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界如何看待_资本论_

合集下载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的意义汇总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的意义汇总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的意义 3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 , 北京 100872摘要 :学习《资本论》不能教条主义地学习 , 而是要运用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研究和分析现实问题。

本文批驳了人们对《资本论》的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 , 并讨论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

关键词 :《资本论》 ; 研究对象 ; 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 :F0-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674(2002 11-26-07一、学习《资本论》的意义当前 , 在一些高等学校或在一些理论研究单位 , 有很多人认为《资本论》已经过时 , 没有重新学习的必要。

由于受到某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 社会上也出现了《资本论》过时论。

有些人还认为 , 《资本论》或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破坏旧世界的一种革命的学说 , 而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 , 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必要去学习和研究它。

那么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开这门课 , 学习《资本论》有什么意义 , 这一问题需要首先加以说明。

从大的方面来说 ,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 我们的整个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总书记在“ 七・一”讲话中 , 有几个地方谈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意义。

比如 , 他说“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 ,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 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 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 ,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 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个批判旧世界的革命的强大武器 , 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在另一个地方 , 江泽民总书记又说:“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 否则 , 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 就会归于失败。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

《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一、《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创立起来的,它集中体现在被称为“工人的圣经”的《资本论》这部马克思的伟大著作中。

但是人们在相当长时期以来都不太清楚的是,《资本论》并不是马克思所计划完成的庞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全部内容,而只是由马克思打算写的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结构的第一册《资本》第一篇《资本一般》中的一部分,计分三卷,共约185万字。

这部巨著是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开始构思。

先后写了三部手稿,最后于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公开出版。

与此同时,马克思已写成《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手稿”,后经恩格斯整理补充分别于1885年、1894年出版。

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以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为标志基本建立起来,同时也可以说,这个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起来的。

《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从分析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商品开始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同时围绕对剩余价值生产、流通和分配的深入系统分析,创立了崭新的资本理论、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再生产理论、利润理论、利息理论、地租理论,以及虚拟资本理论、危机理论。

这样马克思便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剩余价值论为核心,使各种理论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建立起一座十分精巧完美的经济理论体系的科学大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是通过这座经济理论体系科学大厦的建立,对资本主义经济从现象到本质、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微观,把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基本矛盾,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性,从而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永恒性的说教,实现了政治经济学伟大革命性的变革,因而成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当然《资本论》并没有终结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对《资本论》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对《资本论》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对《资本论》的理解《资本论》——⼀代伟⼈智慧的结晶摘要:对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第⼀卷第⼀版序⾔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产⽅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对于这⾥所说的“⽣产⽅式”有着不同的解释,所以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也就有不同的认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的⽅法,概括的说,就是唯物辩证法。

全书的体系和结构,是⼀个科学的严密的整体。

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不是教义,⽽是⽅法。

”马克思⾃⼰也说过:《资本论》是“把辩证⽅法应⽤于政治经济学的第⼀次尝试”。

资本论前两卷的内容分别可以概括为资本的⽣产过程和资本的流通过程关键词:资本论;劳动;价值;利润从1843年到1883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费了40年时间,在这期间他留下了浩繁的创作⼿稿。

马克思为构建他那庞⼤⽽⼜深邃的劳动价值学说耗费了毕⽣精⼒,⽣前仅来得及正式出版了《资本论》第⼀卷,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在马克思去世之前《资本论》其余各卷均未能问世,哪怕像⼿抄本之类也未曾见流传于世间。

马克思去世以后,恩格斯为完成马克思的夙愿,精⼼整理马克思的⼿稿,直到1885年《资本论》第⼆卷⽅能与读者见⾯,⽽第三卷延⾄1894年才得以公诸于世。

从第⼀卷的正式出版到第三卷的公开⾯世,期间相距27年。

⼀、《资本论》诞⽣的时代背景1.资本主义⽣产⽅式的内在⽭盾发展的状况表明,资本主义⽣产关系已经成为阻碍社会⽣产⼒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制度最先建⽴于欧洲,最早产⽣于英国,从17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法、德相继暴发了资产阶级⾰命。

资产阶级⾰命的成功,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产业⾰命,资本主义⽣产逐步进⼊机器⼤⼯业的时代,随之,资本主义⽣产⽅式先后在英、法、德占据了统治地位。

