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品势]跆拳道品势知识汇总
跆拳道品势基础内容及重点
级位品势1-8章中出现的动作数量统计(单位:个,没有动作时填写“/”)
规定品势中要注意的重点:
1.太极五章和太白侧踢时,手和腿平行;
2.太极五章及高丽品势手不要抱拳(拳掌对接);
3.鹤立步脚自然放松;
4.视线跟随行进方向;
5.三七步转弓步前脚要产生位移;
6.高丽侧踢前交叉步两脚不要大于一脚(会被认定为上步动作);
7.太极六章的横踢动作及太极八章的二段前踢(第一个)时,移动距离应为一个弓步;
8.前行步(走步)两脚间的前后距离为一脚;
9.三七步的两脚距离共一个半脚掌的距离;
10.弓步前脚脚尖至后脚跟的长度为四个至四个半脚掌距离;
11.选手呼吸声不要过大;
12.太极6章最后一个品动作不发声;
13.侧踢时拳不要撑在腰间。
最高水平的跆拳道技术,是指用力量又快又准确地击打目标。
有些技术力量不重要但速度重要,某些
情况下准确性和平衡会成为更重要的变数。
总体来说,跆拳道技术动作中重要的核心要素是力量、速度、准确以及平衡。
跆拳道规定品势“八秒”的慢动作为:。
跆拳道品势步型
2.步型、移动、方向转换1) 步型步型帮助跆拳道手脚的进攻和防御技术顺利施展,腿部稳固有力为上体提供支撑,也是完成身体支撑的根本姿势。
步型通过膝关节的伸或屈调整身体重心的高低,有“高身位步型”和“低身位步型”,根据脚与步子之间的大小和身体重心的不同,步型的变化有“并脚步型”、“分脚步型” (前、后、侧)、“特殊步型”等。
呼吸集中于丹田,身体沿中心线保持均衡,头、上体、下体正直,体重均匀分布于脚掌,这样才是稳定的步型。
步型是最大限度上保证身体稳固,使得攻防动作得以顺利施展的姿势。
步型不仅要下体稳固,还要有弹性,同时上体(躯干)柔软,呼吸平稳,为即将施展的技术提供助力。
对于步型来说,身体重心的位置非常重要。
动作静止时,身体重心置于支撑脚的基底面内,才可以保持稳定。
表3步型的分类(1) 并步并步是立正和准备姿势中都会用到的基本步型。
呼吸平稳,力量缓缓集中于丹田,保持轻微压力感,气息收敛,保持平稳的状态。
身体要保持均衡与集中,正面与侧面的重心在同一直线上,脚掌均匀受力,抓地平稳,如此才能保持稳固的步型姿势。
呼吸是膈肌的运动联动上腹和胸廓,维持着下一个动作的连接、精神与力量的集中和律动流势中的固有内在。
做步型时,气息集中于丹田与胯部周围,臀部不可向前或向后突出。
胸与肩关节保持放松下垂的状态,呼吸悠长,身体正直。
身体保持集中与均衡,两脚内侧平行分列。
①从正面看,两脚内侧并拢、平行,膝关节伸直,脊柱挺直站立。
②沿人体中心线两脚相对站立,感受心窝、人中、丹田在一直线上。
③从侧面看,从耳下垂沿肩关节、股关节、膝关节一直到脚踝骨沿一直线站立。
④腰上顺延排列脊椎关节,放松肌肉同时找肩胛骨下沉的感觉,完成上体动作。
(2) 开立步开立步,是跆拳道动作开始之前,即基本准备姿势开始时,用以调整呼吸,安定精神的步型。
在品势演练的中间或结束时,再次整理身体节奏。
在寻求平和与稳定感的时候也会使用。
① 从并步开始,左脚向左迈出一个脚的距离(髋关节宽度),双脚尖向前站立。
跆拳道品势
跆拳道品势跆拳道品势(又称型),是指练习者以技击为主要内容,通过攻守进退的动作编排,达到强身健体、培养意志的一种联系形式。
它与中国武术的套路相似,即将一定数量的动作编排起来,形成固定模式的套路。
跆拳道的品势有许多种,基本品势有太极、高丽、金刚等。
通过品势的练习,可使身体各部位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并能有效的增进体质。
跆拳道品势中的太极包括八章,是初学者应掌握的基本品势。
第一节太极一章[准备姿势]站于A方向位置(见太极一章演武线图,以下文中字母,均参见相应的演武线图),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手握拳屈臂于腹前,拳心向内,眼睛平视前方。
1.左转身体,左脚向B方向(简称B,以下同)成左前探步,左臂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回收腰侧。
2.右脚向B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击中段),左拳收回腰侧。
3.身体右转180度,右脚向H迈进一步成右前探步,右臂下截(防右下段)。
,4.左脚向H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左拳前冲拳(攻击中段)。
5.身体左传90度,左脚向E迈进成左弓步,左拳屈肘下截(防左下段),右拳后收腰侧。
6.两脚不动,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后收腰侧。
7.左脚不动,右脚向G移步成右前探步,身体右转,左臂外格(防左中段),拳心向上,右拳后收腰侧。
8.左脚向G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后收腰侧。
9.身体向C转180度,左脚向C迈进一步成左前探步,右臂屈肘向里格挡左拳前冲拳(防中段)。
10.右脚向C迈进成左弓步,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1.以左脚为轴,身体右转,左脚向E移步成右弓步,右臂屈肘上抬至左肩,然后向下截拳(防右下段),左拳回收腰侧。
12.两脚不动,左拳前冲拳(攻中段),右拳回收腰侧。
13.身体左转,左脚向D移步成左前探步,左臂屈肘上架(防左上段),置于额前,拳心朝外。
14.上提重心,左脚跟稍提,右脚前踢,两臂下截,置于体侧:右腿下落成右前探步,右拳前冲拳(攻中段)左拳回收腰侧。
什么是跆拳道品势
什么是跆拳道品势品势在跆拳道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跆拳道爱好者在练习品势的过程中不知道品势是什么、为什么要练品势、如何才能练好品势等等问题。
为了加深跆拳道爱好者对品势的理解,对品势做如下说明。
1.品势是什么?品势是根据基本动作把防御和攻击作成套路来训练的练习体系。
