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成人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成人高考文言文知识点一、文言文的定义和特点文言文是指古代汉民族使用的文字,主要用来书写文献、法律、官方文件和文学作品等。

成人高考文言文考试是对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文言文的词汇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理解才能掌握。

其次,文言文语法结构复杂,句式繁多,需要考生能够辨别并正确运用各种句式和修辞手法。

二、文言文的基本句型文言文的句型相对固定,了解并掌握基本句型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常见的文言文句型有并列句、独立结构句、主谓宾句、主谓双宾句、主谓宾补句等。

例如:1. 并列句:犬吠声之中,传来了鸟儿歌唱的声音。

2. 独立结构句:君畏上帝者,上帝亦将畏君。

3. 主谓宾句:我见犹怜。

4. 主谓双宾句:人之贵贱在于其德行,不在其财富。

5. 主谓宾补句:王子乃立为太子。

掌握了这些基本句型后,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三、文言文的常见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通过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够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对偶等。

1. 比喻:比喻是通过一种事物来比拟另一种事物,以形象地说明意思。

例如:“光绪皇帝如春梅乍绽”中,将光绪皇帝的喜悦比喻为春梅绽放。

2. 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一种强烈的效果,对事物进行夸大的表述。

例如:“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壶浊酒喜相逢”中,夸大了喜相逢对万水千山的看待形容。

3. 对偶:对偶是指用相对的词语或句子做平行呼应,以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效果。

例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对“道”和“名”的对偶突出了它们的相对性和不足。

四、阅读文言文的技巧阅读文言文是成人高考文言文考试的重要部分,掌握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技巧能够提高对文言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1.先通读全文:通过全文的阅读,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有助于把握文章的脉络。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汇总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汇总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汇总(第一册)13课:《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4课:《勾践灭吴》(《国语》)4、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历之于义。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5、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6、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7、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8、果行,国人相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15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0、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6课:《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1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14、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17课:《季氏将伐颛臾》(《论语》)1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1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8、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9、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0、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8课:《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

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

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精选篇1一、重点词语1、语:出,语人曰(告诉,动词)2、就: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动词)3、与:孰能与之(归附,跟随,动词)4、莫:天下莫不与也(没有哪一个,谁,不定代词)5、人牧:今夫天下之人牧(国君)6、诚:诚如是也(如果,假如,副词,表假设)7、其: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助词,表假设语气)二、通假字1、卒:卒然问曰(通"猝",突然)2、由:由水之就下(通"犹",好象)3、说:王说(通"悦",快乐)4、盖:盖亦反其本矣(通"盍"何不)5、浡:浡然兴之(通"勃"奋发,振作)三、一词多义1、就:①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接近,动词)②由水之就下(趋向,动词)2、望:①望之不似人君(远处看,动词)②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盼望,动词)四、词类活用1、一:定于一(数作动,统一)2、旱:七八月之间旱(名作动,发生旱情)五、难句翻译1、其如是,孰能御之?译: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他呢?2、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译:(梁襄王)突然问(我)说:“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精选篇2《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氓考点一:作品相关本篇选自《诗经·卫风》《氓》,从表现方法说,是一首叙事诗;从其表现的内容说,则是一首“弃妇诗”。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初-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多用赋比兴手法。

考点二:文章主旨这首诗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写了春秋时郑、卫等地的风俗和妇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不幸遭遇。

诗中女主人公经过自己婚前恋爱、婚后忍辱负重却最终被抛弃的婚姻过程的回忆叙说,抒发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与执著,表现了自己对家庭的操劳与奉献,宣泄了对前夫的怨恨与指责;客观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黑暗本质和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考点三:写作特色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引出叙述内容,诗歌还经过女主人公与氓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性格,突出女主人公的善良忠贞,勤劳坚毅,和氓的卑劣无耻,虚伪凶狠,增强了批判的力度,情真辞朴,富有民歌特色。

考点四:重点词语匪我愆期:拖延将子无怒:请犹可说也:通脱,解脱淇水汤汤:水势很盛的样子渐车帷裳:浸湿女也不爽:差错总角之宴:宴乐,欢乐。

国殇考点一:作品相关本篇是楚辞体诗歌,选自《楚辞·九歌》。

作者屈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有伟大成就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共11首。

《国殇》是其中一首追悼为国捐躯将士的挽歌,也是一首咏唱将士们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

