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骶管阻滞
肛肠手术中常用麻醉方式——超声骶管麻醉

健康域麻醉现今社会中,肛肠疾病患病率高,已成为困扰人们的常见问题,而手术是治疗肛肠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大部分人对于手术和相关麻醉的知识了解甚少,而患者知晓麻醉的方式和具体操作,不仅有利于手术的进行,还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
就目前临床来说,肛肠疾病手术治疗中的麻醉方式包括硬膜外麻醉、骶管麻醉、腰麻、全麻等。
而常用骶管麻醉在传统的操作中有较高的失败概率。
随着超声的普及,临床中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麻醉能够帮助麻醉医师准确定位、精准操作,明显降低并发症和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麻醉的安全性,为患者生命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本文就来聊聊使用较为广泛且安全性较高的麻醉方式: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
传统方法实施骶管穿刺和骶管阻滞麻醉的局限性1.早期传统盲法穿刺在骶管麻醉发展的早期阶段,所应用的麻醉方式被称为传统法。
在传统法中,患者可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进行麻醉。
以侧卧位为例,麻醉师指导患者侧卧位躺好,背部与手术台边沿相齐、与床面垂直,头下弯、手抱膝,尽量将腰部向后弯曲,充分显露骶尾部。
在骶尾部以目测等腰三角形;以手指触摸尾骨定位,用食指摸到尾骨尖拇指向上4—6厘米,以拇指按压此处突出的标志,然后在其中心触摸凹陷和裂孔,做十字切痕,为穿刺点。
虽然传统方式操作简单,但是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恒定,还会因患者肥胖、老龄骨纤维化、体位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定位困难或不准确。
有文献研究发现,有3%的研究对象骶裂孔闭合,导致定位困难,从而增加骶管麻醉的失败概率,致使手术开展困难及患者术中疼痛。
1162.传统体表定位判断骶管阻滞麻醉成功的局限性传统骶管麻醉实施过程中,麻醉医师主要依靠进针突破落空感、患者疼痛判断麻醉是否成功,并无更加确切的方式进行麻醉效果的评估。
另有一种辅助评估标准称为“s m o t h”试验,具体是指:在患者下腰位置,予以药液注射,药液注射过程中闻及流水声,便可证明麻醉药物注入成功,此试验是一种较科学、准确的判断方式,但是只能对麻醉药物注入软组织的情况进行判断,无法判断注入的具体位置和具体层次。
开展骶管阻滞治疗,治疗腰腿疼痛

开展骶管阻滞治疗,治疗腰腿疼痛尽管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各异,但反复发生腰腿痛这一基本症状、威胁患者健康,使之行走不便、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这一点是相同的。
除了腰椎椎间盘突出、圆锥马尾神经受压、二便受影响者需要手术治疗外,多数病人在急性期严格卧硬床(包括不坐起进食及大小便)4周多数病人均可好转。
如能结合按摩、理疗、神经阻滞治疗则能减轻病痛、促进治愈。
本人系麻醉主治医师现在疼痛科工作16年,根据平日积累,着重探讨骶管阻滞在治疗上述者病中的应用价值。
1.骶管解剖特点:骶骨是由骶椎融合而成的三角形骨块,上连腰椎,下接尾骨,左右与髂骨连接,组成骨盆后壁,各骶椎的椎孔上下贯通,形成骶管。
第五腰椎没有棘突,而且左右椎管未在中间合拢,形成骶管下口,称骶裂孔。
骶裂孔和骶角是穿刺骶管的主要解剖标志。
成人骶管长为近9-12cm.容积为25ml.内有骶神经通过,且有脂肪、疏松结缔组织及丰富的血管。
实际上骶管阻滞治疗从解剖学的角度讲就是一次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
2.骶管阻滞治疗的实施:①药液的配制:2%利多卡因注射液3.5ml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5ml:25mg维生素B12注射液 1ml:500ug用20ml针管7号斜口针头,除曲安德吸取半量(2.5ml:25mg).其余药液吸完后0.9%氯化钠13ml针管内药液为20ml。
②药理作用:20ml容积可以起到“液体解剖”作用,张力性渗透到骶管周围组织及脊神经根处。
利多卡因可使局部的神经受到浸润,疼痛迅速减轻;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姜微循环,有利于组织无菌炎症的消散;疼痛的减轻有利于病人由被动体位变为自主体位,这有利于椎间盘突出的自然复位。
曲安奈德这一激素制剂有较强的抗炎、消肿、抗过敏作用,这可加速渗液的吸收,使神经鞘膜水肿消散、神经压迫解除、局部粘连解除、应激反应减轻。
该药作用时间长,使患者可以在有限的治疗次数中既减轻治疗损伤带来的痛苦.又使其经济负担得到减轻。
超声引导下的骶髂关节注射术

<<Pain Physician>> 2008; 11:4:543-547超声引导下的骶髂关节注射术Dominic Harmon, MD, and Michael O’Sullivan, MB(爱尔兰利默里克中西部专区医院麻醉与疼痛医疗科)我们描述一则病理报告和利用便携式超声扫描仪和曲线仪传感器(4-5MHz) (SonoSite Micromaxx SonoSite, Inc. 21919 30th Drive SE Bothwell W. A.)指导骶髂关节注射术的技术。
病例中报道的是一位患有慢性腰背痛的42岁的男性患者,疼痛集中于其左侧的骶髂关节,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为7分。
为方便超声引导下的操作,令病人俯卧位,在骶管裂孔水平横行安置超声传感器,并在该水平找出骶角,自骶角移动传感器,定位出骶骨外侧缘。
保持传感器横向位置,可发现骶骨外侧缘这一骨性突出导向患者头侧。
辨认出第二个消瘦轮廓——回肠。
两个明显轮廓之间的裂隙代表骶髂关节,其深度为距皮下4.5cm。
在超声实时显像技术的指导下,使用22 G脊髓穿刺针刺入骶髂关节,直视下注入局麻药液。
病人的疼痛强度下降至2(NRS),关节功能大大改善,可返回工作岗位且维持16周。
另外,对于患者和医务人员,超声仪器并无辐射性损伤,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超声引导下的骶髂关节注射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孕妇等特殊临床病例的慢性腰背痛的治疗。
