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点总结(15篇)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通用15篇)

大学语文学____结〔通用15篇〕大学语文学____结〔通用15篇〕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展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因此非常有必需要写一份总结哦。
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以下是WTT帮大家整理的大学语文学____结,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有所帮助。
大学语文学____结篇1这学期我提早修了大学语文这门课,总体感觉还不错。
说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许多东西是你平时应试而不去学,那么到了大学,学习语文不再有应试的了。
暂时放下平日课业的繁重,我完全是抱着享受的来的,里,你可以用的思维去想问题,人再来评论你的对错,那些呆板的标准是应试而制定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的思维吧,在大学语文的课堂。
学习所得中,感触最大的是诗歌。
诗歌的特点是最富有抒情性。
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情故事,在唐玄宗思念杨适于抒情的地方,用了“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暮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来表述。
设个的艺术手法之象征。
戴望舒的《雨巷》在消沉而优美的调子里,借助古典诗词的意境“丁香空结雨中愁”幻化出丁香姑娘,作者希望逢着结着愁怨的东西,她是愁怨的化身,是哀愁,是象征意象。
学习诗歌也要领略意境的性。
张假设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作者紧扣“春江花月夜”的题目挥毫泼墨,以月为中心来统摄广阔的自然景物,使得所描绘景物在时空上无限扩展“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畔初见远,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春夜的温馨宁静,春江的浩瀚,春花的光鲜艳丽,全都在明月的覆盖下透漏出飘渺朦胧的韵味。
在美妙的环境中,诗人感到身心都融入了宇宙自然,体验着永久和无限。
感觉还着问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才能偏弱。
高中时应试,老师大篇幅的来讲古代诗歌,使得看到诗歌就会定向的往古代人的思想去想。
被贬,思亲,爱国之类的。
问题,我:我可以多读现代诗歌当作消遣。
语文学习总结(精选15篇)

语文学习总结(精选15篇)语文学习总结(精选15篇)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
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学习总结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学习总结篇1“记错本法”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在作业、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出错原因、正确做法、经验教训等,做到有错必改,有错必有收获,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经常查看这个本子,做到心中有数。
争取让记错本越来越薄。
5步思考法在平时的练习中,做一道题要有做一道题的收获。
做一道题,要学会从五个方面来思考: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②为什么要这样做?③我是如何想到的?④还可以怎样做,有其他方法吗?⑤一题多变,看看它有几种变化的形式,把自己当作一个出题者,领会出题人的意图,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解题思路。
这样每遇到一种题型,就会重新学习相关的知识点,思考解题的技巧,变换角度寻找新的解题思路,熟能生巧,变被动为主动,再做相关的题型就会手到擒来。
3步纠错法当自己做错一道题的时候,要学会从三个方面分析:①错在哪里?②错的原因是什么?③符合什么条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这样每次一遇到错题,就会把相关的知识点、错误的原因、正确的做法熟悉一遍,渐渐地,对知识的掌握就会越来越牢固,遇到同种类型的题目就不会再犯错误。
语文学习总结篇2第一:是兴趣。
多读充满情趣,浅显易懂的故事,让孩子体会到文字的乐趣。
第二:要提高学习效率,学好课本知识。
现在的课本每一篇课文都非常的精美,所以老师上课的细节千万不要漏掉,许多考试都在这些细节上会难倒你的,而这些细节往往是老师兴致所致,上课处于极好状态时,将大脑中的那些知识点下意识地说出来,且常常不书写在黑板上的。
捕捉这些细节,往往会提高你上课的注意力及效率和知识面。
2023高考语文知识点(精选15篇)

2023高考语文知识点(精选15篇)2023高考语文知识点(精选15篇)2023高考语文知识点篇1文学常识: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
1920xx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
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
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六篇】

