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宗教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绎及宗教的哲学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试论宗教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绎及
宗教的哲学功能
段德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宗教与哲学,一如世界上所有矛盾着的事物一样,都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长期以来,人们往往片面地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而忽视乃至根本否认它们之间的统一。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本文在肯认二
者相互对立的前提下,从历史和逻辑两个层面特别地论证和强调了宗教与哲学的统一性。一方面,我们
强调指出,自哲学产生之日起,它就同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另一方面,我们又强调指出,宗教不仅对形
而上学或本体论有明显的助推功能,而且对人学或人生哲学和认识论也有明显的助推功能。
关键词: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宗教的哲学功能;宗教的哲学;宗教哲学
作者简介:段德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死亡哲学和宗教学。
收稿日期:2014-03-04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023(2014)05-0054-08
一、宗教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绎:
“哲学乃是同宗教并无二致的活动”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文化形态,宗教较之
哲学是时间在先的。不仅哲学的产生同宗教密
切相关,而且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同宗教结下
了不解之缘。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文化形态,哲学是在
宗教观念的基础上萌生出来的。就西方哲学来
说,这是相当明显的。著名的希腊哲学史专家
莱昂・罗斑在谈到希腊哲学的源头时,强调指
出,一部希腊哲学史,“首先是从要对公共思想
上的道德要求有明确的意识,或从宗教信仰中
抽出它所包含的关于宇宙过去或现在的历史的
各种观点的努力开始”。而这种思考的原始努
力,是一种“社会性”的事情,也就是说,它是以
一种“非个人的、不清楚的、继续不断的方式”
完成的,而且它总是“伴随着并表现着”“风俗
与宗教”的进程,以及力求“驾驭自然”的技术
的进程。这不仅可以从荷马的史诗中看出来,
也可以从赫西阿德的作品中看出来。赫西阿德
的枟神统纪枠提到了“一切事物”的“规则”,提到
了“一切事物”的“最初的始基”,提到了生养万
物的“大地和散布着星辰的天空”以及“含盐的
海洋”,还提到了由“混沌”而“大地”、星空、山
脉、海洋而宇宙万物的宇宙起源论。在奥非斯
教的枟创世记枠里,一方面把神看做“万物的安
排者”,另一方面又宣布水和一种泥状物质乃
万物的本原。所有这些都预示了后来的自然哲
学[1]24-33。正因为如此,另一个著名的希腊哲学
史家昂利・贝尔明确地提出了“希腊哲学出于
道德和宗教”的观点;黑格尔虽然反对哲学始
自宗教和神话的观点,但是却并不否认哲学缘
于宗教和神话的观点,因为在黑格尔看来,按
“时间次序”“在先”的宗教或神话其本身即“潜
伏”有“完全普遍的对象”,即“实质的内容、思
想、哲学原则”[2]62-91。
哲学一经产生就同宗教建立了相当密切的
关系。就西方哲学来说,宗教不仅构成了古希
腊罗马哲学的起点,而且也同古希腊罗马哲学
的内容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不仅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色诺芬尼、巴门尼
德、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同宗教有这样那样的关联,而且亚里士多德还
径直把他的“第一哲学”宣布为“神学”,他之后
的许多哲学家,如斐洛(约前25—公元40)、普
罗提诺(约204—270)等,更是使他们的哲学具
有鲜明的宗教色彩。由此看来,西方哲学史家
梯利的“希腊哲学以宗教始,以宗教终”这句名
言是颇为中肯的。在西方哲学后来的发展中,
第28卷第5期
总第一二九期
55
宗教同哲学的关联进一步超出了“本体论”,差不多达到哲学的所有的领域,并在这种关联中逐步获得了主导地位,以致于奥古斯丁提出“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达米安(1007—1072)提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而阿奎那・托马斯则宣称哲学和神学是关于同一真理的两门科学。无怪乎黑格尔在谈到中世纪西方哲学时强调:“宗教不仅有一般的思想作为它的内在内容,潜伏在它的神话、虚幻的想像、传统的历史里;对于这种内容,我们首先必须从神话里加以发掘,形成哲学思想;而且宗教又具有显明的思想的形式作为它的内容。”“我们甚至在宗教中还遇见显明昭著的哲学,譬如教父的哲学。经院哲学基本上是神学,在这里,我们发现神学与哲学的结合。”
[2]64-65
诚然,通过文艺复兴运动和
