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六年级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合集下载

2019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2019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2019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共计20 个)●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1.动物的四肢)实验器材:2个方凳、4块方巾、4根线绳实验目的:研究猫足的肉垫的作用。

实验步骤: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

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

●实验名称:观察鱼(2.动物的皮肤)实验器材:(1)鱼缸、鲤鱼;(2)气球、洗洁精、水槽、线绳。

实验目的:观察鲤鱼身体表面的特征及作用。

实验步骤:1、观察鲤鱼身体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思考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2、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的鳞片、黏液和侧线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些特点对鱼的游泳有什么作用?3、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推想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浅色,近乎白色,这种保护色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鲤鱼的鳞片硬硬的,能保持鱼的外形,保护内部器官;表面附有黏液,滑滑的,能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侧线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鸟翅膀的特点(3.动物的翅膀)实验器材:(1)羽毛、小盘、滴管、烧杯、剪刀;(2)2张方形折纸实验目的:观察鸟的翅膀,认识鸟的翅膀适应环境的特点。

实验步骤:(一)1、掂一掂,感受鸟的羽毛的总量。

2、在羽毛上滴上水,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剪刀剖开羽毛看结构。

实验现象及结论:鸟的羽毛轻;不易沾水;羽毛中间有空隙。

这些特点说明鸟的羽毛具有质量轻,防水,有护体、保温、适于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

(二)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青岛版3-6年级科学实验操作

青岛版3-6年级科学实验操作

青岛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三年级上册一、 P18第6课哪杯水热【实验名称】温度计的使用【实验目的】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器材】烧杯、水、温度计【实验步骤】1、(温度计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使用时,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3、3—5分钟后,等温度计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此时水的温度是摄氏度。

【实验说明】规范读、写温度的单位。

即:摄氏度℃二、P38第14课水往高处走【实验名称】探究水往高处走的秘密(或物体的毛细现象)【实验目的】了解毛细现象,能解决水往高处走的秘密【实验器材】毛巾(或布条)、红墨水、实心和空心的玻璃管(粗细不同)、纸片、水槽【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倒入水,滴入几滴红墨水(为了便于观察),使水变成红色。

2、将实验材料一端同时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现象,发现:水沿着布条(或毛巾)、空心玻璃棒、纸片等材料向上爬,而不会沿着实心管上升。

还发现粗细不同的空心管,细管的水升得高,粗管的水升得低。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空隙越大,升得越高;反之升得低。

【实验说明】了解生活中毛细现象实例:(1)浸在脸盆里的毛巾滴水;(2)用粉笔吸滴在纸上的水;(3)用卫生纸吸洒在衣服上的油;(4)酒精灯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顶端……三P34第12课改变浮和沉【实验名称】改变物体的浮和沉【实验目的】了解改变沉浮的基本方法【实验器材】盛有水的水槽、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一个空的、一个盛有沙子)、盐、塑料泡沫【实验步骤】 1、首先把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塑料泡沫放入水中,看到橡皮泥、鸡蛋、铝片、一个小瓶沉到水底,另一小瓶、塑料泡沫浮在水面。

2、把橡皮泥团捏成小船状,放在水中,它浮在了水面;把沉入水底的小瓶内物体倒出,放入水中时,它浮在了水面上;在沉着鸡蛋的水中加入盐,鸡蛋慢慢浮上了水面。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比赛操作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比赛操作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参赛的实验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绘制洋葱表皮细胞,正确使用显微镜。

所需要的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酒、滴管、吸水纸实验步骤:1、取镜与安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中央略偏左,距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

一定用双手,显微镜位置放正确。

2、对光。

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注意双眼睁开。

3、安放玻片。

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注意标本摆放的位置,一定正对通光孔。

4、调焦。

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将物镜下降时,一定从侧面看着,小心压破玻片。

5、观察。

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视野中若出现气泡(边缘粗而黑,压玻片时会移动或变形),此时应移动标本。

我们观察到洋葱表皮是有一个个小格子构成,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位,它的细胞结构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得出实验结论: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整理器材。

