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学习和掌握

合集下载

简述概念学习的过程,并举一个概念学习的例子。

简述概念学习的过程,并举一个概念学习的例子。

简述概念学习的过程,并举一个概念学习的例子。

概念学习是有利于智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其中涉及到概念整合、识别、理解和记忆的过程。

有效的概念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者的心智中形成联系,并从单纯的记忆概念转变成分析、比较、联系和推断等更加抽象的概念。

概念学习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认知,概念建构,概念发展,和应用。

首先是认知,也可以称之为概念发现,学习者在这一阶段要从现象中发现和抓住概念,并分析和综合信息,以便于有效地选择恰当的概念和方法。

其次是概念建构,即将发现的概念与有关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概念网络。

接着是概念发展,学习者在这一阶段要分析和比较概念,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动态地重新组织和改变概念网络。

最后是应用,学习者要根据学习的概念来解决问题,并利用抽象的、模糊的概念来构建新的解决方案。

一个典型的概念学习的例子是对自然现象的学习。

当学习者第一次观察大气中的云时,他可以从观察中发现概念,例如“云”,“白云”,“灰色云”,“高空云”等。

并分析这些概念,尝试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如“白云”与“高空云”,“灰色云”与“低空云”,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推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学习者可以根据掌握的概念,来预测天气现象,或者根据天气情况做出相应的准备。

总而言之,概念学习是实现学习者心智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进行认知、概念建构、概念发展和应用等
过程,以使其概念受到有效的认识和掌握,最终达到更加抽象的思维。

科学概念的掌握

科学概念的掌握

科学概念的掌握
科学概念的掌握是指对科学知识中的概念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掌握科学概念是学习科学的基本要求,因为科学概念是科学知识的基石,承载着科学的本质和科学家的发现。

要掌握科学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理解定义:了解科学概念的定义,包括概念的涵义、内涵和外延。

2. 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对于相关的科学概念,要能够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对比、比较和类比。

3. 运用概念解决问题:能够在具体问题中运用所学的概念,分析、归纳和推演,从而解决问题。

4. 与实际生活联系:将科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发现其中的应用和意义,帮助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5. 反复学习和巩固:通过多次学习和巩固,不断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将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

掌握科学概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此,学习者应
该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对科学概念的掌握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和实践中的科学问题。

