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应答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应答过程PPT课件
![免疫应答过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8cd85b1ed9ad51f01df2fd.png)
有两种途径:1.旁路激活途径
2.MBL途径:MBL直接识别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 或甘露糖,进而依次活化………..活化途径。(P58)(可以
通过SmartArt展现)
两种途径最终都是形成MAC(膜攻击复合物)通过破坏局部 凝脂双分子层形成………细胞崩解。(P59)
.
4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穿孔素(perforin) →靶细胞坏死 颗粒酶(granzyme)→靶细胞凋亡 - FasL /Fas和TNF/TNFRI途径
介导靶细胞凋亡
30
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31
CTL连续杀伤靶细胞
CTL的杀伤特点:抗原特异性、MHC限制性、高效性与连续性
32
三、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
* Th1细胞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26
T 细 胞 的 增 殖
27
T细胞应答的效应及其机制
一、效应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1.合成和分泌多种效应分子:多种细胞因子、细胞毒素 2.膜分子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发生明显改变
高表达Fasl-------------介导靶细胞凋亡 整合素-----------------CTL奔向炎症部位 高表达CD2/LFA-1----增强T细胞与靶细胞的结合力 表达CD45RO---------使CTL对低剂量Ag更敏感
28
effector T cells can respond to their target cells without co-stimulation
29
二、CT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 效-靶细胞结合 • CTL的极化:
CTL内的相关细胞器全部向接处部位倾斜 • 致死性打击: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二次免疫特点:更快、
2.MBL途径:MBL直接识别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 或甘露糖,进而依次活化………..活化途径。(P58)(可以
通过SmartArt展现)
两种途径最终都是形成MAC(膜攻击复合物)通过破坏局部 凝脂双分子层形成………细胞崩解。(P59)
.
4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穿孔素(perforin) →靶细胞坏死 颗粒酶(granzyme)→靶细胞凋亡 - FasL /Fas和TNF/TNFRI途径
介导靶细胞凋亡
30
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31
CTL连续杀伤靶细胞
CTL的杀伤特点:抗原特异性、MHC限制性、高效性与连续性
32
三、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
* Th1细胞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26
T 细 胞 的 增 殖
27
T细胞应答的效应及其机制
一、效应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1.合成和分泌多种效应分子:多种细胞因子、细胞毒素 2.膜分子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发生明显改变
高表达Fasl-------------介导靶细胞凋亡 整合素-----------------CTL奔向炎症部位 高表达CD2/LFA-1----增强T细胞与靶细胞的结合力 表达CD45RO---------使CTL对低剂量Ag更敏感
28
effector T cells can respond to their target cells without co-stimulation
29
二、CT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 效-靶细胞结合 • CTL的极化:
CTL内的相关细胞器全部向接处部位倾斜 • 致死性打击: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二次免疫特点:更快、
免疫应答医学课件
![免疫应答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8a9348e2bd960590c677c9.png)
包括两个过程: 抗原加工 抗原递呈
2019/10/25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研究室 杜 军
10
免疫应答
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
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有三种途径:
外源性抗原经MHC II类分子途径 内源性抗原经MHC I类分子途径 脂类抗原经CD1途径
2019/10/25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研究室 杜 军
HLA-DM可协助MHCII类分子上的CLIP解离
免疫应答
B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
是通过胞饮作用或B细胞的抗原受体(BCR )与抗原结合,从而将抗原摄入胞内,经降 解成多肽后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 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转运至B细胞表 面,供CD4+Th细胞识别。
2019/10/25
抗原
IL-1
TCR
IL-1R
2019/10/25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研究室 杜 军
IL-2R
43
免疫应答
当 IL-2R 与 IL-2 (自分泌或旁分泌的) 相结合, T 细胞即母细胞化,表现为胞 体变大,胞浆增多,染色质疏松,出现 明显的核仁、微管和多聚核糖体形成, 大分子物质合成与分泌增加,并增殖、 分化成效应性 T H 细胞,分泌一系列细 胞因子,包括 IL-2 、 IL-4 、 IL-5 、 IL-6 、 IL-9 以及 IFNγ 等,进而发挥 T H 细 胞的辅助效应。
2019/10/25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研究室 杜 军
26
免疫应答
2019/10/25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研究室 杜 军
28
CD4、CD8分别识别MHC-II和MHC-I分子
免疫应答
CD4+ T Cell
2019/10/25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研究室 杜 军
10
免疫应答
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
