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中考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中考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c381d858fb770bf68a558c.png)
中考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复制链接](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考察类型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钥匙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考题形式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
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及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三、理解句子的作用。
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四、语言赏析。
A、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和成语等。
B、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C、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另外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①首句。
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②中心句和点睛句。
③感情句。
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④描写句。
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⑤修辞句。
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查的知识点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查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e371fd10a6f524ccbf85eb.png)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查的知识点一、各类散文的特点1. 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 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绘形状物,大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景中融注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
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4. 哲理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某一点人手,人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有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
5. 写人散文:写人散文以记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
它可以记一个人的一生,一段生命历程,一个侧面,一个细节,一个生活场景;也可以记一组人物,一群人物。
二、散文的表达技巧1. 表达方式.(1)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2)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3)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绘形绘声、绘声绘色等。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离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等。
2. 表现手法常用术语(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中考重点现代散文阅读
![中考重点现代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f7b80d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6.png)
中考重点现代散文阅读现代散文是中考重点阅读内容,因其语言通俗易懂,思想深刻,富有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考重点现代散文阅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重点散文作品赏析1.《生命之歌》《生命之歌》是林清玄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的美丽和可贵。
文中的主人公,一个贫困的农民,用自己朴素的言语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2.《最痛苦的树木》《最痛苦的树木》是郁达夫创作的一篇散文,虽然题目看上去有些悲情,但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以及对人类行为的警示。
通过对一棵树木的描写,郁达夫向读者传达了对自然生态的珍视和保护之意。
3.《生活的艰难》《生活的艰难》是余秋雨创作的一篇散文,以人物形象讲述了生活的艰难和不易。
文章中讲述了一个被生活打磨出坚韧和智慧的女子,她凭借自己坚韧的毅力和智慧,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1.注重细节理解在阅读散文时,我们要注重对细节的理解。
散文中的细节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散文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注意情感交流散文作为一种抒情的文体,主要通过情感交流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读者在阅读散文时要关注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语言和形象描写来传达。
3.抓住主题思想散文中的主题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所在,读者在阅读散文时要能够抓住主题思想,并通过对文中细节和情感的理解,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三、散文阅读的习题辅导以下是几个中考常见的散文阅读习题类型。
1.选词填空题根据词句上下文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空白处,使文章通顺、完整。
2.回答问题阅读完散文后,根据问题回答相关内容,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根据散文内容填写表格或图表通过填写表格或图表,整理散文的重点内容,体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如何提高散文阅读能力1.积累词汇通过积累词汇,能够更好地理解散文中的各种表达方式和具体意义,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3eff8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0.png)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在中考语文复习中,散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散文是一种散发情感、抒发感情或抒发思想的文体,通常是作者真实的、具有个人色彩的“散漫”之作。
散文阅读考点主要包括理解主旨、把握作者观点、描述人物特点、分析文章结构及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考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理解主旨。
理解散文的主旨是阅读的基本要求。
要理解散文的主旨,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散文的大致内容和中心思想。
其次,要抓住散文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子,通过对关键词和句子反复推敲、分析,找出散文的主旨所在。
最后,要注意判断散文的主旨是否与题目的要求一致,如果一致,则可以选择该选项。
第二,把握作者观点。