数学概念的学习

数学概念的学习

数学概念的学习概念学习是数学学习的起点,概念也是数学认知结构中的重要成分.通过对数学概念的一般认知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审视数学差生形成的一些认知因素.1.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概念的学习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概念的形成是在给定的教学条件下通过陈述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认可,然后归纳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同化是把要学习的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其他概念建立起联系,然后进行比较,强化其本质属性.因此,掌握数学概念实际上包括两个思维飞跃过程:一是从感知到概括的飞跃过程,二是从概括到应用的飞跃过程.如果学生所形成的概念本质属性模糊,或不能产生由概括到应用的飞跃,都会导致后续学习困难.为了能通过外显的学习行为窥视学生内隐的心理活动,以下笔者将构建概念的清晰度的二维结构模式.我们注意到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以下步骤是逐次深入的:Ⅰ、不能完整地表达数学概念的定义,或对概念的意义含糊不清.Ⅱ、能记住概念的文字表述,对概念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回忆或再认(如记住有理数的定义,能从给定的一组数中找出其中的有理数).Ⅲ、通过与其并列的概念的比较,理解该概念的本质属性,并在概念所涉及的各个范围内有“认知代表”(如知道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本质区别,提到有理数能想到正数、负数、分数、零等).Ⅳ、能从该概念与其上位、下位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中理解该概念,明白它们的相互关系,并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新的情景中的问题(如从实数的角度去考查有理数的特征,从整数、分数、零去推测有理数的本质).Ⅴ、明确概念所处的知识结构的位置,并能实现该概念与其相关定理、性质、公式的沟通(如从实数的组成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中去考查有理数,并能运用其性质于比较复杂或隐讳的情景中).对概念的理解具备上述各层次所规定的特征,我们称之为具有不同的清晰度.这些规定不同于布鲁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只具有质的规定性.也不同于加涅的信息加工处理模式把人脑等同于计算机.它以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为出发点.既有质的规定,也有范围的规定.我们可以用图4—1的二维结构模式来表示,横轴代表理解概念的广度,它是相对于概念所处的知识系统而言的,反应了从感知到概括本质属性的渐进过程.纵轴代表理解深度,它反映主体将该概念运用于不同数学情景的能力,体现为概括到应用的渐进过程.其所构成的五个平面区域分别代表五种不同的清晰度.图4—1 概念的清晰度的二维结构模式显然,概念的清晰度决定于:(1)所构造的代表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当我们听到一个概念时,首先在头脑中反馈出来的并不是它的文字表述及属性,而是具备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的“代表”.如提到有理数,在头脑中首先会出现诸如-1,0,0.333……等具体数字,如果这些代表全面、合理,则概念就清晰,反之,在运用时就会失之偏颇.(2)概念所处的知识系统的清晰与否.不论是概念的形成还是概念的同化,都是通过与该概念所处的知识系统中的其他概念进行比较、分化、确认实现的.所以,相并列的概念或其上位、下位概念清晰与否与该概念的清晰度直接相关.(3)数学能力特别是数学记忆力与概括能力.如要记住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外延的各种代表,需要数学记忆力.理解概念的深度与数学概括力直接相关,只有具有较强的概括力,才能促进主体对不同数学情景的顿悟.2.关于概念教学的一些观点根据上述关于概念的清晰度及数学差生对概念的认知过程的分析,笔者提出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一些观点,供商讨.2.1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清晰、稳定的认知代表美国教育家布鲁纳通过对儿童概念学习的实验过程的仔细观察得出:概念在思维中的产物是以代表的方式出现的,思维对概念的描述最基本的方式有三种:活动式、肖像式和符号式.活动式是大脑反应过去事件的动态模式,它的特征是一个概念必须与一个明显的行为动作联系起来.活动式是儿童最初认知概念的基本方式.肖像式是思维在脱离概念的具体对象的情况下对概念的一种重构.例如,当我们对儿童提到排列一词时,儿童会想象出在操场上集会时排队的情景或想到把几件玩具整齐地排好的情景.符号式是用一种完全抽象的形式代替具体的概念,符号可以与具体事物毫无联系.如数字符号中的5与日常生活中以5为特征的事物几乎毫不相关.布鲁纳的“认知代表理论”启示我们在概念教学时,应该为学生构建清晰、稳定、全面的认知代表,例如,当我们给学生讲有理数时,既要能让学生想到正整数、零、负整数,又能让他们想到正分数、负分数或循环小数等.2.2建立数学概念较为完整的结构定向知识结构不仅是知识的固着点,也是从不同侧面认识事物的一条途径,如果学生拥有各种知识结构,将大大促进知识的同化、巩固和迁移.“认知数学概念最重要的不是过去经验的储存,而是一旦需要这一概念时,能以可用的方式重新得到它”.从认识发展的规律性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表及里,由粗到细.奥苏伯尔也认为“学生从已知的、包摄较广的整体知识中掌握分化的部分比从已知的分化的部分中掌握整体知识的难度要低一些”.这也启示我们:概念教学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从概念的大致结构出发,然后再逐步深入.从结构上看,差生对有理数的认知总局限于正有理数,主要原因是思维的单向与片面,不能形成立体式的结构整体.2.3发展初中学生的辩证思维数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它的学习需要辩证的方法论.我国心理学界多数学者认为:青少年思维发展遵循具体形象思维——经验型抽象思维——理论型抽象思维——辩证思维这一过程.这种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理论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然而,这一发展过程不是严格的,单向的,而具有相容性与同时性.初中数学中的数与式、正与负、因式分解与整式乘除等都是对立面的统一.讲解这些概念时,可以通过与其对立面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数的运算与式的运算可以沟通,数的大部分运算法则可以迁移到式的运算中去,式的运算又使数的运算法则得以巩固与深化.又如辩证唯物论中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有利于学生形成结构观与整体观.概念教学中如能适当渗透一些辩证法的观点,将会使差生的思维品质大大改观,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针对性和适度性.即针对差生的一些模糊认识,从典型事例中让他们逐渐领悟.。