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有三种途径:
外源性抗原经MHC II类分子途径 内源性抗原经MHC I类分子途径 脂类抗原经CD1途径
2019/10/25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研究室 杜 军
HLA-DM可协助MHCII类分子上的CLIP解离
免疫应答
B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
是通过胞饮作用或B细胞的抗原受体(BCR )与抗原结合,从而将抗原摄入胞内,经降 解成多肽后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 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转运至B细胞表 面,供CD4+Th细胞识别。
2019/10/25
抗原
IL-1
TCR
IL-1R
2019/10/25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研究室 杜 军
IL-2R
43
免疫应答
当 IL-2R 与 IL-2 (自分泌或旁分泌的) 相结合, T 细胞即母细胞化,表现为胞 体变大,胞浆增多,染色质疏松,出现 明显的核仁、微管和多聚核糖体形成, 大分子物质合成与分泌增加,并增殖、 分化成效应性 T H 细胞,分泌一系列细 胞因子,包括 IL-2 、 IL-4 、 IL-5 、 IL-6 、 IL-9 以及 IFNγ 等,进而发挥 T H 细 胞的辅助效应。
2019/10/25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研究室 杜 军
26
免疫应答
2019/10/25
微生物与生化制药研究室 杜 军
28
CD4、CD8分别识别MHC-II和MHC-I分子
免疫应答
CD4+ T Cell
免疫应答ppt课件
![免疫应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f1bd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a.png)
指TD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捕获、加 工、处理、呈递及T细胞对其识别阶段。 1、对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2、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1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图4-2 抗原的提呈示意图
12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外源性抗原
内源性抗原
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示意图
50
(三)体液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分子
1、补体 2、细胞因子 3、防御素:直接杀伤 4、溶菌酶:作用于G+菌。 5、乙型溶素:由血小板释放,作用于G+菌。
5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 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特点:
1、有明显的特异性。 2、又称后天免疫或获得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活化
增殖
分化
29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TI-1抗原
细菌脂多糖
TI-2抗原
荚膜多糖
特点:
♫ 1、直接刺激B1细胞 ♫ 2、不产生记忆细胞。 ♫ 3、抗体均为IgM
30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特点:1、潜伏期长, 2、抗体效价低, 3、在体内维持时间短, 4、抗体类型:IgM,随后出现IgG, 5、低亲和力抗体。
方法:①应用免疫原或免疫应答分子②感染早期综合抗感染 ③合理使用细胞因子及其抗体
4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第五节 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us immunity):
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以维 持机体生理稳定的一种免疫防御功能。
1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图4-2 抗原的提呈示意图
12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外源性抗原
内源性抗原
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示意图
50
(三)体液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分子
1、补体 2、细胞因子 3、防御素:直接杀伤 4、溶菌酶:作用于G+菌。 5、乙型溶素:由血小板释放,作用于G+菌。
5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 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特点:
1、有明显的特异性。 2、又称后天免疫或获得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活化
增殖
分化
29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TI-1抗原
细菌脂多糖
TI-2抗原
荚膜多糖
特点:
♫ 1、直接刺激B1细胞 ♫ 2、不产生记忆细胞。 ♫ 3、抗体均为IgM
30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 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特点:1、潜伏期长, 2、抗体效价低, 3、在体内维持时间短, 4、抗体类型:IgM,随后出现IgG, 5、低亲和力抗体。
方法:①应用免疫原或免疫应答分子②感染早期综合抗感染 ③合理使用细胞因子及其抗体
41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1时7分42秒
第五节 抗感染免疫
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us immunity):
是机体抵抗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以维 持机体生理稳定的一种免疫防御功能。
免疫应答(体液免疫)PPT课件
![免疫应答(体液免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b1ec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a.png)
提供依据。
抗体治疗与诊断
抗体治疗
利用特异性抗体治疗疾病,如免疫疗法、抗体偶 联药物等,直接或间接杀伤病原体或肿瘤细胞。
抗体诊断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疾病标志物,如抗原、抗体、 细胞因子等,辅助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抗体药物研发