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六篇】导读:本文初一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六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一、作家作品:1、《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蝉》作者小思,香港作家。
《贝壳》作者席慕容,台湾画家、作家。
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
5、《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二、重点字词:痴想(chī)隐秘(mì)凝成(níng)诱惑(yòu)喧腾(xuān)瞬间(shùn)训诫(jiè)嶙峋(xún)啜泣(chuò)纳罕(hǎn)耸立(sǒng)迂回(yū)收敛(liǎn)聒噪(guō)宽恕(shù)卑微(bēi)零落(líng)迸溅(bèng)繁密(mì)伫立(zhù)伶仃(dīng)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鹤唳云端怡然自得三、《童趣》知识点归类:1、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
2、古今异义:见藐小微物"藐小”古义:细小;今义:微小。
3、一词多义:为:①项为之强(介词:因为)②以丛林为林(动词:作为,当作)③二虫尽为所吞(介词:被)4、词类活用:鞭数十,驱之别院。
(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复习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②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精选15篇)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精选15篇)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1一、根底知识:1、常读错音的字:〔niǔ〕忸〔ní〕怩〔zhí〕执〔niù〕拗〔nú〕驽马〔nüè〕虐待造句:小姑娘忸怩的样子,很是可爱。
有的时候,我们不能一直执拗于一件事情。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
虐待老人是违背道德的,是非法的行为。
2、关联句:假设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的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如:如果你能坚持游下去,速度就会提高。
关联词:如果…能…,要是…就…,哪怕…也…,即使…也…递进关系: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较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如:评价一个人的优秀不仅要看他的成就,还要看他所做的努力。
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还…,…甚至…二、文学常识:古诗中的地点: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曰风雨大作》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张继《枫桥夜泊》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唐刘克庄《莺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2一、字词:选择正确的词语,在词的下面用横线标出。
1、根据云的形态和颜色,人们可以〔猜想推测假想〕天气变化的情况。
2、暴风雨过后,大海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平静宁静〕。
3、一个人〔如果要是即使既然〕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骄傲。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不容〔侵略侵占侵袭侵犯〕。
5、作为一名干部,决不能脱离群众,〔洁身自好高高在上〕二、文学常识积累:〔一〕、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玉壶冰〞语本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
〞比喻性格的高洁,玉壶已够莹洁,以之贮冰,愈见其清澈晶莹。
2、平明:清晨。
3、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擅长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必记知识点15议论文考点----

中考议论文考点及答题技巧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它的特点是以理服人。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中考议论文常见考点如下:考点1.寻找或提炼论点。
(1)论点特征:论点是作者关于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2)找论点的方法:一看标题,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
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3)区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中心论点即为全文的论点,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引发出来的。
一篇文章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而分论点可以有多个。
考点2. 分析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例如: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
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
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②典型性。
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
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4)如何概括事实论据。
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能体现论据的真实性;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叙述,应简明扼要。
(5)如何补写论据。
一、要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二、事实论据的叙述要简明扼要,要交代清楚何人、何事、结果。
道理论据可选择名人名言、俗语、经典诗文中的名句等。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优秀6篇)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优秀6篇)语文跟其它任何一个科目都不同,它的难度系数不高,但想要拿高分很难。
在考试之前我们一定要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一一、语文基础题先说时间的分配。
第一大题的3个选择题,一般同学可控制在5分钟。
这部分题目因题型稳定,平时训练也多,基本套路考生应该是相当熟悉的,因此在审题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胆作答,中等速度解答为宜。
另外,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没有充分的依据,不要擅自改动。
答题策略:1、看清题干要求。
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
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几点常规的提醒。
读音正误辨别时,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越要谨慎;错别字正误辨别,看题不宜太长久,时间长了原本是正确的反而会觉得像是错的,如无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选词填空题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问题;成语使用题忌“望文生义”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有时试题中那“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二、自然科学和社科类文章阅读这两部分的内容考查,一般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共设四个小题。
做好这四道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思考的严密、周详。
2、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推理要合理,否则成为“无中生有”。
3、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4、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
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理解。
答题技巧: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必修15)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2必修二《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岳阳楼记词类活用语文知识点总结