《教育心理学》概念掌握的分析

《教育心理学》概念掌握的分析

“掌握”⼀词,⼀般是指理解、巩固和应⽤。

关于概念的掌握,可作如下的分析。

(⼀)概念掌握的性质概念的掌握也就是获得了⼀定事物的概念。

概念既是由符号或语词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事物,则概念的掌握就是获得了按⼀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进⾏反应的能⼒。

如⼉童掌握“球”的概念,就是他获得了球的关键特征:⼀般是圆形;⽤于游戏和运动。

前者可以被观察到,后者则是在使⽤中才显现出来的功能。

球,除关键特征外,还有⽆关特征,如球的⼤⼩、颜⾊、质地等。

关键特征决定事物的分类,⽆关特征则否。

所以,概念的学习有两个⽅⾯:⼀是关键特征的认识;⼆是分类根据的理解。

此外,凡概念都有例证,球,有肯定的例证,⼀切包含该概念的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如篮球、⾜球等就是。

⼀切不包含概念的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就是否定例证。

柚⼦、西⽠就是球的否定例证,对此能作出区别,才算掌握了球的概念。

所以,掌握概念实质上是获得了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同时也意味着能区分概念的关键特征与⽆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

因此,如叫⼉童把球拿出来,⽽他也能做到时,这并不能说他已具有球的概念,因为他拿的是代表他所说过的特殊的球。

但如果给他看⼀个他没有见过的球,他能说出“球”来,还能将外形似球⽽不是球的物体如柚⼦从球中分出来,这时才能说他掌握了球的概念。

据此来设计试题,以检查⼉童掌握概念的程度是必要的。

(⼆)概念掌握的基本形式奥苏伯尔认为,⼉童获得概念有两种形式,即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并指出概念同化是学⽣获得概念的最基本的形式。

他分析了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这两种形式所包含的不同⼼理过程,也阐述了概念形成之所以不能作为学⽣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的道理。

1.概念形成所谓概念形成,是指从⼤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法抽取⼀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如学前⼉童获得“叔叔”这个概念,就是在他们实际接触爸爸的弟弟中,随着⼤⼈告诉他们要称呼为“叔叔”后,逐渐形成的。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和概念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和概念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和概念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掌握核心知识和概念是学生学习的基石。

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以及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学生在掌握核心知识和概念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和概念,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培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课程内容,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具和实物,组织有趣的小组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核心知识和概念。

二、建立知识框架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核心知识和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将零散知识构建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区分主次关系,整理和归纳核心知识和概念。

三、巩固与复习巩固和复习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核心知识和概念的关键。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巩固练习和小测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复习方法和技巧,例如制定学习计划、使用记忆法和复习笔记等,帮助学生提高对核心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四、启发思考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核心知识和概念,还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各个层次思考和理解核心知识和概念。

例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和质疑,帮助他们深入思考,拓展对核心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五、实践应用学习核心知识和概念不仅要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核心知识和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组织实验、观察、调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加深对核心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六、个性化教学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和概念的有效途径。

快速掌握复杂概念高效学习理论知识

快速掌握复杂概念高效学习理论知识

快速掌握复杂概念高效学习理论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时,经常会遇到各种抽象、复杂的概念,有时候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和记忆。

如何快速掌握这些复杂概念,高效学习理论知识,成为许多学习者关注的重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你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复杂概念。

