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本文旨在探讨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分析腰背肌功能锻炼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和具体方法,揭示了在康复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该锻炼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和长期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腰背肌功能锻炼是康复护理中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建议在康复护理中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的应用,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腰背肌功能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应用效果,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长期效果,康复手段,注意事项1. 引言1.1 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腰部和下肢疼痛、感觉异常、肌肉无力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或损伤引起,导致椎间盘突出并压迫神经根,进而产生症状。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理疗、手术等,但效果有限,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腰背肌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腰背肌功能锻炼可以增强腰背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改善脊柱的支撑功能,减轻椎间盘的压力,并有助于椎间盘的修复和恢复。

目前对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和生活质量下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

在康复护理中,腰背肌功能锻炼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研究旨在探讨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康复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引言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它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和无力等症状。

康复计划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恢复功能和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计划,包括康复目标、康复内容和康复注意事项等。

康复目标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目标是减轻疼痛,提高腰背部和下肢的功能,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具体目标包括:1.减轻腰背部疼痛:通过康复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恢复腰背部和下肢功能:通过针对性锻炼,增强患者腰背部和下肢的力量、灵活性和稳定性。

3.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通过教育和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姿势和体位,避免加重腰椎间盘的压力。

康复内容1. 疼痛缓解在康复计划的初期,疼痛缓解是首要任务。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休息: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尽量保持腰背部放松。

•冷热敷:冷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热敷可舒缓肌肉紧张。

•药物治疗:可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非处方药物,如止痛药和消炎药。

2. 脊椎稳定训练脊椎稳定训练是康复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通过加强腹肌和背肌的力量,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常见的训练包括:•腹肌训练:如仰卧起坐、腹部平板支撑等,可增强腹肌力量,提供对脊柱的支撑。

•背肌训练:如俯卧撑、划船运动等,可增强背肌力量,改善脊柱的稳定性。

3.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帮助患者改善腰背部和下肢的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适合的训练包括:•拉伸运动:如伸展腿部、后屈和前屈等,可增加腰背部和下肢的柔韧性。

•瑜伽和太极拳:这些运动可以在保护腰椎的同时,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4. 日常生活指导康复计划还包括日常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处理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

建议如下:•姿势和体位:注意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举重和弯腰:正确的举重和弯腰姿势可有效减轻腰椎的压力。

•睡眠姿势: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势,如侧卧睡眠,并使用合适的枕头和床垫。

康复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康复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现代临床 ̄
( d m C m M N r n ) 009 5 Mo e h c us g 2 1.( ) i
康复操在腰椎 问盘突 出症术后患者应用中的效 果观察 ・
孙 其凤 。于 从 。吕 菁
( 深圳市 第二人 民医院骨二科 , 东深圳 ,10 5 广 583)
[ 摘要 】 目的 探讨 康复操对腰椎 问盘突出症术后 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 方法 选择 20 年 4 l 月本院腰椎 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 09 一2
As ii 。 O ) s a o J A 腰腿功 能的评分系统 。结果 c o tn 两 组患者术前 J A评分 比较 , O P>O 5 差异无统 计学意 义 ; . , 0 两组 患者术 后 l 、 O 术后 1 d 个 腰椎 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 月、 术后 3 个月 J A评分 比较 , P<O 5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o 均 . , 0 康复组术后腰腿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康复操进 行系统康复锻炼 , 有助 于促进术后康复 。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4 例为康复组 , 8 选择 20 年 6 1 月本院腰椎间盘突 出症术后患者 3 例为对照组。 08 —2 5 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 , 复组术后 4h 康 开始至术后
3 月应 用 康 复操进 行 康复 锻 炼 。 比较 两组 患 者术 前 1d 术 后 1 、 后 1 个 、 0d 术 个月 、 后 3 月 的 日本骨 科协 会 (aae roadc 术 个 Jpns Ot pei e h
[ 关键词 】 腰椎 间盘 突出症 ; 康复操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 7. [ 43 6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2321)503- 3 [ o ] 1. 6/in 6 188. 1. . 6 6188(000-060 o i 0 99js . 7—23 00 5 1 - - 3 .s 1 2 00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康复训练疗效分析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康复训练疗效分析

