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分裂症的6大潜伏症状(专业文档)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精神分裂症一、概况儿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在这种疾病中,儿童对现实的理解出现异常。
儿童精神分裂症涉及思维、认知、行为或情感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它可能会导致一些幻觉,妄想和极端混乱的思维和行为,损害孩子的各项正常功能。
儿童精神分裂症本质上与成人精神分裂症相同,但它发生在生命的早期,对儿童的行为和发育有深远的影响。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较早,在诊断、治疗、教育、情感和社会发展方面都面临着特殊的挑战。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生治疗。
尽早发现并开始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可能会显著改善孩子的长期结果。
二、症状精神分裂症涉及思维、行为或情感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症状和体征可能各不相同,但通常涉及妄想、幻觉或行为紊乱,并反映出功能受损,最终可导致精神残疾。
虽然儿童较少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在临床中仍然有见到许多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发生在18岁之前,甚至发生更早的13岁以下的儿童。
(一)早期迹象和症状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发育问题,如:语言发育延迟;延迟或者不寻常的爬行;延迟走路;其他不正常的运动行为,例如:摇动或挥动手臂;这些体征和症状在患有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中也很常见,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所以排除这些发育障碍是诊断的第一步。
(二)青少年期的症状群青少年的精神分裂症症状与成人相似,但在这个年龄段可能更难识别。
这可能部分是因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一些早期症状在青少年时期的典型发育中很常见,比如:缺乏朋友、疏远家人;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无法入眠;易怒或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奇怪的行为;物质滥用等。
与成人的精神分裂症症状相比,青少年更不容易产生妄想而更容易产生幻觉,多较生动鲜明恐怖性和形象性的幻视为特征。
也可有幻听(言语性或非言语性)、以及感知综合障碍(如认为自己变形、变丑等);情感更多表现孤僻、退缩、冷淡,与亲人及伙伴疏远,无故滋长敌对情绪等;思维障碍更多表现言语减少、缄默、刻板重复、言语含糊不清,思维内容贫乏;行为异常常表现兴奋不安、行为紊乱、无目的跑动,或呈懒散无力、迟钝、呆板、少动,或出现奇特的动作或姿势,常有模仿动作或仪式性刻板动作。
各症状及诊断标准
急性应激障碍
以心理治疗为主,用分析 、解释、鼓励的方法帮助 患者尽快摆脱困境,如有 良好 明显抑郁或躁狂症状,可 服用抗抑郁药物。
由于强烈的精神刺 激而产生的,而且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症状和刺激内 Acute Stresss 容密切相关,恢复 Disorders 的情况与刺激因素 的变化情况相关。 创伤后应激障 碍
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 精神失常 (Amentia)
精神失常类型 成因和界定原则 细分类型 偏执型分裂症 以精神活动与现实 青春型分裂症 环境相脱离,思维 (瓦解型) 、意志、情感相互 精神分裂症 分裂的特征症状为 Schizophrenia 突出表现,同时伴 紧张型分裂症 有幻觉、妄想、紧 张综合症等其他精 神病症状。 单纯型分裂症 未定型分裂症 (混合型) 临床表现 最常见,以妄想为主(被害、疑病、关系、嫉妒等妄 想),常伴有幻觉(幻听、幻视、幻嗅等);可出现 行为异常、情感不稳等现象。但是智能完好,生活可 自理,意志和思维受影响较小。 18~25岁,始发年龄越早起病越缓,病情呈阵发性加 剧;思维瓦解、情感紊乱、行为愚蠢,有片段性不稳 定的妄想和幻觉;生活难自理。 较少见,多为青壮年,起病急,表现为不进食、不言 语不动弹的紧张性木僵状态,任人摆布不反抗,但意 识清醒;有时会从木僵转入兴奋躁动,伤人毁物,一 般数小时后再进入木僵状态。 较少见,多为青少年,起病缓慢,病程至少2年;表 现为精神萎靡、思维缓慢、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 性症状,但阳性症状(妄想、幻觉)不明显。 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有明显的阳性症状,但 多种症状混合出现,不符合上述任何一个类型。 受刺激后很短时间(1小时内)发作,表现为:1)精 神运动性兴奋:多话、喊叫、乱动、无目的漫游;2) 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状态;3)意识模糊状态:定向 障碍、自言自语、冲动毁物;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出汗、颤抖、心悸等;5)2、3天后减轻,病情缓解最 长不超过1个月。 由强烈并持久的心理创伤事件引起,有受害妄想,伴 有情感症状:1)反应性抑郁:情绪低落、悔恨、自责 、绝望、失眠多梦,甚至由自杀行为,症状无昼重夜 轻之分;2)反应性躁狂:情绪兴奋、语言动作增多且 夸张、冲动、可发生伤人毁物事件;但病人能够被他 人理解。 1)患者的意识或梦中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2)产生 持续性对创伤情境、有关人和事的回避情绪;3)持续 性的警觉性增高,注意力难以集中,对细微刺激易反 应过度,入睡困难易惊醒。4)遇到与创伤事件相关或 类似的情境会产生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和强烈内心痛 苦体验;5)可能会出现自杀观念。 分为1)抑郁型:情绪低落、悲观绝望,或有自杀念 头;2)焦虑型:焦虑紧张、敏感多疑;3)品行障 碍:逃学矿工、打架毁物等反社会行为;4)退缩型: 孤僻、回避社会、不讲卫生、生活无规律;5)能力减 弱型:工作、学习的能力、效率明显下降。一般是上 述多种类型同时表现出来;生理功能障碍:睡眠障碍 、食欲不振。 诊断要点 1、有阳性症状(四大症状-3障碍1幻 觉)或阴性症状 2、病程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为2 年) 3、自知力缺失,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4、症状消失、自知力和社会功能恢复 2个月以上则为分裂症缓解期。 急性期:阳性症状 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妄想), 幻觉,情感障碍,行为障碍。 慢性期:阴性症状 缺少(动力,精力,兴致,情感,礼 仪,社交)等精神功能衰退或缺失症 状 由剧烈刺激引起的;有强烈恐惧体验 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症状;有意 识障碍;起病急,病程短;社会功能 严重受损。 治疗方法 愈后情况 较好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 合,第一次发症时关键是 较差 药物治疗, 急性期患者:无论首发还 是复发,都应及时住院 慢性期患者:住院时间不 较好 宜过长,否则容易衰退 治疗期间可用“代币制法 ” 较差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北京回龙观医院李艳丽一、精神分裂症概念的发展史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
