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格尔的视角讨论哲学、科学和宗教三者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完整版)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完整版)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089102班杨春苗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自两者产生以来,这个问题就处在争论之中,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会是。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是认为二者是对立的,相互阻碍的,还是同处一个母体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很难区分孰对孰错。

一、宗教与科学的界定宗教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很难给它下个确切的定义。

社会学认为,宗教是人们为信奉某一理念或神灵而形成的礼会组织,该理念或神灵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使众人无条件服从之。

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把宗教定义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是装饰在锁链上的那些虚幻的花朵”。

从宗教的特点来说它不是正确地,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而是对客观现实的虚幻的反映。

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表述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

”宗教信仰一种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它主宰着自然和世俗社会,而这种超自然的力量通过人格化而变成神灵,成为信徒们崇拜的偶像。

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

发现、探索研究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就是科学。

人类对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而科学的探索总是从人们对自己遇到问题,从而想办法解决问题时开始的。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中谈道:“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科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

从二者的定义来看,宗教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科学追求的是事物的本源。

宗教和科学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宗教所持有的有神论和科学所主张的无神论之间的巨大差异,前者在社会认知方面会阻碍后者的发展。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存在两面性,现代科学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等一系列问题。

宗教中除了它的负面影响外,其伦理道德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从来没有减弱过,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论黑格尔哲学及其宗教观

论黑格尔哲学及其宗教观

论黑格尔哲学及其宗教观作者:李成龙李晓东来源:《理论观察》2019年第03期摘要:黑格尔创立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而严整的形而上学体系。

这个思想体系的内核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主题的时代精神,外壳是作为对法国唯物主义的深刻而富有内容的复辟的辩证唯心主义。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方法和体系、内容和形式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这种矛盾在宗教哲学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宗教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3 — 0014 — 04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有着严格的逻辑进程,它是一环扣一环地推进的。

尽管黑格尔以其智慧和博学深刻而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但由于哲学的逻辑链条在他这里还没有完成,他的哲学工具尚不足以让他所领悟到了的现实世界及其规律具有科学的表达形式。

费尔巴哈的哲学缺乏时代的内容,但他是在黑格尔之后马克思之前唯一真正的哲学家,他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链条扣上了重要的一环,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创造了条件。

当马克思为德国古典哲学扣上最后一环、发现了感性活动的个人时,马克思走到了唯物史观的入口处,为表达时代精神提供了科学的、自觉的和合理的理论工具。

在马克思这里,时代精神的内容和它的表达方式之间的矛盾没有了,但在黑格尔那里,方法和体系、内容和形式之间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无论如何,黑格尔哲学包含了合理的内核,那就是时代性的内容,这是马克思重要的思想资源,是马克思着力拯救的东西,是马克思和黑格尔对话的真正平台。

费尔巴哈抛弃黑格尔的辩证法,不是偶然的,它是费尔巴哈缺乏黑格尔哲学的时代内容的必然结果。

黑格尔哲学的体系与方法的矛盾无可避免地延伸到其宗教思想中,这是研究黑格尔的宗教思想所不能不重视的。

一、黑格尔哲学的内核:政治经济学批判黑格尔创立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而严整的形而上学体系。

费尔巴哈指出:“黑格尔哲学从严格的科学性、普遍性、无可争辩的思想丰富性来说,要超过以前的一切哲学。

科学和宗教如何看待彼此的关系

科学和宗教如何看待彼此的关系

科学和宗教如何看待彼此的关系科学和宗教如何看待彼此的关系[ 来源:龙泉之声 | 发布日期:2013-08-10 | 浏览( 121)人次 | 投稿 | 收藏 ]罗伯特·英格索尔是十九世纪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也是一个怀疑派及无神论者,但他有一个朋友是当时一个大布道家俾哲。

在牧师的书房中除了琳琅满目的书籍,还有一个很精致的天球仪,标明了各星座的位置和大小。

有一天英格索尔来访,看到了这个天球仪,连连称道,不忍离去,他转而对俾哲说:“我正想要一个这样的东西,是谁做的啊!”俾哲带着半开玩笑半讥刺地说:“你问谁造的吗?这天球仪当然没有人造啦!它是自然而有的。

