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复杂直流电路 练习题
电工基础第三章练习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一基尔霍夫定律(一)一、填空:1、不能用电阻的串、并联化简的电路叫电路。
2、叫支路.同一支路中通过各元件的电流强度。
3、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叫。
电路中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叫.4、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叫电流定律,其表达式为。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叫电压定律,其表达式为。
二、如图1所示,说出电路中的节点、支路和回路的数目。
图(1)三、如图2所示,电流I1=10A ,I2=5A,I3= A.四、如图所示,I1=25A,I3=16A,I4=12A,求I2、I5、I6的值. 图(2)五、如图所示,写出(1)U AB、U AC、U BC的表达式。
(2)根据从D、E、F、D的绕行方向,写出回路电压方程.六、如图所示,已知I1=1A,I2=2A,E1=10V,E2=5V,R=5Ω,则I3= ,I= .七、如图所示,R1=2Ω,R3=5Ω,E1=17V,E2=17V,I1=1A,,求I2及R2的大小.第一节基尔霍夫定律(二)一、写出以下电路的支路、节点、回路的数目。
二、求以下电路中未知的支路电流的值。
三、写出以下回路的回路电压方程。
1、2、①回路A-B-C—A的回路电压方程: ①回路A-B—D—E—F-G-A的回路电压方程:②回路A-D—C-A的回路电压方程:②回路A-E-F—G-A的回路电压方程:③回路A-D—C-B-A电的回路电压方程:③回路A-B-D-E—A电的回路电压方程:练习二支路电流法一、解方程和方程组:1、4x-12=202、-5a+12=﹣133、17﹣6I=54、2x+y=75、x+y﹣z=06、I1+I2 = I32x+y= 4 2 I1﹣3 I2 =12 x﹣y=1 4x﹣2y+3z = 9 ﹣3 I2+4 I3=10二、填空:1、支流电流法是一种全面应用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其解题步骤是:①任意标出。
②根据定律分别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
③代入已知数,解联立方程组求出各支路电流。
最新电工基础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课堂练习1
电工基础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课堂练习1课堂练习1.叫支路。
2.叫节点。
3.叫回路。
4.叫网孔。
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又叫节点定律,它指出:6.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又叫回路定律,它指出: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个节点,条支路,个回路,个网孔。
第7题第8题第9题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个节点,条支路,个回路,个网孔。
9.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E=12V,内阻不计,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为2V 和6V,极性如图,那么电阻R3,R4,R5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和。
并在图上标出电阻两端的实际电压极性。
10.如图所示为一网络的一部分,则I1= ,I2= 。
11.如图所示,电流I= 。
12.电路如图所示,电压U= 。
第10题第11题第12题13.网络如图所示N1,N2,已知I1=5A,I2=6A,则I3= 。
14.电路如图所示,电流I的值为。
U S的值为。
第13题第14题第15题15.电路如图所示,U AB为。
16.如图所示,已知I1=0.8mA, I2=1.2mA, R=50kΩ,则电压U等于第16题17.用支路电流法解复杂直流电路时,应先列出_____________个独立节点电流方程,然后再列出_____________个回路电压方程(假设电路有b条支路,n 个节点,且b>n)18.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1)选定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并标出各电流的(2)按KCL列出个节点电流方程(3)设定回路绕行方向(4)按KVL列出个电压方程(5)联立方程,代入给定条件,解方程组19.电路如图所示,电流表读数为0.2A,E1=12V,内阻不计,R1=R3=10Ω,R2=R4=5Ω,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求E2的大小(内阻不计)。
20.电路如图所示,求I的大小。
21.如图电路中,已知I1=0.8mA,I2=1.2mA,R=50KΩ,则电压U是多少?22.如图所示的电桥电路中已知电阻R1,R2和R3中的电流分别为25mA,15mA和10mA,方向如图中所示,那么额电阻R4,R5和R6中的电流分别为多少?并且在图上标出电流方向。
复杂直流电路测试题
复杂直流电路测试题一、 选择题1、只有在电路中的( )确定之后,电流才有正负之分。
A 、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B 、各支路电流的正方向C 、各支路电流的负方向D 、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2)。