古代称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为“殇”。

本诗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因名“国殇“考点二:文章主旨1.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的挽歌;2.描述了英勇搏杀的场面;3.歌颂英武不屈的爱国精神;考点三:写作特色文章结构严谨,前面叙事是因,是抒情基础,后面抒情议论是果,是叙事的自然升华,全诗语言整齐,节奏短促风格刚健豪壮,呈现出阳刚之美。

考点四:重点词语凌余阵兮躐余行:侵犯;践踏平原忽兮路超远:若有若无,视野不清首身离兮心不惩:恐惧,一说悔恨。

成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成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成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在成人高考语文科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掌握好文言文的知识点,对于提高成考语文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系统地了解一下成考语文文言文的主要知识点。

一、实词实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理解实词的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

1、古今异义许多实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有所不同。

例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而在现代仅指男子的配偶;“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代则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2、一词多义一个实词往往有多种含义。

比如“兵”,可以指兵器(“非兵不利”),也可以指士兵(“兵甲已足”)、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等。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其词性和语法功能。

常见的词类活用有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中的“军”,意为驻军)、名词作状语(“骊山北构而西折”中的“北”“西”,意为向北、向西)、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意为使……活)等。

二、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对文意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1、常见虚词常见的文言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

2、虚词的用法“而”可以表示并列(“蟹六跪而二螯”)、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承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等关系;“之”可以作代词(“执策而临之”)、助词(“公将鼓之”)、动词(“吾欲之南海”)等。

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有所不同,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助于正确理解文言文。

1、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标志有“……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也”(“夫战,勇气也”)、“乃”“则”“即”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被动句被动句的标志有“于”“为……所”“见……于”等(“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倒装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必背知识点**
一、文言实词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而、则、以、之、其、乃等。

2. 掌握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语,如“妻子”指老婆孩子,“寡助之至”指寡助的人。

二、文言文句式
1. 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2. 理解固定句式和常用成语的含义。

三、古代文化常识
1.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如科举制度、官职名称、礼仪制度等。

2. 理解古代名物制度的含义和作用。

四、诗歌鉴赏
1. 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2. 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包括意象、意境等。

五、现代文阅读
1. 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2.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重要信息,包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细节等。

六、语言运用
1. 了解常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排比、拟人等。

2. 规范语言表达,包括书写、标点符号等。

总之,在备考成人高考语文专升本时,需要全面掌握以上知识点,注重积累和练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同时,也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信心和毅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精选5篇)

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精选5篇)

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精选5篇)成人高考高起专和高起本都要考语文,语文可以说是我们从小学到大的一门学科,而且也是最好拿分的一门科目。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成人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一、高频易混词语俗语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 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 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 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 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 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 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 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 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 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 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 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 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成人高考语文古文复习知识点

成人高考语文古文复习知识点

成人高考语文古文复习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成人高考语文古文复习知识点20XX成人高考语文古文复习知识点成考语文古文是成人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点,要想在成考中发挥的更加出色,首先还得复习好相应的古文知识点。

成人高考语文古文知识点梳理

成人高考语文古文知识点梳理

成人高考语文古文知识点梳理1.*《季氏将伐颛臾》本文选自《论语。

季氏》。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说明孔子反对季康子攻伐颛臾的理由;理解本文所体现的孔子关于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了解本文的驳论性质,掌握本文以对话方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的议论方式。

识别本文所用的历史材料、现实事例和名人名言三种论据,理解本文运用论据的多样性。

理解文中重点比喻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比喻作用及其含义。

理解本文的反诘句,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

(1)求,无乃尔是过与?(2)何以伐为?(3)焉用彼相矣?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3)是社稷之臣也。

(4)无乃尔是过与?(5)是谁之过与?(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寡人之于国也》本文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

孟子和孔子合称孔孟,同属儒家学派。

掌握本文中心:围绕为何“民不加多”与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着重表现盈轲的王道仁政思想。

理解和掌握“不违农时”至“王道之始也”和“五亩之宅”至“未之有也”这两段文章所采用的连锁推理句式:以前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

这种说理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

理解和掌握本文排比句在加强文章气势上的作用。

理解本文“五十步笑百步”这个著名比喻的含义。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2)邻国之民不加少。

(3)弃甲曳兵而走。

(4)谷不可胜食也。

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一)

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一)