品势是假设真实格斗,当对方攻击时反击的技法。
即先定好对方的攻击,利用适当的技术练习的训练体系。
品势按修炼者的实力与级别来分配,一种品势可由20~3 0个技术动作组成。
(1)品势的解释和意义品势=品(样式)+势(气势)品势的名称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品势是由“品”和“势”结合而成。
品指的是“模样”,势指的不只是“气势”。
从上述名称不难看出品势不只是外型技术动作,更要表示其动作的气势。
品势不只要外型漂亮,更要结合内在气势,这才是正确的。
相信大家把对品势的理解和实际品势结合在一起的话,会懂得如何去练习的。
(2)做品势的理由我们做品势并不只是为了应付审查。
我们练品势是有目的的。
它是理解跆拳道的全面技术和如遇到危险情况时的对应训练。
特别是跆拳道的全部技术都是由腿法为主的对练和表演训练构成。
而品势因为是由手、拳、腕、肘等上肢动作组成的,所以在弥补上肢技术的时候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品势是考虑到紧急关头格斗时的状况后,以自我简便训练的方法来练习。
且品势有着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水准练习,而没有受伤危险的好处。
除此之外品势还有助于发达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的体操效果。
(3)品势的种类 -公认品势和创作品势品势种类可按其内容分为公认品势和创作品势。
公认品势是由国技院指定的,在跆拳道修炼过程中必须练习的品势。
大家练习的太极1~8场,高丽,金刚,太白等就是公认品势。
公认品势是品级审查时指定为考试内容的指定品势。
创作品势是把跆拳道技术按照自己的想法改编的品势。
每年召开的一些跆拳道大赛中创作品势也有着很大的人气。
跆拳操,跆拳舞也是借助品势的形态而编为体操或舞蹈形式的,自由的动作和轻快的节奏很能搏得大家的兴致。
跆拳道 品势
跆拳道品势【原创版】目录1.跆拳道品势的概述2.跆拳道品势的起源和发展3.跆拳道品势的技术特点4.跆拳道品势的比赛规则5.跆拳道品势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正文【跆拳道品势的概述】跆拳道品势,又称为品势比赛,是跆拳道比赛中的一种形式,主要通过选手展示一系列特定动作来评分。
跆拳道品势比赛不仅考验选手的技术水平,还考验其体能、意志和表现力。
【跆拳道品势的起源和发展】跆拳道品势起源于韩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朝鲜的武艺表演。
随着跆拳道的发展,品势逐渐成为跆拳道比赛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如今,跆拳道品势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成为了跆拳道爱好者们热爱的一项运动。
【跆拳道品势的技术特点】跆拳道品势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跆拳道品势的动作要求规范、标准,需要选手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其次,跆拳道品势的动作具有较高的难度,需要选手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最后,跆拳道品势的动作具有很强的观赏性,选手在比赛中要展现出自信、坚定的气势。
【跆拳道品势的比赛规则】跆拳道品势比赛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套品势动作;其次,选手的品势动作需要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否则将被扣分;最后,比赛评委根据选手的动作质量、技术难度、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分,最终决定选手的名次。
【跆拳道品势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我国,跆拳道品势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许多地区都设立了跆拳道品势培训课程,吸引了大量跆拳道爱好者参与。
此外,我国跆拳道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性的跆拳道品势比赛,为选手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技艺的平台。
在近年来的国际跆拳道品势比赛中,我国选手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总之,跆拳道品势作为跆拳道比赛的一个重要项目,不仅考验选手的技术水平,还考验其体能、意志和表现力。
跆拳道-品势
品势一、太极品势说明1.型义太极所指的是宇宙生成的原理和人类生活的规范。
太极本身与无极和两仪共存,围绕太极的是无极,红半部和蓝半部是两仪。
太极是光、是宇宙世界和人生统一的中心体,无极是力量、是生命的源泉,两仪表示宇宙和人生发展的标志,是阴阳、强弱、物质和反物质等对称的两者反复相生相克的自然现象。
八卦和太极一同,秩序并然地运行,八卦中的“—”是阳、“——”是阴,生成发展宇宙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协调。
太极与无极和两仪在韩民族的“三一神话”中说到,它们既是三也是一。
2.太极品势太极品势包含太极深奥的思想和意义,指定为跆拳道入门初期的有极者品势。
以品势线和姿势不变化的跆拳道基本思想为背景,以太极的一元思想为基干,把八卦中每一卦安排为一品势,加深跆拳道精神思想和技术的内涵。
准备姿势为基本准备姿势,以力量源泉的下半身为中心,左右用拳发力的姿势。
二、品势概述A.品势的由来跆拳道品势原来是单一的攻击和防御的手段构成的原始武术,因为人来智慧发达、社会组织化、格斗层次提高发展成集体共同对敌现象,并在其中形成了现在的品势。