A 、0B 、5AC 、10AD 、20A3、如图所示,5个方框分别代表电源和电阻器,其电压极性和电流方向如图A 、1,3B 、3,5C 、1,5D 、2,44、如图所示,I 3为( )A 、1.4A B、1AC 、0.8AD 、0.6A5、如图所示,I 1 和I 2分别是(A 、1A,2AB 、2A,1AC 、3A,0D 、0,3A6、戴维南定理适用于对( )进行等效计算,其所得的电源只对( )等效A 、线性有源二端网络B 、非线性有源二端网络C 、内电路D 、外电路7、如图所示,图中电流、电压、电动势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A 、U=E-IR B 、U=-E+IRC 、E=-U-IRD 、E=U-IRI 3R 1 R 2 U 1U 210V25VE R+8A 、8V,7ΩB 、12V,16ΩC 、10V,2ΩD 、6V,8.5Ω9、如图所示,已知I s =10A,U s=15V,R 1=1.52L L的电流为( ) A 、10A B 、7A C 、5A D 、3A10、如图所示,已知I s =3A,U sL电流为( ) A 、1.8A B 、1.6A C 、1.4A D 、1.2A 二、填空题1、如果复杂电路有3个节点,共应列( )个方程,其中,节点电流方程( )个,回路电压方程( )个。
2、如下左图所示,已知通过R 1的电流为3A ,则通过R 2的电流为( ),通过 )3、如上右图所示,已知I=6A ,则I 1=( ),I 2=( ).4、如下左图所示,已知Us=6V,Is=2A,R=2Ω,则电阻中得电流I 为( ),)。
5、如上右图所示,若回路的绕行方向为顺时针,则KVL 方程为( ),电阻R=( ).三,作图题1(写好过程)R LR L R 2 Ω210V5V3ΩI Is22、将下列网络变换为一个等效的电压源。
第三章 复杂直流电路习题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题一、填空题1.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叫。
2.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叫。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任意时刻,沿任意闭合回路绕行一周。
4.支路电流法是以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解题的一种方法。
5.想电压源的特点是。
6.实验测得某含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短路电流为2A,当外接负载电阻为3 时,其端电压是。
7.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适用于。
8、理想电压源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它的端电__ 与__ 无关.二、选择题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应用于直流电路中,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I入=∑I出B. ∑I入+∑I出=0C. ∑I=0D. ∑I≠02.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I =0列方程时,其中I的符号( )A.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B.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C.与实际电流方向一致取正D.只有在正方向选定时,电流才有正负值之分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适用于( )A.节点B.封闭面C.闭合回路D.假定闭合回路4.关于KVL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E+∑IR=0B. ∑E=∑UC. ∑E=∑IZ.D.∑U=05. 基尔霍夫KVL定律适用于( )A. 节点B.封闭面C.闭合回路D.假定闭合回路6.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 )A.线性电路B.非线性电路C.直流电路D.交流电路7.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解题的方法有( )A.支路电流法B.回路电流法C.等效变换法D.叠加法8.一个复杂的电路,如果有n条支路,m个节点,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所列的独立节点电流方程数应为( ),所列独立回路电压方程数为( )A. nB. mC. m-1D. n-m+19.下列关于叠加定理的叙述正确的有( )A.当有几个电源同时作用一个线性电路时,任一支路中所通过的电流都可以看成电路中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分别在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的电流的代数和B.各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余电源为0C.其它电源不作用指的是:是理想电压源的开路,是理想电流源的短路D.电路中所有的电阻,包括电源的内阻均保持不变10.叠加定理适用于计算( )电路的( )A.线性电路 B,非线性电路 C.电流,电压 D.电流,电压,功率11. 理想电流源的特点是( )A.通它的电流恒定B.它的端电压随负载电阻的增大而增大C.通过它的电流与外电路有关D.它的电压不随外电路的改变而改变12.理想电源实际上是( ).但许多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稳压电源可以看成一个理想的( ).电子线路中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差不多是恒定的,完全可以看成一个理想的( )A,存在 B.不存在 C.电压源 D.电流源13.电压源可以看成是( )A.理想电压源与内阻的串联 B理想电压源与内阻的并联C理想电流源与内阻的串联 D理想电流源与内阻的并联15.关于电源间变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理想电流源与理想电压源之间不能变换B.电流源与电压源之间不能变换C.电源间的变换对外电路是等值的D电源间的变换对内电路是等值的16.电源间等效变换的条件是( )A.R0=E/IsB.E=IsR0C.Is=E/R0D.对外电路伏安特性不变三、计算题1.如图3-1所示电路,已知E1 = 32V,E2 = 11V,R1 = 6Ω,R2 =4Ω,R3 = 8 Ω,试求:各支路电流I1、I2、I3 。
复杂直流电路习题
?