但对于其功效及使用率的调查研究还有待开展。
关键词技术可视化实时显像超声骶髂关节患者,男,42岁,体重指数25,左侧腰背部持续性微痛。
疼痛起因于10月前的一次车祸,数次评价量表测评7分,疼痛集中于左侧骶髂关节,触诊压痛明显。
左侧骶髂关节激发试验骨盆撑开实验、大腿挤压试验、低估挤压试验均阳性(1)。
神经学检查正常。
核磁共振(MRI)检诊腰椎示左侧骶髂关节轻微退行性改变。
抗炎药物和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导致病人无法像往常一样正常地在建筑工业领域工作,只得选择轻体力活并减少工作时间。
超声引导下的骶髂关节注射术

<<Pain Physician>> 2008; 11:4:543-547超声引导下的骶髂关节注射术Dominic Harmon, MD, and Michael O’Sullivan, MB(爱尔兰利默里克中西部专区医院麻醉与疼痛医疗科)我们描述一则病理报告和利用便携式超声扫描仪和曲线仪传感器(4-5MHz) (SonoSite Micromaxx SonoSite, Inc. 21919 30th Drive SE Bothwell W. A.)指导骶髂关节注射术的技术。
病例中报道的是一位患有慢性腰背痛的42岁的男性患者,疼痛集中于其左侧的骶髂关节,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为7分。
为方便超声引导下的操作,令病人俯卧位,在骶管裂孔水平横行安臵超声传感器,并在该水平找出骶角,自骶角移动传感器,定位出骶骨外侧缘。
保持传感器横向位臵,可发现骶骨外侧缘这一骨性突出导向患者头侧。
辨认出第二个消瘦轮廓——回肠。
两个明显轮廓之间的裂隙代表骶髂关节,其深度为距皮下4.5cm。
在超声实时显像技术的指导下,使用22 G脊髓穿刺针刺入骶髂关节,直视下注入局麻药液。
病人的疼痛强度下降至2(NRS),关节功能大大改善,可返回工作岗位且维持16周。
另外,对于患者和医务人员,超声仪器并无辐射性损伤,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超声引导下的骶髂关节注射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孕妇等特殊临床病例的慢性腰背痛的治疗。
但对于其功效及使用率的调查研究还有待开展。
关键词技术可视化实时显像超声骶髂关节患者,男,42岁,体重指数25,左侧腰背部持续性微痛。
疼痛起因于10月前的一次车祸,数次评价量表测评7分,疼痛集中于左侧骶髂关节,触诊压痛明显。
左侧骶髂关节激发试验骨盆撑开实验、大腿挤压试验、低估挤压试验均阳性(1)。
神经学检查正常。
核磁共振(MRI)检诊腰椎示左侧骶髂关节轻微退行性改变。
抗炎药物和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导致病人无法像往常一样正常地在建筑工业领域工作,只得选择轻体力活并减少工作时间。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李敏;黄贻勇;李婧;阿布利米提·吐尔地;马军【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01至2018-03医院行肛肠手术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104例.超声组予以超声引导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以传统解剖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情况(穿刺时间、穿刺针调整次数、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麻醉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和麻醉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组穿剌针调整(2.50±0.50)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00±1.0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起效时间(2.85±1.3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8±0.92)min;痛觉消失时间(4.85±1.2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6±2.1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麻醉Ⅰ级比率及麻醉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麻醉Ⅲ级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出现血肿、出血和神经损伤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可准确定位,提高阻滞麻醉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9(030)004【总页数】4页(P338-340,344)【关键词】超声;骶管阻滞;肛肠手术;麻醉;定位【作者】李敏;黄贻勇;李婧;阿布利米提·吐尔地;马军【作者单位】830049,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麻醉科;830049,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麻醉科;830049,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麻醉科;830049,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麻醉科;830049,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操作演示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和腰神经根阻滞

操作演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和腰神经根阻滞1.椎体定位方法传统的定位方法,摸到髂棘所对的间隙为L3-L4,而有很多文献已经证实这个方法并不准确。
有两种方法定位:1)探头置于髂骨上方,可以看见髂骨,骶骨头端所见第一个横突即为L5横突,依次向头端计数。
2)探头置于胸段中线旁见横突,继续向体侧移动,仍可见声影,表示为肋骨,所以仍处于胸段脊椎水平;探头向下移动至体侧没有接续的声影(肋骨),可判断为L1节段。