脓 腔 的增 强结 节 ,多 无 钙化 ;③ 浆 细胞 瘤 :病 变部 位 、分 布 、患 病 年 龄 与骨 髓 转移 瘤 相似 ,但MR 表 现 为颗 粒 状 长T长T信 号 , I , 典 型者 呈 “ 盐 征 ” ;④ 布 氏 分 枝杆 菌病 :本 病 是 一 死 骨 和 钙 椒 化 ,种 地 区性 传 染 性 疾 病 ,多 呈 地 域性 分 布 , 有 明 确 的病 畜 接
椎体 ,TWI 稍低信号 ,TWI : 高信号 ,增强后轻中度强化 ,笔者
认 为可 能 与老 年 人免 疫力 低 下和 病 程 的长短 有直 接 关 系 ,多数 患 者 的脓 肿 位 于椎 体周 围 ,流 注脓 肿 发生 率显 着低 于其他 年 龄组 ,
超 过 13 老 龄 人不 出现 典 型 的 “ 脓 肿 ” ,可 见 近 年 来老 年 性 /的 冷 脊 椎 结核 呈 现一 些 新MR 特 点 。 由于这 一特 点加 上 临 床症 状不 典 l
触史 或进 食 布 氏杆菌 污 染食 物史 。早 而广 泛 的骨 修复 反应 是 本 病
3例伴有典型的椎旁脓肿 ,占6 %,脓肿位于破坏椎体两侧有2 2 5 0
例 ,位 于椎 体 前方 1 ,位 于 后方 的2 ,TWI 信 号 ,TWI O 例 , 呈低 呈 高信 号 ,增 强 扫描 呈环 形强 化 ,有 l例 未 见 明显 的脓 肿表 现 ,占 7
与影像表现不一致 ,椎体 明显破坏 、部分椎旁软组织肿块小或仅
仅表现 为软组织 肿胀 等等 ,这是正确诊 断 老年脊柱 结核 的前提 。仔
细观察整个椎间盘的形态、椎间隙宽度及椎间盘异常信号的影像特
征 ,全面 了解脊柱结 核影像 学鉴别 诊断 的要点 ,抓住各 种疾病 的典 型影 像学表 现 ,就能对 老年性脊柱 结核作 出正确 的MI 断 。 4 参 考 文 献 [] 启 勇. 1郭 1 实用放 射学 . 3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0 : 5. 第 版北 人 0 71 3 1 【】 2 曹来 宾 , 爱德 , 文 坚, . 节 C  ̄MR 诊 断学 【 . : 徐 徐 等 骨关 Th I l M】 济南 山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理疗措施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理疗实施方法,观察临床效果,指导临床治疗实践。

结果: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综合康复理疗治疗8周后,痊愈2例,显效26例,有效12,无效2例,骨科joa肢体功能评分12±2(分),临床总有效率达95.23%。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正确诊断及分型后,康复理疗能显著改善后外侧方突出型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分析【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15-02随着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老年人群的增多,脊柱退行性变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其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更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

有研究统计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为骨科临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占骨科门诊腰痛患者的近20%,临床治疗方法很多,多采用西医药物或手术治疗,然而一些初期及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患者仍然可以采取中医及康复理疗的治疗方式[1],临床实践中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被疾病和药物的双重矛盾所折磨,也期望能寻找到一种更加自然的、更加趋于彻底治愈的办法,有学者指出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伴随副作用的药物、针剂等逐渐被人们摒弃,患者更多倾向于利用人体自愈力和自然疗法相结合的医学理念进行康复治疗,我院近年来也对部分病例进行康复理疗,下面就方法的实施和一些临床体会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8~66岁,平均57岁。

病程1至3年,包括后外侧方突出型31例,中央突出型11例。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腰椎间盘手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 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腰椎间盘手术后,康复训练应该在手术后尽早开始,一般在手术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开始。