岳阳楼记词类活用语文知识点总结岳阳楼记词类活用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一」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2.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2)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4)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为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验,检验今:参加,参见)(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3.词类活用(1)动词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3)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4)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輮使之然也(“輮”这种方法)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5)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专一)4、一词多义(1)绝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以为妙绝(到了极点)佛印绝类彌勒(非常)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2)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记(见闻、知识)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4)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有力的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百强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强)(5)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岳阳楼记词类活用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二」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15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15篇)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1一、拼音园地1、易读错音节。
羡慕袒露诚恳贡献要挟阻挠隧道岔道尴尬岔道2、多音字组词。
载凿二、汉字书写1、易写错的字。
原谅奉献舱壁富裕诞生奔赴前额轻蔑攀登卑微2、易混淆的字。
勘测羞辱泥浆讥笑竣工湛蓝唇齿船桨饥饿崇山峻岭三、词句天地1、读读词语,理解意思并积累下列词语。
广阔无垠魂牵梦绕劈波斩浪高山深涧悬崖峭壁攀山越岭赞叹不已毫不犹豫名门望族开怀不已2、读一读?体会一下每组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
故事——事故上海——海上著名——名著犯罪——罪犯架笔——笔架牙刷——刷牙警报——报警雪白——白雪鸡蛋——蛋鸡蜂蜜——蜜蜂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 ??3、联系上下文体会带点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无论无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2.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
4、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
他已经过世了。
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
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2一:关于句子的考点:1,句子类型和句式变换:“把”字与“被”字句的转换;感叹句,祈使句;陈述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的转换;直接用和转述句的转换2,病句的辨别和修改:常见的七种病因3,句子修辞手法和句子续写,仿写;句子的应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4,排列乱句:按一定的顺序5,扩句和缩句6,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总起全文,承上启下等二:改病句的原则:病症要“清”,病因要“准”,改动要“小”,原意要“保”,检查要“细”三,改病句的三个步骤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中考语文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知识点汇总中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如下:一、语文知识点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 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 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 喻证法D E归谬法F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G反复F设问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 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语音课标要求;1、了解《汉语拼音方案》;2、识记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会标写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3、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
小学语文基本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语文基本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小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的知识点需要反复学习掌握,对知识与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是系统复习的中心工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基本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必考语文知识点语文园地一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嶂苍翠欲滴语文园地二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甫)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语文园地三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坚持不懈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竭尽全力锲而不舍脚踏实地语文园地四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语文园地无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中,明天太阳红。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语文园地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久旱逢甘雨,他乡遇知己。
(汪洙)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无名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邢俊臣)语文园地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上鞋不用锥子——真 (针)好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鸣)在外。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备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必备知识点总结一、中国文学之最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二、敬称1.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2.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逝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已逝的母亲:先妣、先慈。
3.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4.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5.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6.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7.贤:称平辈或晚辈。
语文期末的考试总结15篇

语文期末的考试总结15篇语文期末的考试总结1一、句式一、基本句型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一、基本句型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语文知识点:高中语文句式二、句式变换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
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
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
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
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3、肯定名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
”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奠定课堂纪律。
”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
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
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课文篇1.《秋天的童话》1.故事情节:小老鼠为了解决过冬的问题,五里寻莲花,并跟飞鸟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2.词语解析:–掩藏:隐藏,掩盖。
–遥远:离得很远。
–茂盛:生长茂密。
–枝条:树枝,树枝条。
3.文学体裁:寓言。
2.《蝌蚪》1.故事情节:蝌蚪通过蛻皮的方式变成青蛙。
2.词语解析:–蛻皮:脱掉旧皮。
–四肢:鸟、兽、爬虫类动物的肢体。
–出生:新生命诞生。
3.文学体裁:记叙文。
3.《昭君怨·江城子》1.动人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在汉朝昭君公主和匈奴单于之间的爱情。
2.词语解析:–珠泪纷纷:眼泪像珠子一样掉下来的样子。
–重重:许多次。
–辽阔:广阔,辽阔无垠的大地。
3.文学体裁:词。
4.《小河的秘密》1.故事情节:三只小鸟发现了一条隐蔽的小河,并与小河建立了美好的友谊。
2.词语解析:–喃喃:低声细语,小声说话。
–隐蔽: 藏匿、隐秘。
–静谧: 安静而宁静。
3.文学体裁:童话。
5.《月代课堂》1.故事情节:月亮教授给树下的小动物们讲了一个有关动物守卫领地的故事。
2.词语解析:–领地: 动物占据、守护的一个区域。
–朝气蓬勃:形容生气勃勃,精神饱满。
–食而不化:形容听到某些话,不理解,不吸收。
3.文学体裁:寓言。
语法篇1.词语辨析–同义词与近义词:•时间—时光、光阴、岁月、时节、时令;•大小—高低、长短、大小、大小、宽窄。
–反义词:大小、多少、远近、高低、好坏、强弱、方圆、红绿、冷热、上下。
2.语法点:–口诀:名词做主语、谓语动词也来头,是、有、感官动词、使役、状态、变化,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主谓、连系;宾语补足、不能丢、经常跟在宾语后;介词短语后面,常跟着宾语。
–句子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五种句子结构:主谓、主谓宾、主谓宾补、主谓双宾、主系表。
写作篇1.写作技巧:–标题要准确,简明扼要;–内容要有所准备,有事实、数据支撑;–文章要有一个开端和结尾,对中间的内容进行合理滴,条理清晰;2.写作类型:–感悟文;–描述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语文学习总结15篇