2.长轴三叉戟腰丛阻滞探v头平行于下肢长轴置于横突界面,可见横突间隙由浅到深依次为:横突间肌及横突间韧带、后方腰大肌、腰丛神经、腰大肌界线。
将局麻药注入腰大肌间隙中。
3.短轴切面腰丛阻滞探头横向置于L3横突,可见棘间韧带、横突及关节突,此时腰大肌间隙被横突阻挡,探头向远端移动,原横突的位置可见横突间肌及横突间韧带,此部位与腰大肌后缘间的位置即为腰丛神经。
4.关节突切面探头从横突切面向中线移动,可见椎体见间隙变窄,出现关节突切面。
在关节突之间的位置即为腰神经根从椎间孔发出的位置。
5.三叶草腰丛阻滞探头横向置于髂棘近端,腋中线,可见L3横突,靠近前面的位置可见椎体,椎体前缘为腰大肌,浅面可见腰方肌,靠近后方的位置为竖脊肌,腰丛即位于横突前方、腰大肌后缘的位置。
6.旁正中横突间隙腰丛阻滞探头由刚才三叶草的位置略向后方倾斜,同样先找到横突位置,仍可见椎体旁的腰大肌、浅面的腰方肌以及后方的竖脊肌,探头移动至横突间位置,原横突的位置前方,也就是腰大肌后缘与腰方肌之间,即为腰丛神经。
7.骶骨上入路骶骨上入路定位在L5横突与骶骨翼间,探头置于此处,可见一侧的髂骨影及L5横突,探头向中线移动,可见骶骨翼、L5横突以及两者间较窄的间隙,深面出现的高亮回声为腰骶韧带,深面为腰大肌界线,将局麻药注射于两者之间,可阻滞到腰大肌后间隙和腰大肌旁间隙。
8.长轴入路骶丛阻滞探头置于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的连线,可见外侧的髂骨,浅面的臀大肌,深面的臀中肌,可见臀上动脉走行其中,臀上神经与之伴行,可在此行臀上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在小儿腹部手术的研究进展

健康域·临床骶管阻滞是小儿麻醉中最常用的一种区域阻滞技术,优于年龄为1~3周岁至小儿的脊柱生理弯曲比成人的小,呈现出一种短直形态,皮下组织薄软,韧带密度较低,骶裂孔较大,体表解剖标志清晰,经触摸就可较容易地确定其骶裂孔情况,具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因此在小儿腹部手术中较常用到骶管阻滞麻醉方式[1]。
通过骶管阻滞,使患儿的腹部、下肢以及会阴部都得到有效的麻醉及镇痛。
但是传统的骶管阻滞主要是医务人员经手盲探法穿刺部位来完成操作,这大大降低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患儿造成较大的伤害[2]。
近年来,临床在各个医学领域都广泛用到超声技术,而在小儿神经阻滞中也逐渐用到超声技术,本文主要分析超声骶管阻滞应用于小儿腹部手术中的效果,综述如下。
1骶管阻滞应用于小儿腹部手术中的作用在行腹部手术的小儿中应用骶管阻滞,能显著减少患儿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减少全麻药物的使用,抑制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发生,效果确切,操作简单[3]。
此外,手术之后,还能尽快让患儿机体可以恢复平稳苏醒,完善患儿术后镇痛。
2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的局限性2.1盲探解剖分辨上的局限性传统骶管阻滞麻醉都是医师通过手指来触碰患儿的尾骨,并逐渐向头侧移动,触碰患儿的软性及可凹陷处,通过确定裂孔顶部和上方两侧的骼后上嵴所呈现出来的等腰三角形,对需要进针的部位以及角度进行大致的确定。
但骶管解剖的等腰三角形并不具备恒定一致的特性,不同年龄阶段三角形会不同,因此经触诊所得体表标志有可能和实际位置不一样,也就是利用等腰三角形来识别患儿的骶管裂孔位置不具有绝对的准确性,存在误差[4]。
陈伟[5]等人研究显示,对比超声引导与传统方法来识别60例腹部手术患儿的骶管裂孔,分别利用这两种方式测量患儿骶管裂孔距离与髂后上嵴之间距离,可知实际的骶管裂孔顶部并不与髂后上嵴呈现出等腰三角形,即说明了利用等腰三角形来对患儿的骶管裂孔进行识别的可靠性不足。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指南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区域麻醉学组近年来,超声在区域阻滞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现有的文献主要集中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腋路臂丛神经、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对超声引导下腰丛、腹腔神经丛及星状神经节阻滞也有报道。
已经证实,使用超声引导可明显降低成人、儿童及临产孕妇神经轴阻滞的难度。
传统的外周神经阻滞技术没有可视化引导,主要依赖体表解剖标志来定位神经,有可能针尖或注药位置不理想而导致阻滞失败;在解剖定位困难的病人,反复穿刺和操作时间的延长导致病人不必要的疼痛,并使操作者产生挫败感。
在区域阻滞中使用超声引导,可清晰看到神经结构及神经周围的血管、肌肉、骨骼及内脏结构;进针过程中可提供穿刺针行进的实时影像,以便在进针同时随时调整进针方向和进针深度,以更好地接近目标结构;注药时可以看到药液扩散,甄别无意识的血管内注射和无意识的神经内注射;此外,有证据表明,与神经刺激器相比,使用超声引导可缩短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提高阻滞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少神经损伤。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技术的基础是超声图像的获取和组织结构的辨识。
在日常区域阻滞工作中熟练使用超声,需要熟练掌握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超声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扫描部位的解剖结构,并能选择适宜的扫描技术获得更好的超声影像,且熟练掌握进针技术,使穿刺针能顺利到达目标结构。
一、推荐操作者需掌握的超声知识1.超声仪的基本结构2.各类超声探头成像特点3.超声仪各功能键的使用4.了解医学领域超声波的常用频率及不同超声频率与穿透性和成像质量的关系5.超声波与组织接触后发生的声学反应及生物学效应6.理解高回声、低回声及无回声的含义及人体不同组织、结构表现在超声图上的回声特点7.熟悉脂肪、肌肉、骨骼、血管、神经、肌腱等常见组织的超声影像学特点8.了解超声实时成像、血流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成像的基本原理9.常见伪像的识别10.能够对静态影像及动态视频进行存储及记录,并能将其归档二、推荐操作者需掌握的操作技能(一)超声仪器常用的参数设置1.图像深度的调节选择适宜的深度可更好地显示目标结构。
骶管阻滞

骶管阻滞
