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空间国外案例借鉴
(完整word版)创客空间国外案例借鉴
![(完整word版)创客空间国外案例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572cae40ee06eff9aff80764.png)
创客空间国外案例借鉴(一)创客与创客空间创客最初指专注于利用数字技术设计产品原型的具有创新天赋和爱好的群体,后扩展为所有热衷动手实践、以分享技术和交流思想为乐的创新群体。
2011年以来,全球掀起了创客文化浪潮。
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创客提升到打造新一轮国家创新竞争力的高度,并宣布每年6月18日为“美国国家创客日。
有人认为,创客运动是新时代颠覆现实世界的助推器,是一轮具有时代意义的新浪潮。
我国创客比较活跃的地区是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
深圳在每年6月份专门设立国际创客周,今年3月10日(美国当地时间),还在纽约时代广场打出了“MAKE WITH SHENZHEN”的巨幅广告,打造创客之城。
而创客空间,顾命思义,就是“创客”们一起做东西的地方。
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发源于欧洲的“黑客空间”(hackerspace),目前在欧美有很多知名的创客空间。
国内比较知名的也有新车间、柴火创客空间、北京创客空间等,创客运动和创客空间都在蓬勃发展中。
国外创客空间的案例可以为我国创客空间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借鉴。
(二)国外知名创客空间Chaos Computer ClubChaos Computer Club成立于1984年,是最早的、也是欧洲最大的hackerspace,由时年32岁的程序员沃·荷兰(Wau Holland)在汉堡成立。
其创始人Wau Holland 认为“混沌”这个词是对如今这个世界最好的解释,因此创设了Chaos Computer Club(混沌电脑俱乐部),以揭露重大的技术安全漏洞而闻名于世,范围从芯片到PIN,再到智能手机,等等。
Chaos Computer Club有自己的信仰,创客们更多是为了纯粹的乐趣,俱乐部的集会更像是一种朝圣。
不过,“黑客空间”并不仅仅破解电脑,在理想状态下会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可以将其看作是与人类日常生活并行的另一套“系统”。
目前,除了“黑客”外。
共享创客空间案例
![共享创客空间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88de43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f.png)
共享创客空间案例
共享创客空间是一种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服务的创新创业平台,旨在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以下是一些共享创客空间的案例:
1. 中关村创业大街:作为中国最大的创业大街之一,中关村创业大街提供共享办公空间、咨询服务、资金支持等多种服务,吸引了许多创业者和初创公司。
2. 启迪之星全球孵化网络:启迪之星是全球知名的孵化机构之一,其共享创客空间网络遍布全球,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吸引了大量创业者和初创公司。
3. 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项目: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在线课程和共享空间,为创业者和初创公司提供了许多资源和支持,成为了全球创客空间的典范之一。
4. 旧金山创新中心:旧金山创新中心是一个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的共享创客空间,为创业者和初创公司提供了许多资源和支持,包括资金、咨询服务、技术支持等。
共享创客空间通过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为创业者和初创公司提供了许多资源和支持,成为了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之一。
众创空间典型孵化案例
![众创空间典型孵化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057b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3.png)
众创空间典型孵化案例众创空间典型孵化案例引言:近年来,众创空间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成为推动创新和创业的重要力量。
众创空间提供了一个集合了各种资源和支持的创业生态系统,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孵化、培训、合作和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帮助。
本文将深入探讨几个典型的众创空间孵化案例,以展示众创空间在不同领域的成功实践以及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
1. 案例一:Silicon Valley创业中心Silicon Valley创业中心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全球最知名的创新孵化地之一。
该创业中心以其丰富的技术资源和深厚的创业文化而闻名。
在这里,创业者可以受益于高科技公司、风投机构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的密集聚集。
创业者可以在这里获得导师指导、行业专家的培训和项目融资等资源支持。
众创空间在这里充当了聚集创新创业者和资源的平台,成功地孵化了许多颠覆性的科技创业项目。
2. 案例二:北京市中关村众创空间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北京市中关村众创空间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众创空间之一。
该空间为早期创业者提供了设施、资金和导师支持,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这个众创空间与当地大学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搭建了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
它也与各大企业合作,提供创业项目的合作机会和市场推广渠道。
通过这样的综合支持,该众创空间已经成功孵化了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业项目。
3. 案例三:Stockholm创业中心位于瑞典的Stockholm创业中心是一个以社交创新驱动为核心的众创空间。
在这个创业中心,创业者们可以从社区互助和合作中获得灵感和支持。
这里鼓励创业者们分享他们的创意和经验,并提供资源和咨询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挑战。
这个众创空间还与政府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创业者们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销售渠道。
通过这种社交创新的模式,Stockholm创业中心已经成功地培育了许多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创业项目。
结论:众创空间作为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支持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空间设计优秀案例
![公共空间设计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31766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7.png)
公共空间设计优秀案例公共空间设计是指对城市、社区、街道等公共领域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优秀的公共空间设计能够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体验,促进社会交流和活动。
下面将介绍几个优秀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
首先,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超级基地”(Superkilen)项目是一个融合了公园、休闲区和体育设施的多功能公共空间。
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是融合多元文化,通过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物件和元素,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空间。
