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等名解

合集下载

国学常识 - 什么是二十四史国学经典

国学常识 - 什么是二十四史国学经典

国学常识 - 什么是二十四史国学经典关于国学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言文、经典、儒家思想、史书等内容,其研究领域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道德等多个方面。

在国学研究中,二十四史国学经典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研究及教育价值。

二十四史概述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古代的二十四部历史著作,涵盖了从夏朝到明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

二十四史的作者大多来自于官方历史编纂机构,包括了司马迁、司马光、范晔、宋濂等知名历史学家。

二十四史的内容包括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许多方面,是中国历史和文化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二十四史分为正史和别史两个部分。

正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会要、元史、明史等16部;别史包括了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大元一统志、海内存稿、东南纪事等8部。

正史史记《史记》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正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08篇,包括了从上古传说时代到汉武帝、昭帝的历史。

《史记》注重史实,逐宗权衡,结构严谨,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瑰宝。

汉书《汉书》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二部正史,是一部以述圣人、纪功业、昭陵传给汉武帝为主线的汉朝正史。

《汉书》内容丰富,既有政治讲义,又有文化故事,尤以列传为佳。

后汉书《后汉书》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三部正史,与《汉书》共为汉朝正史。

它主要讲述了汉朝灭亡之后的东汉和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共120卷,其中以班、何、袁、嵇四家草书本为标准。

《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的第四部正史,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间的战争和政治斗争。

它的作者罗贯中通过它生动的笔触、惊险的情节,展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成为了一部陶冶情操的吸引人的小说。

晋书《晋书》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五部正史,是晋朝正史。

全书共130卷,大部分是班固在《汉书》中未写完的后半部分。

它以南北分裂为由,通过晋朝的成败得失、文治武功、位卑权贵、德行美恶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地概括评述。

24史名词解释

24史名词解释

24史名词解释
“二十四史”是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所记内容,起自传说中的黄帝(约公元前30世纪初),止于明代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编写工作始自西汉,止于清代,编写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八百多年。

这二十四部史书,得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的钦定,是得到统治者认可的“正统”史书,也就是“正史”—“二十四史”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的。

二十四史名句赏析

二十四史名句赏析

二十四史名句赏析《史记》名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译文:干大事的人可以不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不避小的责备。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

——选自《史记·晋世家》译文:提拔外面的人才,不拒绝自己的仇人,推荐家人不回避自己的儿子。

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

——选自《史记·赵世家》译文:靠书本来驾车的人不了解马的性情,靠古法治理当世的人不通晓事物的变化。

小人徒见利,而不顾其害。

——选自《史记·赵世家》译文:小人仅仅只是看到有利的一面,而不顾有害的一面。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选自《史记·郑世家》译文:凭着权势和利益而结合的人,一旦权势和利益没有了,交往关系也就疏远了。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选自《史记·魏世家》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慧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译文:洗一次头发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译文:富贵之人赠送财物给人,高尚之人赠送言辞给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译文: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译文:能实行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说得清楚,能说清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地去实行。

隐忍就功名。

——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译文:暗中克制忍耐来成就一番功业。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选自《史记·张仪列传》译文: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一大堆不重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

了解24史

了解24史

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我们中国的《二十四史》。

(一)《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其实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逐步产生的。

早在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

“三史”是指《史记》《汉书》和《后汉书》。

《三国志》完成后,连同“三史”,被称为“前四史”。

在唐代,《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十部正史还曾经被合称为“十史”。

随后,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即在“十史”的基础上,增加了《史记》、《汉书》、《后汉书》。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又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加了《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形成“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了《明史》,加先前各史,形成“二十二史”。

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

再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这就是咱们今天所说的《二十四史》称谓的由来。

其实民国政府后来又将清末民初的学者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和柯劭忞独立编著的《新元史》列入正史,形成了“二十六史”。

不过“二十六史”的知名度,远比不像“二十四史”那样家喻户晓。

(二)《二十四史》的相关介绍:(最后还有对《清史稿》和《新元史》的介绍)1、《史记》一文了解中国《二十四史》作者:司马迁史书体例:纪传体通史创作时间: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0年(西汉时期)记述的历史年代: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二十四史概述

二十四史概述

二十四史概述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

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

”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

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

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

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

“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

《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

“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嗜学故事悬梁刺股《汉书》曰:“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二十四史》包含:《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