骶管阻滞是硬膜外阻滞的另一种形式,是经骶裂孔穿刺,注局麻药于骶管内以阻滞脊神经的麻醉方法。
第一节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肛门、会阴部手术和膀胱镜检查。
2.禁忌证
穿刺部位感染、骶裂孔畸形。
第二节术前准备
1.术前6~12小时禁食。
2.备好应急抢救器具及药品。
3.术前用药原则与其它麻醉方法相同。
第三节实施方法
1.体位
患者俯卧,髋下垫一枕以抬高臀部,两腿略分开,足跟外旋。
也可取侧卧位穿刺。
2.定位
两骶角之间、尾椎尖上约4cm处的凹陷为骶裂孔,上有骶尾韧带覆盖。
3.穿刺方法
沿骶骨中线向下按摸,触及骶裂孔,取7号针头于骶裂孔中点作皮丘后,用7~9号短针穿过皮肤;用左手拇指固定皮肤,右手持针,方向与皮肤呈45度,经皮肤、皮下组织,穿破骶尾韧带;若有明显突破感,即进入骶管,此时注入盐水无阻力,回吸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入试验剂量(不超过5ml)。
5分钟后无脊麻现象,骶尾部皮肤感觉明显减退,示针尖位置恰当,将剩余局麻药一次注入。
4.剂量与浓度
1%利多卡因与0.15%丁卡因混合液(含肾上腺素1:20万)或1%利多卡因与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含肾上腺素1:20万)
5.注意事项
(1)穿刺针不超过骶2水平(平髂后上棘连线),以免穿破脊膜。
(2)注药时左手掌按骶部,右手注药,注意有无皮肤隆起,以证明麻药注入骶管腔内。
第四节并发症与处理
同低位硬膜外阻滞。
由于骶管内有丰富的静脉丛,药物易进入血液,故特别要注意局麻药中毒反应。
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效果

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效果杨小宇【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9(030)008【总页数】4页(P672-675)【关键词】超声; 骶管阻滞; 发育性髋脱位; 小儿; 麻醉【作者】杨小宇【作者单位】100035 北京积水潭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8发育性髋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临床上小儿常见的骨骼系统发育性疾病之一,在我国DDH的发病率为 1%~10%[1]。
DDH早期临床症状主要体现为髋关节不稳定,若发病后在婴幼儿时期得不到正确的矫正治疗,则可引发各种退行性病变,进而对患儿造成各种后遗症。
DDH现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通常需要进行髋臼成形、股骨截骨等治疗手段进行矫正[2]。
小儿麻醉一直是临床麻醉关注的焦点,婴幼儿全身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麻醉风险高于成人。
目前针对小儿下肢手术,区域阻滞作为全麻的辅助或补充得到广泛应用[3]。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具有超声定位准确、镇痛效果确切的特点,已被应用于小儿术中镇痛,但该技术需要结合超声影像和传统解剖定位,需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因而并未被普及应用。
腰部硬膜外阻滞亦是小儿下肢及腹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是临床麻醉师最常使用的麻醉方法[4]。
本研究将这两种骶管阻滞方式应用于DDH矫形术,观察其在术中及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术后麻醉并发症。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6-06至2018-06在我院小儿骨科住院进行DDH矫正手术治疗的患儿70例,其中男31例,女39例,年龄2~6岁。
纳入标准:符合手术指征进行DDH矫正术的患儿,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存在生理解剖结构异常;(2)术后出现穿刺部位感染;(3)神经系统疾病;(4)凝血功能异常;(5)麻醉药物过敏;(6)BMI>30kg/m2。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儿分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组(试验组)35例及腰部硬膜外阻滞组(对照组)35例。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826 •中华全科医学2〇2〇年 5 月第丨8 卷第 5 期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May 2020,VoL 18,No. 5•医学综述•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潘蓓\程伟波2,李江悦11.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安徽芜湖241000;2.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摘要:骶管麻醉因为阻滞范围局限,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具有循环稳定的优势。
传统骶管阻滞根据骨性标志来定位。
大多数成年人解剖标志不清楚,或因为患者肥胖、解剖变异、畸形等情况,常难以扪及慨角,骶裂孔定位不准,导致穿刺困难,麻醉失败率高,临床上慨管阻滞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较少应用于成人。
随着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床边超声以便携、无创、安全、可视化、可重复的强大优势在临床麻醉中被广泛应用。
超声扫描,可以识别血管、神经、肌肉、肌腱、关节等组织。
超声引导下的骶管阻滞,连续、多切面、多角度识别骶管结构,骶管内空间,测量空间深度,准确定位骶裂孔,指导穿刺路径,直视穿刺过程,减少反复穿刺,显著降低骶管阻滞的失败率,减少血管神经损伤,局麻药毒性反应等情况,同时可观察和监测药物注人过程,客观评估麻醉效果,极大提高了骶管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超声引导下,从单次慨管阻滞到连续骶管阻滞,从短小手术到长时间复杂手术,骶管麻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