取下玻片标本,整理显微镜,把显微镜还原,整理实验材料。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参赛的实验是:摆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实验目的是:探究摆的运动规律,知道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所需的实验材料有:秒表、不同轻重的摆锤、不同长短的摆绳、铁架台。

实验步骤:1、我们先做好一个摆。

摆锤与摆绳一端连接,摆绳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

2、摆锤重量不变,改变摆绳的长度,观察记录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做三次取平均数),我们发现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摆绳长短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记录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做三次取平均数),我们发现改变摆锤的质量,摆摆动的次数不变。

新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目录及实验操作方法

新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目录及实验操作方法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实验名称:影子是怎样形成的(1、影子)实验材料:手电筒、橡皮、细绳、纸屏。

实验过程:1、用细线把橡皮拴好,吊起来。

放到纸屏前面,打开手电简,用手电简的光照橡皮,观察现象。

2、关闭手电筒,观察纸屏上的变化,纸屏上还有橡皮的影子吗?3、再打开手电简,拿走橡皮,纸屏上会呈现什么现象呢?实验现象:1.打开手电筒,发现橡皮的影子留在了纸屏上。

2.关闭手电筒,纸屏上没有了橡皮的影子。

3.再打开手电筒,拿走橡皮,发现手电简的光完全照在纸屏上影子也不见了。

实验结论:影子形成的两个条件是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实验名称:探究太阳与影子关系的实验(2、太阳和影子)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实验获知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实验材料:一只手电筒(代表太阳)、一根铅笔(代表物体)实验步骤:1、将铅笔竖直立在桌面上。

2、将手电筒平放在桌面上,距离铅笔大约一尺左右,打开手电筒让光束照射在铅笔上,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的影子,并用粉笔将影子描绘下来。

3、拿起手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沿弧线轨迹在铅笔的南侧,自东向西移动。

始终保持手电筒与铅笔大约一尺左右的距离,电筒每移动一点距离,注意停留下来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影子的样子,并随时将影子描绘下来。

4、保持这样的观察方法直至手电筒围绕铅笔正好转半圈。

将上面的实验重复几次,可以每次更换铅笔的高度与位置,其他试验方法保持不变。

描绘影子时可更换不同颜色的彩笔,以免混淆。

根据实验,分析影子随手电筒的光变化的规律,同时分析手电筒位置的变化引起光线变化的情况。

实验现象:铅笔影子的变化与手电筒的位置密切相关。

影子与手电筒的光方向相反。

当手电筒的光斜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长,光线较暗;当手电筒的光直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短,光线较强。

实验结论:影子总出现在背光一面;影子在一天中有方向不同和长短变化的不同。

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

(实验说明: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

六年级上册一、P14第5课蜡烛的变化方法有:1、用小刀切块,放在铁片上加热,再遇冷。

2、点燃。

教材P14有个实验记录表:蜡烛在点燃、熔化两种实验方法下的现象。

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

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为看清点燃时的变化,可把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烟尘、水蒸气)。

实验得知,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二、P16第6课食盐和水泥用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一)食盐的变化器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

方法: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到食盐看不到了。

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到食盐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

(二)水泥的变化器材: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

方法:把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到它成了水泥浆。

把水泥浆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烘干,得到了水泥块。

然后,用小锤敲碎它,又得到了水泥块粉。

最后再加水搅拌,不能变成水泥浆。

总结出: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

三、P19第7课铁生锈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变化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让学生交流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重点是培养对比实验的能力。

做“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需要准备: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方法:(一)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二)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2、半瓶水,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实验一实验名称:用感官辨认物体实验器材:几个杯子,分别装有等量的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等,并编号。

玻璃棒。

实验步骤:第一:用眼睛观察,辨别出酱油。

第二:用鼻子闻,可以辨别出白酒、白醋。

第三:用舌头尝,可以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

实验二实验名称:哪杯水热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1、在1号、2号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差相对不大),用手来触摸一下,判断并说出哪杯水热。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1号杯中水的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1号烧杯水中,观察、读数。