概念理解阶段在学习复杂概念之前,首先需要对概念进行理解。

概念的理解是学习的基础,如果对概念不清晰,后续学习将会事倍功半。

在理解阶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查阅相关资料:在学习某一概念之前,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文献或网络资料,了解该概念的定义、背景和应用领域,帮助建立起对概念的整体认识。

2. 举例说明:对于抽象概念,可以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来理解。

找到与该概念相关的具体案例或实例,帮助将概念具体化,加深理解。

3. 绘制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将概念的各个要点和关联进行整理,帮助构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4. 讨论交流:与老师、同学或他人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对概念的理解和看法,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思维碰撞,拓展对概念的认识。

概念记忆阶段一旦对复杂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接下来就是进行概念记忆。

记忆是知识的基础,只有牢固地记住概念,才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在概念记忆阶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刻意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和复习,加深对概念的印象和理解。

可以利用闪卡、背诵等方式,将概念的关键要点进行记忆。

2. 联想记忆:利用联想的方式进行概念记忆,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形象或场景相联系,形成生动的记忆印象。

3. 创造记忆法: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创造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可以利用口诀、故事等形式,将概念进行串联,方便记忆。

4. 多种媒介记忆:结合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媒介进行记忆,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加深对概念的印象,提高记忆效果。

概念运用阶段除了理解和记忆概念,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概念,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在概念运用阶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应用概念,在实践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更好地促进概念学习

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更好地促进概念学习

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更好地促进概念学习概念教学是小学科学教材的基础知识和教学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以促进概念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成为科学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

然而,从当前情况看,相关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结论,轻过程,没有真正实现对科学概念的建构。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呢?下面我结合两位张老师的公开课教学,谈一谈我对概念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勉。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概念?什么是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教学的方式有哪两种?关于什么是概念?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描述。

在心理学上一般认为,概念是用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小学科学概念,主要界定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指“在科学研究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可用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一般在教学条件下获得”。

也就是说小学科学中的概念,一般可通过事实、证据等途径获得。

从大量的科学概念教学中我们发现;科学概念教学的方式有这样两种:有些概念的教学可以先告诉学生概念的定义,然后再从众多的例子择出符合这个概念定义的部分进行分类,让学生从这些例子上来更好的理解概念。

还有些概念有很独特的特征,我们可以一条条的用实例来列举,再通过这些实例把特征归纳出来,这些概念的定义学生也就很容易接受了。

比如《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在教学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两个概念时,是先通过学生观察鸟的的骨骼标本由哪几部分组成,是怎样连成一个整体的? 交流总结出连接鸟的整个身体的是这一串脊骨,我们把它叫作脊柱。

再通过观察比较鱼、狗与鸟的骨骼标本的共同特征,结论是它们都有连接整个身体的脊柱,从而归纳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这两个概念的。

而鸟类、鱼类、昆虫类和哺乳动物这四个概念的教学,是先通过学生阅读科学小百科的内容先使学生在阅读中初步了解这四个概念的定义,再通过给各类动物增添成员的活动,使学生在列举更多的符合概念的例子中进一步地理解概念。

学习心理学第2章: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学习心理学第2章: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 ②扫描策略。首次获得的肯定例证中的部分属性作为初始假设,然后进行 检验的策略。
a) 同时性扫描策略。被试根据第一个正例的部分维度形成了多个部分假设, 把这些可能的假设都保持在记忆中,选取一个实例后,根据主试的反馈, 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
b) 继时性扫描策略。一次只检验一个假设,如果被试运用的假设被证实是 正确的,就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就采取另一个假设再对其进行检验,直 到找到一个与所有实例都不矛盾的假设。
二、概念转变的促进
• 要实现概念转变,使学生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中去解决他们已有 的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 积极主动的建构新概念的意义。
• 教学中促进错误概念转变有4种方法: a) 洞察学生原有概念。 b) 引发认知冲突。一旦有了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
• (2)总括学习又称“上位学习”。对认知结构中已获得的若干概念进行抽象概 括,从而得到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或命题的过程。
• (3)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学习概念与原有概念不存在类属和总括关系, 而只具有一般并列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并列关系将概念同化到原有的 认知结构中。(学习“变异”概念,将遗传进行类比。)
思维活动和长期实践的结果。(一些科学定律相关的概念。)
• 3、难定义概念和易定义概念。 • 难定义概念是事物的关键特征不明显,不容易揭示出所定义事
物的共同属性的概念。(智力、情感) • 易定义概念是事物的关键特征明显,容易揭示出所定义事物的
共同属性的概念。(三角形。) • 4、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 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
延都是由事物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国家民族。) • 人工概念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

