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合集下载

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报告

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报告

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报告一、引言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它关系到银行的生存与发展。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银行流动性状况,加强风险管理,特编写本监测报告。

二、银行流动性风险概述(一)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法及时以合理成本获取资金以满足支付义务和正常业务开展所需资金的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的分类1、资金流动性风险指银行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价格筹集到足够资金来满足客户提款和合理贷款需求的风险。

2、市场流动性风险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银行难以在不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出售资产以获取资金的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的影响1、声誉受损无法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可能导致银行声誉下降,客户流失。

2、经营困难严重的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银行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

三、监测指标与分析(一)流动性比例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该比例反映了银行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匹配程度。

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流动性比例进行监测,发现我行流动性比例保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但近期有小幅下降的趋势。

(二)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核心负债依存度越高,银行的负债结构越稳定。

监测数据显示,我行核心负债依存度较为稳定,但仍有提升空间。

(三)存贷比存贷比=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存贷比过高可能意味着银行资金运用过度,流动性风险增加。

目前我行存贷比处于监管要求范围内,但接近上限,需密切关注。

(四)流动性缺口流动性缺口=未来一定时期内资金流入资金流出对未来不同期限的流动性缺口进行预测和分析,发现短期内流动性缺口较小,但中期和长期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压力。

四、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分析(一)宏观经济环境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贷款违约增加,影响银行资金回流。

2、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如利率变动、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会对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产生影响。

(二)行业竞争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加剧,银行可能为了争夺客户资源而过度放贷或降低资金成本,增加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

(一)风险水平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

1.流动性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包括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按照本币和外币分别计算。

1.1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不应低于25%。

1.2核心负债比例为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不应低于60%。

1.3流动性缺口率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0%。

2.信用风险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三类指标。

2.1不良资产率为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不应高于4%。

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一个二级指标;不良贷款率为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应高于5%。

2.2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5%。

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一个二级指标;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0%。

2.3全部关联度为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50%。

3.市场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因汇率和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包括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和利率风险敏感度。

3.1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20%。

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可同时采用其他方法(比如在险价值法和基本点现值法)计量外汇风险。

3.2利率风险敏感度为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的影响与资本净额之比,指标值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根据风险监管实际需要另行制定。

4.操作风险指标衡量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表示为操作风险损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二)风险迁徙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引言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资金流动存在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无法满足债务或其他付款义务的潜在风险。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日常运营中会面临各种流动性风险。

有效管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对于银行的稳健经营极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我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管理,以保障银行的平稳运营。

分析与评估流动性风险概述流动性风险是银行普遍面临的风险之一,它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可控制的资金流出和金融市场的震荡等。

流动性风险可能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和偿付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流动性风险的监测指标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流动性风险,我行建立了一套监测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指标:1.短期债务覆盖比率:用于评估我行应对短期债务偿付能力的指标。

2.现金流量覆盖比率:用于评估我行现金流量与债务付款的匹配程度。

3.流动性资产比例:用于评估我行资产中流动性较强的比例。

4.短期债务到期规模:用于评估我行近期应偿付的债务规模。

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流动性风险的程度和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状况。

2.资本结构:银行的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有着直接影响。

3.资产质量:资产质量低下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加剧。

4.客户存款结构:客户存款结构的变化可能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重要影响。

管理措施为了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我行采取了以下措施: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我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明确我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目标和原则。

2.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指南。

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我行建立了一套应急预案,用于在流动性风险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和处理。

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应急团队的组建和权限分配。

2.资金来源的紧急调整方案。

9大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表

9大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表

流动性覆盖率用来确定在监管部门设定的短期严重压力情景下,一个机构所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
设定的压力情景包括了单个机构和整个系统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冲击的情况。

具体包括:
1)机构的公共信用评级显著下降;
2)部分存款流失;
3)无担保批发融资流失;
4)担保融资显著缩减;以及
5)对衍生品交易提出抵押品追加要求,对表外契约性与非契约性风险暴露(含已承诺信贷额度和流动性便利)提出高额
碍的、优质的流动性资产的数量,以便应对此种情景下的资金净流出。

