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一、概述在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中,填表说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填表方法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本文将对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中填表的要点进行详细的说明。
二、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1. 确定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抠除所得税后的净利润。
在填表过程中,需要准确计算会计利润的数值。
2. 确定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缴纳的税金。
在填表过程中,需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数值。
3. 调整会计利润。
在填表过程中,可能需要对会计利润进行一些调整,比如抠除非经常性损益、调整前期错误等。
4. 调整所得税费用。
同样地,可能需要对所得税费用进行调整,比如抠除非税收入、税前亏损抵减等。
5. 填表说明。
填表说明是对填表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数据和调整计算方法进行说明,以便审计人员和监管部门能够理解并核实填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三、填表说明要点1. 数据来源。
在填表说明中,需要清楚地说明所使用的数据的来源,包括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2. 调整计算方法。
对于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调整计算方法,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和数据依据等。
3. 调整依据。
对于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的调整依据,需要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税收政策、会计准则或内部规章制度等依据,以证明调整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4. 审计证明。
在填表说明中,需要提供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以证明填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填表说明的示例以下是填表说明的示例:1. 数据来源:会计利润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所得税费用的数据来源于税务部门核定的纳税申报表。
2. 调整计算方法:对于会计利润的调整,主要包括抠除非经常性损益、调整前期错误等。
对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主要包括抠除非税收入、税前亏损抵减等。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差异一分钱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差异一分钱
1.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的基础不同:会计利润是根据财务会计准则编制的,而税法利润是根据税法规定编制的。
会计利润通常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计算,包括一些会计估计和假设,而税法利润则按照税法规定的严格要求计算。
2.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允许使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如确认收入的时间和金额、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方法等,而税法通常有更具体的规定。
因此,会计利润与税法利润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3.会计准则允许一些调整项目: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会计准则允许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以反映特定的经济事项。
例如,会计准则可能允许对资产减值、长期合同损益等进行调整,而税法可能没有相应的规定。
4.所得税法规定的税务调整:税法规定了一系列的税务调整,用于调整会计利润以计算实际所得税费用。
这些调整可能包括非税收入、非税收支出、非税收负债等项目的处理。
因此,会计利润与实际所得税费用之间可能存在一分钱的差异。
总的来说,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之间的差异一分钱通常可以归因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的不同要求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
这种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税务申报产生影响,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并合规地处理这些差异,以确保财务报告和税务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所得税调整披露解析
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所得税调整披露解析中国证监会会计部【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5页(P22-26)【作者】中国证监会会计部【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为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税负,提供会计与税务处理及其差异信息,《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对年度财务报告所得税调整提出了具体披露要求。
对2014年上市公司年报的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所得税调整信息不正确、不规范,如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的调整过程不符合所得税费用和会计利润的内在逻辑。
本文主要对财务报告中与所得税调整相关的内容进行说明,旨在帮助有关各方正确披露和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和所得税费用信息。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及其核算步骤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将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较为完全地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定义。
比如,对账面余额100万元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60万元,会计上计提的减值在利润表上反映为一项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它导致当年利润总额减少;从税收角度看,由于该减值尚未真正“实现”,税法不允许当期进行税前抵扣。
在处置该固定资产时,假设不考虑折旧的影响,会计上抵减处置收入的金额只有40万元(账面余额减去减值准备),而按照税法规定抵减处置收入的金额仍为100万元,这会导致税法上确认的处置收益较会计上少60万元。
分析发现,会计上计提减值准备60万元这一事项对于公司的影响并不仅仅是计提当期,还包括在处置期间因为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带来的税收利益。
假设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在应付税款法下,这个税收利益会体现在处置固定资产的年度,即在计提减值准备和处置固定资产年度,其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分别为0和-15万元;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在计提减值准备当年,公司根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40万元与计税基础100万元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100万元-40万元)×税率25%),同时冲减所得税费用15万元,也就是说在计提减值准备当年,计提减值准备这一事项对于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为45万元(60万元-15万元)。
所得税费用(收益)与会计利润关系的说明
所得税费用(收益)与会计利润关系的说明证监会会计部在《2016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指出,部分上市公司所得税调整信息披露不充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的规定,对于本期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公司应从税前会计利润出发,考虑一系列调整因素的影响后得出所得税费用。
这些调整因素包括永久性差异影响、未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集团内公司不同税率影响、税率变动影响等。
期末存在未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的,应列示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及可抵扣亏损到期年度等。
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未按照上述规定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未披露本期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2.未披露未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信息;3.所得税调整过程不符合所得税费用和会计利润的内在逻辑,背离调节项本身的性质,如调节项“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 为负数,递延所得税资产披露不能勾稽等;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到期后仍然采用优惠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未披露管理层判断公司能够继续适用优惠税率的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就所得税费用与会计利润的关系进行说明,对当期以会计利润为起点,考虑会计与税收规定之间的差异,计算得到所得税费用的调节过程。