传授给集体成员的技术和武艺从无秩序和复杂的技术逐渐地整合和统一。
原始形态的品势通过实战逐渐的发展以及增加医学因素,经长期的体系化过程完成了品势的形态。
骑马民族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上古时代,品势的修习层为武人,有文献记载和遗迹出现的最初的品势形态是公元1世纪的强盛的古代国家高句丽。
B.品势的定义品势的每个型都是以为生存而进行的实战技术为依据而创作的,它是为精神修养和身体健康而制作的科学化技术结晶。
从技术角度来看,品势即跆拳道,基本动作是品势动作的基础,对练是品势的实际应用。
跆拳道精神并不存在于文字表达的象征性、抽象精神哲学里面,而是通过品势来寻求行为模式。
C.品势的定义品势是将击打和防御的技术体现在规定的形式(套路)里面,使其能够自身修炼的动作。
品势是将攻击和防御的基本动作连贯修炼来提高对练技术和动作应用能力。
跆拳道品势一二三四章
跆拳道品势一二三四章跆拳道品势一二三四章事实上,品势在跆拳道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跆拳道爱好者在练习品势的过程中不知道品势是什么、为什么要练品势、如何才能练好品势等等问题。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跆拳道品势一二三四章,欢迎阅读。
太极一章品势内涵:太极一章的一套动作是对八卦中“乾”(天)的运用,“乾”是八卦的第一卦,太极是万物之源,由乾开始。
有天就有光和雨——这两者是自然界的开始,生长和延续所必须的,天始地成,人的生命开始于地,但延续在于天。
八卦的卦象象征地表达了人、自然和宇宙的所有现象。
(健也!代表万物的根源和开始)太极一章的特点是以站势和简单的走步为主,动作由基本动作下格挡、中内格挡、上格挡、直拳、前踢组成,是跆拳道8级必修品势。
注意事项:左右移动或转身时以前脚掌为轴,上格挡前踢与直拳要同步完成,弓步移动的路线是直线。
太极一章的进行线路最终形成一个“王”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18个动作。
太极二章品势内涵:太极二章是应用八卦中表示“欢悦”(兑)的一套动作,代表着沼泽。
动作要做得温柔且有力,因此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
(悦也!代表外柔内刚)太极二章新的动作包括上位直拳和前踢。
修炼太极二章是以进一步锻炼身体协调性为目标,特别是对身体中心的起伏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是跆拳道7级必修品势。
注意事项:前踢与直拳要同步完成,中内格挡左右各一次时,以前脚掌为轴转动。
太极二章的行进路线最终形成一个“王”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18个动作。
太极三章品势内涵:太极三章代表着“离”(火),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因为人能使用火,点火能给人光明、温暖、热力和希望。
做动作时要多变、热烈。
(丽也!代表光明和希望)太极四章新动作有单手刀颈部攻击、单手刀中外格挡。
新的站势是三七步,技术特点是连续两次直拳然后迅速格挡对方的进攻。
是跆拳道6级必修品势。
注意事项:三七步时前脚尖与后脚跟相距为三脚距离。
单手刀中外格挡时,格挡手刀从髋关节经过肩部后格挡。
跆拳道 品势
跆拳道品势【原创版】目录1.跆拳道品势的概述2.跆拳道品势的种类3.跆拳道品势的技术要点4.跆拳道品势的训练方法5.跆拳道品势的比赛规则6.跆拳道品势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正文跆拳道是一种源于韩国的武术,以其独特的技术和训练方法闻名于世。
其中,品势是跆拳道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跆拳道比赛中的重要内容。
品势,即跆拳道基本动作的组合,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技术。
跆拳道品势的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品势,也称为“型”,它是跆拳道基本动作的组合,包括前踢、后踢、侧踢、下劈等动作。
另一种是竞技品势,也称为“套”,它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动作组合而成,包括跳跃、旋转、腾空等高难度动作。
跆拳道品势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动作的标准性、力度、速度、灵活性和协调性。
标准性是指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力度是指动作的冲击力和破坏力,速度是指动作的快速反应和转换能力,灵活性是指动作的柔韧性和变化性,协调性是指动作的平衡性和整体性。
跆拳道品势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基本动作训练、组合动作训练、高难度动作训练和模拟比赛训练。
基本动作训练是跆拳道品势训练的基础,组合动作训练是提高动作连贯性和协调性的关键,高难度动作训练是提高动作观赏性和比赛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模拟比赛训练是提高比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跆拳道品势的比赛规则主要包括:比赛时间、比赛分数、比赛判罚和比赛限制。
比赛时间是 2 分钟,比赛分数是 0-10 分,比赛判罚主要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力度、速度、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赛限制主要包括动作的高度、难度和次数。