”可想,这回答正中了英格索尔的要害。

宇宙万物及生命的起源,这问题一直以来都引起人们的思考,科学家试图解释它,宗教家也早已在解释它。

当代最为流行的论说一个是进化论,一个是创造论。

不少人认为科学与宗教是水火不相容的,根据呢?他们以为进化论是科学事实,创造论是宗教迷信,科学当然是先进,而信仰上帝创造当然是思想落后的人。

果真这样吗?我们要看一看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进化论到底是一个人为假设的学说呢,还是一个有确实根据的科学理论呢?而相信上帝创造是否合情合理及有事实依据?一、科学与宗教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提到科学或科学家就肃然起敬,有的更将之奉若神明。

科学和科学家在历史文明中当然作了贡献,在人类社会中也有它们应有的地位,但首先要明了什么是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评估它,同时也不会盲目地认为科学就要反宗教。

让我们先讲科学和宗教的定义。

科学的定义是观察,界定,描述及实验性地去考察和解说自然界的现象。

从科学严格地局限于研究自然领域这一点来说,宗教明显既非它研究的对象,也不列入它的范畴。

因为宗教是表明一个人对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如宇宙的创造者和管理者的一种信仰和崇敬。

在各自的含义下,与其说它们彼此冲突对立,倒不如说各自研究的对象,讨论的问题是不同的。

哲学-科学-宗教三者之间关系

哲学-科学-宗教三者之间关系

浅析哲学\科学\宗教三者之间的关系摘要:哲学、科学、宗教几乎是同时产生,随着历史的发展,一度宗教占上峰,哲学成为其“婢女”,科学受到抑制。

现代社会科学的高速发展非但没有加速哲学的死亡和宗教的消解,反而更加需要哲学的慰藉和宗教这一精神家园。

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厘清它们三者之间这种互补、交融、动态的和谐关系,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哲学;科学;宗教;互补;动态;和谐哲学、科学、宗教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最初的混沌一体到今天的整合共存,其过程经历了分化分立、矛盾冲突。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引言哲学界普遍认为,哲学是非政治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宗教的定义,从来就众说纷纭。

吕大吉先生指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客观存在具有一些基本要素。

我们把这些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宗教的内在因素:1、宗教的观念或思想,2、宗教的感情或体验;一类是宗教的外在因素:1、宗教的行为或活动,2、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一个比较完整的成型的宗教,便是上述内外四种因素的综合。

”①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

发现、探索研究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就是科学。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中谈道:“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②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说:“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③二、历史上哲学、科学、宗教三者之间的关系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当自然现象与生命的灵性现象联系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原始人类的宗教思维模式。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人类已不满足于仅仅用宗教神话的观念形式来解释自然现象,要求用抽象的概念、逻辑思维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

从黑格尔的视角讨论哲学、科学和宗教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黑格尔的视角讨论哲学、科学和宗教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黑格尔的视角讨论哲学、科学和宗教三者之间的关系摘要:从人类历史上看,哲学、科学与宗教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生存的发展而一同发展的。

而现代社会科学的极端发达使宗教只能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然而科学的发达也使现代人更无法抛开宗教的精神安慰,也更需要哲学的思辨。

三者自产生之日起就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本文将从黑格尔的角度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科学宗教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古老的三大组成部分即哲学、科学、宗教。

在古代,哲学、科学与宗教是混为一体的,哲学作为知识总汇包含着科学,哲学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辅佐于宗教。

到了近代,首先是科学呈现出独立分化的特点,继而宗教也逐渐失去其统治地位。

在当代,哲学、科学与宗教在分化的基础上又呈现出新的整合趋势,许多问题,例如社会问题和各自领域的专业问题,单纯依靠三者之一是很难解决的。

因此,哲学、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思考。

一、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很难准确的定义哲学、科学与宗教的概念。

在不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的情况下,可以先给出科学的定义:科学就是以理性和逻辑的方法为特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样的定义还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以理性和逻辑的态度,来探索世界,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生活。

对于哲学的概念,黑格尔认为必须加以严密的规定。

例如宗教与宗教中所包含的思想和关于宗教的思想,特别是神话形式的宗教思想,由于他们的内容和形式很接近哲学,以至哲学似乎完全没有确定的范围。

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说:“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不同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哲学研究的对象与领域也随之改变。

在人类文明诸多领域中,宗教是最具神奇色彩的。

一方面,宗教独具超凡的神性特征。

另一方面,宗教又充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内容。

科学哲学宗教的关系

科学哲学宗教的关系

科学哲学宗教的关系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人类对于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确定的事物的思考。

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许多人相信,中世纪基督教敌视科学——那时称为自然哲学——并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纵观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可以发现,中世纪的神学家对学习自然哲学并不怀有敌意,而是持包容态度。

