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基于放疗科“无栓病房”的临床实践

合集下载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评估与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评估与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评估与预防1. 引言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形成血栓,并导致血管阻塞的一种疾病。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VTE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因此,对VTE风险的评估与预防至关重要。

2. VTE风险评估2.1 病史询问在评估VTE风险时,首先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 既往VTE病史- 家族VTE病史- 手术史、创伤史和长期卧床史- 慢性疾病,如癌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 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史- 旅行史(尤其是长时间乘坐飞机或汽车)2.2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注意观察以下症状和体征:- 下肢肿胀、疼痛- 皮肤温度升高- 股三角区压痛-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2.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 血常规:观察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PT、APTT、TT、FDPs等指标- 血浆D-二聚体:阳性提示VTE可能,但不是确诊依据2.4 影像学检查对于疑似DVT的患者,应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对于疑似PE的患者,可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或放射性核素肺通气/血流灌注扫描(V/Q扫描)。

3. VTE风险预防3.1 一般性预防措施-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 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 穿着弹性袜,以减少下肢静脉压力3.2 药物预防-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等-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3.3 机械预防- 下肢静脉泵:通过机械方式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弹力袜:增加下肢压力,减少静脉血液瘀滞3.4 针对高风险患者的特殊预防措施- 针对癌症患者,可采用抗凝药物联合物理预防措施- 针对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4. 总结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与预防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标准作业流程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标准作业流程

1. 目的为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建立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标准作业程序,对住院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做好预防工作,从而降低我院住院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

2. 范围2.1 适用范围:全院住院患者(14岁以上,老年病区患者参考执行)。

2.2 流程范围:患者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程度进行针对性预防→监测预防效果。

3. 定义3.1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包括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3.2 肺血栓栓塞症(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疾病,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3 肺栓塞(PE)是指各种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循环及呼吸功能障碍的疾病,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3.4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约占VTE的三分之二,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临床上常无症状。

下肢近端(腘静脉或其近侧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4. 权责4.1责任科室:由医务科、护理部牵头制定、修订、组织培训并上传至OA平台4.2执行科室:各临床科室医生护士5. 内容5.1 作业程序:(见附件7.1)5.2 作业内容:5.2.1 评估时机■入院或转入6小时内完成首次评估。

■术后患者回病房后1小时内评估。

■中高以上风险患者每三天评估一次。

■低风险患者每周评估一次。

5.2.2 评估内容■对于需要评估的病人由责任护士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海泰病历护理工作站进行VTE风险评估,内科使用《Padua VTE风险因素评估表》,外科使用《Caprini VTE风险因素评估表》,依评估表上的内容逐条对病人进行评估计分,并累计总分。

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栓栓塞症静脉⾎栓栓塞症概念:1.肺栓塞-PE2.肺⾎栓栓塞症-PTE3.深静脉⾎栓-DVT4.深静脉⾎栓栓塞症-VTE5.VTE=PTE+DVT内容:深静脉⾎栓栓塞症-VTE1.流⾏病学2.Caprini⾎栓风险评估表3.临床表现4.诊断与治疗5.辅助检查6.预防静脉⾎栓栓塞症的流⾏病学⼀、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原因1.美国每年有600 000 例VTE 发⽣,且发病率随着⼈⼝的⽼龄化⽽增加。

15 岁以上⼈群中DVT 的年发病率为61/10 万,60 岁以上⼈群的年发病率迅速增加(每增加10 岁发病危险性增加近⼀倍)。

在美国社区⼈群中,年发病率约为71/10 万。

男性、⾮裔美国⼈的VTE 发病率较⾼,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增加。

Heit JA 的研究结果显⽰美国VTE 的发⽣例数每年超过90 万,其中有29.64 万例死亡,23.60 万例PTE 和37.64 万例症状性DVT。

近期CohenAT究报告,在欧盟6 个主要的国家,症状性VTE 的发⽣例数每年超过100 万,其中有37.0 万例死亡、29.59 万例PTE 和46.57 万例症状性DVT。