ib=i1=1 A
?
ia=is1-ib=2-1=1 A
3 、如图所示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
流及各元件功率。
解: 2个电流变量I1和I2,
a I1
只需列 2个方程 。
2A
I2
5Ω
对节点 a列KCL方程:
10Ω
+
I2=2+ I1
5V
对图示回路列 KVL方程:
-
5I1+10I2=5
b
解得: I1=-1A
P4=-2U=-2×10=-20W 由以上的计算可知, 2A电流源发出 20W功率 ,其余 3个元件总共吸收的功率也是 20W ,可见
电路功率平衡。
4、用叠加原理求 I2
I1 A I2
A
I
'
2
A
I
'' 2
R1
+ R3 _ U1
I3
R2 +
U2 _
2?
+ 3? 6? _ 12V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6?
+
7.2V _
ib
R2
is1
ia
R1
R3
+
u s3 - i c
(a)
id
R1
R4
+
R1 i s1
-
R2
R3
+
i1 us3
-
(b)
R4
i2
解 根据电源等效变换, 可将图 (a)所示的电路等效变换成图 (b)所 示的电路。 在图 (b) 中, 假设回路电流为 i1和i2, 绕行方向如图 (b)所示, 其回路电流方程组为
复杂直流电路测试题及答案
复杂直流电路测试题及答案1.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 电路如图2 -1所示,已知每个电源的电动势均为E,电源内阻不计,每个电阻都为R,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
① 0② E③ 2E④ 4E(2) 电路如图2-2所示,正确的关系式是______。
①②③④(3) 电路如图2 - 3所示,正确的关系是______。
(4) 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①电压源和电流源不能等效变换②电压源和电流源变换前后内部不等效③电压源和电流源变换前后对外不等效④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2.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流过电路任一节点为零,其数学表达式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从定律的任意点出发饶任意回路一周回到该点,为零,其数学表达式为。
(2)如图2-4所示的电路中,有个节点,条支路,个回路。
(3)如图2-5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动势E = 12 V ,电源内阻不计,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为2V和6V ,极性如图中所示。
那么电阻R3、R4和R5两端的电压大小分别为、和,并在图上标出电阻两端的极性。
(4)图2-6所示的电桥电路中,已知电阻R1、R2和R3中的电流分别是25mA、15mA 和10mA,方向如图中所示。
那么流过电阻R4、R5和R6种的电流大小分别是、和,并在图上标出电流方向。
(5) 将图2-7所示的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源,该电压源的电动势E0= ,内阻r0= 。
(6) 将图2-8所示的有源二端网络A, 如将电压表接在a、b两端点上,其读数为100 V; 如将电流表姐在a、b两端点上,其读数为2A。
那么a、b两点间的开路电压为,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为。
3.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电路如图2 - 11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 6 V、E2= 1 V , 电源内阻不计,电阻R1= 1Ω,R2 = 2Ω, R3= 3Ω。
使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上的电流。
(2)电路如图2-12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 8 V、E2= 12 V , 电源内阻不计,电阻R1= 4Ω,R2 = 1Ω,R3= 3Ω。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周绍敏复杂直流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题一、是非题(2X20)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与元件的性质有关。
()2、基尔霍夫定律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只与元件的相互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4、在支路电流法中,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时,若电路有n个节点,则一定要列出n个方程。
()5、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对非线性电路则不适用。
()6、叠加定理不仅能叠加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也能对功率进行叠加。
()7、任何一个含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模型来等效替代。
()8、用戴维南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路内电路是不等效的。
()9、恒压源和恒流源之间也能等效变换。
()10、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是不随负载而变化的。
()二、选择题1、在图3-17中,电路的节点数为()。
A.2B.3C.4D.12、上题中电路的支路数为( )。