如若不然,科学革命就不会也不可能发生。

通过《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400B.C-A.D.1550)》,读者将会知道,今天的科学文化在多大程度上是植根于中世纪的宗教思想家的头脑之中的。

《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400B.C-A.D.1550)》全面论述了中世纪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并且为学者或一般读者提供了许多资料。

从对伽利略的审判到当年在学校中讲授进化论所引发的争论,再到当代关于干细胞研究的整个历史过程中,科学与宗教在许多方面相互联系着。

许多人相信科学与宗教总是互相冲突,但是《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400B.C-A.D.1550)》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对于科学与宗教持续至今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相互影响的复杂形式,将为学者与普通读者提供一个合理的和可接受的总体看法。

爱因斯坦的圣经》的杂感《圣经》,产生并逐步完善于上千年前,它本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的宗教经典,由旧约与新约组成。

旧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是耶稣基督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爱因斯坦的圣经》是在上世纪末由数位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联手写就。

它以类似《圣经》的风格来表述现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最佳理解,并进而追寻宇宙和人类的历史。

同样,它也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艺术同宗教哲学道德科学的关系

艺术同宗教哲学道德科学的关系

艺术同宗教哲学道德科学的关系(1)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哲学作为人类理性认识的最高形式,要对作为人类感性认识最高形式的艺术产生影响,必然经过美学这一中介。

黑格尔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当然,美学的范围和对象绝不仅仅限于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艺术美,又包括自然美和其它一切现实美,以及审美主客体关系和审美意识等更具普遍性的一般规律。

尽管美学的范围和对象非常广泛,它包括客观世界的美和人对客观世界的美反映的全部领域,但作为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艺术毕竟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往往要经过美学这一中介来进行。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

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或流露出来。

李白的审美理想,深受庄子美学推崇天然之美的思想影响,他不但大力倡导“自然”、“清真”的风格,赞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之美,并且自觉地把这种美学境界作为毕生的追求。

杜甫的美学理想,则受到儒家美学的极大影响,他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融入诗中,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倾诉了对当时统治集团腐朽统治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深受苦难的同情,产生了《三吏》、《三别》等代表作品。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出现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

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森把所谓“生命冲动”当作世界万物的主宰,宇宙间的一切似乎都是由这种神秘力量派生出来的,他从唯心论和神秘论的立场出发,认为只有人的梦幻世界或直觉领域才能达到绝对真实,即所谓的“超现实”。

于是,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文艺界,形成了一个遍及文学、美术、电影等领域的“超现实主义”流派。

文学上出现了布勒东的散文《动物与人》,阿拉贡的散文集《巴黎的农民》等;美术界出现了西班牙画家达利的油画《记忆的永恒》等典型的作品;电影界也出现了西班牙导演布努艾尔拍摄的《一条安达鲁狗》等超现实主义影片。

论哲学科学宗教

论哲学科学宗教

论哲学,宗教,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题目从论文角度写真的是很大很大,我有很多想写的,但又怕自己嘴笨解释不清楚,于是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大到各种论文网站上学术泰斗的严谨论述,小到论坛上无病生吟的文学青年发表的感慨,最终在一个陌生人的签名上找到一句精炼到赞叹的话——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

我先总结写一下我的个人观点,希望老师不会觉得荒谬。

联系这三者的东西是时间。

人类所能发现、了解、解决的问题只能局限于他所处的时代,当人们可操作的科学达到极限时,人们开始向理论进行诉求,当理论的可解性达到极致时,人们开始将自己所不能理解的东西诉求到信仰上,通过宗教来实现自我补完。

当我们祖先的智慧还只像一支猴子时,他们把不能理解的事物归为一种神秘力量的结果,比如太阳东升西落无法解释,人生老病死无法解释,新生儿是通过异性交配产生的无法解释,天文和气象的现象无法解释,想要去理解或解决这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对他们的时代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种未知正是宗教力量的来源。

人们会慢慢将这种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具象化,当一个地区的祖先们逐渐认可同一种宗教形象的承载体时,最初的宗教就产生了。

据我所知,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有迹可循的宗教是希伯来人的犹太教,人们将自己的无知,对世界的好奇,以及对生活苦难的压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寄托到一个神化的意象上,而那个意象就是著名的上帝,这点其实很耐人寻味,信徒们始终相信是上帝创造了人类,而从唯物主义来讲,其实是人类创造了自己的神明,他可以是佛陀,真主安拉,无生老母,等任何一个宗教精神领袖,就像佛教中噬身之蛇的意象,我们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