2.在亚洲国家,VTE 曾经被认为是少见病,并认为遗传因素和⽣活习惯可能是亚洲⼈群VTE 少见的主要原因。

但事实并⾮如此,近年来新加坡、⾹港等地区报道的VTE的发病率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Cheuk BL 等对⾹港皇家玛丽医院的调查分析显⽰DVT 和PTE 的年发病率分别为17.1/10 万⼈群和3.9/10 万⼈群,⽽在65 岁以上⼈群这⼀数字可以上升到81.1/10 万⼈群和18.6/10 万⼈群。

某些特殊⼈群如⾻科病⼈、脑卒中患者的DVT 发病率也出现了和西⽅⼈群相类似的结果,⼀项来⾃亚洲7 个国家的19 个中⼼的⾻科⼤⼿术后DVT 发⽣情况的调查表明,DVT 的发病率为41.0%,其中近端DVT 的发病率为10.2%。

如此之⾼的数字使得VTE 在亚洲国家的发⽣情况开始受到国际相关领域的关注。

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新进展

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新进展

肿瘤患者 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新进展摘要: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因为有创伤小和操作便利的强大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特别是在充当肿瘤患者化疗时的静脉通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临床对PICC的深入应用发现,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事件较为常见,严重时会导致肿瘤患者出现肺栓塞,其发生率可以达到2-6%。

本文重点从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特点与诊断、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三方面对现阶段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作全面系统的分析综述。

关键词:肿瘤;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危险因素;护理干预宋轶凡[1]指出,PICC可有效避免长时间输液或输注刺激性药物对肿瘤患者血管的损害,可减少反复性的穿刺,已然成为肿瘤化疗患者首选的输液方式,对于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提升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宋轶凡也指出,PICC治疗过程中也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比如导管渗漏、导管相关血栓、相关性感染、导管脱出及机械性静脉炎等,其中的导管相关血栓临床发生率最高,对患者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因此,对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行分析论证十分有必要。

1.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特点与诊断临床对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定义是:导管外壁或血管内壁血凝块的形成,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类。

有症状的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患者常表现出皮温升高、颈部疼痛、肿胀及指压性水肿等。

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ICC 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风险很高,尤其是肺栓塞的发生率可以达到35%,有10%的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死亡均与静脉血栓栓塞存在较大的关联[2-3]。

更为不利的一点是,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有一半以上属于无症状血栓,这让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存在较大的困难。

就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的诊断来说,目前国内普遍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为主,可以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

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2020年第60卷第24期恶性并血栓栓的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方法研究:李霞,王茂筠,梁宗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610041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是非癌症患者的6倍,是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恶性并发VTE的因素高龄、女性、非洲种族、肥胖、存在合并症、肿瘤部位、组织类型、分期、诊断的初始阶段、住院、手术、全身化疗、放疗、血管抑制剂、酪氨酸抑制剂、肿瘤支持治疗等。

恶性肿并发VTE的风险评估方法Khorana评分(KS)、Caprmi风评估量表等,根据评分对行分层,得分越高,发生VTE风险越大。

恶性并发VTE的预防械预防及药物预防;在住院癌者中,VTE生风险高,无抗凝禁忌时需药物预防抗凝;围术性者建议抗凝时间应从术前开始,采用药物和机械预防的联合方案,持续至少7~10d;门诊化疗患者建议KS>2分行药物预防抗凝;恶性留置中管患者.VTE几率较低,不建议常用药物预防抗凝;多发性骨者低风险时司匹林或低分子素,高风险时选用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

恶性并发VTE者在无抗凝禁忌证的情况下应行抗凝治疗,如果在抗凝禁忌,或者采用适当的抗凝治疗仍有的肺栓者,可考虑使用下滤器;在急性高栓塞或深VTE致肢体受损的患者中可选择溶栓治疗。

关键词: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症;Khorana评分;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抗凝治疗;栓治疗doi=0.3969/j.issn.1002-266X.2020.24.026中图分类号:R3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02-266X(2020)24-0096-05标识码(OSID)血栓栓(VTE)深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恶性的常见并发症,癌者的大原因。