具体包括:
已承诺信贷额度和流动性便利)提出高额提款要求。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1.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1)资产负债结构。

由于“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引起到期日缺口,而银行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极少情况下能够正好弥补因支付负债而引致的现金流出,从而产生流动性问题。

(2)央行货币政策。

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如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受到控制,由于整个社会货币数量和信用总量的减少,资金呈紧张趋势,存款数量减少,挤兑的可能性增加,贷款需求增高,同时商业银行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满足客户需求,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

(3)金融市场发育程度。

由于金融市场包括存款市场、贷款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等,其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商业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主动取得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

(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发生往往打乱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计划,引发流动性危机。

(5)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

利率变化会影响银行流动资产的变现价值和增加外部筹资成本,利率预期的上升与下降均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6)银行信用。

银行的信用主要取决于净资产状况、稳定的收入、向外披露信息质量和政府的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之所以未发生流动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信用。

(一)综合指标分析1.存贷比分析:比值逐渐下降,但是仍显过高。

存贷比是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之间的比例,即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它是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指标。

贷款被认为是商业银行中流动性最低的资产;而存款则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存贷比值越大,即发放贷款占吸收存款的比例越高,就预示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因为不具流动性的贷款占用了更多稳定的资金来源。

近几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断下降,从1998年的90%左右下降到2004年的74%左右,存贷比的不断下降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下降的同时,绝对比值仍显过高。

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分析

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分析

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分析秦霞【摘要】巴塞尔协议III首次引入了可量化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指标短期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为全球流动性风险监管提供了标准化工具。

我国银监会引入LCR,和流动性比率共同作为中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

分析LCR和流动性比率这两个指标的异同,对流动性风险防范与监管具有重大意义。

总体看来,与侧重静态考核、表内业务监管的流动性比率相较,LCR更好地实现了对银行业务和风险的综合考量以及对流动性风险的提前预测,体现了全球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方向。

【期刊名称】《呼伦贝尔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4)004【总页数】6页(P36-40,55)【关键词】巴塞尔Ⅲ;流动性风险;LCR;流动性比率【作者】秦霞【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北京 10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33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全面爆发直接导致了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进而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危机后各国都重视并加强了对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监管,作为相应的对策,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流动性风险监管新规及实施细则,首次引入了可量化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指标短期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LCR),并要求各参与国的商业银行到2019年1月LCR达标率不低于100%,这就是所谓的巴塞尔协议III。

中国银监会积极借鉴巴塞尔协议 III的流动性标准,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几经修改,在2015年10月1日施行的最新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了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LCR和流动性比率,并要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在2018年底前达到100%。

这两个指标构成了我国监测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最为重要的风向标,本文的目的即在于通过比较这两个指标,最终证明LCR作为巴塞尔协议III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较之我国长期以来所使用的流动性比率指标更具优势,其特点体现在:对流动性风险更加具前瞻性;较为全面地体现了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综合考量;兼顾监管了银行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等。

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与应对措施

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与应对措施

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与应对措施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流动性风险成为了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企业或金融机构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其债务支付和业务运营需求的风险。

这种风险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信用评级下降、甚至破产倒闭。

因此,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和应对至关重要。

一、流动性风险的监测1、现金流量监测现金流量是企业流动性的最直接体现。

通过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

例如,关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否能够覆盖日常运营成本和债务支付,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是否合理,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是否能够满足资金需求等。

2、资金流动性比率分析常用的资金流动性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在短期内用流动资产变现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则在流动比率的基础上扣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更能反映企业的即时偿债能力。