4、测2号杯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2号烧杯水中,观察、读数。

5、比较两次测得的温度。

实验结论:实验测得1号杯中水的温度是(),2号杯中水的温度是()。

实验三实验名称:热水温度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水温计、铁架台、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

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实验四实验名称:哪杯水多实验器材:广口瓶、锥形瓶、玻璃杯、量筒、水。

实验步骤:1、在光口瓶、锥形瓶、玻璃杯中倒入水。

2、估测哪杯水多3、用量筒分别测出广口瓶、锥形瓶、玻璃杯中的水的体积,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

4、比较三杯水的多少。

实验结论:广口瓶()ml、锥形瓶()ml、玻璃杯()ml实验五实验名称: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实验器材:各种形态的不倒翁实验步骤:1、玩不倒翁,并观察不倒翁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拆开不倒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论:上轻下重,底面半球形是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实验六实验名称:认识水实验器材:水、烧杯、筷子、牛奶、橡皮、木块、各种饮料、不同形状的空饮料瓶或杯子等。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1)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1)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共计20 个)●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1.动物的四肢)实验器材:2个方凳、4块方巾、4根线绳实验目的:研究猫足的肉垫的作用。

实验步骤: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

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

●实验名称:观察鱼(2.动物的皮肤)实验器材:(1)鱼缸、鲤鱼;(2)气球、洗洁精、水槽、线绳。

实验目的:观察鲤鱼身体表面的特征及作用。

实验步骤:1、观察鲤鱼身体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思考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2、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的鳞片、黏液和侧线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些特点对鱼的游泳有什么作用?3、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推想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浅色,近乎白色,这种保护色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鲤鱼的鳞片硬硬的,能保持鱼的外形,保护内部器官;表面附有黏液,滑滑的,能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侧线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鸟翅膀的特点(3.动物的翅膀)实验器材:(1)羽毛、小盘、滴管、烧杯、剪刀;(2)2张方形折纸实验目的:观察鸟的翅膀,认识鸟的翅膀适应环境的特点。

实验步骤:(一)1、掂一掂,感受鸟的羽毛的总量。

2、在羽毛上滴上水,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剪刀剖开羽毛看结构。

实验现象及结论:鸟的羽毛轻;不易沾水;羽毛中间有空隙。

这些特点说明鸟的羽毛具有质量轻,防水,有护体、保温、适于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

(二)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共计20 个)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1.动物的四肢)实验器材:2个方凳、4块方巾、4根线绳实验目的:研究猫足的肉垫的作用。

实验步骤: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

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

实验名称:观察鱼(2.动物的皮肤)实验器材:(1)鱼缸、鲤鱼;(2)气球、洗洁精、水槽、线绳。

实验目的:观察鲤鱼身体表面的特征及作用。

实验步骤:1.观察鲤鱼身体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思考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2.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的鳞片、黏液和侧线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些特点对鱼的游泳有什么作用?3.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推想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浅色,近乎白色,这种保护色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鲤鱼的鳞片硬硬的,能保持鱼的外形,保护内部器官;表面附有黏液,滑滑的,能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侧线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鸟翅膀的特点(3.动物的翅膀)实验器材:(1)羽毛、小盘、滴管、烧杯、剪刀;(2)2张方形折纸实验目的:观察鸟的翅膀,认识鸟的翅膀适应环境的特点。

实验步骤:(一)1.掂一掂,感受鸟的羽毛的总量。

2.在羽毛上滴上水,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剪刀剖开羽毛看结构。

实验现象及结论:鸟的羽毛轻;不易沾水;羽毛中间有空隙。

这些特点说明鸟的羽毛具有质量轻,防水,有护体、保温、适于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

(二)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方案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方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实验名称: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实验材料:手电筒、橡皮、细绳、纸屏。

实验猜想:影子形成的条件是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实验方案:1、用细线把橡皮拴好,吊起来,放到纸屏前面。

