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斌治疗胃痞病经验浅析
骆斌治疗脾胃病经验
1 0 mi n左右 , 口服 。1年 后 随访 , 患 者 饮食 、 睡 眠均 正常 , 总胆 管 、 左 右肝 管无 结石 。 按 该胆道术后 患者 既有腹痛 、 腹胀 等肝 胆郁 滞 的证候 , 且存在 消瘦 、 怕冷 、 乏力 等脾 胃虚 弱 、 肠 液不足 的证候 。故予 以疏肝 理气 之醋 炒柴 胡 、 姜 黄、 制香 附 、
主, 略予 增 删 , 连 服 数 月 。诸症 明显 改 善 , 复 查 消化 系统超 声 , 显示 胆 总 管扩 张 , 无结石 , 右肝 内胆 管结
E 3 ]刘 向津. 柴胡疏肝散 加减治 疗慢性 胆囊 炎 6 O例 临床观 察E J ] . 光 明中医 , 2 o 1 6 , 3 1 ( 1 ) : 7 1 — 7 2 . E 4 ]李勇男 , 吴 硕东 , 田雨. 姜黄素在预 防高脂饮食小 鼠胆囊 胆 固醇性结石 中的作用 E J ] . 肝胆胰 外科 杂 志 , 2 o 1 5 , 2 7
体 质 的辨 识 , 将 辨 体 与辨 证 相 结 合 。体 质 是 个 体 在 形 态 结构 、 生 理功 能和 心理 状态 方 面的特 质 , 体 质 相 同者 在对 疾病 的易 罹性 和疾 病发 展 的倾 向性方 面具 有 相 似性 ; 证是 机 体 在 疾 病 发展 过 程 中 , 在病 因、 病 位、 病性、 邪 正 关 系 方 面呈 现 的 阶段 性 综 合 反 应 状 态 。辨体 注重 将人 作 为 研 究 的 主体 , 而 辨证 的指 向 是“ 病” , 将 疾病 某 一 阶段 的机 体 反 应 状 态作 为研 究 的主体 。体 质 和病证 分 别侧 重 于从 人 体 与疾病 两个 不 同的角度 说 明机体 的生理 或病 理状态 [ 1 ] 。在脾 胃 病 的辨 治过 程 中 , 应 注重 患者 的 自身体 质 , 以其体 质
夏斌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痞满的医案1则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抽选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东明县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腰腿痛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
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Comparison组与Experimental组(31例/组)。
Comparison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6例、15例;其平均年龄为(55.29±3.16)岁。
Experimental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7例、14例;其平均年龄为(54.28±3.09)岁。
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
1.2 治疗方法为Comparison组患者应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
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采用平补平泻法对其肾俞穴、委中穴、命门穴、大肠俞穴、气海俞穴、阳陵泉穴、承山穴、足三里穴、昆仑穴、环跳穴等穴位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
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
为Experimental组患者应用针刺结合推拿疗法进行治疗。
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与Comparison组患者一致。
进行推拿治疗的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采用按压法对其腰背部进行推拿,2 min/次。
采用滚揉法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推拿,2 min/次。
采用提捏法对患者脊柱旁的肌肉进行自上而下的推拿,2 min/次。
采用肘尖点按法对患者的夹脊穴、阿是穴等穴位进行推拿,3 min/次。
每天进行1次推拿治疗,连续治疗2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腰腿部位能够自由活动。
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其腰腿部位的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好转。
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治疗后,Comparison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7例(占22.58%),为有效的患者有16例(占51.61%),为无效的患者有8例(占25.81%),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19%(23/31);Experimental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11例(占35.48%),为有效的患者有18例(占58.06%),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6.45%),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5%(29/31)。
胃痞治验举隅
闷胀 、 嘈杂不适 , 恶心 欲呕 、 不思饮食 、 大便稀 溏, 日行 2 ~3次 , 口干口粘 , 舌质红 、 苔薄黄腻 、 脉滑 。治 以辛开苦降 、 气消痞 , 行 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 : 姜半夏 1 , 黄芩 1 , 2g炒 0g 黄连 6g 太 ,
子参 2 , 5g 草豆蔻 1 , 5g 苏梗 1 , 2g 厚朴 1 , 白术 1 , 2g 炒 5g茯苓
文献标识 码 : B
中图分 类号 : 2 63 R 5 .
