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医学的病因病机思想!
道教病因观及其策应
膏丸 、 药原 材 料 之 采 集 均讲 究 时 节 、 理 , 成 丹 地 其
药 之 服 食 亦 有 时 宜 。 另 外 , 门认 为 , 服 食 之 药 道 所 物 本 身 就 是 自然 界 之 精 华 , . 因 t 效 甚 佳 。 如 约 i t药
出于宋代 之《 玄 宝典》 日 : 太 论 太上 有 七 十 二 种 丹 , 九 华 草 灵 丹 能 度 惟
瘵 疠 不 作 , 则 万 瘥 辐 凑 , 大 限 而 不 能 续 。 中 间 逆 虽
天 枉 、 痼 、 眇之疾 , 由摄理 乖方 之致 ” 。 沉 跛 良 ⑨ 如果 说 上述 “ 天 地 者 凶 , 天 时 者 吉 ” 之 侮 顺 ④ 论 说 是 思 想 层 面 上 的 总 结 , 道 教 养 生 家 的 养 生 那
饮 食 各 有 宜 忌 。宋 刘 词 编 写 之 《 俗 颐 生 录 》 时 混 春
消 息 、 时消 息 、 时 消息 、 时 消息等 章节 , 别 夏 秋 冬 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论 述 四时饮食 补养将 息 。宋符 度 仁《 真秘 录》 修 内
睾 海 29 0. O5
有 《 宜 篇 》 更 具 体 地 从 每 个 月 份 列 举 相 宜 之 饮 月 则 食 。饮 食 如 此 , 药 也 不 例 外 。 道 教 本 草 、 液 、 服 汤 行体 中 ; 退 则气 息 逝 , 罴 退 则 润 泽竭 , 风 水 火 退 则温 暖歇 , 金 退 则 齿 弱 , 退 则 肌 肤 虚 , 土 木 罴 退 则 骨 节 弊 。勤 导 养 性 , 保 六 合 者 也 。 以 …⑦ 由上 观 之 , 门 不 仅 在 理 论 上 讲 养 生 要 顺 应 自然 , 道 在 其 养 生 实 践 中也 是 被 奉 为 圭 臬 的 。
道教的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
道教的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强调以自然法则为依据,通过调整身心与自然的关系来维护健康和长寿。
本文将从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根本目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道家医学的基本原理道家医学的基本原理源自道家哲学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道家认为,人的身体和自然环境是相互联系的,人体内部的经络和生命活动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因此,道家医学的基本原理是以养生为主,强调预防为主,注重调整身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二、道家医学的常用方法道家医学的常用方法包括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锻炼疗法等。
药物疗法以中药为主,注重药物的阴阳平衡和五行调和,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机制来治疗疾病。
饮食疗法强调根据自然规律选择适合个体的食物,比如根据四季变化选择食材,坚持五谷杂粮的搭配,以达到滋补身体、预防疾病的效果。
锻炼疗法包括太极、气功等,通过调整呼吸、舒缓身心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三、道家医学的根本目的道家医学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健康和长寿。
道家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和病痛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与自然法则的背离所致。
因此,道家强调以天人合一的观念来调整身心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饮食、锻炼和心态来修正身体的不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在实际运用中,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常常与其他医学理论和疗法相结合,强调“因势利导”,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道家认为,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需保持身心的和谐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因此,道家医学注重内外兼修,强调修身养性和修养禅定的方法,以达到身体、心灵和精神的和谐发展。
总结起来,道家医学和养生保健术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顺应自然、调整身心的关系,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实践中,道家医学常常与其他医学理论和疗法相结合,以达到个体化的治疗效果。
道教病因观及其策应.word
道教病因观及其策应病因观是道教养生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它与预防、治病、养护各个养生环节均紧密相关,道教养生各门类的推行者都在实践中注重充实和运用这些知识成果,以便更有效地达到长生久视的目标。
考察道教养生文化,我们发现道教病因观认为病患之原由主要有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方面)、个人因素等方面,针对这些致病因素有的放矢地加以防备、补正,就可以消弥病患,达致养生的目的。
同时,重视这些因素对于促进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也有裨益。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的变化常常影响到人体的机能,如果这些外界因素的作用超过了人体承受的阀值,机体就埋下了疾病的隐患,在此情况下不加调适,就会损害身心健康。
因此,道教经典在许多地方谈到自然环境变更很容易诱发疾病,谆谆告诫世人应当顺应自然,适当调摄。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上《教诫篇》引《列子》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
(张湛曰:“人与阴阳通气。
”)和之于始,和之于终,静神灭想,生之道也。
(始终和,则神志不散)”[1]643 “山中宰相”用简练的语言分析了人体与自然万物的联系,提出始终与环境保持和顺的状态才是生存之道。
五代蒲虔贯则在其所撰的《保生要录》一书序中说:“尝闻松有千岁之固,雪无一时之坚。
若植松于腐壤,不期月而必蠹;藏雪于阴山,虽累年而不消。
违其性则坚者脆,顺其理则促者延,物情既尔,人理岂殊?然则,所谓调摄之术者,又可忽乎!” [1]709蒲虔贯用精妙的譬喻同样阐述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念。
宋代刘词《混俗颐生录·混俗颐生录序》从反面论说了违背自然条件,摄生乖方,会导致种种疾病,“自天地精粹以生形,寒暑燥湿以生困,合顺而守之,顺则瘵疠不作,逆则万瘥辐凑,虽大限而不能续。
中间夭枉、沉痼、跛眇之疾,良由摄理乖方之致” [1]719。
如果说上述“侮天地者凶,顺天时者吉” [1]275之论说是思想层面上的总结,那道教养生家的养生实践则从具体操作上贯彻了顺应自然的理念。
“道家”的医药观和医疗观
“道家”的医药观和医疗观根据道家“天道自然”的说法,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任何东西都是相生相克的。
因此,人体健康的标志就是“平衡”,任何东西都不能过分。
一旦人体的阴阳五行不平衡了,就是生病了。
医生的任务,不是去干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其实就是帮助人体重新恢复人体的平衡。
