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 PPT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灭
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
六
国
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一
秦
灭
咸阳……在今陕西咸阳
六
陇西郡……郡冶在今甘肃临洮
国
勃海……今渤海
东海……包括今东海和黄海
辽东郡……郡治在今辽宁辽阳
临洮……在今甘肃岷县
南海郡……郡治在今广东广州
秦
朝
形
势
图
一
秦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
国
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
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
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
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问题思考
一
秦
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
灭
交流有什么好处?
六
国
答: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
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
一
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的 措
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来自皇为消除文施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
①
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
小篆,也叫秦篆,指笔画较简 省的篆书,秦朝李斯等取大篆稍
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
加整理简化而成。后来,社会上 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
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
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
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秦始皇
二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
的差别。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三
相关史事
山 顶
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于1930年。后来由裴文中主持发掘,发现3个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洞
以及至少代表8个个体的遗骨化石。山顶洞人的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类接近,已经具有
人
现代人类的特征。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还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和饰物。其中,穿孔骨针
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
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
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二
北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
京 人
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
的 早 期
①
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
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 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 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 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
人 类
早的古人类。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
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 的重要证据。
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
孔技术。他们已经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
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三
山 顶
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也
洞
会埋葬逝者。
人
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课件第一课
元谋人的牙齿
3、距今年代 : 万年以前, 约170万年以前,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确定最早的人类 万年以前
4、元谋人的特点: 、元谋人的特点:
A、制造工具: 打制工具 B、知道用火: 天然火
思考:人很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遗址: 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北京人 北京人遗址: 1、名称: 北京人 2、地点:北京周口店 3、距今年代: 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4、特点:
A
D.山顶洞人 .
谢
谢!
下次上课再见! 下次上课再见!
) )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A、会不会制造工具 C、能否使用天然火
B、 是否使用打制石器 D 懂不懂磨制石器
3.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 B.北京人 北京人 C.山顶洞人 .
A )
D.蓝田人 蓝田人 )
4.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元谋人 元谋人 B.蓝田人 蓝田人 C.北京人 .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人类的起源
想一想关于人类的起源,你知道有
哪一些神话传说?
古代神话
近代人类学
《圣经》 圣经》
中国神话
英国达尔文
德国恩格斯
上帝创造人
女娲创造人
古猿进化为人
劳动创造人
第一课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一 最早的祖国境内人类
1、名称: 元谋人 2、地点: 云南元谋县
a、手脚分工明显。 b、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打成的粗燥石器以及木棒。 c、会使用天然火,会管理火。 d、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e、平均分配消费品
3、距今年代 : 万年以前, 约170万年以前,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确定最早的人类 万年以前
4、元谋人的特点: 、元谋人的特点:
A、制造工具: 打制工具 B、知道用火: 天然火
思考:人很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遗址: 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北京人 北京人遗址: 1、名称: 北京人 2、地点:北京周口店 3、距今年代: 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4、特点:
A
D.山顶洞人 .
谢
谢!
下次上课再见! 下次上课再见!
) )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A、会不会制造工具 C、能否使用天然火
B、 是否使用打制石器 D 懂不懂磨制石器
3.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 B.北京人 北京人 C.山顶洞人 .
A )
D.蓝田人 蓝田人 )
4.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元谋人 元谋人 B.蓝田人 蓝田人 C.北京人 .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人类的起源
想一想关于人类的起源,你知道有
哪一些神话传说?
古代神话
近代人类学
《圣经》 圣经》
中国神话
英国达尔文
德国恩格斯
上帝创造人
女娲创造人
古猿进化为人
劳动创造人
第一课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一 最早的祖国境内人类
1、名称: 元谋人 2、地点: 云南元谋县
a、手脚分工明显。 b、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打成的粗燥石器以及木棒。 c、会使用天然火,会管理火。 d、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e、平均分配消费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32张PPT课件
3.以下选项中,可以用于判断北京人已经使用火的依据是( C )
A.遗址中出土北京人头盖骨 B.北京人遗址出土有石器 C.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 D.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解析】可以用于判断北京人已经使用火的依据是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北 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 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 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 然的能力。故选C。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 历史的重要证据
地点:云南元谋县
人与猿(动物) 的根本区别
元谋人上中门齿化石
生产生活情况: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社会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元谋人狩猎想象图 元谋人使用的刮削器
元谋人头像复原图
北京人的发现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A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 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 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七年级上册
上面三幅图是对“人从哪里来”这一问题的几种认识。你觉得人 是怎样来的?
