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综合
力学综合计算知识点总结

力学综合计算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质点、质量、体积、密度质点是物理学中用来简化分析的概念,质点只有质量,没有大小,是一个理想化的物体。
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是一个物体的物质量和能量特有的属性。
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的大小。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2、力、力矩、力的平衡力是物体运动和形变的原因。
力矩是力对转动物体产生的效果。
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的状态。
3、速度、加速度、运动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4、动量、动能、功率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特定量。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能力。
5、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合外力为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这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1、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合力。
2、平衡问题对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以通过力的平衡来分析其受力情况。
3、动力学问题对于具有运动的物体,可以通过动力学的方法来分析其运动情况。
4、碰撞问题对于物体之间的碰撞情况,可以通过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变化率来分析碰撞的结果。
5、弹簧振子问题对于弹簧振子的问题,可以通过弹簧的力学性质和振动的运动方程来进行分析。
6、摩擦问题对于摩擦力的存在,可以通过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关系来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7、滑块问题对于滑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通过受力分析和加速度的计算来解决问题。
三、力学计算的具体方法1、通过分析合力和合力矩,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2、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和动力学方法,求解物体的运动和加速度情况。
3、通过动能和动量的计算,求解物体的运动能量和动量变化情况。
力学综合复习

课题:力学综合复习力部分:、力的概念:。
、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力的作用效果:;。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般指:和、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用表示。
、力的测量:工具。
、力的三要素:力的、、。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物体由于发生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有关⑴重力的概念:叫重力。
⑵重力大小其中g=9.8N/kg 它表示。
⑶重力的方向:⑷重力的作用点:⑶、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方向相反,⑷、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⑸、滑动摩擦力定义:影响因素:;⑹、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力和运动部分: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⑵实验得出得论:。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2、牛顿第一定律:⑴内容是:⑵说明A、定律是大量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出的,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C、定律告诉我们:力不是的原因。
3、惯性:⑴定义: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
惯性大小只与有关,1、定义:。
、二力平衡条件:、、、1.(第一届初赛)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木块的压力跟木块的重力是( )A、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B)一对平衡力;(C)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
2.(第一届初赛)即使在冰上滑动的石块,最后也会停下来,这是由于( )A、没有力对它作用的原因;(B)冰还不够光滑的原因;(C)石头遇到了阻力的原因;(D)石头的惯性逐渐减小的原因。
3.(第一届初赛)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如果同时消失,那么将发生的现象是( )A、立即停下来;(B)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止;(C)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能改变。
4.(第二届初赛)首先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牛顿;(C)伽利略;(D)帕斯卡5.(第二届初赛)在平静的水面上匀速行驶的船,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36分)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才受摩擦力C.给正在运动的物体再施加一个力,物体就会比原来运动得更快D.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的人仍将落回原处(不计空气阻力)2、下列示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B.将足球射入球门C.公路上的汽车看见远处有障碍物时提前减速D.跳远时快速助跑3、以下措施中用来减小摩擦的是()A、上紧缝纫机的皮带;B、在纲丝钳口刻上花纹;C、在乒乓球拍上粘上带颗粒的胶皮;D、在笔头上装上小钢珠,制成圆珠笔。
4、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突然减速,车顶上悬挂的小球()A、向前摆B、向后摆C、保持不动D、无法判断。
5、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将它竖直切去一半,剩下的一半对地面的压强()A、一定是原来的1/2 ;B、一定和原来的一样;C、一定是原来的2倍;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为了加强交通安全,交通部门要求严禁车辆超速超载,严禁驾驶员酒后开车,从20n 年5月1日起,对醉酒驾驶员施以刑法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车辆超载会加大对地面的压强,从而对路面具有极大的破坏力B.车辆超速超载会使其动能增大,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危害极大C.酒后或醉酒驾车,驾驶员反映迟缘,会加大反应距离,易发生交通事故D.酒后或醉酒驾车,驾驶员极度兴奋,反应迅速,易避免发生交通事故7、.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C.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支持力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8、.用1 m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下面对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有影响的是()A.玻璃管的粗细B.玻璃管的长短C.实验所在的高度D.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9、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360N的物体,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匀速拉动物体(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拉力F 等于40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应为()A、 60NB、 80NC、 120ND、 360N10、.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正立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对桌面压强大的是()A.铜立方体B.铁立方体C.铝立方体D.三个一样大11、.有一人用一滑轮组分别将1000 N和2000 N的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动滑轮重200 N,绳重及摩擦都不计,则在上述两种情况中()A.人做的额外功相等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C.人做的总功相等D.人做功的功率相等12、 .下列各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A.刹车时,人的身体向前倾B.放入水中的铁球很快沉入水底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车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D.锤头松了,用力将锤柄撞击固定物,使锤头紧套在柄上13、 .下列工具或仪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14、用手握住汽水瓶,汽水瓶并不滑落,这是因为()A.手的握力大于汽水瓶的重力B.手的握力等于汽水瓶的重力C.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大于瓶的重力D.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等于瓶的重力 15、两手对拉一弹簧秤,它的示数是10 N,这两手的拉力分别为() A. 5 N, 5 NB. 10 N, 10 NC. 0 N, 0 ND. 20 N, 20 NB 两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B.PA =P B = 980帕D.p A =1.96X105帕,p B = 0 22.把一个油桶绕着支点C 推上台阶,在无滑动时,力中最省力的施力方向是A.MB.NC.P17、一年级的小朱和爸爸比一比:登白云山,谁快。
初三物理力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力学综合专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王师傅装修房子时,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往楼上运送空心砖。
已知装物箱重250N,每个滑轮重50N,每块空心砖重20N(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
若王师傅拉钢丝绳的力是600N,则一次能匀速提升块砖。
若某次提升中,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500N,拉力的功率是250W,则将空心砖匀速提升l0m,需要的时间是 min。
【答案】 80 1【解析】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n=3,根据可得,所以砖的重力为,所以砖的块数为1600N/20N=80(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3×10m=30m,根据P=Fv可得,所以需要的时间为:。
【考点】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速度公式的应用2.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1,动滑轮A所受重力为G1,物体M1完全在水面下以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拉力F1做功的功率为P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所受重力为G2的动滑轮B替换动滑轮A,如图乙所示,用替换动滑轮后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2,物体M2完全在水面下以相同的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2,拉力F2做功的功率为P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已知:G1-G2=30N,-=5%,,M1、M2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体积V均为4×10-2m3,g取10N/kg,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
求:(1)物体M1受到的浮力F浮;(2)拉力F1与F2之比;(3)物体M1受到的重力G。
【答案】(1)400N;(2)16:15;(3)760N。
【解析】通过读题发现,该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动滑轮A时,一是用动滑轮B时;我们分别对其两种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将已知条件分别画出来,以加强对已知条件的印象,然后再看所求的问题。
(1)欲求浮力,由于物体的体积是已知的,且它们还都浸没于水中,故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ρ水gV=1.0×103×10×4×10-2N=400N;(2)欲求F1:F2,根据它们的功率之比可求出,设重物上升的速度为v,则拉力上升的速度都是2v,故P1=F1×2v,P2=F2×2v,由已知条件可得,故;(3)欲求物体M的重力,因为已知条件中就剩下两个了,我们要想办法在这两个条件中做文章。
力学综合

教学目标通过力学总复习,加深同学们对力学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的理解;使同学们熟悉和掌握力学部分的典型物理情景;并通过对典型物理情景的剖析,掌握力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力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 中,能量变化和动量变化的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力学知识概况巴学⑴使物体产生加速虛i力的积男动力学................ '< ............ 力的积累时间简谐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恆暮受力、速度、加速度、动能、动量的变化规律I以廉能量的传递、知识概述(一)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部分的研究对象,就物体而言分为单体、连接体;就力而言,分为瞬时力与恒力,要通过典型题掌握各自的要领•其中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特别是受力分析中的隔离法与整体法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要结合相关题型加以深化•特别是斜面体上放一个物块,物块静止或运动,再对斜面体做受力分析•近年来的试题更趋向于考查连接体与力的瞬时作用相结合的问题.复习中不妨把两个叠加的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分析某个叠加体的受力这类问题当做一个难点予以突破,其中特别注意运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在加速度上效果一致的特点力学综合力与运动的关系;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以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功动能平衝原理运动规a动能定雀机械能守恒定建功能原理冲星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可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质点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满足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应用.从历年高考试题看,其命题趋势是逐渐把力的瞬时效应与连接体的合分处理结合起来,使考生具有灵活运用这方面知识的能力,其要求有逐年提高倾向•因此对本章的知识的复习必须注意到这一点.从能力上讲,受力分析的能力、运动分析的能力依然是考查的重点. 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1 •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产生加速度,物体做变速运动.若合外力恒定,则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保持不变,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处于同一直线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力与速度同向或反向,可以进一步判定物体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外力作用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外力仅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物体受到一个与位移方向相反的周期性外力作用时,物体做机械振动.