流行究分析,0%~30%次VTE的病例与相关,者VTE的发生率比非者高6[]。

VTE可使手术复杂化,亦可能会中延迟癌症治疗,影响患者,性者VTE 率和抗凝血的风险均高,最佳治疗对临来说大。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工作手册第一部分、住院患者VTE防治工作的意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全球性的医疗保健问题。

医院内VTE发生的风险与患者的住院病情、手术等治疗措施以及患者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龄、肥胖、卧床、合并症等)有关,常并发于其他疾病,在住院患者中发病率很高,是导致医院内患者非预期死亡及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

VTE是可防可治的,针对VTE高危因素主动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发展成VTE;己经发生了VTE也要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第二部分、各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人员组成: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指定人员或联络员。

职责:1.科主任为科室内VTE防治管理第一负责人,对科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工作中的培训I、考核及VTE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2.质控医生监督填报本科室院内VTE相关评估表。

3.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科室院内VTE防治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

4.协助各科室完成院内VTE防治的诊疗过程。

5.协助院内VTE防治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部分、院内VTE预防院内VTE预防的基本原则1,由于VTE的发生是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采取预防措施前必须进行个体化评估,权衡抗凝与出血的利弊,并认真研读药物及器械相关说明书;2.如预防过程中出现药物使用禁忌症或其他特殊情况,请及时邀请专业科室医生会诊;3.即使采取VTE预防措施之后,仍有可能发生VTEo 一旦发生,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4.预防性抗凝药物使用后可能出现出血并发症。

一旦发生出血,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5.各临床科室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本科室已有专业指南(如骨科),请遵循该专业指南执行。

院内VTE预防措施基本预防措施1.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的患者教育。

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陆云飞

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陆云飞

骨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陆云飞发布时间:2023-07-04T02:26:47.096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7期作者:陆云飞[导读] 骨肿瘤的手术是高风险和侵入性的。

大多数患者难以忍受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频率,卧床时间长,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高。

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提供专业的疼痛护理,加强身体功能锻炼指导,注意合理用药,开展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术后居家康复期间的院后护理进一步巩固了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上海市 201805摘要:骨肿瘤的手术是高风险和侵入性的。

大多数患者难以忍受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频率,卧床时间长,导致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高。

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提供专业的疼痛护理,加强身体功能锻炼指导,注意合理用药,开展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术后居家康复期间的院后护理进一步巩固了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本文就骨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的研究现状、骨肿瘤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骨肿瘤;静脉血栓栓塞;生活质量1.骨肿瘤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流行病学静脉血栓栓塞是指由于静脉中血液异常凝固,导致大量血液凝结,而造成的血液回流困难。

大多为静脉壁的破损、感染、心血回流延迟等原因所致,此外还有由深静脉血栓所形成的肺栓塞等。

它为三大心血管疾病,常见于术后、外伤、长时间卧床休养以及瘫痪中的病人。

2.骨肿瘤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恶性肿瘤蛋白质及其代谢物与宿主细胞作用,使白血保持在高凝状态。

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的原因包括血小板增多、血小板粘度增加和先天性遗传缺陷。

肿瘤细胞可与宿主的正常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血小板强烈相互作用,导致血液中黏附分子增加。

它使血液高凝固。

术中失血可导致抗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导致凝血增加。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02
推动临床研究与技术 创新
鼓励开展更多针对肿瘤相关静脉血栓 栓塞症的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 法和技术手段,以不断提升诊疗水平 。
03
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 体系
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整合各方 资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 医疗服务,确保指南建议的落地执行 和患者的受益最大化。
THANKS
感谢观看
03
诊断方法与评估指标介绍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手段
临床表现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表现多样, 包括肢体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等。这些症状可能 因肿瘤类型、分期和治疗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辅助检查手段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方法, 以及血液学检查如D-二聚体测定等。这些检查有助于 明确VTE的诊断、定位血栓以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 与治疗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5-16
目录
• 肿瘤与静脉血栓栓塞症概述 •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策略 • 诊断方法与评估指标介绍 •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原则 • 生活质量改善与康复支持措施 •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肿瘤与静脉血栓栓塞症概述
静脉血栓栓塞症定义及危害
04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原则
初始治疗策略选择依据
肿瘤类型与分期
根据患者所患肿瘤的类型、分期及预后,选择适合的初始治疗策 略,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
血栓栓塞部位与程度
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的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以决定是采取药物 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患者基础状况
考虑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出血风险等基础状况,制定个体化 的初始治疗策略。
05