随着设备的普及,快速康复理念的深入,未来亦可用于门诊检查、疼痛治疗、康复医学,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适用人群会逐步扩展到全体患者。
本文就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超声;骶管阻滞;临床麻醉;应用中图分类号:R614.4 R4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52(2020)05~0826^04D01:10. 16766/ki. issn. 1674 -4152.001367Application of caudal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 in clinical anesthesiaP A N Bei* , C H E N G Wei-bo, LI Jiang-yue*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annanMedic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Abstract : Sacral anesthesia has the advantage of stable circulation because of i t s limited blockade scope and l i t t l e influence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The traditional way of sacral block anesthesia i s based on bony markers. Most adult anatomical markers are not clear, or because of obesity, anatomical variation, deformity and other conditions, i t i s often d iff i c u l t t o palpate the sacral horn, inaccurate location of sacral hiatus, leading to puncture difficulties, high failure rate ofanesthesia. Therefore, sacral block i s mostly used in pediatric short surgery, but seldom used in adults. With the rapid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and microelectronics, bedside ultrasou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anesthesia for i t spowerful advantages of portability, non-invasiveness,safety, visualization and repeatability. Ultrasound scanning can i-dentify blood vessels, nerves, muscles, tendons, joints and other tissues. Ultrasound-guided sacral block can identify sacral canal structure, sacral canal space, measure space depth, accurately locate sacral hiatus, guide puncture path, direct puncture process, reduce repeated puncture,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failure rate of sacral block, vascular nerve inju-ry, toxic reaction of local anesthetics, etc. At the same time, i t can observe and monitor the process of drug injection andevaluate the anesthetic e f f e c t.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sacral block were greatly improved. Under the guidance ofultrasound, sacral anesthesia i s widely used i n clinical anesthesia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ranging from single sacralblock to continuous sacral block, from short operation t o long complex operation.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equipment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i t can also be used in outpatient examination, pain treatment and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n the future.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 w i l l he more and more, and the applicable population w i l lgradually expand t o a l l patien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guided sacral block i n clinical anesthes i a.Key words :Ultrasound ; Caudal block ; Clinical anesthesia ; Application将局麻药经骶裂孔注入骶部硬膜外间隙,阻滞骶 神经,使其支配区域暂时性麻痹,称骶管阻滞,简称骶 麻[11。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专家共识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专家共识引言:在医疗技术的发展中,超声引导区域阻滞已成为一种常见而有效的麻醉和疼痛管理方法。