散文作品通常是作者对某个主题或问题的思考和表达,因此把握作者观点是阅读散文的重要考点。
要把握作者观点,首先要通过散文中的字词、句子、段落等,找出作者对问题的态度和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散文中引起作者思考的事件、事物的描写,了解作者观点的原因和依据。
最后,要看散文的结尾,了解作者对问题的总结和反思,从而把握作者的观点。
第三,描述人物特点。
散文中的人物描写通常是以写作者自己或者他人为主要对象的。
要准确把握散文中人物的特点,首先要通过对散文中的细节描写、行为言语的描述,分析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其次,要通过人物与他人的相处和互动,推测人物与他人的关系和特点。
最后,要通过散文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观点,了解人物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四,分析文章结构。
散文作品通常有明确的结构,有自己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要分析文章结构,首先要了解散文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引子、事情发展、事情发展的高潮和结尾等部分。
其次,要通过对散文中各个部分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的分析,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要看整篇散文的布局和组织方式,把握整个文章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第五,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散文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997885b561252d380eb6eaa.png)
中考淡化文体(散文)阅读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这类散文,虽然也有风物、场景的记写,但它不是纯客观的记写,而是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例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
文学色彩浓,但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散文。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②咏物类——托物言志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⑥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16记叙文阅读散文重点难点(原卷版)
![中考语文复习考点16记叙文阅读散文重点难点(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90847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4.png)
记叙文阅读(散文)关于“散文阅读”的要求为:(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已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一、散文阅读综合【考点讲解】一、知识点讲解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泛指那些侧重于直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注重于主观抒写的,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
狭义的散文,专指用凝练、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短小精悍的文章。
2.散文的特点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指的是散文的取材十分的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同一篇文章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段谈起,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形散”还体现为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率下,得到尽情的发挥。
所谓“神不散”,指的是散文的立意高远,主题集中。
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式多么灵活,都应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3.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特点: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藤野先生》。
(2)抒情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等。
特点: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包含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如:张晓风的《行道树》,茅盾的《白杨礼赞》。
(3)哲理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的说理,直接发表议论。
特点:议论、抒情和描写三者相结合,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的杂文更具有文艺性。
如:周国平的《落难的王子》。
4.散文的线索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77786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7.png)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中考语文中,散文阅读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散文阅读的考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能够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和答题水平。
下面,我们就来对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常见考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散文的特点和分类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的特点。
散文通常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取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自由;而“神聚”则是指散文的主题明确,情感集中。
从内容和形式上,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
叙事散文以叙述事件为主,抒情散文侧重于抒发作者的情感,哲理散文则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出一定的人生哲理。
二、散文的要素1、主题主题是散文的核心。
在阅读散文时,要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旨。
2、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事件、物品、情感等。
找到线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3、人物如果散文中有人物,要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性格品质以及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4、环境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可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社会环境可以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三、散文的语言1、词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包括生词、熟词新义、指代性词语等。
同时,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2、句子赏析文中精彩的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等。