2、打开手电简,用手电筒的光照橡皮,观察现象。

3、关闭手电筒,观察纸屏上的变化。

4、再打开手电简,拿走橡皮,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打开手电筒,发现橡皮的影子留在了纸屏上。

2.关闭手电筒,纸屏上没有了橡皮的影子。

3.再打开手电筒,拿走橡皮,发现手电简的光完全照在纸屏上,影子也不见了。

实验结论:影子形成的条件是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实验名称:探究太阳与影子关系的实验实验材料:一只手电筒(代表太阳)、一根铅笔(代表物体)实验猜想:影子总出现在背光一面;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

实验方案:1、将铅笔立在桌面上。

2、将手电筒平放在桌面上,距离铅笔大约一尺左右,打开手电筒让光束照射在铅笔上,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的影子。

3、用手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自东向西移动,观察铅笔影子的样子。

实验现象:1、铅笔影子的变化与手电筒的位置密切相关。

2、影子与手电筒的光方向相反。

3、手电筒的光斜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长;当手电筒的光直射铅笔时,铅笔的影子比较短。

实验结论:影子总出现在背光一面;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

●实验名称:怎样加快溶解实验器材:烧杯、玻棒、冰糖(块状、研碎各适量)或者粗盐和细盐。

实验猜想:搅拌、加热和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冰糖的溶解。

实验方案:1、在两个烧杯中放入相同温度、相同数量的水,然后加入相同数量研碎的冰糖。

一个杯子里的冰糖用玻棒搅拌,另一个杯子里的冰糖静止自然溶解。

观察冰糖的溶解速度。

2、在两个烧杯中放入相同数量的研碎的冰糖,然后在一个烧杯中放入一定数量的热水,在另一个烧杯中放入相同数量的冷水(同时放两种水)。

静止自然溶解,观察冰糖的溶解速度。

3、在两个烧杯中放入相同温度、相同数量的水,然后往两个杯子里同时放入相同数量的冰糖(一份研碎,一份块状)。

2019年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名称及操作步骤

2019年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名称及操作步骤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共计20 个)●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1.动物的四肢)实验器材:2个方凳、4块方巾、4根线绳实验目的:研究猫足的肉垫的作用。

实验步骤: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

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

●实验名称:观察鱼(2.动物的皮肤)实验器材:(1)鱼缸、鲤鱼;(2)气球、洗洁精、水槽、线绳。

实验目的:观察鲤鱼身体表面的特征及作用。

实验步骤:1、观察鲤鱼身体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思考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2、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的鳞片、黏液和侧线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些特点对鱼的游泳有什么作用?3、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推想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浅色,近乎白色,这种保护色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鲤鱼的鳞片硬硬的,能保持鱼的外形,保护内部器官;表面附有黏液,滑滑的,能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侧线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鸟翅膀的特点(3.动物的翅膀)实验器材:(1)羽毛、小盘、滴管、烧杯、剪刀;(2)2张方形折纸实验目的:观察鸟的翅膀,认识鸟的翅膀适应环境的特点。

实验步骤:(一)1、掂一掂,感受鸟的羽毛的总量。

2、在羽毛上滴上水,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剪刀剖开羽毛看结构。

实验现象及结论:鸟的羽毛轻;不易沾水;羽毛中间有空隙。

这些特点说明鸟的羽毛具有质量轻,防水,有护体、保温、适于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

(二)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大全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大全

青岛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三年级上册一、P18第6课哪杯水热【实验名称】温度计的使用【实验目的】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器材】烧杯、水、温度计【实验步骤】1、(温度计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使用时,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3、3—5分钟后,等温度计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此时水的温度是摄氏度。

【实验说明】规范读、写温度的单位。

即:摄氏度℃二、P38第14课水往高处走【实验名称】探究水往高处走的秘密(或物体的毛细现象)【实验目的】了解毛细现象,能解决水往高处走的秘密【实验器材】毛巾(或布条)、红墨水、实心和空心的玻璃管(粗细不同)、纸片、水槽【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倒入水,滴入几滴红墨水(为了便于观察),使水变成红色。