具体包括:未包括在利润总额的计算中,但包含在当期或递延所得税计算中的项目;未包括在当期或递延所得税计算中,但包含在利润总额中的项目。
本文根据中国会计视野CPA业务论坛版主陈奕蔚老师的回复,对所得税调整过程中所得税费用和会计利润的内在逻辑予以具体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的内容均来自网页:http:///,属于陈版及视野网友原创。
一、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及说明项目细项项目说明利润总额项目说明利润总额:利润表上显示的利润总额。
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
利润和所得税费用
第二篇工程财务——1Z102040 利润和所得税费用利润的计算一、利润的概念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各项收入抵减各项支出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注意】投资收益、投资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注意】接受捐赠、变卖固定资产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二、利润的计算(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负)+投资收益(损失为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二)利润总额(三)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一、营业收入3000 2850减:营业成本2644 2503税金及附加28 28销售费用22 20管理费用46 40财务费用110 96资产减值损失0 0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0 0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6 0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0 0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156 163加:营业外收入45 72减:营业外支出 1 0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理损失0 0三、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200 235减:所得税费用64 75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136 160【例题】下列关于企业利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B.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C.利润总额体现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D.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E.营业利润包括企业对外投资收益『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利润的计算。
选项C错误,净利润体现企业最终的营业成果。
【2018考题】某施工企业2017年的经营业绩为:营业收入3000万元,营业成本1800万元,税金及附加180万元,期间费用320万元,投资收益8万元,营业外收入20万元。
则该企业2017年利润总额为()万元。
A.908B.720C.728D.7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利润表的内容。
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与利润分配
2020年1月12日1时7分
8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 公司制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下同)按公司 法规定按净利润的10%提取;其他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提取比例,但至少应 按10%提取。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其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 可以不再提取。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经股东会或 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分配给投资者利润或股利。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后所余税后利润, 有限责任公司依照公司法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 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盈余公积增加112 5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12 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12500
2020年1月12日1时7分
12
(2)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的核算。
【工作实例4-31】承上例,经董事会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700 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即实际分配利润
基础会计
4.6.2 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与利润分配(一)“所 Nhomakorabea税费用”账户
“所得税费用”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 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本账户是损益类账户,借方登记企业按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贷方登记企业会计期末转入“本年利润” 账户的所得税额;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未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非股份有 限公司通常将该账户改为“应付利润”。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及财税项目分析说明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及项目说明证监会会计部在2017年7月17日发布的≪2016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七、所得税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问题”中指出,部分上市公司所得税调整信息披露不充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15号文")的规定,对于本期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公司应从税前会计利润出发,考虑一系列调整因素的影响后得出所得税费用。
这些调整因素包括永久性差异影响、未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集团内公司不同税率影响、税率变动影响等。
期末存在未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的,应列示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及可抵扣亏损到期年度等。
年报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未按照上述规定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未披露本期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2.未披露未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信息;3.所得税调整过程不符合所得税费用和会计利润的内在逻辑,背离调节项本身的性质,如调节项"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为负数,递延所得税资产披露不能勾稽等;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到期后仍然采用优惠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未披露管理层判断公司能够继续适用优惠税率的依据。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就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与会计利润的关系进行说明,对当期以会计利润为起点,考虑会计与税收规定之间的差异,计算得到所得税费用的调节过程。
具体包括:(-)未包括在利润总额的计算中,但包含在当期或递延所得税计算中的项目;(二)未包括在当期或递延所得税计算中,但包含在利润总额中的项目。
本文根据中国会计视野CPA业务论坛版主、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奕蔚的回复,对所得税调整过程中所得税费用和会计利润的内在逻辑予以具体描述。
一、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及项目说明项目说明(1)利润总额:利润表上显示的利润总额。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填制方法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填制方法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是一种用于分析企业重要经济活动的会计凭证,由企业向税务机关报税时准备的证据文件组成。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表的填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会计报表、税务报表,以及说明和说明性表格。
首先,会计报表是一种结算企业收入、支出、盈亏的金融报表,它可以体现企业在当期的经营活动情况,是企业报税的基本凭证。
填写会计报表时,需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因税收调整而发生变动的企业收入、支出活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税政政策,以实际发生情况和账簿记录确定企业具体收入、支出和盈亏情况。
