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瓜》壶的艺术魅力
浅谈花货南瓜壶
间的制壶名家陈子畦 , 曾制作 “ 南瓜壶” 。陈子畦善雕 塑 、 捏塑
之 作。作品仿徐友泉 , 精巧绝伦 。《 阳羡砂壶 图考》 谓陈子畦的 作 品“ 胎薄而工颇精 ”“ 薄实驾乎明季诸家之上” 他制作的 、轻 。
“ 南瓜壶”壶身的八瓣筋纹 自然顺畅 , , 以一片瓜叶卷 曲后塑成 壶嘴, 叶柄贴塑至壶身 。把瓜蔓随意扭 曲后制成耳把 , 看似漫 不 经心 , 实则姿态生动。 以瓜柄 制成壶钮 、 壶盖 , 造型不求规整 而得天然之趣。 清代的陈鸣远 是继供春 、 时大彬之 后的又一大家 。《 阳羡 砂壶图考》 “ , 载:远 字鸣远 , 号鹤峰 , 号石 霞山人 , 一 又号壶隐 。 康、 雍间人。 工制壶 、 、 、 , 杯 瓶 盒 手法在徐( 友泉 )沈 ( 、 子澈 ) 之 间, 而所制款式书法雅健 , 胜于徐 、 ( 自《 沈 摘 宜兴县志》。 “ ) ”盖 鸣远游踪所至 , 多主名公 巨族 。” 吴槎客( ) :鸣远一技之 骞 云 “ 能, 间世特 出, 百余年来 , 自 诸家传器尤少 , 名尤噪 。 故其 ” 陈鸣远 的壶 , 从造型 到刻款 , 有一股文 雅的气息 , 都 以他 的代表作“ 东陵瓜壶 ” 为例 , 其造型接近 于陈子畦的“ 南瓜壶 ” , 只是在造 型上略有变化 , 、 的形态更显力度 , 势不凡 。 嘴 把 气 其 “ 东陵瓜” 的典故 , 源于《 史记 ・ 肖相国世 家》“ :召平 者 , 故秦东 陵侯 , 秦破 , 为布衣 , , 瓜于长 安城 东 , 贫 种 故世俗 谓之 ‘ 东陵
中国陶瓷工业 21 年 1 01 O月 第 1 8卷第 5期
CHl CERAMl l NA C NDUSTRY Oc. 0 1 t 2 1 Vo. 8 No 5 11 . .
浅谈《南瓜》壶的艺术魅力
葛 洪 杰
( 宜兴 2 1 4 2 2 1 )
摘
要: 花塑器茗壶有单一泥色的塑器 , 亦 有 巧 色 深 绘 的像 生 塑
器, 将 整 个造 型处 理 得 生动 优 美 , 形神兼备, 极具 生 活 情 趣 的艺 术 效果 , 如壶 艺 师们 各 具 特色 的 紫砂 南 瓜 壶 。 关键 词 : 《 南瓜 》 壶; 紫砂 ; 艺术 ; 魅 力
呈现 出一 派生 机 盎 然 。卷 叶 与藤 枝 布 局恰 到好 处 . 叶, 把作 为随意 弯扭 的瓜 蔓 , 藤蔓 贴饰壶 身 , 钮 似瓜 蒂 , 身 感 ,
浮 雕 与瓜 脉 协 调 和谐 , 壶 钮塑 作 精雕 细 刻 的 呜蝉 , 与瓜
体相呼应 , 呈 现 了一 派 生 机 盎 然 。 田园 趣 味 , 就 如 巧 夺
求, 胎骨 要坚 , 色 泽 要 润 。选 用 型 壶 , 可 先轻 拨壶 盖 , 以 音 响 铿 锵 轻 扬 ,听 来 悦 耳 者 为 佳 。 一 般 新 壶 可 能 会 略 带 土
心处 置 , 制作 方 法也 别有 韵 味 , 集 实用 与 观赏 于 一身 , 把 艺人 们的高超 手艺和表 现手法 .却登上 了高雅 的艺术 殿
实用 价值 和观赏价值 有机 地融合 在 了一 起 .具 有 了物质 堂 , 并 在 里 面 占了 一 席 之 地 。南 瓜 壶 以 其 朴 质 成 趣 , 充 分
花塑 器 茗壶 有 单一 泥 色 的塑 器 .亦 有巧 色 深绘 的像生 塑 器 ,
瓜壶 中的经典 之作 。 此 壶以紫砂对 比泥色制作壶 , 增加 了
流、 把、 钮 皆 将整个造型处理得生动优美 。 形神兼备 , 极具生活情趣 的艺 它 的观 赏性 。壶体用 紫砂红泥制作 成南瓜状 , 用墨绿 泥制作 . 色泽对 比鲜明 。器身作 八瓣筋 纹 , 盖为 四 术效果 , 如壶艺师们各具特色的紫砂南瓜壶。 底为一 捺底 , 筋 纹聚 中心底 印位 置 , 平 口、 方 肩与 南瓜 这种生 长在农村 边边角 角的植 物 ,这 么的皮 糙 瓣筋纹 , 大气 而有变化 。用手工 拍制身 筒后 , 以压筋 纹方 肉厚 。 这 么 的不起 眼 , 这 么的平淡 无奇 、 朴 实无华 、 一般 是 盖相扣 , 壶 把 自下 向上 攀升 , 两旁 农 村用来 喂牲 口的或饥荒 时用来填 饱肚子 的 ,怎么会走 式造壶 。一弯 嘴为瓜 叶卷 曲式 , 贴塑瓜枝 、 叶 、 蔓 、 黄花 、 小 虫 , 瓜柄为钮 。这些是创 作此壶 人 紫砂艺 术 的殿 堂呢 ?怎 么会在 紫砂 的百 花 园中 占据 一
浅谈紫砂器《南瓜壶》的器型艺术与文化韵味
浅谈紫砂器《南瓜壶》的器型艺术与文化韵味
张萍
【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卷),期】2022(56)5
【摘要】在中华传统文化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紫砂器总是与传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发展已逾百年的精巧器具,紫砂器在无数工匠艺人呕心沥血,不断努力创新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没有被时间所冲刷,没有被大浪淘沙所洗涤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不断地在继承和创新,继承的是老一辈严谨的制壶过程,创新之处
则在于时刻从生活中、大自然中获得灵感,笔者以这把有趣的《南瓜壶》为例,浅谈
这种壶型的器型艺术,设计美感以及所包含的自然趣味。
【总页数】1页(P130-130)
【作者】张萍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7
【相关文献】
1.浅谈紫砂《南瓜壶》的造型艺术与创作文化
2.浅谈“紫笋壶”的文化韵味
3.浅析紫砂花器“紫桃缘壶”的文化艺术
4.偕自然共和谐,随生活安喜乐——以“南瓜壶”为例浅谈花器艺术内涵
5.浅谈紫砂器《云肩如意壶》的器型美学和人文意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紫砂“南瓜壶”的花器艺术和历史典故