因此,根据道家思想发展出来的中国医学(道医,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中医),对于身体是采取“平衡疗法”来治疗的。
医生首先是通过人体显示出来的疾病,了解人体失去平衡的地方(心肝脾肺肾),辨清12经络的的消长,了解人体的虚实阴阳,采用对症或补或泄的手法(针灸和砭石),刺激人体的气机反应,冲开病灶,达到治病的目的。
除非病人的身体实在很衰弱,内气无法带动,这时候才不得不借助药力,调动人体的气机(其实就是人体的内在生命力)。
道医眼里的药物,并不是西医的“救命武器”或者“人体安全卫士”,不是用来“把病杀死”的,而是推动人体气血运转的。
因此,药物只不过是帮助人治疗疾病的助手,而不是“杀手”。
这种治疗方式会不会很缓慢呢?不会,实际上,往往比西医和西药见效更快。
如果是真正懂医道的医生,往往一针下去就看到效果,一剂方药吃下去就见效,就可以看到病人的变化(比如痛疼减轻,脸色转变过来等等),绝不会慢吞吞的治疗很久。
如果治疗了很久都看不到效果的中医,就是骗你的,他根本就不会治病。
他在等你的身体自己把病治好,然后宣布是他的本事,这种庸医国内太多了。
只有一些体质太差的病人,可能需要慢慢调理和恢复;但是药物和治疗是不是对症,是不是有效果,一般第二天就能够见得到结论。
只有这样的本事,才是真正的好医生。
中国道家医学虽然善于用药,但是,根据中国道家的药物观点,认为“是药三分毒”---所有的药都有毒。
这里药指的是中药,所以有人认为西药有害,中药无害,只要多吃中药就好,喜欢烧菜都放些中药的人,根本就不通医道。
道医学认为:凡是有药性的东西,就是有偏性的东西,都不能常吃。
只有中性的食物才最适合人的需要,才能天天吃。
道医的基础知识大全
道医的基础知识大全道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医理论和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医学体系。
道医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预防和调理,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以下是道医的基础知识大全。
一、道医学的起源和发展道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在历史上,道医学曾经是中国医学的主流,但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被边缘化。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重视,道医学又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发展。
二、道医学的理论基础道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道家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功学说等。
其中,道家思想是道医学的核心,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自然界的宇宙相互联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道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和五行构成的,人体也是如此。
经络学说是道医学的独特贡献,它认为人体内有经络,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学说则是道医学的重要实践手段,通过调节呼吸、运动和意念等方式来调理身体和心理。
三、道医学的诊断方法道医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眼底等外部表现来判断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呼吸、腹鸣等来判断病情。
问诊是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饮食、生活习惯等来判断病情。
切诊是通过按摩病人的腧穴、经络等来判断病情。
四、道医学的治疗方法道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气功、草药等。
针灸是道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等,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是按摩人体的经络、腧穴等来调理身体和心理,也是道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
气功则是通过调节呼吸、运动和意念等方式来调理身体和心理,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草药是道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使用中草药来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
五、道医学的预防和调理道医学强调预防和调理,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状态等密切相关。
道教医学思想及养身
三清尊神则是“道”最 初的人格化显现,也 代表了宇宙创生的三 个重要过程(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道德经), 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 和自然诸神
三 清 尊神
月 下 老 人
4、道教文化基本特点 八个字:延年益寿、羽化登仙。 由于中国道教的主要宗旨是长生不老,所以 它特别重视医术。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有: 道教宇宙观,道教人生观,道教哲学,道教 神学,道功道术,斋醮仪范,医学养生,阴 阳风水,命相预测,道场法事,道教武术, 道教音乐等十二个方面。
二、救己济人的道教医学思想
1、什么是道教医学 “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汲取中国传统
医学的成果,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 药学知识和技术。它包括服食、外丹、内丹 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 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 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
2、三则典故看道医文化之影响 “杏林春暖”
张道陵天师。
今天的道士即分属 两大道派。正一派 主要传播于江西、 江苏、上海、福建 等地,其他地区的 道士则大多属于全 真派。
丘处机
3、道教基本教义 道教以《道德经》的 思想为主要教义,倡 导尊道贵德、重生贵 和、抱朴守真、清静 无为、慈俭不争和性 命双修。
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 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无形无象的“道”生育了天地万物。 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 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即玉 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 天尊。
神 医 董 奉
“悬壶济世”
“橘井泉香”
3、道教医学主要思想和成就
(1)面对疾病,重要的是如何为患者解除痛苦。 为了达到除病、健身的目标,道教医学提倡养食与 药疗相结合。 (2)从延年益寿的基本宗旨出发,道教医学特别注 重疾病的预防工作。 (3)人命关天,道教医学把为人治病看做十分严肃 的事情,形成了丰富的医德思想 (4)道教医学对许多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突破 性成就。