我不知道宗教,哲学,科学三者是谁先产生的,但这三者的确在时间的链条里密不可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大脑所能掌握的知识,技术,双手所能创造出的工具,仪器,已经慢慢推翻了我们原有在宗教中想出来的命题。

比如,我们认为天方地圆,但天文学摧毁了我们的世界观;我们认为生命是上帝才能创造的,但克隆羊多莉摧毁了我们的生命观,等等。

浅析黑格尔对哲学的定义

浅析黑格尔对哲学的定义

浅析黑格尔对哲学的定义黑格尔认为哲学所要把握的最高统一是主观的“思”与客观的“是”的统一,主张用绝对者去把握主客观统一,认为一切都是包含对立统一的,不能局限于对立,要上升到统一。

标签:黑格尔;哲学观;辩证统一黑格尔哲学与近代西欧哲学一样,认为哲学所要把握的最高统一是主观的“思”与客观的“是”的统一。

主张用绝对者去把握主客观统一。

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从动态出发,发展变化,与形式逻辑不一样,形式逻辑认识是就是,非就是非,而在黑格尔看来,是也可以是非,非也可以是是,是与非不是绝对对立的。

他将绝对精神当作世界最高者,认为世界上一切都只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当思维去“思”世界本质,并把它“思”出来,这个思维就把握世界的本质,这就是精神。

精神是客观精神,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客观的,而精神把握世界的本质,所以也就是客观的。

绝对精神不依赖于任何东西产生,而万物却依赖它产生,只有是绝对的,才能成为本体、本源,万物从它产生,最后又回归于它。

哲学是为解释世界,就要找到世界存在的理由,而理由即是共相,就是最普遍的东西。

黑格尔将哲学定义为:思维是对自身思维的反思。

绝对精神首先要进行自我反思,在自身中演绎、审视自己,在思维中如何进行合乎逻辑的演化,进行思维。

他的哲学首先对两种哲学作风进行了批评:任性的作风→不注重逻辑,怀疑主义→浅薄的作风。

黑格尔认为,每个内容都需要遵循正反合的方法展开。

黑格尔哲学对时代文化不是以外在态度而是以内在态度来探索时代文化本质(真理),以与内容相一致的方法研究真理。

黑格尔在《小逻辑·导言》第一节提出“哲学的对象和宗教的对象诚然大体上是相同的。

两者皆以真理为对象,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即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是真理。

此外,两者皆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上帝(即二者的真理)的关系。

”哲学同经验、文化等并不是并列外在关系,而是对其它文化、知识等的概括,使其上升到理念(本质)。

简评黑格尔的“东方哲学是宗教哲学”说

简评黑格尔的“东方哲学是宗教哲学”说

•读书.简评黑格尔的东f学是譴哲学%□朱瑞一、“东方哲学是宗教哲学”提出的背景“东方哲学是宗教哲学”这句话出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所著《哲学史讲演录》一书。

当时,德国的哲学处于政权与教权冲突的漩涡之中,无法受到足够的关注。

于是,黑格尔呼吁具有哲学研究传统的日耳曼民族发挥出自己的民族性,重新拾起对哲学的兴趣,以便在“世界精神”忙碌于现实,无法回复自身的时候,为其开辟道路使其回复自身,得到自觉。

希望哲学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是黑格尔所期待的。

他认为,要想大众对哲学有所重视,必须以对哲学这个概念的界定为起点。

而对哲学概念认识的首要条件就是厘清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宗教与哲学作为思想的产物,二者密切相关。

研究哲学,必须同宗教、政治、科学、艺术有所区别。

“由于宗教与哲学不分的看法流行,为了要使哲学史与宗教观念有一更明确的界限,对于足以区别宗教观念与哲学思想的形式略加确切考察,应该是很适合的。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4页)于是,在这样的语境下,“东方哲学”被黑格尔用以区别宗教与哲学以及说明“哲学应是什么”这个命题。

对东方哲学的叙述被黑格尔安排在全书正文开始前的导言部分,而且他曾明确表达:“东方哲学本不属于我们现在所讲的题材和范围之内”(《哲学史讲演录》第115页),这表明在他看来东方哲学应该被排除在哲学史的范围之外。