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装饰和设施,感受到世界各地的风情和氛围。
这个设计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氛围,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的休闲场所。
其次,荷兰鹿特丹的“马卡拉”(Markthal)是一个集市、餐厅和住宅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这个设计独特的建筑外观和内部装饰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购物。
马卡拉的内部采用了壮丽的壁画装饰,而建筑本身则呈现出一个巨大的拱形结构,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这个设计将购物、餐饮和居住结合在一起,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便利、舒适的生活空间。
最后,日本东京的“银座中央通”(Ginza Central Street)是一个著名的购物和商业街区,也是一个成功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
这条街道宽阔整洁,两侧是高档的商铺和餐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本地居民前来消费和休闲。
这个设计将商业和休闲结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购物环境。
总的来说,这些优秀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都充分考虑了人们的需求和城市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手法,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打造了舒适、便利的生活空间。
这些案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设计灵感,也启示我们要注重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打造更加美好的城市公共空间。
希望我们可以从这些案例中汲取经验,不断完善和创新公共空间设计,为城市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创客空间典型案例
![创客空间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aaf223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8.png)
创客空间典型案例上海新车间上海新车间是中国第一个创客空间,也是全球数百个创客空间之一。
尽管每个创客空间都自主运营,但大家都秉承着相同的理念——在创作中寻求快乐。
在创客环境中,大家可以捣鼓新技术,可以与团队一同协作,也可以参与国际竞赛,寻找并创造新的机会。
新车间的使命是支持、创建并推广物理计算、开源硬件和物联网。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新车间会积极举办讲座、研讨、项目、初创推广、工坊、竞赛,同时新车间也会参与国际竞赛。
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在中国各地传播创客空间的理念以及推广创客的文化。
深圳柴火空间柴火创客空间是机器科技的工作坊。
柴火空间是提供基本的原型开发设备如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电子开发设备,机械加工设备等,并组织创客聚会和各种级别的工作坊。
现在拥有开源硬件,Linu某及嵌入式开发,物联网,绿色能源,城市农场等多个主题,并在不断增加中。
从柴火走出的项目与成就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柴火第一位会员王建军的Makeblock、海归帅气的高老师的Betwine、国内创客大神级人物张浩Dorabot、以及充满乐趣像朝阳一般的ShenzhenDIY。
创客社区的小伙伴们共同成就了柴火,柴火只是深圳创客社区的一个缩影。
深圳的创客们都是有独立思想,有高尚情怀以及有梦想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创客们不只是柴火的会员与访客,每一个创客都是柴火的缔造者。
2022年1月4日,\t"/_blank"李克强在深圳考察柴火创客空间,体验各位年轻“创客”的\t"/_blank"创意产品,称赞他们充分对接市场需求,创客创意无限。
总理说,你们的\t"/_blank"奇思妙想和丰富\t"/_blank"成果,充分展示了大众\t"/_blank"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
李克强总理探访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的新闻,引起创客们的相继转发,未来创客运动将有机会获得政府的进一步扶持。
国内外公共空间优秀案例
![国内外公共空间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43a8a4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b.png)
国内外公共空间优秀案例一、国内案例。
1. 成都太古里。
这太古里可真是个超酷的公共空间。
它的建筑风格是那种传统川西民居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
走在里面,你能看到古色古香的小青瓦坡屋顶建筑,同时又有各种国际大牌的时尚店铺。
街道的布局很有意思,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棋盘格,而是蜿蜒曲折的小巷子,就像成都的老街道一样,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而且这里有很多露天的广场和休息区域,人们可以坐在那儿晒太阳、聊天或者看街头艺人表演。
不管是年轻人想找个时尚的地方逛街拍照,还是老年人想散散步感受热闹氛围,太古里都能满足。
2. 上海思南公馆。
哟,思南公馆就像上海的一个优雅小角落。
它保留了大量的老洋房建筑,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
漫步在思南公馆的街区,你会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老上海的摩登时代。
这里的公共空间打造得特别精致,有绿树成荫的街道,路边摆放着一些很有艺术感的雕塑。
还有一些露天的咖啡馆和餐厅,人们可以坐在户外,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老洋房的独特韵味。
而且思南公馆经常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像诗歌朗诵会、艺术展览之类的,让这个公共空间充满了文化气息。
3. 北京798艺术区。
嘿呀,798那可是文艺青年的天堂。
它原本是一些老工厂的厂房,后来被改造成了充满艺术氛围的公共空间。
那些高大的厂房建筑保留了工业时代的痕迹,像裸露的钢梁、巨大的通风管道之类的,现在却成了独特的装饰。
在798里,到处都是画廊、艺术工作室、创意小店。
街道上到处都是创意涂鸦,还有各种奇奇怪怪但是超有趣的艺术装置。
这里时不时会有一些前卫的艺术表演或者艺术集市,大家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尽情地感受艺术的魅力,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意想象。
二、国外案例。
1. 纽约中央公园。
哇塞,纽约中央公园就像曼哈顿的大绿肺。
这可是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中心硬生生开辟出来的一片超大的公共绿地。
里面有大片大片的草地,人们可以在上面野餐、晒太阳、玩飞盘。
还有湖泊,能划船呢。
树林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感觉就像城市里的一个小森林。
(完整word版)创客空间国外案例借鉴
![(完整word版)创客空间国外案例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572cae40ee06eff9aff80764.png)
创客空间国外案例借鉴(一)创客与创客空间创客最初指专注于利用数字技术设计产品原型的具有创新天赋和爱好的群体,后扩展为所有热衷动手实践、以分享技术和交流思想为乐的创新群体。
2011年以来,全球掀起了创客文化浪潮。
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创客提升到打造新一轮国家创新竞争力的高度,并宣布每年6月18日为“美国国家创客日。
有人认为,创客运动是新时代颠覆现实世界的助推器,是一轮具有时代意义的新浪潮。
我国创客比较活跃的地区是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