跆拳道品势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良好,已经成为我国武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跆拳道品势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跆拳道品势知识汇总
跆拳道品势知识汇总跆拳道品势知识汇总跆拳道品势发力在于速度的控制,一个动作在快速或高速移动到指定位置时,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停住.这就需要我们在短距离内尽量爆发出我们的力量在学习的时候,师范讲过"从慢速到快速,从轻力到重力",我觉得前半句讲的是从起势到结束位置时的要求,这需要在手臂运动的过程中持续的用力,或是不断持续的加力.后半句指的应该是在最后定位时的要求,要想能定住,就要在最后的一刻爆发出比原来大几倍的相反的力量.我们的手一般在定位时候也是脚落地的一瞬间,所以就要配合力从膝盖到腰,到肩膀,再到手,传递的协调一致,就会有更明显的效果.判分标准(一)世界跆拳道联盟的规定判分标准严格按照世界跆拳道联盟规定执行。
1、正确性基本动作的正确性;各品势动作的正确性。
2、表现力熟练度、动作的大小;均衡;速度与力度。
3、表演力刚柔缓急节奏、气势。
(二)世界跆拳道联盟的规定品势比赛按技术准确性和技术表现力,合算其得分。
正确性是否从头至尾完成了品势,关键是其中动作、姿势、完成度。
得分的定义(根据评分标准进行判分)1、以规定的基本姿势和脚形、手势为原则判分。
2、根据技术准确性、表现力的情况判分。
3、根据品势动作的技术性和动作完成时显示出的正确性判分。
5.根据重心移动和是否根据个人的体形、体格完美地完成动作判分。
技术1、品势的正确性各品势参照规定技术和动作的正确性(失误、变化、缺少及添加的技术或动作)。
2、技术的正确性1、各动作与基本规定的一致性2、各动作的视线方向3、各动作的站立姿势4、各动作的手部技术(立足于基本动作的手部技术)5、各踢腿的正确性(前踢、横踢、侧踢腿高度、力度)6、力度及速度8、动作的表现力9、艺术性10、态度及礼仪11、动作的连贯性12、连接动作的展示判分方法1、综合分数分2、正确性:(1)基本分数分;(2)在基本动作和相关品势的正确性上有轻微失误时,每次扣分;(3)在基本动作和相关品势的正确性上有严重失误时,每次扣分。
跆拳道品势
跆拳道品势品势在中是非常重要的,品势是根据基本动作把防御和攻击作成套路来训练的练习体系。
品势是假设真实格斗,当对方攻击时反击的技法。
即先定好对方的攻击,利用适当的技术练习的训练体系。
品势按修炼者的实力与级别来分配,一套品势套路可由20~30个技术动作组成。
太极一章具有八卦中的「乾」之意。
乾则具有宇宙万物根源之太初之意。
换言之,太极一章可视为跆拳道招式的根源。
在构成上也多半使用前屈站立姿势,以期初学者亦能充分获得修练。
所使用的技法,也只有中段直拳、下段封挡、中段接招、上段招以及前踢而已。
一、← 前行步下防,正拳(左右各一次)二、↑ 弓箭步下防,正拳三、→ 前行步外腕内防,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弓箭步下防,正拳五、← 前行步头防,前踢,正拳(左右各一次)六、↓ (左手左脚)弓箭步下防,跨弓步正拳。
太极二章具有八卦中的「兑」之意。
为内刚外柔,因此表现时应注意外在柔的表现和内在强烈的攻击力度。
因此,太极二章的招式虽看似柔软,却可随时发动强烈攻击。
由下段封挡、中段直拳、前踢、上段接招等的技法所构成。
一、← 前行步下防,弓箭步正拳(左右各一次)二、↑ 前行步外腕内防二次三、← 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上端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前行步头防二次五、→ 前行步外腕内防(左右各一次)六、↓ 前行步下防,前踢,正拳七、↓ 前踢,正拳,前踢,正拳。
“离”是象征着火,八卦中的「离」之意。
具有光和热的含意。
因此太极三章的形态,含有充满活力的动作,主要由下段、前踢、正功及手刀等技术动作所构成。
离则具有热而明亮如火之意。
因此,太极三章招式的动作,充满活力。
由下段封挡、前踢、直拳、手刀攻击、手刀接招等多种技法所构成。
本章招式乃用来培养重心移动的基础。
同时,由于其手脚及体动作是依次交叉性施展,所以亦可用来培养由防御转为攻击时的敏捷性。
一、← 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次)二、↑ 前行步手刀内砍二次三、← 三七步单手刀侧防,跨弓步正拳(左右各一次)四、↑ 前行步外腕内防二次五、→ 右脚不动,后转回到一(前行步下防,前踢,弓箭步正拳二次,左右各一)六、↓ 前行步下防,正拳(重复一次)七、↓ 前行步前踢,下防,正拳。
跆拳道 品势
跆拳道品势摘要:一、跆拳道简介1.跆拳道的起源2.跆拳道的发展3.跆拳道的竞技特点二、品势在跆拳道中的地位1.品势的定义2.品势的作用3.品势的分类三、跆拳道品势的具体内容1.太极一章2.太极二章3.太极三章4.太极四章5.太极五章6.太极六章7.太极七章四、跆拳道品势的训练方法1.基本动作训练2.套路训练3.实战应用训练五、跆拳道品势对身心健康的促进1.增强身体素质2.培养意志品质3.提高心理素质六、跆拳道品势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推广与普及2.竞技水平3.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正文: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种集防身、健身、竞技、教育于一体的现代武术运动。
自20世纪50年代起,跆拳道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武术之一。