道教医学
道教医学*导读:何为道教医学?依大道从简的通俗理解,道教医学是以自然疗法为主要手段,让人不生病、健康长寿的医学……何为道教医学?依大道从简的通俗理解,道教医学是以自然疗法为主要手段,让人不生病、健康长寿的医学。
道教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其对生命和宇宙的本质认识为基础的,其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源于气。
注重对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的把握。
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要求为医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为工和审查病机,勿失气宜。
并把修练内丹的成就用于诊治疾病,从而形成了庞大复杂的道教医学体系。
*道医理论一是医学理论,包括精、气、神理论、经络理论和脏腑理论,其中以精、气、神理论最为突出。
二是丹道理论,包括丹道理论派生出来的性命双修理论、后天返先天理论、外丹制药技术理论等。
共同构成道医祛病养生的理论基础。
*道医的诊治之术道医的诊治始终不离一阴一阳谓之道范畴。
一方面,在气位上,把阴阳之气的开、合、枢的调节与和谐作为入手处。
尊重人体自身的自治机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擎引之。
不时地调整机体气机,帮助其恢复自治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在神位上,从阴阳未分处下手,直接进行灵性的调整,解除因果链对健康状态的影响,使生命层次得到提升。
这才是道医无为而治的精妙之处。
在入手处,道医始终把疾病与健康放在天地的大系统中整体考虑,遵循审查病机,勿失气宜的原则。
运用道医技术使人体气机的生、长、收、藏循行无滞,与时偕进,疾病自然不复存在。
在气机调节的开、合、枢方面,更强调枢的作用,枢不灵则开合不利;在生、长、收、藏的四种状态中更注重藏的功用,藏不强则生长不壮。
在究竟位,道医注重的则是心灵的洗涤。
通过忏悔,通过守一、内视、存思、存神、行气、胎息、导引、按摩、辟谷、服食、房中术、调摄、外丹术、内丹术等措施。
借助身体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从而达到康者健,健者寿,寿者仙的境界。
道教医学的三境九重_吕祖医道还元_探微_程雅君
可见 ,《 吕祖医道还元 》 是一本道教医学古籍 。 从 《 吕 祖 医 道 还 元》 看,道 教 医 学 包 括 三 种 身 ” 医学 、“ 心 ” 医学 、“ 性命 ” 医学 ; 每种境界又具体包括三重层次 , 共计九重内涵 。 境界 :“
① 上述关于道教医学的论述 , 都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道教医学 。 但 医学区别于世俗医学的特色 。
随着 《 吕祖医道还元 》 的挖掘和整理 , 将促使学界对道教医学的内涵做更深入地解读 。 《 ,由 “ 吕祖医道还元 》 是 “ 圣 ( 清 ) 光绪二十年 , 岁在甲午季秋 , 廿九戍刻 , 降着 ” 板藏粤
① 日本学者吉元昭治所著的 《 ” 的精华为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 。 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 》 称 : “ 所谓
道教医学 , 可以说就是以道教为侧面的中国医学 。 这些被看作是道教经典中的主要内容 。 不过现 在 , 就像道教湮灭在民间信仰 ( 民俗宗教 ) 之中那样 , 道教医学可以在民间医疗 , 或民间信仰中
道教医学的三境九重
— — — 《 吕祖医道还元 》 探微 * 程雅君
,由 “ 吕祖医道还元 》 是 “ 圣 ( 清 ) 光绪 二 十 年 , 岁 在 甲 午 季 秋 , 廿 九 戍 刻 , 降 着 ” 板藏 《 粤东省城善书总局 ” 印刷的一本道教医学孤本古籍 。 随着该古籍的整理和挖掘 , 促使学界对道教 医学的内涵做更深入地解读 。 道教医学包括三 种 境 界 : “ 身” 医 学、 “ 心” 医 学、 “ 性 命” 医 学。 “ 、《 、《 ;“ 三境 ” 又各蕴含三重层次 :“ 身 ” 医学分为 《 脉理奥旨 》 症候源流 》 药法阐微 》 心 ” 医学 、《 、《 ,“ 、《 、《 分为 《 天地心 》 五气心法 》 无碍心 》 性命 ” 医学分为 《 性命洞源 》 修性复命 》 真体圆 , 共计九重 。 从 《 吕祖医道还元 》 探讨道教医学 “ 三 境 九 重” 之 内 涵,不 仅 对 道 教 道 学 研 究 成》 必不可少 , 对中医学尤其中医哲学研究 , 也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 《 吕祖医道还元 》 道教医学 三境九重 作者 : 程雅君 ,1 9 7 2 年生 , 中医学 博 士 , 四 川 大 学 哲 学 博 士 后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哲 学 博 士 后 ,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
医学哲学在道教中.docx
医学哲学在道教中道教医学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从其发生和发展来看,它肇端于秦汉,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在唐宋发展至鼎盛,是我国医学中的瑰宝。
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道教医学,它显示出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人物同源论是道教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道教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其人生哲学和宇宙论为基础的。
在道教学者看来,人与宇宙天地万物共同源于''''炁'''',''''炁''''者,''''气''''也,或称''''无极''''。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至理篇》中明确指出:''''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
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
''''陈抟说:''''两仪即太极也,太极即无极也。
两仪未判,鸿濛未开,上而日月未光,下而山川未奠,一气交融,万气全具,故名太极,即吾身未生之前之面目。
''''(《玉铨》)人类模拟自然的一切手段,包括道教医学中提取药物的种种方法和治疗手段都是以人物同源论为基础的。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诠释之即为人法地而生,地法天而行,天的运行是循着道的,道便指自然,实际上是要求人''''法自然'''',依照自然界的规律行事。
道教医学认为''''人是一个小乾坤'''',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天供人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应顺应天地自然的关系和规律,使之达到''''天人相应''''的境界,这样才能''''长生久视'''',尽终天年,反之则灾害降临,疾痛丛生。
道家关于疾病的哲学观
道家关于疾病的哲学观1.引言1.1 概述在道家哲学中,对于疾病的认识有着独特的观点和理解。
道家认为疾病是身体与自然界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是身体内部阴阳力量未能和谐相处的表现。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关系,认为人体像一个小宇宙,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
当人体内的能量流动受阻或失衡时,就会产生疾病。
在道家的观点中,疾病是身体内部能量流动的紊乱所致。
