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明朝【精品PPT】共17页文档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治ppt下载
官对谁负责?吏、户、礼、兵、刑、工
皇帝
(3)全材国料的中军“政帝大自权操,威都柄集”中是到什了么皇意帝思手?中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加强了君权
再见
•
1. 写意画要借“象”表达不可视的“意”, 就需要 对“象” 进行刻 画,只 是相对 于“象” 来说, 它更重 视“意” 的表达.
1
2
猜猜
我是谁
3
4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都城: 应天(南京) 建立者:朱元璋 明太祖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 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 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 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2. 中国画中的写意精神是一种文化自 觉,这 种文化 自觉要 求画家 在画中 画出文 化,观 者欣赏 画作时 领略的 正是这 种文化
•
3. 中国画把客观物象作为艺术对象来 表现, 而不是 将其作 为科学 对象来 描绘, 它传达 给观众 的是文 化的智 慧,而 非科学 的知识
•
4.写意画中的“意”不只是个人的和当下 的,还 是群体 的和历 史的; 惟其如 此,它 才能为 别人所 理解, 才能作 为文化 被后人 所传承 .
问: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 天下事”?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根据材料和教材分析:明太祖设立特务 机构——锦衣卫的目的、特点是什么?
目的: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特点:它由皇帝直接指挥
明成祖时,又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 亲信宦官统领。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 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 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 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 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历史明朝介绍ppt课件
3
文学方面,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西游 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小说《金瓶梅》就是 出于明朝。冯梦龙加工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 ”(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 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写青年爱情故事以及平民 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 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与“三言”类 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凌蒙初编著的“二拍”以 及1987年才被发现的《型世言》(陆人龙编著)。传统 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著名文人有刘基、宋濂、 高启、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 钱谦益、张岱、吴伟业等人。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 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199-200]
明朝介绍
七年二班 宋雅婧
1
明朝(1368-1644年[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 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2]历经十 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3]
2
明太祖即位后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改革元朝留下的糟糕吏治 ,惩治贪污的官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36]史称洪武之治。明太祖确立里甲制 ,[42-43]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43-44]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 及地方治安的维持。[36]同时朱元璋多次派军北伐蒙古,取得多次胜利,最终在捕鱼儿 海灭亡北元朝廷,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明太祖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45]但是也对这些功臣有所猜忌,恐其居功枉法,图谋 不轨。而有的功臣也越过礼法,为非作歹。[46-48]明太祖借此兴胡惟庸和蓝玉案大狱 ,几乎将功臣全部诛杀。[36][43]1380年明太祖以擅权枉法之罪名杀胡惟庸,[49]又杀 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1390年有人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关系密切,李善 长因此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被杀,总计株连者达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43]此后 ,明太祖又借大将军蓝玉张狂跋扈之名对其诛杀,[48]连坐被族诛的有一万五千余人, 史称蓝玉案。[50]加上空印案与郭桓案合称明初四大案。此时除汤和、郭英与耿炳文外 功臣几乎全数被杀。[51]明太祖通过打击功臣、设立锦衣卫加强特务监视等一系列方式 削弱了权贵同时也加强皇权。 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 。明惠宗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52]周王、代王、齐王、 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53-55]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朱棣的精兵 ,准备削除朱棣。结果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最 后率军南下,占领京师,是为靖难之役。[36]后来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明 惠宗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
文学方面,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西游 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小说《金瓶梅》就是 出于明朝。冯梦龙加工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 ”(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 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写青年爱情故事以及平民 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 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与“三言”类 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凌蒙初编著的“二拍”以 及1987年才被发现的《型世言》(陆人龙编著)。传统 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著名文人有刘基、宋濂、 高启、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 钱谦益、张岱、吴伟业等人。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 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199-200]
明朝介绍
七年二班 宋雅婧
1
明朝(1368-1644年[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 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2]历经十 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3]
2