”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

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

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29卷,约有4700万字。

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

“三史”通常是指《史记》、
《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

《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

“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

1.《左传》:儒家经典之一。

一般认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叙事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悼公十四年(前454)。

全面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左传》表现出较为进步的历史观,强调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民本思想。

该书是研究先秦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史学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前四史:二十四史中前四部的总称。

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体例上均为纪传体。

前四史的行文精简扼要,偏重使用“春秋笔法”,在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3.刘知几:唐代史学家。

字子玄,徐州彭城人。

680年中进士,授狄嘉县主簿,以善文辞而知名。

702年,任著作左郎兼修国史,旋迁左史,撰起居注。

705年,参与修撰《则天实录》,期年而成。

710年,写成《史通》内外篇共49篇,评论古今,以抒己见,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刘知几提倡“实录”精神,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反对溢美之词。

他还提出史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而以史识最重要。

刘知几的这些主张对后代史学、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史通》:史评类史书。

唐刘知几撰。

成书于710年,共20卷,分内篇、外篇各10卷。

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5.《通典》:中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

唐杜佑撰。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编成。

本书记录了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

全书200卷,附考证1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9门。

“二十四史”介绍

“二十四史”介绍

“二十四史”介绍“二十四史”介绍“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史书合在一起的统称,是自西汉起历代史学家逐步编纂积累而成的,时间跨度达1800多年。

“二十四史”的名称也是逐步累积形成的,直到清朝乾隆时才最终定名。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这24部史书得到乾隆皇帝钦定,成为得到统治者认可的“正统”的史书,也就是“正史”。

“二十四史”中的各史,都属于中国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纪传体史书,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展开叙述。

下面逐一介绍:《史记》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汉司马迁撰。

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握了大量史料,又到处游历,实地调查。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史记》的编写工作。

五年后,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汉朝将领李陵辩护,被处宫刑,后被赦出狱,担任中书令。

司马迁忍辱负重,继续著书工作,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一书基本完成。

书成后,司马迁的情况史籍缺载,大多人认为他在此后不久即去世,死因不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共五十多万字,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2年)约三千年的史事。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一书中把历史著作分为“编年体”和“纪传体”两大类,《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

此后历代正史,都沿袭了这一有“纪”有“传”的体例。

据司马迁自序,《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计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

十二本纪,年代远的以朝代为主,年代近的以帝王为主,按年代记载大事。

十表是把重要的时事、人物按年代、地区用简明的表格表示出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大事年表,一是人物年表。

涨知识!二十四史大讲解

涨知识!二十四史大讲解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二十四史都包括哪些,都记载了哪段历史?1、《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完成史记的。

全书共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2、《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3、《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4、《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

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

《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

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

均只有传,没有纪。

5、《晋书》全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唐朝房玄龄等撰,记载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420)的史事《晋书》以西、东两晋为正统,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时期14个割据政权的兴亡。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优美名句及翻译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优美名句及翻译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优美名句及翻译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符登传》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周岂页》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

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宋书·*夷传》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侯列传》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

《后汉书·刘般传》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宜如临深渊,如履薄*。

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11.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汉书·高帝纪上》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12.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

《汉书·文帝纪》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汉书·成帝纪》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24史文言白话对照版

24史文言白话对照版

4史文言‎白话对照版‎[PDF‎]简介‎:‎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

除《史‎记》是通史‎且为私修外‎,其余都是‎断代史,且‎大多为官修‎。

‎【二十四史‎的地位】‎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又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

”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

‎这套史‎书,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

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

《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

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

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的‎形成历史】‎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

“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

‎《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

“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

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

二十四史的名称和内容简介

二十四史的名称和内容简介

二十四史的名称和内容简介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

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1《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2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3 《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4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

5《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6《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