但是从19世纪30年代起,特别是4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产⽅式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盾⽇益尖锐化,导致了⽣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于1825年在英国第⼀次发⽣后,继续不停地周期发⽣,⾄1857年开始扩⼤为世界性的⼤危机。

《资本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

《资本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

《资本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摘要:由美国XX年8月“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如洪水猛兽一般,从美国波及到全球,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不仅让美国金融体系的根基面临崩塌的危险,世界经济也因此遭遇极度的重创。

危机产生的事实告诉人们,新自由主义理论行不通。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术界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见仁见智。

“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以及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是祸根。

然而,这些只是问题的表面。

按照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从其基本经济制度的层面,来认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实质才是最主要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对我们准确地认识金融危机,进而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金融危机;市场经济1867年《资本论》第1卷问世后,作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但是,在苏东剧变以后,伴随着一些西方国家大力宣扬“共产主义已经灭亡”、“马克思主义已经破产”等言论,以及苏东的左翼学者对《资本论》的关切程度也远不如前的背景下,《资本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备受冷落。

随着XX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开始不断地思索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危机的对策,这时大家想起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

1国外的共有产权制度由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次贷危机自X X年3月爆发以来已持续了两年多,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危害也不断加深,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中标”,而且其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如雷曼兄弟公司的倒下,以及大量银行的倒闭,使得许多企业的融资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受次贷危机拖累,英国北石银行遭遇挤兑,瑞银蒙受巨额损失,各主要世界性银行的利润大幅下降,这些情况的出现固然增加了国际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加大了国际协调处理次贷危机的难度。

浅析《资本论》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浅析《资本论》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浅析《资本论》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内容提要:《资本论》是马克思以其毕生精力撰写的一部伟大的、光辉的巨著,博大精深,意义非凡。

《资本论》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社会运动规律,为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科学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世界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理论武装;为研究和剖析当代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锐器。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座“思想高峰”,在当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资本论》;生产方式;经济规律;价值一、《资本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其一生最重要的著述,是诠释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依据。

在《资本论》发表之后的140年里,科学技术发展经历了多次的革命性飞跃,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也已经从传统的“殖民时代”跨入了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文化精神生活和思想理论也波澜起伏。

在140周年后的今天,马克思的《资本论》依然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

在当代新的境遇下要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层次,仍然需攀登这座“思想高峰”。

《资本论》为政治经济学阐述的基本原理为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基石,它指导我们从根基上去分析、研究和把握当代国内外经济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本题,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会被更高形态的社会主义所战胜和替代的客观规律。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是孤立地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是紧密地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观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得出资本主义必然走向没落的客观结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其生产关系必然经历同生产力相互作用而发展的历史进程。

只有建立起自身的物资技术基础,确立其统治地位,才能最终战胜和替代旧的社会生产方式。

关于文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关于文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关于文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资本论》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的重要著作,它不仅承载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也提出了一种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

尽管《资本论》首次出版于19世纪,但它的当代价值仍然非常突出。

首先,《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书中详细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作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如劳动力商品化、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占有等等。

这些分析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也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比如,在当前全球化与金融化的背景下,资本的力量越来越集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经济危机预警机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资本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社会组织的理论构想,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作为一本批判性的著作,马克思在书中勾勒了一种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

他认为,资本主义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动力,最终将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虽然马克思的具体方案并不完善,但《资本论》对于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特别是在现实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比如如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促进社会公平、发展和可持续性,以及如何构建更加人性化的社会制度。

最后,《资本论》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例如,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人文学科等领域,人们仍然对《资本论》进行深入研究和借鉴。

同时,它也成为了人们理解和思考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书目,促进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审视。

总而言之,《资本论》的当代价值体现在它的批判性思想、理论构想和文化影响三个方面。

它不仅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也对构建更加公正、可持续的社会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同时,作为一部经典之作,《资本论》将继续为后人的研究和思考提供沃土,推动学术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循着马克思的理论逻辑看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对《资本论》的再思考

循着马克思的理论逻辑看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对《资本论》的再思考
义 已经 灭 亡 ” 马克思 主义 已经破 产 ” 社 会 主义 已经进 ,“ 。“
弊端 ,也使西方 国家正在运行的经济理论接受着危机本身
的无情拷问,人们开始从理论上追问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发
生 的原 因。
入历史博物馆” 同时 ,西方主流经济学撇开了现实社会 。 中人们在财产、社会地位、特长等方面的差异 ,在一种人
— 目圆
循着马克思的理论逻辑看世界
金融危机背景下对 《 资本论 》的再思考
口 徐 海燕 /文
曲折跌宕 的受关注度