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应用和研究深入,专家们对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标准和操作规范也越发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份超声引导区域阻滞专家共识,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引导区域阻滞在手术和疼痛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通过将局部麻醉药精确注射至神经或感觉分布区域,以达到麻醉和止痛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触诊或神经刺激技术,超声引导区域阻滞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优势1. 准确性:超声引导区域阻滞可以清晰显示目标组织、神经和血管的位置,帮助医务人员准确注射麻醉药物,降低误刺和神经损伤的风险。
2. 安全性:超声引导区域阻滞可以避开主要血管和神经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
3. 效果持久:超声引导区域阻滞在术中和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
三、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适应症超声引导区域阻滞适用于以下情况:1. 手术麻醉:超声引导区域阻滞可作为主要或辅助麻醉技术,适用于各类手术,包括关节置换、外科修复和矫形手术等。
2. 疼痛管理:超声引导区域阻滞可用于控制急性或慢性疼痛,如神经性疼痛、肌肉骨骼疼痛和癌症相关疼痛等。
3. 康复治疗:超声引导区域阻滞可用于康复治疗,如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物理治疗。
四、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操作技巧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选择适当的探头和频率:根据患者的体型和需要阻滞区域的深度,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和频率。
2. 定位目标神经或组织:使用超声技术清晰显示目标神经或组织的位置和形态。
3. 注射麻醉药物:在清晰显示目标区域后,将麻醉药物精确注射至目标神经或组织。
4. 动态观察:在注射麻醉药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超声指导实时观察药物的扩散情况和阻滞效果。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与短板

72博 览时尚健康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June 2020 Vol.20 No.11杨 戟 邛崃市中医医院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与短板在临床上,胸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故急性疼痛是患者术后的常见症状,其疼痛程度不一,若疼痛控制不当有可能继发肺炎、肺不张、肺栓塞等问题,甚至有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生活质量。
因此,术后镇痛是胸科围手术期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往,胸段硬膜外镇痛是胸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常用手段,但近年由于外周神经阻滞技术以及可视化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推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成为了胸科手术后镇痛的主要手段。
防止秋天的干燥。
秋季养生和春季养生有相同之处,春季是阳气初发,采用捂一捂的方法保证阳气初发;而秋季是阳气内敛的时期,可以采用冻一冻方法来利于阳气收敛。
由于秋季气温下降,许多家长害怕孩子受冻,及时对孩子增加衣物,在秋季增加衣物会导致孩子经常性出汗,该种情况下会出现风寒由体表入侵,引起孩子感冒。
另外,在秋冬季节人们反复出汗,容易伤及身体内的津液,久而久之导致人们身体虚弱。
因此,为保证秋季人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采用冻一冻方法,使身体健壮起来。
4.冬季养生中医理论中认为冬季在五行中属水,主敛藏,该种时段是肾气最旺盛时期。
冬季是万物凋零的季节,该季节气温寒冷。
冬季是阳气收藏,阴气最盛时期,冬季养生要顺应万物收藏的自然法则进行养身。
冬季养生需采用保阴潜阳,藏精御寒为主要原则。
在冬季主要养身为藏,阳气内走过程中,脾胃运化功能会增强,所以在冬季人们会感觉食欲大开,这也是人们的身体需要补的时候。
如果在冬季中身体为阳虚患者,可以采用食补的方法来弥补身体的阳虚,食物中可以使用羊肉,当归等食物。
但在冬季注意使用辣椒,该种物质容易导致人们上火。
阴虚体质的患者,可以使用老鸭汤滋补,也可以使用冬虫夏草滋补。
气虚患者在冬季养生中,可以使用黄芩童子鸡进行滋补。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镇痛的专家共识(2020版)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实施
C. 长轴平面内进针后放置导管(详见附录2,图11)。理论上,此 技术结合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同时避免了缺点。超声下可视神 经长轴、针体/针尖及导管。然而,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保持神经穿 剌针及导管在同一超声平面内。
D. 导管固定技术。置入导管后,在皮肤导管出口处喷洒粘合剂或敷 贴,再使用胶布将导管固定于皮肤,并用透明防水敷料覆盖。放置 标签注明阻滞种类、置管日期及时间。也可使用(皮下隧道)技术 固定导管,可减少感染和导管被意外拨出的可能。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实施