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2-3个月,但也有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2. 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训练:包括平衡练习、腰部肌肉锻炼、伸展以及步态训练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预防再次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2) 功能训练: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训练,如坐起、起立、上下楼梯等。

这些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能力。

(3) 按摩理疗:按摩理疗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僵硬,减轻疼痛。

(4) 热敷和冷敷:热敷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冷敷则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5)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电疗、超声波治疗等,能够加速组织修复和恢复患者的肌肉功能。

3. 术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术后康复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康复训练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进行。

(2) 康复训练应该循序渐进,不可过度运动,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3) 康复训练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4) 康复训练应该坚持不懈,不可懈怠或中途放弃。

4. 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康复训练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复发率。

腰椎间盘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

只有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才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理疗方法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理疗方法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理疗方法及效果摘要:目的:比较康复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纳入本院就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89例(就诊时间:2019年7月~2021年2月),将患者依据动态随机化方法分组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中医康复理疗治疗。

比较患者治疗效果、腰椎症状缓解效果差异。

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73%)及治疗依从度(100.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腰椎症状缓解效果:研究前患者腰椎JOA、ODI功能评分及腰腿痛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月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及腰椎功能均有改善,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及VA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中医康复理疗措施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在对症治疗、运动锻炼基础上,配合穴位刺激、肌肉按摩治疗后,促进患者症状缓解,维护腰椎功能,价值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临床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类型,腰椎间盘部分组织退行性变化所致髓核组织突出造成的脊神经压迫是主要发病诱因,患者可由脊神经压迫程度差异导致不同程度腰腿痛、下肢麻痹等临床症状,在限制下肢运动功能同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实施有效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病症[1]。

因此,为比较康复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方法及治疗效果,特设本次研究,详情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纳入本院就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89例(就诊时间:2019年7月~2021年2月),将患者依据动态随机化方法分组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中医康复理疗治疗。

对照组(男/女,23/22),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52.54±4.52)岁,病程5~13个月,平均(9.24±2.13)个月;观察组(男/女,22/22),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26岁,平均年龄(52.21±4.49)岁,病程5~13个月,平均(9.15±2.11)个月。

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与康复

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与康复

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与康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症状包括腰背疼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疗法和手术等,但这些方法治疗效果有限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近年来,温养督脉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温养督脉法是传统中医中的一种疗法,它通过调节人体内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是通过温热的手法刺激督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从而减轻疼痛和恢复脊柱功能。

在临床实践中,温养督脉法通常与其他疗法结合使用,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常常会配合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

此外,还可以搭配推拿、理疗等物理疗法,以进一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一项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温养督脉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温养督脉治疗的患者,腰背疼痛明显减轻,距离疼痛的发作时间也大大延长。

此外,治疗后患者下肢放射痛和感觉异常的症状也明显减轻。

除了疼痛症状的改善,温养督脉法还可以促进病灶的康复。

该疗法可以加速退变的椎间盘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减少椎间盘的变性和纤维环的破裂。

同时,温养督脉法还可以增加椎间盘间的润滑和营养,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在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行相关的锻炼和康复训练。

例如,可以通过腹部力量训练和腰背肌的拉伸来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和柔韧性。

此外,良好的姿势和体位也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温养督脉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通过温热的手法刺激督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恢复脊柱功能。

同时,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温养督脉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计划及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计划及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计划及方案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腰部疾病,多发生在中年人群体中。

腰椎间盘突出通常会导致腰痛、下肢无力、活动受限等症状,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

康复训练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恢复患者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套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的计划及方案。

前期准备在进行任何康复训练之前,患者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确诊腰椎间盘突出,并排除其他潜在的腰背疾病。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身体状况,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目标康复训练的目标是减轻疼痛、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提高局部肌肉力量和耐力,并且改善身体姿势和动作的错误习惯。