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一)2020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知识复习(一)(一)代词”所”也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辅助性代词,所组成的结构也是名词性结构。

与”者”不同的是:(1)”所”置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前,而不是其后;(2)”所”的后面只能接动词,而且通常是及物动词。

因此,如果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等与”所”字组合,它们自身一般也都变得具有及物动词的性质;(3)”所”字之所以通常与及物动词组合,是因为此时的”所”具有动词宾语的性质。

因此,”所”字结构说明的是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物,而”者”字结构则是说明发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实施者(如”所见”指看到的东西;”见者”则指看东西的主体),二者的意义差别是明显的,决不可混为一谈。

例如:(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五代史伶官传序》)――所归:归处。

(2)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所希冀:企盼的内容。

(3)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庄子。

秋水》)――所连:指禅让的君位;所争:争夺的政权;所忧、所劳:指为此而忧虑、操劳的国事。

(4)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陈情表》)――所能上报:指能够回报的恩德。

(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前赤壁赋》)――所如:去往的地方。

此外,还有一些由”所”组成的常见结构应当注意:1.“所……者”此一结构表达的意义等同于”所”字结构,而不等同于”者”结构,亦即说明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而不是发出或实施动作行为的主体。

例如:(1)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谏逐客书》)――所重者:看重的东西;所轻者:轻视的东西。

(2)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答李翊书》)――所为者与所期者:指文章的写作与期盼达到的水平。

(3)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冯谖客孟尝君》)――所寡有者:缺少的东西。

成教高起专语文知识点文言文考点

成教高起专语文知识点文言文考点

文言文考点一,阅读文言文的方法⑴先读问题,从问题中得到启示⑵理清人物关系⑶掌握文言实词惯用意思⑷注意若干必要古文化知识①姓名和称谓②官职③地理知识④宗法礼俗⑤服饰器物⑥历法刑法⑦古代注释体例二,文言文翻译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⑴信:准确达:通顺雅:语言书面话,生动⑵补→适当补充删→对于重复意思可适当删除抄→人名,地名可直接翻译换→适当把文言文用法换成白话文用法调→调换顺序使意思通顺并→相同意思可合并扩→对句子进行适当扩充使其符合语法规范三,文言文常见实词意思1,兵①兵器②士兵,军队③战争2,病①重病②弊病,缺点③生病④使...成病态⑤担心,忧虑⑥责备,羞辱⑦困苦⑧疲劳3,何⑴hé①什么②怎么③何等,多么⑵hē通“呵”,呵斥⑶hè通“荷”扛,背4,见⑴jiàn①看见②见面③拜见④召见⑤见识⑥看见的东西⑦放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⑧表被动⑵xiàn①引荐,使...出现②表现5,就①靠近②归于,趋向③变成,造成④登上⑤就职,赴任⑥成就⑦完成,成功⑧承受,接受6,说⑴shuō①讲,谈②说法,言论③文体的一种⑵shuì劝说,说服⑶yuè通“悦”,高兴7,恶⑴è①奸恶小人,②不好的③险恶,凶狠⑵wù①憎恨,讨厌②嫉妒③羞耻⑶wū怎么,哪里四,常见虚词1,而⑴连词①表并列②表递进③表承接④表转折⑤表假设⑥表因果⑦表修饰⑧表目的⑵代词通“尔”,第二人称代词,你的,你们的⑶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中,相当于罢了②而况:何况③继而:不久,一会2,乃⑴副词①表承接:于是,就②表条件:才③表转折:竟然,却④表程度范围,数量:仅仅,只,才⑵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

也可做定语,你的,你们的⑶复音虚词①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吧②乃尔:这样3,其⑴代词①人称代词,表示领有:他(她,它)的②人称代词:我的,你的③指示代词:表远指,那个④指示代词:其中的。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

成人高考语文知识点1【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格式:宾+介+动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③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

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

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副词作为副词,“且”可以表示情态、程度、时间等,可译为“尚且”“姑且”、“暂且”、“而且”、“况且”等,这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近似,不难理解。

另有两种用法是现代汉语所不具备的,应注意掌握。

1、置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这一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快要”、“就要”、“将要”等。

例如:(1)坐,且将戮。

(《张中丞传后叙》)(2)虽食,且不下咽!(《张中丞传后叙》)且尽:将要完结(1)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李将军列传》)(2)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