嘱患者服 成药逍 遥 丸 1 月 , 个 月经 不调 、 烦躁 不安 、 阵阵烘热
诸证明显好转 。 3 辛开苦 降行气 消痞
文章编号 :0 7 2 4 (0 0 0 -0 9 -0 10 - 3921)3 、 外无 胀 急之形 为其 主症 的病 证, 临床 多见 上腹 部 不适 、 气 、 胀 、 心 、 吐等 。《 胀 饱 恶 呕 伤寒 论 》 但满不痛 , 为痞 ” 《 述“ 此 , 内经 》 “ 、 、 满 、 塞” 。 称 痞 满 痞 痞 等 多见 于慢性 浅表性 胃炎 、 能性 消化不 良、 功 胃神 经官能 症等 。 笔者在跟师临诊及 多年的临床实践 中 , 前人 的经验 , 宗 辨证施
言凡属 中虚寒热失调所致 的心下痞硬 、 闷不舒之证 , 满 皆可用 之 。但 临床 出现虚实寒热 夹杂时 , 往病 情复杂 , 往 因而 尚难 提 出半夏 泻心汤的应用标准 , 笔者经 过多年 的临床观察 和体会 , 认 为凡临床 出现 ( ) 1 上热 下寒 : 口苦 口干 、 有 舌红 、 酸 ; 泛 又有
月于 20 0 9年 7月 2 日就 诊 。 胃 镜 示 : 性 浅 表 性 胃窦 炎 。 1 慢
只是虚 损较 轻 , 以疏 肝 和 胃行气 之 外 , 应有护 扶脾 胃之 所 还
胃痞病重视治肝脾胃同治经方
胃痞病重视治肝脾胃同治经方胡刚治疗胃痞病经验胃痞病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大的疾病。
现代医学中的慢性胃炎(包括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在临床上出现上腹胀满不舒、早饱等主症时,均可参照胃痞病进行辨证治疗[1]。
内蒙古自治区名中医、自治区第二批、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胡刚,从事脾胃病临床诊治近四十年,对脾胃病的治疗颇具特色、疗效好,尤其对胃痞病的治疗更佳,介绍如下。
重视治肝胡老师治疗胃痞病时,多从肝论治。
他认为胃痞病的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绪、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是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和所致。
根据多年大量的临床观察,与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对大量胃电图及胃镜检查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发现,肝胃气滞证是脾胃病中最主要的证型[2,3]。
胡老师经过认真辨证分析归纳总结发现,多数胃痞病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情志不畅,病机为气机郁滞,肝失条达,木郁土壅,脾胃不和,升降失调,中焦气机不利,胃气郁遏,导致了胃脘痞满、胀闷不舒的发生。
从肝论治的前提是患者必须有肝气郁滞的征象。
对于是否肝气郁滞,判断依据为:患者有情志不畅病史,愁苦或无表情的面容(将其命名为“柴胡面容”),鼻根或面部色青,或呕吐物、粪便呈绿色,心情抑郁,情绪低落,紧张而敏感,焦虑,心烦易怒,善悲善哭,胸胁或胁肋胀满疼痛,或腹诊时胸胁有充满不适感,身体各部位不固定的气窜感,善太息,嗳气频繁或得嗳气则舒,乳房胀痛,咽部异物感,脉弦,舌面可见舌缨线。
凡是以胃脘痞满为主症者,再具备以上肝气郁滞征象一项或几项,即可从肝论治。
胡老师从肝论治胃痞病常用的方剂有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四磨汤、逍遥散、当归芍药散、当归散、左金丸、戊己丸、连苏饮等。
在处方中,根据辨证,常加用半夏、旋覆花、枳实、厚朴、陈皮、木香、砂仁等理气化痰、消痞和胃的药物,解除症状,增强疗效。
胃痞中医试题 (4)
胃痞中医试题1. 简介胃痞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学中对胃痞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胃痞相关的中医试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2. 胃痞的中医理论在中医学中,胃痞被归类为“胃脘痛症”,主要是由于胃气滞停所引起的。
胃气滞停是指胃脘部位气机升降失常,气机郁滞不畅,引发胃脘痛、胀满等症状。
3. 胃痞中医试题以下是一些与胃痞相关的中医试题,供读者测试自己的知识和对胃痞的理解:问题一:胃痞的主要症状是什么?a.反酸、嗳气b.乏力、食欲不振c.头晕、恶心d.皮肤瘙痒、过敏问题二:以下哪种情况容易导致胃痞?a.多食生冷、油腻食物b.大量饮酒、抽烟c.长时间暴饮暴食d.缺乏运动、久坐不动问题三:胃痞的治疗中常用的中药是什么?a.人参、黄芪b.陈皮、枳实c.当归、川芎d.甘草、白术问题四:胃痞的调理方法中,以下哪个是一种常用的饮食疗法?a.清淡饮食、少吃油腻食物b.吃辛辣食物以促进胃气运行c.多吃生冷食物以刺激消化d.随意吃大量食物,无需控制4. 答案解析问题一:胃痞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正确答案:a. 反酸、嗳气胃痞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反酸、嗳气。