A.3B.4C.5D.63、在图3-18所示电路中,I1和I 2的关系是()。
A. I1>I2B. I1<I2C. I1=I2D.不能确定4、电路如图3-19所示,I=()A。
A.-3B.3C.5D.-55、电路如图3-20所示,E=( )V。
A.-40B. 40C. 20D.06、在图3-21中,电流I、电压U、电动势E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
A.U=E-RIB.E=-U-RIC.E=U-RID.U=-E+RI7、在图3-22中,I=( )A。
A.4B.2C.0D.-28、某电路有3个节点和7条支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
A.3、4B. 3、7C.2、5D. 2、69、电路如图3-23所示,二端网络等效电路参数为( )。
A.8V、7.33ΩB. 12V、10ΩC.10V、2ΩD. 6V、7Ω10、如图3-24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流源提供的功率( )。
《电工基础》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试卷
《电工基础》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线性电路是指( )的电路。
(2 分)A.参数不随外加电压及通过的电流变化B.参数随外加电压及通过的电流变化C.参数随外加电压变化D.参数随通过的电流变化2.将电源看作是电压源还是电流源,主要依据是( )。
(2 分) A.电压的高低B.电流的大小C.电源内阻的大小D.负载电阻的大小3.如下图所示的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R AB为( )。
(2 分)A.1/2kΩB.1/3kΩC.3kΩ4.如下图所示电路,当A.B间接入电阻R,R为( )时,其将获得最大功率。
A.4ΩB.7ΩC.8Ω5.一般用电设备所需的电源要求是( )。
(2 分)A.电压越高越好B.内阻越小越好C.电流越大越好D.内阻越大越好6.如下图示电路中,其节点数、支路数、回路数及网孔数分别为( )。
(2 分)A.2、5、3、3B.3、6、4、6C.2、4、6、37.一含源二端网络,测得其开路电压为100V,短路电流10A,当外接10Ω负载时,负载电流为( )。
(2 分)A.5AB.10AC.20A8.电路中任一个闭合电路都叫( )。
(2 分)A.简单回路B.复杂回路C.回路D.网孔9.在电力系统中,必须使电源内阻( )负载电阻。
(2 分)A.等于B.小于C.大于D.远大于10.叠加原理适合解( )的复杂电路。
(2 分)A.任意的B.含有两个电源的线性C.含有一个电源的D.含有两个电源的非线性二、判断题11.( )凡能用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化简的电路都是简单电路。
(2 分)12.( )当负载与电源内阻相等时,称为负载与电源匹配。
(2 分)13.( )任何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来代替。
(2 分)14.( )对任一回路,沿任一方向绕行一周,各电阻上电压的代数和等于各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
(2 分)15.( )负载获得的最大功率是。
(2 分)16.( )常用的铅蓄电池可看作直流电压源。
复杂直流电路
复杂直流电路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流经电路中任何一节点的电流的··········( )A. 代数和等于零B. 矢量和等于零C. 代数和大于零D. 矢量和大于零2.电路中,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点电流之和应( ) 由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都不对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A. I=U/RB. ∑IR =0C. ∑u=0D. ∑I=04.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任何时刻任一个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的·······( )A. 代数和等于零B. 矢量和等于零C. 代数和大于零D. 矢量和大于零5.叠加原理是分析( ) 的一个重要原理。
A. 简单电路B. 复杂电路C. 线性电路D. 非线性电路6.在图中电路的支路数为·························( )A. 3B. 4C. 5D. 67.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A. 交流电路B. 直流电路C. 线性电路D. 三种都适用8.在图所示电路中,I1和I 2的关系是····················( )A. I1>I2B. I1<I2C. I1=I2D. 不能确定9.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是研究电路( ) 之间关系的A. 电压与电流B. 电压与电阻C. 电压、电流、电阻D. 回路电压与电动势10.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可用叠加定理,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叠加定理·································( )A. 可以用B. 不可以用C. 有条件地使用D. 以上都不对11.在图中,R1阻值减小时,则:······················( )A. 电压源E产生的电功率将减小B. 电压源E产生的电功率将增大C. 电压源E消耗的电功率将减小D. 电压源E消耗的电功率将增大1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研究电路( ) 之间关系的A. 电压与电流B. 通过节点的各电流C. 电压、电流、电阻D. 回路电压与电动势13.判断图所示(a )(b )(c)(d)电路中等效的电路为··············( )A. (a)和(b )B. (a)和(c)C. (c)和(d)D. (b)和(c)14.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A. -2AB. 0AC. 2AD. 1A15.图示电路中电流I为··························( )A. 5VB. -15VC. -5VD. 15A16.图示电路中,电流表正负接线端用“+”、“-”号标出。
