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日常生活感受情感价值——《奶奶的白发》一年级课堂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读生字词:奶奶、白发。
(2)理解并复述《奶奶的白发》故事的内容。
(3)感受和领悟故事中所表达的亲情之情,关爱之意,懂得尊老爱幼的道理。
2.情感态度:(1)培养孩子们尊重老人,热爱家庭,关注亲情的良好情感。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表征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教授《奶奶的白发》生字词。
(2)感悟奶奶的母爱和家庭温暖。
(3)复述故事情节,讲述故事主旨。
2.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如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领会其中的情感。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教师用图片或故事情节渲染课堂气氛,通过发问或故事轮廓要求学生大声说。
2. 新课讲授2.1 课文学习1)阅读故事:教师讲述《奶奶的白发》故事情节。
2)故事讲解:教师向学生传授故事中的生字词和情节,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奶奶的爱和奶奶身上的一些特征,如:奶奶头发的颜色,奶奶爱话多等。
3)故事变异:通过创造性的变异,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引导孩子们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
2.2 单元课文复述教师向学生复述《奶奶的白发》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还可以要求学生模仿故事情节讲述自己的故事。
3. 拓展教师在现实生活中,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反思和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中的亲情、爱和关怀,让孩子们懂得爱和关怀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孩子们的情感素质。
四、教学策略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讲述教学法”等一系列教学策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性思维等方式,获得知识和体验,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对于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并将教学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词的含义。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奶奶的白发代表了奶奶对学生的关爱。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奶奶对自己的关爱,培养感恩的心。
学生能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增强家庭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课文《奶奶的白发》讲述了一个关于奶奶和孙子的故事。
故事中,孙子看到奶奶的白发,明白了奶奶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2.2 生词解析:白发:头发变白的现象,通常用来比喻年纪大了。
关爱:关心和爱护。
付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做出的努力或牺牲。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奶奶的照片,引起学生对奶奶的关注和思考。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3 生词学习:教师讲解生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生词。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奶奶的白发代表了什么。
4.2 描述奶奶的白发: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奶奶的白发,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记忆。
5.2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学生在朗读、理解和描述奶奶白发时的表现。
6.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评价学生在生词学习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进步。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故事分享:教师可以分享一些与家庭亲情有关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会读本课1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法一、激情导课: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指名回答:奶奶、“我”,)他们在一起谈论什么?(奶奶的白发)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奶奶的白发》预期效果:只要大家积极动脑,乐于倾听,一定会有收获的!二、民主导学:复习字词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任务一任务呈现: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自主学习: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内容。
展示交流:(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过渡: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写到了奶奶的白发,请轻轻打开课文读一读,找一找。
1、生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汇报:雪白雪白(板书)(1)指名读词,相机评价。
(2)指导读词:读这个词,你好像看到了像什么一样的白色?你能读出来吗?通过评价激励朗读,体悟词意:很白很白,全白了。
3、师:奶奶的头发真白呀!那文中“我”的头发呢?(1)指名汇报,相机出示:黑黑的。
(2)通过评价,指导读出黑得发亮的感觉。
4、引读:“我”的头发——奶奶的头发——(1)师:这一比呀,我们发现祖孙俩头发的差别真是太大了!难怪文中的“我”觉得很奇怪,想不明白,却又很想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好奇”。
(课件显示变色字体)(2)有什么让你也觉得好奇的事吗?指名结合生活实际说,师相机引导。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9篇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会读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劳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感悟课文语言,内化课文语言。
难点: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对话。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四、课前准备:以前,奶奶为爸爸操过什么心?现在,奶奶又为我操什么心?”课前就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向爸爸了解奶奶为爸爸操心的生动事例,向奶奶了解她对孙子有什么殷切期望。
五、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投影,多媒体课件。
六、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积淀语言,并引导学生围绕关键句理清前因后果。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入情入境的欣赏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由己及人,发散思维。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奶奶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满头白发的奶奶)让我们跟奶奶打个招呼吧!(奶奶好!)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奶奶的白发》,齐读课题。
你发现题目中的一个多音字了吗?指导“发”的两个读音,学生分别组词。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1、课文到底写了奶奶的白发的什么呢?快读读课文吧!要看准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检查读。
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指名读课文,评议。
(三)学习课文1、一个夏天的傍晚,祖孙二人坐在庭院里,奶奶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陪小孙子做功课。