素相等同的办法 ,推论出了自由放任 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

《 资本论 》的诞生到资本主义的危机
种充满和谐公正的经济体制的结论 。 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苏联失去 了意识形态指
界的蔑视 和攻击。直到 2 世纪二三 十年代 ,西方资本主 0 义世界爆发大危机 以后 , 一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对 《 资
臬。在这一背景下 ,一些苏东国家纷纷以新 自由主义经济 学理论作为制定国内经济政策 的主要依据 ,以新 自由主义 所鼓吹的经济模式取代了原来 国家管制 的经济治理模式 。 三、全球金融危机 “ 捧热”《 资本论 》
的追求曾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 :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 , “ 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 处使用 ; 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 , 它就活跃起来 ; 有百分之 五十的利润 ,它就铤而走险 ; 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 就敢践踏一切人 间法律 ; 有百分三百 的利 润它就敢犯任 何罪行 ,甚至 冒着绞首 的危险。 马克思描述道 : 昨天 , ” “
济的传统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才是一种专门研究财富和市 场经济的现代经济学 ,而把新 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视为圭

《21世纪资本论》的观点、评价与贡献

《21世纪资本论》的观点、评价与贡献

《21 世纪资本论》的观点、评价与贡献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著作《21 世纪资本论》在美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度出现洛阳纸贵的局面。

保罗?克鲁格曼、罗伯特?索罗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专门撰写书评宣传此书。

《经济学文献》称赞此书是“过去几十年经济学领域最好的一本著作”。

那么,这本《21 世纪资本论》是如何看待资本的呢?一、《21 世纪资本论》的主要观点这本书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历史上长期存在的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皮凯蒂十几年来一直研究不平等问题。

他及其合作者通过整理收入退税和财产税的数据来获得收入和财产的微观数据。

以往关于收入和财产分配的数据通常来自抽样调查,而这种结果会低估不平等的程度。

这一方面是因为富人会瞒报收入和财产,另一方面是因为最富裕的阶层往往在调查样本中代表性不足。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亿万富豪并没有进入研究视野,也缺乏关于这些人财产和收入的具体数据。

皮凯蒂等人利用税收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研究的这两个缺点,并把最富裕的阶层从幕后推到了台前。

仅从表现资本主义历史上不平等的演变,这本书就在理论和政策上具有重要贡献。

其中主要贡献之一就是以事实批判了经济增长会自动解决分配问题的流行观点。

二战以后,以“库兹涅茨曲线”为名的流行观点认为不平等的程度会随着经济增长自动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这种观点试图在与社会主义的竞争中给资本主义带来希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头30 年的确出现了不平等程度下降的趋势,仿佛是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自动产生的结果。

然而,皮凯蒂认为,这一时期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上是个特例,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和20 世纪30 年代资本主义的危机与萧条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大规模再分配政策的结果。

随着撒切尔和里根等保守势力的上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再次回到不平等程度持续恶化的长期趋势中。

皮凯蒂认为,从资本主义的长期历史来看,不平等程度的演变没有什么固定的趋势,既不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持续恶化,也不像库兹涅兹所认为的那样会随着经济增长而自动好转。

对资本论的感想与评价

对资本论的感想与评价

对资本论的感想与评价
《资本论》是卡尔·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它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历史发展及后果,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和矛盾。

该著作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左翼政治运动,并被普遍认为是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资本论》的评价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一些人认为这本书是革命理论的经典之作,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本书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意义,而且其中的某些观点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无法得到验证。

还有些人则认为,虽然该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它在分析经济问题时过于简化和片面。

无论如何,无可否认的是,《资本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审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视角,其对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分析,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对资本论的认识

对资本论的认识

对资本论的认识《资本论》实质上一部资本主义必亡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批判地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增值,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不断扩张的驱动力。

而金融资本作为资本的最高形式,其本性也是逐利的,只不过是形式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

马克思预言了一个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经济内在二重性矛盾只构成危机的可能性,而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危机成为现实。

当前西方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后基本矛盾不断深化和集中爆发的结果。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信息化、全球化、金融化和新自由主义化的资本主义新阶段。

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突飞猛进,各企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另一方面,垄断资本的利益进一步加强,自由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进一步加剧,从而使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仅没有缓和,相反却进一步深化了。