(《李将军列传》)(3)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

(《张中丞传后叙》)且穷:指将要无计可施(1)及其无救而且穷也……虽欲去,必不达。

(《张中丞传后叙》)2、置于数量词之前,表示接近这个数目,可译为“大约”、“接近”、“快到”等。

例如: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

(《张中丞传后叙》)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

(《马伶传》)连词1、连结前后两项,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还是……”等。

例如: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是且非:对还是错。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李将军列传》)2、连结前后两项,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等。

例如: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

(《史记淮阴侯列传》)一、代词可指代人、事、物等。

与“之”不同的是,上古汉语中“其”时常隐含结构助词“之”的意思,与后续词语组成名词性结构,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语。

魏晋以后,“其”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也可用作主语。

例如: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

(《寡人之於国也》前一“其”指河内,可译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东,可译为“河东的”)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庄子秋水》其:指代河伯,可译为“他的”)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指代前事,可译为“此”、“这”)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24年成考文言文

24年成考文言文

24年成考文言文《劝学》(节选)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中,符合,合乎。

绳,墨线。

5.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

6.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7.虽有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

有,通“又”。

槁,枯。

暴,晒。

8.挺:直。

9.受绳:用墨线量过。

10.金就砺则利: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就,靠近,接近。

砺,磨刀石。

11.博学:广泛地学习。

12.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

参,检验,检查。

省,反省。

乎,相当于“于”。

13.知(zhì)明:智慧明达。

知,通“智”。

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引言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科目是广大考生迈向大学的重要一步。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语文科目,我们整理了2023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希望能对考生复习提供一定的指导。

考点一: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生在备考文言文阅读理解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高频考点:1.古文的主旨大意把握: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言文,抓住文章的主旨思想,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2.古文的经典句式积累:考生需要积累一些常见的古文句式,了解句式的结构和运用,以便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3.古文词汇理解: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古文中常见的词汇,了解其意义和用法,以提高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考点二:现代文阅读理解考生在备考现代文阅读理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高频考点:1.文章的主题理解: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现代文,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2.文章结构分析:考生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推理判断:考生需要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判断,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逻辑推断。

4.词语理解与推测:考生需要通过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思,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和作用。

考点三:古代文学名篇解读考生在备考古代文学名篇解读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高频考点:1.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思想:考生需要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思想,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修辞手法的分析与运用:考生需要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3.典故和历史背景的理解:考生需要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典故和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意义。

考点四:现当代文学名篇解读考生在备考现当代文学名篇解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高频考点:1.文学作品的题材与主题:考生需要理解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主题,抓住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2.文学风格与艺术特点:考生需要分析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风格和艺术特点,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手法。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

成考语文文言文考点整理

氓考点一:作品相关本篇选自《诗经·卫风》《氓》,从表现方法说,是一首叙事诗;从其表现的内容说,则是一首“弃妇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初-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多用赋比兴手法。

考点二:文章主旨这首诗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写了春秋时郑、卫等地的风俗和妇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不幸遭遇。

诗中女主人公通过自己婚前恋爱、婚后忍辱负重却最终被抛弃的婚姻过程的回忆叙说,抒发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与执著,表现了自己对家庭的操劳与奉献,宣泄了对前夫的怨恨与指责;客观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黑暗本质和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考点三:写作特色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引出叙述内容,诗歌还通过女主人公与氓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性格,突出女主人公的善良忠贞,勤劳坚毅,和氓的卑劣无耻,虚伪凶狠,增强了批判的力度,情真辞朴,富有民歌特色。

考点四:重点词语匪我愆期:拖延将子无怒:请犹可说也:通脱,解脱淇水汤汤:水势很盛的样子渐车帷裳:浸湿女也不爽:差错总角之宴:宴乐,欢乐。

国殇考点一:作品相关本篇是楚辞体诗歌,选自《楚辞·九歌》。

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有伟大成就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共11首。

《国殇》是其中一首追悼为国捐躯将士的挽歌,也是一首咏唱将士们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

古代称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为“殇”。

本诗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因名“国殇“考点二:文章主旨1.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的挽歌;2.描述了英勇搏杀的场面;3.歌颂英武不屈的爱国精神;考点三:写作特色文章结构严谨,前面叙事是因,是抒情基础,后面抒情议论是果,是叙事的自然升华,全诗语言整齐,节奏短促风格刚健豪壮,呈现出阳刚之美。