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与预防护理专家共识

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与预防护理专家共识

国内研究现状
风险评估工具的本土化
国内研究者针对中国患者的特点,对国际上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进行了本土化改良,以 提高评估准确性。
预防护理措施的实践与改进
国内医院在预防护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不断优化和改进预防方案 ,以适应临床实际需求。
临床研究与指南制定
国内研究者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展临床研究,并参与国际指南的制定和修订,推动了 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水平的提高。
培训周期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
患者及家属教育
教育内容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静脉血栓栓塞 症的危害、风险因素、预防措施 以及注意事项等,提高他们的认 知水平。
教育方式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 的方式进行教育,如宣传册、视 频、讲座等。
教育时机
在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 以及出院前进行教育,确保信息 传递到位。
社会宣传与普及
宣传内容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途径,向社会公众普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的 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
宣传方式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如公益广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
宣传对象
面向全社会公众,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和患者家属,提高他们的预 防意识和能力。
06
研究与发展
国际研究进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 险评估与预防护理专家共识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概述 • 风险评估 • 预防护理措施 • 护理实践指南 • 培训与教育 • 研究与发展
01
外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静 脉内血液凝结阻塞血管的现象,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 肺栓塞(PE)。

静脉血栓病发风险的评估与防护措施

静脉血栓病发风险的评估与防护措施

静脉血栓病发风险的评估与防护措施1. 摘要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静脉血栓病发风险的评估方法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形成可导致局部肿胀、疼痛,严重时甚至引发肺栓塞等并发症。

为了降低静脉血栓的病发风险,本文档提供了全面的评估和预防策略。

2. 静脉血栓的定义静脉血栓是血液在静脉中异常凝结形成的一种疾病,通常发生在下肢深静脉。

静脉血栓可能导致疼痛、肿胀,严重时会引起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

3. 风险评估3.1 危险因素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 长时间制动(如长时间卧床)- 手术或创伤- 肥胖- 吸烟- 老龄- 孕妇或产后妇女- 遗传因素- 慢性疾病(如癌症、肾病)3.2 评估方法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通常包括临床症状评估、物理检查和辅助检查(如超声、D-二聚体检测等)。

4. 防护措施4.1 预防性抗凝治疗对于具有静脉血栓病发风险的患者,预防性抗凝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防护措施。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等。

4.2 机械预防机械预防措施包括:- 梯度压力袜:通过给予下肢不同梯度的压力,促进血液回流。

- 下肢泵:通过周期性压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回流。

4.3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适当运动: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踝泵练习、翻身等。

- 控制体重:减轻体重以降低静脉血栓的风险。

- 戒烟:吸烟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应积极倡导戒烟。

4.4 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静脉血栓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风险的认识,并学会自我管理和监测。

5. 总结静脉血栓病发风险的评估与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病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上文档内容为样例,具体内容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随时告诉我。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2卷 第1期(总第122期)2015年01月·32 · 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 Vol.22No.1(SN 122) JAN.2015DOI :10.13912/ki.chqm.2015.22.1.10王小荣 仇永贵 赵建美 曹德林 翟高峰 徐 朗 倪松石∗通信作者:倪松石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1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王小荣 仇永贵 赵建美 曹德林 翟高峰 徐 朗 倪松石∗【摘 要】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医院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其实施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警惕性,加强医患沟通,有效防范因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事件。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防范Experience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WANG Xiaorong ,QIU Yong⁃gui ,ZHAO Jianmei ,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 ,2015,22(1):32-34Abstract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non -expected hospital death.Through the risk assessmentand prevention measures ,the awareness of medical staff was improved ,the doctor -patient communication was strengthened ,andthe medical dispute caused by deaths of it was effectively prevented.Key words Venous Thromboembolism ;Risk Assessment ;PreventionFirst⁃author 's addres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01,China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栓塞症(Deep Venous Thromboembolism,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 ),在住院患者中并不少见,是医院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和防护方法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和防护方法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和防护方法1. 引言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形成血栓,并导致血管阻塞的一种疾病。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VTE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为了降低VTE的发生率,早期风险评估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2. 风险评估2.1 危险因素VTE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后天因素和疾病相关因素。