语文学习总结15篇语文学习总结1一,语文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总结。
的确如此,学习“语文”就要以“读书”为先,在读好书上下苦功。
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文学素养的优劣,与其腹中诗书的多少是密切相关的。
“读书”不仅能使你的语文知识更丰富,而且会使你的眼界会更开阔,更为重要的是会陶冶情操,使你的品格更高尚。
为什么马克思、毛泽东、鲁迅、爱因斯坦……的学识那么渊博?其中有个极其重要的因为,就是他们都十分重视“语文”学习,读了比常人多数十倍,甚至于上百倍的书。
二.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学习语文。
学习语文不能只从“语文课本”,或是只从“课堂上”去学;而应当跳出“语文课本”,跳出“语文课堂”,把“书本”上学的、“课堂”上学的和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学习。
“语文”的身影无处不在,可以说是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
校园里的通知、墙报,商场里的商品介绍、牌价,街上的路边牌、招牌、广告牌,课外读物《科学画报》《十万个为什么》等上的语言文字,旅游景点里的楹联、题词、诗词、摹刻,庙宇里的碑文,报刊上的__,电影上的人物语言……都含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
比如电视上、报纸上、汽车上的广告,其用语既要简洁而又精彩,既生动鲜活又新人耳目,无不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
策划者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是难以收到“一语惊人”而令人“过目难忘”的效果的。
所以说,只有联系实际学习语文,才能使学习语文“与时俱进”。
三.充分调动现代化是手段来学习语文。
时代在飞速发展,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新的技术、新的科技……不断涌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条件。
我们学习语文要“与时俱进”就是要要充分运用这些为人类造福的新成果。
随身听、电视、VCD、DVD、光盘、电脑、软件、网络……都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好帮手。
比如说,一个光盘就能容得下几部甚至几十部世界名著,让我们在声、光、电中学语文,使学习更生动更活泼更有效!用电脑上网就更精彩了,互联网以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为我们学习语文提供了超越国的学习内容,其资源共享,让你更加感到语文内容的丰富多彩——简直是浩瀚的“语文”的海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重点归纳整理

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重点归纳整理(一)课文说明道理或知识归纳:1.《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初夏时节江南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暮春时节农村的美丽风光和儿童追逐蝴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清平乐·村居》描绘出翁媪及三个儿子各具情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2.《乡下人家》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3.《天窗》我知道了:夏天阵雨来时和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4.《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琥珀》的科学价值: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了苍蝇和蜘蛛了。
6.《飞向蓝天的恐龙》文中“飞向蓝天的恐龙”指的是鸟类,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根据大量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告诉我们: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
21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
8.《短诗三首》表达了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赞美。
《繁星(七一)》体现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母爱的温馨。
《繁星(一五九)》表达诗人对母亲的依恋。
9.《绿》这首诗以绿为线索,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绿色代表生命的颜色,绿的特点是充满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10.《白桦》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我们可以感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1.《在天晴了的时候》诗歌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动态化”的表达方式,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恬淡、超脱的生活的向往。
12.《猫》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七年级语文总结(15篇)