道家将疾病看作是一种失去内在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主要包括阴阳、五行等因素。
阴阳是道家哲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它描述了相对而言、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极端。
在人体中,阴阳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维持着身体的正常运行。
当阴阳失衡或偏向一方时,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道家认为,疾病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
人体内的能量流动被外界因素所干扰或阻碍时,就会引发疾病的发生。
比如,过度的精神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都会对人体的能量平衡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疾病的出现。
道家的治疗观也与其对疾病的认识密切相关。
道家认为,治疗疾病应该从根源上调整身体的能量状态,恢复阴阳平衡。
道家注重调养身心,通过修炼内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以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
此外,道家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主张注重平衡饮食、合理运动、良好的情绪调节等,以提升身体的自愈能力。
综上所述,道家哲学对疾病的概念与传统医学观念有所不同。
道家的观点强调整体性、动态平衡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这种观点对于现代医学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提醒人们重视身体与自然的关系,注重身心健康的维护与平衡。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构思和组织安排,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和逻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道家关于疾病的哲学观。
具体的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道家哲学对于疾病的观点和重要性。
从道家传统解析生命的真相:道医学
从道家传统解析生命的真相:道医学道医学,源自于道家的修身学说,最初诞生于伏羲黄老学说中所提及的守一法之中,在2500年前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其代表作以现存的《黄帝内经》最具有代表性。
熊春锦先生总结历代高真圣贤的道医学、中医学理论及经验,结合自身道医临床实践写成此书。
书中介绍了道家的“一元四素方法论”和“三元(源)化生万物学说”,介绍了道医学的三元生理学、道医病因学等,详细阐述了人类的性体系统——本体性体系统、培生性体系统、永生性体系统、灵光内蕴性体系统,在这之前,无论是传统中医学界,还是在道学界,都没有显传的文献资料对这些系统介绍透露得这么详细;有关经脉系统的十二经络、八脉道、四线三窍等许多内容都是罕见前人的。
第一篇道医学绪论第一章道医学引言第一节历史渊源第二节“理炁科学”和“理形科学”——慧与智第三节庶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第四节道德是医学的灵魂第二章道医学入门第三章一元四素全息论第四章三元(源)论的概念第二篇道医生理学第一章道医生理学概论第二章质元生理学第一节质元概述第二节气和炁一、炁的基本概念二、人体炁的生成三、气的生理功能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五、气的分布与分类第三章物元生理学第一节经脉系统概述一、血气、脉、经脉二、经脉的定名三、经脉系统的传输作用四、经脉系统层次的分类第二节经络系统一、经络系统概述二、经络的整体性和功能第三节脉道系统一、脉道系统概况二、八脉道系统的生理功能第四节丹窍系统一、网脉线二、之脉线(双螺旋脉线)三、内丹脉线四、外丹脉线五、天脉窍六、理脉窍七、混沌窍八、丹窍系统综述第五节道医藏象学一、道医藏象学概述二、五臟概要(一)肾臟(二)肝臟(三)心臟(四)脾臟(五)肺臟三、六腑概要(一)胆(二)胃(三)小肠(四)大肠(五)膀胱(六)三焦四、奇恒之府(一)脑(二)女子胞五、臟腑之间的关系(一)臟与臟之间的关系(二)六腑之间的关系(三)五臟与六腑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体元生理学第一节体元(性体)的客观存在性第二节生命体元的分类一、人体基础体元系统二、人体培生类体元三、灵光内蕴的性体第三节论体元的阴阳第三篇道医病因机理探讨第一章道医病因总论第二章疾病的内因机理第一节玄源致病内因一、显性玄源致病内因(一)七情内伤(二)内生五邪二、隐性玄源致病内因(一)元性致病内因(二)三魂致病内因(三)七魄致病内因(四)寄生体元致病内因第二节质元(源)致病内因一、隐性质元致病内因(一)气的失常(二)体质与正气的关系(三)心智素质与正气的关系二、显性质源致病内因(一)血的失常(二)津液失常三、隐显质元(源)内因的相互病理(一)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二)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第二节物元(源)性致病内因一、显性物源致病内因(一)五臟功能失调(二)六腑的功能失调(三)奇恒之府的功能失调二、隐性物元致病内因(一)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二)经络的气血逆乱(三)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四)经络的气血衰竭第三章常见疾病的外因第一节物源性致病外因一、显性物源致病外因(一)地域环境(二)生活工作居住环境(三)自然气候因素(四)意外创伤(五)饮食不节(六)劳逸损伤二、隐性物源致病外因(一)微观生物性外因(二)饮食不洁(三)地气水气场性外因第二节质源性致病外因(一)六淫性质(二)六淫共同致病特点(三)六邪各自性质及致病特点第三节玄源性致病外因一、致病信息体元分类二、正确认识信息体元致病第四篇道医诊断学第一章道医诊断学概论一、道医诊断学概述二、道医诊断技术层次分类三、道医诊断基本要求第二章望诊诊断第一节气色的分类鉴别一、望气色技术的培养方法二、细致掌握分辨气色三、病理气色的概略分析第二节面部气色望诊第三节眼部望诊第三章指剑掌眼诊断一、基本要求二、应用范围三、具体操作四、与切脉结合第四章体元丢失诊断一、诊断方法介绍二、病案举例编后记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巨系统,包括道、释、儒三大分支,其中以道学最为历史悠久,远溯于上古人纪时代,道德文化系统是生命真相的探索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脊梁。
武当道教医药玄览
2 世纪 7 0 0年代 , 笔者 曾拜武 当山道 医朱诚 德
为师 , 学得道 教医 药 精 华 , 潜 心研 习道 教 经 典 , 又 收 集道 教秘方 妙法 现将 所 习心 得 整 理如 下 , 以就 教
于 方 家
致病 原 因, 又是病理 性产 物 。 经 络 之 毒 的形成 乃 因元 气 虚 弱 或经 气瘀 滞 , 导
受阻, 而致半 身不遂 , 左瘫 右患 , 至危 厦生命 甚 脏 腑之毒 的形成 , 由人 们 所食之 物 , 华被 _ 则 媾 ^
曰真性 , 神思静商中长元气, 则曰真命” 从 中可以看出,气” “ 是人生命之关键 , 人有气则
生, 元气 则死 因此 , 当 山道 教 医药 特别 注重 “ ” 武 气 的保 养 。 自从 武 当山 道教 戗 建 以来 , 医们 不 断地 道
符号 《 周易 》 是道 教诸经 中最重 要 的经 书。道 医们 对“ 易有 太投 , 极 生 两 仪 两 仪 生 四象 , 象生 八 太 四 卦” 之说 进行 丁诠 释 : 仪 指 的是 阴 阳 , 阴一 阳谓 两 一 之道 , 者规 律也 并 将 《 易 } 道 周 t 的“ g示 天地 定位 .