论紫砂"南瓜壶"的花器艺术和历史典故吴潇园江苏宜兴宜兴214221【摘要】当我们欣赏紫砂艺术的时候,除了要关注外观造型艺术 的设计,还要注重其中的文化内涵,正是这绵延不绝的紫砂文脉从 古到今一直流淌,才让紫砂紫砂艺术传承不断,在今天依然焕发着 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从整体上来看此壶"南瓜",在传承经典的基 础之上,把紫砂花器和筋纹的特点充分地展示出来,筋纹饱满有力,枝叶藤蔓的捏塑颇具功力,同时又一丝不苟,展示出了一个紫 砂匠人笃定坚持和气定神闲的艺术境界。
"南瓜壶"尽管比较常见,但是却充满了故事和传奇色彩,带领我们走进纷繁复杂的历史 之中,娓娓道来关于田园风情和宦海沉浮的历史典故,让今天的我 们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关键词】紫砂壶;南瓜;花器艺术;历史典故“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文人汪文柏对江苏宜兴紫砂的极大褒扬,也是宜兴紫砂艺人在宣传自己紫砂作品的时候经常用到的一句广告语,为世人熟悉。
宜兴,古称阳羡,有人把宜兴的紫砂誉为“能与黄金争价,与曰趋华。
”确实,在今天的紫砂拍卖市场之上,有的紫砂壶已经价值连城,得到了众多藏家的青睐。
对于世世代代的宜兴紫砂艺人来说,紫砂技艺已经传承千百年间,紫砂的基因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之中,无论紫砂的价格多高,人们炒作得多么火热,紫砂永远是他们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一门基本技能。
从最基本的紫砂泥料的选择,到传统手工技艺的运用,还有烧制的过程之中,都来不得半点虚假,坚持匠心守正,坚 守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之中岿然不动。
当我们欣赏紫砂艺术的时候,除了要关注外观造型艺术的设计,还要注重其中的文化内涵,正是这绵延不绝的紫砂文脉从古到今一直流淌,才 让紫砂艺术传承不断,在今天依然焕发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1、紫砂壶“南瓜”的花器艺术紫砂作品“南瓜壶”(见图1)在沿袭了传统紫砂器型的基础之上,把我在紫砂之路耕耘的体会和感受都融入其中,呈 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令人眼前一亮,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师法自然 高于自然——“南瓜壶”的创新感悟
师法自然高于自然——“南瓜壶”的创新感悟
吴娟娟
【期刊名称】《江苏陶瓷》
【年(卷),期】2012(045)003
【摘要】南瓜,亦称“蕃瓜”或“饭瓜”。
它既可做菜,也可当饭吃.又是农家饲养牲畜的好饲料。
经历代紫砂艺人的智慧创造.以南瓜为题材的紫砂壶型制丰富多变.颇受壶艺爱好者的喜爱。
据考.最早的紫砂“南瓜壶”当推明末清初著名艺人陈子畦所创。
到了清初康熙年间,其子陈鸣远“青出于蓝胜于蓝”.他所创制的“东陵瓜壶”,构思巧妙,壶身呈八瓣纹型。
以卷叶为壶嘴、瓜柄为壶盖与盖的.壶身还有:“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
鸣远”十字行书铭刻,雅俗共赏,为其传世花货精品代表之一。
【总页数】1页(P46-46)
【作者】吴娟娟
【作者单位】宣兴紫砂工艺厂,宜兴2142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71
【相关文献】
1.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略谈紫砂花器“佛手壶” [J], 盛国芳
2.师法自然高于自然——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特色浅析 [J], 徐兴志
3.浅谈紫砂"南瓜壶"的造型特征以及自然风味 [J], 姜俊
4.深碧透甜香——浅述紫砂作品"南瓜壶"的自然韵味 [J], 郭加桂
5.论"蚂蚁南瓜壶"艺术设计中的自然趣味 [J], 陈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述“南瓜壶”的田园逸趣
实累累、瓜果飘香的乡村田园风景引人入胜;那清澈见 底、波光粼粼的田间池塘有着莫名的魔力;那极富诗情 画意、淳朴自然的农家小院也别有一番风味;还有那淳 朴憨厚的劳动人民也让人感受到莫名的亲切……这也是 创作“南瓜壶”的初衷,希望作品不仅呈现给大家紫砂 壶造型上的美感和惊艳,更想要将作品中透露出的那种 宁谧舒适和岁月静好的安稳平和带给更多的人。
艺术的创作灵感往往来自生活的细微之处,紫砂壶 造型中到处可见生活的影子,乡间的田园风光也给紫砂 壶带来很多创作构思,丰富了紫砂语言,丰腴了紫砂艺 术。“南瓜壶”采用了仿生的制作技法,仿照南瓜设计 制作,不仅造型上可以看见南瓜这一植物的形态,还能 从中看到南瓜带来的浓浓田园气息。生活在高楼大厦鳞 次栉比的现代都市里,田园风光总是格外吸引人:那果
在长期的发展中,紫砂壶根据造型和品种被分为光 货、花货和筋纹货三大类。光货也叫光器,主要是根据 线条的变换规则和块面形成的虚实空间构成的造型,市 场上较多的就是圆器、方器和三角形器,还有一些不规 则几何形体变化而成的,讲究的是线条勾勒出面与块, 呈现出莹润光洁、挺括饱满、流畅自然的特点。如果说 光器注重线条的变化,那么筋纹器更注重于线条的延 伸,主要是观察自然界的植物瓜果、花瓣的纹理,然后 进行艺术创作,作品很精准地展现了被模拟对象的筋瓣 和纹理,可以直观地展现其特征,极具节奏感和韵律 感。花货就是将自然界中的事物的自然形态通过艺术手 法具象在紫砂壶中,最终展现出多样的造型。艺术的创 作理念都是来源于生活与自然,梅、兰、竹、菊、龙、 凤、猪、鸟等植物和动物都可以成为花货的创作题材; 生活中的事物如瓢、鼎、玉璧、觚棱等也被仿照成为紫 砂壶造型中常见的题材。这样仿照而制成的紫砂壶既有 着事物本身的自然形态和特征,经过艺术的夸张处理后 又能呈现艺术性的效果。往往花货都是形象生动、惟妙 惟肖,让人见之心喜。“南瓜壶”就是紫砂艺人观察南 瓜的形态特征后创作的作品,寓意着大自然的田园逸趣。
浅谈《南瓜》壶的艺术魅力