在我国,跆拳道作为一项传统武术项目,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在跆拳道中,品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品势,又称“型”,是指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动作来表现攻防含义的技术体系。
它既是跆拳道技术的基础,也是跆拳道精神的体现。
品势在跆拳道训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跆拳道品势内容丰富,共有八章,分别为太极一章至太极八章。
每一章都有其独特的动作特点和攻防含义,练习者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各种品势。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会重点教授基本动作,如踢、打、摔、拿等,并结合套路练习,使学员能在实际比赛中运用自如。
跆拳道品势训练不仅能够增强练习者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冷静沉稳的心理素质。
长期坚持品势训练,对于学员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在我国跆拳道品势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不仅在各类国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还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
然而,与跆拳道强国相比,我国在品势竞技水平、教练员队伍、科研保障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需要继续努力提高。
总之,跆拳道品势作为跆拳道技术的核心内容,对于推广和普及跆拳道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跆拳道品势基本动作要求
跆拳道品势基本动作要求一、击:从始点至终点过程中旋转180度1、直拳规定动作:不高于肩部;击打部位是身体中线上;辅助手臂弯曲向后夹紧2、直拳侧击规定动作:攻击部位是胸口;攻击的路线是从髋关节到心胸旋转攻击;动作完成后直拳侧击与胸口同高。
扣分事项:击打时肘关节翘起;直拳侧击的路线不准确时;动作完成后攻击部位、高度不准确时;上身向进攻方向倾斜时。
3、背拳前击规定动作:右臂从左髋关节开始,拳心向下,要从辅助手臂的内侧向外,腕部不能弯曲。
扣分事项:右臂从辅助手的外侧开始时,腕部弯曲时。
4、下锤拳规定动作:攻击的手臂从里到外,动作幅度要大,手下锤时,拳的高度与眼部同高,左右脚内侧形成90度。
扣分事项:攻击的手臂从外向里时;拳的高度与眼部过高或过低时。
5、钩拳规定动作:起始点双拳的拳心向下,然后慢慢旋转出击,辅助手旋转到右肩部时,拳心向脸部,格挡节奏是八秒。
扣分事项:动作节奏快或动作完成时发力;击的拳从下到上时,辅助的手臂不在肩部时。
二、打:用手或拳在肘关节弯曲或伸直的情况下利用身体的旋转力来攻击目标1、掌肘对击规定动作:击打部位的高度是胸口,击打手臂的拳心向下:动作完成后击打的肘关节与辅助手臂,掌心对齐:肩部向进攻方向自然形成45度。
扣分事项:动作完成后的高度不准确时;攻击手的手臂向外抬起时;击打时肘关节上下移动时;动作完成后,肘部过大或过小时。
2、肘上击:规定动作:击打部位的高度是下颌,动作完成后拳心向脸,肘部与耳朵同高;辅助手的拳放在髋关节处,拳心朝上;肩部向进攻方向自然形成45度角。
扣分事项:动作完成后,高度与肩部的角度不准确时;进攻时肘关节向外抬起;动作完成后,肘部动作过大或过小时;动作完成后身体向前倾斜时。
三、刺:与“击”的动作相似,区别在于用手指尖攻击,比拳攻击的距离要长,但因使用指尖受力关节较多,如果使用部位不正确,容易造成脱臼或骨折。
1、平手尖刺击规定动作:从髋关节开始刺击,攻击部位是胸口。
跆拳道品势六章
跆拳道品势六章跆拳道是一种源自于韩国的传统武术,注重身体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
品势是跆拳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练习不同的品势,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和修养,同时也是考核者的表现之一。
在跆拳道中,品势被分为六章,每一章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
第一章:基礎行動。
基础行动是跆拳道的基础,包括步伐、转身、起立、下蹲等基本动作。
在练习基础行动时,要注重姿势的正确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提高动作的流畅性和稳定性,为后续的技术动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章:基礎技术。
基础技术是跆拳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拳法、脚法、踢法等。
在练习基础技术时,要注重力量的控制和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磨砺,可以提高技术的威力和精确度。
第三章:套路。
套路是跆拳道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是一系列技术动作的组合和连贯。
在练习套路时,要注重动作的流畅性和节奏感。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提高套路的连贯性和自由度,使技术动作更加灵活自如。
第四章:實戰技法。
实战技法是跆拳道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攻击、防守和应对技巧等。