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

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

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一、引言概念教学是一种以概念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分析其在当今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分享我对这一教学理念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概念教学的本质概念教学强调将知识组织为概念,使学生能够在概念层面上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注重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概念教学,学生能够从具体的案例和事实中抽象出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语境之中。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整合和迁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在以概念为本的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精心选择和组织各种学习材料,以概念为线索,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和整合。

课程设计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为目标,注重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利用启发式问题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概念背后的内涵和意义,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四、以概念为本的教学实践以概念为本的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概念学习和思维训练。

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对概念的全面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总结与展望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更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进一步探讨以概念为本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根据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与特征,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①引入概念,使学生感知概念,形成表象;②通过分析、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理解和明确概念;③通过例题、习题使学生巩固和应用概念。

(一)数学概念的引入数学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概念引入得当,就可以紧紧地围绕课题,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生顺利地掌握概念起到奠基作用。

引出新概念的过程,是揭示概念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而各个数学概念的发生形成过程又不尽相同,有的是现实模型的直接反映;有的是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经过一次或多次抽象后得到的;有的是从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有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有的是将思维对象理想化,经过推理而得;有的则是从理论上的存在性或从数学对象的结构中构造产生的。

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各种概念的产生背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选取不同的方式去引入概念。

一般来说,数学概念的引入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

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或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以与模型、图形、图表等作为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去获取概念。

例如,要学习“平行线”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辨认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铁轨、门框的上下两条边、黑板的上下边缘等,然后分化出各例的属性,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

铁轨有属性:是铁制的、可以看成是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两条边可以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等。

同样可分析出门框和黑板上下边的属性。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属性是:可以抽象地看成两条直线;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彼此间距离处处相等;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等,最后抽象出本质属性,得到平行线的定义。

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是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去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学中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显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征性质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事例中归纳和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第二章_知识与概念的学习

第二章_知识与概念的学习
就是图式的改进。
图式改进的产生式集合
P1
如果 发现现有的图式不能奏效
那么 设立了解图式为何不能奏效之原因的子目标
P2
如果 目标是要了解图式为何不能奏效之原因
那么 考察当前图式不能奏效的情境
且提取先前图式能够奏效的情境
且找出两个情境在不能奏效的情境差异
请阅读:Lewis(1978)的实验。P159 哪些程序应当编辑,获得自动化?
(1)程序适用的情境无变化; (2)因编辑作用而赢得的行动加速是有利的。
2.4 教学建议
给学生提供问题时,应在呈现条件方面有更 多的变化;也即让学生有能在尽可能多的情 境中尝试运用策略的机会。
在学习一开始,就应当给予学生练习策略使 用的机会,目的在于使学生一开始就懂得在 何时何地使用何种方法的重要性。
大的图式可以包括小的图式。如在“办公室”的图式中, 包括“文件柜”、“文具”、“职员”、“书籍”等许 多小的图式。
图式可以按层级组织起来,也可以嵌入到另一个图式当 中。如在“房子”这一图式中,“墙”,“房间”属于 房子的下位图式,而房子又可以嵌入到高一级的图式 “建筑物”当中。
图式具有抽象性,能够促进推论。我们可以根据上位图 式推论其下位图式也具有相同的特征。
产生式系统被认为是复杂技能的心理机制。 当一个产生式的活动为另一个产生式的运行创 造了所需的条件时,就组合成产生式系统。
如,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B'
C'
A(A')
B
C
产生式系统示例
P1
如果
目标是要证明 △ABC ≌ △A'B'C' 但不知道那些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
则 建立子目标以寻找哪些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