其次,税务报表是企业最重要的税收报表,报出企业当期实际纳税状况,对税务主管机关审核税收管理情况有很大的参考意义,这是企业填写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税表时必不可少的步骤。
填写税务报表时,需要准确把握企业当期实际纳税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税政政策,按照税务系统税种、税额、应税性质等要求,填写完整准确的报表内容,保证税收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最后,填写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税表中,不可避免的就需要说明与说明性表格,以供税务机关审核核实用。
说明表格主要用于说明企业存在的税收调整情况,说明调整的原因,按照调整原因对账簿上的会计事项进行调整,从而展示出企业当期实际纳税情况。
说明性表格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税收优惠政策说明;另一种是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税表。
其中,税收优惠政策说明主要描述企业从税收调整中受益的优惠政策,以供税务机关查验;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税表则用于展示企业调整前后的盈亏情况,以便税务机关核实。
总的来说,填写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税表的填制是企业报税的重要准备过程,也是税务机关考核企业纳税情况的重要依据。
因此,填表时,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税务管理,确保会计报表、税务报表准确可靠,以及说明和说明性表格的内容完整准确,从而为税务机关审核核实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纳税调整过程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纳税调整过程会计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利润数字。
而所得税费用则是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款项。
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不一致,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非税收入的处理:根据税法规定,一些非税收入需要进行调整,以排除不属于纳税所得范围的收入。
比如,除非税收入、股东借款、政府补贴等。
2.非税支出的处理:根据税法规定,一些非税支出需要进行调整,以纳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范围。
比如,奖金、纳税返还款、研发费用等。
3.长期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根据会计准则,长期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根据其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分摊,而税法规定则可能有不同的折旧和摊销规定。
因此,需要根据税法规定调整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数额。
4.收入、费用的确认时间差异:会计准则规定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原则,而税法规定了不同的确认时间。
比如,营业收入的确认时间可以与相关费用的确认时间不一致,导致了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5.不可抵扣亏损的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对亏损进行抵扣,而税法规定了一些不可抵扣亏损的情况。
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将这些不可抵扣亏损排除在外。
调整完成后,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税法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所得税费用。
税费用的核算与税收征收部门进行核对,以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纳税。
总之,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纳税调整是为了将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进行统一,计算出企业应交纳的所得税费用。
通过进行这些调整,可以保证企业合法地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纳税。
一文吃透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一文吃透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重要的指标之一,用于度量企业运营的盈利能力和所需要缴纳的税费。
本文将详细介绍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会计利润的概念。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盈余。
会计利润的计算通常采用损益表的数据,即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然而,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差异,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调整的第一步是寻找与所得税有关的项目。
在损益表中,有些项目并不会计入税前利润。
例如,利息收入和红利收入通常会享受税收优惠,所以需要从税前利润中扣除。
另外,也有些成本项目在税法中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如研发费用、职工培训费用等,也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的第二步是确定调整项目的金额。
这需要企业根据税法规定的具体政策来计算。
例如,如果项费用在税法中规定可以享受50%的税收抵免,则企业需要将该费用的50%从税前利润中扣除。
调整的第三步是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需缴纳的税费。
根据税法的规定,所得税费用通常是根据税前利润乘以所得税率来计算的。
需要注意的是,税率的确定也需要根据税法来进行调整。
不同的企业类型和行业可能适用不同的税率。
另外,一些地区还可能有特殊的税收减免政策,需要将这些优惠政策考虑在内。
调整的最后一步是编制财务报表。
调整后的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将会用于编制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对于企业的股东、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用于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总结起来,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包括确定与所得税有关的项目、计算调整项目的金额、计算所得税费用以及编制财务报表等环节。
这个过程涉及到会计准则、税法和财务报表编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需要企业具备专业的财务人员和相关的制度和流程来保证准确和合规。
074讲_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按照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一、当期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其中:1.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会计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特别提示】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例15-15】丙公司2×17年9月取得的某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2 000 000元,2×17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2 400 000元。
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会计期末在确认400 000元(2 400 000-2 000 000)的公允价值变动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 000贷:其他综合收益 400 000分析:账面价值为2 400 000,计税基础为2 000 000,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时:(3)当年度发生研究开发支出5 000 000元,较上年度增长20%。
其中3 000 000元予以资本化;截至2×16年12月31日,该研发资产仍在开发过程中。
(完整版)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该表的基本原理是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为起点,先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得到“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再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项目调整最终得到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总额,其中最后一行的“所得税费用”应等于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之和。
该表中的各项调节项目均不含已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事项,如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影响、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影响等。
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简要说明如下:(1)利润总额:利润表上显示的利润总额。
(2)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如25%)。