现金比率则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最严格的流动性衡量指标。

3、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和币种结构是否匹配。

如果企业的短期负债占比较高,而流动资产不足以覆盖,就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

同样,如果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在币种上不匹配,汇率波动可能导致流动性问题。

4、市场流动性监测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还需要关注市场的整体流动性状况。

包括市场利率水平、资金供求关系、债券和股票市场的交易活跃度等。

市场流动性的变化可能会影响金融机构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融资成本。

二、流动性风险的应对措施1、建立合理的资金预算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计划和财务状况,制定详细的资金预算。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资金收支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资金的有序流动。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资金预算进行动态调整,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2、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合理配置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尽量使资产的到期日与负债的到期日相匹配。

主要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主要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主要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主要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一)流动性比例流动性风险指标就是指银行一个月内到期的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比例。

流动性比例要求不低于25%。

流动性比例=一个月内到期流动性资产余额/一个月内到期的流动性负债余额×100%其中: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她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证券投资与其她一个月内到期的可变现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与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与其她一个月内到期负债。

(二)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覆盖率就是指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除以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

流动性覆盖率要求不低于100%。

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资产/未来30日内资金净流出×100% 其中:流动性资产=∑各类流动性资产金额×折算率未来30日内净现金流出=现金流出量-min(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的75%)。

(三)净稳定资金比例净稳定资金比例就是计算银行一年以内可用的稳定资金与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之比。

净稳定资金比例要求不低于100%。

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100%其中:可用稳定资金=∑各类权益与负债×相应的稳定资金比例系数所需的稳定资金=各类资产与表外风险暴露×相应的所需稳定资金系数。

(四)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率就是指银行90天内到期的资产负债间缺口与同期到期的资产余额之比。

流动性缺口率要求不低于-10%。

流动性缺口率=90天内到期的期限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资产与表外收入×100%其中:90天内到期期限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资产与表外收入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负债与表外支出。

(五)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依存度就是指银行的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的比率。

关于流动性风险监测参考指标的说明

关于流动性风险监测参考指标的说明

附件三:关于流动性风险监测参考指标的说明一、流动性缺口(一)流动性缺口是指以合同到期日为基础,按特定方法测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外有关项目未来一定期限的现金流量,并将现金流入与流出相减获得的差额。

(二)计算公式未来一定期限内的流动性缺口=未来一定期限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未来一定期限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三)计算口径未来一定期限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未来一定期限内到期的表内资产+未来一定期限内到期的表外收入未来一定期限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未来一定期限内到期的表内负债+未来一定期限内到期的表外支出活期存款中的稳定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审慎估算。

二、流动性缺口率(一)流动性缺口率是指未来一定期限内商业银行流动性缺口与同期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的比例。

(二)计算公式流动性缺口率=未来一定期限内的流动性缺口/同期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100%(三)计算口径同期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同期内到期的表内资产+同期内到期的表外收入活期存款中的稳定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审慎估算。

三、核心负债比例(一)核心负债比例是指商业银行中长期、较为稳定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

(二)计算公式核心负债比例=核心负债/总负债 100%核心负债包括距离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的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中的稳定部分。

总负债是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

活期存款中的稳定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审慎估算。

四、最大十家存款客户存款比例(一)最大十家存款客户存款比例是指商业银行前十大存款客户存款合计余额占各项存款的比例。

(二)计算公式最大十家存款客户存款比例=最大十家存款客户存款余额合计/各项存款余额*100%五、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一)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同业拆借、同业存放和卖出回购款项等业务从最大十家同业机构交易对手处获得的资金来源占总负债的比例。

(二)计算公式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最大十家同业机构交易对手同业拆借+同业存放+卖出回购款项)/总负债余额*100%六、同业市场负债比例(一)同业市场负债比例是指银行从同业机构交易对手处获得的资金占总负债的比例。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1.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1)资产负债结构。

由于“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引起到期日缺口,而银行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极少情况下能够正好弥补因支付负债而引致的现金流出,从而产生流动性问题。

(2)央行货币政策。

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如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受到控制,由于整个社会货币数量和信用总量的减少,资金呈紧张趋势,存款数量减少,挤兑的可能性增加,贷款需求增高,同时商业银行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满足客户需求,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