在练习实战技法时,要注重动作的力度和速度的掌握。
通过不断的实战训练,可以提高技术的实用性和应变能力。
第五章:器械。
跆拳道中常用的器械有拳套、护手、护脚和护胸等。
在练习器械时,要注重装备的正确使用和保护。
通过不断的训练,可以提高装备的舒适性和保护作用。
第六章:自由搏击。
自由搏击是跆拳道中的重要训练内容,要求双方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技术交流和对抗。
在练习自由搏击时,要注重技术的多样性和应变能力。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对抗,可以提高技术的适应性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跆拳道品势的六章包括基础行动、基础技术、套路、实战技法、器械和自由搏击。
通过练习这些品势,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和修养,锻炼身体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磨砺,可以将这些品势融入到跆拳道的实战中,提高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跆拳道品势的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进阶的过程,需要坚持和耐心。
跆拳道品势中的动作规格及要求[五篇]
跆拳道品势中的动作规格及要求[五篇]第一篇:跆拳道品势中的动作规格及要求跆拳道品势中的动作规格及要求一、站势(seogi)1)准备姿势(Naranhi seogi)规定动作:·两脚的间距是一脚长的宽度,脚内侧平行。
·两腿膝盖伸直。
扣分事项:·两脚尖不能向里或向外。
2)并步(Moa seogi)规定动作:·双脚内侧合并,双腿膝盖伸直。
扣分事项:·双脚尖没有并拢时 3)马步(Jushum seogi)规定动作:·双脚间宽度为二脚距离。
·两腿膝盖弯曲。
·上体中正,双膝弯曲,低头向下看时膝关节和脚类在一条直线上。
·膝盖扣紧,不能向外。
扣分事项:·膝关节过多向外或向内时。
·双脚尖过多向外或向内时。
·上身向前倾斜或臀部过于向后时。
4)走步(Ap seogi)规定动作:·自然走步时停顿的动作。
·双腿伸直,重心均匀的分面的两脚。
扣分事项:·两脚过宽或过窄时。
·上身倾斜时。
5)弓步(Ap kubi)规定动作:·双脚间距为一步半。
·前脚尖向正前方。
·上体中正,前膝关节弯曲,低头向下看时膝关节和脚尖在一条直线上。
·上身挺直,后脚尖与正前方形成扣分事项:·步伐过大时。
·后脚跟抬起或后膝关节弯曲时。
·后脚尖与正前方形成大于·重心的2/3没有放在前腿时。
6)三七步(Dwi tkudi)规定动作:·双脚跟并拢时脚类形成 30度角,后腿伸直,重心的 30度角时。
90度角。
2/3放在前腿。
·前脚跟与后腿跟之间的距离为一步或一脚半。
扣分事项:·双脚跟并拢时脚尖没能形成90度角时。
·重心过于向前时。
·前脚跟离开地面时。
·上身向前倾斜或臀部过于向后时。
跆拳道品势基本手势
跆拳道品势基本手势一( 下格挡起始动作:1. 右侧下格挡时,右臂弯曲放在左肩部,拳心向脸部。
2. 辅助手臂伸直,拳心向下与胸口同高。
规定动作:1( 动作完成后,格挡的拳与左右大腿部的距离为一立掌距离。
2( 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向后夹紧。
二( 中内格挡起始动作:1. 右中内格挡时,右手臂弯曲,拳心向外,腕部伸直,拳与颈部同高。
2. 辅助手臂伸直,拳心向下与胸口同高。
规定动作:1. 格挡的拳要到身体的中心线。
2. 格挡动作完成后拳与肩部同高。
3. 格挡动作完成后手臂的角度是90度到120度。
4. 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向后夹紧。
三( 中位外格挡起始动作:1( 右臂中外格挡时,右臂弯曲并放在左髋关节处,拳心向上。
2( 辅助手臂弯曲并放在右肩部,拳心向外。
规定动作:1. 格挡的拳心向外,拳与肩部同高。
2. 格挡的手臂的角度是90度到120度。
3. 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手臂向后夹紧。
4. 格挡时,格挡手臂的拳经过肩部。
四( 上格挡起始动作:1. 右上格挡时,右臂放在左髋关节处,拳心向上。
2. 辅助的左臂弯曲放在右肩部,拳心向外。
规定动作:1. 格挡手臂的腕部到人体中心线。
2. 格挡手臂与前额为一拳距离。
3. 格挡完成后格挡的手臂形成45度角。
五( 手刀中位格挡起始动作:1. 左侧手刀格挡时,左手放在右髋关节处,掌心向上。
2. 辅助的右臂展120度,手尖与肩部同高,掌心向外,腕部伸直.规定动作:1. 格挡手臂的掌心向外,腕部伸直。
2. 格挡手臂的角度是90~120度。
3. 格挡的手尖与肩部同高。
4. 格挡的手刀经过右肩部。
5. 辅助手掌的掌心向上与胸口同高,与身体相隔一立掌距离。
六( 单手刀中外格挡起始动作:1. 左侧单手刀外格挡时,左手刀放在右髋关节处,腕部伸直,掌心向外。
2. 辅助的右臂弯曲握拳放在左肩部,拳心向外。
规定动作:1( 格挡手臂的掌心向下成45度,腕部伸直,手尖与肩同高,格挡手臂的角度在90~120度。
(完整版)品势基本动作及寓意
品势
太极1场 (18个动作)
腿法 ⑦前踢
姿势 基本准备姿势 ①走步 ②弓步
基本姿势 防御
③下端防御 ④中端防御 ⑥上端防御
、背拳脸部外端攻击、磨盘手等。品势线为“工”。品势的动作主要由中端防御和攻击 构成。“工”表示天地人。
品势
腿法
姿势
基本姿势 防御
攻击
太白 (26个动作)
前踢 侧踢
准备姿势 虎步 弓步 三七步 鹤立姿势 并脚站立
手刀下端拨开防 燕子手颈部攻击
御
肘部中端攻击
金刚中端防御 背拳外侧攻击
手刀中端防御 *小磨石(手刀
品势
腿法
姿势
基本姿势 防御
攻击
①中端攻击两次
太极4场 (20个动作)
⑤侧踢
基本准备姿势 ⑧三七步 ⑨弓步 ⑩走步
①手刀中端防御 ②压防中端防御 ⑥中端外腕防御
中端正拳攻击 ④单手刀燕子式 颈部攻击 ⑦背拳前击