1. 人员准备 1)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区域阻滞/镇痛的相关临床知识,准确掌握其 适应证和禁忌证。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种类充分评估区域阻滞/镇 痛的风险和收益,选择最适宜的区域阻滞入路和阻滞用药。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实施
2)操作者应熟练掌握超声基础知识。推荐操作者需掌握的超声基础知识包括: ① 超声仪的基本结构; ② 各类超声探头成像特点; ③ 超声仪各功能键的使用; ④ 了解医学领域超声波的常用频率及不同超声频率与穿透和成像质量的关系;
标结构呈90°入射时,超声束可被完全反射并被探头接收,此时图像最清晰。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实施
② 进针技术 ▪ 根据穿剌方向与探头长轴关系分平面内(in-plane)、平面外(out-
of-plane)两种进针技术。平面内技术是指穿剌方向与探头长轴一 致,在超声影像上可看到针的全长;平面外技术是指穿剌方向与 探头长轴垂直,在超声影像上,穿剌针表现为一个高回声的点, 但不能区分针尖与针体
内部与表面的回声一致。
超声引导区域阻滞的实施
② 焦点的调节 ▪ 选择适宜的焦点数,并调节聚焦深度,使聚焦深度与目标结构深度一致。 ③ 合理使用多普勒功能 ▪ 利用多普勒效应帮助鉴别血管及药物扩散方向。 ④ 正确存储和导出图像 ▪ 能够对静态影像及动态视频进行存储及记录,并能将其归档。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时加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形术术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as an Adjuvant to Ultrasound ̄Guided Sacral Block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for
Children Hip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Correction Surgery ZHU Fenga ꎬZHAO Congconga ꎬQIN Qianb ꎬCHONG Haoa ꎬ
ZHENG Shaoqiang a ꎬZHOU Yan a ꎬWANG Geng a . ( a.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ꎬb.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Orthopedicsꎬ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ꎬBeijing 100035ꎬChina)
1 μg / kg) 混合液ꎬ混合液使用量为 1 mL / kgꎻ对照组单纯使用 0. 20% 罗哌卡因ꎬ容量为 1 mL / kgꎮ 在骶管注药前和
注药后 5、10、20、30、60、120、180 min 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心率和平均动脉压( MAP) ꎬ并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丙泊酚和
芬太尼用量ꎮ 测定术后 2、4、6、12、24、36 和 48 h 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 FLACC) 以及术后首次觅求系统性镇痛药物
Between May 2016 and Dec. 2018ꎬ46 children with DDH undergoing selective correction surgery in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ꎬand allocated into a study group( dexmedetomidine added to ropivacaineꎬn = 23) and a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效果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效果发表时间:2016-11-02T14:40:45.2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0期作者:金磊[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活动。
(昆明官渡区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只给予骶管阻滞治疗,研究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骶管阻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89.09%)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094-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活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形成该病的原因包括化学刺激、无菌性炎症、机械卡压、免疫反应等各方面[1]。
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用骶管阻滞进行治疗,其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经研究发现,在超声引导下使用骶管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效果优良,因此,本文对其治疗过程进行探究和分析,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各为35:20,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4.58±8.76)岁;病程3~19月,平均病程(9.20±1.24)月;按腰椎间盘突出节段划分:L4-5椎间盘突出18例,L5S1椎间盘突出20例,L4~S1椎间盘突出17例。
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儿骶管穿刺中的临床应用

区域 即骶 裂 孔 。