明太祖即位后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改革元朝留下的糟糕吏治 ,惩治贪污的官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36]史称洪武之治。明太祖确立里甲制 ,[42-43]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43-44]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 及地方治安的维持。[36]同时朱元璋多次派军北伐蒙古,取得多次胜利,最终在捕鱼儿 海灭亡北元朝廷,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明太祖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45]但是也对这些功臣有所猜忌,恐其居功枉法,图谋 不轨。而有的功臣也越过礼法,为非作歹。[46-48]明太祖借此兴胡惟庸和蓝玉案大狱 ,几乎将功臣全部诛杀。[36][43]1380年明太祖以擅权枉法之罪名杀胡惟庸,[49]又杀 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1390年有人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关系密切,李善 长因此被赐死,家属七十余人被杀,总计株连者达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43]此后 ,明太祖又借大将军蓝玉张狂跋扈之名对其诛杀,[48]连坐被族诛的有一万五千余人, 史称蓝玉案。[50]加上空印案与郭桓案合称明初四大案。此时除汤和、郭英与耿炳文外 功臣几乎全数被杀。[51]明太祖通过打击功臣、设立锦衣卫加强特务监视等一系列方式 削弱了权贵同时也加强皇权。 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 。明惠宗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52]周王、代王、齐王、 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53-55]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朱棣的精兵 ,准备削除朱棣。结果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最 后率军南下,占领京师,是为靖难之役。[36]后来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明 惠宗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
中国历史明朝【精品PPT】共19页文档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国历史明朝【精品PPT】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明朝历史简介 ppt课件
明朝历史简介
名人名事简要
• 明太祖——朱元璋 • 明成祖——朱棣 • 开国名将——常遇春 • 救国宰相——于谦 • 风流人物——唐伯虎
明朝历史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历史简介
明成祖——朱棣
明朝历史简介
开国名将——常遇春
明朝历史简介
救国宰相——于谦
明朝历史简介
风流人物——唐伯虎
明朝历史简介
明朝历史简介
政治
• 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亲理政务,但是力不从心,仿宋制,置华 盖殿 、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 品秩皆为正五品。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 参预机务,由此成立内阁。
• 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 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明仁宗增置谨 身殿 大学士。宣宗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 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明初,内阁无实权。之 后内阁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到明世宗时,内阁终跃至六部之上。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内阁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 构
明朝历史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历史简介
——
明朝
• 这个传奇就是它留下千年封建王朝史最辉煌的一笔。 • 它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名臣、名相、名将无数。 • 它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为帝王,屹立276年不到,留下数不清的谜团。 • 这是神奇的朝代,自开国以来遍布传奇。
明朝历史简介
大明王朝简介
•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 朝。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 运276年,明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今 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 明亡。随后满清入主中原。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 的繁盛时代。
名人名事简要
• 明太祖——朱元璋 • 明成祖——朱棣 • 开国名将——常遇春 • 救国宰相——于谦 • 风流人物——唐伯虎
明朝历史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历史简介
明成祖——朱棣
明朝历史简介
开国名将——常遇春
明朝历史简介
救国宰相——于谦
明朝历史简介
风流人物——唐伯虎
明朝历史简介
明朝历史简介
政治
• 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亲理政务,但是力不从心,仿宋制,置华 盖殿 、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 品秩皆为正五品。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 参预机务,由此成立内阁。
• 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 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明仁宗增置谨 身殿 大学士。宣宗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 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明初,内阁无实权。之 后内阁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到明世宗时,内阁终跃至六部之上。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内阁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 构
明朝历史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历史简介
——
明朝
• 这个传奇就是它留下千年封建王朝史最辉煌的一笔。 • 它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名臣、名相、名将无数。 • 它历经十二世共十六为帝王,屹立276年不到,留下数不清的谜团。 • 这是神奇的朝代,自开国以来遍布传奇。
明朝历史简介
大明王朝简介
•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 朝。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 运276年,明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今 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 明亡。随后满清入主中原。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 的繁盛时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17张PPT)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电影《锦衣卫》海报
锦衣卫印
锦衣卫特务机构
职能: 对臣民监视、侦查。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
不受法律的约束。
“时京官安每旦然入朝朝,中必与坐妻,子诀别, 却知天下事。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锦衣卫:陛下,这是昨天晚上宋学士家宴请宾客的情况。(把图 交给宦官递给皇帝) 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那些人呢? 宋濂(惊讶的表情):皇上是不是知道了(轻声)。谢皇上关心, 臣昨天和几个朋友聚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 宋濂:禀皇上,有糖醋鲤鱼、宫保鸡丁、四喜丸子、京酱肉丝、 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瓜。 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 很放心(面露笑容)。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 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 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 不入啊。