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
病程多迁延。
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患者的 50% 左右,慢性精神病院患者的 60% 左右。
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的三大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第 10 版(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tenth version, ICD-10 )美国精神病学会的诊断标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 版”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fifth version, DSM-5)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CCMD - 3 )(一) ICD-10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包含1. 症状标准2. 病程标准3. 排除标准症状标准:具备下述( 1 ) - ( 4 )中的任何一组(如不甚明确常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 5 ) - ( 9 )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 1 )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思维被撤走及思维广播。
( 2 )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
( 3 )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患者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他类型的幻听。
( 4 )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
( 5 )伴转瞬即逝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
( 6 )思潮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语词新作。
( 7 )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
( 8 )阴性症状,如显著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下降,但需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
精神病学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0
临床类型(续)
紧张型 ---- 较少见,起病较快
亚木僵状态、木僵状态、蜡样屈曲
病例2
男,22岁,大学生。 2 周前,患者较以前沉闷,下课后 机回宿舍卧床,注视屋顶一角,后呆坐床上。听课时常发 愣,有时低声自言自语,或冷笑,常迟到或旷课。 1 周前, 患者动作迟缓,一顿饭需一个多小时,有时走到厕所边就 站住不动。 5 天前,整天卧床,不吃不喝,叫他推他均无 反应,表情呆板。入院检查时,全身肌张力增高,将四肢 上举或抬高头部,患者保持此姿势很久不变。患者住院 20 天后,突然起床,在屋中不断来回走动,反复高喊:“冲、 冲”表情紧张。
近一个月来在上街时,患者看到街上的人谈话,则疑心 是那些妓女的同伙在向别人打听他的情况。看到邻居聊天则 以为她们渎职到了自己的“家丑”,所以感到特别委屈,觉 得自己被人冤枉了,便 向学校和派出所写材料,汇报自己的 情况,并为自己辩白。此后,其活动有所减少,成天呆在家 里,紧张不安,食欲明显减退。且听到对面楼里的声音更频 繁,内容多为辱骂性性质。有时听见女人的声音出现在自己 房门口,在叫喊和议论他。近几日,女儿不在家时,患者又 听见隔壁的房间内常有男女谈话的声音,突然推门进去有找 不着人。所以更加怀疑女婿沾花惹草。
临床类型(续)
偏执型 ---- 最常见
稳定的妄想 多疑 内容荒谬离奇 多伴有幻觉(幻听)
病例4
男性,42岁,教师。
1995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凭空听到对面楼上有人喊他的 名字,对面楼与其所住的楼相隔1个大草场,相距约60米。患者 听到有男女的声音叫自己过去,但看不见人。因此患者 踌躇不 前,这些声音说:“你怎么不过来呀?” 有的声音内容为批 评患者不正经,辱骂他是流氓。当下楼时,听见声音说:“他下 楼了,他下楼了。”但到外地去时,患者诉听不到这种声音了。 所以患者怀疑对面住的是妓女,要引诱他过去。为此告诫自己不 能中她们的圈套 ,坚决不能过去;并把这件事对家人说,家人 都否认有声音存在,患者仍坚信不疑。一次女儿不在家,患者听 见自己隔壁房间有男女谈话的声音,推门一看,没有看见女人, 只有女婿1人。因此怀疑自己的女婿与其他女人有染。患者心情 整日紧张不安,诉心里老憋着闷气睡觉,也睡不安稳。有时半夜 起来检查门窗是否关紧了,家里是否有陌生人溜进来。期间无兴 奋话多,夸大和冲动伤人;无悲观及自伤、自杀企图。
精神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精神疾病总论1.整体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包括两个方面:心和身,.心是心理的疾病,它起主导地位;明显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叫心身疾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
治疗原则包括:心身同治和心理干预目标3.精神障碍:包括认知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智能障碍、意识障碍、意志行为障碍八种。