人类进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元谋人的生活概况; 2.掌握北京人的发现、生产和生活状况及其意义; 3.了解山顶洞人的发现及其生产生活状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16张PPT)
“无为而治” 《道德经》(道家的经典)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老子
第8课 百家争鸣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 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 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 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 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第8课 百家争鸣
9、有时候 读书是 一种巧 妙地避 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320 21/8/3 Tuesda y, Aug ust 03 , 2021
10、阅读 一切好 书如同 和过去 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32 021/8/ 32021/ 8/38/3 /2021 6:59:1 5 PM
第8课 百家争鸣
某校存在一些不良的校风,比如有的同学不 爱护学校公共财物。怎样来改善不良校风,使同 学们自觉去保护好学校的公共财物呢?
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
儒家
方式二: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做错一点也加以 法家 “处罚”——
方式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让同学们自觉去 道家 要求自己——
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温故知新”
孔子
创办私学 教育成就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诗经》《尚书》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三、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为何而“争鸣”?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诸侯国互相攻伐,战
第8课 百家争鸣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老子
第8课 百家争鸣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 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 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 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 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第8课 百家争鸣
9、有时候 读书是 一种巧 妙地避 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320 21/8/3 Tuesda y, Aug ust 03 , 2021
10、阅读 一切好 书如同 和过去 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32 021/8/ 32021/ 8/38/3 /2021 6:59:1 5 PM
第8课 百家争鸣
某校存在一些不良的校风,比如有的同学不 爱护学校公共财物。怎样来改善不良校风,使同 学们自觉去保护好学校的公共财物呢?
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
儒家
方式二: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做错一点也加以 法家 “处罚”——
方式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让同学们自觉去 道家 要求自己——
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温故知新”
孔子
创办私学 教育成就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诗经》《尚书》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三、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为何而“争鸣”?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诸侯国互相攻伐,战
第8课 百家争鸣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5张PPT)
孔子 儒家
老子
道家
春秋
《道德经》
随堂练习
1.中国古代有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是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 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
2.位于福建泉州的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的道教老君造像,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 久的道教石雕造像,素有“老子天下第一”的美誉。与老子相关的书籍是( )
A.“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B.要求统治者用“仁政”,轻徭薄赋 D.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主义,提倡法治
5.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 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 样的教学方法?
思考
提示:因材施教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
“冉有,平时碰到事情老是退退缩缩, 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 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什么是百家争鸣?百家是指一百家?
百家
争鸣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 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 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 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史 称“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墨子名片
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
“兼爱”“非攻”; 提出要选贤能的人 治理国家; 批判贵族的奢侈生 活,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名片 荀子名片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 主张: 实行“仁政”; 主张: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思想 实行“礼治”;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儒 家
明确尊卑等级,以维 系社会秩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共16张PPT)
①应顺应自然。
②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相互转化。
老子
③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④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二、孔子
孔子
人物简介: • 名丘,字仲尼, • 春秋末期鲁国人, • 儒家学派创始人(P38), •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
P37下) • 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主要活动:
A、学习礼乐 B、从政;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子
荀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思想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
地位 墨家的 创始人
儒家的 代表
思想主张
兼爱 非攻 主张“________”“________”; 贤能 节俭 提出要选_______的人治理国家;提倡_ ____;
仁政 民贵君轻 主张实行“________”;提出“__
_______”;
非正义 反对一切_____________的战争;
礼治 主张实行“________”;
顺应自然 民心 道家的 强调治国要_______________和__ __, 精神自由 代表 认为人生应追求___________,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依法 中央集权 法家的
集大成者
强调________治国,建立_______________专制统治
以德治国; 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
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
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
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 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 凶猛可怕!”