(3)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反映部分子公司的适用税率不同于母公司(如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或适用西部大开发优惠等)的影响,等于适用税率不同的子公司的利润总额乘以母子公司适用税率之差。
如某个子公司适用15%税率,当期该子公司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而母公司适用25%税率,则该项目填写“-10万元”。
(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对上年度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时,最终汇算清缴结果与上年末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存在差异而发生的补(退)税额,且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的部分。
该项目的金额在账务处理上应当是作为对本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5)非应税收入的影响:反映本年度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为免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某些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等)的影响,等于此类收入的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本项目以“-”号填列。
(6)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发生的属于永久性差异性质的不可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如超标准业务招待费、使用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支出等。
本项目金额等于此类成本、费用或损失的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7)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的影响:指以前年度存在的某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以前年度因为无法合理确定其转回期间可产生足够多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未对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末管理层认为满足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故在本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贷记本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该表的基本原理是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为起点,先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得到“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再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项目调整最终得到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总额,其中最后一行的“所得税费用”应等于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之和。
该表中的各项调节项目均不含已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事项,如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影响、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影响等。
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简要说明如下:(1)利润总额:利润表上显示的利润总额。
(2)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如25%)。
(3)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反映部分子公司的适用税率不同于母公司(如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或适用西部大开发优惠等)的影响,等于适用税率不同的子公司的利润总额乘以母子公司适用税率之差。
如某个子公司适用15%税率,当期该子公司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而母公司适用25%税率,则该项目填写“-10万元”。
(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对上年度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时,最终汇算清缴结果与上年末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存在差异而发生的补(退)税额,且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的部分。
该项目的金额在账务处理上应当是作为对本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5)非应税收入的影响:反映本年度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为免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某些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等)的影响,等于此类收入的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本项目以“-”号填列。
(6)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发生的属于永久性差异性质的不可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如超标准业务招待费、使用不征税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
1.确定会计利润: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减去费
用所得到的金额。
会计利润通常根据净利润、营业利润或毛利润来计算。
这些数据可在利润表中找到。
2.会计利润的调整:在计算所得税费用之前,会计利润需要进行一系
列调整,以反映税法所要求的项目和方法。
这些调整通常包括:-非税收收入和费用的调整:调整项目包括非税收收入、非税收费用、非税收现金收入和开支,以确保它们不包含在会计利润中。
-非税收资产和负债的调整:调整项目包括非税收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价值,以反映其税法所规定的价值。
-会计政策调整:会计政策调整可能涉及几个方面,比如折旧、无形
资产摊销、存货计价等,以确保这些调整符合税法要求。
3.计算所得税费用: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和税法所要求的计算方法,
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通常基于税法所确定的概念,如应纳税所得
额等。
4.记录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需要分别在利
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记录。
利润表上显示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其中通
过将负责所得税费用的部门添加到公司费用中来调整利润。
资产负债表上
显示所得税费用作为一项负债。
总之,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是一项复杂和重要的工作,它确保
了公司在财务报表上计算和记录正确的所得税费用。
通过将税法要求的项
目和方法应用于会计利润,可以准确计算和记录公司的所得税费用,以满足税务法规的要求。
所得税费用与会计利润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附注中“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如何填写?填表说明:该表的基本原理是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为起点,先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得到“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再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项目调整最终得到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总额,其中最后一行的“所得税费用”应等于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之和。
该表中的各项调节项目均不含已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事项,如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影响、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影响等。
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简要说明如下:1、利润总额:利润表上显示的利润总额。
2、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如25%)。
3、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反映部分子公司的适用税率不同于母公司(如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或适用西部大开发优惠等)的影响,等于适用税率不同的子公司的利润总额乘以母子公司适用税率之差。
如某个子公司适用15%税率,当期该子公司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而母公司适用25%税率,则该项目填写“-10万元”。
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对上年度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时,最终汇算清缴结果与上年末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存在差异而发生的补(退)税额,且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的部分。