深圳在每年6月份专门设立国际创客周,今年3月10日(美国当地时间),还在纽约时代广场打出了“MAKE WITH SHENZHEN”的巨幅广告,打造创客之城。
而创客空间,顾命思义,就是“创客”们一起做东西的地方。
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发源于欧洲的“黑客空间”(hackerspace),目前在欧美有很多知名的创客空间。
国内比较知名的也有新车间、柴火创客空间、北京创客空间等,创客运动和创客空间都在蓬勃发展中。
国外创客空间的案例可以为我国创客空间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借鉴。
(二)国外知名创客空间Chaos Computer ClubChaos Computer Club成立于1984年,是最早的、也是欧洲最大的hackerspace,由时年32岁的程序员沃·荷兰(Wau Holland)在汉堡成立。
其创始人Wau Holland 认为“混沌”这个词是对如今这个世界最好的解释,因此创设了Chaos Computer Club(混沌电脑俱乐部),以揭露重大的技术安全漏洞而闻名于世,范围从芯片到PIN,再到智能手机,等等。
Chaos Computer Club有自己的信仰,创客们更多是为了纯粹的乐趣,俱乐部的集会更像是一种朝圣。
不过,“黑客空间”并不仅仅破解电脑,在理想状态下会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可以将其看作是与人类日常生活并行的另一套“系统”。
目前,除了“黑客”外。
绿色建筑的国际合作案例
![绿色建筑的国际合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5484f5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c.png)
绿色建筑的国际合作案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在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以下将为您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国际合作案例。
一、德国与中国的被动房合作项目德国在被动房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此背景下,两国开展了一系列被动房合作项目。
位于中国河北省的某住宅小区,就是中德被动房合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这个项目采用了德国先进的被动房设计理念和技术,通过高效的保温隔热系统、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以及高效的新风热回收系统,显著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
在合作过程中,德国的技术专家与中国的建筑团队紧密合作。
德国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中国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掌握被动房的建设技术和工艺。
中国团队则充分发挥其在本地市场的经验和资源优势,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通过这个合作项目,不仅为中国引入了先进的被动房技术,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的提升。
而且,这种合作模式为未来更多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新加坡与日本的绿色城市综合体合作新加坡和日本在城市规划和绿色建筑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两国合作打造的绿色城市综合体项目,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在这个项目中,充分借鉴了新加坡在城市绿化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日本在建筑节能和智能化系统方面的先进技术。
综合体内部的建筑采用了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能够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使用需求,自动调节能源供应。
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的绿化景观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对外部水资源的依赖。
建筑的外立面也采用了绿色植被覆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隔热和降低噪音的作用。
此外,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出行便利,项目还配备了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采用绿色出行方式。
这个合作项目展示了如何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为全球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深圳科技创新服务案例
![深圳科技创新服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fb7103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2.png)
深圳科技创新服务案例一、柴火创客空间创意的大熔炉。
在深圳,有一个超酷的地方叫柴火创客空间。
这就像是一个科技魔法屋,里面聚集了各种各样脑洞大开的人。
我有个朋友,他是个电子设备迷,但就是个普通的上班族。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做一个可以根据人的心情变换颜色的智能手环。
他自己在家捣鼓了半天,总是遇到各种问题,不是电路接错,就是程序乱码。
后来,他听说了柴火创客空间,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
一进去,他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从高端的3D打印机到一些他见都没见过的电子元件。
更重要的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说,立马就有几个小伙伴围过来,给他出主意。
有个擅长电路设计的哥们,一眼就看出了他电路的问题,还手把手教他怎么改进。
还有个做程序开发的姑娘,帮他优化了手环颜色变换的算法。
在这个空间里,不仅有技术上的支持,还经常会举办一些创意分享会。
我朋友就在一次分享会上,听到了关于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趋势的分析,这让他对手环的设计有了更多新的想法。
他的这个智能手环居然还真的做成功了。
而且,在柴火创客空间的帮助下,他还联系到了一些投资人和制造商,有机会把这个创意变成产品推向市场呢。
这就是柴火创客空间,它为像我朋友这样有创意但缺乏资源和人脉的人,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
二、深圳湾创业广场创业者的超级乐园。
深圳湾创业广场那可是深圳科技创新的一张闪亮名片。
你要是走在那里,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创业激情扑面而来,就像走进了一个科技创业的大观园。
我认识一个创业团队,他们是做虚拟现实(VR)教育内容开发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就像一群在黑暗中摸索的小蚂蚁,有技术、有想法,但是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项目真正做起来。
他们在深圳湾创业广场租了一个小小的办公室,然后就开始了他们的神奇之旅。
这个创业广场提供了超多的服务。
办公环境就特别棒,宽敞明亮,网络速度那叫一个快,对于搞科技的来说,这就像战士有了锋利的武器。
而且,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创业培训课程。
国外共享空间的案例
![国外共享空间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f978e9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c.png)
国外共享空间的案例共享空间,又称共享经济,是近几年新兴的经济结构,其核心思想是以市场经济形式消灭物资浪费,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物资和服务的新型经济模式。
国外共享空间的案例有很多,下面就来深入分析国外共享空间的案例。
首先,在美国,Airbnb可以说是共享空间的标杆性案例,该空间是一种分享住宿空间的平台,它是在2008年由两位年轻创业者开发的,它旨在利用空间资源,让游客在旅行中更加方便和舒适,并提供更实惠的服务。