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抗凝血酶III缺乏、蛋白S缺乏、蛋白C缺乏等。

- 后天因素:长时间卧床、手术、创伤、中心静脉置管、肥胖、吸烟等。

- 疾病相关因素:恶性肿瘤、妊娠及产后、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

2.2 风险评估工具为了对VTE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临床上常用一些评估工具,如Caprini评分、Padua评分和 Geneva评分等。

这些评分工具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手术类型等因素进行评分,最终得出患者VTE风险等级,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3. 防护方法3.1 基础防护措施- 增加活动量: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长时间卧床导致的下肢血液循环减慢。

- 饮食调整:保持水分平衡,摄入充足的水分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预防 n。

- 戒烟:吸烟可增加VTE风险,戒烟有助于降低风险。

3.2 药物预防- 抗凝药物:对于中高风险患者,可采用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或磺达肝癸钠等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 抗血小板药物:对于不能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3.3 物理预防措施- 下肢抬高: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适当抬高下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 弹力袜:对于中高风险患者,可穿着弹力袜,增加下肢压力,预防DVT。

-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膝关节伸展等,预防下肢血栓形成。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时处理方案
全面评估
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全面评 估,了解其对血栓栓塞症的影
响。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抗凝药 物的选择、剂量调整等。
监测与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 的凝血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适用人群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针对 不同风险层级的患者制定 相应的药物预防措施。
非药物预防措施推荐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等,以降 低VTE风险。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
对于活动受限或卧床患者,可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促进血液循 环。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VTE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 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以缓解焦虑情绪。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提供情 感支持和陪伴,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内容回顾
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
本次指南强调了针对不同肿瘤患者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风 险评估的重要性,包括评估患者的临床特征、肿瘤类型、 治疗方式和遗传因素等。
预防措施推荐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指南提供了针对不同风险级别患者的 预防措施建议,包括药物预防、机械预防以及生活方式调 整等。
通过D-二聚体、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 查,辅助判断患者VTE风险。
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下肢肿胀、疼痛、 皮温升高等VTE相关症状与体征。
药物预防措施及适用人群
01
02
03
抗凝药物
对于高危患者,推荐使用 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 华法林等进行预防。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2021)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2021)

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2021)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缘故之一。

临床上,外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已受到重视Llj,而内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那么相对不足。

内科患者VTE通常发病隐匿、临床病症不明显、诊治本钱高,因此,科学评估内科患者VTE风险从而对高风险内科患者采取预防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最近几年来,新的内科住院患者VTE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显现,由此在2020年版本的基础上,咱们再次组织国内相关学科的专家对内科住院患者VTE的患病率、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原那么进行了讨论,形成此专家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概述(一)相关概念: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遗传性和取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一起作用的全身性疾病。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样凝结,致使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好发于下肢深静脉,可无病症或局部疼痛、压痛和远端肢体水肿。

发生于腘静脉以上的近端DVT是PTE栓子的重要来源。

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可致使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严峻时可发生低血压、休克乃至猝死。

(二)内科住院患者VTE患病率与危险因素1.患病率:致死性PTE是猝死的要紧缘故之一,综合医院死于PTE的患者中仅25%有近期手术史,其他均为因内科疾病而制动的患者,占内科患者总死亡人数的10%。