2、政治思想:
1、核心思想是 “仁”,提出 “仁者爱人”。
②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相互转化。
老子
③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④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二、孔子
孔子
人物简介: • 名丘,字仲尼, • 春秋末期鲁国人, • 儒家学派创始人(P38), •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
P37下) • 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主要活动:
A、学习礼乐 B、从政;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子
荀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思想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
地位 墨家的 创始人
儒家的 代表
思想主张
兼爱 非攻 主张“________”“________”; 贤能 节俭 提出要选_______的人治理国家;提倡_ ____;
仁政 民贵君轻 主张实行“________”;提出“__
_______”;
非正义 反对一切_____________的战争;
礼治 主张实行“________”;
顺应自然 民心 道家的 强调治国要_______________和__ __, 精神自由 代表 认为人生应追求___________,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依法 中央集权 法家的
集大成者
强调________治国,建立_______________专制统治
以德治国; 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
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
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
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 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 凶猛可怕!”
2、政治思想:
1、核心思想是 “仁”,提出 “仁者爱人”。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一册课件ppt 人教版
※真题演练
1. (2015茂名)“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 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
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A该去 ()
A. 北京市
B. 陕西省
C. 浙江省
D. 云南省
2. (2015桂林)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体验活动。在下列D场景中,
历史七年级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知识梳理
中国早期人类的 代表——北京人
元 距今年代:约①___1_7_0_万____年 谋 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
人 ②____最__早____的古人类
中国早期人类的 代表——北京人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③__周__口__店____ 龙骨山 体质特征:具有猿的特征,能够直立 行走 北 生产生活:打制石器、狩猎、采集、 京 群居、用火 人 评价:④____周_口__店__北__京__人_遗__址____是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 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意义: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 的证据
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 种植水稻
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同事们恭喜他,大多看 到了他的前程似锦,却很少有人懂得他曾经付出过什么。就像说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已。” 而他的奇迹,是努力给了挑选的机会。伊索寓言中,饥饿的狐狸想找一些可口的食物,但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它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 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一如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大多安于现状,大多原因是不知该如何改变。看时,每个人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已。高冷孤独的安 迪,独立纠结的樊胜美,乐观自强的邱莹莹,文静内敛的关睢尔,古怪精灵的曲筱绡。她们努力地在城市里打拼,拥有幸或不幸。但她依然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无论什么事她都 有最准确的判断和认知;樊胜美虽然虚荣自私,但她努力做一个好HR,换了新工作后也是拼命争取业绩;小蚯蚓虽没有高学历,却为了多卖几包咖啡绞尽脑汁;关睢尔每一次出镜 几乎都是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课,处理文件;就连那个嬉皮的曲筱潇也会在新年之际为了一单生意飞到境外……其实她们有很多路可以走:嫁人,啃老,安于现状。但每个人都像 个负重的蜗牛一样缓缓前行,为了心中那丁点儿理想拼命努力。今天的努力或许不能决定明天的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明天积累,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厚积薄发和大器晚成?身边经常 有人抱怨生活不幸福,上司太刁,同事太蛮,公司格局又不大,但却不想改变。还说:“改变干嘛?这个年龄了谁还能再看书考试,混一天是一天吧。”一个“混”字就解释了他 的生活态度。前几天我联系一位朋友,质问为什么好久不联系我?她说自已每天累的像一条狗,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笑:“如果不努力我就活得像一条狗了。”恩,新换的上 司,海归,虽然她有了磨合几任领导的经验,但这个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英语不好,有时批阅文件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她心里很怄火,埋怨好好的中国人,出了几天国门弄得 自己像个洋鬼子似的。上司也不舒服,流露出了嫌弃她的意思,甚至在一次交待完工作后建议她是否要调一个合适的部门?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想着自己怎么也算是老员工,由她 羞辱?两个人很不愉快。但她有一股子倔劲,不服输,将近40岁的人了,开始拿出发狠的学习态度,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回家后捧着英文书死啃,每天要求上中学的女儿和自己英 语对话,连看电影也是英文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听力渐渐能跟得上上司的语速,并流利回复,又拿出漂亮的英文版方案,新上司看她的眼光也从挑剔变柔和,某天悄悄放了 几本英文书在她桌上,心里突然发现上司并没那么讨厌。心态好了,她才发现新上司的优秀,自从她来了后,部门业绩翻了又翻,奖金也拿到手软,自己也感觉痛快。她说:这个 社会很功利,但也很公平。别人的傲慢一定有理由,如果想和平共处,需要同等的段位,而这个段位,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精力,但唯有不断付出,才有可能和优秀的人比肩而立。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长者告诉我:“适者生存。”这个社会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虽然也有潜规则,有套路和看不见的沟沟坎坎,但一直努力的人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有 些人明明很成功了,但还是很拼。比如剧中的安迪,她光环笼罩,商场大鳄是她的男闺蜜,不离左右,富二代待她小心呵护,视若明珠,加上她走路带风,职场攻势凌历,优秀得 让身边人仰视。这样优秀的人,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她的学习不是目的,而是能量,能让未来的自己比过去更好一些。