电工基础学案-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2)练习试卷-1
复杂直流电路(2)班级:姓名:学习重点:1、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学习难点:1、用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分析、解决一般复杂直流电路。
预习提要:一、叠加定理1、内容:由线性电阻和多个电源组成的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2、适用场合:线性电路注意:叠加定理只能用来叠加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而不能用来叠加功率。
3、用叠加定理求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的步骤:(1)假设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并分别作出各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分图。
(注:当其中的电源作用时,其他电源进行除源处理:即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保留电源内阻)(2)分别确定出分图中各电流的方向并求出其大小;(3)进行叠加:即原图中各支路电流(或电压)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图所对应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注:当分图中电流或电压方向与原图相同时值取正,当分图中电流或电压方向与原图相反时值取负)二、戴维宁定理1、电路也叫做电网络或网络。
2、二端网络:如果网络具有两个引出端与外电路相连,不管其内部结构如何,这样的网络就叫做二端网络。
(1)分类:有源二端网络:可等效成一个电源无源二端网络:可等效成一个电阻3、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对外电路来说,一个含源二端线性网络可以用一个电源来代替,该电源的电动势E0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其内阻R0等于含源二端网络除源后的等效电阻。
(1)注意:除源就是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保留其内阻;(2)适用场合:对于二端网络内部必须是有源的,线性的;对于外电路来讲可以是线性也可以是非线性。
(3)用戴维宁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络内电路时不等效的。
三、两种电源的等效变换1、电压源:为电路提供一定电压的电源。
(1)分类:实际电压源和理想电压源(恒压源)(2)理想电压源特点:A:它的电压恒定不变;B:通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取决于与它连接的外电路负载的大小;C:恒压源的内阻为零。
《复杂直流电路》测试题2-3
高三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复习题《复杂直流电路》测试题班级学号 姓名 得分一、 判断题l.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任何电路。
( )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公式中的正负号, 只与回路的绕行方向有关, 而与电流、 电压、电动势的方向无关。
( ) 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是可以等效互换的。
( ) 4.戴维南定理适用于有源二端网络,对其中的元件没有要求。
( ) 5.若电源的开路电压为 60V ,短路电流为 2A ,则负载从该电源获得的最大功 率为 30W 。
( ) 6.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源来替代。
( ) 7.在电路中恒压源、恒流源一定都是发出功率。
( ) 8.叠加定理可以叠加电压、电流,但不能叠加功率。
( ) 9.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直流电路,不适用于交流电路。
( )10.某电路有 3 个节点和 7 条支路,若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 应列 5 个方程。
( ) 二、 选择题1、如图所示,电阻 R1 阻值增大时,则( A.恒压源 E 产生的电功率减小 B.恒压源 E 产生的电功率增大 C.恒压源 E 消耗的电功率减小 D.恒压源 E 消耗的电功率增大)2、如图示电路中,开关 SA.电压 UB.电流 IC.电压源功率D.电流源功率由打开到闭合,电路内发生变化的是( )3、在图 1-3 所示的电路中, R L =2Ω,图(a)电路中, R L 消耗的功率为 2W ,图 (b)电路中, R L 消耗的功率为 8W ,则图(c)电路中, R L 消耗的功率为( )。