考点四:重点词语凌余阵兮躐余行:侵犯;践踏平原忽兮路超远:若有若无,视野不清首身离兮心不惩:恐惧,一说悔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氓考点一:作品相关本篇选自《诗经·卫风》《氓》,从表现方法说,是一首叙事诗;从其表现的内容说,则是一首“弃妇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初-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多用赋比兴手法。

考点二:文章主旨这首诗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写了春秋时郑、卫等地的风俗和妇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不幸遭遇。

诗中女主人公通过自己婚前恋爱、婚后忍辱负重却最终被抛弃的婚姻过程的回忆叙说,抒发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与执著,表现了自己对家庭的操劳与奉献,宣泄了对前夫的怨恨与指责;客观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黑暗本质和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考点三:写作特色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引出叙述内容,诗歌还通过女主人公与氓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性格,突出女主人公的善良忠贞,勤劳坚毅,和氓的卑劣无耻,虚伪凶狠,增强了批判的力度,情真辞朴,富有民歌特色。

考点四:重点词语匪我愆期:拖延将子无怒:请犹可说也:通脱,解脱淇水汤汤:水势很盛的样子渐车帷裳:浸湿女也不爽:差错总角之宴:宴乐,欢乐。

国殇考点一:作品相关本篇是楚辞体诗歌,选自《楚辞·九歌》。

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有伟大成就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共11首。

《国殇》是其中一首追悼为国捐躯将士的挽歌,也是一首咏唱将士们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

古代称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为“殇”。

本诗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因名“国殇“考点二:文章主旨1.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的挽歌;2.描述了英勇搏杀的场面;3.歌颂英武不屈的爱国精神;考点三:写作特色文章结构严谨,前面叙事是因,是抒情基础,后面抒情议论是果,是叙事的自然升华,全诗语言整齐,节奏短促风格刚健豪壮,呈现出阳刚之美。

考点四:重点词语凌余阵兮躐余行:侵犯;践踏平原忽兮路超远:若有若无,视野不清首身离兮心不惩:恐惧,一说悔恨。

陌上桑考点一:作品相关本篇选自“汉乐府”,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五言叙事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中。

汉乐府,本来是西汉设立的音乐官署。

以后就把这个官署内收集的可以唱的诗称为乐府诗。

考点二:文章主旨通过叙述使君调戏采桑女秦罗敷而遭到严词拒绝的故事,赞美了罗敷的坚贞和智慧,讽刺了使君的丑恶和愚蠢,反映了当时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和无耻。

考点三:写作特色1.人物形象鲜明。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3. 体现了汉代乐府民歌的基本特征考点四:重点词语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白马从骊驹。

行路难考点一:作品相关本诗是一首乐府旧题,作者李白,盛唐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有李太白全集。

考点二:文章主旨本诗表现了诗人离开长安时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一方面,他对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另一方面又对前途充满希望。

考点三:写作特色1、感情激烈,直抒胸臆。

形象地再现了一个内心怀有强烈痛苦的诗人形象。

2、句式长短相间,与诗情的高低相适合。

3、善于用典。

4、善用比兴手法。

考点四:重点词语玉盘珍羞直万钱:通“馐”佳肴今安在:在何处直挂云帆济沧海:终归,竟杜陵叟考点一:作品相关本诗是一首叙事诗,新乐府诗,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因而人称“白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与元稹齐名,合为“元白”,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考点二:文章主旨这首诗借杜陵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官吏在灾年仍然瞒上欺下、勒索租税的黑暗现象。

讽刺皇帝的仁慈只是使百姓虚受其恩。

考点三:写作特色全诗四部分:1、写农夫遇到春旱秋冻,没有收成。

2、揭露地方官为了自己的政绩考核,依旧横征暴敛,百姓只好破产,典树卖地完成租税,一下子陷入了衣食无着的困境。

3、直接指斥压榨百姓的官吏就是吃人的豺狼。

4、写皇帝下诏免税,可等到命令发到百姓手中,绝大部分的百姓已经破产,只得了一个接受皇恩的虚名。

考点四:重点词语麦苗不秀多黄死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京畿尽放今年税无题考点一:作品相关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爱情诗。

作者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代表作品《贾生》《安定城楼》《锦瑟》考点二:文章主旨主旨在于首句的一个“别”字,诗的开头就突出了“伤别之情”这首诗写恋人之间的刻骨相思与离别之苦。