3、语言风格散文的语言风格多样,有的简洁明快,有的含蓄深沉,有的生动形象,有的朴实无华。
要能体会并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
四、散文的表现手法1、象征通过特定的形象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思想感情。
2、对比将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某一方的特点。
3、衬托用其他事物来衬托主要事物,突出主要事物的特点。
4、借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5、托物言志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意愿。
中考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2823a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1.png)
中考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考散文作为语文考试的重要题型,对于考生而言承载着重要的分数和考核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散文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中考散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散文的定义与特点散文是一种抒发思想情感、描写事物的文学形式。
相对于诗歌和戏剧,散文形式更自由,没有特定的韵律和节奏,注重对事物以及人物的真实描写和感悟。
散文的特点如下:1. 真实性:散文追求真实,注重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反映。
2. 文学性:散文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性,需要通过合适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
3. 表现性:散文强调对感受和想法的个性表达,体现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二、散文的分类散文可以按照内容主题、写作目的、散文形式等方面进行分类。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散文分类进行介绍:1. 抒情散文:以抒发个人的情感为主要目的,表达对生活、自然、人物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2. 游记散文:以作者亲身经历的旅行为背景,生动地描绘旅途中的风景、人物和感受。
3. 散文小品:短小精悍的散文作品,以一个小的事件、角色或场景为素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感悟表现作者的思考。
4. 骈文散文:以抒发情感为核心,兼顾文辞修饰的散文形式。
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对偶、排比等。
5. 议论散文:通过对一个具体问题的议论和分析,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观点和主张。
三、散文的写作技巧想要写好一篇散文,除了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散文写作技巧:1. 描述细腻:散文通过对事物、人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要注重细节,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 表达思想情感:散文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工具,要通过对事物的感悟和思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语言优美:散文是一种具备文学性的写作形式,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比喻等,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艺术性。
4. 结构合理:散文的结构要合理,能够体现出散文的主题和情感。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1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321b04f3910ef12d2af9e7a2.png)
2.局部探究题:
①理解哲理性语句的含义 ②品味优美词、句的表达效果
例:
1、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的含义。(4分) 在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里,一定有一枚温热的 发卡在寒冬的深处,默默地守护着一朵柔黄的迎春 花(10年中考题) 2、 怎样理解划线句“在妈妈的心里,我从来就没有 走出过家门”这句话的含义?(3分)(09年中考 题)
二、局部探究题: ①理解哲理性语句的含义 ②品味优美词、句的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
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三、拓展延伸题: 答题思路:
①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②明确的观点或态度 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 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
教学目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掌握散文基本特点 二、明确中考散文阅读考点、题型 三、掌握散文阅读方法
散文常识:
特征: 形散神不散
散文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表现手法:象征、铺垫、烘托、对比、 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景 抒情等
语言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对偶、
参考答案:
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爱儿子、爱妻 子,自尊心很强的人。
2、 文中写了母亲的三次流泪哭泣,
请简要回答母亲每次哭泣的原因。
①母亲因不舍父亲离开而流泪。②看到父亲 穷困的处境,母亲因难过而流泪。③丢失发 卡,母亲因伤心而哭泣。(1点2分,共6分)
3、为什么母亲每听我读完一遍父亲写的
信,都要在地埂旁坐上很长的时间?
参考答案:
发卡凝聚着父母间深深的爱,(2分), 无论它在哪里,都将永远替地下的父亲陪伴母 亲。(1分) 这种爱是温馨的,它能抵御严寒,给人温暖。 (1分)(共4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散文阅读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82de8b25f5335a8103d22031.png)
三、散文写作技巧
1.熔情、理、事于一炉
在叙述某一事件时,融进自己内心的感动、感想、 感情,熔情、理、事于一炉,从而加强文章的感 染力。
在这些日子里,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 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 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可是却 承担不了如此沉重的离情。志愿军也是这样。他们 在远离祖国的八年中,时时想着祖国,念着祖国, 可是当他们一旦要离开这结下生死之谊的人民,却 是无限地依恋。
一、散文的基本类型
1.叙事性散文——以小见大 ①写小事琐事凡事——小事见深意 ②取材于真人真事——不靠虚构 ③以多个片断剪影表达主题——少用单一故事 2.哲理性散文——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 ①抒写人生生活感悟 ②小处着笔 ③点到为止 3.写景咏物散文——意蕴丰富,含意深远 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②情景交融 ③细腻描写 4.抒情性散文——直抒胸臆,朴实自然 5.文化散文——文化意象,文化韵味
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 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 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三、散文写作特点
3.形神俱备
“形”,就是描述对象的具体特征,即形象; “神”,就是作者通过联想、寄寓等精神活动,移
清单1:文章构件的一般作用