“厂卫”---锦衣卫、东厂、西厂
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代在刑部、 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 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 机构。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 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锦衣卫原为皇帝亲军侍卫,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明太祖加强 专制统治,特令其兼管刑狱,并给予巡查缉捕的权力,但其本职仍 是“侍卫”。锦衣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担任。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1420年在 北京设立了东厂,用亲信宦官任东厂提督,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 言、大奸大恶”的事,并可以直接报告皇帝,有监视 锦衣卫之权。厂、卫彼此制约,便于皇帝全面控制。 西厂设立于1477年,也是由宦官掌领,但其规模、权 力超过东厂,自京师内外到各地王府、大小城镇,甚 至偏僻乡村,都有他们的踪迹,1510年被撤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17张PPT)
朝 朱元璋
革官制 设锦衣卫
的 强化皇权 统
影响:使皇权高度集中,
治
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改革科举 制度
农业
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
商业
表现:考“四书”“五经”, 写八股文
影响:禁锢人们的思想, 阻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
皇帝
吏户 礼 兵 刑工
为监视官民,朱元 璋设立了锦衣卫。 明成祖又成立了东 厂。这两个机构合 称“厂卫”。
科举考试的变化
一、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变化
科举制度建立
完善科举制
发展科举,选 拔人才,首创 殿试制度
。 。 。发展了科举制
明朝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命题范围: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 答题观点: 只能以《四书集注》为标准 文 体: 必须分成八个部分
472(件) 19 4﹪
----(清)徐大椿
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四、明朝的经济
明朝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1.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
玉米
红薯(甘薯)
向日葵
马铃薯(土豆 )
花生
2、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东北半城皆机户,万户机声传小巷”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
年代
汉代 隋唐 宋元 明清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
---(明末学者)顾炎武
扼杀了读书人的聪明才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 世界主要 中 占百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似
科技发明 国 分比 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
45(件) 28 62﹪ 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 45(件) 32 71﹪ 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 67(件) 38 57﹪ 唐宗是哪朝皇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治课件共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 治课件 共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 治课件 共PPT
三.科举制度的变化——八股取士(思想)
朱 4.影响:
元 消极: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社会
璋 强
的发展。考中者成为皇帝旨意的图为考场和看榜图 顺从者。(奴仆)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政治: (2)在中央:①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
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 ③
皇帝 丞相
后
改 革
皇帝
胡惟庸 我是最后一个丞相
吏户礼 兵刑 工
吏 户礼兵 刑 工
丞相制废除前的行政图
思考:丞相是哪个朝代设立的? 秦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 治课件 共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 治课件 共PPT
权利的分散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 和地方的权利,防止朝臣和地方官 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 治课件 共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 治课件 共PPT
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 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 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 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禁锢思想,摧残人 才,考中者成为皇 帝旨意的顺从者。
展
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或
读书人,你生活的幸福指数高吗?
说明理由。
你认为应该创设怎样的环境, 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中国科技创新的奠基人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 治课件 共PPT
三.科举制度的变化——八股取士(思想)
朱 4.影响:
元 消极: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社会
璋 强
的发展。考中者成为皇帝旨意的图为考场和看榜图 顺从者。(奴仆)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政治: (2)在中央:①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
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② ③
皇帝 丞相
后
改 革
皇帝
胡惟庸 我是最后一个丞相
吏户礼 兵刑 工
吏 户礼兵 刑 工
丞相制废除前的行政图
思考:丞相是哪个朝代设立的? 秦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 治课件 共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 治课件 共PPT
权利的分散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 和地方的权利,防止朝臣和地方官 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 治课件 共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统 治课件 共PPT
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 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 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 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禁锢思想,摧残人 才,考中者成为皇 帝旨意的顺从者。
展
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或
读书人,你生活的幸福指数高吗?