在《哲58学史讲演录》中,他称:“东方哲学是宗教哲学”(《哲学史讲演录》第113页),甚至说:“我们所叫做东方哲学的,更适当地说,是一种一般东方人的宗教思想方式-----种宗教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我们是很可以把它认作哲学的。

”'《哲学史讲演录》第115页)这里所称的东方哲学特指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

且东方哲学之所以被称为宗教哲学,乃是因为“在古代东方,宗教与哲学是没有分开的,宗教的内容仍然保持着哲学的形式”(《哲学史讲演录》第64页)。

经过考证,可以发现,其实黑格尔在说这句话时并没有特地区分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根据他后文的叙述,“东方哲学是宗教哲学”中的东方哲学指的乃是印度哲学。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宗教在某种程度上是绝对精神的一种形态。

黑格尔认为宗教与哲学的内容相等同,不同的无非是形态:在宗教上为表象,在哲学上为概念。

他说:“哲学与宗教相契合。

事实上,哲学本身也是对上帝的侍奉,也就是宗教,因为它无非是在其对待上帝方面对主观臆说和评断之摒弃。

”但这种等同应是辩证的并存在差异,其差异在于:哲学诉诸自己的方法,即不同于通常称之为名副其实的宗教方法者。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均为宗教;其差异在于这一宗教的性质和方法。

但他关于宗教与哲学等同的概念存在内在的矛盾。

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在哲学中加以扬弃的存在,并不是现实的宗教,而是已经成为知识的对象的宗教本身。

不同的人对哲学宗教有不同的理解。

日本著名哲学家井上圆了和西田几多郎也有自己的认识。

圆了收到西周哲学观的影响,把哲学视为“学问世界的中央政府”,规定其是“统辖万学之学”,并且他把自己建立的哲学体系称为纯正哲学,主张观念即实在,现象即实在的哲学观。

圆了认为宗教即神教,他指出物质世界已具有物,心,神三元。

理学为物之学,哲学为心之学,宗教为神之教。

基于此他把宗教分为属于哲学的“智力的宗教”和依赖与神的情感的宗教。

在他看来哲学先于宗教,宗教在哲学的基础上发展的,但他的宗教观是哲学式的宗教观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宗教的事实。

西田哲学的两大命题则是对生命的探求和对根本性实在的探求。

他的宗教观是心灵上的事实。

他对于宗教主要是从神人关系上来理解的,认为神人性质相同和人皈其本与神。

后来他更把神学侧重于人学。

他说:“所谓宗教不是某些特殊人的特殊心里状态”,“在我们自己的深层到处都有超越我们的意识之自我的东西”。

显然西田是把宗教信仰设置于自我根底且超越自我之处的。

在宗教与哲学的关系方面圆了认为“宗教以崇信为本,哲学以疑念为本。

”他认为宗教学可以看做是纯正哲学的应用学不过宗教学和纯正哲学的作用也还是不同的。

纯正哲学打开思想正面的城门,也可以从反面进入,伦理之力穷尽不得已而自退自却。

比较哲学、科学与宗教联系与区别

比较哲学、科学与宗教联系与区别
哲学与科学的成熟过程,就是哲学与科学纷华 的过程,也就是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 过程
古代哲学——“知识的总汇”,把科学包容在 哲学之中。
近代哲学——“科学之科学”,把哲学看成是 科学的基础。
现代哲学——马哲(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科学主义思潮(哲学是科学的副产品和逻辑论 证)、人本主义思潮(哲学关注的是科学无法 解决的“人”的问题)
比较哲学、科学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人类理论思维的形成
人类理论思维形成的过程,首先是逻 辑思维形成的过程,即形式逻辑的形 成过程。逻辑思维即概念思维,就是 运用概念的关系去把握世界、描述世 界和解释世界,试图为解释世界和人 们的行为提供某种“原理”和“公理”。
比较哲学、科学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逻辑思维形成的原因
比较哲学、科学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与宗教的联系
哲学脱胎于宗教。哲学的最初萌芽包含在 宗教中,它们之间有一种渊源关系。
哲学与宗教作为意识形态,都是以间接和 抽象的方式表现着经济基础的要求。
哲学曾为宗教服务并纳入宗教之中,并且 受到宗教的重大影响。
最为重要的是,哲学与宗教都是解释人与 世界关系的“世界观”
二是剥离两者的“职能”,即科学提供的是关于世界 的“特殊规律”,哲学提供的是关于世界的“普遍规 律”。
三是划清两者的“领地”。即为哲学寻找一块科学无 力问津的领域或科学无力解决的问题。
比较哲学、科学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从“同时态”看哲学与科 学的差别、分化和矛盾
前两种看法,都是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 关系来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这是最 普遍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是建 立在哲学知识论立场上的。
比较哲学、科学与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哲学与宗教的区别