表1给出了几种典型的运动形式的力学和运动学特征.综上所述:判断一个物体做什么运动,一看受什么样的力,二看初速度与合外力方向的关系.在高中阶段所解决的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无外乎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陆续从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的角度,进一步讨论运动规律.2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物体同时受几个外力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像别的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就是这几个分加速度的矢量和•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解题时,有时采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分力、合力及加速度的关系是AE+F;a2 =a^+aj在实际应用中,适当选择坐标系,让加速度的某一个分量为零,可以使计算较为简捷,通常沿实际加速度方向来选取坐标,这种解题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如图1-9-1 ,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0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卩,若要求物体的加速度,可先作出物体的受力图•沿加速度方向建立坐标并写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mgsin 0 -f=ma , f=卩Nmgcos 0 -N=0物体的加速度对于物体受三个力或三个以上力的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可以减少错误,做受力分析时要避免“丢三落四”.(二)力的积累从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果与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两个角度,来研究物质运动状态变化的规律,是高中物理重点内容•深入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以及理解在动量守恒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这部分的核心,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 •深入理解几个重要概念本讲研究的概念较多,有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冲量、动量等重要概念,这是本讲知识的基础,对于它们的物理意义必须进一步深入理解.mg an 9 - l^^gcos 0m(1)打破思维惯性,正确认识功的计算公式.功的计算公式W=Fscos B应用比较广泛,不仅机械功计算经常要应用它,电场力做功和磁场力做功有时也要应用它进行计算.(2)运用对比方法,区分几个不同的功率概念.①正确区别P=W/t和P=Fvcos 0的应用范围.前者为功率的普适定义式,后者是前者导出的机械功的计算公式;前者求出的是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当然t趋近零时,其结果也为瞬时功率,后者公式中的v为瞬时速度大小,求出的功率为瞬时功率;若v为平均速度大小,F且为恒力,求出的即为平均功率.在运用P=Fvcos 0进行计算时,要注意0的大小,也可能求出负值,那是表示阻力的功率,要注意P 和F及v是对应的,通常讲汽车的功率是指汽车牵引力的功率.②正确区别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不同.额定功率是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 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实际工作时的功率,一般不能超过额定功率.③正确区分汽车两种启动方法的物理过程的不同.(3)正确理解势能概念.中学教材研究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等概念,还要求能够直接运用公式计算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大小.不管哪种形式的势能,其对应的作用力均为保守力,它们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物体的始末位置有关,并且W=-A Ep•势能是个相对量,它的大小与所取的零势能位置有关,但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位置的选取无关.因此,为了处理问题方便,要巧妙选取零势能的参考位置.势能是个标量,它的正负是相对于零势能而言的.比较势能的大小,要注意它们的正负号.势能属于系统所共有,平时讲物体的重力势能,实际上是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所共有.又如,氢原子核外电子所具有的电势能,实际上应为氢原子所具有.(4)深入理解动量和冲量的物理意义.①弄清动量和动能的区别和联系.动量和动能都是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状态量的物理量,它们的大小存在下述关系:匸1 2 X= — mv =-—它们都是相对量,均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通常都取地球为参照物. 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物体质量一定,若动能发生变化,动量一定发生变化;若动量发生变化,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例如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变,而动量时刻在变.② 正确理解冲量l=Ft .l=Ft 适用于恒力冲量的计算,是个矢量式,I 和F 是对应的,方向相同.某一恒力有冲量,该力不一定做功;某一恒力做功,该力一定有冲量.③ 弄清冲量和动量的关系.合外力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而非动量的原因.2 •熟练掌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运用动能定理要善于分析物理过程.例如,总质量为M 的列车,沿水平直线轨道匀速前进, 其末节车厢质量为 m 中途脱节.司机发觉时, 机车已行驶L 的距离,于是立即关闭发动机滑行.设运动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k ,机车的牵 引力恒定.当列车的两部分都停止时,它们的距离是多少?解本题时应注意,前面的列车从脱钩以后到停止,整个运动过程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牵引力没撤去时,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二阶段为关闭发动机滑行阶段.运用动能定理时不必分阶段分别列式去研 究,应该从整个过程考虑列以下方程式:FL-k (M-m ) gSj = 0--(M-m ) vjI —■再对末节列车应用动能定理,有:-krngs 2 = 0 - ;y ;再从整体考虑,有 F=kMg本问题求解时也可假设中途脱节时,司机立即发觉并关闭发动机,则整个列车两部分将停在同一地 点.然而实际上是行驶了距离 L 后才关闭发动机,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可看作用来补偿前面列车多行驶s 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即kMgL=k ( M-m ) g ^ s不难解出MLM-mM -m(2 )运用动能定理解连接体问题时,要注意各物体的位移及速度的关系.如图1-9-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平板小车 M 正以速度v 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 m 的木块无初速地放上小车,由于木块和小车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小车的速度将发生变化•为使小车保持原来的运动 速度不变,必须及时对小车施加一向右的水平恒力 F .当F 作用一段时间后把它撤去时,木块恰能随小车一起以速度v 共同向右运动•设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求在上述过程中,水平恒力 F 对小车做多少功?本题中的m 和M 是通过摩擦相互联系的.题中已经给出最后两者速度均为 车和s 木的关系.由于s 车=vt , s 木=vt/2,所以s 车 /s 木=2/1根据动能定理,对于木块有WF-mgs 车=0 将①式、②式和③式联系起来,可得W=mv23 •强化动量守恒定律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的训练(1 )重视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思维训练. 例如下面这道试题.严严 Ph h /y芦 /2 * "才21 D 12图l-S-3如图1-9-3所示,一排人站在沿x 轴的水平轨道旁,原点0两侧的人的序号都记为 n (n=1,2,3,…).每 人手拿一个沙袋,x > 0 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 m=14kg; x v 0 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为m =10kg . —质量为M=48kg 的小车以某初速度从原点出发向 x 正方向滑行,不计轨道阻力.当车每经过一人身旁时,此人就把沙袋以水平速度u 朝与车相反的方向沿车面扔到车上, u 的大小等于扔此袋之前的瞬间车速大小的2n 倍(n是此人的序号数).(1)空车出发后,当车上堆积了几个沙袋时车就反向滑行?(2)车上最终有大小沙袋共多少个?先确定车上已有(n-1 )个沙袋时,车与沙袋的动量大小 p1,和第n 个人扔出的沙袋动量大小p2.如果p2> p1,则车反向滑行;若 p 仁p2就停止.要能运用不等式讨论,得出结果.题目中第( 2)问,车沿x 负方向运动时,也应能用上述思维方法进行分析讨论.v ,解题的关键是要找出 s对于车有图1-0-2(2 )强化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转化的综合计算.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两个重要的守恒定律,一些物理过程常常需要运用这两个守恒定律进行处理,这就构造了一类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题•详见后面例题.(三)典型物理情景[例1] 一光滑球夹在竖直墙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楔形木块间,处于静止.若对光滑球施一个方向竖直向下的力F,如图1-9-4所示,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则与施力F前相比较[ ]A. 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弹力增大B. 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摩擦力不变C. 墙对球的弹力不变D. 楔形木块对球的弹力增大分析与解答:施加力F,相当于球“重”增加,这样按球“重”G增加来分析各个力的变化,就使问题简化了一层,从整体分析受力,不难得出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弹力增加.确定选项A正确.但是,若简单地认为竖直方向的力增加,不会影响水平方向的力的变化,就认定选项 B (甚至于选项C)也正确,就犯了片面分析的错误.如果从另一角度稍加分析,不难看出球与墙之间是有相互作用力的,若没有墙,球就不可能静止.1-9-5所示,墙对球的弹力T和斜面对球的弹力N1分别为T=Gtan 0 , N仁G/cos 0以球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图1-9-4N,图17-5G 增加,当然T 、N1都增加.T 增加,从整体看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摩擦力f=T .因此四个选项中所涉及到的力都应是增大的.本题选项A D 正确.[例2]在图1-9-6所示的装置中,AO BO 是两根等长的轻绳, 一端分别固定在竖直墙上的同一高度的 A B 两点,/ AOB=120,用轻杆 CC 使OA 0B 两绳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0D 垂直于AB,轻杆0C 与0D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C 端固定在墙上,/ COD=60 •在结点O 用轻绳悬挂重为 G 的物体,则绳 OA 受到的拉力大 小为 ;杆OC 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水平面内的 AO BO 两绳等长,且整个装置左右对称,可见两绳的拉力相等,设为 T ,又已知/AOB=120,因此,不但能确定两绳拉力的合力的方向是沿OD 的,而且合力的大小也等于 T .于是若OD 为一绳,就可以取代(等效) AO BO 两绳的作用,题目就转化为如图1-9-7所示装置的问题,且求出 OD 绳的拉力就等于求出 OA 绳的拉力.不难得出:OD (0A )纟电拉九T = Gc 曲『 二二G乙OC 杆受压力:N=G/sin60 ° =2G[例3]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对物体施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2,又经t 秒后物体回到出发点时,速率为 v2,则v1、v2间的关分析与解答:本题的“难”在于涉及三维空间,但是题目也明确给出了两个平面:△ 在的竖直平面.本题应从我们熟悉的平面问题入手来解. AOB 所在的水平面及厶 COD 所A . v 仁v2B . 2v 仁v2C . 3v 仁v2D . 5v 仁v2F1,经t 秒后物体的速率为 v1时撤去F1,立即再对它施一水平向左的恒力團 1-9-7分析与解答:设物体在F1作用下,在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为s;则物体在F2作用下,在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为-s ;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以及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即时速度的关系,可得物体在F1作用下的平均速度于是v a = 得= 2v P选A.说明:对于平均速度I学,其适用范围为所有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包括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曲线运动. 立;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注意上式的矢量性.[例4]从倾角为30°的斜面上的A点以水平速度v0平抛出的小球,最后落在斜面上B点,如图1-9-8 所示•求(1)物体从A到B所需时间;(2)若物体抛出时的动能为6J,那么物体落在B点时的动能为多少?分析与解答:物体水平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假设经过时间t落在斜面上的B点,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x=vOt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y=gt2/2于是有-=—tan30°x 2v0即:2程%t=^r因为 1 23叫=力物体在爲作用下的平均速度石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无论物体是否做往返运动,上式都成如果物体落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 v ,则=tan30s 2%2^3 gt =〒坯2 = 6X1 = 1413 3[例5]如图1-9-9所示,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斜劈上, 用固定在斜面上的竖直挡板, 挡住一个光滑球.这 时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分别是 N 和T .若用力F 水平向左推斜劈,使整个装置一起向左加速运动,则 N 与T 的变化情况是N ______ , T ___ .分析与解答:首先弄清静止时的情况,这是变化的基础.设球重 G 斜面倾角9,这是两个不变化的物理量.受力图已在原图上画出,静止时有Ncos 9 =G, Nsin 9 =TN=G/cos 9 , T=Gtan 9当整个装置一起向左加速运动时,N' cos 9 =G N' sin 9 -T ' =ma于是可得N ‘ =G/cos 9 , T ' =Gtan 9 -ma因此,N' =N, T 'v T其实,这一问题,也可以这样思考:整个装置一起向左加速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系统依然处于平 衡状态,所以球在竖直方向受合力仍然为零•即仍要满足 N=G/cos 9,正是这一约束条件,使得斜面对球 的弹力N 不可能发生变化,于是使得重球向左加速运动,获得向左的合外力的唯一可能就是T 减小了.本题答案是N 不变,T 减小.本题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要树立“正交思维的意识”,即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析问题. 对比和联想,特别是解题之后的再“想一想”,是提高解题能力的“事半功倍”之法•譬如:所以于是可得图 1-9-9其一,本题若改为整个装置竖直向上加速运动,讨论各个力的变化情况时,绝不能简单地套用本题的结论,得出“N增大,T不变”的错误结论•同样应由竖直与水平两个方向的约束条件分析,由竖直方向向上加速,可得N增大;由水平方向平衡,注意到N增大,其水平方向的分量也增大,T=Nsin 0,也会随之增大,“正交思维的意识”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某一简单的结论.其二,本题还应从T减小联想下去一一这也应形成习惯•挡板对球的弹力T的最小值是零•若T=0,可得出球以及整个装置的加速度a=gtan 0 ,这是整个装置一起向左加速运动所允许的最大加速度,加速度再大,球就相对斜面滑动了.若a=gtan 0,既然T=0,那么挡板如同虚设,可以去掉,这样对斜劈的水平推力F的大小,在知道斜劈和重球的质量(M和m)的前提下,也可得F= ( M+m gtan 0 •[例6]质量分别为ml和m2的1和2两长方体物块并排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如图1-9-10所示,试就下面两种情况,求出物体1对物体2的作用力T.