以马克思的逻辑来看,无论在何种条件下,资本主义危机的本质并无不同,都是生产过剩危机。

而“一切真正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资本生存链条上“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并不能靠“透支消费”来根治,这只不过把危机的爆发从当下推到了未来。

但是,我们不能从一个危机中走出来。

若干年后又进入另一个更严重的危机中,所以需要对资本主义体系进行根本的改造。

以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为例,自从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术界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见仁见智。

“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次贷问题”、“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成了危机的祸根。

然而这些只是问题的表面。

这场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爆发,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剩与劳动人民购买力不足的矛盾。

关于文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关于文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关于文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资本论》是德国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的重要著作,首次于1867年出版。

尽管它是19世纪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产物,但它
仍然具有今天的重要性和当代价值。

首先,《资本论》涉及到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如利润、剥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等。

这些问题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马克思的观点为我们理解和分析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观点和工具。

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这对于我们认识和应对当代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资本论》对劳动力和商品交换的分析也具有当代价值。

马克思对劳动力价值和劳动生产力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当代工人阶级的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

此外,马克思对商品交换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对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经济问题具有启示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背景下。

最后,尽管《资本论》的形式和语言可能有些过时,但其关于对抗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和无产阶级的觉醒与团结的呼吁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和阶级斗争等问题,而马克思提出的解放和社会正义的理念仍然是我们思考和追求社会进步的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资本论》作为一本理论著作,其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批判、对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
析、以及对社会正义与解放的思考和指引。

尽管它可能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模型或解决方案,但它为我们认识和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框架和工具。