突然间,小孙子放下手中的书本,用手指着奶奶的头发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什么呢?打开课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2、过渡:小孙子指着奶奶的头说什么呀?指名读,再读。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让孩子懂得珍惜时光,感悟生命之美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让孩子懂得珍惜时光,感悟生命之美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奶奶的白发。
(2)运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懂得珍惜时光,感悟生命之美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奶奶的白发所代表的含义。
(2)感悟生命之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奶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奶奶的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奶奶的印象。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小组讨论:请学生们谈谈他们对奶奶的白发的看法。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互相练习,巩固生字词。
4. 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并谈谈他们对奶奶的白发的看法。
2. 家长协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加强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画一幅关于家人的画,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强化家庭观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运用。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对家人的关爱行为和与家人分享学习心得的情况,评估学生对亲情珍惜的程度。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学习成果的满意度,并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果。
《奶奶的白发》教案【】
《奶奶的白发》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通过阅读《奶奶的白发》,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和深沉。
1.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热爱和责任感。
1.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2.1 理解《奶奶的白发》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2 感悟故事中所传递的亲情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3.1 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理解奶奶的白发背后的深层含义。
3.2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亲情,体验亲情。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奶奶的白发》的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4.2 学生准备课文文本,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亲情的重要性。
b. 提问:“你们知道奶奶(外婆)的特点吗?”c. 引入《奶奶的白发》的故事。
5.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b.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5.3 课堂讲解a. 分析故事情节,讲解奶奶的白发背后的深层含义。
b. 引导学生感悟亲情,体验亲情。
5.4 小组讨论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奶奶(外婆)之间的亲情故事。
b.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全班交流。
5.5 总结拓展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所学,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亲情画作或写作,分享对亲情的理解。
c.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感悟日记。
六、教学策略6.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意义。
6.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共鸣。
6.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七、评价方式7.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活跃度等。
7.2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亲情的理解深度和表达能力。
7.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八、教学调整8.1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充分理解亲情主题。
8.2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白发人生多经历,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白发人生多经历,给我们的教育启示一、教学内容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时:一课时教材内容:《奶奶的白发》教学目标: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老人的珍贵经验,增加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家庭情感。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老人的经验和生活体验;2.增进学生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敬老爱老的重要性,让他们产生感恩心,学会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四、教学策略采用故事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欣赏故事中奶奶的生活经验来了解老人的重要性,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过程1.师生互动。
学生先说出自己的爷爷奶奶的一些情况,然后问他们“你们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的历史、故事,他们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你们喜欢和他们共处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尽可能引导学生了解和了解老人的重要性。
2.教师讲述。
讲述故事《奶奶的白发》, 让学生听故事并思考老奶奶故事中的感受并观看图片。
3.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故事,让他们谈谈老奶奶的性格、个性、言行举止等等,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4.完成习题。
教师提供相关习题,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进一步认识“敬老爱老”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对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行考核。
2.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进行考核。
3.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七、学生作业1.按照规定完成习题;2.利用故事的教育启示,写一篇“我最敬重的老人”小作文。
八、教学体会本课教学以故事为基础,让学生学会了尊重,珍惜,感恩的情感,学会关注和理解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老人是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间都一样重要,我们应该了解和尊重他们,并学会从老人的生活经历中吸取宝贵的教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心灵。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体验与情感教育的结合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奶奶的白发》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课文,读完这篇课文后很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而言,体验与情感教育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重点在于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亲情、关注老人,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掌握句型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1.课文讲解教师要给孩子详细讲解课文的意义,要让他们能够理解奶奶的爱、奶奶的白发、奶奶的辛苦,以及孩子应该如何尊重、关心老人等等。