具体的训练目标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确定。

训练内容1. 牵引治疗:通过装置进行牵引治疗可以缓解腰部压力,减少腰椎间盘的压力,有助于治疗和康复过程。

在进行牵引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2. 体位矫正:改变不良的体姿和姿态是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体位可以减少腰部的压力,使脊柱维持正常的曲度。

患者应意识到正确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避免过度疲劳。

3. 核心肌群训练:强化核心肌群可以提高脊柱稳定性,减轻腰部的负担,并且降低患者复发的风险。

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背部和髂背肌等肌群。

通过适度的核心肌群训练,可以增加腹肌和背肌的力量,提高肌肉的耐力。

4. 腰椎伸展训练:腰椎伸展训练有助于放松腰椎间盘和腰部肌肉,减少疼痛和压力。

常见的腰椎伸展训练包括俯卧撑腿平伸展、俯卧抬胸、仰卧腿上举等动作。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腰椎伸展训练。

5. 有氧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全身肌肉的协调性和耐力。

有氧运动可以选择轻度的步行、游泳、自行车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

训练注意事项1.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康复训练应该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

开始时,患者可能只能进行简单的训练动作,随着康复的进展,可以增加负荷和难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期初期锻炼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期初期锻炼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期初期锻炼法( 1 )屈滚法患者仰卧于床,屈膝屈骸,双手抱膝。

操练时腰骸部向七屈滚使脊柱产生过屈。

反复操作5 一6 次,可使后纵韧带得到牵拉松解,提高韧带张力,增强椎间盘后位的制约与稳定,同时使推间隙得到调整,关节得以松解,恢复腰部前屈活动功能。

( 2 )支撑昂胸法患者俯卧于床,双臂支撑床边,昂胸挺腰抬起,下肢保持固定不动,反复操作4 一5 次。

通过昂胸使腰部得到后们‘,可增强腰大肌、髓棘肌、棘间韧带的张力。

同时调整腰稚后关节,恢复腰部后伸活动功能。

( 3 )屈骸蹬足法患者仰卧位,以将患侧下肢屈膝屈舰,然后蹬足伸小腿,再将小腿放平原位。

反复操作3 一4 次,可使股直肌、胭绳肌得到牵拉伸展,恢复肌肉舒张能力。

同时可牵动坐骨神经,使其得到延伸松解,恢复直腿抬高生理功能。

( 4 )腰部旋转法患者站立位,双手叉腰,进行腰部的左右旋转及回环大旋转运动。

反复操作3 一4 次,以松解关节、通利关节、调整关节间隙结构,恢复椎间关节内在平衡与腰部活动功能。

175.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期的后期锻炼法通过初期锻炼,腰椎关节与神经根得到松解,肌肉僵滞状态得到缓解,肌纤维组织弹性与肌力有了一定的恢复,机体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时,可转入力度较强的功能锻炼法。

( l )悬攀法双手攀抓单杠或门框上,身体悬空,动4 一5 次,使腰背肌得到牵拉伸展,腰椎关节在自身牵引状态下获得运动调整松解。

( 2 )燕飞式运动患者俯卧于床,挺胸昂头.肩臂向后伸展,同时下肢向后上抬起。

带动腰背,使脊柱形成弧线,形成燕飞状态,以恢复腰背肌肌力。

( 3 )拱桥锻炼患者仰卧位,以双手和双脚为支点,用力向上挺腰,形成拱桥状态。

可恢复腰椎生理性前凸,加大腰椎后伸活动角度,同时使腰大肌受到牵拉运动,增强肌肉肌力,改变腰肌僵硬状态。

176.生活中如何防止腰扭伤( 1 )避免久坐长时间坐着工作或学习,腰背挺直,椎间盘和棘间韧带长时间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日久会引起腰背部肌肉僵痛,俯卧、转身时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效果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效果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8-09-03T10:59:45.03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3期作者:龙仲容[导读]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理疗,并研究其临床效果。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重庆巫山404705)摘要: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理疗,并研究其临床效果。

方法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并分成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开展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牵引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进行康复理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

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研究组与常规组患者的分别为95.0%、76.7%,研究组患者的明显较优。