现在,Airbnb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民宿住宿网站,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并在美国市场上拥有超过3000万的用户,2014年的营收超过10亿美元。
此外,在德国,Joyn也是一个典型的共享空间案例。
这个平台旨在提供出租服务,尤其是为那些能够提供车辆窗位的乘客,使乘客在出行方面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和节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该平台由两个德国创业者2010年创立,并于2014年成立了一个新的服务品牌。
目前,该平台已经拥有超过1万个乘客和1.8万名司机,提供服务的地区覆盖了德国的20个城市以及欧盟国家。
此外,在澳大利亚,Parkhound也是一个典型的共享空间案例。
该案例的核心是向居民提供更实惠的停车位服务。
该项目由一位澳大利亚创业者在2013年创立,其目的是通过一个安全、可靠和便捷的平台,让居民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到更实惠的停车位服务,同时为拥有空余停车位的人提供有益的收入来源。
目前,Parkhound在澳大利亚的停车位超过1000个,参与者覆盖了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等主要城市,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共享停车位网站。
综上所述,从美国的Airbnb到德国的Joyn,再到澳大利亚的Parkhound,我们可以看到,共享空间正在国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旨在利用空间资源,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物资和服务,以提升人们的生活便利性、消除物资浪费,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国外创业案例
![国外创业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ecffa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a.png)
国外创业案例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成功的国外创业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还可以让我们从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成功的国外创业案例,并分析它们的成功之处,希望能够给正在创业的人们一些启示和帮助。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一个创业案例——亚马逊。
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它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在1994年创建了这家公司。
亚马逊最初只是一家在线书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现在已经涵盖了各种商品和服务,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
亚马逊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它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创新和改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另一个成功的国外创业案例是谷歌。
谷歌成立于1998年,最初只是一个搜索引擎公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如谷歌地图、谷歌邮箱、谷歌云等,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谷歌的成功秘诀在于它始终保持创新和开放的态度,不断推出颠覆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除了亚马逊和谷歌,还有许多其他成功的国外创业案例,如Facebook、苹果、微软等。
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它们始终坚持创新和开放的理念,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对这些成功的国外创业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和帮助。
首先,创业者需要始终保持创新和开放的态度,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次,创业者需要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最后,创业者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最终取得成功。
总之,国外创业案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创业者们能够从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创意园区改造优秀案例
![创意园区改造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0fcea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e.png)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创意园区改造案例:
1. 旧厂房转型:德国柏林的RAW-Gelände是一个成功的旧厂房转型项目,将废弃的火车场和工业建筑改造成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文化和创意园区。
该园区融合了艺术、音乐、餐饮和创业孵化等元素,吸引了许多创意产业和年轻创业者。
2. 艺术与科技融合:英国伦敦的金丝雀码头是一个集艺术与科技于一体的创意园区。
通过将旧港区的仓库和建筑改造成办公场所、艺术工作室和展览空间,吸引了许多艺术家、设计师和科技创业者。
园区内还设置了公共艺术装置和交互式科技展览,为园区增添了独特的氛围。
3. 城市农业园区:荷兰鹿特丹的魔鬼山是一个城市农业园区的成功案例。
该园区将废弃的钢铁厂改造成了一个可持续农业和食品生产的区域。
园区内种植了大量蔬菜和水果,并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利用的水系统来提供能源和灌溉。
4. 创意产业集聚:中国深圳的华强北是一个著名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原本是一个以电子零售闻名的商业街,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造,逐渐形成了一个集电子产品设计、研发和创业为一体的创意园区。
园区内有众多的科技企业、创客空间和
创业孵化器,为创意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园区改造方式,从旧厂房转型到艺术与科技融合,再到城市农业和创意产业集聚,每个案例都以独特的特色和吸引力吸引了创意产业和创业者。
这些园区的成功改造也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对于其他园区改造项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国外创客教育发展模式及借鉴意义
![国外创客教育发展模式及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3c77d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0.png)
国外创客教育发展模式及借鉴意义一、国外创客教育发展模式1. 校内实验室和工作室在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很多学校都设立了创客实验室和工作室,提供给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与实践的场地和设备。
这些实验室和工作室通常配备了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Arduino开发板、树莓派等创客工具和设备,学生可以在这里进行自己的创造性项目。
学校会组织创客俱乐部和相关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创客空间和创客中心除了学校提供的创客实验室和工作室外,国外也大量设立了专门的创客空间和创客中心,为社区和大众提供创意、技术和创业的资源和支持。
这些创客空间通常由政府、高校、企业或独立机构组织管理,提供各种类型的工作坊、培训课程、创客活动等。