+4Ω 1VU+ -S R 1R 2E-+u C 60 Ω(c)1 页R L2A3Ω2Ω I 1ΩIs+USR L-(a)戚志将I S(b)I S+U S-第S30 Ω100 μF12V4/10/2014 R L高三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复习题A 、2WB 、8WC 、10W4、如图示电路中, R 能获得的最大功率是( A.60W B.90W C.30W6Ω 20V+2Ω-+20V2Ω 5A4Ω-第 4 小题5、由叠加定理可求得图中, U=( ) A.15V B. -5V C.5V6、如图,NA 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当 S 置“1”位置时电流表读数为 2A ,S 置 “2”时,电压表读数为 4V ,则当 S 置“3”时,电压 U 为( ) A.4V B.10V C.18V D.8VS31 2 +NAU 2AA V-7、如图示电路中, A 点电位为( )A .12VB .34VC .14VD .8V+6A 5Ω U12 V + - 1Ω 1Ω第 5 小题D. -15VD.120WD 、18W)1ΩR-2A 10V3Ω6ΩIa6V 2Ωcb1Ω10V-10V +V第 7 小题图 第 8 小题图8.如图所示电路中, U bc 和 I 为( )A .U bc =-16V ,I = -8AB .U bc =l0V ,I =5AC .U bc =16V ,I = 8AD .U bc =16V ,I = -8A9.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 A.I1=E1/R1 B.I2=-E2/R2 C.I1=(-E1-E2)/(R1+R2) D.I2=(-E2-Uab)/R2戚志将第 2 页 4/10/2014高三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复习题10.如图所示, 要使 21Ω 电阻的电流 I 增大到 3I ,则 21Ω 电阻应换为 ( ) A .50Ω B .40Ω C .3Ω D .10Ω三、填空题1.求图中,等效电阻 Rab =Ω 。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计算部分
2、求图2中的电流I。
3、3中的电流I。
4、用戴维宁定理求图4中的电流I。
16V5、计算图5所示电路中5Ω电阻中的电流I 。
6、用戴维宁定理求图6所示的电流I 。
7、试用叠加原理求图7中的电压U 。
8、图8所示电路,负载电阻R L 可以改变,求(1R L =2Ω时的电流I ab ; (2)R L =3Ω时的电流I ab 。
9、试用叠加原理求图9电路中的电压U10、图10中已知R 1=R=12Ω,R 2=4Ω,R E 2=5V ,E 3=9V ,E 4=6V ,I S =2A 。
求(1U AB ;(2)开关K 闭合时,I 和U 。
11、试用戴维宁定理求图11流I ,12、利用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法求图的电流I 。
R 4 1013、如图13所示,NA为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的,已知当开关S置“1”位置时,电流表读数为2A;当S置“2”位置时,电压表读数为4V。
求当S置于“3”位置时,图中的电压U。
14、图14所示电路为计算机加法原理电路,已知Va =12V,Vd=6V,R1=9KΩ,R2=3KΩ,R3=2KΩ,R4=4KΩ,求ab两端的开路电压Uab。
15、求图15中各支路电流。
1Ad16、求图16所示电路中R L17、图17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2V 源内阻不计,电阻R 1=9Ω, R 2=6Ω,R 3=18Ω,R 4=2Ω,用戴维宁定理求R 4中的电流I 。
18、利用叠加原理求如图181改向2时,电容器C 上电荷的变化。
19、如图19所示电路中,N 关K 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8A K 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A 端网络N 的等值电压源参数。
1A20、用叠加原理计算图20所示电路的电流21、计算图2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ab。
22、电路如图22所示,试用回路电流法求支路的电流。
23、如图23所示,已知R1=R4=5Ω,R2=10Ω,R3=10Ω,E1=10V,E2=5V各支路电流。
复杂直流电路测试题及答案
复杂直流电路测试题及答案1.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 电路如图2 -1所示,已知每个电源的电动势均为E,电源内阻不计,每个电阻都为R,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
① 0② E③ 2E④ 4E(2) 电路如图2-2所示,正确的关系式是______。
①②③④(3) 电路如图2 - 3所示,正确的关系是______。
(4) 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①电压源和电流源不能等效变换②电压源和电流源变换前后内部不等效③电压源和电流源变换前后对外不等效④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2.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流过电路任一节点为零,其数学表达式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从定律的任意点出发饶任意回路一周回到该点,为零,其数学表达式为。
(2)如图2-4所示的电路中,有个节点,条支路,个回路。
(3)如图2-5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动势E = 12 V ,电源内阻不计,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为2V和6V ,极性如图中所示。
那么电阻R3、R4和R5两端的电压大小分别为、和,并在图上标出电阻两端的极性。
(4)图2-6所示的电桥电路中,已知电阻R1、R2和R3中的电流分别是25mA、15mA 和10mA,方向如图中所示。
那么流过电阻R4、R5和R6种的电流大小分别是、和,并在图上标出电流方向。
(5) 将图2-7所示的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源,该电压源的电动势E0= ,内阻r0= 。