(3)金融市场发育程度。

由于金融市场包括存款市场、贷款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等,其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商业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主动取得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

(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发生往往打乱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计划,引发流动性危机。

(5)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

利率变化会影响银行流动资产的变现价值和增加外部筹资成本,利率预期的上升与下降均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6)银行信用。

银行的信用主要取决于净资产状况、稳定的收入、向外披露信息质量和政府的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之所以未发生流动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信用。

(一)综合指标分析1.存贷比分析:比值逐渐下降,但是仍显过高。

存贷比是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之间的比例,即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它是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指标。

贷款被认为是商业银行中流动性最低的资产;而存款则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存贷比值越大,即发放贷款占吸收存款的比例越高,就预示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因为不具流动性的贷款占用了更多稳定的资金来源。

近几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断下降,从1998年的90%左右下降到2004年的74%左右,存贷比的不断下降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下降的同时,绝对比值仍显过高。

银行业风险监测与评估指标

银行业风险监测与评估指标

银行业风险监测与评估指标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银行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为了保障银行的稳健运营,有效地识别、衡量和管理风险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依靠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风险监测与评估指标。

这些指标就像是银行的“健康检测仪”,能够帮助银行管理层和监管机构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信用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它指的是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用风险指标:1、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指不良贷款在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不良贷款包括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

这个指标反映了银行贷款资产的质量状况。

不良贷款率越高,说明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越大。

2、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覆盖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金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率。

它反映了银行对不良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

较高的贷款拨备覆盖率意味着银行有更充足的准备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损失。

3、逾期贷款率逾期贷款率是指逾期贷款在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逾期贷款是指借款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还款日期归还的贷款。

这个指标能够及时反映银行贷款的偿还情况,是信用风险的早期预警指标之一。

4、客户信用评级银行通常会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根据其财务状况、还款能力、信用记录等因素将客户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

客户信用评级的分布情况可以反映银行客户群体的信用风险水平。

二、市场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等)导致银行资产或负债价值发生变化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1、利率风险指标(1)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是指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

当利率发生变化时,利率敏感性缺口会影响银行的净利息收入。

(2)久期缺口久期缺口用于衡量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利率风险暴露程度。

久期越长,资产或负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越高。

2、汇率风险指标(1)外汇敞口头寸外汇敞口头寸是指银行在外汇买卖中,未进行套期保值的外汇多头或空头头寸。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衡量银行风险程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这些指标涵盖了银行的资产质量、流动性、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等关键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1.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银行贷款资产质量的指标。

它表示不良贷款在总贷款中的比例。

较高的不良贷款率意味着银行风险较高,可能面临来自违约和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

2. 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资本实力的指标。

它表示银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

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意味着银行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 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是衡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指标。

它表示银行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比例。

较低的流动性比率意味着银行可能面临资金不足和借款能力下降的风险。

4. 资本净利润率:资本净利润率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

它表示银行经营利润与资本的比例。

较高的资本净利润率意味着银行具备较强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需要定期监测和报告这些核心指标,以确保其风险管理和监管合规性。

监管机构会根据这些指标评估银行的风险水平,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些指标也提供了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评估银行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存款储备、贷款发放、支付结算等重要职责。

然而,由于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和风险的存在,银行需要进行风险监管来确保其稳定运营和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评估银行风险程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工具,对于银行经营和监管机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衡量其贷款资产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不良贷款率反映了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程度。

当不良贷款率较高时,意味着银行所持有的一部分贷款面临违约风险,可能导致银行资产减值和利润下降。

因此,监管机构通常设定了不同的不良贷款率阈值,超过这个阈值的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风险和确保资产质量。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1.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1)资产负债结构。

由于“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引起到期日缺口,而银行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极少情况下能够正好弥补因支付负债而引致的现金流出,从而产生流动性问题。

(2)央行货币政策。

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如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受到控制,由于整个社会货币数量和信用总量的减少,资金呈紧张趋势,存款数量减少,挤兑的可能性增加,贷款需求增高,同时商业银行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满足客户需求,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