个论:1. 认知障碍:1)感觉障碍: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包括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感觉;感觉过渡:受到刺激后经过一个潜伏期,感受到强烈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觉异常:没有刺激,自发感觉;内感性不适:难以表达的异常感觉,无定位;感觉减退:对刺激感受性减低。
2)知觉障碍:对客观事物全面属性的反应,包括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有东西看错了;幻觉:没有刺激,感观出现知觉体验,无中生有,最常见的是幻听。
又分为内脏性幻觉:有定位的无中生有;功能性幻觉:同一感官发生;反射性幻觉:不同感官发生。
前面有,但后面无中生有;如听到广播声音的同时就看到播音员的人像站在面前,幻觉产生于另外一个感官3)感知觉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整体正确,个别有误。
2 思维障碍:思维障碍主要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内容障碍两大类。
思维形式障碍1).思维奔逸表现为语流增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多见于躁狂症2).思维迟缓反应慢,话少,患者自觉脑子变笨,思考问题困难。
患者感到“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多见于抑郁症;3)强迫观念、强迫思维(强迫症):知道没有必要,但却无法摆脱。
强迫症最核心的是强迫观念。
4)***思维、思维***:除思维奔逸和思维迟缓外均为精神分裂症。
5)思维散漫:答非所问,但能听懂。
6)思维破裂:答非所问,听不懂。
7)思维贫乏:缺乏进一步联想。
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
6).病理性赘述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累赘的描述。
前面的回答文不对题,最后一句才是答案。
7).强制性思维:外力强行加入,不痛苦;受外界被动影响;别人让他想的;见于精神分裂症。
儿童精神疾病有哪些
儿童的精神病是令所有家长都很担心的问题,可是家长却不知道儿童精神病的症状到底有哪些。
儿童精神分裂症有哪些典型症状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较成年人的发病率较低,但是考虑到其危害性,所有还是需要家长特别重视的。
一般来说儿童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并不明显,只是在情绪上,行为上以及精神上出现轻微的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危害会逐渐的增大。
患儿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多是与年龄的大小有这不可分割的关系,年龄越小其症状越不明显,单调贫乏。
智能障碍:主要见于早年起病的患儿。
大多病例一般无明显的智能障碍。
情感障碍:患儿大多表现为孤独、冷僻、退缩,与周围人不合群等。
他们会有意与亲人及小伙伴疏远或无故滋长敌对情绪等。
感知障碍:患者的感知障碍多以生动鲜明,恐怖性和形象性为特征,可有幻视、幻听(言语性或非言语性)、幻想性幻觉以及感知综合障碍(如认为自己变形、变丑等),尤以少年患儿为常见。
运动和行为异常:患者常表现为兴奋不安、行为紊乱、无目的跑动,或呈懒散、无力迟钝、呆板少动,或出现奇特的动作或姿势,常有模仿动作或仪式性刻板动作。
少数患儿表现紧张性木僵和兴奋,冲动、伤人和破坏行为。
言语和思维障碍:年小的患儿常见的表现有,木讷、缄默、刻板重复、言语含糊不清、思维内容贫乏。
年长患儿可有病理性幻想,内容离奇故怪的妄想内容,并常有被害、罪恶、疑病和妄想等症状。
于儿童来说,精神病是常有的事,只要我们了解了精神病的早期症状,我相信,治疗精神病就不在话下了。
那么早期精神病的症状都有哪些呢?警惕精神病的早期症状精神病给我们的广大的患者朋友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能更好治疗精神病,及早发现病情,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些精神病的早期症状,希望广大的患者家属引起注意,那么精神病患者的早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的陈友珍主任介绍说,首先,患者们会出现在性格上的改变,这个表现是早期的精神病较为常见的症状,患者性格变得与平时不一样了,比如表现孤僻,不愿见人,常常发呆,独自发笑,悲观厌世,对人冷漠,对事物的兴趣降低,整天疑神疑鬼,情绪多变,对他人怀有敌意,无故发脾气或者紧张恐惧,长期回避社交和工作等。
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
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探索和描述精神分裂症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依据。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状况存在着相当大的地域差异,各国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发病率都不尽相同。
美国1986年以前,以初次去各精神病院患者计算,估计年发病率为0.11‰ ~ 0.70‰。
英国Nottingham城市1983 ~ 1984年的平均发病率为0.16‰,另两个城市为0.11‰和0.14‰。
德国Mannheim的发病率较高,为0.54‰。
七十年代中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精神分裂症发病率达0.09‰~ 0.35‰,其中发病率最低的地区是山东崂山(0.09‰),最高的地区是上海(0.27‰)和四川(0.35‰)。
大庆地区基层防治机构的调查资料表明,1986 ~ 1990年间发病率为0.17‰ ~ 0.26‰,平均发病率为0.22‰。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1992年公布的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的平均发病率为0.07‰~ 0.14‰,患病率大约为1.4‰ ~ 4.6‰。
就年龄而言,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多在15 ~ 45岁,发病年龄跨度为30年;就性别而言,两性间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有的调查结果也表明男性的平均发病年龄比女性要早5年左右。
根据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报道,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差异也比较大,其范围在1‰~ 11‰之间。