品鉴叶喜洋洋曳壶袁它是传统元素融入紫砂创意袁并非 是单个元素简单的堆砌陈杂袁而是要求妙尧求精尧求传神尧 求达意袁力求精炼袁化形象为抽象袁在紫砂壶上起到画龙 点睛的作用袁而非喧宾夺主遥 都说壶茶一体袁一把精美的 叶喜洋洋曳壶若得好茶滋润袁境界更佳遥 人幸福的秘诀之 一袁就是野一日不可无茶冶袁用此壶斟上清香新茶袁慢慢品 酌野羊跪乳袁雅反哺冶袁但愿天下所有游子都能早日与母亲 团聚袁便是享尽人间天伦遥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之则不佳遥 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宜相配袁 壶音频率较高 者袁适宜泡重香气的茶叶袁如清茶;壶音稍低者袁宜泡重滋 味的茶叶袁如乌龙尧铁观音遥
3 结语
紫砂艺术底蕴深厚袁渊源流长遥 其造型艺术之美袁形 制之多袁文化气息之丰富袁成为其独特的风格袁吸引着一 代又一代的人们遥 野壶中日月长袁山窗无依样冶袁沏一壶好 茶袁品一首好诗袁坐看浮云淡雾袁耳听百鸟之鸣袁心生悠 然袁其乐无穷!
渊上接第 57 页冤
二生肖袁名列第八袁当之无愧遥 作者情意深厚袁意蕴深远袁 给现代匆匆行人一丝深深的希望遥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 相像袁他们的心始终一样袁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 的爱子之心遥 作品真情意切袁等到时光褪去尧夕阳西下袁母 亲灿烂的笑容依然还在袁 合家团圆的景象定能感染所有 人袁这是作者寓意的喜气洋洋之景遥
58 FOSHAN CERAMICS Vol.24 No.7渊Serial No.216冤
葛洪杰
渊宜兴 214221冤
花塑器茗壶有单一泥色的塑器袁亦有巧色深绘的像生塑 器袁将整个造型处理得生动优美袁形神兼备袁极具生活情趣的艺术 效果袁如壶艺师们各具特色的紫砂南瓜壶遥
叶南瓜曳壶曰紫砂曰艺术曰魅力
1 引言
硕果经霜味色熟--“南瓜壶”的创作感悟
是 通过模 仿 自然 实物 的造型 、 神态 , 然后在制 作 中使 用浮 雕、 半浮雕 、 浅 塑、 捏塑 、 堆泥 、 镂 刻等紫砂艺术 常用 的创作
手 法, 表现 出所要表达 的艺术效果。不 同的作者 对于紫砂 形 态的表现方 式必 然略有不 同, 其 中最大 的区别便在 于每 位 作者对 于紫砂 壶 实用 性 与观 赏性之 间平衡 的把握 。不 同的作者 由于在这 一点上 以及塑造手 法、 习惯等方面 的差 异, 表现 出 自己对 生活 、 对艺术与众不 同的追求。 与紫砂光货 的设 计不 同, 紫砂花货 的设计取 材于大 自 然, 大 自然是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的创 作源头 , 但 花货设计
并 非 是 对 大 自然 事 物 的 原 样 照搬 , 而 是 需要 作 者 具 备 良好
使作 品美若 天成 , 并 且带有充足 的田 园风 味 , 必然 需要通
过 精 湛 的 全 手 工 制 壶技 艺还 原 紫 砂 创 作 本 源 的 艺 术 性 , 通
的艺术眼 光, 将 自然 的造 型加 以提炼 , 去粗存精 , 将之塑造
过 熟练并 且一丝 不苟 的工 艺塑造 , 使 作 品 自然得体 , 展示 出细腻 与美的气质 。 有人 说生活 的阅历 是艺术创作 的温床 , 对这 个世界越 了解 , 艺术 创作 者便 越 能还原 出世 界 万物 中所 蕴含 的 至
成符合人们 的审美 习惯和 审美标 准 、 从 自然 中产生却超脱
艺术 。所 以观察 现 实是进 行创 作 的前 提 , 没 有仔 细 的观
察, 创作 出来 的东西就会脱 离实际, 连形似都达 不到 , 就 不 用说传神达 意, 更别提“ 美” 了。
爱, 这种 带有 田 园风趣 的仿真 形态 , 天 生便 带有 自然界 中
论紫砂壶“南瓜提梁”的造型之美和文化之美
瓷科学与艺术我国传统手工艺品,集实用价值和观 赏价值于一身,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融合了多种 文化艺术形式,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逐渐从 众多传统手工艺品中脱颖而出,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 林独树一帜。紫砂壶源于北宋、发于明清,以独特的材 质和精彩纷呈的造型著称,经过历代紫砂艺人长时间的 探索,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形成了完善的造型工艺体 系,古风盎然而又表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与人们的生 活相互交融,可谓雅俗共赏。
宋儒朱熹有言:“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 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梁,甚时种,甚时收,地之 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种某物,亦皆有理。”从 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作物上,可以看到古人对于作物, 对于自身、对于土地、对于资源、对于环境、对于人与 自然的良苦用心。南瓜,是中国十分常见的农作物,历 史悠久,南瓜可以垫饥,在物资缺乏的古代,它是人们 珍稀的食物,它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产物,连接着 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南瓜为创作题材,契合现 代人返璞归真、回归田园的生活情结,也暗示人们要珍 惜资源、珍惜劳动果实。南瓜春种秋收,象征着丰收和 富足,给人以吉祥喜庆之感,同时也暗示人们要耐住性 子,只要坚持付出,终将得到相应的收获,在浮躁的社 会中,我们要学会抱拙守朴,以宁静致远的心态去努 力,看淡得失,享受过程。