人们可以在这里学习编程、电子制作、机械设计等知识,也可以获得创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开展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
3. 创客教育课程和项目在国外,一些大学和专业机构开设了专门的创客教育课程和项目,为学生提供系统和深入的创客教育。
这些课程包括创意设计、产品开发、商业模式等内容,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课程中会接触到各种技术和工具,完成自己的创客作品,并且有机会参与创业孵化和项目孵化。
1. 注重实践和项目导向国外的创客教育强调实践和项目导向,鼓励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去完成自己的创客项目。
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我国的创客教育也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项目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多元化的创客资源和支持国外的创客空间和创客中心为社区和大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创客资源和支持,包括场地设备、培训课程、创客活动等。
这些资源和支持有助于各行各业的人们进行创新创业,提升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我国的创客教育也应该注重建设和整合各种创客资源和支持,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更广泛的创客资源和支持平台。
3. 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4. 创客教育生态的积极建设国外发展创客教育积极倡导社区与学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为创客教育生态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案例】凹空间——创客办公空间设计标杆之作
![【案例】凹空间——创客办公空间设计标杆之作](https://img.taocdn.com/s3/m/890dd9c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a.png)
【案例】凹空间——创客办公空间设计标杆之作北纬39°,东经116°。
云中俯瞰,ZODIAC-ALL INN【凹空间】座落于北京的东南角,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式联栋厂房里。
北临中国传媒大学,西邻中国油画院,东近珍贝奥特莱斯商业中心,南环1500亩森林公园。
距CCTV、人民日报、国贸CBD仅10—20分钟车程;地铁传媒大学站距园区北侧直线距离不到800米。
▲主入口公共区▲公共休闲区历史上,这里曾是京城著名的国营工业老厂聚集区,典型的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
从村野乡间到红砖厂房,再到文创园区,走过农耕文明,历经工业革命,又迎来新兴产业经济浪潮。
老厂房具有最高9米的超高纵深,巨大的顶穹撑起改革开放的经济脊梁,也将为下一个时代的转变铺垫了不俗的基调。
对于这样一个有故事的地方,灰黄的老照片已不能担负起空间功能的转变重任。
▲公共休闲区旁独立办公区▲公共休闲区卫生间公元2016,恰逢天时,地利,人和,它的命运被交付于一个年轻的群体,ALL INN拔地初创。
作为聚焦文创产业的孵化样版,帝都东方的地平线上,将平升一座文创产业圣域,成为CBD中央商务区东扩的新地标。
▲双层独立办公区▲双层独立办公区为了兼具国际化视野与本土文化内涵,内置在工业厂房中的ALL INN成为一项极富挑战性的空间再造工程。
为此,卝智室内设计与各方团队协同并进,联合21位九大领域资历非凡的设计师、工程师集结北京,组成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到这个不可思议的项目中。
▲独立办公区会议室▲休闲走廊这座建筑,因其独到的中式围合型庭院空间结构,被定名为“凹”。
ALL INN的建筑平面图,好似一幅波澜恢弘的藏宝图——坐北朝南,前窄后宽的巨大后庭,隐喻吞囊万物而不泄的貔貅中腹,故含招财进宝、藏风纳气的祥瑞寓意。
与离心倾向的负空间相反,正空间一定是围合的向心倾向,吸引人、协调人,具备完成大型项目的环境条件。
ALL INN将建筑天然围合出的空间加以完善,由周边向内心收敛,塑造出一种增进交流的凹形气场,生机冉冉。
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ba4121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9.png)
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综述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思维的深入人心,创客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服务平台,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其创客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尝试建立创客空间,提供创新服务,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这些创客空间不仅提供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还融合了3D打印、电子制作、编程教育等现代科技元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集学习、交流、创新于一体的平台。
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发展相对成熟,研究也更加深入。
许多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已经将创客空间作为重要的服务内容之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
这些图书馆创客空间不仅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还注重培养读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社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书馆创客空间在国内外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总结不够充分等。
未来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化,从多个角度探讨其建设与发展的问题,推动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持续优化和升级。
1. 创客空间的概念与发展背景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其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社区平台,旨在为创客们提供工作、交流、学习所需的场地、设备、工具及网络资源。
在这个空间里,创客们不仅能够共享知识和技术,还能够通过相互合作、交流思想,实现创意的产生、转化和实现。
创客空间所倡导的创新、合作、分享的精神,与现代社会对于创新创造的高度重视和追求不谋而合。
创客空间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创新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创新创造的需求和热情日益高涨。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国外创客教育发展模式及借鉴意义
![国外创客教育发展模式及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1b4632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b.png)
国外创客教育发展模式及借鉴意义国外的创客教育注重项目驱动。
项目驱动是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国外的创客教育模式中,学生通常以团队的形式开展项目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这种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项目驱动模式,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成长。
国外的创客教育注重多元合作。
创客教育强调学科整合和跨学科合作,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国外的创客教育模式中,学生可以参与各种不同学科的项目合作,如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领域。