图1-fi-LQ(1) 水平面光滑.(2) 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析与解答.(1 )以整个装置为研究对象,它们的加速度为a,则a nij再以物块2为研究对象,物块1对2的作用力T,有111)T 二口应二--- F叫+m3(2 )与上述过程相同•以整个装置为研究对象,它们的加速度为a',则;Fa' = 一-一 -卩g叫+叫再以物块2为研究对象,物块1对2的作用力「,有T' - 口m2g=m2a两种情况的结论相同, 这是因为与“光滑”情况相比较, 两物块在运动方向上都各增加了一个力, 而这个力是与两物块的质量成正比出现的,两物块的加速度为此改变了相同的值,并非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 改变造成的;反之,若两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两物块在相反方向上改变了相同的值,为此 它们的加速度将一个增加,一个减小,不可能再一起运动了.这与事实不符.另外,1998年高考有一道类似的试题:题中给出物块1的质量为2m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物块2的质量为m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样在水平力F 作用下加速运动,求物块 1对物块2的作用力.解的步骤依然是:(3 )以整个装置为研究对象,它们的加速度为 a ,则再以物块2为研究对象,物块 1对2的作用力T ,有F= ( M+m g (tan 0 + )[例7] 一平板车质量 M=100kg,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 h=1.25m , —质量m=50kg 的 小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 它到车尾(左端)的距离b=1.00m ,与车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卩=0.20 ,如图1-9-11所示•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向右的恒力,使车向前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物块刚离开车板的 时刻,车向前行驶的距离s0=2.0m .求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 .(不计路面与平板车以及轮轴之间的摩擦,取g=10m/s2)分析与解答:车启动后,物块受向右的摩擦力 f=卩mg 同时车也受同样大小向左的摩擦力.物块与车都向右加速运动,物块能从左侧离开车, 表明车的加速度a2大于物块的加速度 a1 .图1-9-12所示为从启动到物块将离开车时,它们的位移关系.对物块:T y所以T ' - 口 m2g=m2a團1-9-12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l和位移si大小分别为a仁口g=2.0m/s2si=s0-b=1.0m所用时间ti和末速度vi分别为= (2烈角=2.0m/s此间车的加速度a2和末速度v2分别为2舟2a2= —= 4m/s ?巾二砌t]=4m/w由对车使用牛顿第二定律F-卩mg=Ma2作用于车向右的水平恒力F=500N物块离开车板后,做平抛运动,到落地所用的时间水平射程s'仁vit2=1.0m在物块做平抛运动这段时间内,车做匀速运动的加速度a3=F/M=5m/s2位移勿二巾S +却;/ 2二2.625m所以s=s2-s ' 1=1.625m说明:这道题要求同学能根据题给条件,对整个运动要有一个清晰的分析. 对涉及的车子、小物块在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的运动特点都有明确的概念•这样就不难根据有关规律列出它们在各个阶段的有关方程•这道题列出的联立方程较多,因而要求同学具有一定的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把比较复杂的问题一步一步演算到底的心理素质.分析与解答: 由牛顿第二定律最低点:T z - mg = mAl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2L所以由①、②、③式得 T1-T2=6mg[例9]质量m=4X 103kg 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P0=40X 103W 若汽车从静止开始,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中受到大小恒定的阻力f=2 X 103N,求:(1)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2)汽车可达的最大速度 Vm(3 )汽车速度 v=2vm/3时的加速度a1.分析与解答:[例8]如图1-9-13所示,轻绳长L , 一端固定在0点,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 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欲使小球能通过最高点,试证明:使小球在竖直⑴水球通过最低点的逋軌应有%》应”(2)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所受的绳拉力T1 和 T2 之差有:T1-T2=6mg.以 a=0.5m/s2U 1-9-13若对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缺乏正确的理解,那么,对本题所设两问就不可能理解,更不用谈正确的解•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允许的最大输出功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等于汽车的牵引力F与速度v的乘积,即P=Fv就本题而言,应分两个阶段分析:第一阶段,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阻力f恒定•因此,这一阶段汽车的牵引力恒定,由P=Fv可知,随汽车速度的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也将随之增加.但是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不可能无限增加•在达到额定功率后,汽车速度再增加,只能导致牵引力F减小,从而加速度减小.但速度仍在增加,又会使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AUTHOR A<AUTHOF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之说•直到汽车的加速度为零时,即牵引力减小到与阻力平衡,汽车的速度才达可能的最大值vm,以后在额定功率下,汽车做匀速运动.具体解法如下:(1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 F=4X 103N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随之增加,当达额定功率时,汽车匀加速运动可达的最大速度v',有v' =PO/F汽车匀加速运动所用的时间t=v ' /a=20s(2)这以后汽车保持恒定的额定功率,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m此时有vm=P0/f=20m/s(3) v=2vm/3时,由于v> 10m/s,所以汽车正处于加速度减小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即时加速度)图1-9-14是本题所述过程的v-t图线,t=20s前,汽车牵引力恒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20s 后,汽车的功率恒定,做加速度逐渐减小(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不难看出,这两种启动方法物理过程是有所不同的.为了把功率知识和牛顿第二定律与动能定理有机结合起来,还可讨论下面的问题:①在汽车保持P0不变的启动过程中,当速度达到最大速度vm的一半时,加速度为多大?②若汽车先以恒力F启动,达到v' m后再保持P0不变的运动.如果知道从v' m到刚达到v通过的位移s,那么汽车从静止开始到速度刚达到vm的时间为多少?[例10]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图1-9-15所示•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点的距离.分析与解答:质量为m的物块运动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第二阶段为和钢板碰撞;第三阶段是和钢板一道向下压缩弹簧运动,再一道回到O点•质量为2m的物块运动过程除包含上述三个阶段以外还有第四阶段,即2m物块在O点与钢板分离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弹簧的初始压縮量都是阳故有Ep二Ep,于是;对于m第—阶段,根据自由落体规律有%二J6肌©第二阶段,根据动量守恒有mv0=2mv1②笫三断段、很据机械能环恒有耳+1 v:= Lirig::,-,③对于2m物块:第二阶段,根据动量守恒有2mv0=3mv2对于这类综合题,程中相关量的关系.要善于分析物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遵循的规律, 要注意两个物体在运动过图1-9-15。
力学综合

力学综合知识点1 常用力学规律一览 1.静力学规律:共点力平衡条件2.运动学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平抛运动规律 3.牛顿第二定律:F ma =合 4.动能定理:k2k1W E E =-合5.机械能守恒定律:p1k1p2k2E E E E +=+ 6.动量定理:Ft mv mv '=-7.动量守恒定律:11221122m v m v m v m v ''+=+ 知识点2 动力学三大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1.力学知识体系力在位移过程中的积累规律力在时间过程中的积累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三大定律将力与运动联系起来,在具体问题中要注意选取合适的规律解决题目.2.解决力学问题的三大基本观点(1)力的观点: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并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在解题时要考虑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多用于匀速运动或匀变速运动问题,这样求得的结果多是瞬时关系.(2)动量观点:应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若在具体问题中不涉及加速度,不需研究过程的细节,如碰撞、打击类问题,则可使用动量观点解决问题.(3)能量观点:应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无论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若不涉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时间,则可使用动能定理求解,若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可使用机械能守恒定律.3.三大观点的选用原则(1)若需要得到瞬时关系,要列出物理量在某时刻的关系式,可使用牛顿第二定律.(2)在力的持续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若涉及位移、速度,不涉及时间时,优先考虑动能定理;若涉及时间、速度,不涉及位移时,可优先考虑使用动量定理.(3)若研究对象为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一般考虑使用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但要注意分析是否满足守恒条件.(4)涉及相对位移时,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如子弹打木块问题、滑块与滑板问题等.(5)在碰撞、打击、绳绷紧、爆炸等现象中,要注意能量的转化,同时要注意使用动量守恒定律.4.解答力学综合题的基本思路(1)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分析物理过程.(2)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3)正确运用规律,根据题目中的关系列出方程.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25mg的恒力F,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要使C最终不脱离木板,每块木板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2、如图所示,光滑的14圆弧轨道AB、EF,半径AO、O’F均为R且水平.质量为m、长度也为R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CD上,小车上表面与轨道AB、EF的末端B、E相切.一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轨道AB的A点由静止下滑,由末端B滑上小车,小车立即向右运动.当小车右端与壁DE刚接触时,物体m恰好滑动到小车右端且相对于小车静止,同时小车与壁DE相碰后立即停止运动但不粘连,物体继续运动滑上圆弧轨道EF,以后又滑下来冲上小车.求:(1)水平面CD的长度和物体m滑上轨道EF的最高点相对于E点的高度h;(2)当物体再从轨道EF滑下并滑上小车后,小车立即向左运动.如果小车与壁BC相碰后速度也立即变为零,最后物体m停在小车上的Q点,则Q点距小车右端多远?知识点3 常见题型举例1.传送带问题(1)力的问题:要注意判断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发生突变等,如在倾斜放置的传送带中,要判断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量与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若判断错误,则无法正确解答题目.(2)能量的问题:由于涉及到摩擦力和相对位移,因此有摩擦生热,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物体机械能的增加,在计算传送带动力系统因传送物体而消耗的能量时,不要漏掉摩擦生热的能量,如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传送初速为零的物体,传送带应提供两方面的能量,一是物体动能的增加,二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所生成的热量.1、电机带动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传动,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若小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当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求:(1)小木块的位移;(2)传送带转过的路程;(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4)摩擦过程产生的摩擦热;(5)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的总能量.2、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0=2m/s的速度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10kg的工件(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时间1.9s,工件被传送到h=1.5m的高处,取g=10m/s2.求(1)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知识点3 常见题型举例2.弹簧类问题(1)弹簧类问题多以轻质弹簧为载体,物理情景较复杂,考查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能的转化与守恒等知识.(2)力的观点:某时刻弹簧提供的弹力与其形变量相关,可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3)能量观点:弹性势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根据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可求解弹性势能大小、弹力做功大小等.(4)举例:A 物体以速度0v 向B 运动,B 左端固定一轻弹簧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试分析A 与B 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 B 、的速度特点.在弹簧刚开始被压缩的过程中,B 受到弹簧的弹力向右做加速运动,A 受到弹簧的阻力做减速运动,开始时A 的速度大于B 的速度,弹簧一直在被压缩,直至A B 、的速度相等,即弹簧缩短到最短,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后由于A 继续减速,B 继续加速,B 的速度开始大于A 的速度,弹簧开始伸长.当弹簧恢复至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A 的速度减至最小,此后弹簧继续伸长,A 开始加速,B 开始减速,当弹簧伸长至最长时,A B 、的速度相等,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后A 开始加速,B 继续减速,弹簧缩短直至原长.在弹簧处于原长时:A B m m >,则最终都向右运动;A B m m =,A B 、交换速度,即A 的速度为零,B 的速度为0v ; A B m m <,A 反向弹回,B 向右运动.1、如图所示,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h ,质量为m 1的小物块A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在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为使A 制动,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M 处的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 2的挡板B 相连,弹簧处于原长时,B 恰位于滑道的末端O 点。
(完整)初中物理力学综合