现实生活中,努力真的重要,它能改 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甚至决定人生成败。有一句鸡汤:不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其实,岁月只能给你风尘满面,而希望,唯有努力才能得到!9、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 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选择学习,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 是世界。把钱放在眼前,看到的永远是钱,把钱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钱的世界。给人金钱是下策,给人能力是中策,给人观念是上策。财富买不来好观念,好观念能换来 亿万财富。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是在人的脑海里!要用行动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不能让耳朵支配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差在两耳之间的 那块地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好的时候要找一条备胎,人不好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得意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失意的时候要找一条出路!孩子贫穷是与父母的有一定 的关系,因为他小的时候,父母没给他足够正确的人生观。家长的观念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有什么信念,就选择什么态度;有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产生 什么结果。要想结果变得好,必须选择好的信念。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共39张PPT)
秦朝都城 秦收复河套地区及统一越族路线
秦朝疆域
请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 5方面找制 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突出皇权至 上。 “中央集权”指地方归中 央管辖的行政制度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秦始皇的 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道路不统一 烦恼二: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2、文化上: 统一文字——小篆
意义:文字的统一,便利 国家政令的发布和各地文化 的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文 化的形成发展。
隶 书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经济上:(1)统一货币——秦圆形方孔半两钱
刀币
布币
圆形方孔半两钱 “秦半两”
意义: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
中 央 集 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西周时期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方,郡县制与 之比较有何不同?
学习与 探究
郡县制
分封制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全国各地 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 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 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西周的分封制, 按血缘的亲疏实行世袭制,秦朝的郡县制则是朝 廷任免,不得世袭。
2.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封建国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结合材料思考:秦能够完成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 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 ①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最富强国家 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共26张PPT)
像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上肢与现代人极为相似
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 女性) 能用简单语言和手势相互交流
北京人的头部还保留着许多古猿的特征
2.北京人的生活方式——采集和狩猎
北 京 人 背 鹿 图
北京人和采集想象图
北京人用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他们使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去 狩猎。妇女则更多是从事采集,以获得食物,维持生存。
烧骨
烧石
灰烬
北京人住在山洞里。当自然界出现野火时,他们拾 回火种,小心保存起来,不让它熄灭。北京人用火烧烤 猎取的动物,吃上了熟食。
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煤的自燃 偶然碰撞生火
雷电生火
火山喷发
森林自燃生火
想一想:
北京人能够用火做 什么?
烧烤食物
照明、御寒 驱 赶 野 兽
5.北京人的社会组织形式——群居
3.使用的工具(打制石器)
北
砍砸器 京
人 制 造 、 使 用
刮削器 的
石 器
北京人制造石器想象图
尖状器
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石器。他们从河滩上捡来鹅卵石, 从山上捡回石块,经过打制,做成粗糙的石器。这种粗糙的打制 石器被称为“旧石器”,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 代。
4.火的使用——天然火
1.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有180万年。如果
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
进( )
A.10万年
B.20万年 C.100万年
D.110万年
2.如果从特征上来判断是不是“北京人”,你判断的理由中 不会有( )
A.能够直立行走
B.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C.模样和现代人差不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19张PPT)
使用天然漆
• 8.音乐绘画:原始乐器骨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 姆 渡 遗 址 出 土 的 稻 粒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于: 黄河、长江、淮河流域 3.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耒耜耕种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
8.音乐绘画:乐器陶埙,彩陶上几何图案,动植物纹饰
浙江余姚河姆渡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1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2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 • • • • • • 1.地点: 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 2.时间: 距今约7000年前 骨耜最为典型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狗和水牛 7.原始手工业:木结构水井,陶器、玉器,雕刻,
4.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 聚落,磨制工具 5.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 的物质基础
不同点
北方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半坡 原始聚落)
南方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 原始聚落)
气候温暖 种植粟、黍 半地穴式房屋
气候湿润 种植水稻 干栏式房屋
妇 女 织 布 缝 衣 想 像 图
原始符号 这些陶器各有什么用途?