《资本论》选读参考文献目录

《资本论》选读参考文献目录

《资本论》选读参考文献目录一、原著1.《资本论》第一卷(中文电子书)2.《资本论》第二卷(中文电子书)3.《资本论》第三卷(中文电子书)4.《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电子书)5.《资本论》第二卷(英文电子书)6.《资本论》第三卷(英文电子书)二、原著辅导读物1.《资本论》注释 1-3卷(卢森贝)1963年版2.《资本论》解说 1-3卷(陈征)1980年版3.《资本论》提要 1-3卷(张熏华)1982年版4. 新编《资本论》教程1-3卷(洪远朋)1988年版5.《资本论》介绍(王珏)1982年版6. 通俗《资本论》洪远朋1985年版7.《资本论》方法论研究(郑道传)1988年版8.《资本论》典故注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说史教研室)1962年版9.《资本论》难句解(第一、二、三卷,电子书)(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编写组),1985年版10.《资本论》1-4卷学习解答(肖永年等)11.《资本论》200题(李世华)12.《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张燕喜)1999年版三、学术论文1. 西格里斯特:为人类工作---马克思生活记述2. 徐觉哉:马克思手稿沉浮记3. 裴小革:国外学者如何看待《资本论》4. 王锡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编辑和出版情况5. 埃克·考普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6. 谢富胜:《近十年来国内劳动价值论研究综述》7. 郝国喜:《评我国新世纪对劳动价值论的争辩》,《学术月刊》,2000.98. 裴小革:《论劳动价值论与其它四种价值理论》9. 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10. 程恩富:《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劳动价值理论的当代拓展》11. 吴宣恭:《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12. 刘小怡:《马克思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13. 李志国: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和剥削的理论及我国的现实--温州私营经济实证分析14. 郝国喜: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15. 裴小革:当代国外经济学家剩余价值理论评述16.郝国喜:《资本论第二卷Ⅰ、Ⅱ稿与第Ⅰ部类内部实现条件》17.张衔:马克思的五部门联系平衡表:一个现代解释18.徐先艳:《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社会存在论广西社会科学, 2008年 03期19.张雷声:《资本论》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方法论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220.屈炳祥: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性与创新经济评论 2008/0221.杨永华:《资本论》的商品经济运行理论初探江汉论坛, 1991,(04)22.熊穆权:简单商品的矛盾体系及其运动——《资本论》“商品和货币”篇的唯物辩证法江淮论坛, 1985,(05)23.杨文进: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逻辑结论经济评论 2007/0124.汪冰: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性理论建设, 2006,(02).25.潘石:马克思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税务与经济, 2003,(02).26.王向成:论资本原始积累的理论和现实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1,(02).27.吴克烈:关于《资本论》商品性质讨论述评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 02期28.王弘远:试论货币流通的辩证关系——学习《资本论》货币理论的一点思考企业经济1990年 01期29.刘炳福:浅谈《资本论》的劳动力产权理论当代经济研究, 2001,(08)30.刘笃成:《资本论》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02).31.易金务,胡磊:《资本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贡献及启示. 南方经济, 2005,(01).32.王初根:试论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经济人思想. 江西社会科学, 1997,(06).33.鲁汉:试论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重读《资本论》第三卷. 前沿, 2001,(04).34.葛世增:《资本论》与现代市场经济关系. 求是学刊, 1994,(02).35.徐佩华:论《资本论》对现实经济建设的指导社会主义研究, 2004,(06).36.李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指导意义.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2006,(08).37.李玮: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新解生产力研究, 2007,(15).38.张庆伟:剩余价值生产视角下的劳资关系理论刍议发展, 2007,(03).39.彭腾:近年我国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综述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40.何树贵:《资本论》中的竞争理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03)41.朱妙宽: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新探经济评论, 2004,(05).42.马艳,程恩富:马克思“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新探——对劳动价值论的一种发展财经研究, 2002,(10).43.冯金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数学原理财经科学, 2006,(08).44.林岗: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问题的探讨教学与研究,2005,(07).45.王峰明:论商品价值“质的决定”与“量的决定”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野中的“价值决定”辨析当代经济研究, 2007,(03).46.何宇:“价值总量之谜”再解当代经济研究, 2007,(04).47.彭必源: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研究综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04).48.程恩富,汪桂进: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经济经纬, 2003,(05).49.姜启渭: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的关系探讨”的探讨——兼与林岗先生商榷教学与研究, 2006,(12).50.马艳: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之争的探讨学术月刊, 2002,(06).51.洪远朋,马艳: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十点认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52.李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与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3,(02).53.冯继康: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山东经济, 2003,(01).54.李欣: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几点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01,(02).55.陈建国,谭志敏:论马克思资本循环总过程理论的现实意义山东经济, 1997,(05).56.林彤:对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几点认识[J]. 海峡科学, 2007,(09).57.森骏吾:马克思的资本周转理论与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天津社会科学,1983,(05).58.吴庄莹:从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看现代物流[J]. 理论观察, 2004,(05)59.牛江红:试论马克思关于资本周转的理论在解决我国企业资本周转问题中的应用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7,(09).60.万文丽: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宏观经济调控当代经济研究 , 2004,(02)61.肖殿荒, 张皓:按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理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兼论启动我国消费和投资的对策消费经济 , 2004,(02)62.李广平: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凯恩斯总量均衡理论的相通性江汉论坛 ,2007,(01)63.赵兵:《资本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3,(06) .64.崔利锋: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3,(06) .65.徐章勇:马克思的价值转形和市场价格理论——兼论马克思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理论意义江汉论坛 , 2007,(01)66.沈志求: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克思对生产价格问题的研究状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0, (02)67.蒋玉珉:论价值转形理论中的总计二命题——对鲍特基维茨批判的批判江汉论坛 ,1984, (05)68.白暴力, 方凤玲:马克思生产价格方程组的数学特性广东社会科学 , 2007,(01)69.刘建飞:马克思绝对地租率和量的规定理论问题探讨理论探讨 , 2006,(04)70.徐学文: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01)71.陈端计:马克思的信用思想研究天中学刊 , 2007,(01)72.徐晓兰: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理论导刊 , 1997,(03) .73.乔万敏, 冯继康: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代价值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02)74.高新宇:《资本论》中金融危机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75.高栋梁: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5,(03) .76.常永胜. 马克思货币经济理论探索学术月刊 , 1997,(12) .77.李翀:从价值的角度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汇率理论教学与研究 , 2005,(02) .78.文广会,肖强:马克思资本集中理论对我国组建企业集团的现实意义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1997,(04) .79.洪名勇:马克思的股份制理论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02) .80.葛扬:马克思土地资本化理论的现代分析南京社会科学 , 2007,(03)81.杨峰:论马克思所有权理论及其对我国国企改革的指导意义求实 , 2006,(12)82.冯继康:马克思地租理论的逻辑内涵及现代价值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83.杨新荣: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及其启示学术交流 , 2004,(09) .84.陈征: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问题——《资本论》与改革开放研究之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01)85.许晓东,谢元态:从马克思地租理论看农民失地问题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03) .86.吴静芳:《资本论》中关于绝对地租理论的启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03)87.杨宇霞: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研究重庆社会科学 , 2000,(05) .88.余瑞祥:级差地租论——对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新说明经济评论 , 1999,(03) .89.梁琦.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分析——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思考南京社会科学 ,2002,(05)90.张忠根: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与社会主义产生地租的条件浙江社会科学 , 1990, (06)91.张燕喜: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几点再思考科学社会主义 , 2006,(04)92.陈俊明:《资本论》终篇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8(01)。