胃气郁滞后,胃部会出现不适感,引起反酸、嗳气等症状。
问题二:以下哪种情况容易导致胃痞?正确答案:c. 长时间暴饮暴食长时间的暴饮暴食会给胃部造成过度负担,容易导致胃气滞停,从而引发胃痞。
问题三:胃痞的治疗中常用的中药是什么?正确答案:b. 陈皮、枳实陈皮、枳实等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常常被用于胃痞的治疗。
问题四:胃痞的调理方法中,以下哪个是一种常用的饮食疗法?正确答案:a. 清淡饮食、少吃油腻食物胃痞的调理中,常常采用清淡饮食、少吃油腻食物的方法,以帮助消化,缓解胃痞症状。
5. 结论胃痞是一种常见的胃部不适疾病,中医学对胃痞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治疗方法。
通过了解胃痞的主要症状、导致胃痞的原因、胃痞的治疗药物和饮食调理方法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胃痞,并保持胃部的健康。
胃痞病中医治疗的现状
胃痞 病 是 指 胃脘 部 胀 满 痞 闷 不 舒 ,触 之 无 形 ,按 之 不 痛 , 心 汤加 减 。治疗 结 果 :治愈 l5例 ,显效 28例 ,好 转 38例 ,无 效 5
阴 和 胃汤 。6个 月 后 治 疗 结 果 :显 效 35例 ,有 效 33例 ,无 效 8 散加 味 治疗 慢性 胃炎 68例 。治疗 结果 :治愈 6l例 ,有效 6例 ,无
例 ,总有 效 率 89.5%。 阳 氏 分 3型治 疗 慢 性浅 表 性 胃炎 89例 : 效 l例 ,总 有效 率 98.5%。刘 氏等 I州采 用 柴胡 疏 肝 散 合平 胃散 加
望 之无 胀 大 的一 种 临床 表 现 。常得 食 则 胀 ,嗳 气则 舒 。多 为 慢 例 ,总有 效 率为 94.19%。
性 起 病 ,时 轻 时 重 ,反 复 发 作 ,缠 绵 难 愈 。 发 病 和 加 重 常 与 饮 2 经方 、专 方治 疗
食 、情 绪 、起 居 、冷 暖 等 诱 因有 关 ,乃 中 焦 气 机 阻滞 ,升 降 失 调 吴 氏 等【 采 用半 夏泻 心 汤 加 味治 疗 慢性 胃炎 56例 。对 照组
1 辨 证 论治
96.88%。对 照组治愈 16例 ,有效 3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率
吴氏等【1]分 4型治疗 慢性浅表性 胃炎 80例 :①脾 胃虚寒型 79.17%。刘 氏 .剐采 用 香砂 六 君 子 汤 加减 治 疗 慢 性萎 缩 性 胃炎 42
43例 ,以香砂六君 汤加减。②肝 胃不和型 21例 ,以柴胡疏肝散 例。2个月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 10例 ,显效 16例 ,有效 14例 ,无
从《内经》《伤寒论》谈胃痞中医辨治规律
从《内经》《伤寒论》谈胃痞中医辨治规律从《内经》《伤寒论》谈胃痞中医辨治规律发布时间:2013-06-24 来源:安徽省医学协会信息中心胃痞是外邪内陷,饮食不化,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或虚气留滞,升降失常而成的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疾病,以上腹部满闷为主要表现。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对本病的认识亦日趋全面。
现就古医籍对胃痞的论述,作一归纳。
1 病名胃痞(痞满)之名首见于《内经》,称为否、满、否塞、否膈等。
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等。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明确痞的基本概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诸病源候论·痞噎病诸候·诸痞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
《景岳全书》中以“痞满”之名立专篇,自此痞满的病名趋于一致。
症状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阳之复,厥气上逆……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指出了本病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
类证鉴别方面,《丹溪心法·痞》把痞满与胀满作了区分,认为二者相类似而痞满轻,胀满重,所言“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较为中肯。
2 病因病机《素问·太阴阳明论》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入五脏则填满闭塞”。
《素问·异法方宜论》曰:“脏寒生满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阳之复,厥气上逆……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脾不能行气于脾胃,结而不散,则为痞。
”指出本病的病因病机涉及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寒邪为患、脾胃虚弱等方面,主要病变脏腑在于脾胃。