2.情感体验老师需要将孩子带到家庭、社区、养老院等场所去,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老人孤独、辛苦等等,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感恩之心。
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亲情、友情等等,提高他们的陪伴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情感教育的体验方法,例如接地气、问答式、情景模拟等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应该从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上进行考察,此外还可以从学生对于老人关爱的情感体验程度、对于课文理解的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讲故事、显微镜下的动物观察等形式来引入课题,使学生充满好奇,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过程通过情景模拟、画图、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含义,对于亲情、关怀老人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拓展活动此处可以引入亲子阅读、儿童文学摄影展等形式,让孩子进一步接触文学、文化、艺术等领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情感修养。
4.教学反思教学完成后,老师需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成果,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和提升。
同时,老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情况,积极引导他们开展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
《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以情感体验与文学阅读相结合,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于亲情、友情、爱、尊重等价值的情感认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使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引领和精神境界的提高。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读和理解生词,如“奶奶”、“白发”等。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亲情的重要性,懂得关爱家人。
学生能够理解奶奶的白发是劳累和付出的象征,培养感恩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奶奶的白发》我的奶奶年纪已经很大了,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但她的眼睛依然明亮。
每天,奶奶都要为我们做很多事情,她总是忙碌着,她的白发越来越多。
每当我看到奶奶的白发,我就知道她是多么地爱我,我也要像奶奶一样,做一个勤劳的人。
2.2 生词:奶奶、白发、年纪、花白、眼睛、明亮、忙碌、爱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奶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奶奶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奶奶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奶奶为什么会有一头白发,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3.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理解生词的意思。
3.3 讲解课文:教师解释课文中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4 学习生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词,让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教师通过游戏、卡片等方式,让学生巩固生词的记忆。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朗读课文:学生回家后,家长辅导学生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4.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家长辅导学生完成生词卡片,巩固生词的记忆。
学生回家后,家长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课文内容,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2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让孩子懂得珍惜时光,感悟生命之美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奶奶、白发、时光、珍惜”等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奶奶的白发所代表的意义。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懂得珍惜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美好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词“奶奶、白发、时光、珍惜”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
(2)生词卡片。
(3)相关图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准备口语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奶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奶奶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奶奶的白发吗?白发代表了什么?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珍惜时光?3. 学习生词:(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
(2)学生用生词造句,巩固记忆。
4. 情景模拟:(1)学生分组,每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2)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体会角色的心情。
(2)学生发表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懂得珍惜。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写一篇关于家人的小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
2. 课外拓展:(1)学生收集有关亲情的诗词、故事等,进行分享。
(2)学生参观敬老院,关爱老人,体会亲情。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情景模拟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表现角色的心情。
传统美德教育——奶奶的白发一年级课堂教案
传统美德教育——奶奶的白发一年级课堂教案一年级是小学生活的开端,学生对于周围的世界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这样一个年龄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视尤为关键,能够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案中的故事“奶奶的白发”传授传统美德教育。
一、课文介绍“奶奶的白发”是一篇充满感人情怀的小故事。
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因爱护奶奶而获得神仙的赠礼,最终奶奶变回了年轻美丽的模样。
故事虽小,却包含了深刻的传统美德教育,如孝道、感恩、关爱、勤劳等等。
二、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这些传统美德。
2.能理解故事的寓意,读懂故事;3.能够表达感情,体验故事情感,认识感恩、孝顺、关爱等传统美德。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提前将“奶奶的白发”故事内容放在展板上,并用简单的语言先讲一下故事大意。
然后引导学生来表述关于奶奶和孩子的经历,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阅读故事教师让学生阅读故事,同时老师对其进行概括,强调其中的传统美德。
让学生去感受其中的故事情感和传统美德。
第三步:感悟与讨论教师可以扩展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例如:孝顺是什么?关爱是什么?当你长大后,你会怎样对待老人?等等。
让学生去思考和感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准则,懂得如何为他人行好事,感恩社会中所有的帮助和爱护。
第四步:练习在考虑到质量和效果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可以通过写信、拼贴图画等形式,来表达学生的情感和观点。