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的危险性约为7‰~ 13‰,不论城乡,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美国的报告数据认为,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 ~ 1.5%,NIMH则报告为0.9% ~ 1.9%,但美国某些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1.1‰。
1982年和1993年我国两次全国协作调查以及各地区调查结果均显示在各类精神障碍(不包括神经症)中,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居首位。
1982年,国内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9],精神分裂症的时点患病率为 4.75‰,终身患病率为 5.69‰,城市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06‰,农村为3.42‰,总患病率城市为7.11‰,农村为4.26‰。
多动症
ADHD检测
1. • • • • 行为评定量表: 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 CBCL Conner父母问卷(PSQ) 教师评定量表(TRS) 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RS)
ADHD检测
2. • • • • • 智力测验: WISC-CR WPPSI 瑞文测验联合型(CRT) 比耐量表 K-ABC测验
ADHD检测
3. • • • 4. • • • 学习和语言能力测验 广泛成就测验(WART) PPVT 伊利诺斯语言发育测验(ITPA) 注意测验 划消测验 编码测验 填图测验
ADHD检测
5. 脑电图: • 45~90%异常 • 慢波多 • 调幅不良 • 基线不规则 • β波幅 α波频度 无特异性 6. 神经系统软体征检查:阳性者居多
应用兴奋药应遵守以下原则:
• (5)药物作用消失时,小儿会更加多动,精力 不集中,傍晚添加很小剂量,现象可减轻。 • (6)用药的目的是改善学习。为反复评价小儿 对药物的持续性需要,必要时假期可以用药。 • (7)用药期间要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 • (8)偶尔对有攻击行为的患儿应用镇静剂。 • 药物治疗的最大问题是时服时停,要劝说家长给 予合作,坚持治疗,疗效一般为6个月~1年,个 别延长3~5年。
二、养子研究
美国发现多动症儿童的亲生父母被诊断为 多动症的比例高。ADHD儿童的亲生父母的 反社会人格、酒依赖及癔病明显高于养父母 或对照组儿童的父母,亲生父母的童年期有 多动和品行障碍的历史及有精神病障碍者也 较多。
三、额叶定向控制分析能力缺陷”学 说
发现ADHD儿童用利他林后,基底节 和中脑的血流增加,但使前部血流降低, 特别是脑皮层的运动区,这些发现是很 重要的,因前额和皮层运动区的功能对 维持注意、控制冲动、调节攻击和运动 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7 MR、SRD、Hysteria
先天愚型出生频率(%)
1.1 1.1 2.0 5.0 15.0 30.0
出生后有害因素
• 丨枢神经系统损伤
– 未成熟儿、低出生体重儿、感染、脑缺氧、核 黄疸、脑外伤 – 影响CNS发育的特殊因素:呆小症(克汀病, cretinism)、毒品
– 约3/4智力低下;但有极少数病 例有特殊才能, – 但起病于婴幼儿期,严重内向,
注意涣散,缺乏情感交流,言语
发育不良甚至完全丧失,兴趣异 常、行为刻板;一般无特殊面貌。
鉴别诊断
2. 瓦解性精神病(婴儿痴呆,Heller综合征)
– 起病前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多于2-3岁起病,出现烦躁、哭闹 和激惹症状,然后言语退化、获得技能丧失,并出现其他神经系
理解、使用能力 词汇贫乏,不能 语句简单,无法有 差,词汇较简单 完整表达 效交流 个位加减, 勉强完成小学, 较难考上初中 不适应普通小学 可掌握简单劳动 完成简单劳动, 技能,自食其力 质量差,效率低 一般可自理 需指导、帮助 较难和同龄人建 立友谊关系 无法学习 不会劳动 需监护 无社会行为能力
急性应激障碍
• 在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后立即(数分钟戒数小时
内)収病,以伴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戒抑制(甚至木僵)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
– 症状围绕精神刺激内容
– 病程与预后与精神刺激及时消除与否有关,一般持续时 间短暂,3天内明显减轻,一周至一个月内完全恢复; 也可症状持续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名 称
• 医学概念:精神发育迟滞
• 教育部门:弱智 • 民政部门:智力残疾 • 其他:
– 精神发育不全 – 智力低下 – 大脑发育不全 – 精神幼稚症 – 智力薄弱
精神分裂症的几个生理学诊断指标的研究与进展
·综 述·精神分裂症的几个生理学诊断指标的研究与进展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650000) 王继堃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几个主要生理学诊断指标,从神经电生理、脑影像、眼动及瞳孔振荡的方面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最新研究。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P300 脑影像 眼动瞳 孔振荡 中图分类号 R749.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常见病,多发于青壮年。
病人具有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不协调,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缺乏正确判断自身的能力,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缺损。
最初认为精神分裂症属功能性精神病,但随着近年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等多方面的临床研究与应用,现在认为精神分裂症具有器质性改变———脑结构异常。
多数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神经生理异常,如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声音、视觉、躯体刺激时所产生的事件相关电位的潜伏期延长,振幅减小。
眼平稳跟踪测验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眼跟踪功能异常。
就目前的研究和发展水平,精神分裂症患者尚没有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结果。
能否建立客观的诊断方法或指标是精神卫生工作者面临的最富挑战的工作。
1 主要的几种生理学检查1.1 精神分裂症和神经电生理 P300是一种经典且成熟的认知性电位。