张仲景对痞满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具体,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中医关于“胃痞、痞满”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胃痞、痞满”的证治分类一、实痞(一)饮食内停1.临床表现:脘腹满闷而胀,进食尤甚,吸腐吞酸,厌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2.证机概要:饮食停滞,胃失和,气机塞塞。
3.治法: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4.代表方:保和丸。
5.常用药:山楂、神曲、莱子消食导滞,行气除胀;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行气消痞;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若食积较重,食欲减退者,加鸡内金、谷芽、麦芽消食开胃;胀满明显者,加枳实、厚朴、大腹皮理气导滞;食积化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槟榔,或用积实导滞丸消食导脾虚便溏者,加白术、扁豆,或用实消痞丸。
(二)痰湿中阻1.临床表现: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身重困倦,头昏纳呆,嗳气呕恶,口淡不渴,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2.证机概要:痰湿阻滞,脾失健运,气机不和3.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4.代表方: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
前方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后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5.常用药:苍术、厚朴燥湿除满;半夏、陈皮化痰理气;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健脾和胃。
若痰湿盛而满闷者,加紫苏梗、桔梗、藿香等;痰阻气逆,心下痞硬,吸气不止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或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渴不欲饮,水入即吐,合五苓散;痰湿郁久化热而口苦、舌苔黄者,改用黄连温胆汤;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砂仁。
(三)湿热阻胃1.临床表现:脘腹胀闷不舒,灼热嘈杂,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大便干结或黏滞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证机概要:湿热内蕴,困阻脾胃,气机不利。
3.治法:清热化湿,和胃消痞4.代表方: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前方泻热破结,后方清热燥湿,理气化浊。
5.常用药:大黄泻热散痞,和胃开结;黄连、黄芩苦降泻热和中;厚朴理气燥湿;石菖蒲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半夏和胃燥湿;芦根清热和胃,止呕除烦;栀子、豆豉清热除烦。
若胃中灼热、嘈杂明显者,加蒲公英、连翘、瓦楞子清热和胃;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白蔻仁、生姜和胃降逆;大便黏滞不畅者,加蚕砂、皂角子、泽泻等化湿和胃;津液受伤明显口干舌燥者,加天花粉、沙参养阴生津。
胡斌治疗脾胃病用药经验
致 气机 郁滞 不 畅 。气 的升 降 出入 ,对 于 人 体各 个 脏 腑 的功能 活 动 , 以及 脏 腑 之 间 的 协 调 关 系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脾 胃为 人体 气机 升降 的枢 纽 ,脾 主 升 清 ,胃主 降 浊 ,脾 气 升则健 , 胃气 降 则 和 ,两者 一 脏 一 腑 ,互 为 表 里 ,一升 一 降 ,为 中焦 枢纽 ,升 降相 合 ,主 持 着人 体 水谷 的 受纳 、腐熟 及 精微 物 质 的输 布 。脾 胃为 气 血 生 化之 源 ,《 素 问 ・经 脉别 论 》云 :“ 饮入 于 胃,游 溢 精 气 ,上 输 于 脾 ,脾 气 散精 … …” ,故 脾 胃升 降 正 常 则 气血 生化 有源 ,出入有 序 ,如 气 的运 行 阻滞 ,或 运 行 逆 乱 ,或 升 降 失 调 ,出 入 不 利 ,则 会 影 响 五 脏 六 腑 、上 下 内外 的协调 统一 ,而发 生 种 种 病 变 。如 脾 气
食积 与湿 阻 ,碍 胃滞 脾 困气 机 ,则 注 重 祛 邪 ,邪 去升 降 自复 ,因虚 而滞 于 胃时 ,脾 胃纳 化 无 力 , 当注重 扶
正 ,正气 得 复 ,升 降 得 宜 。如 此 组 方精 当 ,其 性缓 而