力学综合一•选择题(共13小题)1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弹簧在自然长度时,小球位于0点;当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时,释放小球;然后小球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已知AO=B0则()4 n nA. 小球从A运动到0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B. 小球从0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C•小球运动到0点时,因弹簧恢复了原长,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弹力方向向左,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2. 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 ,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 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B. 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C.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3. 将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推动时,所用水平推力为F i,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 i.现将物体乙叠放在物体甲上,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2使物体甲向右匀速移动过程中,物体乙被左边墙上固定的细绳拉住且保持静止,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2,物体乙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3,细绳对物体乙的水平拉力为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乙甲A. f i>F i, f i的方向水平向左B. f2>F i, f2的方向水平向左C. f2=F2, f2和F2是一对平衡力D. f3=T, f3和T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是()A. p甲>p乙;F甲>F乙B. p甲v p乙;F甲v F乙C. p甲=p乙;F甲>F乙D. p甲=p乙;F甲v F乙5.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力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力学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C.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答案:B2.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的机械能守恒?A.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B.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C.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D.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答案:B3.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比例常数为:A. 重力加速度B. 弹簧常数C. 质量D. 惯性答案:B4. 以下哪种力是保守力?A. 摩擦力B. 重力C. 阻力D. 空气阻力答案:B5.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的方向是:A. 指向圆心B. 指向圆周运动的切线方向C. 与速度方向相反D. 与速度方向相同答案:A6.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只有重力作用的系统B. 只有摩擦力作用的系统C. 只有弹簧力作用的系统D. 只有重力和弹簧力作用的系统答案:D7.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等于:A.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位移的乘积B.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速度的乘积C.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时间的乘积D.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加速度的乘积答案:A8.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物体的角动量守恒?A. 物体受到外力矩作用B. 物体受到内力矩作用C. 物体不受任何力矩作用D. 物体受到非保守力矩作用答案:C9.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A.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B.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C.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D.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答案:A10.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C.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
答案:F=ma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总能量是______。
力学综合训练

力学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在一辆足够长的光滑平板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不考虑空气阻力)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条件不足,难以确定2、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P1>P2>P3,则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2>F3C、F1<F2<F3D、不能确定3、将铁、铜、铝制成的三个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拴好,分别拴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下,将三个金属球没入水中,但不碰容器底,此时三只弹簧秤的示数相同。
现将三个球提出水面后静止,则()A、挂铁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B、挂铜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C、挂铝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D、三个弹簧秤的示数相同4、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A、逐渐减小B、逐渐变大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5、一个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为整个体积的一半。
它漂浮在水面上,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放入水中再静止时将(水足够深)()A、漂浮B、悬浮C、下沉D、无法判断6、一个质量为0.3㎏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5㎏,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8㎏.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3㎏/m3 B、1.16×103㎏/m3 C、1.75×103㎏/m3 D、1.2×103㎏/m3 7、静止在斜面上的金属块,重为10N,金属块与斜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强可能是()A、5000Pa B、3000 Pa C、6000Pa D、50000Pa8、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铅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浮力相等,这种液体一定是()A、水B、酒精C、水银D、盐水9、把一个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00g水,则小球质量()A、一定等于100gB、大于或等于100gC、小于或等于100gD、一定大于100g10、如图所示的台秤上放一只盛水的容器,有一金属球,挂在一弹簧测力计下面,现将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比较金属球浸入水中前后的情况是()A、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台秤的示数增大B、弹簧秤的示数增大,台秤的示数减小C、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台秤的示数减小D、弹簧秤和台秤的示数都增大11、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5N,竖直向下B、3N,竖直向上C、2N,竖直向上D、8N,竖直向下12、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图所示,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向上移动一些,则金属块和气球()A、仍能静止B、向下运动C、向上运动D、上下晃动13、如图所示,悬浮在液体中的正方体物体受到来自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的液体对它的压力(以下简称为压力)作用,另外还受到重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压力的合力的方向肯定是竖直向上的B、物体受到的压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零C、物体受到的压力以及重力的合力大于零D、物体除受到压力、重力外,还受到浮力的作用14、在轻质直杠杆两端A、B各挂有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力学综合习题及答案

力学综合习题及答案..A.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2014•郴州)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C D.,5.(2013•枣庄)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C D.6.(2014•十堰)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7.(2013•永安市模拟)小华用矿泉水瓶做验证实验(如图):他用水平力轻轻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用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他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8.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以不同的方向作用于塑料尺的同一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表明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9.(2014•山西)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巴西进行.小伟和小梁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踢球时.脚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③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④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⑤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二.填空题(共9小题)10.(2013•沁阳市模拟)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重力无处不在.如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垂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这充分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一原理;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起来,这是因为它的重心低的缘故.11.(2013•江永县二模)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建筑工人利用这个原理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符合要求,具体的做法是用细绳吊一个重物在墙边,当看到墙线与绷直的细线平行时,就达到要求了.12.(2013•天津)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牌.如果一辆匀速行驶的载重汽车恰好达到两标志牌的最大限定值,该车通过桥中央时对桥面的压力为3×105N,通过该桥的时间为0.04 h.(g取10N/kg,车长不计)求出时间.v===0.04h13.(2012•南充)如果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mg.它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14.(2014•深圳二模)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15.(2013•鞍山模拟)请在图中画出铁锁松手后运动到A位置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16.(2014•十堰)滑板车是中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因为它在运动中受到阻力,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滑板车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人与车自身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17.(2014•厦门)今年端午节,全国首创的“龙舟拔河赛”在集美龙舟池举行.龙舟靠划桨获得动力.若甲船战胜乙船,则甲船的动力大于乙船的动力,甲船拉乙船的力等于乙船拉甲船的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8.(2014•北海)如图所示,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学综合

力学综合【例1】 :2:5EO OF =,10N A G =,每个滑轮重为4N ,用1=2N F 的力向下拉动A 时,B匀速向左运动,此时EF 杆右端下面的绳子恰好达到最大能承受的拉力F ,则F = ;若撤去1F ,改用水平向右的拉力2F 拉B ,使A 以2m/s 速度匀速上升,求2F 的功率是 .(不计绳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答案】 16N ,36W点评:第一个情景中,通过10N+2N=12N ,向上可求出定滑轮所受向上的拉力(则第一问可解),向下可求得B 的滑动摩擦力。
第二个情景中滑动摩擦力不变,但是B 所受的拉力大小变了,这是和我们上一讲所练习的变向问题不同之处,所以做题时不能陷入思维定势,要灵活处理。
例3(2009海淀区期中考试)如图所示,是由三个相同的滑轮组装成提升重物的装置,固定点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300N .在不计绳重和轴的摩擦情况下,假设绳子足够结实,提起900N 的重物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当人的拉力作用点以0.6m/s 的速度提升另一个物体时,人的拉力做功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W .【答案】 600点评:一:当题中没有告诉动滑轮重力时,一般应先求出动滑轮重力。
二:题目如果告诉效率,一般情况下,先从已知的效率入手,求出某些关键的未知量。
此题便是先从75%入手,求出了动滑轮的重力。
以上是正向分析,即对已知的条件的分析。
此题的第二个难点是对问题的分析,即逆向分析:要求最大功率,其本质就是求最大拉力。
结合题目中告诉的固定点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马上可以确定受力对象为定滑轮,则此题可解。
希望通过此题大家能理解做题时双向分析的方法,以后遇到复杂的题目时可以尝试。
例4(2009年昌平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 的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