疮 疡病 ; 经络之毒 , 可 通 过 与脏 腑 相 通 的关 系 , 则 将
毒素传人到内脏 戚脏腑病变 两种毒素均可借 造
助 经络 , 内至五脏 六腑 , 至 四肢 百骸 与 窍 官 , 外 在人
体正气最虚弱之处发生疾病 道医们说 ,人体至盎 “
之处 , 是存病 之所 ”并 提出 ; 要想 没有病 , 便 , “ 内脏打 扫净 ” 的说法 。 3 武 当道 医的“ 个一疗 法” 四 武 当道 医们创 立的“ 四个 一疗法 ” : 即 一炉 丹 、 一 双手 , 根针 一把 草 。一法 可 以治疗 多种 病 , 一 一种
论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
论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它历经千年的发展,至今仍有广泛的应用和传承。
而道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传统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医道观念、药物疗法、医疗机构等方面,探讨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
一、医道观念传统医学的医道观念,强调治病救人的为人情怀,不仅注重病因、病机的诊断,更强调治疗的个性化和综合性。
而这种观念正是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自然、简朴、无为的生活,认为身体的健康和内在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传统医学渐渐形成了“四气调神,五脏安和”的理论体系,即通过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调节人体阴阳化气的目的,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达到最佳状态。
二、药物疗法道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认为身体是自然界的一个小宇宙,沟通了天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道家文化中有很多与自然、与天地相关的概念和方法。
这些概念与方法也被应用到了传统医学中,特别是在药物疗法领域。
传统医学中很多的中药材都与道家文化相关,如枸杞、人参等,这些植物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其特点是具有温、补、益气的特性。
这些概念反映在中药方剂中,许多中药配伍使用以温补为主,以收敛和滋养为辅。
而且,在药物疗法中,还常常应用一些自然物质,如石法曾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其中的“望”和“闻”就反映了道家文化中注重自然的特点。
三、医疗机构对于传统医学来说,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道家文化中,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因此,道家文化中没有只注重治疗疾病的医院,而是更多的是把医学融入日常生活中。
例如,流传至今的道教宫观里,除了功夫、修行之外,还有治病的医术,称为“道药”。
这些医术能够应用于传统医学中,说明了道家文化对于传统医学的影响。
总而言之,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医学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道医堂:(《道医·第三章》第一节:道医生理病理解说)
道医堂:(《道医·第三章》第一节:道医生理病理解说)第三章道医对人体及医药的认识本章是笔者对道医理论学习的一些认识和理解,其中关于气穴、经络及病因病理的阐述,有些与传统中医学理论不尽相同,而且与道医其他各门派也存在着某些差异。
这可能因各派师承的不同,难免认识上会有一些差异,对此望读者理解,共同探讨。
本着“古为今用”“批判性继承”之精神,取其一技之长服务于民众。
一、道医的生理病理解说(一)本源化生论在道医里面,认为天地未生以前,一片太虚。
《炁医》曰:天地未生以前,一片太虚,太虚空灵,孕藏先天至阳之炁。
万物育生以后,一点灵光,灵光流转,遍步六合九州之中。
此即道经所谓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经曰:“一点灵光本太和,其圆陀陀,光灿灿”。
是谓生孕万物之母。
万物之有生,众者皆谓生机使然,然生机二字,则未究其本来。
所谓生机者,即生化之机能。
众生眼通未开,故言其无形无象。
然凡道门之中: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之者,道也。
道者,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统无极,生太极。
无极为无名,无名者,天地之始;太极为有名,有名者,万物之母。
因无名而有名,则天生,地生,人生,物生矣。
此道者,乃天地生化之道。
即老氏所谓之常道。
即一切万事万物,皆由道统之,生之,育之,养之。
其源于无形,其始于有名。
无形的,无可言其象,无可言其质,无可言其变,无可言其理。
虽如此,然一切自性灾寂,空照圆滋,心领神会,即慧得天然本性。
如此便可明至道之微。
微妙至道,生化有形之名,即道生一。
一者,有名之太极,太极者,万物之始。
其性对待,分判阴阳;其质流行,滋变无穷;其能化生,奇偶化育。
是曰:太极含动静之理,一动则生阳,动极归静,一静则生阴。
阴阳运动,交替往复,而生金木水火土。
五行使生,万化使成。
天地由是而出,万物由是而名。
(二)天地本性论《炁医》曰:天地运化之道,即古谓之“天地之机”。
天地之机者,乃天地运用大道,而上下往来,行持不倦,以得长久坚固。
道家治病的原理
道家治病的原理道家的治病原理基于"道"的理念,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道家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与自然失衡造成的,而通过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道家治病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该与自然保持相互适应和调和的关系。
当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的状态时,能量可以自由流动,身体自然会保持健康。
而疾病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失衡导致能量阻塞,从而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因此,道家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能量恢复流动,从而恢复身体的健康。
其次,道家强调身心的统一。
道家认为身体和心灵是相互关联的,身体的不适往往与心灵的不平衡有关。
因此,治疗身体疾病不能仅仅从身体层面入手,还需要调整心灵的状态。
道家通过修炼心灵,使心境平和,消除内心的烦恼和负面情绪,从而促进身体的康复。
道家追求无欲无求的境界,认为只有当心境平和、无忧无虑时,身体才能保持健康。