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研发新型抗体药 物,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抗体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02
抗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因此称 为体液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01
感应阶段
抗原进入机体后,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并加工处理,暴露抗原决定簇,
再呈递给T淋巴细胞。
02
反应阶段
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为致敏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03
效应阶段
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结合后,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吸引、活化吞
免疫应答的类型
体液免疫
是指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 细胞,产生抗体,通过抗体与抗 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细胞免疫
是指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效 应T细胞,通过直接杀伤靶细胞或 释放细胞因子等方式发挥免疫效 应的过程。
02
体液免疫应答概述
体液免疫应答的定义
01
体液免疫应答是指抗原刺激机体 后,体内B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成 为浆细胞,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免疫应答分为两种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应答的重要性
免疫应答是生物体抵御外来病 原微生物和毒素侵袭的重要手 段,是维持健康的关键因素之 一。
它能够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保 护机体的健康。
免疫应答的强弱直接影响机体 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生物体 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抗体治疗与诊断
抗体治疗
利用特异性抗体治疗疾病,如免疫疗法、抗体偶 联药物等,直接或间接杀伤病原体或肿瘤细胞。
抗体诊断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疾病标志物,如抗原、抗体、 细胞因子等,辅助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抗体药物研发
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技术,研发新型抗体药 物,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抗体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02
抗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因此称 为体液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01
感应阶段
抗原进入机体后,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并加工处理,暴露抗原决定簇,
再呈递给T淋巴细胞。
02
反应阶段
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为致敏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03
效应阶段
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结合后,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吸引、活化吞
免疫应答的类型
体液免疫
是指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 细胞,产生抗体,通过抗体与抗 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细胞免疫
是指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效 应T细胞,通过直接杀伤靶细胞或 释放细胞因子等方式发挥免疫效 应的过程。
02
体液免疫应答概述
体液免疫应答的定义
01
体液免疫应答是指抗原刺激机体 后,体内B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成 为浆细胞,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免疫应答分为两种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应答的重要性
免疫应答是生物体抵御外来病 原微生物和毒素侵袭的重要手 段,是维持健康的关键因素之 一。
它能够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保 护机体的健康。
免疫应答的强弱直接影响机体 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生物体 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免疫应答 ppt课件
![细胞免疫应答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fb1473a58da0116d174978.png)
第三阶段是免疫突触的形成:位于中央的TCR-pMHC复合物不再移动,在其周围形成由 LFA-81/1和4/2I02C0AM-1等分子相互结合青所海形大成学医的学环院状免疫结学构教,研这室 种成熟的免疫突触可持续11h6以上。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一、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
➢T细胞的完全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4
初始T细胞随血循环达外周淋巴器官,并不 断在体内循环,以便随时识别进入机体的抗原。 初始T细胞识别抗原肽后,活化、增殖并分化为 效应T细胞,进而清除抗原及实现对免疫应答的 调节,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部分活化T细胞分化 为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
概述
8/14/2020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8/14/2020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8
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一、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