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理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临床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原因有多种,大多是因为患者的腰椎间盘受到外伤,或是长时间受到挤压等,进而导致患者的腰椎间盘出现退变、突出等情况,或是其纤维破裂情况。

而患者会出现疼痛情况,特别是腰部或双下肢等。

而该疾病治疗较繁杂,病程长,且病情容易反复,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疾病。

在患者发病初期,多表现为腰部不适、疼痛等情况,并常伴随着坐骨神经痛,病情逐渐发展后较为严重,对患者的健康与身体均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出现残疾情况[1-2]。

而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康复理疗后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并分成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各6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的男女人数分别为32例、28例,最低年龄与最高年龄分别是29岁、72岁,平均(46.36±5.27)岁。

研究组患者的男女人数分别为33例、27例,最低年龄与最高年龄分别是28岁、71岁,平均(45.98±5.28)岁。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方案的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方案的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方案的方式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可以加速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

本文将介绍几种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物理治疗、针灸、药物治疗和保守疗法等。

一、物理治疗方案物理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运动、热疗、冷疗等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功能。

以下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物理治疗方案:1. 伸展运动:患者可以进行躺姿伸展、坐姿伸展、站姿伸展等运动,以减轻腰椎间盘压力并促进腰椎的复原。

2. 康复操:通过专业康复操帮助患者锻炼腰背肌肉,改善腰椎周围组织的力量和稳定性,从而缓解症状。

3. 温热疗法:热敷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炎症,促进康复。

热敷物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等。

4. 冷冻疗法:冷敷可以减少疼痛和肌肉痉挛,适用于急性期。

可以使用冰袋、冰毛巾等进行冷敷。

二、针灸治疗方案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以下为腰椎间盘突出的针灸治疗方案:1. 腰部穴位刺激: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如腰骶部、腰阳关、腰眼等。

2. 气血调理:通过针灸调理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病情康复。

3. 腰椎牵拉:针灸师可以利用针灸技术进行腰椎牵拉,以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三、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案,可以通过药物来减轻疼痛、消炎、促进康复。

以下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治疗方案:1. 非甾体消炎药(NSAIDs):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来缓解疼痛和肿胀,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2. 肌肉松弛剂: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如舒肌松、甲氧氯普胺等。

3. 神经传导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导,减轻神经疼痛。

如卡马西平、盐酸美金刚等。

四、保守疗法方案除了上述的治疗方式外,保守疗法也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手段。

以下为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疗法方案:1. 减轻负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适当卧床休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评价标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评价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临床表现为腰背痛、下肢放射痛甚至瘫痪。

本文以案例分析为基础,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对一名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护理干预,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结果呈现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效果评价;案例分析1.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的科学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及其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一名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患者女性,年龄35岁,临床症状为腰背痛、下肢放射痛。

2.2 康复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指导和心理支持等。

2.3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临床症状等信息,采用病程记录、护理观察和相关量表评估等方法,收集康复护理干预前后的数据。

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价康复护理的效果。

3. 案例分析和结果呈现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前后的关键指标变化:疼痛评分(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评分)、腰椎功能评估(ODI评分)。

康复护理干预前,患者的VAS评分为8分,ADL评分为60分,ODI评分为40分。

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VAS评分下降至4分,ADL 评分提高至90分,ODI评分下降至20分。

数据分析显示,康复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提高了腰椎功能。

4. 结论通过本研究的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肌 收缩 , 用力坐起 , 再仰卧 , 如此反 复 ,0 2 1~ 0个 , 3 ,。③ 次, 次 d
术后第 1 5天至 出院后 ,重点是加强 腰背 肌和腹肌的主动康 复