科学发展及其与哲学、宗教的关系

科学发展及其与哲学、宗教的关系

科学发展及其与哲学、宗教的关系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姓名郑莹学号09307020192009-12-23摘要众所周知,希腊文化是自然科学之母,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所以在宗教、哲学、科学一体化的前科学时代,科学既不是独立的社会力量,亦非独立的学术专科,科学或孕育在哲学的襁褓之中,或依附于宗教,成为“神学的婢女”。

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因为自然哲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动力学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意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由此,更加加速了哲学和科学的分离。

不过,进化论的生物学以及现代数学和物理学,却一方面使科学思想臻于深邃,另一方面又迫使哲学家对科学不得不加以重视,因为现在对哲学,对神学,对宗教,又有了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讲述西方科学史的大概发展来论述科学同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关键字科学哲学宗教“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人类从愚昧无知到懵懵懂懂,从野蛮到文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史也正是人类不断探求真理的过程,正如康德所说的繁星密布的苍穹是对自然的不断探索,心中的道德是对自身的不断探索,正是在这种不断探索之中,人类文明才会不断进步,才会造就出今天的科学,今天的世界。

现代的科学的绝大宏伟的大厦,或许是人类心灵的最伟大的胜利,但是,它的起源、发展和成就却是我们所知道最少的一部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它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到底是如何。

在读完丹皮尔的《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宗教的关系》后,我大概论述我的想法。

一科学在巫术和迷信原始宗教中的孕育费雷泽在《金枝集》中提出,巫术、宗教和科学是按这样的先后次序出现的,还有一位人类学家里弗斯以为,巫术和原始宗教是从野蛮人对世界怀有朦胧的敬畏和神秘感觉中,同时产生的。

科学,哲学,宗教三者的异同对比

科学,哲学,宗教三者的异同对比

科学,哲学,宗教三者的异同对比罗素曾经把哲学、科学与宗教作对比,他说哲学与宗教是有共同点的,都是对神秘问题、灵魂问题的追问。

但宗教是用灵魂来回答灵魂提出的问题,因为宗教以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靠不住的,只有神能回答灵魂提出的问题,而哲学在这一点上与科学是一样的,都是依靠头脑、理性,但科学是用头脑来提问,在经验范围内提问,又用头脑通过逻辑思维的分析来回答,可是说哲学是灵魂提问,头脑回答,宗教是灵魂提问神回答,科学是头脑提问头脑回答,因此后两者都不存在内在的矛盾,而哲学却存在着灵魂和头脑的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

迷信、信仰、宗教、科学是四个不同的概念。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

宗教即宗法教义。

说到底是旧时代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底层精神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产生于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形态之中。

存在于底层民众的精神生活中。

它采取了\"超人间化\"的特殊表现形式,它并不直接以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这些\"人间力量\"所固有的形式表现外部力量,而是表现为\"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因而具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圣性。

迷信是原始人类传衍下来的一种落后愚昧的盲目信仰,也是少数统治阶级愚弄下层民众的手段。

它利用人们对于残亡的恐惧、对生的渴望,突出一些无因果联系的命运,以至在无知和神秘的迷信氛围中,恐惧压倒刚强,邪恶战胜正义,残忍毁灭善良。

迷信者生于自然,却无知自然,把自己的生死福祸归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神灵,把疾病归罪于符咒的作用,把灾祸归罪于报应,把死亡归罪于敌对者的魔力,把生看作灵魂的复归等等。

中国儒家所谓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是一种典型的封建迷信的天命观。

科学则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规律的事实、原理、方法和观念的知识体系以及创建这个知识体系的社会活动。

科学的任务是发现规律,提出理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是获取知识的认识与研究活动。

神学、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神学、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神学、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有点大,上述任何两者的关系都可以写篇论文,或著书立说了,笔者最近有点感触,查了查,随心写点皮毛,甚至皮毛都不算,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补充,欢迎指教,不要攻击就好!上面从列的顺序就可以看出,笔者的理解是从“大”到”小”的,这里从“小”到“大”先列出一些定义。

科学最早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在3500左右到公元前3000。

现代科学通常分为三个主要分支,其中包括自然科学(例如: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它们从最广义的角度研究自然。