外源性抗原在局部被APC摄取、加工和处理,以抗 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将 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识别。Th细胞通过CK的产生 与分泌,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内源性抗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 表达于细胞表面,供特异性CD8+T细胞识别。 CD8+T 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后,发挥细胞毒性T 细胞(cytotoxic T cell)的功能。
8/14/2020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3
概述
概念
细胞免疫应答是从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到
分化成效应T细胞并将抗原清除的过程。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分为三个阶段:
①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 ②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③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一、T细胞活化涉及的分子
➢T细胞的完全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4
初始T细胞随血循环达外周淋巴器官,并不 断在体内循环,以便随时识别进入机体的抗原。 初始T细胞识别抗原肽后,活化、增殖并分化为 效应T细胞,进而清除抗原及实现对免疫应答的 调节,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部分活化T细胞分化 为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
概述
8/14/2020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8/14/2020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8
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一、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
外源性抗原在局部被APC摄取、加工和处理,以抗 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将 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识别。Th细胞通过CK的产生 与分泌,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内源性抗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 表达于细胞表面,供特异性CD8+T细胞识别。 CD8+T 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后,发挥细胞毒性T 细胞(cytotoxic T cell)的功能。
8/14/2020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3
概述
概念
细胞免疫应答是从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到
分化成效应T细胞并将抗原清除的过程。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分为三个阶段:
①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 ②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③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免疫学检验》免疫应答 ppt课件
![《免疫学检验》免疫应答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87d9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f.png)
T细胞功能检测
总结词
T细胞功能检测是评估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T细胞的增殖、活 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等来判断免疫应答的质量。
详细描述
T细胞功能检测通常采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通过刺激T细胞增殖、诱 导其产生细胞因子等手段,可以了解T细胞的功能状态和活性。这些方法对于评 估机体对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免疫应答具有重要意义。
05
免疫应答的调节与干预
Chapter
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免疫调节剂
指一类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影响免疫应答的药物或生物制品 。
免疫调节剂的作用机制
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活化以及细胞因子的产生等途径 ,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常见的免疫调节剂
包括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剂、生物反应调节剂等。
和功能。
细胞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 的网络,可放大或抑制免疫应答
。
细胞因子网络具有自适应和自调 节功能,可快速响应外界刺激,
维持内环境稳态。
03
免疫应答的检测方法
Chapter
抗体检测
总结词
抗体检测是检测免疫应答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抗体水平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免疫反应程 度。
详细描述
抗体检测通常采用血清学方法,通过对抗原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来判断机体的免疫应答情况。常见的抗 体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技术、免疫印迹等。这些方法可用于检测各 类抗体,如IgG、IgM、IgA等,从而评估机体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
04
免疫应答在疾病中的作用
Chapter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疾病,免疫应答在感染性 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疫学第8章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PPT课件