通过多元合作,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培养综合素质和学科间的融合能力。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多元合作模式,加强学科整合,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国外的创客教育注重创客空间的建设。
创客空间是创客教育的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
在国外的创客教育模式中,学校和社区通常会建设创客空间,提供各种创客工具和设备,如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
学生可以在这些创客空间中进行自己的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创新技能。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创客空间建设经验,积极改善学校的实验室和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资源支持。
国外的创客教育注重社区资源的整合。
创客教育的实践项目通常需要借助社区的资源和支持。
在国外的创客教育模式中,学校会与社区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创客教育活动。
社区和企业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专业知识、技术指导等资源,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创新项目。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社区资源整合模式,积极与社区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实践项目中获取外部资源和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国外的创客教育发展模式对于我国的创客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借鉴国外的多元合作模式,加强学科整合和学科交叉融合;借鉴国外的创客空间建设和社区资源整合经验,提高学校的实践环境和资源支持。
儿童友好空间改造创新案例
![儿童友好空间改造创新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7789a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4.png)
儿童友好空间改造创新案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儿童友好空间改造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儿童的生活和游戏需求,提供一个安全、可持续和有创造力的环境,各地开始致力于创新的儿童友好空间改造。
下面将介绍几个国内外的创新案例。
首先是日本东京的免税购物区改造。
位于东京的免税购物区Odaiba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工程,以吸引更多家庭和儿童前来游玩。
在改造后的Odaiba,规划了多个儿童友好的公共空间,如室内滑冰场、水上乐园和戏剧剧院等。
此外,Odaiba还引入了全球首个数字虚拟现实主题公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游戏和娱乐体验,吸引了无数的儿童和家庭。
其次是美国纽约的公园改造。
纽约是一个拥有众多公园的大城市,但在过去,很多公园都没有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活动和游戏设施。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纽约市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公园改造工程。
他们在各个公园中设置了儿童友好的游戏区和活动场所,如攀爬设施、秋千和蹦床等。
此外,纽约市还推出了一项名为“充满力量的儿童”计划,通过在公园中举办一系列的儿童活动和表演,鼓励儿童参与户外运动和艺术教育。
再次是中国上海的社区花园改造。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也在致力于提供更好的儿童友好空间。
在上海的一些社区花园中,进行了创新的改造工程,以满足儿童的需求。
在这些花园中,设置了儿童游戏设施、亲子活动区和户外剧场等,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和有趣的环境。
此外,上海市政府还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花园的管理和维护中,培养儿童的社区责任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最后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道改造。
作为一个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开始关注如何提供更好的骑车环境给儿童。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自行车道改造,以提供更安全和舒适的骑车空间给儿童。
例如,在一些自行车道上,设置了专门的儿童车道,并在交通路口设置了儿童优先通行的标志和装置。
这些改造不仅提高了儿童的安全性,还鼓励了更多的家庭使用自行车出行,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图书馆青少年创客空间优秀案例探讨
![国外图书馆青少年创客空间优秀案例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3ac05c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d.png)
二、国外图书馆青少年创客空间优秀案例介绍
2011年时任《连线》(《Wired》)杂志总编辑的克里斯· 安德森Chris Anderson,出版了《MAKERS》一书后,创客及 创客空间开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全球范围内的急速发展。由美国MIT比特与 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Lab即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在全世界的数量持续激增。但是,具有象征意义 的老牌创客空间TechShop,因为经营不善、竞争激烈等原因已 经宣布破产。下文将着重介绍美国图书馆的青少年创客空间, 从而对我国青少年创客空间的未来走向进行探讨。
一、“创客空间”的相关介绍
(一)创客与创客空间。“创客”(Maker),是指出于兴 趣爱好,喜欢科技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创客空间”即Maker Space又或Maker Studio的概念始于《创 客杂志》,是由“车库”衍变而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客 空间诞生于1981年的柏林,而中国第一个创客空间——“新车 间”,诞生于2010年的上海。
1.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的“YOUmedia”。拥有“世界上最
大的公共图书馆”美誉的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的总馆建筑中, 共开辟了3个场地作为创客空间。在一楼入口处附近,是一个 名叫“YOUmedia”的青少年创客空间。总面积500平方米的空 间里,不单有书籍、杂志,还有电子乐器和电脑,以及制作工 具、摄影器材和电子显微镜等各类机器,当然,也少不了创客 空间所特有的3D打印机。在专门开辟的录音棚里,有兴趣的学 生们还可以进行专业的影音制作。来到图书馆的二楼,能看到 一个专门为少年儿童准备的创客空间(2200平方米)。并且按 照孩子们的年龄,分为0~5岁、6~9岁、10~12岁三个区域。旁 边不仅配备了电脑,还有各式各样的黏土原料、绘画材料等各 种方便孩子们创作时需要的工具,和能激发孩子们创作欲的益 智玩具。还配备了3D打印机,以及一个能够进行影像编辑的暗 室。芝加哥附近的大学,也会和图书馆合作,使用图书馆的创 客工具进行教学。芝加哥图书馆的YOUmedia始于2009年,最初 是作为青少年的活动场所而设立的。起初还曾因为放置对于图 书馆来说不合时宜的CD机、录像机和电子游戏机,而受到社会 的质疑,不过开放后的好评如潮,使其成为青少年创客空间的 成功案例。2011年11月,芝加哥、迈阿密以及其他地区的8间 图书馆与4间博物馆被选中,特别设置了配备有电脑、电子乐 器以及3D打印机的青少年创客空间。2014年以后响应奥巴马政 府的“STEM”政策,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的“YOUmedia”,还 将自己的创客工具定期借给市内的12所分馆,向市民提供名为 “迷你创客空间”的服务。
这5个创新案例,代表了社区商业的未来!