不 峻 ,刚柔相 济 ,乃 治 胃痛之 良方 。
症 ;脾 气 下 陷 ,升 举 无 力 则 见 脏 腑 下 垂 、脱 肛 等 症 ; 胃失和 降则 出现 脘腹 胀 闷、食 少 纳呆 等 症 ;胃气 上 逆 则 可致 嗳气 、呃逆 、恶 心 、呕 吐 等症 ; 胃气 呆 滞则 出
验如下。 1 调 畅 气 机
生 化不 息 。治脾 之法 ,以升 为 主 ;调 胃之 法 ,以降 为 先 。升 者 ,升其 不 足 ,降者 ,降其 有余 。枳 实 、姜 半 夏 、代赭 石 、沉 香 曲 降 气 和 胃 ,桔 梗 升 提 脾 气 ,木 香 、砂仁 、藿 香 、佩 兰醒 脾 和 胃,延 胡 索 、乌 药 和 胃 止 痛 ,桔 梗 、枳 实为 对 药 ,一升 一 降 ,相 辅 相成 ,同 时 根据 胃喜润 恶燥 及脾 喜燥 恶 润 的特点 ,临证 用 药根 据病 情偏 于脾 者 ,用较 香燥 之 砂 仁 、藿 香 、木 香 以 醒 脾 ,配石 斛 以兼制 其辛 燥 劫 阴之 弊 ,偏 于 胃者 用 太子 参 、 白芍 、山药 、百合 之 品 以润 胃 ;白芍 、甘 草相 伍
胃痞治疗心得
口干 者 , 可加黄 芩 、 栀子 以清 热化 痰 。
多, 笔 者 临证 之时 一 旦 诊 为 饮食 积 滞 , 其 轻者 , 选 用
素 虚等 因 素 导 致 中焦 气 机 不 利 , 脾 胃升 降 失 职 而
发病。
1 . 1 感 受 外 邪
外感六 淫 , 表邪 入里 ; 或误 下 伤 中 , 脾 胃受损 , 外
邪 乘 虚人 里 , 结 于 胃脘 , 阻塞 中焦 气机 , 升 降失 司 , 胃 气壅塞 , 遂 成痞 满 。
1 . 2 内伤 饮 食
保 和丸 加减 ; 稍重 者 , 选用枳实导滞丸加减 ; 更 重 兼 大便 秘结 不通 者 , 选 用 承气 汤 加 减 。在 具 体 使 用 消 法时, 笔 者强 调辨 清寒 热 。积滞 郁 而化 热 , 则 宜 消而 兼 清法 ; 积滞 而兼 寒 , 则 须 消而兼 以温 中 ; 积 滞 内停 , 脘腹 痞 满胀痛 , 大便 秘 结 , 则 宜 同攻 下 法 结 合 。 “ 食 不 自行 , 得气 则 行 ” 。若 只 导 其积 , 则胀 满 滞 气 不 行 尽除, 故常 于消 导 中加 以理 气 之 品 , 使得积滞全 出,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5 6 . 3 文献标志码 : B
胃痞病 理性 质 不 外 虚 实 两 端 , 虚 实 夹 杂 。故 临
证 辨 治时首 先要 分 清虚 实之 异 、 寒 热之 别 , 其次 要注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1—6 9 1 0. 2 0 1 4. O 1 . 2 2
中医胃痞病机
中医胃痞病机
中医认为胃痞病是由于脾胃失调造成的一种病机。
根据中医理论,胃痞病的发生与脾胃功能紊乱有关,主要表现为脾胃气滞、湿热互结、气滞血瘀等疾病证候。
1. 脾胃气滞:脾胃气滞是指脾胃功能失调,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而引起胃痞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脘腹胀闷,恶心、嗳气等。
2. 湿热互结:湿热互结是指体内湿气和热气相互作用,导致体内湿气凝聚在胃气道,阻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此时常见的症状有胃脘部痞块感,口干口苦,口臭等。
3.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湿热留滞胃气道,引起胃痞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胃脘疼痛,呕吐酸水或咖啡色物质等。
中医治疗胃痞病的方法通常是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
此外,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个体化因素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疏通脾胃、消除病机的目的。
中医关于“胃痞、痞满”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胃痞、痞满”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一、胃痞
1. 胃痞是临床常见病,病因以内伤饮食、情志失调、体虚久病为主,病机飞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
表现为胃脘痞塞,满闷不痛,按之柔软无物。
2.病位在胃,与肝、脾脏腑相关。
3.初病多为实证,久病不愈,耗气伤阴,可为虚证。
临床常见虚实兼夹,和脾胃、行气消痞为基本法则。
治以理气和中、消食和胃、燥湿健脾、健脾益气、养阴和胃等法。
虚实兼夹,寒热错杂者,治当寒温并用,辛开苦降。
4.胃痞一般预后良好,只要保持饮食有节,心情舒畅,并坚持治疗,多能治愈。
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可转化为胃痛、积聚、噎膈、虚劳等病。
二、胃痞的日常防控措施
1.饮食有节,定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醇酒以及生冷粗硬之品。