概念及其操作 -回复

概念及其操作 -回复

概念及其操作-回复什么是概念及其操作?回答:概念是指对特定事物、现象或思想的抽象概括和理解。

它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共同的认知和理解的总结。

概念的操作则是指对概念进行具体的定义、分类和运用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概念。

比如,我们可以说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保护环境和满足后代需求的概念。

这些概念帮助我们对世界进行认知和理解,同时也引导我们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行动。

要进行对概念的操作,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界定概念的范围和内涵:在操作概念之前,我们需要界定概念的具体范围和内涵。

这涉及到概念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比如,如果我们要操作“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概念,如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等。

2. 分类概念的属性和关系:对于复杂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对其属性和关系进行分类来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概念。

比如,可持续发展的属性可以包括环境友好、经济有效、社会公正等,这些属性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和影响。

3. 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概念的操作不仅仅是对概念进行定义和分类,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比如,当我们面临一个环境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分析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从而找到平衡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4. 反思和调整概念的操作:在进行概念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这是因为概念是随着时间和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和调整概念的内涵。

比如,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我们需要及时对概念进行调整和演进。

总结起来,概念及其操作是人们对于事物、现象或思想进行抽象概括和理解,并通过定义、分类和运用的过程来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它不仅帮助我们对世界进行认知和理解,同时也指导我们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行动。

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与教育指导

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与教育指导

• 师:把一勺糖放到一杯透明的 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 生:糖消失了,变成糖水了。 • 师:糖还在杯子里吗? • 生:不在了。
师:你听过植物这个名字吗? 生:听过。
师:那你知道什么是植物吗? 生:树、花、小草…
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或者说,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什么样的东西就是植
物? 生:它们都是长在土里的。绿颜色的。 师:前面你说到花是植物,可是我们知道

×
×


×

2 概念同化 通过掌握前人已有概念或下定义的方式获
得概念的过程 如:等边三角形、书桌
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
(1)确定概念类型法 奶奶:女性 鲸鱼-哺乳动物-产仔而非蛋生
2、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方法
(1)确定概念类型法
奶奶:女性 年龄较大、皱纹、头发花白等
鲸鱼-哺乳动物-产仔而非蛋生
(2)例证法
依赖于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 外部特征而形成的概念,又称日常概念。
前科学概念是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形成的。所以, 前科学概念中常有错误和曲解,概念内涵中有时包括了 非本质属性,而忽视了本质属性。
• 早晨,两位小朋友在街心公园跑步,树枝、草叶 上挂满了露珠,长椅上也是湿漉漉的。幼儿A忽 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幼儿B:“你说是白天热还 是夜里热?” “当然是白天比夜里热?” 幼儿B 回答。 “我认为正好相反。你看,昨夜热得树木、 花草出了那么多汗。”
概念及其组成
共同特征
概念的组成: 概念的名称:三角形 概念的例证:
概念的属性: 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 概念的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 成的图形
概念的正例与反例
例如:鲸是鱼的反例;蝙蝠是鸟的反例

幼儿掌握概念的方法

幼儿掌握概念的方法

幼儿掌握概念的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掌握各种概念。

他们可以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试着将它们分类。

2.利用故事和图书:通过阅读故事和图书,幼儿可以学习许多不同的概念,如颜色、大小和数量等。

3.使用游戏和玩具:通过玩具和游戏,幼儿可以学习各种概念,如空间位置、数量和时间等。

4.利用问题和回答:通过提问幼儿概念相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思考和回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5.利用实际生活经验:将抽象的概念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6.利用图表和图片:通过展示图表和图片,幼儿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概念,如天气、季节和动物等。