训练, 同时开始下肢肌 肉和肌 肉综 合康复训 练 , 目的是加速下 肢 肌肉的复原 , 强肌力 , 增 恢复肢体 的功能。方法 :) 关节抗 a膝
阻锻炼 , 护士站床尾 , 双手握 患者双足 , 嘱患 者用 力蹬 , 坚持 到 不 能坚持 为止 , 如此反复 ,5 n 2 n 次 , 1 ~0mi mi / 3次 /。b 下蹲锻 d ) 炼, 患者 站床 尾 , 扶床 尾 挡 , 蹲 , 留 5s 再慢 慢 站 起 , 手 下 停 , 如 此 反 复 , 5mn 2 n 次 , 1 i~ 0mi / 3次 /。e用 足跟 、 d ) 足尖走路锻 炼, 患者 手扶桌沿 , 足尖翘起用足 跟行走 , 足跟提起 , 或 用足尖 行 走 ,5mi~ 0mi 次 , 1 n 2 n / 3次 ,。最后 , d 患者 脱离 桌沿 , 直接
1 资料 与方 法
屈, 后伸 , 、 左 右侧弯活 动 , i~ 0mi 次 , /。d 腹肌康 5m n 1 n / 3次 d )
复训练 , 目的是增大腹肌肌力和腹 内压 , 可有效减低腰椎负荷 , 减 轻腰痛 。方法 : 仰卧起坐法 , 患者仰卧 , 双手交叉 , 放枕部 , 腹
11 一般 资料 .
维普资讯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患者 围术期 康 复训 练效 果观 察
张 秀萍
(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 山东 济宁 2 2 0 ) 7 10
【 摘要 】目的
观 察 26 2 倒腰椎 间盘 突出症患 者围术期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锻炼作者:张瀚文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第12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工作体力劳动的相对减少,发病人群也逐渐呈现年轻化和常态化趋势;且往往越是长期缺乏锻炼,体质相对薄弱,而腰椎又长时间承受静压的人们,越容易发病。

大多数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对较轻,不需要手术治疗;但仅靠药物维持,多会出现症状的反复。

这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形成的压迫还仍然存在。

如果这个时候坚持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那么,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锻炼,有哪些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呢?哪些患者适合进行康复锻炼处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发作的朋友,不应进行康复锻炼。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急性的疼痛、麻木等,这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而产生的症状,并多伴有局部的炎症等。

此时很多朋友会活动不利、翻身困难,因此不应该进行任何的康复锻炼。

盲目的进行活动锻炼,会使局部炎症不易消散,使病情越发缠绵。

这个时候卧床休息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可以促进炎症消退,也可以防止神经纤维粘连纠缠的发生,效果甚至优于仅服消炎镇痛类药物以及按摩等外部疗法。

非急性期的保守治疗患者,比较适合进行康复锻炼。

从根本上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而引发的各种症状;如果这种压迫不造成神经、神经根的狭窄,可能不会产生任何症状。

临床上常能见到影像中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朋友,却不一定会有疼痛麻木等症状。

此时并不需要进行药物干预,但其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已经存在,且很可能在某种意外情况下椎间盘的进一步活动,就会导致症状的发生。

对于这些非急性期保守治疗和存在椎间盘突出但无症状的朋友,改善椎体周围肌肉结构,调节神经受压情况,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这时候就需要进行适宜有效的康复锻炼。

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必须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手术是通过解除神经根所受到的压迫,减轻椎间压力,来实现减轻患者症状的;但手术并不代表治疗的结束,功能的恢复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护理策略与效果评估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护理策略与效果评估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护理策略与效果评估摘要: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护理策略及其效果评估。

康复护理策略包括早期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训练、姿势控制和康复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

通过采用定量评估工具(如疼痛评分、功能评估等)和定性评估工具(如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等),评估康复效果。

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护理策略能够显著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定制个体化的康复护理策略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康复护理,效果评估,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训练引言: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和功能障碍。

针对该疾病,康复护理策略成为关注的焦点,旨在减轻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护理策略及其效果评估。

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和定量、定性评估工具,我们揭示了康复护理策略对疼痛缓解、功能改善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作用。

个体化的康复护理策略将成为患者康复的关键,为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一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护理策略综述康复护理策略主要包括早期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训练、姿势控制和康复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