国际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内科住院患者如不采取血栓预防方法,VTE的患病率为4.96%~14.90%,约有5%可能患致死性PTE。

在危重患者中VTE的患病率更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VTE患病率为28%~33%;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为2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26%,且其危险性随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减低而增加;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VTE的患病率达30%~50%。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至少增加6倍,并致使其生存率下降。

VTE的危险因素和预防-2014-4-学习班-谢万木

VTE的危险因素和预防-2014-4-学习班-谢万木

内科疾病住院的患者VTE的风险评估
50%-70%症状性血栓栓塞事件,70%-80%致死性PE发生在非 手术患者
急性内科疾病可使患者发生VTE的相对危险度增加8倍,内科疾病患 者约占所有VTE事件的1/4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NYHAⅢ级或Ⅳ级心功能不全、COPD加重 期、脓毒血症、中风、高龄、卧床等;
远端 DVT 近端 DVT 症状性 致死性
预防方PE法 PE
20 - 40 % 4 - 8 % 2 - 4 % 0,4 - 1 %
低分子肝素
+ 早期活动
40 - 80 % 10 - 20 %低分4子-肝1素0 % 0,2 - 5 %
或磺达肝癸钠
延长预防至28-35天 + 加压器械
+ 早期活动
第二十八页,共38页。
第十五页,共38页。
防治肺栓塞应该从源头抓起
为什么预防?
哪些人群需要预防?
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
VTE患者的二级预防
如何预防?
第十六页,共38页。
静脉血栓一级预防的重点在医院内
与冠心病一级预防不同,静脉血栓一级预防重点在 医院内
多数住院患者存在多种静脉血栓危险因素,易发
➢ 基础疾病
➢ 卧床
➢ 高龄
➢ VTE是住院患者可预防的、最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
第十七页,共38页。
预防VTE的措施有哪些?
药物预防:
低分子肝素(LMWH)
低剂量普通肝素(LDUH) 磺达肝癸钠(Fondaparinux) 利伐沙班(Rivaroxaban) 华法林
机械性预防措施:
分级加压弹力袜(GCS) 间歇充气压缩泵(IPC)
➢ 患者年龄(<40岁、40~60岁、>60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基于放疗科“无栓病房”的临床实践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手段的进步使得肿瘤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但相应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大增加。

其中,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CAT)的发生可造成多方面不良影响,如增加住院死亡风险、需长期进行抗凝治疗、影响生活质量及耗费医疗资源等[1]。

CAT往往起病隐匿,了解CAT的发生机制,利用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识别血栓风险高危人群,选择性地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防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放疗科“无栓病房”的临床实践对CAT的风险评估及预防策略进行阐述。

1 CAT的现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一种非常普遍且可能致命的疾病。

它是继急性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之后的第三大心血管死亡原因,每年导致全球超过300万人死亡[1-2]。

活动性肿瘤是VTE发生的高危因素。

研究表明,肿瘤患者VTE的发生率是非肿瘤患者的4~7倍,在所有首次发生静脉血栓的病例中20%~30%与肿瘤相关[3]。

我国广西单中心小样本回顾性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组和对照组VTE发生率分别为9.6%和3.1%[4]。

CAT是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因,仅次于肿瘤本身。

一项以112 738例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发现,诊断CAT一年后全因死亡率为64.5%,10年后全因死亡率为88.1%[5]。

2 CAT的机制和危险因素1856年,Rudolf Virchow最早假设了血栓形成的理论,由三个独立又重叠的因素组成:内皮损伤、循环停滞和凝血成分异常(高凝状态)[6]。

肿瘤患者的血栓形成过程相比于非肿瘤人群具有其独特性,三个因素常同时存在。

肿瘤细胞可释放促组织因子或凝血因子激活物(如半胱氨酸),使血液处于获得性高凝状态,是CAT发生的主要原因。

肿瘤细胞释放的细胞外囊泡质膜为各类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提供了催化表面[7]。

患者接受化疗或靶向治疗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启动激活凝血过程,同时诱导血小板活化、聚集。