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

7《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24史 文言白话对照版

24史 文言白话对照版

4史 文言白话对照版 [PDF]
简介: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除《史记》是通史且为私修外,其余都是断代史,且大多为官修。
【二十四史的地位】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20 宋史 元朝 脱脱等
21 辽史 元 脱脱等
22 金史 元 脱脱等
23 元史 明朝 宋濂等
24 明史 清朝 张廷玉等
ed2k://|file|%E4%BA%8C%E5%8D%81%E5%9B%9B%E5%8F%B2%E5%85%A8%E8%AF%91.%E5%8F%B2%E8%AE%B0.%E7%AC%AC1%E5%86%8C.pdf|53047887|e9d7f9d60ca3d03ce0cE4%BA%8C%E5%8D%81%E5%9B%9B%E5%8F%B2%E5%85%A8%E8%AF%91.%E5%90%8E%E6%B1%89%E4%B9%A6.%E7%AC%AC1%E5%86%8C.pdf|43788162|7d36a4365e529e04d23ab532fe182ab0|/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
【截图】
目录:
1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2 汉书 东汉 班固
3 后汉书 南朝 范晔
4 三国志 西晋 陈寿
5 晋书 唐朝 房玄龄等
6 宋书 南朝 梁沈约
ed2k://|file|%E4%BA%8C%E5%8D%81%E5%9B%9B%E5%8F%B2%E5%85%A8%E8%AF%91.%E9%AD%8F%E4%B9%A6.%E7%AC%AC1%E5%86%8C.pdf|47998075|d84ee108bf57c9a58b9e1a6f051df404|/

“二十四史”中的书、史、记、志

“二十四史”中的书、史、记、志

“二十四史”中的书、史、记、志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最著名的就是“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对所谓“正史”的一个概称,虽然都是“正史”,但它们的名称却有“书、史、记、志”的区别。

一.“二十四史”的产生和得名所谓“二十四史”,指的是得到官方认定的“正史”。

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

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

“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

《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

《三国志》面市后,与《史记》《汉书》《后汉书》被称作“前四史”。

这四种史书是“二十四史”最早的,写作质量比较高,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

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

“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

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就是据此命名的。

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

《旧五代史》佚失后,在《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馆臣邵晋涵等自《永乐大典》中辑出五代史料,用数十种典籍作为考异附注,大体按原书篇目编排而成《旧五代史》。

重新编完的《旧五代史》虽然还是150卷,但已被清朝史官篡改,肯定不是《旧五代史》的原貌。

不过,经乾隆皇帝钦定,列为正史,于是合称“钦定二十四史”。

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200万字。

它记叙的时间,从《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明史》记叙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绍

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绍

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绍“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四本书。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二十四史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二十四史之简介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陈寿的《三国志》即:[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二十四史之史记简介《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

《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

“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

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撰述动机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

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

司马氏世代为史官,司马谈一心继承先人久绝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

二十四史扫盲篇

二十四史扫盲篇

二十四史扫盲篇二十四史,又称正史,专指记载历代王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以下就二十四史的名称和注本给大家作一简要的介绍。

1、司马迁:<史记>,西汉注意1:<史记>从传说的五帝时期开始写,一直写到汉武帝,包含夏商周秦汉数代;又开创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的体例,故称纪传体。

因此,<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注意2:<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后来改称<太史公记>,遂简称为<史记>。