第一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130kg , 工人用力F 1匀速拉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 第二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90 kg , 工人用力F 2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 2, 货箱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 2, N 1与 N 2之比为2:3. (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g 取10N/kg )求: (1)动滑轮重和力F 1的大小;(2)机械效率η1; (3) 功率P 2. 【答案】 此题计算量非常少, 主要用于讲解两状态问题的两种解题方法(1) ①方程法:1112222434G G G F N G G N G F +'-===+'-动人动人 解得:300=动G N F 1=400N F 2=300N②力的变化量解法:124G G N -∆=1300N 900N100N 4-== 1200NN = 2300N N = 解得:300=动G N F 1=400N F 2=300N(2)第一次运送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1.25%4J4001300J 4h F h G W 111=⨯===总有W η(3)第二次货物上升速度为0.1m/s ,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s m s m v /4.0/1.042=⨯=' W s m N v F P 120/4.0300222=⨯='=点评: 这种机械综合题,大多是多情景的。
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力学综合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测量力的方法和技术。
2. 掌握力的合成、分解和平衡条件。
3. 学会测量重心位置、重心高度。
4. 熟练掌握弹簧弹性力的测量方法。
5. 研究摩擦力的特性和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1. 弹簧秤2. 细直尺3. 细绳和各种典型器具实验原理:1. 力的合成、分解和平衡条件(1)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力的合力作用在物体上。
(2)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力的和,作用在不同的方向上。
(3)力的平衡条件: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多个力平衡时,它们的合力为零,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 重心和重心高度(1)重心:物体的每个质点都有质量,它们按一定位置分布在物体内部。
重心是指物体内部所有质点所形成的重力中心,也是物体保持平衡的重心位置。
(2)重心高度:以水平面为基准面,物体重心所在点到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重心高度。
3. 弹簧弹性力的测量方法(1)弹性力:当弹簧变形时,它对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性力。
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性力与伸长量成正比。
(2)弹簧秤:利用弹性力的大小,可以制作弹簧秤来测量重力,简单易行。
4. 摩擦力的特性和测量方法(1)静摩擦力: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但不动。
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两物体之间最大可能存在的力。
(2)动摩擦力: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其中一个物体运动,而另一个物体不动。
动摩擦力的大小小于静摩擦力的大小。
(3)摩擦力的测量方法:通过改变物体的倾斜度来改变滑动中某一方向的重力作用量,再测出对应的摩擦力,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求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步骤:1. 力的合成和分解实验(1)将一个光滑水平桌子的一侧放斜,在桌子的高侧沿上挂一个小球,使之自由挂着。
(2)在小球上用一粗线垂直挂一水平木板,用一弹簧秤分别测定木板的重量和弹簧秤受到的重力。
(3)将木板沿桌子坡面挪动,分别用一支细绳与快速脱钩的弹簧秤连接砝码,使得木板静止于桌子坡面上,然后记录数据。
力学综合

力学综合教学目标通过力学总复习,加深同学们对力学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的理解;使同学们熟悉和掌握力学部分的典型物理情景;并通过对典型物理情景的剖析,掌握力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力学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力与运动的关系;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以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和动量变化的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一、力学知识概况二、知识概述(一)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部分的研究对象,就物体而言分为单体、连接体;就力而言,分为瞬时力与恒力,要通过典型题掌握各自的要领.其中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特别是受力分析中的隔离法与整体法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要结合相关题型加以深化.特别是斜面体上放一个物块,物块静止或运动,再对斜面体做受力分析.近年来的试题更趋向于考查连接体与力的瞬时作用相结合的问题.复习中不妨把两个叠加的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分析某个叠加体的受力这类问题当做一个难点予以突破,其中特别注意运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在加速度上效果一致的特点.可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质点做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满足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应用.从历年高考试题看,其命题趋势是逐渐把力的瞬时效应与连接体的合分处理结合起来,使考生具有灵活运用这方面知识的能力,其要求有逐年提高倾向.因此对本章的知识的复习必须注意到这一点.从能力上讲,受力分析的能力、运动分析的能力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1.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产生加速度,物体做变速运动.若合外力恒定,则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保持不变,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处于同一直线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力与速度同向或反向,可以进一步判定物体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外力作用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外力仅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物体受到一个与位移方向相反的周期性外力作用时,物体做机械振动.表1给出了几种典型的运动形式的力学和运动学特征.综上所述:判断一个物体做什么运动,一看受什么样的力,二看初速度与合外力方向的关系.在高中阶段所解决的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无外乎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陆续从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的角度,进一步讨论运动规律.2.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物体同时受几个外力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像别的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就是这几个分加速度的矢量和.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解题时,有时采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 x=maxF y=may分力、合力及加速度的关系是在实际应用中,适当选择坐标系,让加速度的某一个分量为零,可以使计算较为简捷,通常沿实际加速度方向来选取坐标,这种解题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如图1-9-1,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求物体的加速度,可先作出物体的受力图.沿加速度方向建立坐标并写出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mgsinθ-f=ma,f=μNmgcosθ-N=0物体的加速度对于物体受三个力或三个以上力的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可以减少错误,做受力分析时要避免“丢三落四”.(二)力的积累从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果与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两个角度,来研究物质运动状态变化的规律,是高中物理重点内容.深入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以及理解在动量守恒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这部分的核心,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深入理解几个重要概念本讲研究的概念较多,有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冲量、动量等重要概念,这是本讲知识的基础,对于它们的物理意义必须进一步深入理解.(1)打破思维惯性,正确认识功的计算公式.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θ应用比较广泛,不仅机械功计算经常要应用它,电场力做功和磁场力做功有时也要应用它进行计算.(2)运用对比方法,区分几个不同的功率概念.①正确区别P=W/t和P=Fvcosθ的应用范围.前者为功率的普适定义式,后者是前者导出的机械功的计算公式;前者求出的是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当然t趋近零时,其结果也为瞬时功率,后者公式中的v为瞬时速度大小,求出的功率为瞬时功率;若v为平均速度大小,F且为恒力,求出的即为平均功率.在运用P=Fvcosθ进行计算时,要注意θ的大小,也可能求出负值,那是表示阻力的功率,要注意P和F及v是对应的,通常讲汽车的功率是指汽车牵引力的功率.②正确区别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不同.额定功率是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实际工作时的功率,一般不能超过额定功率.③正确区分汽车两种启动方法的物理过程的不同.(3)正确理解势能概念.中学教材研究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等概念,还要求能够直接运用公式计算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大小.不管哪种形式的势能,其对应的作用力均为保守力,它们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物体的始末位置有关,并且W=-△E p.势能是个相对量,它的大小与所取的零势能位置有关,但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位置的选取无关.因此,为了处理问题方便,要巧妙选取零势能的参考位置.势能是个标量,它的正负是相对于零势能而言的.比较势能的大小,要注意它们的正负号.势能属于系统所共有,平时讲物体的重力势能,实际上是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所共有.又如,氢原子核外电子所具有的电势能,实际上应为氢原子所具有.(4)深入理解动量和冲量的物理意义.①弄清动量和动能的区别和联系.动量和动能都是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状态量的物理量,它们的大小存在下述关系:它们都是相对量,均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通常都取地球为参照物.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物体质量一定,若动能发生变化,动量一定发生变化;若动量发生变化,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例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变,而动量时刻在变.②正确理解冲量I=Ft.I=Ft适用于恒力冲量的计算,是个矢量式,I和F是对应的,方向相同.某一恒力有冲量,该力不一定做功;某一恒力做功,该力一定有冲量.③弄清冲量和动量的关系.合外力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而非动量的原因.2.熟练掌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1)运用动能定理要善于分析物理过程.例如,总质量为M的列车,沿水平直线轨道匀速前进,其末节车厢质量为m,中途脱节.司机发觉时,机车已行驶L的距离,于是立即关闭发动机滑行.设运动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机车的牵引力恒定.当列车的两部分都停止时,它们的距离是多少?解本题时应注意,前面的列车从脱钩以后到停止,整个运动过程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牵引力没撤去时,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二阶段为关闭发动机滑行阶段.运用动能定理时不必分阶段分别列式去研究,应该从整个过程考虑列以下方程式:再对末节列车应用动能定理,有:再从整体考虑,有F=kMg③本问题求解时也可假设中途脱节时,司机立即发觉并关闭发动机,则整个列车两部分将停在同一地点.然而实际上是行驶了距离L后才关闭发动机,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可看作用来补偿前面列车多行驶s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即kMgL=k(M-m)g△s(2)运用动能定理解连接体问题时,要注意各物体的位移及速度的关系.如图1-9-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平板小车M正以速度v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无初速地放上小车,由于木块和小车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小车的速度将发生变化.为使小车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不变,必须及时对小车施加一向右的水平恒力F.当F作用一段时间后把它撤去时,木块恰能随小车一起以速度v共同向右运动.设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在上述过程中,水平恒力F对小车做多少功?本题中的m和M是通过摩擦相互联系的.题中已经给出最后两者速度均为v,解题的关键是要找出s车和s木的关系.由于s车=vt,s木=vt/2,所以s车/s木=2/1 ①根据动能定理,对于木块有对于车有 W F-μmgs车=0 ③将①式、②式和③式联系起来,可得 W=mv2.3.强化动量守恒定律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的训练(1)重视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思维训练.例如下面这道试题.如图1-9-3所示,一排人站在沿x轴的水平轨道旁,原点O两侧的人的序号都记为n(n=1,2,3,…).每人手拿一个沙袋,x>0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m=14kg;x<0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为m′=10kg.一质量为M=48kg的小车以某初速度从原点出发向x正方向滑行,不计轨道阻力.当车每经过一人身旁时,此人就把沙袋以水平速度u朝与车相反的方向沿车面扔到车上,u的大小等于扔此袋之前的瞬间车速大小的2n倍(n是此人的序号数).(1)空车出发后,当车上堆积了几个沙袋时车就反向滑行?(2)车上最终有大小沙袋共多少个?先确定车上已有(n-1)个沙袋时,车与沙袋的动量大小p1,和第n个人扔出的沙袋动量大小p2.如果p2>p1,则车反向滑行;若p1=p2就停止.要能运用不等式讨论,得出结果.题目中第(2)问,车沿x负方向运动时,也应能用上述思维方法进行分析讨论.(2)强化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转化的综合计算.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两个重要的守恒定律,一些物理过程常常需要运用这两个守恒定律进行处理,这就构造了一类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题.详见后面例题.(三)典型物理情景[例1]一光滑球夹在竖直墙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楔形木块间,处于静止.若对光滑球施一个方向竖直向下的力F,如图1-9-4所示,整个装置仍处于静止,则与施力F前相比较 [ ]A.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弹力增大B.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摩擦力不变C.墙对球的弹力不变D.楔形木块对球的弹力增大分析与解答:施加力F,相当于球“重”增加,这样按球“重”G增加来分析各个力的变化,就使问题简化了一层,从整体分析受力,不难得出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弹力增加.确定选项A正确.但是,若简单地认为竖直方向的力增加,不会影响水平方向的力的变化,就认定选项B(甚至于选项C)也正确,就犯了片面分析的错误.如果从另一角度稍加分析,不难看出球与墙之间是有相互作用力的,若没有墙,球就不可能静止.