半坡出土的纺轮
2019/3/1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 渔叉和渔钩
8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 距今约六千年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4.农作物: 粟
• 8.音乐绘画:原始乐器骨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 姆 渡 遗 址 出 土 的 稻 粒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于: 黄河、长江、淮河流域 3.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耒耜耕种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
8.音乐绘画:乐器陶埙,彩陶上几何图案,动植物纹饰
浙江余姚河姆渡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1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2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 • • • • • • 1.地点: 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 2.时间: 距今约7000年前 骨耜最为典型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狗和水牛 7.原始手工业:木结构水井,陶器、玉器,雕刻,
4.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 聚落,磨制工具 5.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 的物质基础
不同点
北方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半坡 原始聚落)
南方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 原始聚落)
气候温暖 种植粟、黍 半地穴式房屋
气候湿润 种植水稻 干栏式房屋
妇 女 织 布 缝 衣 想 像 图
原始符号 这些陶器各有什么用途?
半坡出土的纺轮
2019/3/1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 渔叉和渔钩
8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 距今约六千年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4.农作物: 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3张PPT)
孔子主张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主张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温故知新,实事求是,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
满腹才学,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这不能不说是孔子一生最 大的遗憾。晚年的孔子专心整理书籍,从事教育。后来,孔 子的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八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
中文名:李耳 别名:老子、老聃 国籍:春秋·楚国 职业:史学家、哲学家 成就:道家学派创始人 代表作:《道德经》
政治方面:“无为”,顺应自然。
“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
思想方面:朴素的辩证思想,一切事物 都有对立面,可相互转化。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道德经》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
曲 阜 三 孔
孔 庙
孔 林
孔子: 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 府
光照现实
孔子思想的影响
韩国
澳大利亚
美国
北欧
2015年底,全球有500所孔子学院,遍布 120个国家,欧洲美洲亚洲居多。
材料研读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 么积极的意义? “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 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 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 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 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课件《秦统一中国》 (共49张PPT)
却称他是“暴君”。
总结
公元以前221, 秦灭六国来统一; 专制集权嬴政始, 独揽大权称皇帝; 丞相太尉和御史, 地方推行郡县制;
文字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暴政施; 北筑长城御匈奴, 临洮辽东万余里; 开发南疆修灵渠, 空前广阔秦疆域。
课堂检测练习
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C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一 秦灭六国
3、秦拓展疆域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 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4、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长 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临洮
辽东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匈
奴
辽东
蒙恬
临洮
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 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灵渠
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江和 漓江,便利了 南北的水运交 通。
秦的疆域
长城一带
陇西 秦朝中国历史上东海 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
南海
陇西
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 长城一带
南海
东海
陇西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 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上是天下共主
至高无上的权威,制
建立郡县制
课后活动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
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 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1、统一文字在政治上政令统一,是保证 国家统一的必要措施。促进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使中华民族内部联系加强。 2、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束了五百多 年分裂割据的状况,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 3、更好传播文化,为后来的中华民族文 化的统一做出的铺垫,意义深远。
总结
公元以前221, 秦灭六国来统一; 专制集权嬴政始, 独揽大权称皇帝; 丞相太尉和御史, 地方推行郡县制;
文字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暴政施; 北筑长城御匈奴, 临洮辽东万余里; 开发南疆修灵渠, 空前广阔秦疆域。
课堂检测练习
1、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C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一 秦灭六国