![这5个创新案例,代表了社区商业的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b80cac5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7d.png)
这5个创新案例,代表了社区商业的未来!随着消费升级,顾客对于商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在逐步精细化,「社区商业」已经成为众多体量商业项目改造的选择。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5个来自日本或曼谷,定位各异的案例。
这最关键的,是要我们能打破固有认知,将「经营思维」融入设计中。
有限空间×无限创意塑造具有视线艺术的开放场所气质猿乐Sarugaku购物中心位于东京代官山,由一栋栋供出租使用的建筑体组成。
由于日本法律的使用规范,业主只能在窄小的基地上建造许多小型建筑物,而这也让建筑物间的空间产生了如同山谷的空间,人群和店面的展示物就在这个山谷中不断流动,每个店面也借着这种山脉状的建筑物得到了扩大的视觉效果。
基于纹理的陡坡与缓坡并存,建筑师将建筑物的形体融入等高线的变化,顺应景观同时也提醒了人们建筑外还有自然的存在,在密集的都市里将阳光与风带入人群与建筑之间。
夜晚的猿乐Sarugaku和白天又不相同,逐渐热闹起来。
空间连结六栋看似分开的独立建筑体、及每层有大致相同的出租空间、在各层不同的出租空间、来呼应有意承租者所可能需要的空间大小,在均质中的空间中有着微妙的不均质特色、看似分离的建筑物其实相互连结互通、上下左右关系产生出奇特的空间感。
动线影响在各类型百货商场中、在设计者角色最需要注意的是商场的配置与消费者的动线。
好的动线规划可以让消费者从空间的多层次中体会到多元性的商店与空间的存在性,上下与互相连通之间让消费者无形制造出心理上此商场如大型商场般的趣味错觉、这就是设计者的功力呈现。
视线的艺术建筑师在设计上除了思考了空间配置与动线之外、更纤细的思考到消费者之间与店员之间的视觉感官。
在需要区隔每个所需要的单元空间之间、自然产生了许多隔间墙、这些隔间墙上一定需要有开窗。
才容易让消费者可窥视入商店内贩卖何种商品、引发好奇心前往店内。
开窗位置与窗户数量也都影响到整体外观至店内呈设商品方式的可能性。
2024年度-创客教育教学案例(精选)
![2024年度-创客教育教学案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076cb3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c.png)
22
05
精选案例四:Arduino开源硬件在创 客教育中的实践
23
案例背景介绍
创客教育兴起
随着创客文化的普及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创客教育逐渐受到关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
Arduino开源硬件的引入
Arduino作为一款开源硬件平台,具有易上手、扩展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创客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实践和 创新的机会。
创新性
创客教育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创新解决问 题和实现目标。
合作性
创客教育倡导团队合作和分享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 学习和共同进步。
6
国内外现状分析
国内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对创客教育的重视程度 不断提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创客教 育的发展。目前,国内许多中小学和高校已经开设了 创客空间或创客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和 创新平台。同时,各种创客比赛和活动的举办也进一 步推动了创客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发展。
Scratch界面包括舞台区、角色列表区、积木区、脚本区和控件区等部 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这些功能的使用 方法。
基本编程概念讲解
在Scratch编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变量、循环、条件判断等基本编程概 念,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概念来编写程序。
03
积木块的使用与组合
Scratch提供了丰富的积木块,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积木块,
14
机器人编程基础知识讲解
机器人编程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01
简要介绍机器人编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在创客教育中的地位
。
机器人编程的基本原理
02
详细阐述机器人编程的基本原理,包括机器人的感知、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客空间国外案例借鉴
(一)创客与创客空间
创客最初指专注于利用数字技术设计产品原型的具有创新天赋和爱好的群体,后扩展为所有热衷动手实践、以分享技术和交流思想为乐的创新群体。
2011年以来,全球掀起了创客文化浪潮。
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创客提升到打造新一轮国家创新竞争力的高度,并宣布每年6月18日为“美国国家创客日。
有人认为,创客运动是新时代颠覆现实世界的助推器,是一轮具有时代意义的新浪潮。
我国创客比较活跃的地区是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
深圳在每年6月份专门设立国际创客周,今年3月10日(美国当地时间),还在纽约时代广场打出了“MAKE WITH SHENZHEN”的巨幅广告,打造创客之城。
而创客空间,顾命思义,就是“创客”们一起做东西的地方。
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发源于欧洲的“黑客空间”(hackerspace),目前在欧美有很多知名的创客空间。
国内比较知名的也有新车间、柴火创客空间、北京创客空间等,创客运动和创客空间都在蓬勃发展中。
国外创客空间的案例可以为我国创客空间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借鉴。
(二)国外知名创客空间
Chaos Computer Club
Chaos Computer Club成立于1984年,是最早的、也是欧洲最大的hackerspace,由时年32岁的程序员沃·荷兰(Wau Holland)在汉堡成立。
其创始人Wau Holland 认为“混沌”这个词是对如今这个世界最好的解释,因此创设了Chaos Computer Club(混沌电脑俱乐部),以揭露重大的技术安全漏洞而闻名于世,范围从芯片到PIN,再到智能手机,等等。