③立贯手攻击 太极5章指八卦的巽。巽表示风,随着风的大小,既有强烈也有平静的含义。这个阶段可
品势
太极3场 (20个动作)
腿法 前踢
姿势 基本准备姿势 ⑥走步 ⑦弓步 ③三七步
基本姿势
防御
攻击
⑤下端防御
①中端攻击两次
④单手刀中端侧 中端正拳攻击
防
②单手刀燕子式
中端防御
颈部
太极4章指的是震,就是雷;表示庞大的力量和威严。要像个蓝色带的品势,有着很多高 难度技术和动作。新动作是手刀中端防御、立贯手攻击、燕子手颈部攻击、侧踢、外腕 中端防御、背拳上端攻击,还有特殊的滑步。特征是有很多适用于实战的各种动作和后 曲步。是跆拳道六级的修炼过程。
跆拳道品势教学
跆拳道品势教学
1.上肢动作细节训练方法
首先上肢动作的训练中要先保持上身直立,不能偏移,然后要注意每组拳法和手法的高度,拳打出的方向,在出拳时腕关节和肘关节的角度和出力的幅度,出拳时要注意动作的的起始位置,拳挥出的动作路线,在训练时,需要注意的是上肢动作的发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在完成上肢动作的时候还需要眼神的配合,完成一套完整的技术动作才能体现出跆拳道运动的品势教学规律,针对上肢动作的训练中更适合采用静态定型的训练方法,便于形成上肢动作的基本路线和发力控制的定式。
2.下肢动作细节训练方法
跆拳道品势中对下肢动作的训练时,控制好双脚之间的长度、宽度、和角度比较的重要,另外,对于膝关节打开的位置是需要内扣还是外展都很讲究,尤其要关注各种腿法的高度、脚部用力的位置,下肢动作的完成路线,在下肢动作完成时膝关节的位置,掌握好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组合之间的关系才是完整的跆拳道品势教学。
3.上肢动作发力方法
跆拳道的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刚和柔的特点,既是力量的体现,也可以称为是发力,跆拳道运动需要刚柔并济,在发力的时候需要动作加速来完成,在定位的时候要把握好力控,
4.下肢动作发力方法
针对品势教学下肢动作的发力可以结合腰部的力量,利用身体的
扭转来锻炼腿部的爆发力,腰部进行小幅度的向后拉腰的动作,然后上身尽量向后侧靠近,同时迅速的向前方扭转,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跆拳道 品势
跆拳道品势
跆拳道是一种源自韩国的武术,其品势是指跆拳道技术的套路和动作演练。
品势是跆拳道学习者通过一连串的拳脚动作来训练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力量和技巧的重要部分。
跆拳道的品势通常分为基本品势和长型品势两种。
基本品势是跆拳道学习者最早学习的,主要包括站立姿势、基本拳法、踢腿、跳跃和滚翻等动作。
通过基本品势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掌握基本的跆拳道技术和动作,并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品势做好准备。
长型品势是跆拳道中较复杂的套路演练,通常由一连串的拳脚动作组成。
长型品势要求学习者在运动中保持平衡、协调和力量控制。
学习者通过反复练习和演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动作的流畅度。
除了基本品势和长型品势之外,跆拳道还有散打、拆迎、剑术等其他品势,这些品势主要是培养学习者的实战能力和综合技能。
总的来说,品势在跆拳道中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通过品势的学习和练习,学习者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跆拳道品势统一标准
跆拳道品势统一标准跆拳道品势统一标准一、品势准备姿势规定动作:手掌伸直,从丹田开始慢慢向上握拳到胸口,然后向下旋转到丹田;动作完成后,拳和拳的距离是一立拳距离,拳和道带的距离是一拳距离;腕关节伸直。
跆拳道品势统一标准二、站势1)准备姿势两脚的间距是一脚长的宽度,脚内侧平行。
两腿膝盖伸直。
2)马步双脚间宽度为二脚距离。
两腿膝盖弯曲。
上体中正,双膝弯曲,低头向下看时膝关节和脚类在一条直线上。
膝盖扣紧,不能向外。
3)行走步4)弓步双脚间距离间隔为四脚半距离、两脚掌内侧间的平行间隔为一拳距离;前脚尖向正前方,后脚尖与正前方形成30°角;低头向下看时,前腿膝关节与前脚尖形成一条直线;身体重心的2/3放在前腿,后腿膝关节伸直。
5)三七步双脚内侧和膝关节形成90°角,前后脚距离为两步半距离;身体重心70%放在后退,30%放在前腿;动作完成后前腿的小腿与大腿的角度为100-110°6)虎步前后脚距离为两脚距离;身体重心的90%-100%放在后腿;后脚尖向正前方形成30°角;前脚尖轻轻点地;动作完成后,后腿的大腿与小腿的角度为100-110°.跆拳道品势统一标准三、隔挡1)下格挡起始动作:辅助的手臂伸直与胸口同高,拳心向下;格挡的手臂放松弯曲放在辅助手臂一侧的肩部,拳心向脸部;双臂的腕关节伸直。
规定动作:动作完成后,格挡的手臂与大腿相距双立拳或一立掌距离;格挡手臂在大腿的正前方,拳心向大腿,腕关节伸直;辅助手臂放松夹紧,肘关节向后;2)中格挡起始动作:拳握紧,拳心向外,肘关节放松下垂;高度范围是耳根。
规定动作:格挡的拳到人体的中心线;格挡动作完成后,拳与肩部同高;格挡动作完成后,手臂的角度是90-120°;辅助拳放在髋关节处,肘关节向后夹紧。
3)上格挡起始动作:右上格挡时,右手臂放在做髋关节处,拳心向上;辅助手臂弯曲放在右肩部,拳心向外。
规定动作:格挡手臂的腕部到人体的中心线;格挡手臂与前额相隔一拳距离;肘关节轻微弯曲,腕关节伸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跆拳道品势]跆拳道品势知识汇总
跆拳道品势知识汇总
跆拳道品势发力在于速度的控制,一个动作在快速或高速移动到指定位置时,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停住.