七年级语文总结(15篇)七年级语文总结1刚放下三伏天的凉茶,又将抱起三九的火炉,转眼间,—学年度的第一个学期就过去了一半。
在这半个学期中,我本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宗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学校的教学规划,参照本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一丝不苟地进行着各种语文教学活动。
在第十一周,融美学校进行了本学期的期中考试,现将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的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语文试卷分为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
其中基础知识35分,阅读理解25分,作文40分。
基础知识部分包括拼音、字形、词语、句子、名篇积累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阅读理解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课内阅读是现代文阅读,难度不大。
课外阅读属于文言文阅读,难度较大。
作文题目出自课本单元总结,审题虽有一定难度,但在课堂上已讲解过,也应归于较为容易的一类。
根据阅卷结果,学生得分情况如下:基础知识得分率较高,平均得分率过到70%以上,主要失分在拼音和语言表达的题目上。
现代文阅读得分也较好,得分率超过了60%,主要失分在句子理解题上。
古文阅读得分率很低,平均得分率只有20%。
作文得分也不理想,虽外是授课内容,但得分率只有70%左右。
这次考试暴露了七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许多不足。
首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表现在名篇积累和拼音字形的失分较高上。
其次,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偏低,这表现在句子的运用和表达上。
再次,学生缺乏基本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现代文阅读题的句子理解失分严重。
还有,就是学生缺少基本的古文功底,甚至还没有基本的文言文语感,因此古文阅读失分率达到80%。
最后,现在中学生阅读面太窄,因此写作文时无物可写。
这次考试也暴露了语文老师在教学方面的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一、偏重于课堂讲解但忽视了课后的巩固,二、偏重于课本内容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三、偏重于教材而忽视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知识点总结语文知识点总结(15篇)语文知识点总结1一、考查内容:①生字字音;②一字多音;③易读错音;④形近字;⑤拼音规则。
——主要是②③项。
二、容易读错的字:1.因习惯而错读如,“符(fú)合”常被错读(fǔ),“档(dàng)案”常被错读(dǎng),“粗犷(guǎng)”常被错读(kuàng)。
怎样避免这种错读呢?①换词识别。
像“符号”只有(fú)这个音,就能确定在“符合”也读(fú)。
②谐音记忆。
像“装载”这个词,读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为“装在”(zài)。
③根据声旁来确定。
如“粗犷”的“犷”其声旁“广”的读音与“犷”的读音相同......《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法知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同时强调,不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的教学。
从中考试卷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法知识的内容。
具体有以下几种考察形式。
一、排序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江西)①“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②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1.排序题要求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句子排序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
②分析选段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
③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选项。
④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文言文考查重点:1.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2.考查文言文翻译例如:《周忌讽齐王纳谏》“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准确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例如:《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语文知识点总结2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系统,阅读教学有其独特的任务,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具备优良的阅读品质,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而言,同样要十分注重学生“圈点勾画”、“摘录”、“写提要”、“做笔记”、“课前主动预习”、“边阅读边思考”等等的习惯。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看书,一旦有了良好的自能阅读习惯,将终身受用。
2.掌握正确阅读方法高效率的阅读有两个标志,一是速度快中考,二是理解率高,而高效率阅读取决于良好的阅读方法。
这里仅谈谈速读问题。
美国有一份著名的杂志《化学文摘》,一年内能报道来自136个国家的45万余篇文献,一个化学家如果每天读6小时,每小时读4篇,也要56年才能读完,这一数字还是几年前统计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愈来愈快,对阅读速度和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到生活和工作能力;就高考来说,阅读速度慢也必然影响成绩的取得。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某种意义已不宜提倡,而“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倒是我们所追求的。
据科学研究,人进行快速阅读是完全可能的,速读作为获取信息的快速手段,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尤其在科技说明文阅读中,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阅读方法。
3、具备优良阅读品质这里所讲的阅读品质,主要是指那些直接制约阅读活动质量和效率的心理机制,如阅读的自觉性品质、阅读的专注性品质、阅读的主动性品质、阅读的坚持性品质、阅读的记忆品质,等等。
例如,有的学生刚一拿到陌生的科技说明文材料,往往就会产生恐惧心理而无法答题。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对学生进行训练,使之面对材料便形成阅读的强烈需要感。
学生一旦具备了这种专注性品质,那么展卷阅读,就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鹜。
良好的阅读品质对于阅读质量具有巨大的意义,因此人们为了追求高级阅读质量,通常都极为重视阅读品质的培养。
4、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根据《考试说明》和高考题目的分析,在科技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目前应当着重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筛选能力。
总结:其中,速读能力是基础性能力,分析能力是中介性能力,概括能力是高一级能力,而筛选能力则为科技说明文阅读的终端性能力。
这几种能力一旦具备,那么对一般科技说明文的阅读将不成问题。
语文知识点总结3六个特点(1)视角独到,以小见大(2)人物形象,个性鲜明(3)心灵刻画,入木三分(4)情节安排,匠心独运(5)环境描写,烘云托月(6)虚构写实,相辅相成总结:小说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以上是小说的六个特点总结语文课时知识点之《最后一课》同学们对于最后一课的语文知识点还记得吧,下面我们来学习哦。
最后一课小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ó步赚zhuàn钱哽gěng住祈qí祷dǎo 气氛fēn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P47 注释① 都德,法国作家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3.第20段:比喻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4.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5.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 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6.主题:爱国主义以上对语文最后一课课文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语文知识点总结4一、文言文实词1、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3、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2)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1、之(1)助词,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3)代词,它。
而莫之夭阏者(4)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代词,这些。
之二虫又何知(6)动词,到,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而(1)连词,表修饰。
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2)连词,表转折。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连词,表并列。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4)连词,表承接。
而控于地而已矣3、则(1)连词,就。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连词,或者。
时则不至(3)连词,那么。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然(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5、以(1)介词,把。
以五百岁为春(2)介词,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介词,凭。
奚以知其然也6、且(1)连词,而且。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2)副词,还。
彼且恶乎待哉(3)副词,将要。
且适南冥也7、于(1)介词,对于。
彼其于世/彼其于世(2)介词,在。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8、其(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代词,它的。
其名为鹏(3)代词,它。
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2、省略句(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3、疑问句(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4、倒装句(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四、重点语句翻译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再说水的聚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庭堂的低洼处倒杯水,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鹏鸟借着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