(3)金融市场发育程度。

由于金融市场包括存款市场、贷款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等,其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商业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主动取得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

(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发生往往打乱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计划,引发流动性危机。

(5)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

利率变化会影响银行流动资产的变现价值和增加外部筹资成本,利率预期的上升与下降均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6)银行信用。

银行的信用主要取决于净资产状况、稳定的收入、向外披露信息质量和政府的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之所以未发生流动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信用。

(一)综合指标分析1.存贷比分析:比值逐渐下降,但是仍显过高。

存贷比是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之间的比例,即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它是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指标。

贷款被认为是商业银行中流动性最低的资产;而存款则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存贷比值越大,即发放贷款占吸收存款的比例越高,就预示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因为不具流动性的贷款占用了更多稳定的资金来源。

近几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断下降,从1998年的90%左右下降到2004年的74%左右,存贷比的不断下降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下降的同时,绝对比值仍显过高。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1.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1)资产负债结构。

由于“短借长贷”的资产负债结构引起到期日缺口,而银行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极少情况下能够正好弥补因支付负债而引致的现金流出,从而产生流动性问题。

(2)央行货币政策。

央行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如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受到控制,由于整个社会货币数量和信用总量的减少,资金呈紧张趋势,存款数量减少,挤兑的可能性增加,贷款需求增高,同时商业银行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满足客户需求,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

(3)金融市场发育程度。

由于金融市场包括存款市场、贷款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等,其发育程度直接关系商业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主动取得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

(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发生往往打乱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计划,引发流动性危机。

(5)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

利率变化会影响银行流动资产的变现价值和增加外部筹资成本,利率预期的上升与下降均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6)银行信用。

银行的信用主要取决于净资产状况、稳定的收入、向外披露信息质量和政府的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居高不下,之所以未发生流动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信用。

(一)综合指标分析1 .存贷比分析:比值逐渐下降,但是仍显过高。

存贷比是发放贷款与吸收存款之间的比例,即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它是评判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指标。

贷款被认为是商业银行中流动性最低的资产;而存款则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存贷比值越大,即发放贷款占吸收存款的比例越高,就预示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越差,因为不具流动性的贷款占用了更多稳定的资金来源。

近几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不断下降,从1998 年的90% 左右下降到2004 年的74% 左右,存贷比的不断下降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下降的同时,绝对比值仍显过高。

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RRR、LCR和LD

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RRR、LCR和LD

一、引言
• •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RR)、流动性覆盖比(LCR)和存贷比(LD)都能调节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可用于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在部分国家(包括中国),RRR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宏观调控中发挥 重要作用。 我们认为,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RRR、LCR和LD有显著重叠,在不同经济 体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优势,没有必要同时叠加。
(二)欧元区:对LCR较为抵制
• 欧元区货币政策工具中包括RRR,主要用以稳定货币市场利率和应对银行体系 结构性的流动性短缺。但实际上,欧央行只针对部分负债(两年期以下存款 和债券)设定了2%的RRR要求,而且基本上没有做过任何调整。可见,RRR在 欧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中虽有一定的作用,但地位并不突出。由于RRR水平较低, 其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欧央行对LD没有任何限制,背后的逻辑与美国相似。但是,欧元区各国整体 上抵制LCR,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洲银行业的流动 性普遍紧张,而欧央行又不愿将法定存款准备金计入HQLA,使得欧洲银行业 的HQLA不足,很难达到LCR指标的监管要求。欧央行建议调整优质流动性资 产的定义,根据银行相对规模和整个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情况,将银行持有 的未设担保且符合央行担保品融资条件的非HQLA资产在一定限度内确认为 HQLA,此建议遭到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欧央行及有关国家认为,此时引入LCR会加剧银行业的流动性紧张状况,不利 于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因此现阶段比较抵制LCR。
• RR与LCR的不同主要体现在:RRR针对银行的一般存款,只对应银行负 债业务的一部分,不包括表外业务,也不区分存款的类别、性质与期 限等结构性因素。 • 当银行负债业务比较单一(以存款为主)时,RRR的约束力较强,可 以向银行和市场快速注入或抽取流动性,能够很好地传导货币政策。