7.利用比较和对比:通过比较和对比,幼儿可以理解和掌握不同的概念,如长短、大小和重量等。

8.利用数字和计数:通过教授数字和计数,幼儿可以学习数量和顺序等概念。

9.利用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各种概念,如时间顺序和社交交往等。

10.利用手势和动作:通过手势和动作,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概念,如方向、形状和位置等。

11.利用音乐和歌曲:通过音乐和歌曲,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概念,如声音、节奏和音高等。

12.利用艺术和手工活动:通过参与艺术和手工活动,幼儿可以在创造中学习和掌握各种概念,如颜色混合和形态变化等。

13.利用游戏化学习:通过将学习变成游戏,幼儿可以更愉快地学习和掌握各种概念,如记忆和推理等。

14.利用智力拼图和益智玩具:通过智力拼图和益智玩具,幼儿可以锻炼思维和推理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概念。

15.利用实验和观察:通过进行实验和观察,幼儿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来学习和掌握各种概念。

16.利用科学探究:通过科学探究,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学习和掌握各种概念,如物质的性质和生物的特征等。

17.利用问题解决:通过设置问题解决任务,幼儿可以通过思考和实践来学习和掌握各种概念,如形状的变换和数字的组合等。

简述概念学习的过程,并举一个概念学习的例子。

简述概念学习的过程,并举一个概念学习的例子。

简述概念学习的过程,并举一个概念学习的例子。

概念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技能,它可以帮助学习者认识到一个概念背后所涉及的实际情况。

学习概念可以使人们把新的知识整合到现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增强管理能力,以及理解更加复杂的概念。

概念学习的过程通常分为这几个步骤:第一步:获得知识学习者需要从文本、照片、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关于概念的信息,并加以研究,深入了解该概念。

第二步:提出问题学习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弄清概念的真正含义,并对其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三步:探索关联学习者需要探索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将这些概念归纳整理,构建概念框架,使用该框架来更好地理解概念。

第四步: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学习者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理解概念本身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五步:形成总结最后,学习者可以将所有知识都归纳整理,并形成总结,使学习者能够以更加明确的方式理解概念。

举一个概念学习的例子,比如学习“交通安全”这个概念。

首先,学习者需要从文本、照片和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关于“交通安全”的信息,了解交通安全的含义、原因以及对社会的重要性。

接着,学习者可以提出问题,比如“交通安全的原因有哪些?”,以便加深对该概念的理解。

随后,学习者可以探索与“交通安全”相关的概念,比如道路安全、行车安全等,并形成一个概念框架,以便理解“交通安全”是如何形成的。

最后,学习者可以将知识整理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交通安全”这一概念。

以上是概念学习的过程和一个例子,从获取知识的步骤到形成总结的步骤,概念学习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过程,涉及到知识的获取、理解和应用。

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是学习者深入学习、解决问题、理解世界和提升认知能力的重要步骤。

掌握学习的概念

掌握学习的概念

掌握学习的概念学习是一种获取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基本方式。

学习可以通过吸收新的信息和经验,改变思维方式,培养新的能力,以及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实现。

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取、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首先,获取知识是指通过阅读、听讲、观察、实践等方式获得新的信息和经验。

获取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它可以通过学习材料、书籍、网络等途径进行。

而理解知识则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思考、归纳和概括,从而揭示出其中的规律和本质。

通过理解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它,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最后,应用知识是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素质。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过程。

学习者需要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动机,明确自己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以及如何学习。

学习者还需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例如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自主探索等。

此外,学习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都会对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

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指学习的场所、设备和材料等,社会环境指学习的社交和文化环境等。

此外,个体的情感态度、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等也会对学习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学习效果,需要同时关注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的因素。

学习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

学习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地学习和实践。

学习需要耐心和毅力,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坚持下去。

同时,学习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分配合适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保持身心健康。

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教育培训,也包括自主学习和社会学习。

终身学习是指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变革和个人发展需求的要求。

学生科学概念的掌握

学生科学概念的掌握

学生科学概念的掌握中的关键概念1. 概念的定义在学生科学教育中,概念是指对事物或现象的抽象概括,是人们对事物或现象本质属性和特征的理解和表达。

概念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归纳总结,形成了一种抽象化的思维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世界。