以球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1-9-5所示,墙对球的弹力T和斜面对球的弹力N1分别为T=Gtanθ,N1=G/cosθG增加,当然T、N1都增加.T增加,从整体看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摩擦力f=T.因此四个选项中所涉及到的力都应是增大的.本题选项A、D正确.[例2]在图1-9-6所示的装置中,AO、BO是两根等长的轻绳,一端分别固定在竖直墙上的同一高度的A、B两点,∠AOB=120°,用轻杆CO使OA、OB两绳位于同一水平面内,OD垂直于AB,轻杆OC与OD在同一竖直平面内,C端固定在墙上,∠COD=60°.在结点O用轻绳悬挂重为G的物体,则绳OA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杆OC受到的压力大小为____.分析与解答:本题的“难”在于涉及三维空间,但是题目也明确给出了两个平面:△AOB所在的水平面及△COD所在的竖直平面.本题应从我们熟悉的平面问题入手来解.位于水平面内的AO、BO两绳等长,且整个装置左右对称,可见两绳的拉力相等,设为T,又已知∠AOB=120°,因此,不但能确定两绳拉力的合力的方向是沿OD的,而且合力的大小也等于T.于是若OD为一绳,就可以取代(等效)AO、BO两绳的作用,题目就转化为如图1-9-7所示装置的问题,且求出OD绳的拉力就等于求出OA绳的拉力.不难得出:OC杆受压力:N=G/sin60°=2G[例3]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对物体施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经t秒后物体的速率为v1时撤去F1,立即再对它施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又经t秒后物体回到出发点时,速率为v2,则v1、v2间的关系是 [ ]A.v1=v2 B.2v1=v2 C.3v1=v2 D.5v1=v2分析与解答:设物体在F1作用下,在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为s;则物体在F2作用下,在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为-s;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以及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即时速度的关系,可得物体在F1作用下的平均速度说明:包括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曲线运动.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无论物体是否做往返运动,上式都成立;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注意上式的矢量性.[例4]从倾角为30°的斜面上的A点以水平速度v0平抛出的小球,最后落在斜面上B点,如图1-9-8所示.求(1)物体从A到B所需时间;(2)若物体抛出时的动能为6J,那么物体落在B点时的动能为多少?分析与解答:物体水平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假设经过时间t落在斜面上的B点,则: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x=v0t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y=gt2/2如果物体落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则[例5]如图1-9-9所示,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斜劈上,用固定在斜面上的竖直挡板,挡住一个光滑球.这时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分别是N和T.若用力F水平向左推斜劈,使整个装置一起向左加速运动,则N与T的变化情况是N____,T____.分析与解答:首先弄清静止时的情况,这是变化的基础.设球重G,斜面倾角θ,这是两个不变化的物理量.受力图已在原图上画出,静止时有Ncosθ=G,Nsinθ=T于是可得 N=G/cosθ,T=Gtanθ当整个装置一起向左加速运动时,N′cosθ=G,N′sinθ-T′=ma于是可得 N′=G/cosθ,T′=Gtanθ-ma因此,N′=N,T′<T其实,这一问题,也可以这样思考:整个装置一起向左加速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系统依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球在竖直方向受合力仍然为零.即仍要满足N=G/cosθ,正是这一约束条件,使得斜面对球的弹力N不可能发生变化,于是使得重球向左加速运动,获得向左的合外力的唯一可能就是T减小了.本题答案是N不变,T减小.本题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要树立“正交思维的意识”,即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析问题.对比和联想,特别是解题之后的再“想一想”,是提高解题能力的“事半功倍”之法.譬如:其一,本题若改为整个装置竖直向上加速运动,讨论各个力的变化情况时,绝不能简单地套用本题的结论,得出“N增大,T不变”的错误结论.同样应由竖直与水平两个方向的约束条件分析,由竖直方向向上加速,可得N增大;由水平方向平衡,注意到N增大,其水平方向的分量也增大,T=Nsinθ,也会随之增大,“正交思维的意识”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某一简单的结论.其二,本题还应从T减小联想下去——这也应形成习惯.挡板对球的弹力T的最小值是零.若T=0,可得出球以及整个装置的加速度a=gtanθ,这是整个装置一起向左加速运动所允许的最大加速度,加速度再大,球就相对斜面滑动了.若a=gtanθ,既然T=0,那么挡板如同虚设,可以去掉,这样对斜劈的水平推力F 的大小,在知道斜劈和重球的质量(M和m)的前提下,也可得F=(M+m)gtanθ.[例6]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1和2两长方体物块并排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如图1-9-10所示,试就下面两种情况,求出物体1对物体2的作用力T.(1)水平面光滑.(2)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分析与解答.(1)以整个装置为研究对象,它们的加速度为a,则再以物块2为研究对象,物块1对2的作用力T,有(2)与上述过程相同.以整个装置为研究对象,它们的加速度为a′,则再以物块2为研究对象,物块1对2的作用力T′,有T′-μm2g=m2a′两种情况的结论相同,这是因为与“光滑”情况相比较,两物块在运动方向上都各增加了一个力,而这个力是与两物块的质量成正比出现的,两物块的加速度为此改变了相同的值,并非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改变造成的;反之,若两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两物块在相反方向上改变了相同的值,为此它们的加速度将一个增加,一个减小,不可能再一起运动了.这与事实不符.另外,1998年高考有一道类似的试题:题中给出物块1的质量为2m,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物块2的质量为m,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同样在水平力F作用下加速运动,求物块1对物块2的作用力.解的步骤依然是:(3)以整个装置为研究对象,它们的加速度为a,则再以物块2为研究对象,物块1对2的作用力T,有T′-μm2g=m2a′所以 F=(M+m)g(tanθ+μ)[例7]一平板车质量M=100kg,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h=1.25m,一质量m=50kg的小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左端)的距离b=1.00m,与车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如图1-9-11所示.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向右的恒力,使车向前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物块刚离开车板的时刻,车向前行驶的距离s0=2.0m.求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不计路面与平板车以及轮轴之间的摩擦,取g=10m/s2)分析与解答:车启动后,物块受向右的摩擦力f=μmg,同时车也受同样大小向左的摩擦力.物块与车都向右加速运动,物块能从左侧离开车,表明车的加速度a2大于物块的加速度a1.图1-9-12所示为从启动到物块将离开车时,它们的位移关系.对物块: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1和位移s1大小分别为a1=μg=2.0m/s2s1=s0-b=1.0m 所用时间t1和末速度v1分别为此间车的加速度a2和末速度v2分别为由对车使用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2作用于车向右的水平恒力F=500N物块离开车板后,做平抛运动,到落地所用的时间水平射程s′1=v1t2=1.0m在物块做平抛运动这段时间内,车做匀速运动的加速度a3=F/M=5m/s2所以s=s2-s′1=1.625m说明:这道题要求同学能根据题给条件,对整个运动要有一个清晰的分析.对涉及的车子、小物块在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的运动特点都有明确的概念.这样就不难根据有关规律列出它们在各个阶段的有关方程.这道题列出的联立方程较多,因而要求同学具有一定的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把比较复杂的问题一步一步演算到底的心理素质.[例8]如图1-9-13所示,轻绳长L,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欲使小球能通过最高点,试证明:(2)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所受的绳拉力T1和T2之差有:T1-T2=6mg.分析与解答:由牛顿第二定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由①、②、③式得 T1-T2=6mg[例9]质量m=4×103kg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0=40×103W.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中受到大小恒定的阻力f=2×103N,求:(1)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2)汽车可达的最大速度V m.(3)汽车速度v=2v m/3时的加速度a1.分析与解答:若对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缺乏正确的理解,那么,对本题所设两问就不可能理解,更不用谈正确的解.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允许的最大输出功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等于汽车的牵引力F与速度v的乘积,即P=Fv就本题而言,应分两个阶段分析:第一阶段,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阻力f恒定.因此,这一阶段汽车的牵引力恒定,由P=Fv可知,随汽车速度的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也将随之增加.但是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不可能无限增加.在达到额定功率后,汽车速度再增加,只能导致牵引力F减小,从而加速度减小.但速度仍在增加,又会使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AUTHOR>…<AUTHOR>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之说.直到汽车的加速度为零时,即牵引力减小到与阻力平衡,汽车的速度才达可能的最大值v m,以后在额定功率下,汽车做匀速运动.具体解法如下:(1)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F=4×103N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随之增加,当达额定功率时,汽车匀加速运动可达的最大速度v′,有v′=P0/F汽车匀加速运动所用的时间t=v′/a=20s(2)这以后汽车保持恒定的额定功率,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 m,此时有v m=P0/f=20m/s(3)v=2v m/3时,由于v>10m/s,所以汽车正处于加速度减小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即时加速度)图1-9-14是本题所述过程的v-t图线,t=20s前,汽车牵引力恒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20s后,汽车的功率恒定,做加速度逐渐减小(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不难看出,这两种启动方法物理过程是有所不同的.为了把功率知识和牛顿第二定律与动能定理有机结合起来,还可讨论下面的问题:①在汽车保持P0不变的启动过程中,当速度达到最大速度v m的一半时,加速度为多大?②若汽车先以恒力F启动,达到v′m后再保持P0不变的运动.如果知道从v′m到刚达到v通过的位移s,那么汽车从静止开始到速度刚达到v m的时间为多少?[例10]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图1-9-15所示.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点的距离.分析与解答:对于这类综合题,要善于分析物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遵循的规律,要注意两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相关量的关系.质量为m的物块运动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由落体运动;第二阶段为和钢板碰撞;第三阶段是和钢板一道向下压缩弹簧运动,再一道回到O点.质量为2m 的物块运动过程除包含上述三个阶段以外还有第四阶段,即2m物块在O点与钢板分离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弹簧对于m:第二阶段,根据动量守恒有mv0=2mv1②对于2m物块:第二阶段,根据动量守恒有2mv0=3mv2④第三阶段,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有。
高中物理力学综合试题和答案

物理竞赛辅导测试卷〔力学综合1〕一、〔10分〕如图所时,A 、B 两小球用轻杆连接,A 球只能沿竖直固定杆运动,开场时,A 、B 均静止,B 球在水平面上靠着固定杆,由于微小扰动,B 开场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不计一切摩擦,设A 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最小时的加速度为a ,则a=。
二、(10分) 如下图,杆OA 长为R ,可绕过O 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其端点A 系着一跨过定滑轮B 、C 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的另一端系一物块M ,滑轮的半径可忽略,B 在O 的正上方,OB 之间的距离为H ,*一时刻,当绳的BA 段与OB 之间的夹角为α时,杆的角速度为ω,求此时物块M 的速度v M 三、〔10分〕在密度为ρ0的无限大的液体中,有两个半径为R 、密度为ρ的球,相距为d ,且ρ>ρ0,求两球受到的万有引力。
四、〔15分〕长度为l 的不可伸长的轻线两端各系一个小物体,它们沿光滑水平面运动。
在*一时刻质量为m 1的物体停下来,而质量为m 2的物体具有垂直连线方向的速度v ,求此时线的*力。
五、(15分)二波源B 、C 具有一样的振动方向和振幅,振幅为0.01m ,初位相相差π,相向发出两线性简谐波,二波频率均为100Hz ,波速为430m/s ,B 为坐标原点,C 点坐标为*C =30m ,求:①二波源的振动表达式;②二波的表达式;③在B 、C 直线上,因二波叠加而静止的各点位置。
六、(15分) 图是放置在水平面上的两根完全一样的轻质弹簧和质量为m 的物体组成的振子,没跟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k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物体相连,物体与水平面间的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均为μ。
当弹簧恰为原长时,物体位于O 点,现将物体向右拉离O 点至*0处(不超过弹性限度),然后将物体由静止释放,设弹簧被压缩及拉长时其整体不弯曲,一直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现规定物体从最右端运动至最左端〔或从最左端运动至最右端〕为一个振动过程。
力学综合

力学综合1、如图甲所示是一艘海事打捞船正在打捞一沉入海底的物体,乙图是钢绳将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起的简化示意图,物体从海底被提升到离开海面一定距离的整个过程中速度均保持不变,从提升物体开始经过时间120s后物体刚好全部出水,已知物体的体积V=2m3,密度ρ=3×103kg/m3,已知物体浸没在水中的上升过程中,钢绳提升物体的功率P=40kW,(忽略水的阻力和钢绳重量,海水的密度取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物体浸没在水中的上升过程中,钢绳提升物体的拉力;(2)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的上升过程中,钢绳提升物体的功率;(3)打捞处海水对海底的压强。
2、如图,物体重100N,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400cm2,内盛有65cm深的水,当用图中滑轮组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容器中水面上升到70cm,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3)若把物体完全拉出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下图是八浮子波浪发电机的俯视图。