早期疼痛缓解是康复护理的首要目标,常采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冷热敷等手段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同时,功能恢复训练是康复护理的核心内容,包括针对患者的特定情况进行的康复运动、牵引治疗和物理治疗等,以促进患者的肌肉力量、灵活性和稳定性的恢复。

姿势控制也是康复护理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教授患者正确的姿势和体位,以减少对腰椎间盘的压力,预防进一步的损伤。

康复教育是康复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自我管理技巧,帮助患者理解疾病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康复过程,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康复效果。

康复护理策略的综合干预能够全面提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少困扰。

康复治疗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促进康复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方法。

一、休息与活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首先需要休息,以减轻疼痛。

在休息期间,可以采取躺卧位,并放置一个适当的枕头支撑腰部,以缓解腰椎间盘的压力。

适度的活动也是康复的重要一环。

患者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这些活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并增强患者的腰部肌肉力量。

二、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以下几种:1. 热敷: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椎间盘的营养供应,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炎症。

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敷贴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2. 冷敷: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有效控制腰椎间盘膨出。

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贴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3. 超声治疗:超声波可以渗透皮肤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促进腰椎间盘的修复。

超声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4. 拉伸与牵引:适当的拉伸与牵引可以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

可以尝试牵引治疗器或进行针灸、推拿等手法,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康复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的药物包括:1. 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2. 肌肉松弛剂:如甲基硫氧异丙基肼、左旋氯氮等,可以减轻肌肉痉挛和紧张。

3. 口服类固醇:如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

药物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且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四、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锻炼方法:1. 腹肌锻炼:躺在平坦的地面上,双腿弯曲,抬起头部和上半身,使腰部离地,保持一段时间后慢慢放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与护理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与护理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与护理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多数是由于长期错误的姿势和腰部劳损导致的。

其症状包括腰痛、下肢麻木、疼痛和无力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舒适和影响生活的质量。

康复与护理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其康复与护理措施。

一、保持良好的姿势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数是由于长期错误的姿势和腰部劳损导致的,因此,保持良好的姿势是预防和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患者需要保持腰部自然挺直,不要弯曲或过度伸展腰部,以避免进一步压迫脊柱。

同时,床上用品应该选用柔软而有支撑性的,如医用硬席或者床垫,来保护脊柱,避免继续加重患者的症状。

二、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选择一些简单的锻炼方式,例如散步、瑜伽和温和的水中活动等。

这些运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肌肉强度,改善脊柱的保护性能力,缓解腰痛和改善下肢无力等症状。

三、正确的按摩正确的按摩可以帮助患者缓解腰部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在进行按摩之前,应先通过专业人员的检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按摩的调理方法。

按摩的频率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太大力,以免给患者带来不适和负面影响。

四、食疗和营养保健食疗和营养保健能帮助患者滋补身体,促进身体康复和治疗。

建议患者食用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粗粮等,以补充体内代谢所需。

另外,适当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也能有助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五、针灸理疗针灸理疗是一种独特的康复妙法,能有效地缓解疼痛、舒缓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身体内部的代谢机制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非常有效。

不同的针灸方法应该针对不同患者的症状和体质来进行针刺和调理。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与护理措施非常的重要,上述措施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建议患者在实施过程中尤其注意运动量的控制与坚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康复操应用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康复操应用效果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康复操的应用效果观察(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海536000)【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个阶段康复操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其疗效。

方法:对60例腰椎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操训练,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情况。

结果:实验组30例,优15例,良:8例,可:6例,差1例。

常规组:优2例,良:10例,可:16例,差4例。

统计学显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坚持康复操训练的病人比常规病人明显恢复好,【关键词】腰椎问盘突出症;康复操;功能锻炼【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operation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rehabilitation methods and efficacy of functional training method in 60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raining,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situation. results: 30 patients, excellent in 15 cases, good: 8 cases: 6 cases and poor in 1 case. general group: excellent in 2 cases, good: 10 cases,: 16 cases and poor in 4 cases.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1). conclusion: stick to exercise training in rehabilitation ofpatients recover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patients。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以及运动功能受限。