紫砂壶造型题材丰富多样,器型千变万化,发展至 今,大致形成了以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三大类型为主的 造型体系。其中,紫砂花器从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以 自然中的花、草、虫、鸟为原型,采用镂雕、捏塑、贴 花等装饰技法,通过对作品原型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抽 象与具象相结合,表现出意象的自然形态,让人产生无 限的联想,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真正表现了“艺术来 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境界。紫砂壶“南瓜提梁” (见图1)是典型的花器,此壶以自然中十分常见的南瓜 为创作题材,将南瓜饱满成熟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洋溢着 浓郁的田园气息,意境十足。一直以来,以南瓜为题材 的紫砂作品数不胜数,现在我们所见最早的著名传器, 为明末清初陈子畦所制“南瓜壶”,“南瓜壶”形态饱 满自然,一经面世便深受人们喜爱,“南瓜壶”有别于 光器的朴素简约,趣味性与艺术性皆臻妙境,因此广为 流传,历经时间的检验成为一款经典器型。紫砂壶“南 瓜提梁”在继承传统器型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审美和 思考,对局部做出改进,融入提梁元素,呈现出全新的 艺术形式,让人眼前一亮。纵观整壶,作品选用优质原 矿紫泥制成,采用调砂的技巧,颗粒隐现,泥质细腻而 有骨力,既增加了紫砂壶的透气性,利于发茶,又平添 了几分骨感,所谓“泥为肉、砂为骨”,此壶将紫砂的 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体现了紫玉金砂的美感。在 造型上,此壶以圆器为基本形制,流畅的筋纹线条划分 壶身,将整壶划分为均等的六部分,比例协调,筋纹线
心归田园把盏闲——浅谈紫砂《南瓜壶》的创作内涵
度从而将壶钮制作得更大。壶钮体积变大也就可以表现 更加夸张的造型,梗钮就可以塑造得更加丰富,这样的 壶钮跟壶面的瓜叶贴饰更加适应,夸张的树叶结合夸张 的梗钮,突出了南瓜自然仿生的味道,这种感受不是单 纯的筋囊变化可以提供的,同时这两者还可以影响壶流 和壶把的外形制作,让这两者也相应的变得更加夸张。
从整体来看紫砂“南瓜壶”构思巧妙,壶身以瓜为 形,瓜蒂为钮,藤为流把,壶身贴塑茎、须、叶,纹络 逼真细致,并用瓢虫点缀的形式为这把壶带来了额外的 色彩,显示出其并不是不能动弹的死物,而是蕴含着生 命力,具有动感的自然造物,这样的感受可以让人自然 而然的被其吸引,在细致的品读中,感受到瓜棱的匀称 饱满,壶面的上下起伏,和谐自然。其中作为筋纹仿生 器中囊瓣的处理是最为关键之处,筋棱线条中间不能够 有断点,尤其是壶身与嵌盖之间的联系,这对于泥性掌 握有着很高的要求,要在生坯时考虑泥料收缩,将嵌盖 的外围制作的较壶口稍大,使其在烧制时自然的合拢。 其次是对于贴塑的制作,壶面贴塑的叶子、茎须以及小 南瓜与壶面之间带有一些镂空的空间,这部分空间需要 用脂泥以不外露的形式来填满,使贴塑的种种形象看起 来仿佛真的依附于壶面,但实际上却镶接紧密牢固,提 升整体的耐用性。
紫砂“南瓜壶”是紫砂花货中的经典题材,饱满的 南瓜造型是这一壶式的核心特点,借由南瓜轮廓与茶壶 结构的融合,紫砂“南瓜壶”天然就带有一种清新自然 的风味,在眼前这把壶上也是如此,南瓜的囊瓣、清晰 可变的瓜叶、茎须,生动并且夸张的形体装饰组合,给 予人既传统又新颖的感受,与一般筋纹囊瓣造型所不同 的是,眼前这把南瓜壶的囊瓣单独构成了花生一样的形 体曲线,每一瓣的线条都呈波浪形线条起伏两次,这样 的身筒处理不仅在传统的筋纹造型上更进一步,还在仿 生器的制作上更加逼真生动。嵌入式的壶盖这时候也就 跟壶身的变化相适应,这种变化体现在壶口相较于其他 的筋纹造型可以设置得更大,壶盖的内容也可以更加丰 富,因为口处的泥片支撑相较于一般的囊瓣筋纹更有张 力,嵌盖在制作的时候可以充分地考虑到这种支撑的力
自古艺堂金瓜礼,任谁评说任谁说--浅析紫砂之“南瓜壶”
本山绿泥其实是紫泥矿层中的夹脂,是泥中泥,且 由于结构疏松,很难直接成泥,只有在开采紫泥矿的时 候才能间或开采出数量非常少的本山绿泥。因此,如今 传世或是现世的紫砂壶中由本山绿泥烧制的壶数量较 少,且多为小品壶。此捧“南瓜壶”容量为260毫升,是 一把所用泥料上乘、色泽品相俱佳的中小品佳作。
本山绿泥的原矿娇软易碎,经烧制后十分细腻,可 塑性极强。经由本山绿泥烧制的紫砂壶表面有种透亮但 不炫目的晶莹剔透之感。但由于本山绿泥的收缩性极大, 烧制温度跨度小,且烧制过程中泥料十分容易变形和起 皱,对于创作者制壶手艺和烧制工艺的水平要求极高,这
此把“南瓜壶”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却以其朴 素的南瓜造型、简约大气的线条展现着创作者的壶艺和 构思,讲述着自身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魅力,凸显了 “自古艺堂金瓜礼,任谁评说任谁说”的雅致,着实为 一把不可多得的好壶。
CERAMICS SCIENCE & ART 107
紫砂壶,是古往今来深受文人墨客喜爱的艺术品和 收藏品,其近年来的市场热度和赏壶人的追捧情况也十 分能够凸显其价值。古语有云:“圆不一相,方匪一 式”,这便是精妙地概括了紫砂壶造型多样的特征。紫 砂壶形态多样、别具雅趣,其分类标准也是多样,若按 照器型来分,紫砂壶可被分为花货、光货和筋囊货,其 中花货则是把动植物的形态以浮雕亦或是半浮雕的形式 装饰在紫砂壶之上,“南瓜壶”就是花货类紫砂壶的经 典代表壶型之一。清代紫砂壶大师陈鸣远的“南瓜壶” 曾拍出3000多万的高价,其也被称为“花货宗师”。这 把“南瓜壶”(见图1)所用泥料和外观造型皆是不俗, 对花货类紫砂壶的创作和鉴赏均有推进之意。
浅析花器作品“南瓜壶”的创作内涵
(上接第 57 页)
在宜兴紫砂器中袁最受称颂的是紫砂茶壶袁紫砂茶壶
. A所在ll宜泡兴香R紫i茗g砂野h盛壶t暑s的越R3宿0e0s不多e馊r年v冶的e尧野d发不.展夺过茶程味中冶袁其很实受与人龙们元喜素爱的遥