其通过受试者对具重大信息意义的刺激信号(常用听觉“odd-ball paradigm”作为刺激)作出认知时,例如,默记或按键反应,从头皮上记录到的诱发电位,其潜伏期约为300ms,从而反映受试者选择性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认知过程的变化。
Roth和Canno n[1](1972)首次记录到精神分裂症P3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
此后的研究发现,①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在颞部和前额区比较明显,反映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信息加工处理上存在着基本损害[2、3];②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额叶前部下方和扣带回前部皮质的血灌注量减少,双侧皮层下区血灌注量增加,并且血灌注量与左侧额叶前部下方的皮质功能和P300波幅密切相关,与扣带回前部皮质P300波潜伏期密切相关[4、5];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P300波幅是降低的。
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其一级亲属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探究性眼球运动研究
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其一级亲属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探究性眼球运动研究王秀珍;李坚;陈桂兵;孙太鹏;王建文;陈刚【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n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P300 and exploratory eye movement(EEM) among schizophrenic children, normal children and their first degree relatives. Method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P300 and EEM were tested on 40 children with schizophrenia meeting the crierion of 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Mental Disorders (3rd edition) , 22 siblings and 59 normal children and their 80 parent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of schizophrenic children and their siblings and normal children on P300 and EEM( all P <0.01). The latent period of N2 and P3 and the amplitude of P3 in schizophrenic children and siblings groups were prolonged and decreased than those in normal children. The number of eye fixation ( NEF) and the responsive search score ( RSS) in schizophrenic children and their sibling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children.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all P <0.01). There were similar results between schizophrenic children's parents and normal chil-drens parents (all P <0. 01). The latent period of N2 and P3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NEF and RSS( r = -0.344 ~ -0.490,P <0.05,0.01). The amplitude of P3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NEF and RSS( r = 0.414, 0. 451, all P< 0.01). Conclusion: P300 potentials and EEM were all abnormal in schizophrenic children and their first degree relatives. Deficits in P300potentials and EEM may be 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essential marker of schizophrenia.%目的:比较儿童精神分裂症、健康儿童及其一级亲属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探究性眼球运动(EEM)的差异. 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儿40例及同胞22例、父母80例,健康儿童59例及父母80例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EEM检测. 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组及其同胞组与健康儿童对照组P300、EE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儿童精神分裂症组及同胞组较健康儿童对照组N2及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凝视点数(NEF)、反应性探索评分(RSS)较健康儿童对照组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儿童精神分裂症父母组较健康儿童父母组以上检测结果类似(P 均<0.01).N2、P3波潜伏期与NEF、RSS均呈负相关(r=-0.344~-0.490,P<0.05、0.01);P3波幅与NEF、RSS呈正相关(r=0.414、0.451,P均<0.01). 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一级亲属均存在P300、EEM异常改变,P300、EEM缺陷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分裂症生物学素质标志.【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23)001【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一级亲属;事件相关电位P300;探究性眼球运动【作者】王秀珍;李坚;陈桂兵;孙太鹏;王建文;陈刚【作者单位】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通常把发生于青春期早期(即12~16)岁的精神分裂症称为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上以个性改变、特征性思维障碍、感知觉异常、情感与环境不协调、孤独性表现为主要特征[1]。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ppt课件