研究个人和社会的社会科学(例如: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及研究抽象概念的形式科学(例如:逻辑、数学和理论计算机科学)。

哲学(英文:Philosophy,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是对世界基本和普遍的问题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世界观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等普遍基本问题的总体认识,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的理论体系。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宗教之原始功能,在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主要系感情方面之功用。

在善恶意志方面,宗教力量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

与“科学”之关系,科学与宗教之间界限分明、不能互相取代,存在牢固的依存性。

很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从宗教中获得启迪,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神学(古希腊语:Θεολογια,拉丁语:theologia,英语:Theology)一词,广泛指称所有对神(上帝)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学说。

科学改变人的认识,被改变的认识形成体系以后可以影响他人行为才是哲学。

罗素把哲学定义为是科学与神学之间的东西。

简单的说,哲学是理性的、深度的、有逻辑的思考;科学是在此基础上加上观测、数学推理和实验验证;至于哲学和科学之外的广袤未知,那就是神学的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黑格尔的视角讨论哲学、科学和宗教三者之间的关系
摘要:从人类历史上看,哲学、科学与宗教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生存的发展而一同发展的。

而现代社会科学的极端发达使宗教只能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然而科学的发达也使现代人更无法抛开宗教的精神安慰,也更需要哲学的思辨。

三者自产生之日起就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本文将从黑格尔的角度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科学宗教
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古老的三大组成部分即哲学、科学、宗教。

在古代,哲学、科学与宗教是混为一体的,哲学作为知识总汇包含着科学,哲学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辅佐于宗教。

到了近代,首先是科学呈现出独立分化的特点,继而宗教也逐渐失去其统治地位。

在当代,哲学、科学与宗教在分化的基础上又呈现出新的整合趋势,许多问题,例如社会问题和各自领域的专业问题,单纯依靠三者之一是很难解决的。

因此,哲学、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思考。

一、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
很难准确的定义哲学、科学与宗教的概念。

在不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的情况下,可以先给出科学的定义:科学就是以理性和逻辑的方法为特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样的定义还可以进一步解释为,以理性和逻辑的态度,来探索世界,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生活。

对于哲学的概念,黑格尔认为必须加以严密的规定。

例如宗教与宗教中所包含的思想和关于宗教的思想,特别是神话形式的宗教思想,由于他们的内容和形式很接近哲学,以至哲学似乎完全没有确定的范围。

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中说:“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不同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哲学研究的对象与领域也随之改变。

在人类文明诸多领域中,宗教是最具神奇色彩的。

一方面,宗教独具超凡的神性特征。

另一方面,宗教又充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内容。

传统的观点认为:“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一种事物要成为宗教至少要具备一套道义伦理规则,并且有自己崇拜对象和崇拜仪式,这样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建制。

二、哲学、科学和宗教三者的关系
1.哲学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宗教与哲学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孕育与被孕育,相互间的冲突与超越,几乎充满了西方文明史。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的导言中指出:“我们必须研究哲学史所特有的内容,当我们既已区分开一切与它有密切联系的东西之后,唯有这种特有的内容才是我们应该集中注意力去从事研究的。


哲学决不是凭空产生的,与其他意识形式一样,我们可以追溯到它的母体。

黑格尔说:“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依时间次序,宗教现象总是先行于哲学的出现。

”在人类历史早期,宗教其实就是神话,神话与宗教最早的对世界和人类存在产生了疑问,并开始思考与探索,哲学正是循着它而诞生并成长起来的。

正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赫拉、阿波罗、雅典娜的故事等等。

每个神都代表一种自然力量,它实际上包含了当时希腊人对自然力量的某种朦胧的认识,它已经以神话的想象
形式,试图探索宇宙和自然万物的起源。

这样,宗教神话本身就蕴含了哲学思想的萌芽。

后来,从不同的宗教神话形式中孕育出了两种对立的哲学思想,逐渐演变成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

黑格尔认为,当宗教已超出自然崇拜,开始对普遍对象进行思维时,即精神作为普遍者,以自身为对象,并超出这种个体性,统摄它的对象,达到自身与其对象的统一时,哲学思想便开始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

虽然哲学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但是它与宗教必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黑格尔看来,宗教通过其内容与哲学相联系,“科学是通过形式的独立的知识一般地与哲学有关联,而宗教虽由于内容与科学相反,却通过内容与哲学相关联”。

人们在宗教中探寻世界的起源,思考人生与灵魂,探讨伦理问题,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宗教的思考不仅仅关联着经验世界,更关联着超验世界。