2. 概念掌握的重要性概念掌握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它对于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1 培养科学思维掌握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包括观察、分类、比较、分析、推理等能力。

通过对不同事物或现象进行分类比较,学生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联系,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科学知识结构。

2.2 解释和预测现象概念掌握使得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事物或现象。

当遇到新事物时,如果具备相关概念,就可以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推理和解释。

概念也能帮助学生预测未知现象的发生和结果。

2.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概念掌握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分析和解决。

掌握概念还能帮助学生辨别信息的重要性,提高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

3. 概念应用3.1 学科知识构建概念是学科知识构建的基石。

在学习科学、数学、语言等学科时,学生需要通过掌握相关概念来理解和运用知识。

3.2 科学实验设计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验设计中。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需要理解动量守恒、能量转化等概念,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3.3 科学问题探究科学问题探究是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方式。

通过深入研究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学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

4. 概念掌握的方法与策略4.1 概念分类与比较将不同事物或现象按照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和比较,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概念的理解。

将动物按食性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4.2 示意图和模型使用示意图和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应用概念。

在学习细胞结构时,通过绘制细胞示意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 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自然概念即是在人类历史 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如,声、光、电、国家、 民族、文化等。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 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些概念。
二、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一)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人类历史发展 过程中,随着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 现象进行反复感知和不断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 基础上,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概括出某一类 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最终形成一个概念,我们把这 一过程称为概念形成。对儿童来说,概念形成具有两个条件: 第一是儿童必须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第二是成人对儿童的 反应应给予肯定或否定。社会实践为概念形成提供条件。词 对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表述、固定和记载起着重要作用。随 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概念也在不断地 发展和变化。
启发性原则(heuristicprinciple):指在教学中教师
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 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 民主性教学原则:通过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学习,
通过老师的教的逐渐减少和学生的学的逐渐增加,完 成从“扶”到“放”的教学全过程,最后达到“用不 着教”。民主式教学所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摒弃讲授 式,即使是新授课,教师也不直接讲授新知识,而是 尊重学生自己的思维和发现。对于讲授式教学应该由 老师讲的新内容,全部由老师引导着学生自己从教材 中发现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出来,从原有的知识—— 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中生长出来,从教材中归纳出来,
1.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日常经验和日常概念对掌握科 学概念有重大影响。 2.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概念的掌握受认知发展能力的 影响,不同层次或复杂性的概念,需要不同的认知能力 才能掌握。 3.突出概念的有关特征,尽量避免无关特征的干扰。概 念的关键特征(即本质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 关特征越多,学习就越难。
(二)概念的种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 与概括程度,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按事物 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按事物的内在、 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
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根据概念反映事物 属性的数量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 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 多个共同属性形成的概念。例如,“毛笔”这个概念必 须具有两个属性,即用“毛制作的”和“写字的工具”。 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的形 成的概念。例如,“好学生”这个概念可以结合各种属 性,如“学习好”、“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等, 一个学生同时具有这些属性固然是好学生,只具有其中 两三种属性的也是好学生。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 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如高低、上下、大小、左右等等。
一、什么是概念
• (一)含义
•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如
花、草、树木、国家、人民等都是概念。每一个概念 都有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 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 围。
• 原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
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 而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4.教学中合理运用变式。变式就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
组织感性材料使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本质特征的方 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概念。 5.下定义。运用简明的语言表述概念体系。 6.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体系。概念并不是孤立的,概念 与概念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当人们在头脑中构 成了概念体系,就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助于更 深刻全面的理解新概念。
(二)概念的掌握

概念掌握又称为概念获得,它与概念的形成是有区 别的,它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 掌握,掌握概念即掌握了这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 质属性与共同特征,也掌握了具有这一本质属性与共 同特征的同类事物。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实现: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