三、晚期:
思维贫乏 情感淡漠 意志行为缺乏
Bleuler提出的主要症状破裂、中断、插入等)②情感障碍③ 矛盾症④自闭症⑤行为及意向障碍⑥自我 主观体验障碍
一、历史沿革
1. 19世纪以来欧洲精神病学家便有散在报 道
2. 1896德国Emil Kraepelin首次将这些散在 报导的上述症状归纳为同一疾病的不同 类型,并命名为早发痴呆(dementia praecox)
Kraepelin
1855—1926
Emil .Kraepelin在对大量患者进行了敏 锐的观察后提出: 1 本病的共同点是发病 于青少年期。 2 疾病过程有趋向痴呆的近 似表现。因而提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的命名。1913 年在其所著的精神病
5 许多病人具备广泛的发育成熟不良表现: 如骨骼发育不良、2岁大的儿童出现轻微 手运动障碍和短暂的舞蹈症、多动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社交能力失常。
6 胚胎发生学:妊娠4-6个月神经细胞发生迁移 ,由此确定皮质神经元的层状排列、定位以及其 内部关系,上述结构维持一生不变。精神分裂症 病人存在轻微的多局灶或弥漫的解剖变异。这种 变异发生在发病以前,且较为恒定。精神分裂症 病人存在前额叶、边缘叶皮质及两者之间的联络 结构的遗传性缺损,成年早期表现为无法在环境 性应激时恰当的调节皮质下多巴胺活性。
精分病人妄想的特点: 原发 泛化 荒谬 隐蔽
精分病人特有症状群: 自动症综合症 紧张综合症 衰退三联症 思维逻辑症状 内向性思维 被动体验
精分病人症状维度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情感症状 认知症状 攻击与敌意
原发妄想
从电影看精神分裂症
192赵小兵在各类电影作品中,经常会有各种悬疑或恐怖类型的作品是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角进行描述的,很多人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了解也是通过各类电影作品。
电影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有多重人格,其性格非常怪异,并且剧情中往往充斥了行凶、杀人等恐怖悬疑元素,这让很多人对精神分裂症这一疾病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非常可怕的带有暴力伤害倾向的犯罪分子。
而真实的精神分裂症究竟是怎样的呢?各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电影中,哪些是现实中该病患者可能存在的,而哪些又是为了博人眼球而杜撰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从各种含有精神分裂症元素的电影中为大家探寻真实精神分裂症。
首先当然就是来解释一下很多相关类型电影中多人格主角与现实生活中精神分裂症的具体区别。
可能很多人受电影内容的影响会将人格分裂与精神分裂症混为一谈,其实这两种疾病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医学角度来看,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而且是精神疾病中非常严重的一种,患上精神分裂的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精神疾病症状,且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经常会出现幻视、幻听、幻触等一系列感知障碍。
在一系列感知障碍中以幻听最为常见,患者会在发病期间听到一些并不存在的声音,有的可能听见别人在呼喊自己的名字,有的可能听到一些奇怪的异响,所以患者经常表现出极为强烈的恐惧和焦躁,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头脑中常常抱定一个不合理或者不符合思维逻辑的信念,而在这一基础上患者表现出胡言乱语,精神错乱以及其他怪异行为,患者如果已经出现这些病情那么就说明患者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
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被发现后已经处在严重的发病状态,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能够在潜伏期症状较为轻微的情况下前来就医,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较重时往往分不清现实与幻觉,这是导致患者出现危险的最主要原因,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在发病期间在幻觉的支配下走向一个危险的环境之中,而患者本身则对这一情况毫无防范。
多数带有精神分裂元素的电影中其主角表现出来的精神症状更贴近于人格分裂,从电影角度上来看,多数有此类元素的电影其患者表现经常是有多重人格,并且多重人格会在一个人身上自觉或不自觉的转换。
自闭症研究-儿童广泛发育障碍PDD共病研究进展
儿童广泛发育障碍PDD共病研究进展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
该类障碍病因尚未明确,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沟通模式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的局限、刻板与重复,主要包括四个亚类:儿童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Rett综合征、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
目前有关Rett综合征、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的共病研究甚少,有关Asperger综合征的共病研究也较少,故本文主要对儿童孤独症的共病研究进行回顾。
这些回顾将有助于全面深入的了解儿童孤独症,并有助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探讨和全面治疗。
