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何龙斌时间:2013-11-27浏览次数:39 次
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包括完善的法律体系、推广新农作模式、发展精准农业、重视技术研究与教育,以及财政支持力度大等。在总结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中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不同国情进行了比较,分析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以期为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消费及其废弃的整个过程中,将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传统线性增长的经济体系,转换为“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1]。农业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潮流和趋势,也是21世纪的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道路,致使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而从国际方面来看,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由于起步早,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上已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对中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笔者通过对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分析,结合中国农业国情,分析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经验,以期为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一、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
1.健全法律体系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能源、高消耗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致资源供给的日渐短缺和环境恶化。为此,美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
列措施改变这一局面,而立法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美国通过制定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环境法规,形成了一个严格的全方位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防治污染法规体系。1965年美国颁布了《固体废物处理法》,之后多次对其修改,并重新定名为《资源保护和回收法》,这对美国废物再循环和综合利用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污染预防法》,将“对污染尽可能地实行预防或源削减”确定为美国的国策之一。2000年美国颁布了《有机农业法》,该法律的实施对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2年美国出台了《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除此之外,在促进农业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美国联邦还出台了《多重利用、持续产出法》、《森林、牧场可更新资源规划法》、《联邦土地利用和管理法》以及《濒危物种法》等,所有这些法规虽没有以循环经济命名,但都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和原则。
2.推广新农作模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并大力推广可持续农业的新农作模式。可持续农业模式由作物轮作、休闲农作、覆盖作物轮作、残茬还田免耕、农牧混合和水土保持耕作等组成,强调农业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如作物轮作中的“玉米—(大麦+牧草)—玉米”模式,即玉米连作2年,再种大麦并套播牧草,种3~4年牧草后再种玉米,这种模式有助于抑制杂草及病虫害,可改善植物养分的供给,防止土壤流失,降低水资源的污染。再比如,残茬还田免耕法主要是将小麦、大豆等作物秸秆采用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和高留茬收割还田,并采用专用的6行或4行大中型免耕播种。大量试验表明,这种方式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该技术20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免耕农田的主导技术,全美国有约70%的农田采用该技术。另外,覆盖作物轮作也得以在美国东部温带湿润地区试行推广。它以豆科绿肥、豆科作物、饲草作物为主,通过种植覆盖作物越冬后直接用作覆盖绿肥还田。通过试验
表明,在基本不用氮肥的情况下,采用该技术农作物产量可提高30%~40%[2]。
3.发展精准农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精准农业也称为精确农业、精细农作,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其含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如化肥、农药、水、种子和其他方面的投入量,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化学物质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自然资源[3]。因此,精准农业的本质是农业循环经济。精准农业是现有农业生产措施与新近发展的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核心技术是“3S”(GPS、GIS、RS)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20世纪70年代,由于电脑技术的发展,美国将信息技术引入农业领域,开始了精准农业的探索。1993年精准农业技术首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两个农场进行试验,结果当年用GPS指导施肥的产量比传统平衡施肥的产量提高30%左右,而且减少了化肥施用总量,经济效益得到大大提高。到目前为止,美国200多万个农场,有60%~70%的大农场采用精准农业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4.重视技术研究与教育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美国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方法是将高新技术引入到农业循环经济之中,构建先进农业技术体系,真正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减量投入,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为此,美国联邦政府不仅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精准农业技术、高效施肥、灌溉技术以及无公害植物保护技术等先进技术的研究,而且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境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建立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研发农业环保仪器设备。环境污染管理检测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属于强制性执法检测,美国各级政府对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给予充分重视,并将其作为研发重点。另外,美国非常重视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对占人口总数1%的农民实行免费教育培训。而且各级部门对农业人员培训必须按规定的计划与标准执
行,同时要求也十分严格。
5.财政支持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补贴最多的国家。这些补贴中包括名目繁多的生态环境补贴。早在1986年美国就开始实施土地休耕保护计划,根据这一计划,费用由政府补贴,农民(包括农场主等)可自愿参与,实施10~15年的休耕还林、还草等长期性植被恢复保护[4]。鉴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要求,美国近年来显著加大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根据美国出台的《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对于生态保护方面,新增加补贴支出占总增加额的30%。据估算,2002—2007年间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总额达到了220亿美元。而且,根据该法案,农业部可以实施多项补贴计划,包括土地休耕、湿地保护、水土保持、草地保育等补贴计划,既可发放现金补贴,也可提供技术援助,使农民直接受益。
二、中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国情比较
1.农业自然资源。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美国土质肥沃,海拔500m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同时,美国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0%,为18817万hm2,人均接近0.8hm2。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
2.4亿hm2,森林和林地2.65亿hm2。中国是多山国家,山地占66%、平原占12%,有戈壁、沙漠、冰川、雪地、石山、裸地和高寒荒地2.66亿hm2,占国土面积的27.7%,这些地区基本上不能进行农业利用。年降水量低于40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占53%。截至2006年10月31日,中国耕地面积为1.21亿hm2,人均耕地只有926.6m2,远低于美国的人均8000m2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