![免疫学第8章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b0fb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2.png)
除了CTL和NK细胞外,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也具有一 定的细胞毒作用,通过吞噬、释放溶酶体酶等方式杀伤病 原体或被感染的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01
免疫调节作用是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表达共刺激分子等方 式,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时间。
02
Th1细胞分泌IFN-γ、IL-2等细胞因子,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Th2细胞分泌IL-4、IL-5等细胞因子,促进体液免疫应答和炎症修复。
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
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包括膜型酪氨酸激酶信号转 导途径和磷脂酰肌醇信号转导途径,这些途径将T细 胞受体与细胞内的一系列酶和信号分子相联系,最终 导致T细胞的活化。
T细胞受体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能够识别并结 合抗原,引发T细胞的活化。
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对于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 意义,是免疫应答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CD4+T细胞主要发挥辅助、调节和细 胞毒作用,CD8+T细胞则主要发挥细 胞毒作用。
NK细胞
NK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能够 非特异性地杀伤病原体和肿瘤细
胞。
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 酶等杀伤分子来杀伤靶细胞,并
诱导其凋亡。
NK细胞在抗感染、抗肿瘤和免 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先天 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相互协作。
肿瘤免疫治疗
针对肿瘤免疫应答的缺陷,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如免疫 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等,旨在激活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 细胞并控制疾病进展。
06
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最新研究成果
01
发现新的细胞亚群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了更多与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相关
免疫调节作用
01
免疫调节作用是指免疫系统中的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表达共刺激分子等方 式,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时间。
02
Th1细胞分泌IFN-γ、IL-2等细胞因子,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Th2细胞分泌IL-4、IL-5等细胞因子,促进体液免疫应答和炎症修复。
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
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包括膜型酪氨酸激酶信号转 导途径和磷脂酰肌醇信号转导途径,这些途径将T细 胞受体与细胞内的一系列酶和信号分子相联系,最终 导致T细胞的活化。
T细胞受体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能够识别并结 合抗原,引发T细胞的活化。
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对于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 意义,是免疫应答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CD4+T细胞主要发挥辅助、调节和细 胞毒作用,CD8+T细胞则主要发挥细 胞毒作用。
NK细胞
NK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能够 非特异性地杀伤病原体和肿瘤细
胞。
N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 酶等杀伤分子来杀伤靶细胞,并
诱导其凋亡。
NK细胞在抗感染、抗肿瘤和免 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先天 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相互协作。
肿瘤免疫治疗
针对肿瘤免疫应答的缺陷,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如免疫 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等,旨在激活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杀伤肿瘤 细胞并控制疾病进展。
06
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最新研究成果
01
发现新的细胞亚群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了更多与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相关
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检验课件)
![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学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8162c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a.png)
APC表面的B7等协同刺激分子与Th表面的 CD28结合,形成Th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在双信号的刺激下,CD4+Th细胞被活化, 在局部微环境中IL-12等细胞因子的作用 下,分化为效应CD4+Th1细胞。
Th1细胞在抗胞内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
(二)CD8+Tc(CTL)细胞的免疫效应
胞内病原体(病毒、肿瘤、胞内寄生菌)被 APC处理后结合为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 物,并运送至APC表面与Tc细胞的TCR和CD8 分子结合,形成Tc活化的第一信号。