此外,道家治疗强调个体化的方法。
道家认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法也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道家注重观察和分析病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判断,对个体的疾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道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质和特点,因此治疗方法也应该因人而异。
道家医学将治疗视为一种艺术,强调医生的观察力和细致的分析能力。
最后,道家治疗强调自然疗法。
道家认为自然是最大的医师,自然疗法是治愈疾病的最佳途径。
道家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草药疗法、气功、按摩等。
道家主张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合适的草药和食物,通过气功和按摩等方法调整身体的能量流动,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道家认为通过自然的方式治疗,可以从根本上调整身体的平衡,从而实现长久的健康。
总之,道家治病的原理是基于"道"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身心的统一、个体化的方法以及自然疗法。
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平衡身体和心灵,个性化治疗以及自然疗法,道家相信可以实现身体的健康和治愈疾病。
医以道行道以医显——道教医家之源流与特色
医以道行道以医显——道教医家之源流与特色旷文楠一、医道同源医源于巫,道源于巫,医道同源。
巫,是原始宗教的产物,也是原始文化的一个重要形态。
原始时期巫术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们的降生与死亡,婚娶,疾病的治疗,农业的乞雨,狞猎的收获,乃至政治、军事,如部落间的交往与战争等等,均离不开巫术。
一切宗教思想的核心是神与灵的存在,因此,原始巫术可说是所有宗教的最初原始形态的起源。
从中国道教看,道教的符箓派的祈禳、禁咒,更直接起源于远古的民间巫术。
道教所谓“道”,或来自古代“神道设教”的“神道”。
公元前16至11世纪的商代,盛行鬼神崇拜,祭祀与占卜成为社会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必有内容。
《周易·观卦彖辞》:“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神道的主持者为巫祝,《说文》:“巫,祝也,能齐肃事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巫祝便是道教的远古原型。
远古的巫祝,也掌管人们的疾病与健康,承担医疗的职务,因此,医的重要渊源亦来自巫。
陈邦贤在《中国医学史》中指出:“中国医学的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立。
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
”医、道同源,不仅表现在原始巫文化中,更充分体现在先秦时期医与道以共同的文化思想为泉源,以共同的哲学观念为指导思想。
这最主要的表现是中医的基本思想来自先秦道家的思想体系、阴阳五行观念及易经哲学,这些,构成了中医与道教思想理论的核心骨架。
被道家奉为至上经典的老子《道德经》的道学思想,深深地渗透于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中。
被中医奉为经典的《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之“天真”二字即道家用语。
道家思想成为贯穿《内经》的基本观点。
老子思想的元气论、阴阳变化论、自然无为论、形神统一论等无不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指导原则。
构成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核心的阴阳五行观念来自上古《易经》道学。
《易经》形象化的阴阳双鱼“太极图”,即道教著名学者陈抟所传播于世,并成为道教的重要标志。
道教医学的哲学思考
道教医学的哲学思考道教医学的哲学思考道教医学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从其发生和发展来看,它肇端于秦汉,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在唐宋发展至鼎盛,是我国医学中的瑰宝。
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道教医学,它显示出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人物同源论是道教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道教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其人生哲学和宇宙论为基础的。
在道教学者看来,人与宇宙天地万物共同源于'炁','炁'者,'气'也,或称'无极'。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至理篇》中明确指出:'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
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
'陈抟说:'两仪即太极也,太极即无极也。
两仪未判,鸿濛未开,上而日月未光,下而山川未奠,一气交融,万气全具,故名太极,即吾身未生之前之面目。
'(《玉铨》)人类模拟自然的一切手段,包括道教医学中提取药物的种种方法和治疗手段都是以人物同源论为基础的。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诠释之即为人法地而生,地法天而行,天的运行是循着道的,道便指自然,实际上是要求人'法自然',依照自然界的规律行事。
道教医学认为'人是一个小乾坤',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天供人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应顺应天地自然的关系和规律,使之达到'天人相应'的境界,这样才能'长生久视',尽终天年,反之则灾害降临,疾痛丛生。
道教医学通过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研究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发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常常影响着人体,会使人产生心理、生理及病理的变化。