一、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是儿童孤独症共患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约75%的孤独症患者伴有精神发育迟滞,19.8%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患孤独症谱系障碍,89%-11.7%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患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之所以同病率较高,原因在于两种障碍均与脑器质性因素有关,同时,儿童孤独症尚伴有各种涉及精神发育迟滞的综合征和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包括脆性X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等等。
1.脆性X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是精神发育迟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因,同时,也是近十余年来,被认为与儿童孤独症联系较为密切的一个疾病。
无论男性或女性脆性X阳性患者,均有较对照组明显多的孤独症行为。
既往研究表明,5-25%的孤独症患者伴有脆性X综合征;20%的脆性X综合征男性患者患孤独障碍,另外20%的脆性X综合征男性患者3岁前曾符合孤独障碍的诊断标准。
Fisch-GS总结回顾了既往研究,发现在儿童孤独症组和精神发育迟滞组中,脆性X综合征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分别为5.4%和5.5%)。
以上研究结果,部分提示脆性X综合征与儿童孤独症有特殊关系,脆性X可能是儿童孤独症的一个病因。
部分则提示脆性X综合征与儿童孤独症无特殊关系,脆性X与儿童孤独症的共存只是反映了脆性X与孤独症经常伴有的精神发育迟滞的关系。
目前,随着DNA检测技术的发展,脆性X智力低下1(FMR-1)基因已被检出,并定位于Xq27.3。
【Educiot】谈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案例说|谈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半年前,小明的妈妈发现上高三的孩子常常独自在偷笑,还以为孩子是因为自己争气考上一中而高兴呢。
没有多久,小明的心情变的烦燥,情绪不稳,上课常常发呆,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每天一回家便躲在房间里不出来,而且对父母冷漠,也越来越不愿与人交往。
一开始小明妈妈以为小明是因为升学压力太大,而出现暂时不适应的情况,岂料小明的状况越来越怪异,经常自言自语,精神显的紧张不安、敏感多疑。
瞧着神情淡漠的小明,心急如焚的父母赶紧带着小明来到医院找心理医生咨询。
◇医生在心理门诊见到了神情呆滞的小明,经过交谈和精神检查,医生告诉小明的父母:“孩子患了精神分裂症……”不等医生说完,小明的父母都哭了:“这种病就是精神病吗?能治的好吗?我们家没有人得过这种病啊…”分析小明常常独自在偷笑、自言自语、敏感多疑,其实就是患了精神分裂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精神疾病就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多发于15岁~28岁。
目前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精神疾患。
其临床特点是病人的情感、思维和行为与现实脱节。
在发病之初,病人可能出现成绩或工作表现一落千丈、社交退缩、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先兆,在潜伏期阶段,若未予以适当的处置,病情便会更加恶化,而衍生出幻觉、妄想、语无伦次、行为怪异等症状。
一般没有意识和智能障碍。
本病可分为四种类型:单纯型:多在青少年时发病,起病缓慢,诱因不明显。
可先有头痛、头晕、失眠、精神不振等早期症状,逐渐对环境不感兴趣,显得孤独懒散。
与家人情感疏远,言语和动作缓慢减少,少有幻觉和妄想。
预后多不良。
青春型:在青春期发病,起病缓慢,表现孤僻怪诞。
情感多变,易冲动,言语杂乱无章,妄想荒谬,常有幻觉,表现古怪愚蠢、淘气、幼稚、扮鬼脸等行为。
此型预后不良,出现精神衰退较早。
紧张型:青壮年起病。
急性、亚急性起病居多。
少数缓慢起病。
早期精神不振、乏力、少动、对周围事情缺乏兴趣、缄默不语,动作被动或违拗、出现典型的木偶型状态,或紧张兴奋状态出现,此型预后较好。
儿童精神疾病的常见类型及症状
儿童精神疾病的常见类型及症状儿童精神疾病是指儿童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异常的状态,常常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以下是儿童精神疾病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症状。
一、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指儿童在注意力、多动性和冲动性方面表现异常。
这种疾病通常在学龄前或学龄期初期出现,并可能延续至成年期。
ADHD的症状包括难以集中注意力、易分散、过度活跃、冲动,以及情绪不稳定等。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学习障碍、社交问题以及自尊心下降等。
二、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通常在婴幼儿期或儿童早期出现。
ASD症状的严重程度因儿童而异,但常见的一些特征包括社交交往困难、沟通障碍、刻板重复性行为、固定兴趣爱好以及感官问题等。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儿童在社交和学习方面遇到困难。
三、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精神疾病,在儿童中也存在。
常见的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症以及强迫症等。
这些疾病的症状包括过度担忧、害怕以及强迫行为等。
焦虑障碍可能影响儿童的情绪、睡眠以及学习能力。
四、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情绪障碍,儿童也可能患有这种疾病。
抑郁障碍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责以及对事物的消极态度等。
儿童抑郁症还可能表现出躯体疾病症状,如头痛、腹痛等。
抑郁障碍可能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五、进食——摄食能量不足障碍(ARFID)进食——摄食能量不足障碍是一种与饮食和摄食行为相关的疾病。
儿童患有ARFID常常对食物存在抗拒或害怕的情绪,可能对某些食物有偏好或者排斥。
这种疾病可能导致儿童不足和营养不良,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总结:以上所述只是常见的几种儿童精神疾病的类型及其症状,具体症状和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儿童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早期的发现和干预可以降低疾病对其生活的影响,并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治疗。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密切关注和关心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与指导,以保障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福祉。