(三)细胞免疫的生物学作用
1.抗感染作用 2.抗肿瘤免疫 3.引起免疫损伤,如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
CD8+T细胞活化双信号示意图
在CD4+Th细胞的辅助下,Tc细胞高表达CD28 等黏附分子并与靶细胞表面的B7等配体结 合,形成协同刺激信号,即Tc细胞活化的 第二信号 。
在双信号的刺激下,Tc 细胞活化来自增殖、 分化为效应Tc细胞。CTL杀伤靶细胞的过程
其主要特点: 1.具有抗原特异性 2.受MHC-I类分子限制 3.可连续杀伤靶细胞,杀伤效率高
(一)CD4+Th1细胞的免疫效应
CD4+Th1细胞由活化的CD4+Th分化而来,在宿主抗 胞内病原体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抗原被APC摄取, 处理,形成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表达在细 胞表面,与Th细胞的TCR和CD4分子结合,形成 CD4+Th活化的第一信号。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
T细胞活化相关信号分子
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
抗原物质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后发生一系列 反应以排除该抗原应答的过程。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效应机制 ppt课件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效应机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cb9fea5fbfc77da269b156.png)
体液免疫反应阶段示意 图(在CK作用下B细胞 发生的增殖和分化过程
效应阶段:是浆细胞产生、释放免疫球蛋白发 挥没有保护作用或引起免疫病理损伤的阶段 17 PPT课件
PPT课件
18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刺激后,经过 一段相对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能在血清中出现含 量较低、持续时间较短、以IgM为主的抗体,这 种现象称为~。此时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强 度较低,IgG出现的时间较晚。 再次应答:初次应答后,当抗体下降并恢复正常 时,再用相同的抗原进行免疫,则抗体产生的潜 伏期明显缩短,抗体含量明显上升,且维持时间 更为长久,这种现象称为~,也叫回忆应答。
PPT课件 8
B细胞的双重功能身份:抗体产生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 B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其功能的发挥必须通过TH细胞的 介导才能完成,二者的相互作用模式和机制同前述的APC和 TH细胞间的作用机制是一样的。 B细胞作为抗体产生细胞,除了自身表达的BCR识别结合并 摄入抗原而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外,还必须有第二信 号的参与。该信号的产生也是由共刺激分子对间的相互作用 产生的,只是这些分子对分别位于B细胞和CD4+TH细胞上: 即B细胞首先吞噬处理并呈递抗原,继而CD4+TH细胞识别此 呈递的抗原,同时提供导致该B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最 后导致B细胞活化。这种处于活化状态的B细胞,又在CD4+ TH细胞提供的细胞因子作用下发生增值和分化,成为为能产 生抗体的浆细胞。 B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对主要包括:ICAM-1~LFA-1、B7~ CD28、CD40~CD40L、LFA-1~ICAM-1(前为B细胞表达, 9 PPT课件 后为TH细胞表达)
PPT课件 22
单核巨噬细胞等APC、静 息TH细胞和活化TH细胞间 通过各自释放的细胞因子 来作用于自身或其它相关 的免疫细胞,最终实现免 疫应答的有序、适度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胞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此阶段又称抗原识别 阶段 2.增殖和分化阶段 3.效应阶段
是指免疫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共同发挥作用, 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阶段。其结果是清除 非己抗原物质或诱导免疫耐受,从而维持机体正常生 理状态,病理情况下也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疾病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 T细胞共受体参与T细胞的抗原识别
T细胞表面CD4或CD8分子是TCR识别抗原的共受 体。二者分别与APC表面MHCⅡ类或Ⅰ类分子结合, 可提高TCR与特异性p-MHC的亲和力,从而明显增强T 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第二节 抗原提呈
14
编辑版ppt
• APC或靶细胞胞浆内自身产生或摄入胞内的抗原消化 降解为一定大小的抗原肽片断,以适合与胞内MHC分 子结合,此过程称为抗原加工(antigen processing) 或抗原处理
• 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称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 表达在细胞表面,以供T细胞识别,此过程称为抗原 提呈(antigen presenting)
4
编辑版ppt
生理性(有利)
病理性(有害)
防御病原微生物侵害 超敏反应/免疫缺陷
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
自身免疫病
清除复制错误/ 突变细胞
细胞癌变/持续感染
5
编辑版ppt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
• 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机体在种系发生和漫长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类可以遗传的天然免疫功能, 在识别和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过程中发挥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最先形成
• APC将抗原提呈给特异性T细胞,该过程涉及两种 细胞表面多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免疫突触 (immune synapse)
21
编辑版ppt
22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编辑版ppt
• T细胞TCR特异性识别抗原
初始T细胞与APC随机接触,通过某些黏附 分子相互作用发生短暂而可逆性的结合,TCR从APC 表面大量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中筛选特异性抗原 肽。识别后传导第一活化信号