相关连接不少袁且龙元素在紫砂上的形象多与瓷器尧玉器 等艺术品上的姿态不同袁很有情趣遥 野鱼化龙冶尧野龙头一捆 竹冶皆是以龙为创作题材的传统壶型袁可见紫砂壶文化与 中国传统文化的相辅相成遥
2012 年第 9 期渊第 193 期冤 佛 山 陶 瓷 61
要求线条宽窄得体袁线面转折明确袁动态形象生动曰制作 时对野角冶尧野线冶的处理要清晰袁凹凸要相称袁才会起到一 种实体与空间互补的作用遥 如作壶袁则要求口盖准缝袁既 严密又野通转冶遥 所谓野通转冶是指按外型的等分袁任意转换 方向都能合缝袁且与整体协调遥 为野饰冶者要求服从作品的 主调袁线角处理的明尧暗尧宽尧窄尧凹尧凸尧收尧放尧动尧静无不 为衬托主题尧表现主题服务遥 通过严谨合理的装饰袁使作 品饱满且显得丰腴尧挺拔中又露雄健袁野光而不保冶尧野花而 不俗冶袁使艺术的感染效果更为强烈遥
味袁因此前人早就称颂为野脱尽人巧殊众工袁神工鬼斧难 雷同冶的艺术珍品遥 此壶的设计制作完全符合现代工艺美 术的设计理论袁是仿生学的典范作品遥 供春壶的问世为紫 砂花器的造型艺术开辟了道路袁 并在紫砂花货的发展史 上起了良好的开端作用遥 至清代袁紫砂花器作品更为丰富 多彩遥 康熙晚期的陈鸣远所制的野弯把梅桩冶形象生动别 致袁嘴把气势横生袁花枝疏影袁横斜之中极富有傲霜斗梅 的精神气质袁制作用功精细入微袁是在自然界万物的形态 基础上通过去粗取精尧 艺术提炼加工成为高于生活的艺 术品遥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袁 紫砂花器又有全新的表 现袁它更多地强调创意尧情趣以及作者的个性袁达到野画中 壶冶尧野壶中画冶尧野壶画合一冶的诗画意境袁闲情逸趣中兼有 中国书画之气息遥 如野岁寒三友冶尧野明月松间照冶尧野葫趣冶 等都是画与壶尧壶与画的艺术结合袁如诗之画袁自然之壶袁 一切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尧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遥
浅谈《南瓜壶》的创作
件作 品无 论 是在形 式 、 精神 、 姿态 、 气势、 韵律 、 制作 等
不 落入 自然主义 的俗套 , 整体 处理达 到视觉 上美 观 , 功 能 方 面都能 达到所追 求 的艺 术效果 ,让作 品都 富于雕 塑般 又胜于 自然 ; 既古朴大方 , 上 合理 , 触 觉 上舒适 , 观 赏 理解 和 日用 功能 兼 备 , 已成 为 的艺术形态再 现 。既来 于 自然 ,
间“ 龙珠提 梁” 表达 了和谐统 一的文化底 蕴 。
一
向视 为传统 实用 的器皿成 了具有 表演潜 力 的雕 塑类 作
时 代 的发 展提 供 了更 多 的服 务领 域 和发 展机 遇 . 盛 品 , 成 为另一 种艺术 表现 的载体 。可谓大 胆另类 , 另辟 蹊
世 社会更 推 动 了紫砂 文化产 业 的创 新和 变化 。相对 紫砂 径 。 先 贤 和老 一辈 的 紫砂 大家 , 当今 陶艺 家 的阅历 、 资略 、 视 野 更高更 广 , 所处 的环 境更 为宽松 , 信息来 源 , 科 技取 向 ,
时代 。
才谈得上 壶艺 。时下 , 紫砂新人 激情 澎湃 . 他们立 足于本 土紫砂 , 跟先 贤学 , 从 历史学 。跟父 辈长者 学 , 从 经验学 。 跟 自然学 , 从 化 中得 , 从 得 中用 。作品 的神韵 , 内测不断升 华提高. 创 作对 他们 而 言 , 是 对 昨天 的超 越 , 更是 一 种全
感 受 。壶 身饱满 , 这 只硕 大 的南瓜 。 使 得整个 壶型 富有张 力 和生机 。壶身 的造 型圆润可亲 , 不觉流露 出生 活的恬静 美好, 映着 阳光 , 温 暖幸福 。壶 身贴塑瓜 叶 、 ( 下转第 5 9页)
珠, 个 中滋 味任 由评说 。这粒 珠不 是孤独 的 , 它旁边 圆润 新生 代高 科技 作 品 , 跑车、 电脑 、 飞船 等形 象壶 同样 捏 塑
深碧透甜香——浅述紫砂作品“南瓜壶”的自然韵味
泽碧透,天然的带有一种自然的清新、活络的气息,茶 壶的本体采用筋纹囊瓣形态,不仅生动想象,构思巧 妙,还能够最大限度的结合本体的材质色泽,增添自身 的艺术表现力,看起来赏心悦目。
紫砂壶作为一种茶器,其本身已然成为了我国传统 文化中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紫砂壶材质的特 殊,让它有了“世间茶具堪为首”的美誉。而伴随着特 定历史时期茶馆的盛行,紫砂茶壶由此走进了千家万 户。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的茶馆虽然已经零落消失, 但紫砂壶并未就此沉寂,相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需求,紫砂壶获得了极大的发 展,各种新的造型,新的创作层出不穷,很多过去未有 的题材,新颖的设计也都应运而生,可以说紫砂艺术的 发展走进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发展时期。在 这样的环境下,整个社会对紫砂艺术也就提出了更高的 艺术文化要求,工艺更精细、内涵更深刻、意境更完美 成为了紫砂壶艺创作者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挑战下,如 何更好的传承紫砂文化,发扬个人的创作精神就成为了 当下每一个创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紫砂壶的造型同时具有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具有在当下时代高速发展、社会整体的审美文化需求高速增 长的时期,对紫砂的工艺创作也诞生了更高的要求。紫 砂壶造型丰富多彩,并能够在过去已有的基础上不断的 推陈出新,这让紫砂艺术伴随着时代的浪潮,起起伏伏 始终能够杨帆前行。这让人不禁要去思考,其最初作为 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的 位置。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答 案,但作为紫砂的创作者需要明白,紫砂壶作为一种茶 具,其实际使用中的种种情感变化,都是一种用紫砂喝 茶时的感受,切合这一点来进行茶壶的塑造,才能够真 正的设计制作出广受大众喜爱的紫砂壶作品。