肿瘤相关炎症微环境的活化促使中性粒细胞在损伤的血管内皮表面聚集,进而放大血小板活化[8]。

另外,由于手术或疾病进展导致卧床时间延长,血流缓慢进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CAT的危险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患者特征。

与非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类似,患者的自身特征如年龄、性别、肥胖、种族、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病、肾病等)等因素均影响CAT的形成[9-10]。

(2)肿瘤相关因素。

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和分期与CAT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自19世纪后期以来,人们已经知道某些类型的肿瘤与血液黏度增加及血栓形成倾向有关[11]。

发生在胰腺、脑、卵巢、胃和肺的患者CAT风险较高[12]。

同一部位不同病理类型其风险不尽相同,例如非小细胞肺癌是小细胞肺癌的15~21倍,肺腺癌是肺鳞癌的2~3倍[13]。

并且,越晚期患者越容易发生CAT,肿瘤发生转移进一步增加了血栓风险[14]。

(3)治疗相关因素。

积极的抗肿瘤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手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激素治疗等)与CAT风险增加相关[15-16]。

化疗的应用使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了6.5倍[17]。

不同化疗方案其风险不尽相同,在胃食管癌患者中发现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比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血栓风险增加了2倍[18]。

手术患者(尤其是盆腔及腹部手术)由于应激状态和制动更容易生成静脉血栓,术后VTE风险增加2倍,肿瘤肺栓塞相关死亡风险增加4倍[9]。

研究发现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VTE的风险升高,可能与细胞免疫反应、炎症细胞因子和补体介导的炎症相关[19]。

3 CAT的风险评估模型与优劣目前,被广泛认可并熟知的肿瘤血栓风险评分是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

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由美国医生Khorana等[17]共同设计,用以评估接受化疗的门诊肿瘤患者血栓风险。

研究回顾性纳入2 701例接受门诊化疗的肿瘤患者,以肿瘤部位、化疗前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这5个临床上极易获得的因素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研究发现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评分0分、1~2分以及≥3分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8%、1.8%和7.1%(见表1)。

多项真实世界研究验证了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对肿瘤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预测效能[20-21]。

值得注意的是,Mansfield等[22]在一项纳入719例肺癌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进行了Khorana 风险评估模型验证,结果发现85%的血栓事件发生在Khorana 风险评估模型的中风险组,提示了此模型在肺癌中的血栓风险预测性不高。

临床应用中,我们也发现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的局限性:(1)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美国患者建立的模型,美国人群肥胖率较高。

然而我国BMI≥35 kg/m2的肿瘤患者少之又少,低流行率降低了其在评分模型中使用的有效性。

我院放疗科“无栓病房”建立以来,累计近2 000人次的入院患者,尚无一例患者BMI≥35 kg/m2。

(2)Khorana 风险评估模型纳入分析的病例介于2002—2005年,排除了接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急性炎症期的患者。

现今肿瘤综合治疗手段日新月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方兴未艾,单纯化疗的患者比例不多,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普适性受限。

(3)目前各大指南推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用于粒细胞减少性发热中高危化疗方案患者,临床中同步放化疗患者也常预防性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事件,避免患者因治疗中断影响疗效。

因此,临床应用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存在混杂因素。

(4)Khorana研究中模型建立是采用第一次化疗前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进行评分。

然而,随着疾病阶段、治疗干预措施以及病情变化,患者血栓风险随之变化。

血栓风险应该是全病程实时评估,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适应性似乎不强。

多名学者在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了Vienna CATS评分、PROTECHT评分、CONKO评分和COMPASS-CAT评分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旨在进一步提高化疗患者CAT风险识别能力[23-27](见表1)。

其中包括增加生物标志物、化疗方案、肿瘤特征等高危因素。

Vienna CATS评分将D-二聚体作为其中一个危险因素。

D-二聚体是一种由纤维蛋白降解产生的小蛋白质片段,临床中常作为评估患者血栓风险的生物标志物,高D-二聚体水平与VTE风险增加有关[28]。

然而,D-二聚体在肿瘤患者中经常升高,并且不同实验室之间检测存在差异,因此对于高风险的临界值界定缺乏共识。

这些CAT风险评估模型对于不同情况的肿瘤患者针对性更强,与之相应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复杂,且未经大规模的临床数据验证,目前尚未被推荐应用于临床。