1)先天固有,稳定遗传; 2)作用无特异性; 3)即刻发挥免疫效应; 4)维持时间短且无免疫记忆;
• 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获得性免疫应答
6
编辑版ppt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分
• 组织屏障
皮肤屏障、黏膜屏障、胎盘屏障和血-脑屏障
•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γδT细 胞和B1细胞等
编辑版ppt
第二节 抗原提呈
• 外源性抗原可在局部或通过淋巴液和血液转运至 淋巴组织,被该部位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摄 取、加工、处理,并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 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供特异性CD4+Th细 胞识别,此为溶酶体途径或MHC-Ⅱ类途径
• 内源性抗原在胞内加工后形成的抗原肽则与MHCⅠ类分子结合,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 的形式提呈给CD8+T细胞,此为胞质溶胶途径或 MHC-Ⅰ类途径
• 免疫分子
补体、急性期蛋白、防御素、细胞因子、抗菌肽和溶菌酶等
可溶性天然免疫分子
7
编辑版ppt
————————————————————————————————————————————————————
天然免疫分子
识别对象
效应
———————————————————————————————
溶菌酶
细菌胞壁的糖肽
第二节 抗原提呈
15
编辑版ppt
• 根据被提呈抗原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外源性 抗原和内源性抗原;前者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 如被吞噬或吞饮的细胞、细菌、微生物蛋白分子 或某些自身成分等。
• 后者是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所合 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合成的蛋白以及胞内某 些自身正常成分等。
16
编辑版ppt
17
一 、 胞 质 溶 胶 途 径 (
MHC-Ⅰ
类 途 径 )
18
二、溶酶体途径(MHC-Ⅱ类编辑版pp途t 径)
19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编疫辑版ppt 应答
• 胸腺内发育成熟的初始T细胞进入血循环,穿越淋巴 结的高内皮静脉到达外周淋巴器官,转归为初始T细 胞,初始T细胞识别APC所提呈的特异性抗原而产生 免疫应答。
甘露糖结合蛋白(MBP) 富含甘露糖的糖
消化细菌胞壁 致敏微生物;
蛋白及脂多糖
激活补体
C反应蛋白(CRP)
细菌表面多糖及 磷酯胆碱
致敏微生物; 激活补体
补体
与细胞及微生物表
杀伤靶细胞;
面的糖及蛋白质共
趋化炎症细胞等
价结合
LPS结合蛋白(LBP)
LPS
促进LPS与CD14结合
可溶性CD14
LPS
促进细胞与LPS结合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10
编辑版ppt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征
• 高度特异性 • 更有效地识别自我和非我抗原物质 • 有免疫记忆作用 • 可形成免疫耐受
11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编辑版ppt
1.感应阶段 是指APC摄取、加工、处理、提呈抗原;T/B细
•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通常由TD抗原引起,在多 种免疫细胞协同下完成。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 主要包括APC、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和效应T细 胞等。
20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编辑版ppt
• 未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被称为初始T细胞 (naive T cell)。初始T细胞表面的TCR在特异 性识别APC所提呈抗原肽时,须同时识别与抗原 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此即T细胞双识别。这 种特性称为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
———————————————————————————
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NK细胞 树突细胞
哨兵细胞 常驻边防细胞 野战细胞 机动兵细胞
工程兵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
9
编辑版ppt
是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并 产生一系列免疫生物学效应的过程。其包括:
1
编辑版ppt
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概述
2
编辑版ppt
•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IR)是指免疫系 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 在多数情况下对机体是保护性的生理反应,但在 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导致免疫病理损伤
3
编辑版ppt
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过程
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是指免疫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共同发挥作用, 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阶段。其结果是清除 非己抗原物质或诱导免疫耐受,从而维持机体正常生 理状态,病理情况下也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疾病
12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 T细胞共受体参与T细胞的抗原识别
T细胞表面CD4或CD8分子是TCR识别抗原的共受 体。二者分别与APC表面MHCⅡ类或Ⅰ类分子结合, 可提高TCR与特异性p-MHC的亲和力,从而明显增强T 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第二节 抗原提呈
14
编辑版ppt
• APC或靶细胞胞浆内自身产生或摄入胞内的抗原消化 降解为一定大小的抗原肽片断,以适合与胞内MHC分 子结合,此过程称为抗原加工(antigen processing) 或抗原处理
• 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称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 表达在细胞表面,以供T细胞识别,此过程称为抗原 提呈(antigen presenting)
4
编辑版ppt