2.慎用大热、大寒、有毒等易损伤脾胃的药物。
3.患者应注意精神调摄,避免忧思恼怒及情绪紧张。
4.慎起居,适寒温,特别是季节交替时应注意腹部保暖。
5.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危北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方
危北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方*导读:危北海,男,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危北海,男,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40余年,是北京市脾胃研究重点学科的负责人,并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提出的针对脾虚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对消化学科的突出贡献,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将危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用药特点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反复腹泻,下痢脓血粘液便,伴腹痛,里急后重,迁延不愈。
下痢脓血便多为气血瘀滞,肠络受损,应以调气行血为要,但病久体虚、正气不足才是慢性病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因此危老在治疗中时刻不忘健脾固本,即便在实象很明显的时候,他也常常选用黄芪、党参、赤石脂、伏龙肝等药品,虚时为主,安时为佐,总为顾护正气行走气血,以利排瘀解毒。
危老治疗此病还重视活血药的应用,往往用丹参、红花、炙乳香、炙没药、三七粉等通行血脉、祛瘀生新,服药后患者便脓血的症状不仅没有加重,反而消失。
究其原因,一方面因活血药物选用得当,另一方面也与应用扶正固本的药物有关。
另外,腹痛症状的解除也与此类药物使用的轻重和疗程有关。
最后画龙点睛的一笔是消导药物的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看似与消化关系不大,然而治疗期间一日三餐必不可省,食物人于肠胃必赖于胃之受纳、小肠之分清泌浊、大肠之传导,若饮食不化,壅滞肠胃,则积湿生热,病体难愈。
危老探明此理,遣药必用谷芽、麦芽、神曲、山楂之属,意在消导,使邪不留滞,更有利于瘀毒的排出。
二、日常调护除用药之外,危老还重视对患者饮食和心理的调适。
在饮食上建议患者多吃一些软烂易消化的食品,饮用牛奶等高营养饮料,忌生冷油煎之物,不能暴饮暴食,尤其告诫患者远离烟洒,少食辛辣刺激之物。
黄恒青教授诊治胃痞经验总结
黄恒青教授诊治胃痞经验总结黄恒青教授诊治胃痞经验总结胃痞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胀气、嗳气等症状。
作为一名消化系统疾病专家,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诊治胃痞的经验。
今天,我将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与分享。
首先,对于胃痞的诊断,我首要考虑的是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工作环境等方面,我能够了解到患者的的病情背景。
其次,我检查患者的腹部,确认是否有腹胀、压痛等体征。
最后,我会进行一些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胃镜等,以明确诊断。
其次,对于胃痞的治疗,我坚持以综合治疗为主。
首先,我会建议患者调整饮食。
胃痞患者应该避免过度进食、暴饮暴食,尽量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其次,我会给患者开具一些中成药进行调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会选择一些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药物,如柴胡、香砂六君子汤等。
同时,我也会给患者配合一些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该注意休息,减少精神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
另外,我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了一些治疗胃痞的注意事项。
首先,患者在饮食上应该尽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症状。
其次,患者应该减少吸烟和饮酒的习惯,这些习惯会对胃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加重症状。
最后,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过度焦虑和紧张,避免精神过于紧张导致胃部不适。