第五步:总结教师对教学中的难点及易错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以及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策略1.让学生带着兴趣、好奇和感情去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传统美德。
2.将实际情境与故事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寻其中的道理。
3.通过讨论、组织,缓解学生的课堂压力,让学生感知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词“奶奶”、“白发”等词语。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亲情的重要性,懂得关爱家人。
学生能够培养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奶奶的白发》是一篇描述孙子看到奶奶白发后的感悟的故事。
故事通过孙子的眼睛,展现了亲情和关爱的重要性。
2.2 生词学习学生学习并掌握生词“奶奶”、“白发”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词“奶奶”、“白发”等词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文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图片、卡片等教具,辅助学生学习生词和理解课文。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关注奶奶的白发。
5.2 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5.3 学习生词学生通过卡片或图片学习生词,理解词语含义。
5.4 理解课文学生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5 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学生进行相关拓展活动,如画出自己奶奶的样子等。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对生词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6.2 评估方法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评估学生的语音语调感知能力。
6.3 评估内容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学生对生词的认知和运用。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目的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奶奶对孙子的关爱,培养尊老爱幼的价值观。
学生能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培养感恩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奶奶的白发》是一篇描述孙子看到奶奶白发时的内心感受的课文。
课文通过孙子对奶奶白发的观察,展现了奶奶对孙子的关爱和付出。
2.2 生字词学生需要认识和掌握的生字词有:奶奶、白发、孙子、关爱、付出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奶奶对孙子的关爱,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课文的意义。
使用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提问和回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卡片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和巩固生字词。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奶奶和孙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奶奶对孙子的关爱。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奶奶白发,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5.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理解奶奶的白发代表的意义。
5.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进行巩固。
教师引导学生将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5.4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奶奶的白发对自己的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学生感恩情怀的《奶奶的白发》一年级教案设计
《奶奶的白发》一年级教案设计对于培养学生感恩情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讨论如何利用这个故事来鼓励学生感恩爱护家人,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一节课:阅读故事在第一节课中,老师需要向学生讲述《奶奶的白发》的故事,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
这个故事描述了主人公小华在集市上看到一位老人的白发,意识到自己应该更加关心家人,并帮助奶奶洗头发、洗衣服等。
故事情节简单、明了,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理解。
在朗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和词汇,并引导他们思考故事的主旨。
例如,问学生“小华为什么要帮助奶奶洗头发?”或者“小华在这个故事里学到了什么?”等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并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应该关心并帮助家人。
第二节课:讲述亲情在第二节课中,老师可以讲解亲情的重要性,并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家庭成员的角色以及他们的贡献。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爸爸妈妈对于你们家有哪些重要的作用?”或者“你们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事情呢?”等问题。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认识到家庭成员的贡献,明白亲情的重要性。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亲情。
例如,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家庭成员的视频,或者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份家庭成员贡献表格,记录每个家庭成员做出的贡献。
第三节课:实践活动在第三节课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帮助家长做家务或者为家人写一封感谢信。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并实际行动起来。
在实践活动中,老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例如,在学生写感谢信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感谢的理由和内容,并教授正确的写作技巧。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节课:总结与收官在最后一节课中,老师需要对这个教案进行总结,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老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制作一份感恩日记,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并反思感悟。
《奶奶的白发教案》教案
《奶奶的白发教案》教案《奶奶的白发教案》教案「篇一」《奶奶的白发教案》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2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芝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能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妙词侍句。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2自然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课文应该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4、师范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教学新偏旁。
3、怎样记住这些生字?4、指导写字。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四、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后记:指、跟难以掌握,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芝累、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3、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三、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名读写奶奶和我的句子。