考点三:写作特色1.成功地运用了双关、比喻手法。

2.成功地刻画出恋人的独特心理,感情境界深微绵邈。

发现考点一:作品相关本诗选自闻一多诗集《死水》。

闻一多(1899-1946),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他主张诗歌不仅在内容上要创新,而且在形式上注重修辞和用韵,因而被称为“格律派”。

考点二:文章主旨这首诗写现实中军阀混战、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旧中国不是诗人所期望看到的中国形象,这个祖国形象是残破的、恐怖的,令人失望的。

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懑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至痛至爱的复杂情感。

考点三:写作特色1.炽烈、奔放的情感收敛于严谨的形式之中。

2.手法灵活多样,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形成了沉郁风格。

再别康桥考点一:作品相关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新月社”成员,代表作《志摩的诗》《云游集》《猛虎集》。

本诗节选自《猛虎集》。

考点二:文章主旨本诗是一首借景抒情的抒情诗,描写诗人到伦敦剑桥大学的康桥重游,通过康桥景物的描写,暗寓、抒发了诗人对旧情的眷念,表达了寻梦的惆怅与落寞的情感,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与苦闷。

考点三:写作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美,表现在诗的建筑美、绘画美、音律美。

移情于景:“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借比喻抒情:“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象征抒情:“西天的云彩。

”象征西方的文明。

“彩虹似的梦”象征美好的理想。

声声慢考点一:作品相关这是一首精彩悲秋赋,这是一首慢词。

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的女词人。

考点二:写作特色描写主人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利用九组叠字渲染气氛,表情达意。

运用“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却生动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

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黄花,黄昏,点滴,是双声;冷清,暖还寒,是叠韵。

门槛考点一:作品相关本诗选自19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集》。

这是一首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

作者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47年《猎人笔记》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

长篇小说:《贵族之家》《罗亭》《父与子》中短篇:《木木》《阿霞》《初恋》等。

考点二:主要内容第一层(第一段、第二段),写作者梦中所见到的情景:一座大楼,一位姑娘站在大楼正面一个敞开着的窄门门槛前。

门槛里的世界阴森、黑暗。

第二层(“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至“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是全诗的主体部分,写门里门外的对话。

考点三:艺术特色梦幻、象征手法的运用。

从作品的标题到人物再到具体的意象,都有其寓意。

作品通过这一组象征性的形象,反映了当时俄国人民争取名族解放和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赞颂了革命者的崇高献身精神。

天净沙秋思考点一:作品相关这首小令是写“秋思”的名曲,被称为“秋思之祖”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人称“曲状元”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有《东篱乐府》。

考点二:写作特色小令18个字,出现9个名词“断肠人在天涯”点名主题前赤壁赋考点一:作品相关本文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版)卷一。

苏轼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一篇有名的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

三年前,作者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虽免一死,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生活窘迫,没有自由。

他在政治失意、思想苦闷的情况下,寄情诗酒,放浪山水,曾两次泛舟赤壁,写了两篇文赋,此为前一篇。

赋中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达观看法。

考点二:写作特色主客问答,成功描写了清风、明月、江水三种景物,对抒情和说理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考点三:重点词句举酒属客:劝酒纵一苇之所如:往凌万顷之茫然: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依托太空侣鱼虾而友麋鹿:和....作伴,和.....做朋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这江水中的流水不停地流逝,而江水从不曾流向他方。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要是从变化的一方面看,天地间的万物竟连一瞬也不能存留。

寡人之于国也考点一:作品相关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共7篇,一般认为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撰而出。

孟子名轲,同属于儒家学派。

考点二:文章主旨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阐述了孟子王道思想。

考点三:写作特色1、善用比喻(1)“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2)用拿刀杀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比喻不顾百姓的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2、排比句(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考点四:重点词语河内凶邻国之民不加少谷不可胜食也树之以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直不百步耳王无罪岁,死天下之民至焉秋水考点一:作品相关庄子,战国时人,老子后道家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

考点二:文章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考点三:写作特色用寓言形式阐述观点,以大量比喻说明道理。

考点四:重点词语两涘渚崖之间望洋向若而叹曰人卒九州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五代史伶官传序考点一:作品相关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是一篇史论。

考点二:文章主旨阐述了国家的盛衰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

通过五代后唐李存勗政权的盛衰,论证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满招损,谦得益”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