(6) 将图2-8所示的有源二端网络A, 如将电压表接在a、b两端点上,其读数为100 V; 如将电流表姐在a、b两端点上,其读数为2A。
那么a、b两点间的开路电压为,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为。
3.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电路如图2 - 11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 6 V、E2= 1 V , 电源内阻不计,电阻R1= 1Ω,R2 = 2Ω, R3= 3Ω。
使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上的电流。
(2)电路如图2-12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 8 V、E2= 12 V , 电源内阻不计,电阻R1= 4Ω,R2 = 1Ω,R3= 3Ω。
电工基础题库-复杂直流电路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知识点]1.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的概念2.基尔霍夫定律3.支路电流法4.叠加定理5.戴维南定理6.两种电源模型及等效变换[题库]一、是非题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指沿任意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2.任意的闭合电路都是回路。
3.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的电流源是可以进行等效变换的。
4.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前后电源内部是不等效的。
5.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前后电源外部是不等效的。
6.在支路电流法中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时。
若电路有m个节点,那么一定要列出m个方程来。
7.回路电流和支路电流是同一电流。
8.在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一定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9.在计算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时,网络内电源的电动势可去掉,电源的内阻也可不考虑。
10.由若干个电阻组成的无源二端网络,一定可以把它等效成一个电阻。
11.任意一个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来等效替代。
C 、2,5 12. 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若电路有n 条支路,则需要列出ml 个方程式来联立求解。
13. 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都可以应用叠加定理。
14. 如果网络具有两个引出端与外电路相连,不管其内部结构如何,这样的网络就叫做二端网络。
15. 在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永远等于零。
二、选择题1.某电路有3个节点和7条支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A 、3,4B >4,3D 、4,73. 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 ,短路电流为2A ,当外接电阻为3Q ,其端电压为A 、2VB 、3VC 、4VD 、6V4. 在上题中,该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 ,短路电流为2A ,当外接电阻为()时,可获得最大功率。
A 、1QB 、2QC 、3QD 、4Q5. 上题中,该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的电压为2.如图所示,可调变阻器R 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II7.上题电路用电压源等效替代,则电压源的参数为A 、9V ,3QB 、1V ,1QC 、3V ,4QD 、6V ,4Q8.如图所示网络Nl 、N2,已知I1=5A ,I2=6A ,则13为A 、11AB 、-11AC 、1AD 、-1A 9•如图所示,电流啲值为A 、1AB 、-2AC 、2AD 、-1AA 、2VB 、3VC 、4VD 、6V 6.把图示电路用电流源等效替代,则该电流源的参数为A 、3A ,3QB 、3A ,4QC 、1A ,1QD 、1.5A ,4Q 1A twIA10.上图中,Us的值为A、3VB、-3VC、2VD、-2V11.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压源和电流源是不能等效变换的B、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后,内部是不等效的C、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后,外部是不等效的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的节点数和支路数分别为A、3,5B、3,6C、4,6D、4,513.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等效电压是A、-18VB、18VC、-6VD、6V14.上题中,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是B、3QA、0QC、6Q15.电路如图所示,电流I为A、0AB、2AC、-2AD、4A三、填空题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流过任一节点的为零,其数学;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从电路上的任为零,其数表达式为一点出发绕任意回路一周回到该点时学表达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三章复杂直流电路练习题