该项目的金额在账务处理上应当是作为对本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5、非应税收入的影响:反映本年度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为免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某些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等)的影响,等于此类收入的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本项目以“-”号填列。
6、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反映本年度发生的属于永久性差异性质的不可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如超标准业务招待费、使用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支出等。
本项目金额等于此类成本、费用或损失的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7、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的影响:指以前年度存在的某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以前年度因为无法合理确定其转回期间可产生足够多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未对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末管理层认为满足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故在本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贷记本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的填表说明:
该表的基本原理是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为起点,先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得到“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再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项目调整最终得到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总额,其中最后一行的“所得税费用”应等于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之和。
该表中的各项调节项目均不含已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事项,如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影响、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影响等。
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简要说明如下:
(1)利润总额:利润表上显示的利润总额。
(2)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乘以母公司的适用税率(如25%)。
(3)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反映部分子公司的适用税率不同于母公司(如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或适用西部大开发优惠等)的影响,等于适用税率不同的子公司的利润总额乘以母子公司适用税率之差。
如某个子公司适用15%税率,当期该子公司利润总额为100万元,而母公司适用25%税率,则该项目填写“-10万元”。
(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反映本期对上年度所得税进行汇算清缴时,最终汇算清缴结果与上年末计算的应交所得税存在差异而发生的补(退)税额,且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的部分(参考《计学撮要2011》第388~391页的问答)。
该项目的金额在账务处理上应当是作为对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5)非应税收入的影响:反映本期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为免税收入或不征税收入项目(如国债利息收入、某些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等)的影响,等于此类收入的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本项目以“-”号填列。
(6)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反映本期发生的属于永久性差异性质的不可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如超标准业务招待费、使用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支出等。
本项目金额等于此类成本、费用或损失的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7)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的影响:指以前年度存在的某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以前年度因为无法合理确定其转回期间可产生足够多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未对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末管理层认为满足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故在本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贷记本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本项目以“-”号填列。
(8)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
指本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亏损,因为无法合理确定其转回期间可产生足够多的应纳税所得额而未对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影响,等于该类项目对本期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乘以其所在纳税主体的适用税率。
(9)税率调整导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余额的变化:因预计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的适用税率将发生改变(如因为颁布实施新税法、纳税主体本身是否适用某项税收优惠的条件发生变化等)对该纳税主体年初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余额按期末预计的转回时适用税率进行调整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其金额等于:年初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暂时性差异项目金额(注:不包括转回时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权益项目的暂时性差异)×(期末预计的转回时适用税率-年初预计的转回时适用税率)。
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的,按“-”号填列;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的,按“+”号填列。
(10)所得税费用:等于利润表所显示的“所得税费用”,即“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之和。
】
例题:假设A公司会计利润430万元。
其中国债收入50万元,未取得合法税前抵扣凭证费用20万元,税法允许扣除折旧120万元,会计计提折旧60万元,计提产品质量保证费20
万元。
适用税率25%
按税法计算本期应纳税所得额=(430-50+20+60-120+20)*25%=90万元
当期所得税费用=90万元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25%=5万元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0*25%=1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费用=15-5=10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90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10
递延所得税资产 5
贷:应交费用—应交所得税 9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列报:90+10=100万元
各项目的填列如下:
(1)利润总额:430万元
(2)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430*25%=107.5万元
(3)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0
(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0
(5)非应税收入的影响:-50*25%=-12.5万元
(6)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20*25%=5(万元)
(7)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的影响:0
(8)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0•
(9)税率调整导致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余额的变化:0
(10)所得税费用:107.5-12.5+5=100万元
这里列报过程中不考虑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是因为已经在账目中反映了,而通过列报过程调整的只是未在账目中反映的税法与会计对所得税确认的差异,相当于一个未调整账务处理而只是调整纳税报表的过程。
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调整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资产及负债,因为在账务处理中处理过了,差异已经调整,不需要在列报中重复调整。
陈老师,这样理解对吗?
PS:光看文字描述不需要调整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怎么也理解不过来为什么不调整还能够使得后面的所得税费用与利润表勾稽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