浅谈紫砂套组作品《南瓜》的自然意趣
的自然意趣
李雪姣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摘 要】艺术具有时代性,任何艺术只有不脱离时代,紧 跟时代潮流,为作品融入更多的时代内涵和审美,才能为人 接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 人向往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渴望远离城市、回归自然,在 慢生活中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紫砂作品“南瓜套组”就是 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创作而成,整套组由一壶两杯、一个壶 承组成,作品集镂、雕、塑等工艺于一体,简约而生动,形 象逼真,画面感强烈,具有极强的艺术渲染力,表现出浓郁 的自然意趣和田园风格。 【关键词】紫砂壶;南瓜;造型设计;自然意趣
术魅力[J].江苏陶瓷,2019(3):66,69. [2] 刘驰扬.仿真意趣最自然,瓜熟蒂落寓丰收--紫砂壶“高
南瓜”创作简谈[J].佛山陶瓷,2019(12):51-52. [3] 朱水芬.沉醉如秋,硕意正浓——紫砂壶“南瓜”创作漫
谈[J].江苏陶瓷,2017(3):25,28.
102 CERAMICS SCIENCE & ART
紫砂壶造型丰富多彩,集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 体,其独特的材质、丰富的内涵、久蓄的茶香,无一不 让人着迷。紫砂壶是手工制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 两把壶,每把壶都有不同的气质,俗话说“壶如其 人”,每把壶都体现了作者自身的思想和审美情趣,随 后,它又在使用中浸润了玩壶者的气息,逐渐形成自己 独一无二的气质。 【参考文献】 [1] 应书良.施法自然,返璞归真——论紫砂壶“南瓜”的艺
有收获,人生就是一个播种耕耘的过程,只要播下种子 并持续为之付出,终将会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也暗示 着,做事无需急于一时,时刻谨记“但行好事莫问前 程”,要怀着一颗淡然平静的心去付出、去努力,去静 待人生花开。
欣赏紫砂套组“南瓜”,整套组由一壶两杯、一个 壶承组成,作品集镂、雕、塑等工艺于一体,简约而生 动,形象逼真,画面感强烈,具有极强的艺术渲染力。 主壶以筋纹器为基本形制,筋纹线条自然流畅,以壶钮 为中心点向下延伸,贯穿整壶,将圆润饱满的壶身划分 为均等的六部分,筋纹线使壶体凹凸分明,更显饱满生 动,彰显了南瓜的成熟丰满;壶盖为嵌盖,与壶口严丝 合缝,这也是筋纹器的难点所在,壶盖各边需与壶口相 契合,稍有误差便难以盖上;壶钮模仿瓜蒂的形状设计 而成,栩栩如生、形象可爱,极具艺术感;壶流自然上 翘,生动可爱;壶把造型犹如藤蔓,纹理清晰,造型生 动,流、把皆饰以筋纹线条,既表现出藤蔓的自然纹 理,形象逼真,又与壶身相协调,浑然一体,极具形式 美;此外,作品还采用贴塑的装饰技法由壶把向壶身自 然贴塑瓜叶,叶脉清晰有致、叶片微卷,细长的茎条从 中伸展而出,瓜叶贴塑立体生动,极具自然意趣,平添 了几分清逸雅致。整壶形态逼真,趣味天真,贴花装饰 尤显灵气,饱满且曲张有致、栩栩如生。两只杯子造型 一致,如同一分两半的南瓜,筋纹线清晰流畅、形态饱 满,杯子一端带一小柄,意趣盎然,两只杯子相互叠合 便浑然一体,俨然是一只成熟的南瓜造型。壶承作承托 主壶之用,壶承造型为半只成熟的长南瓜,其表面凹凸 不平、斑驳粗糙,将南瓜的外观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瓜倒扣,平稳地立于桌面,显得端庄稳定。壶承、茶 杯与主壶三者浑然一体,皆以南瓜为创作题材,采用不 同的形式塑造出南瓜的形态特征,自然逼真,三者相互 独立又形式统一,如同一幅美好的田园画,恬静优美。 整套组选用优质原矿段泥制成,质感浑厚、色泽深邃、 气度浑朴、端庄大方,也表现出清雅的自然之感,契合 南瓜成熟时的色泽外观,更显生动。
论紫砂“南瓜壶”的造型之美和田园风骨
论紫砂“南瓜壶”的造型之美和田园风骨作者:刘亚萍来源:《江苏陶瓷》2020年第02期摘要从明末清初紫砂大家陈子畦、陈鸣远父子开始,“南瓜壶”以其制作工艺之精妙、造型设计之独到、精气神韵之恬淡受到了无数文人雅士、爱茶之人的追捧。
这把紫砂“南瓜壶”也是承袭了陈氏父子“南瓜壶”的特征,既是款筋纹器造型壶,同样也是一款仿生花器壶型。
其构思来源和制作设计,是对于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是对于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崇尚回归,更是对于我们中国古老传统文化之中的田园风骨的一种深情缅怀。
关键词紫砂壶;南瓜;造型之美;田园风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我们古人在漫长的农耕文化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文明。
山水之乐、田园美景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和反复吟诵的优美诗句。
江南之地多雨,有着“晴耕雨读”的优良传统,宜兴过去的紫砂艺人却是“晴天耕作,雨天制壶”,只有这样的劳动组合方式才能满足一家人的吃喝用度。
由此可见,紫砂和田园的密切关联是在自然而然的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在歷史上,文人归隐也往往选择田园生活来寄托其中的志趣和追求,也是返璞归真的一种自然选择,东晋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就曾经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的山水田园生活,后来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曾来宜兴买地置田,准备过“农家乐”的生活,并和宜兴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东坡提梁壶”至今流传,成为一段紫砂佳话。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紫砂艺术也不例外。