当浮子随着海面波浪向上浮动时,会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发电机发电。
已知每个浮子的重力为20N,体积为0.016m3,若它在水中上浮带动发电机发电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0.004m3,则:(1)每个浮子上浮带动发电机发电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2)当海浪的波高为3m、起伏周期为6s时,假设浮子沿竖直方向运动,平均每秒每个浮子带动发电机发电时匀速上浮的高度为0.8m,传动装置和发电机的总效率为30%,求:①每个浮子对与之相连的硬杆产生的竖直向上的推力是多少牛?②波浪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瓦?4、平推杠铃架是一种健身器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直杆ABCD是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状杠铃杆。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与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甲乙【压强与浮力综合初中物理《力学综合与计算》练习题及答案】例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kg 的平底空桶,底面积为1000cm 2(桶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
桶内装有40cm 深的酒精,放在水平地面上,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000Pa 。
(g 取10N/kg ,ρ酒精=0.8×103kg/m 3)求: (1)酒精对桶底的压力; (2)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3)桶内酒精所受重力大小。
(4)如图乙,若小航此时用500N 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上 述装有酒精的水桶,求此时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例2.如图,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kg ,底面积是40cm 2,内盛0.6kg 的开水,放置水平桌面中央。
(g取10N/kg )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例3.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1<p 2 F 甲=F 乙 B .p 1=p 2 F 甲>F 乙 C .p 1<p 2 F 甲>F 乙 D .p 1>p 2 F 甲=F 乙例4.体积均为200 cm 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 N ,合金块重为6 N ,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N 。
例5.一边长为10 cm 、密度为0.6×103 kg/m 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浸没于容器内的水中,如图所示,求:(g 取10 N/kg ) (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2)细线的拉力大小。
(3)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木块下方所受水的压强。
例6.某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中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长方形石料的示意图。
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下降。
高中力学综合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力学综合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C. 物体的运动速度D.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的关系是:A. 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 合力越小,加速度越小C. 合力与加速度成正比D. 合力与加速度成反比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A. 动能B. 内能C. 弹性势能D. 电能二、填空题1.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______的物体上。
2.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除了重力外,还受到______力的作用。
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其机械能______。
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5m/s²的加速度加速运动。
如果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为0.2,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10m的悬崖上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四、实验题1.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并说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
2.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并说明实验的步骤和预期结果。
五、解答题1. 解释为什么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摩擦力来完成各种活动,并举例说明。
以上练习题涵盖了高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
在解答这些问题时,重要的是要理解物理定律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具体的物理问题中。
高三力学综合测试题

高三力学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C. 分子斥力和分子引力同时存在,且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它们都减小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30km/s,我们在课间休息的10min 内,实际上已在太阳系中绕太阳运动了A 0B 30kmC 300kmD 18000km3.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过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缺乏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做圆周运动.由此能得到半径为R 、密度为ρ、质量为M 且均匀分布的星球的最小自转周期T.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A. T =2πGM R /3B.T =2πGM R /33B. C.T =ρπG / D.T =ρπG /34.把盛水的水桶拴在长为L 的绳子的一端,使这个水桶在竖直平面里做圆周运动,要使水在水桶转到最高点不从桶里流出来,这时水桶转动的角速度至少应该是 A 、gL 2 B 、2gL C 、L g D 、Lg 2 5. 一列波长为2m 的简谐横波上,有沿x 轴方向作简谐运动的质点P,在0至4s 内的振动图象如下图,那么A. 第5s 时,质点P 的位移最大,方向沿x 轴正方向B. 第5s 时,质点P 的加速度为零C. 该横波传播速度大小为05./m sD. 该横波传播方向与x 轴垂直6.如下图,一均匀木棒OA 可以绕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O 自由转动,现用一方向不变的水平力F 作用于该棒的A 端,使棒从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θ<90︒〕的位 置,设M 为力F 对转动轴的力矩,那么在这一过程中A.M 不断增大,F 不断减小B.M 不断增大,F 不断增大C.M 不断减小,F 不断减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7.为了利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将1cm 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1cm 3溶液有50滴,现取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层,已测出这一薄层的面积为0.2m 2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FA. 实验中要测量油滴的体积,且所取油滴的体积为10-4cm 3B. 实验中要测量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且油酸分子的体积为10-5cm 3C. 该实验测得油酸酒精分子的直径约为5×10-10mD. 如果还知道油酸的摩尔体积,那么依据本实验的测量结果还可以测得阿伏伽德罗常数 8.质量为m 的物块始终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如下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假设斜面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没有做功B 、假设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sC 、假设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 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asD 、假设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 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a)s9.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假设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那么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D.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10.一个带摆的时钟,由甲地移到乙地后发现走时变快了,A 由于g 甲>g 乙,将摆长适当缩短;B 由于g 甲<g 乙,C 由于g 甲<g 乙,将摆长适当缩短;D 由于g 甲>g 乙,将摆长适当放长11.如下图,光滑圆槽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外表有一小球被细线吊着恰位于槽的边缘处,如将线烧断,球滑到另一边的最高点时,圆槽的速度为A 、零B 、方向向左C 、方向向右D 、不能确定12.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着的汽车中,球.用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对汽车进行闪光照相,照相机闪光了两次,对照片进行分析,知道如下结果: 〔1〕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5.s .〔2〕第一次闪光时,小球刚被释放;第二次闪光时,小球刚落地. 〔3〕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前进了5m .〔4〕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小球移动的距离为5m . 由此可以确定A. 小球释放点离地面的高度B. 第一次闪光时汽车的速度C.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的平均速度高三力学测试题做题卡学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4*12=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二.填充题〔5*4=16分〕13.如下图,有四列简谐波同时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分别是 v、2 v、3 v和 4 v,a、b 是x轴上所给定的两点,且ab=l.在t时刻a、b两点间四列波的波形分别如下图,那么由该时刻起a点出现波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图;频率由高到低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图 .A B C D14.静止在冰面上的两滑冰者A、B相向而立,质量分别为m A=50kg,m B=60kg,甲将质量m=20kg的箱子以对地为5m/s的速度推给B,当B接住箱后,A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B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15. 飞机在北纬60度上空飞行,飞机上的飞行员看到太阳能静止不动地停在空中,这时飞机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飞行速率是 __________km/h.〔地球半经R=6400Km〕16.一抽水机输出功率为10kw,在1min内可以从10m深的井中抽出4t水,不计一切阻力,g取10m/s2,水从抽水机管口喷出的速度可达_____ m/s.三.实验题:〔2*5=10分〕17.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已经用某种方法判断出物体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打出的纸带上取几个计数点A、B、D、E.现测得局部点之间的数据如图〔单位:cm〕其中在B、D之间还有一个计数点C未标出.这5个点,每相邻点间对应的时间为0.1s.根据给出的数据可算出物体的加速度值为______m/s2,假设不考虑误差,那么计数点B、C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18.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直接测量量表达重力加速度,其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D E3.62 5.81如果除了秒表以外,暂时找不到1米长的刻度尺,手边只有总长约30cm长的毫米刻度尺,你还能够较准确地测量g的数值吗?你的测量方法及用直接测量表达的测量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论述计算:〔共77分〕19. 〔12分〕飞机以恒定的速度沿水平方向飞行,距离地面高度为Hm.在飞行过程中释放一炸弹,经过ts后,飞行员听到炸弹着地后的爆炸声.假设炸弹落地即爆炸,且此爆炸声从落地点向空间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均匀v m so/.炸弹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该飞机的飞行速度v.20.〔12分〕如图m=2kg,M=3kg,m和M之间,M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绳子质量和滑轮摩擦忽略不计,作用在由的水平拉力F=18N,m、M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求绳子张力T和动摩擦因数μ.21、〔12为M.一颗质量为m〔1〕假设v0大小,〔2〕假设v0分〕22.〔13分〕 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地球上的万有引力势能Ep=rGMm〔以无穷远处势能为零,M 为地球质量,G 为引力常量,r 表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只要物体在地球外表具有足够大的速度,就可以脱离地球的引力而飞离地球〔即到达势能为零的地方〕.这个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⑴取地球半径为R=6400km,地球外表重力加速度g=10m/s 2,〔1.13×1.13≈1.28〕.试依据能量守恒定律计算第二宇宙速度的大小(答案保存三位有效数字).⑵和地球一样,任何星球都有这样一个“第二宇宙速度〞.一旦这个“第二宇宙速度〞的大小超过了光速,那么任何物体〔包括光子〕都无法摆脱该星球的引力.于是其内部与外界断绝了一切物质和信息的交流,从宇宙的其他局部看来,它就像是消失了一样,这就是“黑洞〞.试分析一颗质量为M=2.0×1031kg 的恒星,当它的半径坍塌为多大时就成为一个“黑洞〞?〔取G=7×10-11Nm 2/kg 2,答案保存一位有效数字〕.23.〔13分〕右图所示,车厢顶部用细线吊一质量m的小球,在以下情况下求线对球的拉力 (斜面倾角为a) .求车厢以加速度(1)a1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2) a2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24、〔14分〕如图,M=2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上AB段长L=1m,摩擦系数 =0.3,BC局部是一光滑的1/4圆弧形轨道,半径R=0.4m.今有质量为m=1Kg的金属滑块以V=5m/s冲上小车,试求小车能获得的最大速度.〔g=10m/s2〕水平速度高三力学综合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AC D AD C ACD B ACD ABC CD B A ABD二、填空题13、BDCA DBCA14、2 1.2515、由东向西 83816、10三、实验题17、 0.73 4.3518、略四、计算题19、20、µ=0.2 T=4N21、(1)、〔2〕、①②22、〔1〕、v=1.13×104 m/s (2)、r=3×104 m23、〔1〕、〔2〕、24、3m/s。
力学综合计算题

欣欣要从水中提升一个体积为8×10-3m3、密度 为2500kg/m3的立方体金属块。他使用如下图所 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金属块的质量是多少?
