,崛起之初,就注定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珠三角模式之辩》)这里所说的珠三角模式,基本上只指的是所谓“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产业,好像这已是“珠三角模式”的全部。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珠三角的四种模式现实中,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珠三角模式”。

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曾有过“珠江模式”与“苏南模式”的对比,但其时主要是指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所谓“珠江模式”主要是指顺德、中山一带的乡镇工业发展模式,可能称之为“顺德模式”会更准确一些。

至于上文所指责的“珠三角模式”,其实更多是“东莞模式”的特点。

但是“东莞模式”只是珠三角多种发展模式中之一种,甚至并不是最主流的发展模式。

在珠三角,至少曾经拥有四种以上的独特发展模式,分别为顺德模式、南海模式、东莞模式、深圳模式。

即便在上述四种模式中,最值得称道的也并非“东莞模式”,“顺德模式”很早就以“可怕的顺德人”而名声在外,“南海模式”也同样创造了经济奇迹,而“深圳模式”显然更代表中国应该追求的发展方向。

在80年代论及的中国地方发展模式,大多是以诱发工业化的主导因素而论,即通过何种途径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

在珠三角的四种模式中,“南海模式”是最为典型的本土生成型民营经济,珠三角善于经商的本地农民,利用珠三角最先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之便,先从贸易做起,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即由贸易向上追溯到工业制造领域,并逐步在工业中加入技术研发的因素,一步步提升其产业档次,完成柳传志总结联想的贸-工-技转换过程。

南海模式亦可见于广州的番禺、江门的新会等地区。

“顺德模式”在工业化的诱发过程中,基层政府发挥了更多一些的作用。

顺德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有一些农机工业和缫丝工业的基础,培养了一些小工业经营人才,在80年代率先开放后,县镇村政府对工业化充满了极端的兴趣,鼓励大办乡镇工业,并想方设法从金融机构获得资本支持,遂使顺德在一些产业领域迅速成为全国市场的佼佼者,奠定了顺德的产业竞争力基础;90年代的改革完成了这些乡镇工业的私有化过程,使顺德转型为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地区。

中山市的西北部小榄、东凤等镇,以及佛山市区等部分地区,亦具备顺德模式的特点。

就整个城市来说,深圳特区亦走过了一条类似联想的“贸工技模式”,在80年代初特区创办之初,事实上是依靠优惠政策,做贸易起家,奠定了特区的资本基础,之后在1985-1986年深圳特区开始第一次产业转型,由贸易转向大规模投资工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提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计划,产业重心由工业向科技产业升级,原有的加工贸易业则向关外的宝安龙岗以及东莞地区迁移。

2006-2008年前后,深圳开始第三次产业转型,在原有工业、高科技产业的基础上,产业重心开始向高端服务业转移。

在深圳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基本平衡,而在其国资体系中,可以看到本地国资、北京央企与香港央企资本的平衡,在外资中,则可看到港台资本、亚洲资本和欧美资本的基本平衡,而在深圳的民营资本中,则可以看到深圳模式的精华部分:民营创新科技企业群体。

“东莞模式”最多算是“深圳模式”的史前版而已,是从80年代的深圳移植过来的加工贸易体系,至今在深圳的关外宝安龙岗地区,还有大量“东莞模式”的残余,只不过东莞将其迅速地复制和膨胀到几何级数,在规模上做大到让人惊呆的地步罢了。

即便是东莞更多地以“世界工厂”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且东莞前几年一直在津乐道于自己的“制造业名城”桂冠,但东莞市的加工贸易产业的总产值和总出口额,其实一直没有超过深圳市。

更准确地说的话,应该是珠三角东岸地区(东莞和深圳关外地区)共同构成了“世界工厂”。

外界对珠三角模式的指责,其实大多指责的是“东莞模式”,所谓“东莞模式”是这样的:由东莞提供土地,有可能是已建成的标准厂房,中国内地四川、湖南等省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要素组合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最大的特点有三:外科手术式植入的、外资主导的、外向型的,我们可以总结为“叁外模式”。

外科手术式植入,系指整个制造体系是从外部直接加入到该地区的,而非该地区自己的肌体内自发生长的、与该地区本土的文化、经济有血肉联系的产业体,这种产业体有一个天生特点:像游牧民族一样逐水草而居,哪里水草丰盛就去哪里,而且由于其“蒙古包”是组装式的,迁移起来也很方便容易;外资主导就不用说了,因为中国缺少资金和产业经验,产业投资需要由外资来投入,具体到东莞来说,台资的聚集是其一大特点;外向型,是指其主要的部件等从外部进口、产品也主要是打外销市场。

在这一模式中,产业的利润主要由外资收获,地方获得的是税收(由于地方政府大量牺牲自己的税收收益,这一收益在前五年基本很少看到)、租金、对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以及,似乎凭空获得了一个产业体系;外来工则赚到少得可怜的工资。