说明理由。
你认为应该创设怎样的环境, 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中国科技创新的奠基人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
明朝历史简介ppt课件
• 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小说 《金瓶梅》就是出于明朝。[290] 冯梦龙加工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喻世 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写青年爱情故 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转 运汉巧遇洞庭红》等;与“三言”类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凌蒙初编著的“二拍” 以及1987年才被发现的《型世言》(陆人龙编著)。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著 名文人有刘基、宋濂、高启、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钱谦益、 张岱、吴伟业等人。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
• 晚明书院的兴盛冲击了官学的地位,许多知识分子利用在书院 讲学之际借机批评时政,如曾讲学于东林书院的顾宪成及高攀 龙,就常讽刺时政,也使东林书院成为与当权派对抗的中心, 进而导致东林党争。当时学者也会借用寺庙周边的空地举行 “讲会”,倡导新的思想价值与人生观
王阳明
7
文学
• 明代文学以小说达到的艺术成就最高,创作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 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的话本、拟话本。一些文人加工改写了宋元话本,还 创作拟话本。“三言”、“二拍”就是这种话本和拟话本的代表作。
6
思想
• 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 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 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 而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更进 一部的强化此方面的论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 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而李贽则更肯定“人欲”的价值,认为 人的道德观念系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现追求个体价值 的思想。因西学东渐使科学精神与实学风尚也开始流行。明末 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异族的侵略,哲学家开始更多思考现实问 题与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等。
• 晚明书院的兴盛冲击了官学的地位,许多知识分子利用在书院 讲学之际借机批评时政,如曾讲学于东林书院的顾宪成及高攀 龙,就常讽刺时政,也使东林书院成为与当权派对抗的中心, 进而导致东林党争。当时学者也会借用寺庙周边的空地举行 “讲会”,倡导新的思想价值与人生观
王阳明
7
文学
• 明代文学以小说达到的艺术成就最高,创作了大量的以历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 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的话本、拟话本。一些文人加工改写了宋元话本,还 创作拟话本。“三言”、“二拍”就是这种话本和拟话本的代表作。
6
思想
• 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 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 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 而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更进 一部的强化此方面的论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 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而李贽则更肯定“人欲”的价值,认为 人的道德观念系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现追求个体价值 的思想。因西学东渐使科学精神与实学风尚也开始流行。明末 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异族的侵略,哲学家开始更多思考现实问 题与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等。
历史课讲义(明朝)PPT课件
•
17
拓展
而这却造成了
靖难之役
18
再见!
19
在流浪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 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 险。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 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李二、彭 大、赵均用起于徐州。几个月之间,各地纷纷响应。第二年正月十一日,定远土 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 白莲会的首领。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随后,郭
10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 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8年又回到了皇觉寺。 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 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 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而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 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
谷王:明太祖子,初建藩国在上谷宣府(今河北宣化县),后改建藩国于长沙。后阴谋政变,获罪削去谷王爵位, 废除封国。 韩王:明太祖子,初建藩国于开源,后改建藩国于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县)。 沈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开源潞州府(今山西长治市)。 安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甘肃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市)。 唐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河南南阳府。 郢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湖广安陆府。 伊王:明太祖子,建藩国于河南洛阳府,明世宗时削去伊王爵位,废除封国。 靖江王(明太祖朱元璋侄子):建藩国于广西桂林府。 徐王:允(火熙),懿文太子标第五子。
[精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共17张PPT)
职责: 掌管侍卫、缉捕、 刑狱诸事,保护 皇帝,镇压官民
锦衣卫
特点:由皇 帝直接指挥, 是皇帝的耳
目和爪牙
发展:明成 祖成立东厂 , 与锦衣卫合 称“厂卫”
4.作用: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
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就使皇权
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9
一三 探究点:科举考试的变化
(2)1351年,农民起 义爆发并迅速发展, 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 步强大
元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4
2.建立 明太祖
时间: 1368年 都城: 应天(南京) 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5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6
14
随堂训练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
A 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15
C 2.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16
D 3.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
B.三通四
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17
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加强君主 集权在政治、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吗?