十一项国资风险预警指标

十一项国资风险预警指标

十一项国资风险预警指标摘要:一、国资风险预警指标概述二、国资风险预警指标的具体内容1.总资产报酬率2.营业收入增长率3.利润总额变动率4.净利润变动率5.资产负债率6.流动比率7.速动比率8.应收账款周转率9.存货周转率10.总资产周转率11.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率正文:在我国,国有资产是指由国家所有、控制和管理的各类资产。

为了更好地监控国有资产的风险,我们制定了十一项国资风险预警指标,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国资风险预警指标概述国资风险预警指标是通过对国有资产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流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监测的指标体系。

这十一项指标涵盖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关键领域,为我们评估国有资产的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国资风险预警指标的具体内容1.总资产报酬率:反映企业运用总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用以评估企业的盈利水平。

2.营业收入增长率:衡量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情况,反映企业市场规模和成长潜力。

3.利润总额变动率:反映企业利润总额的变动情况,有助于判断企业的盈利稳定性。

4.净利润变动率:衡量企业净利润的变动情况,有助于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

5.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用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6.流动比率: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助于评估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7.速动比率:又称酸性测试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内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资产的比率,有助于评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8.应收账款周转率: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

9.存货周转率:反映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有助于评估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和流动性风险。

10.总资产周转率:衡量企业运用总资产的效率,有助于评估企业的营运能力和风险。

11.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情况,有助于评估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和风险。

流动性管理新规三个量化指标分析

流动性管理新规三个量化指标分析

57CHINABOND 2018. January流动性管理新规三个量化指标分析流动性管理新规主要修订内容2017年12月6日,监管部门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简称《流动性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此版在2014年3月实施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流动性办法》计划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新引入三个量化指标。

这三个指标是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匹配率,适用范围分别为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含)以上的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的商业银行、全部商业银行。

这些指标将与现有的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一起构成对商业银行具有约束力的审慎监管指标。

2.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测体系。

对部分监测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合理优化,强调其在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的运用。

3.细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要求。

如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融资管理等。

《流动性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定性要求,根据商业银行特点设定了差异化的定量监管标准,新增了三个流动性监控指标,并提出了统一的多维度流动性风险监测分析工具,构建了较完备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

从三个新增指标的计量方法上可以看出鲜明的监管态度。

净稳定资金比例净稳定资金比例旨在确保大型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稳定的资金来源,以满足各类资产和表外风险敞口对稳定资金的需求。

计算公式如下: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其中,作为分子的“可用的稳定资金”给予长期负债比短期负债更高的折算率,给予零售客户存款和小企业客户融资较批发融资更高的折算率,鼓励银行提高负债的稳定性。

郑葵方58债券2018.1宏观政策作为分母的“所需的稳定资金”用于估计资产因为需要展期,或无法在1年以内以较小成本通过出售或用作担保融资交易的抵押品方式变现,而需要进行融资的金额。

资产变现障碍越高、期限越长,就越需要更多的稳定资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一)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风险指标就是指银行一个月内到期得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得比例。

流动性比例要求不低于25%。

流动性比例=一个月内到期流动性资产余额/一个月内到期得流动性负债余额×100%
其中: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得同业往来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得应收利息及其她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得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得债券投资、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得证券投资与其她一个月内到期得可变现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一个月内到期得定期存款、一个月内到期得应付利息与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得中央银行借款与其她一个月内到期负债。

(二)流动性覆盖率
流动性覆盖率就是指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除以未来30日得资金净流出量。

流动性覆盖率要求不低于100%。

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资产/未来30日内资金净流出×100% 其中:流动性资产=∑各类流动性资产金额×折算率
未来30日内净现金流出=现金流出量-min(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得75%)。