如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气象被称为六气,正常时不会引起人们致病,若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则成为六淫,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因素,侵犯人体而造成疾病的发生,这种取类比象的方法不但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之中。
道医对病因的认识
道医对病因的认识本文章首发于为无书院微信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為無書院今日刊载《道医》第三章第一节第三章道医对人体及医药的认识一、道医的生理病理解说·道医对病因的认识二、道医对病因的认识三、道医对方药的认识四、药禁二、道医对病因的认识道医将病因分为三种,即本因,外因,引因。
本因乃人体根本之因也,外因乃后天失养之外在因素也,引因者,乃内外之感邪者也。
道医所认识的三种病因:第一,先天之所具(本因);第二,后天之失养(外因);第三,内外之受邪(引因)。
01本因本因,即人生本来所具有的。
因为人生天地之中,受到天地的滋养,但是天地尚不能全其有,更何况是人。
所以,人一生下来,就有若干条气脉不通,后天患病,必会与之有关。
《灵枢经》把人分为五形人,而五形人的品状形态,与人体内气血有余或不足有关。
就是说,如果先天木气太重,那么他在后天的形态体貌就可能会长得高高瘦瘦,形如树干一般,这是以常而推变。
主要是说明人体先天因素。
现代医学研究遗传学,也就是涉及本因的范围。
02外因外因,即是人会在后天环境中产生的疾病。
这与家居环境,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等有很大的关系。
家居环境在古代来讲就是风水,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比如,现在城市里面,因为泥土被换成了水泥地,地气就很难以上达于天,而天气又难以下达于地。
中间不通,就会很闷。
所以城市里面的人,大多会有一些头晕、心慌、全身无力等症状。
社会环境主要是因为在社会中,人类的工作、居住、学业、成就、名望、利益、金钱等,都对人体生理、心理有着某种程度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却往往是发病的原因。
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劳动和工作所引起的后天疾病,如经常坐着的人,易患肩周病、颈椎疾病等。
长期在海上工作或水中工作的人,则易患风湿病。
03引因引因,即是内有所患,外必引之之意。
人有喜怒之不同,外有寒暑之相荡,若是内气不足,外必附之而伤人。
道医之内因主要是精、气、神之不足,难以固守真一之体,故而外邪入里。
道教医学“病因理论”探微
道教医学“病因理论”探微
曹正同;段力;朱敏敏;武凤震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24(33)5
【摘要】道教医学是传统中华医学的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道教医学相关理论文献的梳理,将道教医学病因理论进行归纳、整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道教医学病因理论进行总结探讨:第一,精气理论对人体疾病产生的影响;第二,“脏腑之神”对人体疾病产生的重要规律;第三,“奇经八脉”理论在道教得以发展,是道教病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道教医学中对于“邪气”认识不仅包括六淫邪气,也包括自然界中无形的不正之气,如“精灵鬼怪”“三尸九虫”等具有宗教色彩的理论学说;第五,自然因果规律致病因素为道教病因理论根本因素。
以上五方面致病因素,既有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相似之处,又有典型宗教色彩因素,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传统道教医学病因理论体系。
【总页数】4页(P1-4)
【作者】曹正同;段力;朱敏敏;武凤震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成都医学院;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
【相关文献】
1.中医学术与道教文化的关系探微
2.角膜炎中医病因理论探微
3.朝医四象医学体质理论与《黄帝内经》理论体系源流关系探微
4.中医学与道教探微
5.道教医学文化史研究的一部开拓性力作——评盖建民《道教医学导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教医学的病因病机思想!早期道教《太平经》经典著述论述了其关于病因的认识,但与同时期传统医学理论,如《内经》、《难经》等,相比较显然相对落后。
例如,除了体现宗教观的负说外,主要从天地、阴阳、四时变化等体现天人相应的关系方面做出阐释,《太平经》“释承负诀”云:“多头疾者,天气不悦也。
多足疾者,地气不悦也。
多五内疾者,是五行气战也。
多病四肢者,四时气不和也。
多病聋盲者,三光失度也。
多病寒热者,阴阳气忿争也。
多病愦乱者,万物失所也。
多病鬼物者,天地神灵怒也。
多病温而死者,太阳气杀业。
多病寒死者,太阴气害也。
多病卒死者,刑气太急也。
多病气胀或少气者,八节乘错也。
”这种从宏观上寻找人体致病的原因,虽然也是基于经验的推断,有其合理之处,但显得很粗糙。
晋唐以来,道教医学的逐渐充实与成熟,但从根本上来说,道教医学是对传统医学的生命观、疾病观的一个发展。
因此,其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是道门中人对《内经》等传统医学经典著述关于病因、病机思想的阐发。
这是由于历代以来随着道教炼养家自疗及为他人疗疾的实践深入,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唐末五代以来,特别是明清两代道教医家、炼养家从内炼实践与对疾病治疗两方面深入的探索导致形体疾病的机理,并获得了许多规律性的认识,形成了区别于传统中医病机的观点。
其中,有些文献记载并追踪分析疾病发生的具体原因,以求解决办法,还从理论上加以总结。
显示出道教医学在阐释病因病机上的独特个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内丹炼养家探讨病因病机首先是从基于其自身的特殊需求。
他们发现后天生命体中奇经八脉的气机运行不阐达且多有瘀滞,是致病的根本原因,更是修仙的障碍。
这一重大发现是道门炼养者这一特殊群体基于其自身体验而得出来,也同样揭示了人体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他们以此为依据创造了各种具体却病强身之术,并传承至今。
归纳主要病因病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丶真气耗散与气机失调1先天真气耗散从内丹阴阳关系而言,内丹医学也注重人体阳气的作用,指出“元阳真气”的丧失是得病的根本原因。
《灵宝毕法》“匹配阴阳第一”云:自胎元气足之后,六欲七情,耗散元阳,走失真气。
虽有自然之气液相生,亦不得如天地之升降。
文中认为元阳真气的耗散直接使人体内心肾气液升降失调,导致全身气机升降失调。
同时,也认为人体阴阳需要符合“阴平阳秘”的平衡原则,《灵宝毕法》“聚散水火第二”又指出:“人之致病者,惟阴阳不和,阳微阴多,故病多。
”由于个体整体性的阴阳关系失调,自然疾病丛生了。