高中试卷-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习题)(含答案)

高中试卷-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习题)(含答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悼词(diào) 逝世(shì) 空白(kōnɡ) 永垂不朽(xiǔ)B.估量(liɑnɡ) 抹杀(mǒ)嫉恨(jì) 豁然开朗(huò)C.诅咒(zhòu) 给予(jǐ)肤浅(fū) 繁芜丛杂(wú)D.诽谤(fěi) 污蔑(miè) 索然(suǒ) 卓有成效(zhuō)【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字音的能力。

做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多积累,还要掌握做题的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A项,“悼”应读dào,“空”应读kònɡ;B项,“嫉”应读jí;D项,“卓”应读zhuó。

故选C。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成为当代最遭和最受的人。

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是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他,他。

A.忌恨、诬蔑、诅咒、诽谤B.诬蔑、忌恨、诽谤、诅咒C.诬蔑、忌恨、诅咒、诽谤D.忌恨、诬蔑、诽谤、诅咒【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语境和上下文的意思来辨析词语,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中,忌恨:妒嫉别人的才能,而心生怨恨。

强调的是心理活动“心生怨恨”。

诬蔑:是指捏造事实来毁坏别人的名誉。

强调的是动作行为“毁坏别人的名誉”。

根据语境心理活动“心生怨恨”在前,动作行为"毁坏别人的名誉”在后,因此"忌恨”在前,“诬蔑”在后。

诽谤:说人坏话,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

强调的是用语言伤害他人的人格和尊严的方式。

诅咒:使用黑暗或邪恶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愿望(主要针对市属者的敌人)。

诅咒有很多种方式,主要有:巫蛊,召邪。

《资本论》的对象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资本论》的对象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资本论》的对象方法及其现实意义《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经典著作,而且也是全部经济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要学习好《资本论》,首先要对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清晰地认识。

《资本论》;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结构1学习《资本论》的意义《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经典著作,而且也是全部经济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已有的经济理论成果,特别是古典经济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作的。

学习和研究《资本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研究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资本论》对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研究。

从商品的二重属性入手,运用科学抽象法,逐渐深入到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本质,进而论述了劳动价值论。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把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阶级对立展现在读者面前。

再通过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还原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指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利息等式怎样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的。

由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早期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现象,而资本主义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很不相同,所以西方有些人认为《资本论》已经过时了。

但最近几年,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学者和政府重新开始重视对《资本论》的研究,认识到马克思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对于研究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进行深刻严密的经济学思维训练:从事经济学研究,分析解决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离不开深刻的经济学观察力。

要取得这种观察力需要经历深刻严密的经济学思维训练。

[1]学习《资本论》,我们不仅是要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更是要训练经济学思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经济理论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逻辑和数学推导,通过对《资本论》的学习,读者跟随作者的思维,会使我们逐渐养成这种严密的思维习惯,对于我们学习其它的经济学知识和进行经济学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著作,是一部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角度和方法很不相同的著作,但是,不同时期,西方学界对《资本论》的看法与评价不同,以下将对这些评价做简要的概述。

一、部揭示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著作
在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特别是20世纪20至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以后,一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对《资本论》采取“研究”的态度,一些试图发展主流理论的经济学家对《资本论》做出了某种肯定。

例如,英国学者罗宾逊认为,《资本论》中所描述的阶级冲突,与主流经济学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利益和谐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主流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是以存在无数财产相等的小业主组成的社会为假设前提的,《资本论》关于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论述却接触到了垄断竞争的现象,为分析现代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寡头垄断结构提供了刺激。

米尔达尔强调,主流经济学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回避了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和冲突,《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论等学说,却揭示了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和冲突,触到主要凭借财产所有权生活的人的痛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两个理论会在经济学家当中引起那么多的争议的原因。

里昂惕夫等国外经济学家,还充分肯定了《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理论的实证性和科学性。