3、秦拓展疆域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 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4、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长 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临洮
辽东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匈
奴
辽东
蒙恬
临洮
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 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灵渠
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江和 漓江,便利了 南北的水运交 通。
秦的疆域
长城一带
陇西 秦朝中国历史上东海 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
南海
陇西
设计秦朝疆域示意图 长城一带
南海
东海
陇西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 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上是天下共主
至高无上的权威,制
建立郡县制
课后活动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
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 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1、统一文字在政治上政令统一,是保证 国家统一的必要措施。促进多民族国家的 形成。使中华民族内部联系加强。 2、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束了五百多 年分裂割据的状况,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 3、更好传播文化,为后来的中华民族文 化的统一做出的铺垫,意义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的纷争
一、周王室日益衰微
具体表现: 1.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
人口、兵力减少。 2.天子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二、齐桓公争霸
春秋五霸
齐 宋晋 秦 楚 桓 襄文 穆 庄 公 公公 公 王
另一说法为:
齐 桓 公
晋楚 文庄 公王
吴 王 阖 闾
越 王 勾 践
春 秋 形 势
齐桓公争霸
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条 件 :
管仲改革:1、改革内 政,发展生产
2、改革军制
条 件:
整顿内政, 发展生产
训练军队
“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国富兵强
一大强国
称霸方式:以势压人 称霸方式:军事逞强
召集诸侯会盟
城濮大战
巩固练习
(1)填空: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前 476 年,是 我国奴隶社会的 瓦解 的时期。
(2)选择:春秋时期的几个诸侯国君
A.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其中: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
)
同晋争霸中原的是( C )
城濮之战后称霸中原的是( B
)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是( D
军队数量:
1、军队数量较少, 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 胜负。
战国的兼并
1、几十万大军,持 续几个月,死伤几 万几十万。
称霸方式:
2、强者通过召集 盟会确立霸主地位
2、强者吃掉弱者, 进而统一中国。
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 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成 为“霸主”。
东
)
在战国形势图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主要战役名称
燕
赵
长平之战
齐
秦
魏
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
韩
楚
主要战役
主要 时期 战役
交战 国家
战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典故
影响
围魏救赵 魏国遭重创
国 马陵之战 魏 — 齐 增兵减灶 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 抵御秦军
三、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
春秋的争霸
燕
齐
南
三家分晋
楚
西
赵齐
秦
北 上 中
魏 秦
韩
燕 田氏代赵魏齐
下
楚
韩
春秋时期
时间:前770~迁476年
生产力发展状况:青铜工具广泛使用, 铁器开始出现。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政治局面: 1、周王室日渐衰微,无力控制局面。 2、较大的诸侯国不断发动战争,先后
起来争霸。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被杀,平王 即位
地理位置好:靠海,盛产 鱼盐。国富
大梁 周郑
韩
临淄 淮
水
楚
江
水
三.“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
赵
邯郸
齐
围魏救赵
卫
大梁
魏
宋
齐-------魏
马 陵之战
水 河
魏
韩
大梁
新郑
齐------------魏
马陵
齐
济
水
长平之战
时间:公元前260年
双方:秦---------赵
结果:赵军大败, 40多万人被俘,绝 大部分被坑杀。从此, 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四、吴越争霸
1.吴王破楚败越 2.勾践灭吴
——
吴二而越 其十十十 为年年年 沼之教生 伍乎外训聚 子! , , , 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五、争霸战争的实质和影响
实质:是为了迫使各诸侯国向霸主贡赋, 获取周天子过去享受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影响: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
时间:公元前651年(公元前7世纪中期) 地点:葵丘(今河南兰考) 人物:齐桓公 评价:标志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三、晋楚争霸
1.晋文公的改革
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2.城濮之战(公元前7世纪后期)
“退避三舍” 3.楚庄王称霸中原
想一想:春秋时 期,齐国和晋国能够 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 是什么?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平王东迁
河
犬戎
西周
水
渭
水
镐京
公元前770年
东周
洛邑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 社会的瓦解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 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促进了 民族融合。
战国七雄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1、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2、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3、长平之战
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魏韩。口诀
战国形势图
匈
秦
咸阳
郢
河 奴 赵 蓟燕
长平
水
齐 魏 邯郸 水
济
(1)有利的条件:齐国是 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
(2)雄厚的实力:信用管 仲进行改革;
(3)成功的对外政策:以 “尊王攘夷”为口号, 扩充疆界。
管仲相齐 进行改革
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
国 富
改革军制 兵
加强训练 强
——
一 匡 天管 下仲 。相
桓 公 , 论霸 语诸 侯 ,
齐桓公的争霸活动
1.北击山戎 (老马识途 ) 2.南伐楚国 3.葵丘会盟(时间、地点、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