3、出示重点词句。
4、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头不说话?5、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齐读)6、为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会怎样做呢?7、指导朗读奶奶第二次说话和我的话。
8、奶奶听了我说的话,为什么会笑了?带着高兴的心情读最后的一句话。
9、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0、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总结课文。
五、指导背诵。
六、教学后记: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拉近了学生和老人之间的距离。
《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精选13篇)
《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精选13篇)《奶奶的白发》设计篇1一、复习导入复习词语:出示:白发指着一半给的吭声怎么吗傻孩子跟你说着玩望着让操心会抚摸抬起头(教学意图:一年级的课堂字词是重点,复习词语可以让学生让容易读通顺课文。
)二、精读课文1.精读第一自然段(1)出示第一自然段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① “黑黑的”和“黑的”比较:a.哪个效果更好,为什么?(教学意图:让学生体会“黑黑的”比“黑的”表示的程度更深。
)b.游戏:对一对让学生对着说一说,如:老师的头发长长的,男孩子的头发短短的,妈妈的头发长长的,爸爸的头发短短的……然后再由远及近扩散,不只限于头发,可以说说别的,如:小草绿绿的,天空蓝蓝的,太阳红红的……在说这些词语的时候,注重孩子的朗读节奏,让他们把这些词语读得很有跳跃感,很有节奏感。
(教学意图:让学生体会到汉语的节奏感和形象感,就像在唱歌一样,激发学生对汉语的热爱。
)② “雪白雪白的”和“雪白的”比较:a.哪个效果更好,为什么?(教学意图:让学生体会“雪白雪白的”比“雪白的”表示的程度更深。
)b.仿照“雪白雪白的”,来改一改下面的词语:碧绿火红金黄瓦蓝c.小练习:仿照例句填空奶奶的头发(雪白雪白)。
地上的小草()。
晴朗的天空()。
满山的枫叶()。
(教学意图:“雪白雪白的”这个词语比“黑黑的”难一些,所以在设计练习的时候有一个梯度:从词语到句子。
)(2)体会学习“好奇”这个词语过渡:同学们,“我”的头发黑黑的,奶奶的头发雪白雪白的,这多有趣呀!我们小朋友啊,只要带着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去看待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很有趣的。
作者呀,就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所以,请你想想看,他在问奶奶这句话的时候,应该用怎样的语气?(生:好奇的语气。
)那谁可以来试着好奇地问一问呢?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好奇”的语气。
(教学意图:在理解“好奇”这个词语的时候,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体会。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一一、教学背景本课程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掌握认读字音、理解词义、初步感悟文章情感的需要,选择阅读小故事《奶奶的白发》进行教学。
本文旨在以语文课程中的《奶奶的白发》为例,通过阅读体验、情感体验、语言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感知人物间的亲情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 学生能够认真倾听他人话语,彼此尊重和欣赏,基本遵循集体共同的文明习惯和规则,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团结和活动,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2.: - 通过阅读语文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家庭中长辈的孝敬之道,懂得怎样照顾长辈,培养良好的家风家训。
3.: - 做到语文阅读的三步:认读字音,理解词义,初步感悟文章情感,通过此办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4.: - 通过阅读了解家庭和睦,培养孝敬长辈,懂得如何常怀感恩的崇高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读字音,理解词义,初步感悟文章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及阅读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转化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阅读欲望、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阅读故事《奶奶的白发》阅读故事,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阅读结束,教师会针对故事的情感主旨发问,引导学生畅谈个人感受。
2、认读字音,理解词义教师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字音,并顺口带出词语的意思。
如:家,―家―庭(读完庭,问学生故事中庭的意思),学生边认读字音,边思考词语含义。
3、梳理故事情节教师带领学生逐段梳理故事情节,让学生能够梳理故事的主线。
4、情感体验教师针对故事情节逐一讲述,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认知故事中情感主旨,从而引发学生情感体验。
5、小组讨论四人一组,讨论问题:如果你是说话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6、总结反思让学生回过头来认真地思考,有什么收获,有没有什么遗憾,有没有与故事中的人物有共鸣之处。
教师通过总结学生对故事、对家庭的认知和态度,进一步引导学生珍爱家庭形象。
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护
一、教案背景《奶奶的白发》是一篇描绘祖孙情深的散文,通过讲述小主人公看到奶奶的白发,感受到奶奶对自己的爱和付出,从而激发孩子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护的课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奶奶对小主人公的爱,进而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护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奶奶对小主人公的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感受课文所表达的祖孙情深,学会关爱长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护,懂得珍惜亲情,回报长辈。
三、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小主人公的爱。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祖孙情深,学会关爱长辈。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奶奶对小主人公的爱。
2. 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护,将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谈话方式引入,询问学生是否注意过长辈的白发,从而引出课题《奶奶的白发》。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得流畅。
3.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奶奶对小主人公的爱。
4. 情感体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培养孩子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护。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长辈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和爱护长辈。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长辈,发现长辈的辛劳和付出,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奶奶的白发所蕴含的深情。
2. 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关爱长辈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长辈的关心和爱护。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增进学生对长辈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奶奶的白发》的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
《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
《奶奶的白发》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亲情,感受家庭中的温暖。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的品质。