在紫砂艺术丰富多彩的造型工艺中,有一类型就是仿生花器,其题材来源于我们平时大自然中的植物果实,通过紫砂匠人妙手生花,惟妙惟肖地用紫砂泥捏塑的形式表现出来。
还有一类就是筋纹器,这种器型更加集中表现带有筋纹的花卉、瓜果、蔬菜等等,用深厚的紫砂技艺来阐释出自然纹理的秩序感和韵律美,而在许多题材表现的过程中,仿生和筋纹都结合得比较紧密,比如我们常见的以南瓜为题材的紫砂创作。
造型圆润可亲的《南瓜壶》
《南瓜壶》此壶造型取自一只大的落地南瓜,造型 巧妙之处,莫过于将壶身以筋纹造型表现,再以花货的 装饰性塑造,使得整个南瓜形的壶富有张力和生机。壶 身造型圆润饱满,稳重而端庄,造型简练流畅,体态丰 腴。此壶以筋纹将壶身处理得圆弧起伏,形态逼真,饶 有趣味。南瓜造型,筋囊生机自然,壶身线条简洁流 畅,筋纹深深扣入壶内,富含韵味。南瓜瓣凹凸起伏, 富有力度,将南瓜的粗犷、肥硕表露无遗。而此壶的壶 盖与壶身正是一个完整的南瓜,壶盖内嵌,严丝合缝, 顺着纹理,切割开来。壶盖的筋纹与壶身精准配合,隔 空观之,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一柄瓜蒂作为壶钮,与 壶身构成壶体,妙趣横生。
紫砂壶的造型蕴含着中国浓厚的文化理念。紫砂壶 的造型不仅仅是对造型本身的追求,社会的发展是永恒 的,紫砂壶也同样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之中。中国宜 兴紫砂陶艺,是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独树一帜的陶艺瑰 宝,它孕育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 品,以其精湛的手工技艺、敦厚淳朴高雅的造型艺术、 百花斗妍的流派风格,极大地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紫砂 陶艺爱好者、收藏家、鉴赏家。
《南瓜壶》壶身造型圆润可亲,不觉流露出生活的 恬静美好,映着阳光,温暖幸福。短圆嘴、藤钮、圈 把,底足稳重有度,尽显壶的精神风貌。壶身,自 有另一番享受。
壶嘴取南瓜的叶子,上下合抱之势,组合成壶嘴, 南瓜叶的筋纹脉络清晰自然,叶脉藤纹刻画逼真,极为 自然可爱。壶把则以南瓜的瓜藤塑造,把藤丝拧成筋 纹,可谓物尽其态。壶嘴、壶把造型和谐统一,以贴花 的方式贴塑在壶身的腹部上,似有风吹叶摇曳之韵态。 瓜叶自然卷曲,旁边缀着一个小南瓜,与壶身相互呼 应,可谓相应得趣。一截藤茎与几片藤叶,正似抽出的 新绿,沿着壶身腹部的走势,生动地贴在壶身上,枝分 为藤条、藤叶、花等三部分。
论“南瓜”紫砂壶的筋纹特征与自然和谐美学价值
3、筋纹——上攀翘翘春风面
筋纹是制作南瓜壶所用到的重要技法,使作品真正能够 达到栩栩如生的境界。筋纹器是紫砂壶中的一大器型,最擅 于模仿的就是诸如南瓜、花朵这样有着均匀清晰纹理的自然 之物。此壶由筋纹均匀地分为八瓣,筋纹从壶钮处开始贯穿 作品整体,每一条筋纹都是利落清晰,深浅一致,每瓣壶身 都饱满地向外凸出着,在简约的线面结构中形成艺术张力, 强化紫砂壶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几何效果。
1、黄金段——青藤四绕映金黄 在对南瓜进行表现时,对造型的刻画往往是手工艺人关
注的重点,作为பைடு நூலகம்件以点、线、面构造而成的立体容器,造 型是能够展现紫砂壶线面构造特点的重要部分,通过造型表 现南瓜说明了手工艺人对南瓜及紫砂壶特点的准确把握。但 要使作品能够更加逼真地模仿南瓜,只靠造型是远远不够 的,泥料色彩在这时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果与艺术效果上均有保证,也使珍贵的“黄金段”以南瓜的 形态得以保存。
2、圆身——密叶阴稠扶倩影 对南瓜的仿造决定了作品要塑造出圆形的壶身,尤其强
调作品壶身的饱胀感,以模仿南瓜逐渐成熟的生命力。此壶 的壶盖与壶身完全地融为一体,完美表达南瓜造型,凸显紫 砂壶各结构之间为实现艺术主题所完成的配合,壶盖与壶身 交界处十分细腻,可表现作品做工的精细。壶盖中央部分的 壶纽如果以欣赏紫砂壶传统造型的眼光来看是比较奇特的, 如果结合自然南瓜造型来看变比较亲切了。壶纽也就是南瓜 的瓜纽,稍显“扭曲”的姿态与其上纹线制造出的纹理,都 使瓜纽形态无限接近真实。两侧造型普通的把手与壶嘴在壶 中象征南瓜藤蔓,把手上还特意强化纹理并点缀小枝节,使 瓜蔓形态更加真实。整件作品姿态小巧,精致感得以加强。
南瓜水壶玉雕的艺术价值评价
南瓜水壶玉雕的艺术价值评价南瓜水壶玉雕的艺术价值评价一、引言南瓜水壶玉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瓜水壶玉雕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宫廷、贵族和富商等高层人群中,是一种具有高雅和奢华气质的艺术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南瓜水壶玉雕的艺术价值进行评价。
二、南瓜水壶玉雕的历史与文化背景1. 南瓜水壶玉雕的起源与发展南瓜水壶玉雕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当时主要用于宗教祭祀和贵族生活。
随着时间推移,南瓜水壶玉雕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艺术品,并在汉唐时期达到了巅峰。
2. 南瓜水壶玉雕与中国传统文化南瓜水壶玉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精髓和独特性。
南瓜水壶玉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三、南瓜水壶玉雕的艺术特点1. 南瓜水壶玉雕的造型美学南瓜水壶玉雕的造型美学以自然为主题,其形体多为南瓜形或葫芦形,具有流畅、舒展、肥硕、饱满、柔美等特点。