1.题目 ①写作对象;②文章体裁;③其它重要内容。 2.开头 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出下文;⑷烘托渲染 3.主体部分 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 4.结尾 ⑴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 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 ⑶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246b0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0.png)
某年中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在某年的中考语文复习中,散文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通过对散文的阅读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培养对文学的鉴赏能力。
在准备散文阅读考点时,我们可以根据题材内容进行分类,包括人物散文、自然散文、社会散文等等。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对这些考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人物散文1.描写人物的特征和形象: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散文,正确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以及内心感受等,从而深入挖掘散文的情感内涵。
2.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散文通常会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的变化,考生应该注重人物的情绪变化、思维方式等,抓住散文的核心主题。
3.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通过阅读散文,考生可以了解到人物的言辞和行为,进而推断人物的品格和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散文的主旨。
二、自然散文1.描写自然景色:这类散文主要描写自然景观,如山水、植物、天气等,考生需要重点把握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情感态度,进一步理解散文的意义。
2.描写自然现象与人的关系:自然与人的关系是自然散文的重要考点,考生需要关注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活、思考和情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散文的主题。
3.引发对自然的思考:自然散文通常也会以自然景物为引子,引发对自然哲学、人生意义等问题的思考,考生需要善于探讨散文中所导向的思想问题。
三、社会散文1.揭示社会现象和问题:社会散文有时会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为题材,考生需要正确认识散文中阐释和回应的社会问题,并加以深入思考。
2.探讨社会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社会散文有时也涉及对社会价值观和人生意义的探讨,考生需要仔细分析散文中所传递的思想观点,形成自己深入的思考。
3.分析社会中人的行为与选择:社会散文通常也会描述人在社会中的选择和行为,考生需要理解人物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人性和社会因素。
四、其他类型散文除了人物、自然、社会散文外,还有一些特定题材的散文,如游记、随笔、杂文等。
1.读懂游记:游记散文通常以人们的旅行经历为素材,描述各种地方景色和文化风情,使人们仿佛亲临其境。
2024年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考点+答题思路考试必考
![2024年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考点+答题思路考试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c420ee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c.png)
2024年中考语文【散文】专题复习考点+答题思路考试必考01中考散文阅读考点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2、通过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品味,感受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受到思想情感的启迪和熏陶。
3、能领悟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02散文阅读题型01关于标题这篇文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文章标题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拟这个标题?1、标题的含义揣摩标题含义需要从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
表面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深层含义需要联系文章中心解答。
2、标题的作用标题常见作用有以下几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展开情节的线索;交代文章写作情感;具有象征义;语带双关;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兴趣。
02关于情节内容把握全文情节结构概括文章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归纳概括故事内容及主旨答题思路:从整体上把握行文的思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些什么。
注意前后联系。
解答技巧:读——解题的基础1、读懂标题2、读懂题干(弄清要求)3、读懂原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理——梳理文章段落层次,整理出主要事件找——根据题意,确定范围文段。
思——提取哪些信息?围绕哪些关键词进行思考答题?方法归纳:明题意;理层次;定范围;精表达。
03关于文章主题主题,也叫“主题思想”。
读完一篇散文,要能够整体把握作品主题,这样才算读懂了作品。
有时题目不直接考查主题,但必须借助对主题的理解,才能解答。
解题方法:1、先读,了解相关信息读题目、读文章:了解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材料2、抓住中心句,概括段意,分析主旨3、重点读“五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比较直接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的地方,通过它们可以找到文章主旨。
4、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感情倾向5、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精当的景物描写能烘托人物性格、情感,交代人物活动背景,渲染特定气氛,揭示中心。
(杭州专版)中考语文专题一 第一类 散文阅读( 考点四、五、六、七)
![(杭州专版)中考语文专题一 第一类 散文阅读( 考点四、五、六、七)](https://img.taocdn.com/s3/m/524e5b2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b.png)
考点七:探究感悟
(一)理解文本的内涵、主旨 1.巧妙抓标题。判断标题是否揭示主旨应观察以下几点:
①若标题在文中多次出现,且文章记叙的内容都是围绕标题进 行的,那标题内容一般就是文章的主旨;②通过标题所传达出 来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方向,进而 也可以得到文章的主旨。
2.捕捉关键句。散文中表达主旨或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一般 在篇末,所以需要抓住文章结尾的抒情句或者议论句,它们往 往是文章主旨的表达,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情感梳 分类归纳 对于涉及哪些情感之类的题干指向,最好的办法是先圈定和摘
理题
法 录出所涉及的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语,然后根据词语所承载
的感情倾向,分门别类,逐一感受
(2021昆明)请结合选文内容,分别简析下面两个句子中加 点词语所表达的情感。
①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生 怕冲撞了它、惊飞了它。