班别:高二()姓名:学号:成绩:
一、是非题(2X20)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与元件的性质有关。
()
2、基尔霍夫定律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只与元件的相互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
4、在支路电流法中,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时,若电路有n个节点,则一定要列
出n个方程。
()
5、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对非线性电路则不适用。
()
6、叠加定理不仅能叠加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也能对功率进行叠加。
()
7、任何一个含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模型来等效替代。
()
8、用戴维南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路内电路是不等效
的。
()
9、恒压源和恒流源之间也能等效变换。
()
10、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是不随
负载而变化的。
()
二、选择题
1、在图3-17中,电路的节点数为()。
A.2
B.3
C.4
D.1
2、上题中电路的支路数为( )。
A.3
B.4
C.5
D.6
3、在图3-18所示电路中,I1和I 2的关系是()。
A. I1>I2
B. I1<I2
C. I1=I2
D.不能确定
4、电路如图3-19所示,I=()A。
A.-3
B.3
C.5
D.-5
5、电路如图3-20所示,E=( )V。
A.-40
B. 40
C. 20
D.0
6、在图3-21中,电流I、电压U、电动势E三者之间的
关系为( )。
A.U=E-RI
B.E=-U-RI
C.E=U-RI
D.U=-E+RI
7、在图3-22中,I=( )A。
A.4
B.2
C.0
D.-2
8、某电路有3个节点和7条支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
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
A.3、4
B. 3、7
C.2、5
D. 2、6
9、电路如图3-23所示,二端网络等效电路参数为( )。
A.8V、7.33Ω
B. 12V、10Ω
C.10V、2Ω
D. 6V、7Ω
10、如图3-24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流源提供的功率(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为0
三、填充题
1、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称为__________;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会聚的
点称为__________;任一闭合路径称为__________。
2、在图3-25中,I1=__________A、I2 =__________A。
3、在图3-26中,电流表读数为0.2A,电源电动势E1=12V,外电路电阻R1 = R3 =10Ω,
R2 = R4 =5Ω,则E 2 =__________V。
4、在图3-27中,两节点间的电压U AB= 5V,则各支路电流I1=__________A,I2 =__________A,
I3 =__________A,I1+I2 +I3 =__________A
5、在分析和计算电路时,常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压或电流的__________,当选定的电压或
电流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时,则为__________值,反之则为__________值。
6、一个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b> n)的复杂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时,需列出_______
个方程式来联立求解,其中_______个为节点电流方程式,______个为回路电压方程式。
7、某一线性网络,其二端开路时,测得这二端的电压为10V;这二端短接时,通过短路线上的
电流是2A,则该网路等效电路的参数为__________Ω、__________V。
若在该网络二端接上5Ω电阻时,电阻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A。
8、所谓恒压源不作用,就是该恒压源处用__________替代;恒流源不作用,就是该恒流源处用
__________替代。
四、计算题
1、图3-28所示电路中,已知E1=40V,E2=5V,E3=25V,R1=5Ω,R2=R3=10Ω,试用支路电流法求
各支路的电流。
解: 2、图3-29所示电路中,已知E1 = E2 = 17V,R1=1Ω,R2=5Ω,R3=2Ω,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
的电流。
3、图3-30所示电路中,已知E1= 8V,E2= 6V,R1=R2=R3=2Ω,用叠加定理求:①电流I3;②电
压U AB;③R3上消耗的功率。
4、图3-31所示电路中,已知E=1V,R=1Ω,用叠加定理求U的数值。
如果右边的电源反向,
电压U将变为多大?
解:
5、求图3-32所示各电路a、b两点间的开路电压和相应的网络两端的等效电阻,并作出其等效
电压源。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