东欧巨变以后,这些国家一些从原来社会主义政权得到好处、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投机分子人如鱼得水,摇身一变,面不改色地公然站到《资本论》的对立面,全面否定《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全盘接受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经济一切和谐的描述。

但与此同时,另一些原来被原苏东政府视为异端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一些在原苏东国家因为对《资本论》的理解不同于官方教条受尽折磨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例如,被称为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四位思想家的德里达、詹姆逊、哈贝马斯和吉登斯,却仍然给《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论述以很高的评价。

他们认为,与马克思在世的时候相比,当今时代的确已经有了许多重大变化。

有许多变化是马克思所未曾料到的。

但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仍属于资本主义经济,这一点并没有变,因此,《资本论》并没有过时,《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论述仍具有现实意义,《资本论》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仍有价值。

二、一部在国外经济学界始终引起争议的著作
在国外经济学界,《资本论》被公认为是一部引起争议最多的著作。

尽管有人对它的评价很高,有人对它的评价较低,但几乎没有人否认它是一部学术著作。

对《资本论》评价高的国外经济学家的代表是恩格斯和列宁,因为他们的评论人们都很熟悉,这里就不作重复了。

在对《资本论》评价低的国外经济学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他在写于1925年的《对俄国的简略观察》一文中谈到《资本论》时,说《资本论》是“一本陈旧的经济学教科书。

在我看来,它不仅在科学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当代世界毫无益处或没有用处。

”但是,在十二年以后当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时,他在该书一开始却谦虚地注明“经典学派”一词是马克思创造的,自己对这个词的别种用法可能是犯了文法错
西方学界如何看待《资本论》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王丽娜
摘 要:文章就西方学者对《资本论》的看法作了简明扼要的客观概述,论证了《资本论》研究在当代、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西方学界;《资本论》;批判性;科学性
误。

对于劳动价值论则给予了肯定,在赞扬他所推崇的经济学家盖赛尔时,又把盖赛尔和马克思相提并论。

可见,在凯恩斯的内心深处,对《资本论》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是有所承认的。

另一位对《资本论》评价低的国外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

他曾说马克思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后李嘉图主义者 ┄┄一个里昂惕夫循环依赖投入产出分析的并非令人毫不感兴趣的前辈”。

但他同时又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政治经济学“只是卡尔・马克思著作冰山的一角。

马克思大胆的经济的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他的阶级斗争的政治理论,他的黑格尔哲学演变理论,具有历史‘观念’的重要意义,这些远远超过了他的正规经济学。

”可见,萨缪尔森在评论《资本论》时,内心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不愿意承认《资本论》的学术成就,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面对《资本论》对很多经济现象具有解释力的事实,于是就采取了把《资本论》的理论排挤出他所设定的经济学范围的办法,间接地对《资本论》的学术价值做了某种承认。

孟德尔指出,与萨缪尔森等人强加给劳动价值论的任务相反,《资本论》从来没有想用这个理论来说明市场上价格的短期波动。

三、一部既具批判性又具科学性的著作
《资本论》作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确实包含着较多的对早期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制度和为这种制度辩护的经济学说的批判,一些国外经济学家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试图将《资本论》说成是一种只有批判性没有科学性的著作。

这个理论不是在主流经济学供求价格理论而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了超出投入的产出剩余的创造过程。

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论》关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纯市场交换单一机制经济不能长久存在论述的科学性,更是已经被相当多的国外经济学家所承认。

例如,安托万指出,马克思对我们今天所说的有效需求原理知道得很清楚。

按照这个原理,在宏观领域,收入和生产之间存在着循环关系。

马克思早就看到了后来由凯恩斯详加阐述的投资在这个循环中的决定性杠杆作用,《资本论》关于投资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下会出现越来越大波动,不会像主流经济学描述的那样自动走向均衡的论述,是更符合实际的。

海尔布隆纳则充分肯定了《资本论》有关制度分析的科学性。

如果人们没有认识到《资本论》所揭示的那些问题,当代实行市场经济的各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就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它们的经济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

所以,以《资本论》只具有批判性为理由,认为对当代经济现象的分析只能使用国外主流经济学一种话语体系,或只能使用前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一种话语体系,否定《资本论》及其话语体系在当代特别是在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有用性,将使我国的经济学说丧失极为重要的洞察力基础,不利于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建设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代敬.《关于<资本论>结构体系两个争论问题的述评》[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2
[2]周晓梅.《<资本论>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