②我在一块河石上悄然坐下来,隔水眺望着那一对圣物。 (2021福建)首段中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有什么特点? 表达什么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1浙江模拟)汪曾祺在他的《人间草木》中写到:“在黑 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黑白”和“彩色 ”的含义不只局限于颜色,那么本文中“一身绿”的“绿”字 也一定是寄寓了作者独特的情感!请你进行具体分析。
(一)某段的作用是什么
开头 段
内容 上
结构 上
①概括具体内容(即写了什么东西);②以故事开头,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 趣/以发问开篇,引发思考/以诗词开篇,呈现美好意境,增加文采/以环境描写 开篇,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气氛;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内容的描写;或为下文写……的内容做铺 垫、埋伏笔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dd2c05471fe910ef02df894.png)
方法— 寓情于事 托感知文章内容,归纳主题思想,概括文意或感情等。 • 理解关键语句、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深刻含义。 • 五种表达方式的识别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 某句、段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 描写的各种类型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 表现手法的区分及其作用。 • 自选角度鉴赏文章的艺术技巧。 • 结合相关材料谈感悟说启示。
⑤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 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 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 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解题钥匙】
有深层含义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种修辞或写作手法, 故意将句子的真实含义隐藏,就好像为它遮上了一 层面纱。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就应先看清它所借
之语。
【考题形式】
• 一、品味词语 • 1.解释词语含义。 •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 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 其语境义。
• 1.解释词语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含义,即结合语境答题。格式: “××”一词原指……, 这里表达了……。如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4分)
• ①每当坐在小桌前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 答案:“心旷神怡”原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这里表达了我坐在书桌前的喜悦心情。 • ②并且莫名其妙的瞧了我一眼,显然他(木匠师傅)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
件碎损的稀世古物(而是一张书桌)。
• 答案:“莫名其妙”原指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这里表达 了木匠师傅对我想要复原书桌的做法感到奇怪,不能理解。
【初中散文阅读】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初中散文阅读】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0ab330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2.png)
【初中散文阅读】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一、散文特点:1.文学性(意象):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和风景(意象和意境)表达思想和感情。
2、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常广泛,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材,也可以跨时空选材,信马由缰,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统一的。
所谓“形散神聚”。
二、散文分类:1、咏物散文:通过对景或物的环境和外表特征的记叙和描写,反映景或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揭示主题。
咏物散文通常采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及托物言志、象征等表现手法,托物喻人。
2.抒情散文:通过风景表达你对人或事物的感受(触摸风景创造感觉)或直接表达你的想法来表达你对人或事物的感受。
使用了更具描述性和抒情性的表达方式。
3、哲理散文:通过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来寓喻道理三、散文阅读考点:1)发音、词语选择、句子中词语的含义(表层和深层)2)呼应句、过渡句、仿写句子、句子在上下文语境中的含义(表层、深层)、句子的修辞手法等等;3)总结段落内容;4)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5)写下自己的想法,谈谈自己的感受;6)品味语言;7)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常见的三种写法:1)比较;2)衬托;风景衬托:衬托心情;渲染气氛;宣传情节;主次衬托:突出主角。
3)象征(依靠事物表达自己的抱负)。
五、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结合修辞本身及句子本身作用作答) 1)隐喻与拟人化:生动地书写2)排比:增强语势,写出了……3)对比和夸张:它清楚地突出了4)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5)反问句:强调6)对偶、互文:句式整齐,音节和谐。
7)引文:丰富文章内容,增加兴趣(增强文学才能和说服力)六、结构上的作用:1)指向2)总起下文(或引出下文)3)设置暂停4)呼应(前后呼应、首尾呼应)5)床上用品6)过渡(承上启下)7)对比度8)总结上文9)速成中心(深化主题)高考散文阅读知识点综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散文考点梳理指导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散文考点梳理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2f590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14.png)
⑧我最喜欢的,却是看父亲挖竹笋。 ⑨长时间生活在高楼上,我和竹林之间早已经没有了默契, 在竹林里走来走去也发现不了被泥土抱在怀里的竹笋。而父 亲不一样,在乡野中土生土长的他,目光一扫,便能找到笋 的痕迹,锄头一刨,就把竹笋挖了出来。在我看来,这简直 就是无中生有的魔术。所以每次和父亲上山,都像是一场邂 逅惊喜的旅程。我虽然只是一到的竹笋做成汤,我一 口口地饮,似乎又和自然达成了默契。因为这时,春天好像 也从我体内,破土而出了。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改)
考点2梳理文章脉络
了解文章脉络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散文 的各个部分在文章中都有其不同的作用。文章标题一般为全 文的线索,有概括文章内容、设置悬念等作用。文章开头或 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是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 作铺垫。中间段落,多半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尾段落,大 多是总结全文、卒章显志、点明主旨、深化主题、呼应开头 等。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本段或上下文内容作答。 常见问法: (1) XXX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2)文章以“XXX"为题,有什么妙处?