启蒙运动,哲学开始致力于摆脱宗教或神学的羁绊,走上独立解放的道路,但是,宗教对哲学的影响依然始终存在。事情确如黑格尔所指出的:“神在近代哲学中所起的作用,要比古代哲学中大得多。”因为在近代哲学中,“只有神拥有一种特权,担负着理解不可理解的东西的重任”。这样,理解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前进到什么地步,宇宙就前进到什么地步;“理解在什么地方停止了,宇宙就在那里停止了,神就在那里开始了。”
[3]184
不仅如此,即使当代西方哲学也
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同宗教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尽管萨特的哲学享有“马克思主义的存在主义”或“无神论的存在主义”的声誉,但他依然不时地以宗教或基督宗教作为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背景。他说过,“是人,就是想成为上帝,或者可以说,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成为上帝的欲望。”他还说过,“人作为人自失以便上帝诞生”,“人是一种无用的激情。”
[4]725、785
显然,离开了宗教或基督宗教,他的这些话,甚至他的整个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便都相当费解了。
但是,我们在讨论宗教同哲学的关系时,还必须看到,存在于宗教同哲学之间的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不仅有宗教对哲学的影响,而且还有哲学对宗教或神学理论形态的影响。例如,在西方,中世纪托马斯主义就是在中世纪阿拉伯哲学以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著作的翻译和研究的基础上酝酿出来的。再如,近代基督宗教的自然神论显然同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思潮有密切的联系,而马塞尔的基督教存在主义
以及蒂利希的“本体论主义”则无非是当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变种。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所谓“三教合一”的说法,但是,所谓“三教合一”,真正说来,所意指的则无非是道教和佛教对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认同或同一。同时,在中国宗教思想史上,道家哲学对佛教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以及佛教哲学对道教内丹学的生成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宗教对哲学之间的关系既有互存互动的一面,也有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一面。例如,在欧洲中世纪,基督宗教的“万流归宗”的地位,就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哲学相对独立的发展,使得哲学差不多成了基督宗教神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在近代的理性启蒙时代,哲学,特别是法国哲学,就曾对基督宗教及其神学开展了讨伐活动。再如,中国历史上的所谓“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固然如上所述,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是,如果就文化层面看问题,哲学(儒学)同宗教(佛教)的矛盾、对立和冲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宗教同哲学之间的这样一种既相互矛盾、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不是偶然的,如果从文化层面看问题,归根到底是由宗教及其神学同哲学的本质规定性决定的。宗教同哲学之间之所以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一种相当密切或相当有力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或一种互存互动的关系,最根本的就在于,两者都是以“完全普遍的对象”为“内在内容”的,也就是说,两者都是以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终极根据或终极实存为其文化特征的。黑格尔所谓“科学是通过形式的独立的知识一般地与哲学有关联,而宗教虽由于内容与科学相反,却通过内容与哲学有关联”
[2]62
,即是谓此。针对有学者断言宗
教为非世间事物的认识而哲学乃世间事物的智慧这一说法,黑格尔还强调指出:“哲学并非世间的智慧,而是对非世间者的认识”,是“对永恒者、作为上帝者以及与其自然相关联者之认识”。“哲学对宗教进行阐释,也就是对自身进行阐释;对自身进行阐释,也就是对宗教进行阐释。……哲学乃是同宗教并无二致的活动。”
[5]17
它们之间之所以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
一种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由于它们虽然在“内容”方面“相同”,但表达这同一内容的“形式”“却异”。因为哲学是以“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