而本地居民基本不参与此一工业化进程,只在为工业化提供配套服务中赚取低层次服务业(房屋或厂房租赁、餐饮、酒店等产业)的利润。

“东莞模式”主要集中于东莞市、深圳的关外地区、惠州的博罗县西部地区以及惠阳、惠东的个别镇、广州的增城市、中山的南部地区及江门的台山等部分地区。

但是“东莞模式”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可以迅速复制并做到可怕的规模效应,由于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不高,并且快速地面对巨大的全球市场,这使得“东莞模式”的产业化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相当的份额,并在世界各地攻城掠地。

所以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东莞模式”下的制造业在全球发威,横扫欧美日等西方市场,以致于西方媒体盯着的珠三角制造业,似乎就只是东莞,于是乎中国媒体盯着的珠三角模式,似乎也就只是东莞。

“东莞模式”在珠三角称雄本身就已让人感到担心,“东莞模式”北渐到苏州,甚至整个中国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大连、天津、上海、杭州、厦门、珠海等许多当红的明星城市,都同样面临着“东莞化”的趋势,那就更加让人沮丧。

可以说,这一趋势准确体现了在最近10年、尤其是最近5年的时间里,全球产业资本流向中国大陆的情势下,全球制造业链条的末端移植到中国大陆的疯狂情形。

到2008年,当“东莞模式”遭遇空前的危机时,其实我们非常需要认真地打量一下珠三角的其它几种更有价值的发展模式,深圳模式、顺德模式、南海模式。

尽管这几种模式这些年来也经历了多次演变,与最初我们的理解的,已大不相同,但这种演变本身,已表明了珠三角是能够适应时代变化,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

不仅仅是四种模式本专题由于着眼于珠三角模式30年演变的梳理,所以才重点选取了顺德、南海、东莞、深圳四种主要代表模式。

事实上,珠三角作为9个城市的经济共同体,每个城市都有其发展特色,上述四种模式并不能覆盖到整个4万多平方公里。

除上述四种模式外,至少还有几个城市的主城区,其经济发展路径并不能归类于上述四种之任一。

比如广州、惠州和珠海。

由于80、90年代广州的发展在区域中不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在谈及珠三角模式时,较少会涉及广州的部分,但事实上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广州的重现生机也构成了珠三角发展模式之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州的发展路径显然迥异于上述四种模式,而更接近于中国内地传统经济中心城市(类似南京、武汉、天津、上海等城市的产业拓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发展特点,如果说在珠三角中,广州是与上海最为相似的城市,应该没有人反对。

所谓广州的“类上海模式”,其实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本地大型国有资本与跨国公司的媾和共荣。

在珠三角,广州是仅有的国有资本处于强有力控制地位的城市,这大部争应归因于国有资本原本在珠三角大部分地区投资较少,广州由于是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广东省省会,所有才得到了一些中等规模的投资,并且集中于重化工业领域。

在改革开放的头20年,珠三角仍处于轻工业化阶段时,广州正处在它的“大上海沉没”时期,所以在经济特区和四小虎的熠熠星光之下,广州变得黯然销魂。

但是当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进入第二次重工业化时代之后,广州等来了它的辉煌时代,在汽车、石化、造船等战略性产业的投资得到了回报,广州恢复了勃勃雄心,开始重整旧山河,并意图占据整个区域竞争的制高点珠三角东部边缘的惠州市,在90年代也呈现出以国资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特点,但与广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老国企不同,惠州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一批新兴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国资企业,以TCL、德赛、华阳等几大国企为主,构成惠州的产业支柱。

这几大国企与深圳的赛格集团、康佳集团、三九集团等一起,被学术界称作“南派国企”。

所谓“南派国企”,据总结有几个特点:国家并无巨大规模的投资,而是以较小的投资,从小企业发展起来;企业并非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壮大,而是经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而发展起来;这些企业由一批优秀的国资经理人带领下才得以发展壮大,并建立了较为适应市场需要的公司治理结构。

其中TCL集团(3.06,-0.16,-4.97%,吧)还于本世纪初实施了“阿波罗计划”,较好的解决了国资经理人激励机制问题。

珠海在珠三角则是个完全的异类。

原本处于珠三角边缘地区的珠海,并未能象南海、顺德那样生成本土萌发的工业化条件,但也未能象东莞那样抓住港台资本迁粤的历史机会。

因而珠海的发展据说一直被视作珠三角工业化失败的典型。

但是换一种角度来看珠海,它其实兼具了深圳模式(以软件、医药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民营科技企业)、东莞模式(以伟创力为代表的加工贸易企业)、顺德模式(格力集团)的一些特点。

虽然从产业密度和集群程度来说,不如深莞南顺四个地区,但是珠海整体的城市发展水平却并不低,以其人均GDP 来说,在珠三角仍处于最好的水平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