综上所述,黄恒青教授在诊治胃痞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们强调综合治疗,在饮食、药物和物理疗法的综合配合下,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
同时,患者自身的调整和注意事项也对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次总结与分享,能够对广大胃痞患者有所帮助,带来更健康的生活综合治疗是胃痞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中成药调理和物理疗法。
患者应避免过度进食、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中成药如柴胡、香砂六君子汤等可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也可辅助治疗。
此外,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减少烟酒摄入、保持良好心态。
万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经验
万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经验李宝华;徐海燕;万斌【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2(027)009【总页数】2页(P1736-1737)【关键词】胃脘痛;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药疗法;万斌【作者】李宝华;徐海燕;万斌【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襄阳441000;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襄阳441000;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襄阳4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万斌主任医师是湖北省襄阳市名中医,从医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长于脾胃病的诊治,在临床中灵活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满意。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蒙受教诲,获益良多。
现将万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慢性糜烂性胃炎属于中医“胃痞”、“胃脘痛”范畴。
胃痞以自觉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临床表现;胃脘痛则以胃脘疼痛为主。
万师认为,该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脾胃虚弱等所致。
尽管病因十分复杂,但其病位在胃,又常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多属寒热互结,中虚气滞而使胃肠动力障碍,脾胃升降失调,胃气壅塞所致。
万师在临床治疗中还发现,单因素致病者相对较少,以多因素共同作用,而以某因素偏盛所致的较多。
万师认为,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中医分型不必过于复杂,从大的方面来讲,分脾胃虚寒、脾胃湿热即可,再在临证中适当加减。
2.1 脾胃虚寒型临床表现:胃脘冷痛,或胃脘胀满,口淡,小便清,大便稀溏,畏寒,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养胃,理气止痛。
方药:加味香砂六君子汤。
木香10g,砂仁10g,党参15g,茯苓12g,苍术15g,炙甘草6g,藿香15g,石菖蒲10g,法半夏10g,陈皮10g,山楂30g。
方义:香砂六君子汤是补行兼施的方子,其中,四君子汤健脾益胃,陈皮、法半夏降逆祛湿,木香行三焦之气滞,砂仁通脾肾之元气;加藿香、石菖蒲芳香化浊,理气开胃;山楂消食导滞。
全方合奏健脾养胃、理气化滞之功。
疼痛甚者,加延胡萦20g,莪术15g;腹胀甚者,加炒莱菔子30g,枳实20g;夹瘀血者,加桃仁、红花各20g。
危北海:胃肠复元治疗内伤杂病
危北海:胃肠复元治疗内伤杂病危北海: 胃肠复元治疗内伤杂病危北海,80岁,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第三、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
1955年毕业于人民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1961年北京市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班结业。
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及中医脾胃学说的理论研究工作50余年。
现为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