2、将实验材料一端同时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现象,发现:水沿着布条(或毛巾)、空心玻璃棒、纸片等材料向上爬,而不会沿着实心管上升。

还发现粗细不同的空心管,细管的水升得高,粗管的水升得低。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空隙越大,升得越高;反之升得低。

【实验说明】了解生活中毛细现象实例:(1)浸在脸盆里的毛巾滴水;(2)用粉笔吸滴在纸上的水;(3)用卫生纸吸洒在衣服上的油;(4)酒精灯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顶端……三、P34第12课改变浮和沉【实验名称】改变物体的浮和沉【实验目的】了解改变沉浮的基本方法【实验器材】盛有水的水槽、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一个空的、一个盛有沙子)、盐、塑料泡沫【实验步骤】1、首先把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塑料泡沫放入水中,看到橡皮泥、鸡蛋、铝片、一个小瓶沉到水底,另一小瓶、塑料泡沫浮在水面。

2、把橡皮泥团捏成小船状,放在水中,它浮在了水面;把沉入水底的小瓶内物体倒出,放入水中时,它浮在了水面上;在沉着鸡蛋的水中加入盐,鸡蛋慢慢浮上了水面。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 下)实验操作方法指导-10页word资料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 下)实验操作方法指导-10页word资料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下)实验操作方法指导三年级上册(8个)●实验名称:哪杯水热(6、哪杯水热)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凉水、热水实验目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1、将两只烧杯分别盛上热水和凉水。

2、右手拿着温度计放入水中。

3、读出所测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7、水温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计时表、热水、铁架台、细绳实验目的: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内。

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注意: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温度计与烧杯位置不变,不能将温度计拿出烧杯读数。

实验现象:热水的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实验名称:哪杯水多(8、哪杯水多)实验器材:集气瓶、锥形瓶、平底烧瓶、量筒实验目的: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1、分别往三种不同形状的杯子中倒入液面高低相同的水。

2、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1)使用时须选用合适的规格,不要用大量筒计量小体积的液体,也不要用小量筒多次量取大体积的液体,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2)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修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3)应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子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平;看凹处,读得准。

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实验大全

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实验大全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共计20 个)1.动物的四肢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实验器材:2个方凳、4块方巾、4根线绳实验目的:研究猫足的肉垫的作用。

实验步骤: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

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

2.动物的皮肤实验名称:观察鱼实验器材:(1)鱼缸、鲤鱼;(2)气球、洗洁精、水槽、线绳。

实验目的:观察鲤鱼身体表面的特征及作用。

实验步骤:1、观察鲤鱼身体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思考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2、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的鳞片、黏液和侧线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些特点对鱼的游泳有什么作用?3、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推想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浅色,近乎白色,这种保护色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鲤鱼的鳞片硬硬的,能保持鱼的外形,保护内部器官;表面附有黏液,滑滑的,能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侧线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3.动物的翅膀实验名称:观察鸟翅膀的特点实验器材:(1)羽毛、小盘、滴管、烧杯、剪刀;(2)2张方形折纸实验目的:观察鸟的翅膀,认识鸟的翅膀适应环境的特点。

实验步骤:(一)1、掂一掂,感受鸟的羽毛的总量。

2、在羽毛上滴上水,观察有什么现象?3、用剪刀剖开羽毛看结构。

实验现象及结论:鸟的羽毛轻;不易沾水;羽毛中间有空隙。

这些特点说明鸟的羽毛具有质量轻,防水,有护体、保温、适于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

(二)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方法指导三年级上册(8个)●实验名称:哪杯水热(6、哪杯水热)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凉水、热水实验目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1、将两只烧杯分别盛上热水和凉水。

2、右手拿着温度计放入水中。

3、读出所测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7、水温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计时表、热水、铁架台、细绳实验目的: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内。

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注意: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温度计与烧杯位置不变,不能将温度计拿出烧杯读数。

实验现象:热水的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实验名称:哪杯水多(8、哪杯水多)实验器材:集气瓶、锥形瓶、平底烧瓶、量筒实验目的: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1、分别往三种不同形状的杯子中倒入液面高低相同的水。