这就需要我们在短距离内尽量爆发出我们的力量
在学习的时候,师范讲过"从慢速到快速,从轻力到重力",我觉得前半句讲的是从起势到结束位置时的要求,这需要在手臂运动的过程中持续的用力,或是不断持续的加力.后半句指的应该是在最后定位时的要求,要想能定住,就要在最后的一刻爆发出比原来大几倍的相反的力量.我们的手一般在定位时候也是脚落地的一瞬间,所以就要配合力从膝盖到腰,到肩膀,再到手,传递的协调一致,就会有更明显的效果.
判分标准
(一)世界跆拳道联盟的规定
判分标准严格按照世界跆拳道联盟规定执行。
1、正确性
基本动作的正确性;各品势动作的正确性。
2、表现力
熟练度、动作的大小;均衡;速度与力度。
3、表演力
刚柔缓急节奏、气势。
(二)世界跆拳道联盟的规定
品势比赛按技术准确性和技术表现力,合算其得分。
正确性是否从头至尾完成了品势,关键是其中动作、姿势、完成度。
表现力每个人有体形、体格的差别,关键是发挥了百分之几的动作,其技术动作的观赏性如何(关键是看礼仪、姿势、是否熟知大会规定等)
得分的定义(根据评分标准进行判分)
1、以规定的基本姿势和脚形、手势为原则判分。
2、根据技术准确性、表现力的情况判分。
3、根据品势动作的技术性和动作完成时显示出的正确性判分。
4、根据动作的自然熟练程度和风格判分。
5.根据重心移动和是否根据个人的体形、体格完美地完成动作判分。
技术
1、品势的正确性
各品势参照规定技术和动作的正确性(失误、变化、缺少及添加的技术或动作)。
2、技术的正确性
1、各动作与基本规定的一致性
2、各动作的视线方向
3、各动作的站立姿势
4、各动作的手部技术(立足于基本动作的手部技术)
5、各踢腿的正确性(前踢、横踢、侧踢腿高度、力度)
6、力度及速度
7、呼吸方法
8、动作的表现力
9、艺术性
10、态度及礼仪
11、动作的连贯性
12、连接动作的展示
判分方法
1、综合分数分
2、正确性:
(1)基本分数分;
(2)在基本动作和相关品势的正确性上有轻微失误时,每次扣分;
(3)在基本动作和相关品势的正确性上有严重失误时,每次扣分。
3、表现力:
(1)基本分数分;
(2)熟练性:
在熟练性所要求的均衡、速度、力度上有轻微失误时,每次扣分;
在熟练性所要求的均衡、速度、力度上有重大失误时,每次扣分。
4、表演力:
在表演力所要求的刚柔、缓急、节奏和气势上有轻微失误时,
每次扣分;
在表演力所要求的刚柔、缓急、节奏和气势上有严重失误时,每次扣分;
5、比赛中的罚分事项:
(1)超过比赛时间,在最终分数上扣分;
(2)出比赛场警戒线时,在最终分数上扣分。
6、分数计算:
(1)正确性和表现力分别显示;
(2)在正确性和表现力中,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平均分数为最终得分;
(3)比赛中发生的罚分事项都将在最终分数中扣除。
品势是什么?
品势是根据基本动作把防御和攻击作成套路来训练的练习体系。
品势是假设真实格斗,当对方攻击时反击的技法。
即先定好对方的攻击,利用适当的技术练习的训练体系。
品势按修炼者的实力与级别来分配,一种品势可由20~30个技术动作组成。
(1) 品势的解释和意义品势=品(样式)+势(气势)品势的名称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品势是由“品”和“势”结合而成。
品指的是“模样”,势指的不只是“气势”。
从上述名称不难看出品势不只是外型技术动作,更要表示其动作的气势。
品势不只要外型漂亮,更要结合内在气势,这才是正确的。
相信大家把对品势的理解和实际品势结合在一起的话,会懂得如何去练习的。
(2) 做品势的理由我们做品势并不只是为了应付审查。
我们练品势是有目的的。
它是理解跆拳道的全面技术和如遇到危险情况时的对应训练。
特别是跆拳道的全部技术都是由腿法为主的对练和表演训练构成。
而品势因为是由手、拳、腕、肘等上肢动作组成的,所以在弥补上肢技术的时候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品势是考虑到紧急关头格斗时的状况后,以自我简便训练的方法来练习。
且品势有着随时随地按自己的水准练习,而没有受伤危险的好处。
除此之外品势还有助于发达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的体操效果。
(3) 品势的种类 -公认品势和创作品势品势种类可按其内容分为公认品势和创作品势。
公认品势是由国技院指定的,在跆拳道修炼过程中必须练习的品势。
大家练习的太极1~8场,高丽,金刚,太白等就是公认品势。
公认品势是品级审查时指定为考试内容的指定品势。
创作品势是把跆拳道技术按照自己的想法改编的品势。
每年召开的一些跆拳道大赛中创作品势也有着很大的人气。
跆拳操,跆拳舞也是借助品势的形态而编为体操或舞蹈形式的,自由的动作和轻快的节奏很能搏得大家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