精神分裂症与其他精神病性疾患心辅三讲解
2.不符合精神分裂症診斷A準則。
3.除了妄想或其他相關事務的衝擊影響外,功能並未顯
著受損,行為也無明顯奇特怪異之處。
4.藉由妄想症病患的妄想內容可以使我們瞭解妄想在 不受到幻覺或功能退化干擾下的認知動力。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精神分裂症 (DSM-IV, pp.149-152) 類精神分裂性疾患 (Schizophreniform
disorder) (DSM-IV, p.153-154) 分裂情感性疾患(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何謂「病程性精神分裂症」(process schizophrenia)? (當精神分裂症狀在一個人身 上逐漸出現,沒有明顯的急遽變化)
何謂「反應性精神分裂症」(reactive schizophrenia) ? (當精神分裂症狀突然發生, 係應環境中某些壓力而起)
通常,反應性精神分裂症比病程性精神分裂症有 較好的預後。
失衡。
◎家庭功能失常
某種家庭互動的模式,可能促進或至少 維持精神分裂症之症狀。
但是否因家庭功能失常而造成或維持精 神分裂症?或者是因此疾病也造成家庭 很大的混亂?這個問題需要更近一步研 究。
矛盾牽制假說/雙綁理論
(double-bind hypothesis):
有些父母一再使用互相矛盾的訊息來溝通,使孩子處在矛盾 牽制的情況中,孩子覺得他們所做的沒有一樣是正確的。 --- 精神分裂的症狀,代表孩子企圖要處理這種 矛盾牽制的情況。
夏季精神病人易发狂 6招辨识“潜伏者”
散落 民间 的特殊 人群
家在福州市连江县的何钦勇 ( 化名) ,被确诊 患有 间歇性精神病十多年 了,平 时表现都还好 ,就 是一到人多混乱的环境 ,就感到不安全 ,产生被迫 害妄想和关系妄想。进入夏季 ,何钦勇一直出现情 绪波动 ,感觉周围人都在鄙视他 ,经常 嘴里说着一
些 稀 奇古 怪 的话 ,并 在 村 里 多次 冲 动伤 人 ,无奈 之
2 6 l 家 庭医 药2 0 1 5 . 0 8
编辑/ 西捷 i t y y 6 7 3 5 @1 6 3 . t o m
夏季精神病人易发狂 6 招辨识 “ 潜 伏者 ”
口 南 京军 区福 州 总 医院 附属 二 院 神 经 外 科 主 任 袁 邦 清/ 吴 志
手持菜刀要砍 自己的父母 、沿路 点火取乐引发 山林大 火、饥饿难 忍 昏睡在河 道边 ……每年进入 夏季 ,总能频频听到精神病患者发作 “ 犯事 的新 闻报道 ,甚至有多起伤人事件在 闹市发生 。这是 因 为夏天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 ,人体情绪和性腺 功 能 相对 活 跃 ,同 时免疫 力 因为夜 晚 睡眠 时 间少 而 造成低下 ,精神病患者便存在发病几率增高的可能
药 物无效 可考虑手 术
有些精神病患者完全 控制不住 自己 ,不承认 自 己有病 ;还有一部分患者知道 自己有病 ,会配合治 疗 ,但是病发作后就无法控制。长期 以来 ,精神病 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方法 ,只能暂 时控制症状 ,复发 率非常 高 ,不 能彻底 治愈 ,易发展成难 治性精 神 病 。精 神 分 裂 症需 要 长 期 治 疗 ,抗 精 神 病药 物 治 疗 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治疗时需足量、足疗程 ,
技 术 。通 过 临床 疗效 测 试 、国 际通 用 的 韦 氏 智力 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6大潜伏症状(专业文档)
在我们的印象中,童年的生活应该是色彩斑斓,孩子们享受着天真烂漫的童年,谁也不会把可怕的精神分裂症和儿童联系在一起,然而你并不知道,很多精神分裂症都是在童年时慢慢形成的,下面我们来看看。
1、儿童期焦虑表现
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主要表现为与其亲人离别时出现过份地焦虑或惊恐不安,耽心亲人可能遭受意外,或害怕他们一去不复返,而要求呆在家里,不愿去上学,如送患儿去上学,就诉说腹痛等,检查又无异体征。
2、儿童期恐惧表现
这种表现是指儿童对日常生活一般的客观事物或处境产生过分的恐惧,而且持续强烈的恐怖情绪反应超过了实际情况所存在的危险程度,虽经安慰解释,仍不能消除恐惧。
甚至回避、退缩而影响日常活动。
当惊恐时可伴有脸色苍白、心悸、出汗、尿频、瞳孔散大等植物神经症状。
另有一类儿童主要表现对学校的恐怖。
强烈拒绝上学,长期旷课,对上学表现明显的焦虑和恐惧,并常诉述自己有病,但查不出其疾病所在,而在家可以学习,亦无其他不良行为的表现,这种现象称为学校恐怖症。
见于学龄儿童,女孩较男孩为多见。
学校恐怖症的原因,可能由于对学校关事物的恐惧、学业上的失败、对学习的厌倦、或害怕与母亲分离等有关。
3、儿童期社交敏感表现
大多见于5~7岁儿童,主要表现与周围环境接触时,反复出现过分的敏感、紧张恐惧、胆怯、害羞、退缩,因而不愿到陌生环境,害怕去公共场所或学校。
4、儿童期强迫症表现
较为常见,表现反复的、刻板的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如过分反复洗手、反复检查自己行为、无意义的计数、排列顺序、反复回忆自己刚做完的事或考虑一些无意义的事情。
患儿自知这些思想和动作是不必要的、无意义的,但自己无法克制。
5、儿童期癔症表现
常见于少年儿童,女性较男性为多见。
家庭不和、教育方法不当、父母对孩子过分纵爱和保护都易使儿童发生癌症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水平低、或地方风俗迷信影响的儿童也易发生癌症。
临床发作形式的类型与成人基本相同,一类是躯体形式障碍,是指表现为非器质性的运动。
感觉或植物神经症状,称为转换性反应;另一类为分离性反应,表现为发作性意识朦胧、情感爆发、行为异常等,发作间期正常。
随着年龄增长,发作表现遂与成年津症相近似。
病症的诊断须详细了解病史和检查,弄清发病的本质。
因癔症发作的症状多种多样,常有假性的躯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容易被误诊,尤其在躯体疾病同时伴有某些精神因素时容易误诊。
6、儿童期抑郁症表现
是发生于儿童时期以持续心境不愉快、情绪低落、悲伤哭泣、兴趣减少、活动减少、迟钝、少语、失眠、食欲减退等为核心症状。
少数病例可伴其他不良行为。
本症多发生于少年期,病因尚未清楚,可能是多因素所致,包括遗传因素、生化代谢缺陷和环境因素等。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
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同时,大家保持好心情锻炼好身体,一定会健健康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去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