康复训练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内容和技巧,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原则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应遵循以下原则:1.减轻疼痛为首要目标:在开始康复训练前,应通过药物、理疗等手段减轻疼痛,使患者能够安心进行康复训练。

2.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康复训练应从轻度逐渐加重,以避免再次诱发疼痛或加重现有疼痛。

3.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病情设计,包括训练内容、训练强度、训练频率等方面的个体化安排。

4.避免过度劳累:康复训练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二、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内容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脊柱稳定性训练:通过骨盆底肌群的训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

如桥式运动、直腿提起运动等。

2.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包括腹直肌、腰大肌和髂腰肌等,对脊柱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腹肌、背肌等肌肉的训练,可以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和耐力。

如平板支撑、腰腹运动等。

3.腰背肌群的伸展和放松:腰椎间盘突出常伴随着腰背肌群的僵硬和紧张,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伸展和放松训练。

如腿部伸展、腹背肌交替运动等。

4.有氧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如散步、游泳等。

三、腰椎间盘突出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剧烈运动: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或高冲击性运动,以免加重腰椎间盘的损伤。

2.保持正确姿势:在进行训练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弯腰、扭动腰部等动作,防止进一步损伤腰椎间盘。

3.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使腰椎间盘承受过大压力,应适当休息、活动,防止腰椎间盘突出的加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效果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在提高,城市化节奏加快。

但是,对于许多在办公室工作的人来说,,长期坐姿不正确,休息不规律都导致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的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所以本研究探讨腰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效果分析。

标签:腰间盘突出、康复训练、效果分析
前言:众所周知,现在医院接收的腰间盘患者越来越多。

腰间盘不容易治疗,恢复期长,使患者长时间遭受巨大的痛苦。

医院需要加强对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期训练治疗,及时解决患者的痛苦,患者不能急于求成,耐心对待。

1 腰间盘突出病情的简单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腰间盘突出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

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还有可能是腰骶先天异常: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

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腰间盘突出患者的病症首先是腰痛。

这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

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

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有的存在马尾神经症状。

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压迫马尾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

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临床上少见。

2 腰间盘突出患者康复训练方法
2.1腰椎问盘突出术后康复训练
想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须满足: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出现单根
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合并椎管狭窄者。

手术方法: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

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术后需要进行脚拇指背伸对抗康复训练:仰卧位,助手将右手拇指放在患者跖指关节上方,让患者脚拇指尽力上翘(背伸)到極点的同时、瞬间对抗,连做10个动作,每日两次。

踝关节背伸康复训练:仰卧位,助手按住患肢的膝关节,让患者的脚用力往上钩(背伸)到极点,坚持3—5秒,再重复,连续做10个动作。

直腿抬高康复训练:仰卧位,让患者翘脚拇指,再勾脚,将腿绷直了,慢慢抬高,到有酸痛不适感时,坚持3—5秒,慢慢放下,再重复,连续做10个动作。

股神经康复训练:俯卧位,身体自然放松,两下肢伸直,先抬健侧下肢至最高点,坚持3~5秒,慢慢放下,再抬患侧下肢至最高点,坚持3—5秒,慢慢放下,如此交替,各重复l0次。

手术治疗后的康复训练比较繁琐,周期长,但是治疗的效果相当明显,能为患者解决不少的问题。

但是,手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病患严肃对待。

2.2腰间盘突出非手术治疗的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

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

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

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

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

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

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

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

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这种治疗效果一般对于病症较轻的患者比较有效,康复期较短,治疗效果明显。

结束语:我们都知道腰间盘突出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急于早日治好疾病。

但是康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我们首先要了解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其次做好术后的康复训练,相信未来的治疗效果一定是很明显的。

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不能心急治病,慢慢就会康复。

参考文献
[1] 曲薪伊;;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及康复锻炼的新方法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李永华;张智;;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06期
[3]刘建雄;夏建龙;谢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新进展[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