(三)净稳定资金比例
净稳定资金比例就是计算银行一年以内可用得稳定资金与业务所需得稳定资金之比。

净稳定资金比例要求不低于100%。

净稳定资金比例=可用得稳定资金/业务所需得稳定资金×100%
其中:可用稳定资金=∑各类权益与负债×相应得稳定资金比例系数
所需得稳定资金=各类资产与表外风险暴露×相应得所需稳定资金系数。

(四)流动性缺口率
流动性缺口率就是指银行90天内到期得资产负债间缺口与同期到期得资产余额之比。

流动性缺口率要求不低于-10%。

流动性缺口率=90天内到期得期限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资产与表外收入×100%
其中:90天内到期期限缺口为90天内到期得表内资产与表外收入减去90天内到期得表内负债与表外支出。

(五)核心负债依存度
核心负债依存度就是指银行得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得比率。

核心负债依存度要求不低于60%。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

其中:核心负债包括剩余期限在3个月以上得定期存款与发行债券加上过去12个月活期存款得最低值。

(六)存贷款比例
存贷款比例就是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间得比例。

存贷款比例要求不高于75%。

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
(七)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就是指银行为适应资金营运得需要,用于保证存款支付与资金清算得货币资金占存款总额得比率。

超额备付金率=(在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 /人民币各项存款期末余额×100%
超额准备金存款就是指在人民银行准备金存款中高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得部分。

库存现金就是指现金或现金业务收支活动中得结余款,不含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得备付金。

三级流动性突发事件分级
(一)Ⅰ级流动性事件
Ⅰ级流动性事件指在系统内发生得,造成一个以上旗县级法人机构(不含)无法以合理成本满足对外支付与业务发展流动性需求得事件。

主要包括:
1、因市场大幅震荡、流动性枯竭,或发生区域性挤兑事件、金融风险波及农村信用社,或节假日前后得资金支付高峰等原因,造成日间可用头寸不足,无法依靠自身与同业融资满足所有得支付需求,并且造成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账户日终出现透支,短期内未能有效控制事态得;
2、因业务中断,如突然运作故障、支付清算系统出现问题或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事件导致客户提款困难,发生挤兑事件,短期内未能有效控制事态得;
3、受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等内外部因素得影响,大量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资产质量持续恶化,造成本机构流动性缺口持续增加,备付金持续匮乏,通过落实其她资金补充渠道,仍不能有效满足正常业务资金需求,并长期处于流动性危机状态,随时有可能引发支付风险。

4、因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造成流动性缺口不断扩大,且在短期内无法依靠自身与同业融资弥补流动性缺口得;
5、存款连续大幅下降或者最大10个存款人短期内有3个以上撤销全部存款账户,导致资金头寸不足。

(二)Ⅱ级流动性事件
Ⅱ级流动性事件指在一个旗县级法人机构范围内因上述原因(参照Ⅰ级流动性事件情形)发生得,造成该机构辖内多个分支机构(两个以上,含)无法以合理成本满足对外支付与业务发展流动性需求得事件,短期内内未能有效控制事态。

(三)III级流动性事件
III级流动性事件指在旗县级法人机构辖内分支机构范围内发生得,造成一个分支机构无法以合理成本满足对外支付与业务发展流动性需求得事件。

(四)除上述三级流动性应急事件外,当满足下列条件时,
各旗县级法人机构要启动特殊时期流动性管理应急计划
1、元旦、春节、五一与十一等重大节假日得前后10个工作日;
2、在人民银行得超额准备金在一周内存在3个以上工作日低于限额得;
3、辖内存、贷款业务出现异常波动。

存款下降或贷款增长额超过正常波动值,并且持续波动造成日间头寸严重不足,有可能影响正常支付得;
4、辖内存、贷款余额排名靠前得客户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或经营危机,有可能短期内撤销全部存款账户或形成大量不良信贷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