我在多年的脾胃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中发现,很多慢性疑难杂病,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肠胃功能的损伤与修复有关,如同古代医家所说“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中医临床上也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古训,就是说人身的健康及疾病的康复与人的胃气有明显的联系,若是胃气好即胃肠功能健全或胃肠运化正常,则能维获人体的健康;若脾胃功能不健,或脾胃运化失调,则易患疾病或已患疾病不易恢复。
由此可见,促使胃肠功能的复元在维护人体健康或使疾病康复方面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胃肠复元”就是鼓舞胃气,振作胃气,使已衰退的胃气恢复起来。
因此,从胃肠复元的大法出发来治疗内伤杂病,这是很多内伤杂病的治本之策,我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下面我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病例一:刘ⅩⅩ,男,35岁,2008年10月初诊。
患者因进食量少、胃脘胀满,消瘦2年来北京就医。
患者自述2年前因与其爱人生气后出现食欲不振,进食量少,逐渐出现胃脘胀满,身体消瘦,先后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经相关理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后在北京XX 医院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不显著。
就诊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胃脘胀满,偶有嗳气,便溏,短气乏力,舌暗红,苔白厚,脉弦滑。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舌苔脉象,我认为患者是由于情志失调,肝失条达,影响脾胃健运,胃肠功能受到影响,以致饮食停滞,而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嗳气,便溏等症状,脾胃失健不能吸收水谷精微,以养四肢百骸,则消瘦乏力气短。
所有这些表现的根本是胃肠功能的失常,治疗采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佐以舒肝清热以使胃肠复元的方法,方中用沙参、太子参、黄芪、甘草益气健脾和胃,山楂、鸡内金、神曲、谷麦芽消食导滞和胃,苏梗、砂仁芳香醒脾开胃,柴胡、郁金、茵陈、枳实清热疏肝、理气开胃,葛根、薏米清热健脾化湿。
《万病回春》痞满证治初探
《万病回春》痞满证治初探
李成斌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1997(15)3
【总页数】2页(P4-5)
【关键词】万病回春;痞满;辨证论治;治法
【作者】李成斌
【作者单位】四川省营山县卫生进修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20.5;R242
【相关文献】
1.《万病回春》内科病证药物外治法述略 [J], 陶晓华
2.《万病回春》中风证治探微 [J], 王福岗
3.连建伟教授痞满病证治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J], 童宏选; 连建伟; 沈淑华
4.盱江医家龚廷贤《万病回春》头痛治法探析 [J], 杨文倩;张敬文
5.《万病回春》痞满证治初探 [J], 李成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斌治疗胃痞病经验浅析
张超;张政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年(卷),期】2022(57)12
【摘要】万斌主任中医师,系湖北省名中医,行医五十余年,在内科系统各种疾病,特别是脾胃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笔者有幸跟随万师抄方学习数年,受教良多,现将其治疗胃痞病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胃痞病是脾胃科最常见的临床疾病,症状表现为心下痞塞,胸隔满闷,得食则胀,暖气则舒,触之无形,按之不痛[1]。
【总页数】2页(P872-873)
【作者】张超;张政
【作者单位】襄阳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万斌治疗老年糖尿病便秘的经验
2.金妙文教授辨治胃痞病经验浅析
3.苏娟萍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痞经验浅析
4.邵正斌运用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PCI术后经验浅析
5.蔡春江教授治疗胃痞病经验浅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