2.抒情散文: 主要借助写景状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 受、激情和意愿。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特点,表达 作者情感,如《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状物散文:借物与人相似的特点来表达作者的 思想情感,如《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一 棵小桃树》。
3.哲理散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也 称说理散文。与一般议论文不同的是,它或通过 对某一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 形象性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让读者 获得思想的启迪。它的议论往往具有抒情性、形 象性和哲理性,如《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 活着》。
终于,在高二摸底考的时候,他冲入了班里的前二十;在高 三,更是直接迈入了年级前十。那时候,他已经从一根不起 眼的竹笋,长成了翠色欲滴的青竹。 ⑤他很喜欢吃竹笋,尤其喜欢吃竹笋炒肉,素雅和荤腥相遇 ,鲜味便在猛烈中有了更加悠久的余韵。《诗经》有言:“ 其蔬伊何,惟笋及蒲。”竹笋虽是幼年期的竹子,却有极佳 的口感。“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只有亲口 品尝了竹笋的滋味,才能真正明白苏东坡流连忘返的原因, 才会理解陆游“味抵驼峰牛尾狸”的感叹。竹笋炒肉和酸辣 土豆丝作为当年我们食堂里的常客,也成了我们青春回忆里 一枚盘子大小的印章。想来,竹笋确实很像那时候的我们, 青涩而又灰头土脸,未来的光芒都还在体内深藏,我们自以 为的伶俐,在如今看来也是如此笨拙而又天真。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b7a7c05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4.png)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最全)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一: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方法总结:情节上: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成为全文的线索,文章的情节(主要情节)都围绕此展开;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主题上:揭示(暗示)主旨。
表达上: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
此外还有: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使形象生动等。
《复活》题目含义:一指蜥蜴复活;二指我被蜥蜴顽强的生命力打动,最终对生活充满希望。
《田野上的白发》题目作用:(1)“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2)“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3)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4)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对母亲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二:词语、句子、语段的作用1.词语的表达作用答题套路:生动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
例如:(1)结合语境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眉飞色舞”一词的妙处。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现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表现出“我”当时的喜悦和兴奋。
(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闪”字形象生动写出了太阳花一见阳光即刻开放、艳丽夺目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惊叹。
2句子语段的作用1.内容上抒情谈论句: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主题……写景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衬托、铺垫……2.结构上:在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作铺垫、点题……(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在文中:总结上文、承上启下(过渡)在结尾:点题、照应、升华主题结尾段、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资料讲解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资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60aa72dd1f34693dbef3e6e.png)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
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
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
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
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
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1)字词含义: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1)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2)顺序
考题形式:(1)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2)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
答题思路:形式(1)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是可以颠倒顺序的。
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之间的关系。
不管能还是不能,都要谈为什么。
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说明文考点分析的顺序分析部分)。
形式(2)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
这样的题,往往是有选择答案,即使没有选择答案,也不要回答为什么,但思维过程要考虑道词语的逻辑顺序和词语搭配的习惯。
3、品味语言
(1)字词含义:
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
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5分析)。
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景物描写,主要考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有时也见衬托、对比、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十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结合修辞本身及句子本身作用作答)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
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7、结构上的作用:
1)点题2)总起下文(或引出下文)3)设置悬念4)呼应(前后呼应、首尾呼应)
5)铺垫6)过渡(承上启下)7)对比8)总结上文
9)提示中心(深化主题)
8、发展性考题
(1)仿写: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
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XXX对象在XXX条件下,XXX怎么样。
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就是这个公式的叠加使用,我们可以考虑: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2)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
①对描写对象;②对人物情感;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④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a、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b、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c、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
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3)续写
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