因此,黑格尔说:“哲学与艺术,尤其是与宗教,皆共同具有完全普遍的对象作为内容”,“哲学与宗教站在同一基础上,有共同的对象:即普遍的独立自存的理性”。

只不过,精神欲使这对象与自己成为一体,在宗教中与哲学中采用不同的方式,前者默念对象,而哲学则思维它。

哲学与宗教的区别是二者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说宗教与哲学都是以“完全普遍的对象”作为内容,但是却是以不同的形式解释统一对象并与对象相联系。

“哲学通过思维意识的形式与它的对象相联系”,而“宗教是最高的理念出现在非哲学的意识——感觉的、直观的、表象的意识中的方式”,形式的区别是明显的。

宗教与哲学都为自己开辟了一个真理与理性的空间,但哲学的真理与宗教的真理不同。

我们不需要知道真理是怎么来的,“只须谦卑的接受就得了,因为人的理性是不能掌握真理的”。

因此,宗教真理所启示的内容是高于理性和超越理性的,是一种外在的真理。

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不应该只停留于外在的形式里,而哲学的真理就是由外转入内的。

因此,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真理,只有理性才能认识事物内在的本质。

宗教的表象形式与哲学的思维形式是彼此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然而从这种对立中我们可以看到哲学扬弃宗教外在性的表现。

例如最初哲学在希腊的宗教信仰中生存,当宗教变得强大之后,哲学又反过来反对宗教信仰,“直到哲学把握住民间信仰的内在核心,并在其中认识自身为止”。

2.哲学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哲学与科学之间,如恩格斯所说,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

黑格尔说:“在希腊哲学起始的时候,我们就遇见了七贤和伊奥尼亚的哲学家。

从他们那里传播给我们许多接近哲学命题的观念和发现”。

“据说泰利士解释日蚀由月亮或地球在中间隔开”,“苍穹是为有孔隙的金属所构成,通过哲学孔隙我们可以看见那最高天,那围绕世界的永恒之火”。

像这样一类哲学命题已经开始像自然科学转变,乃是理智的产物,不属于哲学范围,却改变不了哲学和科学都是诉诸于理性的事实。

自然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逐步壮大并建立自己独立的体系,哲学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其领域便几乎缩小到只限于对自身的批判活动了,各门具体学科逐渐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尽管如此,哲学与科学之间却仍然关系密切。

首先,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仍对各门具体学科起着引导作用。

当自然科学的发展难以提供足够的实证材料,不能从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来对某一问题做出解答的时候,必须借助于哲学思维的方法来解答。

其次,科学的独立化决不意味着哲学和科学彻底分裂。

而是在某种意义上为哲学和科学建立新的关系奠定基
础,使科学与哲学达到新的综合。

一方面,科学研究所遇到的问题有时必须借助于哲学思维和哲学方法。

另一方面,离开具体科学,哲学也只是一个“空壳”,高度抽象的哲学理论需要具体科学的验证。

只有通过那些在科研领域不能从科学层面用科学方法来解答的问题时,哲学的力量才能够表现出来,而且哲学也只有在解答这些问题时,科学所提供的事实材料才能成为哲学加工、概括和总结的对象,才能将其容纳到哲学体系中来。

说到两者的区别,科学的对象只是有限的对象和现象,而哲学所研究的是“完全普遍的对象”。

黑格尔认为“把关于这种内容的知识聚积起来本身就不是哲学的任务。

这种内容以及它的形式均与哲学不相干”。

系统的科学包含普遍性的原则和定律,根据哲学原则和定律进行研究,会发现它们涉及的也只是有限范围的一些对象。

三、现代社会的哲学、科学与宗教
现代社会,与中世纪的宗教的极度膨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学的极端强大。

科学创造了奇迹,科学为人们创造着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况。

我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秩序和国际关系等等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然而,科学的发达是否意味着宗教与哲学的消亡呢?恰恰相反,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危机和精神恐慌,比如各种政治危机,环境与生态危机,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精神上的疾病等等。

科学的局限使它遭到了现代人文主义者的激烈批判。

要建构人类理性的精神家园,消除科学带来的种种危机,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哲学与宗教,哲学与宗教是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宗教生活为人们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哲学则能通达人的心灵,帮助人们思考。

科学越发达,宗教也会越发达,也越离不开哲学的“思”。

哲学、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系的,是相互作用,彼此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绪论。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译,商务印书馆。

[3]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