2心肾之气不交从心肾水火关系而言,由于心肾水火不交导致外邪侵入人体内而招徕疾病,《养生秘录》“中黄内旨”:今之人盖火燥炎上,水湿润下,自勾引阴邪之气,乘间而入,令人多病寿夭。
上文指出由于水火不交而致阴阳失调,“阴邪之气”与属于阴性的湿滞之气相随而入体内,二阴相并而成为致病因素了。
3.先、后天神气分离唐代谷神子裴铏《道生旨》中借栖真子杨君之口指出了常人得病之病因在于先、后天神气分离,云:将荤血为滋味,以艳容为欢娱。
罪根既深,神彩益浊,岂三魂之宁谧?被五贼之战争。
以恍惚而畅怀,及其喜乐,俄悼亡而感物,过甚悲伤。
振荡命门,坏坠元气。
虚赢渐逼,岂异尸居?枯稿欲来,何难骨立?盐梅销铄,寒暑煎熬。
既非金石之身,须示风霜之鬓。
大患拟作,微躯岂安?实为聋瞽之徒,岂觉幽玄之理?步步就死,兀兀不知。
上文指出人得病之根源在于后天生活之中不知节制,由于贪欲太过、七情过度而戕害身体内元气,而致“步步就死”而不自知。
裴氏继续从人的生命先、后关系分析上述生命过程,探寻其发病之根本,云:然神自离其母后,更不复到本来凝结之处。
盖人渐被五味沉之而不清冷,神虽同用,炁虽同行,终不释却相养、却相城,但相反尔!今以子母相离本者,盖缘未有窟宅,诸体尚阙,所以事须相离而各造化。
及其彼此安稳,更不相吊省,岂有子母得为顺序哉!金言心为气马,但意到则气到。
今人或偶使气到诸处,则不释到根本从来相合处耳。
修道之士,不可不留意焉。
脾去肾近者,若眼中黑,与赤远矣,足可明之。
其神虽都于心,亦寄位于精中,养其体,润其性,保其骨髓,使其坚强,人之寿考,神亦得久安于人体中矣!凡人临危险而毛发寒竖者,是神恐伤其窟宅尔。
······所言精者,积津气而成,若动摇而出,则神不安,为滑而决泻,减耗神之用也。
精之既竭,神亦耗尽,微微然渐与初来相类。
然心气既壮,水气又盛,人体坚强,五味薄铄,则气与神不想当。
既而无恋,求往不得,欻然而去归空。
······水气既无阳气管摄,亦便散也。
二物既去,则人体倾去,谓死即无所知也。
裴氏从先、后天神气的关系来探索病因,认为后天生命过程之中神气虽然“同用”、“同行”,但二者却未能“相养”、“相成”。
其根本原因在于后天之贪欲、七情太过而致“心气既壮”,体内之精气“动摇而出”,流失太多,则神失所养而“不安”亦随之耗散。
先天之气消耗日多则人体后天之阴滞之气渐多,即所谓“水气又盛”;同时,人体后天阴滞之气不断增加又损耗人体真阳之气,造成身内之“气与神不相当”。
这样先天之元神“既而无恋”又“求住不得”,故“欻然而去”,造成形神分离,而生命终结的不良局面。
4错采、错用后天气北宋张伯端在《青华秘文》中首先较为具体的阐述了“学道者,常有奇疾”的病因机制,“采取论”云:采者,求真阳于肾府;取者,取真汞于心田。
可以采则采,采之必得其用。
非其时而采之,则龙不降,虎不升。
虽见血气奔驰,冲冲来往,迷者以为交媾矣。
抑不知离坎自离坎,阴中之真阳,阳中之真阴,自兀然耳。
至于气脉为一念所止,则气疾入脉络之中、离坎之内,反有伤于铅汞。
虽曰养气,要于中,实所以丧元气耳。
夫元气之在人至静始见,是先天之气也;后天之气,时刻循环,但人汨于欲而不知详审耳。
至于略定之际,心无他用,使知气之上下,遂错采以为先天,致返加害。
所以近世之学道者,常有奇疾,盖为此也。
夫人之疾病,气脉为梗耳。
气本自调,而若役之使之,升则伤脾、胃、肝、肺、耳、目、口、鼻,降则如决水于长堤,锐然而下趋,沛乎其不可御也。
至真之物,其能存乎?张伯端运用了其修炼须采先天气的观点分析了“奇疾”之病因在于错采后天气为结丹原料,误用此“后天气”造成体内“本自调”的气机升降失常,反而耗损了体内之“元气”,戕伤人体经脉、脏腑、器官而招致“奇疾”。
清代柯怀经在《养性要旨》“防病说(并治法)”亦云:噫,不患病者未之有也,今详患病之原,甫行工际,误采后天气。
后天气因思虑见闻而生,即为浊气;采之无用,凝滞在腹,斯为之大患也。
为患不一:或临境著象,内成痞块;或升提邪火,外发涌疽;或行持间断,火炎水泛;或昏迷散乱,遗精走丹;或心神不灵,采取失候;或饮食不调,戕伤脏腑;致病甚多,难以俱论。
显而易见,柯氏发挥了张伯端的所谓“错采后天气”的说法,还进一步论述了由此引发的各种具体病症。
二、奇经八脉瘀滞内丹医学的奇经八脉思想认为人的先天生命与后天生命一个重要的生理差异就是先天生命阶段(主要指胎儿)人体奇经八脉是完全贯通的,而后天生命过程之中奇经八脉却逐渐瘀滞。
这是由于人出生以后,七窍开,知识渐长;奇经八脉(主要指任督二脉)上的主要关窍(如夹脊双关等)逐渐发生瘀滞,阻碍经脉内的气机正常升降,而致各种病症。
清三阳道人张松谷十分明确的阐述了这一观点,《丹经指南》“附补亏正法秘传”云:泥丸在头正顶前七分,玉枕乃脑后骨也,夹脊在背脊骨上十二节之下,下十二节之上,其中间即夹脊。
左右有两穴,左名膏,右名肓。
范业师云:“婴儿于胎中,此处本通。
后因胎足出产时,七窍顿开,气脉神明,不复由此升降,遂至血液垢腻,积渐淤塞。
孰知此间正是我初来时旧路。
张氏从内丹学关于人体生成的观点出发,把人体处于胎儿阶段(先天)与生身之后阶段(后天)进行设定对比;认为人体从胎儿到出生,就是从先天转入后天阶段,二者的区别在于后天之身督脉之夹脊关(即双关)淤积而使气脉升降受到阻,成为长寿延命的障碍。
清代著名内单家闵一得则用“泥精说”进一步发展了张伯端“阴神说”之论,他把八脉通道中关窍瘀滞说推而广之,扩大到整个脉道,并把“精凝不化”归因于体内命门火衰之故。
《锁言续》云:要知气不后升,皆因泥精塞络及窍之故。
······神衰则气凉,气凉则精凝不化,中变成痰,充塞经络,而孔窍咸塞。
其流弊,非惟大道难行,性命亦难暂保。
······气不后升,其去斯祸不远矣。
且气不后升,升必自前,气若前透,其祸更大。
(小则肝气发,大则脚气冲。
)而病发必春,春发犹可,夏发乃烈。
盖比泥精成痰,先塞中宫,阻气下注;间有随炁下流,而命门火衰,降物凝塞于下;而尾闾穴壅,则其夹脊、顶枕必或壅塞,是已任督咸闭,祸岂能测?上文概括了闵一得关于“泥精说”的主要观点。
闵氏认为阳虚、命门火衰而导致精凝不化而泥精成痰,导致“任、督咸闭”。
具体表现为:首先,就任脉而言,“中宫”被闭塞,而阻碍了经气下行,即便有下行之气,也因为命门火衰而气不得复升;其次,就督脉而言,尾闾穴、夹脊、顶枕这三大关窍均被壅塞。
由于痰淤而阻滞身体的任、督二脉及重要关窍的气机升降失调,而成为人体致病因素。
医谚云:“百病多由痰作崇”,反应了这一归因是符合中医学医疗实践对痰病的认识。
丹家常称这种瘀滞为“阴神”或“泥精”,指出须以真阳之气(即先天之气)冲开,使经脉贯通而却除病根。
中医学认为人体肾命门中元阳之气(或称命门真火,名门真气,先天真气,真气,天癸),是维持人体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养生却病的关键,对于人的后天生命过程中正常或疾病所耗损的先天真气,医家认为可以通过后天水谷和方药来滋补,达到使之充满的目的。
内丹学同样认为修真的关键在于获得纯阳真一之气,而且秘传有补阳之术,能够不用药物,通过内丹功夫达到目的。
正如前引清道教丹家张若虚所描述那样,“若得此种阳之诀,则不论老少,其肾阳变弱为强,易如反掌”,但需要一定的内炼程序。
如何发动人体内真阳之气呢?历代内丹家认为关键在于玄关一窍,但是关于此窍的所在则众说纷纭,有的予以定位,也有不予定位,但均认为此处在任督二脉交接处的“阴跷穴”,可以通过内观体验到“气根实从阴跷底起”。
他说:阴跷在谷道前,肾囊后,空地正中央处,入肉一寸二分,即是肉茎尽根处。
医书名海底穴,《道藏》名三叉路水口,此谓建筑玄关基础之地,但查医书《内经》、张紫阳之言可据。
······觉我之气根,实从阴跷底起,上升至脐轮,即自止而不上。
复由脐轮下降至阴跷底。
自是升升降降,不出此三寸一分半之间。
······总之,务要此虚灵不昧之体,归入阴跷穴中而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