术用 于 辅 助J D 管 穿刺 的可 行性 以及 临床 价 值 。 bJ 骶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 料 . 在 患 儿 家 长 签署 麻 醉 知情 同 意 书 后, 选择 5 0例行 下 肢 手术 患 儿 , 龄 2 年 0~7 2个 月 , A A I Ⅱ级 。如 患儿 合 并 有 神 经 系 统 疾 病 、 血 S 或 凝 功 能 异 常 、 尾 部 畸 形 或 穿 刺 部 位 感 染 , 被 排 除 骶 将
膜 下 腔 阻滞 或 全 脊庥 、 骨 髓 腔 内注 射 等 并 发 症 结 论 : 声 引 导 技 术 在 小 儿 骶 管 穿刺 时 可 以做 到 准 确 定 位 骶 超 骶 裂孔 , 时监 测 穿刺 过 程 , 为 影 像 学 辅 助 方 法 , 临床 麻 醉 提 供 有 效 的 信 息 。 实 作 为 关 键 词 穿刺 术 : 超 声 引 导 : 小儿
图 1 探头垂 直身体长轴 扫描确定骶裂孔 位置
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的进展分析

1922018 年第 5 卷第 36 期2018 Vol.5 No.36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的进展分析杨天明1,2,赵路远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三医院麻醉科,广西 南宁 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埌东医院麻醉科,广西 南宁 530028)【摘要】随着现代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技术发展具有质的飞跃。
超声检查技术应用范围日益广泛,除常规医学检查,同时应用于手术麻醉中。
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创、实时以及动态和可视化特点,逐渐受到患者、临床医师喜爱,并逐渐在麻醉工作中得到应用。
高分辨率高清的彩色超声图像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在超声直视下借助超声检查技术的引导实施骶管定位和麻醉穿刺阻滞,穿刺阻滞过程更加精确和顺利,临床效果更好。
超声引导技术在骶管定位和麻醉穿刺阻滞中具有实用意义,能够解决临床上骶管麻醉定位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明显降低了骶管阻滞、骶管穿刺的并发症和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超声引导;骶管麻醉;进展分析;疾病诊断【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6.192.03随着临床医学事业不断发展,其床旁超声、手术室超声引导麻醉穿刺阻滞、血管内穿刺置管、麻醉科骶管麻醉超声引导定位穿刺等等,在医学领域中应用逐渐广泛。
超声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超声科医师检查,现已经逐渐扩大至临床科室中,由临床医师实施超声检查、超声引导定位已经很常见[1-2]。
现代急诊患者的特点是患者病情多样化、复杂化改变,有时会出现大批量急危重症患者。
大多数危重患者在未有得到充分的术前检查和手术前准备就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超声作为无创技术能减少床旁搬运患者次数,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多次进行筛查诊断,快速诊断[3-4]。
而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的应用能够帮助麻醉医师准确定位精准操作,明显降低了神经阻滞、神经穿刺的并发症和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发生率[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材料
小儿骶管阻滞因效果确切,操作方便等优点被广为应用,骶管阻滞可以减少小儿手术中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减少全麻药的应用,有效抑制术中应激反应,术后患儿不仅可以快速平稳苏醒而且可以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
施行小儿骶管阻滞的传统方法是根据骶骨角或骶裂孔的体表标志来进行定位穿在临床实践中刺,但约有20%正常人的骶管呈解剖异常、骶裂孔畸形,除骶管存在解剖变异外,由于小儿肥胖、体表标志不明确以及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不同等原因,亦可导致部分患儿穿刺失败。
超声引导性骶管阻滞可以使骶管阻滞更加安全有效。
本项研究证实,超声引导技术是骶管穿刺时有效的辅助方法。
通过超声扫描,可以准确定位骶裂孔的位置.同时在实时图像的指导下,穿刺过程变得直观,并可以明确识别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从而提高了骶管阻滞的成功率.避免反复试穿造成组织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
此外,骶管内有丰富的静脉丛,该丛在骶管前壁吻合支多、丛密。
其在后壁则正好相反。
使用超声引导穿刺时,可以选择穿刺路径,尽量避免沿前壁进针.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这项技术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无放射污染等优点。
适用于临床麻醉和教学工作。
目前我们科室选派人员去上海六院等三甲医院学习理论及实践,并且对科室所有人员进行理论及实践培训,科室购进两台B超机,科室人员熟悉并掌握基本超声应用,目前已经在超声引导下完成100余
例骶管阻滞,术后随访效果好。
2014年2月—2014年5月,选派人员到上海六院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2014年5月—2014年7月,学成归来人员对科室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
2014年7月—2014年10月对患儿实施骶管阻滞并且进行术后随访,此种方法术中安全性高,对患儿孩子损伤小,减少了出血、误入血管、穿破硬膜等并发症,为患儿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术中和术后镇痛更加有利于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