生理性(有利)
病理性(有害)
防御病原微生物侵害 超敏反应/免疫缺陷
清除损伤或衰老细胞
自身免疫病
清除复制错误/ 突变细胞
细胞癌变/持续感染
5
编辑版ppt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
• 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机体在种系发生和漫长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类可以遗传的天然免疫功能, 在识别和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过程中发挥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最先形成
• APC将抗原提呈给特异性T细胞,该过程涉及两种 细胞表面多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免疫突触 (immune synapse)
21
编辑版ppt
22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编辑版ppt
• T细胞TCR特异性识别抗原
初始T细胞与APC随机接触,通过某些黏附 分子相互作用发生短暂而可逆性的结合,TCR从APC 表面大量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中筛选特异性抗原 肽。识别后传导第一活化信号
1)先天固有,稳定遗传; 2)作用无特异性; 3)即刻发挥免疫效应; 4)维持时间短且无免疫记忆;
• 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获得性免疫应答
6
编辑版ppt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分
• 组织屏障
皮肤屏障、黏膜屏障、胎盘屏障和血-脑屏障
•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γδT细 胞和B1细胞等
编辑版ppt
第二节 抗原提呈
• 外源性抗原可在局部或通过淋巴液和血液转运至 淋巴组织,被该部位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摄 取、加工、处理,并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 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供特异性CD4+Th细 胞识别,此为溶酶体途径或MHC-Ⅱ类途径
• 内源性抗原在胞内加工后形成的抗原肽则与MHCⅠ类分子结合,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 的形式提呈给CD8+T细胞,此为胞质溶胶途径或 MHC-Ⅰ类途径
• 免疫分子
补体、急性期蛋白、防御素、细胞因子、抗菌肽和溶菌酶等
可溶性天然免疫分子
7
编辑版ppt
————————————————————————————————————————————————————
天然免疫分子
识别对象
效应
———————————————————————————————
溶菌酶
细菌胞壁的糖肽
第二节 抗原提呈
15
编辑版ppt
• 根据被提呈抗原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外源性 抗原和内源性抗原;前者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 如被吞噬或吞饮的细胞、细菌、微生物蛋白分子 或某些自身成分等。
• 后者是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所合 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合成的蛋白以及胞内某 些自身正常成分等。
16
编辑版ppt
17
一 、 胞 质 溶 胶 途 径 (
MHC-Ⅰ
类 途 径 )
18
二、溶酶体途径(MHC-Ⅱ类编辑版pp途t 径)
19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编疫辑版ppt 应答
• 胸腺内发育成熟的初始T细胞进入血循环,穿越淋巴 结的高内皮静脉到达外周淋巴器官,转归为初始T细 胞,初始T细胞识别APC所提呈的特异性抗原而产生 免疫应答。
甘露糖结合蛋白(MBP) 富含甘露糖的糖
消化细菌胞壁 致敏微生物;
蛋白及脂多糖
激活补体
C反应蛋白(CRP)
细菌表面多糖及 磷酯胆碱
致敏微生物; 激活补体
补体
与细胞及微生物表
杀伤靶细胞;
面的糖及蛋白质共
趋化炎症细胞等
价结合
LPS结合蛋白(LBP)
LPS
促进LPS与CD14结合
可溶性CD14
LPS
促进细胞与LPS结合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10
编辑版ppt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征
• 高度特异性 • 更有效地识别自我和非我抗原物质 • 有免疫记忆作用 • 可形成免疫耐受
11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编辑版ppt
1.感应阶段 是指APC摄取、加工、处理、提呈抗原;T/B细
•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通常由TD抗原引起,在多 种免疫细胞协同下完成。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 主要包括APC、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和效应T细 胞等。
20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编辑版ppt
• 未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被称为初始T细胞 (naive T cell)。初始T细胞表面的TCR在特异 性识别APC所提呈抗原肽时,须同时识别与抗原 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此即T细胞双识别。这 种特性称为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
———————————————————————————
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NK细胞 树突细胞
哨兵细胞 常驻边防细胞 野战细胞 机动兵细胞
工程兵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
9
编辑版ppt
是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并 产生一系列免疫生物学效应的过程。其包括:
1
编辑版ppt
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概述
2
编辑版ppt
•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IR)是指免疫系 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 在多数情况下对机体是保护性的生理反应,但在 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导致免疫病理损伤
3
编辑版ppt
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过程
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