Chaos Computer Club有自己的信仰,创客们更多是为了纯粹的乐趣,俱乐部的集会更像是一种朝圣。
不过,“黑客空间”并不仅仅破解电脑,在理想状态下会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可以将其看作是与人类日常生活并行的另一套“系统”。
目前,除了“黑客”外。
一些记者、学者等自由工作者人数,也占很大比例。
Noisebridge
Noisebridge创立于2008年,创始人Mitch Altman,有人称其为“创客教父”,在2007年在德国参加Chaos Communication Camp后,想在美国设立同类场所,最终在旧金山建立了Noisebridge。
Noisebridge崇尚开放、自由、互助,在有些混乱的表面下按照类似开源社区的组织方式保持着井井有条地运作。
从视觉风格上看,它面积不大,稍有些陈旧、杂乱,其中甚至有一个车间被命名为“Dirty
Room”(肮脏的屋子),但所能想象到的一家创客空间里该有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比如各种切割、焊接工具、3d打印机、电脑、桌上足球、自动售货机、小厨房。
从运作方式上看,Noisebridge是个开放的场所,无需缴纳会员费或报名课程就可以直接进入其中,甚至直接开始工作。
Noisebridge课程,以免费为主,听课者无需报名便可以直接前来上课,内容涵盖从传统制造和3d打印到编程、设计等。
Noisebridge的全职会员要经过复杂的申请流程,包括要得到至少两位现任会员的推荐。
全职会员意味着负责维持、改善和管理Noisebridge。
在参观Chaos Communication Camp后,受其启发成立的创客空间还有NYC Resistor(2007)、HacDC(2007)等。
这些创客空间保持了自由主义的色彩,不过从软件走向了硬件。
创客们可以在这里设计及制造电子回路,顺应自身兴趣制作实体原型,开展活动等,动手发明创造替代性的解决方案。
Artisan’s Asylum
Artisan’s Asylum由一位热衷大型机器人制造的创客Gui Cavalcanti在2010年创建,最初是源于他自己想完成的一个机器人的想法。
Artisan’s Asylum是一个非营利团体,采取会员制方式运作,每月会员从选择时段的60美元起价,最高200美元即可以获得24小时全天候的会员资格和全部公共工具的使用权限。
目前,Artisan’s Asylum每月的会员数量已经达到大约250人,长期入驻的工作室约140个,珠宝设计制作、机器人制作、电子电路设计、布艺设计、机械加工、焊接、木工,林林总总。
会员加入后,可以获得这里提供的各种专业设备、工具的使用,包括切割、焊接设备,激光3D打印机等一些昂贵的设备。
相互交流激发灵感的创客氛围也是吸引会员加入的一个方面,Artisan’s Asylum为会员提供了专门的交流空间,甚至还有厨房。
总体上说,Artisan’s Asylum有些类似于研发基地,创客们在这里做产品原型,然后再另找地方批量生产。
在筹资方面,创客们常常会与Kickstarter等众筹平台合作,募集项目有纯商业类项目,也有非盈利的公益项目。
此外,Artisan’s Asylum还定期举行培训,主讲人有很多是其中的创客,创客们借此可以一边完成创作,一边赚取谋生费用。
Artisan’s Asylum的创客有一些是全职,但更多是因兴趣而起,自己另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TechShop
TechShop是目前美国规模最大的创客空间。
Techshop是连锁的商业机构,目前已在美国七个城市开设分店,并正计划拓展到其他主要城市。
Techshop通过会员费和收费课程盈利,以公司的形式运营,更加类似于machine shop。
TechShop 每月的会员费是125刀,它为会员提供所需的工具、设备、教学以及支持人员,以便创造他们一直想创造的东西。
这里的器具包括:铣床、车床、焊接台、离子
切割机、金属板材加工设备、钻孔机、锯、工业缝纫机、手工具、塑料加工设备,等等。
会员可以自由使用这些设备以及参加技术分享课程。
Metalab
Metalab成立于2006年,现在已经成为维也纳的一个高科技社区聚会场所。
Metalab提供IT、新媒体、数字艺术、网络艺术和黑客文化等领域的物理空间,为技术创意的爱好者、创客、创始人和数字艺术家之间的合作提供服务。
Metalab 是全球创客空间运动的催化剂,是多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发源地。
Fab Lab
Fab Lab即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一个制造产品和工具的小型工厂。
Fab Lab的最初灵感来源于哲申费尔德教授于1998年在MIT开设的一门课程——“如何能够创造任何东西”,这很快成为他最受欢迎的一门课。
没有技术经验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创造出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如为鹦鹉制作的网络浏览器、收集尖叫的盒子、保护女性人身安全的配有传感器和防御性毛刺的裙子,等等。
学生们为此而兴奋不已,而这种满足人们自由创造需求的理念,也逐渐成为Fab Lab的目标。
Makerspace
Makerspace是一种配备工具的社区中心。
它为社区提供了制造设备,并为社区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帮助他们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设计、建模,并制作出那些无法靠个人力量完成制作的作品。
Makerspace可以是一群有相同兴趣的人们互相分享空间和工具的兴趣团体,也可以是商业公司或非盈利公司,还可以是学校或图书馆等的附属组织。
所有类型的Makerspace都是为了能整合制造设备资源,形成社区,进行相关培训,虽然其组织形式各不相同。
(三)国外创客空间发展借鉴
第一,创客空间虽然各有特色,但是“自由”、“开源”、“共享”是其比较一致的价值观。
创客空间的自由精神,开源、共享机制,使得有着不同经验和技能的爱好者之间,可以更好地交流、碰撞、合作,创造出想要的东西。
尤其对于一些小众、有趣的设计和创造,这样一种文化,相比于市场导向的公司,更容易实现。
第二,创客空间的项目覆盖范围广泛。
创客们的创造主要集中在以工程化为导向的研发主题上,例如电子、机械、机器人、3D打印等,但也包括传统的金属加工、木工及艺术创作。
创客们善于挖掘新技术,善于“跨界”创新。
第三,创客空间的属性多样,可以是非营利组织,也可以是纯商业化机构。
非营利的创客空间常由自组织的模式管理,通过收取会员费和捐款来维持运营。
纯商业化机构一般会实行更加严格的会员制管理。
第四,国外创客空间的作品,许多由Kickstarter等众筹网站募集资金。
这也与国外众筹的发展水平更高有关。
随着我国众筹监管制度的突破和行业的发展,创客空间的产品经由众筹渠道募集资金的情况可能越来越多。
第五,创客不等于创业,但创客空间却是很好的创业集散地。
创客文化是糅合了技术元素的DIY文化的延伸。
创客们更多是出于兴趣与爱好,而努力把头脑中的想法转变为现实,至于是否实现商业价值,不一定是他们的目的。
但是,创客空间作为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和交流的场所,是技术积累的场所,也是创意实现以及交易的场所,是很好的创业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