欣欣要从水中提升一个体积为8×10-3m3、密度为 2500kg/m3的立方体金属块。他使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 组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速度公式: v= 密度公式: ρ=
s t
m
V
重力公式: G= mg
压强
压强公式:p= F S
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浮力
浮力测量公式:F浮=G-F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ρ液gV排
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来自功的定义式:W=Fs功率定义式:P=
W t
机械效率定义式:η= W有
W总=W有+W额
简单机械
F·nh F·n
η= —WW—有总
=
Gh ————
=
—G—
— Gh+G动h G+G动
W有=G物h W有=(G物- F浮)h
公式的 适用条件
F拉
AF浮
G
η= W有 W总
W有=(G物- F浮)h
η==G——物WW—h—有总==—G—物G—F—物·hs
F·nh F·n
η= —WW—有总
=
Gh ————
=
V
重力公式: G= mg
压强
压强公式:p= F S
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浮力
浮力测量公式:F浮=G-F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ρ液gV排
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
功的定义式:W=Fs
功率定义式:P=
W t
机械效率定义式:η= W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综合一.填空题:1、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受到力和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关系是2、两个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相等相反并作用在上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作用的时候保持状态或状态这就是著名的定律又称4、一木块静止在小车上当小车突然向左运动时,木块将向左或右)倾倒,这是因为木块有,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的缘故5、踢出去后在草地上滚动的的足球,由于受作用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下来扔出去的铅球由于受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做曲线运动,足球和铅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的改变和的改变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重20牛的物体以3米/秒的速度运速前进,则维持这个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力必定是牛7、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移动质量为10㎏的木箱时,木箱受到29.4N的阻力,则他受到的水平拉力是他所受的合力为 N。
8、在正常行使的汽车顶棚悬挂一小球,当小球突然向:(1)正后方摆动,此时汽车在,(2)正前方摆动,此时汽车在,(3)向右侧摆动,汽车在。
9.一辆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2×105Pa,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
10.细心的郑明飞发现家里用过一段时间的菜刀,爸爸要把它磨一磨,这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从而达到增大____________的目的。
11.潜水艇潜入水中越深,所受水的压强就_________,水对潜水艇的压力就_________,所以潜水艇潜入水中的__________有一定限度。
12.将同一压强计金属盒分别放入清水和盐水的同一深度,发现在__________中的压强较大,说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3.小伟同学参加军训时,体检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当他立正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N;当他正步走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8.吸尘器是利用_________来工作的一种现代清洁工具,它不但用于宾馆饭店,而且逐步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
9.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
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
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
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
10.通常,人们把高度为____c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大气压的值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的____,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的___(选填“高”或“低”)11.请选择下列选项代码填空(代码可重复选用):a.升高;b.降低;c.温度较高;d.温度较低;e.良导体;f.不良导体;g.水中的溶解氧不足;h.水中的溶解氧气充足气象预报对人们的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军事、科研等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气象预报已发展到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长期天气预报。
但人们也可以观察自然现象来进行短期气象预报,如观察水塘中鱼类的浮游状态,当发现水塘中大量的鱼浮上水面,并大口呼吸时,往往预示着即将下大雨,因为要下雨的地方,往往大气压_________,使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__,迫使鱼类上浮水面进行呼吸。
但这种情况往往在夏天快下雨时的水塘中出现,而在冬天快下雨时的水塘中则很少见,这是因为夏天水塘中的水温度较高_____________,而这种情况在水很深的湖泊中夏天也很少见,这是因为水是热的________,湖泊深处的水夏天仍_______、_______。
12.在教室里用如图所示的喷壶喷洒药液时,先要用设置在喷壶上的打气筒向壶内打气,然后打开阀门,药液就会喷出。
向壶内打气,目的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空气的压强____大气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喷洒药液后,在教室周围也能闻到药液的气味,这是由于_____所致。
13.在空气中称两铁块与铝块,弹簧秤示数相等,若将铁块与铝块没入水中,则称________的弹簧秤示数较大。
倘若在真空中称,则称_________的弹簧秤的示数较大。
14.一艘船的排水量为8000t,则满载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若其最大载货量为5000t,而现在实际上只载货4000t,则受到浮力为________N。
(g=10N/kg)15.饺子是大家喜爱的食品。
刚入水的饺子是沉在水底的,在水中煮一会就会漂浮起来,这是因为饺子受热_______,浮力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从而大于重力,上浮至水面。
16.把一个体积是250cm3的物体,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结果溢出水的体积是200cm3。
那么,这个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是_________N,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7.将一个体积为2m3,密度为0.5×103kg/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N,若将此物体投入密度为0.4×103kg/m3的液体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18.气球和飞艇是利用__________升入高空的,若气球的总重_________,气球就上升,如果用________的方法,气球可以下降。
19.将挂在弹簧秤上的物体的一半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比物体未浸入水之前减少了1N,这个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当这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3N,这物体重_______N。
20.弹簧秤下端挂一个物体,将其全部浸入水中,受到有浮力是0.49N ,弹簧秤的示数是0.83N ,该物体的物重是_______N ,物体的体积是_________m 3,若把此物体放在水银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排开水银重为_______N 。
21.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能向上浮起,是靠改变____,使艇重_____它受到的浮力。
当潜艇露出水面时,随着它露出水面体积的增大,它受到有浮力____,直到浮力______艇重,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
二.选择题1、飞机空投救灾物资事,投掷点应选在 ( )A 目标的正下放B 接近目标的正上方提前投掷C 目标的左右上均可D 远离目标的正上方投掷2、匀速上升的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此物体将 ( )A 立即竖直下落B 继续竖直上升C 线停留片刻,再竖直下落。
D 先减速上升,再加速下落3、两个相互平衡的力一定是: ( )A 大小、方向相同B 作用在同一个作用点上C.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D 合力为零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 )A 由静止开始运动B 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C 速度由快变慢D 以上的说法都不对5、某人站在匀速行使的船上向上跳起,他将落在( )A 原起跳点B 原起跳点的前面C 原起跳点的后面D 不能确定6、某人用力推静止在地面上的桌子,没有推动,则下列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人推桌子的力与桌子推人的力相互平衡B 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的重C 桌子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 力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 .ρρ<乙甲B .ρρ=乙甲C .ρρ>乙甲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8.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 P =乙甲,压力F F>乙甲,则它们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关系是: ( )A .ρρ<乙甲B .ρρ=乙甲C .ρρ>乙甲D .无法确定9.甲、乙、丙三个实心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ρρρ<<乙甲丙,若在甲、乙、丙三个立方体上分别放一个质量相等的铜块,则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 )A .P P P <<乙甲丙B .P P P ==乙甲丙C .P P P >>乙甲丙D .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是几种不同渠道的截面图,其中最安全可靠的设计是: ( )11.如图所示是一体重672N 的初三学生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鞋底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6.0cm 2,则该同学双脚站立于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值较为准确的是: ( )A .1.65×104PaB .2.0×104PaC .3.30×104PaD .4.0×104Pa12.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盛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一定量的清水(未溢出),则:( )A .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B .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C .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D .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13.三峡大坝坝底水位是66m (水位表示相对于上海吴淞口海平面的海拔高度)。
今年6月1日上午九时,大坝开始到6月10日下午五时时,蓄水水位达135m ,若g 取10N/kg ,此时水对大坝坝底的压强为: ( )A .6.6×105PaB .6.9×105PaC .1.35×106PaD .2.01×106Pa14.(多选题)夏天到了,伟伟在盛有凉开水的杯子中放入冰块做冷饮如图所示,当冰块熔化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杯中水面的高度B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C .水对杯底的压强D .水对杯底的压力15.静止在斜面上的金属块,重为10N ,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力为6N ,金属块与斜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 2,则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强是:( )A.5×103Pa B.3×103Pa C.2×103Pa D.8×103Pa16.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嘴把瓶子吸住B.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D.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17.我们吸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B.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C.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增大D.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减小18.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肯定小于50g B.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C.若小球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D.若小球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19.潜水艇从潜行变为上浮,在浮出水面之前,所受海水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C.压强不变,浮力变大D.压强不变,浮力变小20.游泳的人由河边走向深水处的过程中,如果河底布满碎石子,则:()A.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B.脚疼得越为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C.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D.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21.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如果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央,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则该物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B.0.8×103kg/m3C.1.5×103kg/m3D.1.25×103kg/m322.当物体在足够深的水中处于自由状态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下沉到水底C.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一定处于漂浮状态B.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也有可能漂浮在水面上D.如果是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大三.实验题:1.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此有关”,部分同学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流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可能不同;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