同时,在南瓜水壶玉雕中还常出现一些动物、花卉等自然元素,这些元素与南瓜形成了一种有机结合,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2. 南瓜水壶玉雕的工艺美学南瓜水壶玉雕是一种高难度的工艺品,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次打磨和琢刻才能完成。
因此,南瓜水壶玉雕具有高超的工艺技巧和精湛的手工艺术。
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材质与造型之间的协调,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完美。
四、南瓜水壶玉雕的艺术价值评价1. 南瓜水壶玉雕的历史价值南瓜水壶玉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精髓和独特性,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 南瓜水壶玉雕的艺术价值南瓜水壶玉雕在造型美学和工艺美学方面都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其造型美学以自然为主题,具有流畅、舒展、肥硕、饱满、柔美等特点;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材质与造型之间的协调,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完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南瓜》壶的艺术魅力
摘要:花塑器茗壶有单一泥色的塑器,亦有巧色深绘的像生塑器,将整个造型处理得生动优美,形神兼备,极具生活情趣的艺术效果,如壶艺师们各具特色的紫砂南瓜壶。
关键词:《南瓜》壶;紫砂;艺术;魅力
1 引言
宜兴紫砂是我国传统工艺陶中的一枝独秀的艺术陶。
造型设计千姿百态,主要分为光素器、花塑器和筋纹器三类。
花塑器茗壶有单一泥色的塑器,亦有巧色深绘的像生塑器,将整个造型处理得生动优美,形神兼备,极具生活情趣的艺术效果,如壶艺师们各具特色的紫砂南瓜壶。
南瓜这种生长在农村边边角角的植物,这么的皮糙肉厚,这么的不起眼,这么的平淡无奇、朴实无华、一般是农村用来喂牲口的或饥荒时用来填饱肚子的,怎么会走入紫砂艺术的殿堂呢?怎么会在紫砂的百花园中占据一角呢?咱们一起来看看紫砂大师们是如何诠释他们眼中的南瓜的。
2 《南瓜》壶的艺术魅力
生于明天启至清康熙年间的陈子眭可以说是制作紫砂南瓜壶的杰出代表。
他制作的《南瓜壶》属自然形之佳作。
材质为紫红泥调砂,温润细腻。
造型扁平,壶身作八瓣南瓜型,腹部圆鼓,向上渐收敛而成小圆口。
流似卷状瓜叶,把作为随意弯扭的瓜蔓,藤蔓贴饰壶身,钮似瓜蒂,身为瓜形。
整体浑然天成,自然别致。
整体造型以视觉上的回顾转向来表达自然生机的变化和造型上的整体感,趣味性与艺术性皆达妙境。
当今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的《双色高瓜壶》也堪称南瓜壶中的经典之作。
此壶以紫砂对比泥色制作壶,增加了它的观赏性。
壶体用紫砂红泥制作成南瓜状,流、把、钮皆用墨绿泥制作,色泽对比鲜明。
器身作八瓣筋纹,盖为四瓣筋纹,底为一捺底,筋纹聚中心底印位置,平口、方肩与盖相扣,大气而有变化。
用手工拍制身筒后,以压筋纹方式造壶。
一弯嘴为瓜叶卷曲式,壶把自下向上攀升,两旁贴塑瓜枝、叶、蔓、黄花、小虫,瓜柄为钮。
这些是创作此壶的壶艺家经过长期观察生态、写生造势、精心构筑而成的,技法炉火纯青,如把精湛的工笔花卉、紫砂花塑器造型与装饰融为一体,千般技艺贵在传神。
再如王小龙、高丽君合作的《鸣蝉南瓜壶》,他们用自配的青灰绿泥制作,色泽幽雅,砂质温润。
形体以自然仿真的侧卧南瓜为型,一改其正立姿态,以紫砂陶质感产生瓜果肌理,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整体造型严谨,瓜枝、叶脉分别变化为卷叶的流、攀延的把,覆盖的瓜叶作为壶盖,趋
势顺导,生态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
卷叶与藤枝布局恰到好处,浮雕与瓜脉协调和谐,壶钮塑作精雕细刻的鸣蝉,与瓜体相呼应,呈现了一派生机盎然,田园趣味,就如巧夺天工一般,给人们以大自然返朴归真的纯净美与紫砂艺术的装饰美。
大师们的南瓜壶作品就不一一述说了,从此一斑可窥见紫砂制作工艺之精湛,壶艺师们观察之细微,用心之巧妙,制作之精良,从他们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
他们精心处置,制作方法也别有韵味,集实用与观赏于一身,把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具有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3 结语
可见,生活为艺术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它既不是天上凭空掉下来的,也非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它实实在在地孕育于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生活,成长于人们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形象的感情中,紫砂艺术也不列外。
而且,南瓜这种本来不登大雅之堂的寻常物品,经过艺人们的高超手艺和表现手法,却登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并在里面占了一席之地。
南瓜壶以其朴质成趣,充分表现田园情趣的造型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它已成为紫砂长久不衰的题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