2、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1)使用时须选用合适的规格,不要用大量筒计量小体积的液体,也不要用小量筒多次量取大体积的液体,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2)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修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3)应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子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平;看凹处,读得准。

”●实验名称:物体的浮和沉(11、有趣的浮沉现象)实验器材: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实验目的: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步骤: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发现?实验现象: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短。

实验结论:下沉的砝码,由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使得钩码的重变轻了,提起时所用的力小了,所以橡皮筋比较短。

说明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名称:改变浮和沉(12、改变浮和沉)实验器材:带盖的空牙膏皮(铝制)、剪刀、一杯水实验目的: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实验步骤:1、将瘪的空牙膏皮的尾部剪去,放进水杯里,可以看到牙膏皮下沉。

2、取出牙膏皮,可将牙膏皮捏成船形,放在水面上,会看到它浮在水面上。

如果想使牙膏皮竖直浮起来,可以从它尾部剪开处用手指将它扒开,使它稍稍鼓起,再次将它放到水杯里,可看到它会竖直浮在水面上。

注意:在做让牙膏竖直浮起来的实验时,只需将牙膏皮的尾部稍稍鼓起一些,若将牙膏整体都扒开,搞得太鼓,再放入水中,牙膏皮就难以竖直地浮在水中而要倒下并下沉,因此要掌握好牙膏皮鼓起的程度。

(让浮着的物体沉下去)●实验名称:水面的张力(13、水面的秘密)实验器材:水、玻璃杯、胶头滴管、曲别针实验目的:证明水有表面张力实验步骤:1、将玻璃杯用滴管帮助装满水,直到能清晰看到水的凸面为止。

2、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要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

3、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的数量。

注意:实验的桌子一定要平稳,最后放入的曲别针使水溢出,不计入数量。

实验现象:水的表面有张力。

●实验名称:毛细现象(14、水往高处走)实验器材:水槽、布条、实心和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实验目的: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

2、将各种实验材料的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哪些材料可让水往上爬,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水沿着布条、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材料向上爬。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21、空气的成分)实验器材:蜡烛、去掉底的塑料饮料瓶、培养皿、红色水、火柴实验目的:认识到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气体,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判断出空气中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

实验步骤:1、在三个培养皿内分别粘好三个一样长的蜡烛,倒入同样多的红色水,并分别点燃蜡烛。

2、把一大一小两个饮料瓶(瓶上拧紧瓶盖)分别同时罩到两支燃烧着的蜡烛上,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用小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先熄灭,用大饮料瓶罩的住的蜡烛后熄灭,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那支蜡烛没有熄灭。

蜡烛熄灭后,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

实验结论:燃烧只消耗了部分空气,瓶内还有空气。

(如果瓶内没有空气了,水会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占据瓶子的全部空间)3、往培养皿内倒入红色水,使水面略高于瓶内的水面。

4、拧开瓶盖,把点燃的火柴迅速插入饮料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立即熄灭。

实验说明: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判断出空气是一种混合体,至少有两种气体组成。

三年级下册(8个)●实验名称:小车的运动(1、小车的运动)实验器材:计时器、小车、尺子、垫圈、棉线实验目的: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和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1、用1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2、用2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3、用3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

注意:提醒学生保持不变的条件是:小车的重量、小车经过的距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

每个实验要做三次以上,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现象:垫圈越多,小车跑得越快,也就是拉力越大,小车跑得越快。

●实验名称:摩擦力(2、玩滑梯的启示)实验器材:弹簧秤、木块、粗糙的木板、比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实验目的: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实验步骤:1、把木块放在粗糙的木板上拖拉,用弹簧秤测出所需的拉力。

2、把木块放在比较光滑的木板上拖拉,用弹簧秤测出所需的拉力。

3、把木块放在非常光滑的塑料板上拖拉,用弹簧秤测出所需的拉力。

4、比较三次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实验结论: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相反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实验名称:简易天平(3、跷跷板)实验器材:天平、橡皮、木块等一些小物品实验目的:了解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实验步骤:1、在天平左盘放上橡皮,右盘放上砝码,称出重量。