对于肿瘤放疗科患者,目前尚没有针对性的评估模型。

一项回顾性分析荷兰癌症数据库的66 329例肿瘤患者的研究表明,放疗不会增加CAT的发生风险[29]。

同样的结论在另一项研究中也得以证实[30]。

上述谈及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适用范围并未涵盖且不太适用于肿瘤放疗科住院患者,我院放疗科“无栓病房”目前采用内科住院患者通用的Padua 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是由意大利Padua(帕多瓦)大学完成,由回顾性数据发展而来并经过临床大数据验证,1 180例内科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VTE 高危组(评分≥4分)和低危组(评分<4分)患者90 d的VTE发生率分别为11%和0.3%[31]。

其风险评估因素包含赋值3分的高危因素(活动性恶性肿瘤、既往血栓病史、制动、血栓形成倾向),赋值2分的中危因素(近期手术史),赋值1分的低危因素[高龄、心肺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急性感染和(或)风湿性疾病、肥胖以及激素治疗中]。

见表2。

针对内科住院患者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国专家建议对所有Padua评分≥4分的患者进行预防。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一种机械预防和(或)一种药物预防措施;预防一般需6~14 d,预防过程中应对患者的VTE及出血风险进行动态评估。

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将活动性肿瘤作为其中一个高危因素,并在内科住院患者中进行大数据验证,遗憾的是未在任何特定肿瘤患者中进行验证。

目前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我院放疗科“无栓病房”应用中有以下几点体会:(1)所有患者均为活动性恶性肿瘤,再符合任一因素即为血栓风险高危组(评分≥4分)。

可耐受放疗的患者一般情况均较好,目前多数高危组患者均为高龄(活动性肿瘤+年龄=4分),个别患者为肥胖(活动性肿瘤+肥胖=4分)。

此模型中,肥胖定义为BMI≥30 kg/m2,相较Khorana 风险评估模型来说更适合亚洲人群。

对于此类患者,我们建议物理预防为主,鼓励主动活动、深呼吸、有效咳嗽、禁烟酒、适量饮水及保持大便通畅。

(2)对于骨盆、腹部大手术术后制动、恶液质,或肿瘤侵犯颅内或脊髓导致活动功能障碍而卧床患者(活动性肿瘤+制动=6分),我们建议予药物预防,并密切监测凝血指标及时调整药物抗凝方案。

目前药物预防方案、用药持续时间尚无指南可循,主要为临床医师个人经验。

(3)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界定≥4分即为高危组,不采取预防措施血栓发生率为11%,目前尚无指南对预防措施进行明确推荐,特别是对于肿瘤放疗患者无经验可借鉴。

高危组患者中,风险评分为4分、5分、6分甚至6分以上的患者,预防措施必然有所区别,应该密切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权衡利弊再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

我们亟需更多的随访数据对高危组进行再分组,以选择受益较大的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4 预防性抗凝策略尽管认识到肿瘤患者VTE的发病率很高,但住院肿瘤患者的血栓预防实施率很低。

来自美国的数据发现,由于药物血栓预防的相对禁忌证(如血小板减少症、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高风险),住院肿瘤患者实际上比非肿瘤患者更不容易接受VTE预防(28% vs 35%)[32]。

相似的,中国住院患者VTE风险特征的确定研究(DissolVE-2)结果显示,我国住院患者VTE风险普遍较高,但VTE预防实施率很低,特别是内科患者,原因可能是缺乏医学教育和执行力,或者是担心外国指南与中国患者的差异性[33]。

目前的临床指南均建议不要在未经选择的肿瘤患者中常规使用一级血栓预防措施(见表3)。

确定CAT形成的危险因素能够帮助临床工作中将肿瘤患者分为高风险组或低风险组,并针对受益较大的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