1.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家人的照片,引导学生发现亲情的细节。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1.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亲情的存在。
如何激发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1.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人的照片,发现亲情的细节。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激发家庭责任感。
第二章:奶奶的白发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奶奶的白发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代表着奶奶对家庭的付出。
培养学生珍惜家人,感恩的心。
2.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奶奶的白发背后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奶奶的白发是家庭付出的象征。
如何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
2.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奶奶的白发,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情感引导法:引导学生感受奶奶的付出,培养感恩之心。
第三章:家人的付出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
培养学生珍惜家人,感恩的心。
3.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家人的付出。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家人的付出。
如何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
3.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人的日常生活,发现家人的付出。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培养感恩之心。
第四章:家庭的责任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家庭中的责任,认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培养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4.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4.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家庭责任。
如何培养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4.4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家庭责任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家庭中的角色,体验家庭责任。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加深对家庭责任的理解。
培养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承担家庭责任。
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教学教案
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奶奶的白发所代表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
(2)运用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尊重和关爱。
(2)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和回报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理解奶奶的白发是爱的象征,培养学生的孝道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奶奶的白发所代表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
2. 运用朗读、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学生课本。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奶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奶奶的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奶奶的印象和感情。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奶奶的白发。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组内讨论,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阐述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家里的亲情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人的特点和关爱。
(3)学生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七、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关爱家人,回报家人的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奶的白发》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对奶奶的爱与感悟。
这篇课文充满着浓厚的情感价值,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琐碎而又美好的瞬间。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让学生体验到这些情感价值。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的情感价值;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传递感情、分享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足;
2.学生理解情感表达的能力较弱。
三、教学内容
1.导入
老师出示一张奶奶的照片,让学生看一看,问问学生谁在照片里,是不是奶奶;随后问问学生奶奶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2.教学活动
(1)读故事、讲情节
让学生跟读、默读、理解故事的情节及情感表达。
同时,在讲情节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细致观察,对故事中的描述进行理解。
(2)分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每组2-3人,讨论一下以下问题:
1)你读完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你身边的长辈,在他们眼中,你是什么样的小孩?
3)对于你来说,最感动奶奶的事情是什么?是否有和小女孩类似的感受?
(3)表达感受
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享小组成员的感受。
在分享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传递情感。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分享前进行感受归纳,分清自己在文章中感受到的情感价值。
(4)练习口语
让每个小组在分享结束后,进行一些口语练习,例如角色扮演等。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节,并运用所学的口语知识,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3、活动结束
教师给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带学生感受一下小女孩和奶奶的情感传递所带来的感动。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在和家人、朋友以及身边的人相处时,多关注他们的感受,传递自己的情感,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世界。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感受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受益良多。
学生通过分享、角色扮演等方式,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感受到了情感交流的力量。
同时,学生通过分享、总结等方式,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的情感价值,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体验生活,感知美好。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注重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感知和关注身边的人,体验他们的情感,传递自己的关怀和爱。
我相信,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更多有情感、有爱心的年轻一代,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