2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
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知道明朝经 济的发展 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书,理解其影响 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
3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明朝的建立 1.背景
(1)元朝末年,政 治腐败,社会动荡, 民不聊生
明朝历史简介 ppt课件
明朝历史简介
思想
• 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 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 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 而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更进 一部的强化此方面的论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 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而李贽则更肯定“人欲”的价值,认为 人的道德观念系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现追求个体价值 的思想。因西学东渐使科学精神与实学风尚也开始流行。明末 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异族的侵略,哲学家开始更多思考现实问 题与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等。
明朝历史简介
政治
• 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亲理政务,但是力不从心,仿宋制,置华 盖殿 、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 品秩皆为正五品。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 参预机务,由此成立内阁。
• 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 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明仁宗增置谨 身殿 大学士。宣宗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 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明初,内阁无实权。之 后内阁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到明世宗时,内阁终跃至六部之上。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内阁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 构
明报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武宗时期还一度 设有内行厂。
• 锦衣卫负责侦查国内外情报,直接对皇上负责,拥有可以逮捕任 何人,并进行秘密审讯的权利。东厂主要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 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 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 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 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 捕、审讯。[231] 西厂设立于宪宗时期,首领为汪直。1482年后被 废。其后又被武宗短暂恢复。内厂设于武宗时期,任务是牵制锦 衣卫、东厂和西厂的权利,防止它们三个机构相互勾结权利的扩 展,是武宗为政的另一种手段。首领为宦官刘谨,刘谨伏诛后, 内厂与西厂同时被废,仅留东厂。
思想
• 哲学思想上,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他的 思想强调“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 将“人”的主动性放在学说的重心。 而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更进 一部的强化此方面的论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 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而李贽则更肯定“人欲”的价值,认为 人的道德观念系源自于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现追求个体价值 的思想。因西学东渐使科学精神与实学风尚也开始流行。明末 伴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异族的侵略,哲学家开始更多思考现实问 题与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黄梨洲、顾亭林等。
明朝历史简介
政治
• 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亲理政务,但是力不从心,仿宋制,置华 盖殿 、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 品秩皆为正五品。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 参预机务,由此成立内阁。
• 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 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明仁宗增置谨 身殿 大学士。宣宗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 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明初,内阁无实权。之 后内阁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到明世宗时,内阁终跃至六部之上。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内阁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 构
明报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武宗时期还一度 设有内行厂。
• 锦衣卫负责侦查国内外情报,直接对皇上负责,拥有可以逮捕任 何人,并进行秘密审讯的权利。东厂主要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 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 汇报。依据监视得到的情报,对于那些地位较低的政治反对派, 东厂可以直接逮捕、审讯;而对于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皇室 贵族身份的反对派,东厂在得到皇帝的授权后也能够对其执行逮 捕、审讯。[231] 西厂设立于宪宗时期,首领为汪直。1482年后被 废。其后又被武宗短暂恢复。内厂设于武宗时期,任务是牵制锦 衣卫、东厂和西厂的权利,防止它们三个机构相互勾结权利的扩 展,是武宗为政的另一种手段。首领为宦官刘谨,刘谨伏诛后, 内厂与西厂同时被废,仅留东厂。
明朝的历史课件模板
明朝的历史课件模板
一、明朝的起源
1368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告建立大明朝,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的改革重视农业和教育,加强中央集权,减轻负担,鼓励吏治,得以确立帝国的基础。
二、明朝的政治经济
1、明朝的中央集权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大臣为皇帝谋复国问难。
明朝继承了唐宋元的九品制度,是一个典型的身份政治。
知识分子成为朝中官员的主力,承担着文化、教育的职责。
明朝开创了朱紫国学,建立了书法篆刻等文化艺术的瑰
宝。
明朝的经济高度发展,规模非常庞大。
明朝稳定和发展了农业生产,促进工商业的繁荣。
在商贸方面,明朝进行了海运贸易,对于外国商品有着巨大的需求。
三、明朝的文化
明朝的文化是全球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尤其是在文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
的地位。
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等等。
四、明朝的社会
明朝社会阶层划分明显,且每一阶层的人们的思想和习惯都不同。
在封建等方面,明
朝表现出了科学化和审美化的倾向。
五、明朝的崩溃
明朝的政治系统和社会系统在中期已经开始崩溃,经济发展趋势还是高涨的。
由于明
朝对农民抑制过度,加上官员贪污腐败,明朝破灭在农民起义的反抗中。
【小结】
明朝在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得到了高度发展。
然而,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导致其终归走向衰落,作为中华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朝留下的知识、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永载史册。
【初中历史】明朝的统治ppt17 人教版
明代青花扁壶
课堂小结
布政司 八股取士
知识分子
地方
废行中书省
按察司 都司
皇 帝
群臣
厂卫特务机构
人民
中 央
废丞相和中书省
明朝经济的发 展
农业、手工业、 商业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
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A
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D
3、济南城区有一条街名叫按察司街,从历史角度推断这条 街获此名最早是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C
4、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C
5、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的弊端,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形成比 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没有独立性,容易形成专权,出 现偏颇决策,给统治埋下危机。
3、特务机构的设置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1)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臣民终日惶恐,惟命是从,不求进取。
手工业: 苏州是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制瓷中心
商业:
有许多商业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
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
玉米
红薯(甘薯)
马铃薯(土豆)
向日葵
番茄(西红柿)
花生 辣椒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 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 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 全国的制瓷中心。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 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 商帮,如晋商、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