2、在天平左盘放上其他小物品,右盘放上砝码,称出重量。

注意:天平的使用方法:(1)在称量物品时,左盘放被称量的物品,右盘放砝码;(2)如天平不平衡,再调整游码,使之平衡;(3)最后根据砝码和游码的指示判断出物品的质量;(4)取用砝码时,不要用手直接拿,要用镊子夹取。

●实验名称:有趣的磁铁(5、有趣的磁铁)实验器材:磁铁、曲别针、图钉、细线等实验目的:探究磁铁的各种性质实验步骤:1、用磁铁吸铁制物品和非铁制物品。

2、用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分别吸图钉或大头针,看哪个地方的吸的多。

3、用细线将磁铁悬吊起来,等静止后观察磁铁的两端分别指向什么方向。

4、用两块一样的磁铁,同极放在一起,异极放在一起,看有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有磁性(能吸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有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中间磁力弱,两头磁力强。

●实验名称:制作指南针(6、指南针)实验器材:磁铁、吹塑纸片、缝衣针、塑料杯、水实验步骤:1、用磁铁沿同一方向把缝衣针摩擦几十次(使缝衣针磁化),做成小磁针。

2、把摩擦好的小磁针插在吹塑纸上。

3、把它放在水中,转动塑料杯,观察针尖的指向。

4、根据磁针的指向,在塑料杯边贴上“东、南、西、北”。

注意:不要让针尖伤着手。

●实验名称:制作计时工具(沙漏)(10、制作计时工具)实验器材:两个塑料瓶(带盖)、剪刀、硬度适中的纸、胶带、沙子实验步骤:1、分别在两个瓶盖的中心各钻一个能让细沙均匀流过的小孔。

2、把甲瓶装满沙后盖上盖,把甲瓶倒放在乙瓶上,使两个瓶盖的小孔相对,细沙可以流到乙瓶中去。

3、看着表,每隔1分钟轻轻摇动乙瓶,使沙子平铺在瓶内,用笔在瓶外划个记号,标上“1”;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划上“2、3、4……”等时间记号。

4、沙子流完后,把甲乙两瓶位置换过来,用同样的方法,在甲瓶外画好时间记号。

5、用胶带将甲乙两瓶的瓶口处连接起来。

使用方法:在开始做练习题的时候,把两个瓶子架好,让沙子流动。

做完题后,看一看瓶子,就知道用了多少时间。

●实验名称:灯泡亮了(11、灯泡亮了)实验器材:电流实验盒(电池、灯泡、开关、导线、电池夹)实验目的: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步骤:1、观察开关、电池夹等相关材料的特点。

2、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

3、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4、断开开关,观察现象。

注意:实验时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

●实验名称:谁的本领大(13、谁的本领大)实验器材:电流实验盒、铁钉、木条、铝片、塑料片、毛线、玻璃、铜丝等实验目的:验证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实验步骤:1、检测电路:先将检测电路中的夹子夹在一起,灯泡亮表示电路通。

2、用夹子分别夹住铁钉、木条、铝片、塑料片、毛线、玻璃、铜丝等,观察灯泡是否亮,并将鉴别后的材料分成两类。

实验结论:灯泡亮的一类为:钉子、铜丝、铝片。

像钉子、铁丝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灯泡不亮的一类为:木条、玻璃、毛线、塑料片。

像玻璃、纸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四年级上册(11个)●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2、我们的营养)实验器材:酒精灯、碘酒、馒头、滴管、瘦肉、花生、白纸、碟子实验目的:检验食物营养的成分实验步骤: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实验现象及结论: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实验名称:溶解(4、水变咸了)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沙子、粉笔末、高锰酸钾实验目的:认识溶解的特点,理解溶解的定义。

实验步骤: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取适量的食盐、面粉、粉笔末、高锰酸钾,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

在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