以故,司马迁又被成为太史公、史迁。

美国有位学者把自己的中文名字取为"史景迁",就是景仰司马迁之意。

注意3:对<史记>注释的裴骃<史记集解>、张守节<史记正义>、司马贞<史记索引>,俗称"三家注"。

其中司马贞鉴于<史记>从五帝时期写起遂补了<三皇本纪>,三皇五帝的古史观就为后人误信,直到顾颉刚发起古史辨才把它戳破。

注意4:除"三家注"外,日本人泷川资言作<史记会注考证>,集注释之大成,后水泽利忠在此基础上作了校补。

随着先秦简帛的出土,陈直又利用考古资料作成<史记新证>,为近年来注解的最高成就。

2、班固:<汉书>,东汉注意1:<汉书>写西汉一代,故称断代史。

在西汉之前的秦朝历史虽然<史记>中写了,但是没有断代的秦史。

为了弥补秦代没有断代史的遗憾,近代学者马非百用其毕生之力作<秦集史>,惜其未成。

注意2:<史记>和<汉书>分别创造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体例。

此后正史,凡是断代史书皆名"某书",通史则称"某史"。

注意3:由于<史记>写到汉武帝时期,<汉书>写西汉一代,故而两书在西汉前期的部分重合。

班固对重合部分增了史料、删改文字。

对此,后世史家褒贬不一,郑樵骂班固是猪,刘知几则说司马迁自乱体例。

注意4:对<汉书>的注,有唐代颜师古<汉书注>,把各家的说法罗列一块,然后再说自己的看法。

颜师古是颜之推的孙子,颜之推就是写<颜氏家训>那个人。

清代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则是集注释之大成。

其后杨树达作<汉书窥管>,陈直用考古资料作<汉书新证>都是重要必读的参考书。

中国古代二十四史明细

中国古代二十四史明细

中国古代二十四史明细【二十四史】我国古代24部正史的总称。

具体指:
《史记》(西汉·司马迁)
《汉书》(东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西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徵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清乾隆年间定“二十四史”为正史。

《二十四史》24名言解析

《二十四史》24名言解析

《二十四史》24名言解析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共计3217卷(《汉书》、《后汉书》、《魏书》和两《唐书》有复卷,实际为3300卷),约4700万字(以中华书局点校本统计)。

记述的范围,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明末崇祯皇帝止,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这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二十四史》24名言解析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符登传》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晋书·刘隗列传》【解析】过于刚直就会折断,做人太清楚就不会有从属,凡事不可太过。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

立人之要,先质后文。

——《宋书·江夷传》【解析】治理国家的道理就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也正是如此,要先讲诚信,再学其他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解析】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不能小看任何人。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解析】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二十四史有哪些

二十四史有哪些

二十四史有哪些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

二十四史有哪些1.《史记》(汉·司马迁)2.《汉书》(汉·班固)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4.《三国志》(晋·陈寿)5.《晋书》(唐·房玄龄等)6.《宋书》(南朝梁·沈约)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8.《梁书》(唐·姚思廉)9.《陈书》(唐·姚思廉)10.《魏书》(北齐·魏收)11.《北齐书》(唐·李百药)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13.《隋书》(唐·魏征等)14.《南史》(唐·李延寿)15.《北史》(唐·李延寿)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20.《宋史》(元·脱脱等)21.《辽史》(元·脱脱等)22.《金史》(元·脱脱等)23.《元史》(明·宋濂等)24.《明史》(清·张廷玉等)二十四史简介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

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这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荣并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史记》简介《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学
经学原本是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中国汉代独尊儒术后为特指研究儒家经典,是一 种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 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 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格义
格义是一种类比理解的方法,是个哲学概念。 ‘格’有‘比较’或‘度量’的意思,‘义’ 的含义是‘名称’、‘项目’或‘概念’。 顾名思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 跨文化背景的概念。
狭义格义:特指佛学上的格义:印度佛学出传入我国后我国人民用本土儒家、道家思想来解 释佛学的格义。也指道家思想和儒学之间的格义,如魏晋的新道家何晏、王弼等便用老庄解 释儒学。 广义格义:跨文化背景的概念之间映像式的融会贯通和比较理解的方法。
青铜器(Bronze Ware)是由青铜(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 时代。因为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 于 5000 年至 6000 年前的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 的代表。青铜器在 2000 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 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中国青铜器之乡是 陕西省宝鸡市,出土了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等五万余件青铜器。中国唯一的青铜器主题 博物馆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 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 2550 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 年),计 3213 卷,约 4000 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 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 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 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在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器形成了独特的造型系列: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等。青 铜器上布满了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纹饰,形成神灵的图纹,反映了人类从原始 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一种过渡。
在古人心目(古代文献)中,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能或用途,一是“纳(内)、入”,即盛装 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或敬祖,是指一种宗教习惯,基于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 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 己的后代。
祖先崇拜之原始本质仍与敬畏上天有关,其宗教意义超过其伦理意义,祖先已被神格偶像化, 却也有人文精神的倾向在其中了。
青铜器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 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 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 到人与自然和谐。
基本特点: ①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 ②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 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则认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③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 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 ;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 为自己的本体。
经学研究的工作,主要就是注疏经书。所谓「注」,就是对经书字句的意义等加以解释,但 有些注因为太简要或年代久远,因此后人为注再作解释,称作「疏」。除了注疏之外,其他 如「解」、「考证」、「集解」、「正义」等等。
玄学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 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 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 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 “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 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
九流十家
九流十家(jiǔ liú shí jiā)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 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 杂、农、小说家,并分别指出其学术渊源及主要特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 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 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 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 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 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 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 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 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 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