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要点
货币银行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货币与经济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答:在发挥各种职能时的特点:a.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想象的、思维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
b。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2.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区别:狭义货币—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以M1表示,计算方法“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与侠义货币相对,以M2表示,计算方法“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储蓄存款”。
3.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有何作用:a.宏观经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传递信息和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b。
是商品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是实行经济核算的工具,是实现收入分配的工具.第二章货币制度1.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的货币流通的特点:铸造权分散,铸币不断贬值。
2。
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规定货币材料,货币单位,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准备金制度。
3.纸币和货币的流通规律的联系:都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约;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和纸币流通是第二性的,都要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 区别:适应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和商品价格总额关系不同;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同.4.金单本位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的原因:在实行金单本位制的国家内,货币数量适当;其货币的对外汇率相对稳定。
5.保持货币稳定性所需的条件: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有效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1。
信用的作用:促进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加快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调节经济结构。
2。
信用的特征:以偿还为前提,到期必须偿还;偿还时带有利息。
3。
高利贷信用利息率高的原因:a.借款人借款的目的大多不是用于追加资本以获取利润,而是为了取得一般的必需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
b。
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货币经济不发达情况下,不容易获得货币,而对货币的需求由很大,这为高利率的形成创造了条件.4。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第一篇: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以及银行的组织、运作和监管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货币的定义、货币供求关系、货币乘数原理、央行的职能和货币政策的实施等方面。
一、货币的定义货币是指作为一种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社会经济物品。
它具有普遍流通性、可分性、稳定性、可控性和信用性等特征。
货币的形式多样,包括现金、存款、支票、汇票、信用卡等。
二、货币供求关系货币供求关系是指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货币供给量由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通过信贷创造所控制,货币需求量则由社会各方面的经济主体根据其经济行为所决定。
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整个社会的购买力也会增加,从而带动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
而货币需求量增加则表明社会各方面的经济主体更需要货币来进行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三、货币乘数原理货币乘数原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存款收益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来获得储备金并进行信贷创造的过程。
具体来说,当商业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时,会增加该客户的存款,并将一部分存款作为储备金存放在央行。
央行把这一部分储备金算作总准备金,并根据一定的比例要求商业银行存放一定的总准备金。
商业银行未存放的部分则可作为再次发放贷款的资金,从而实现信贷扩张和货币创造。
四、央行的职能央行是一个国家的最高货币权威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货币稳定和金融安全。
其主要职能包括货币银行监管、现金流通管理、国际收支调节、金融市场运营和金融安全防范等方面。
五、货币政策的实施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要求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求关系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包括维持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和保障金融安全。
常见的货币政策包括紧缩政策和宽松政策,前者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后者以刺激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
总之,货币银行学是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于了解货币和银行的本质和作用、把握货币政策的走向和影响、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货币、银行以及金融市场的学科,对于理解现代经济体系和金融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货币银行学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具有以下三个主要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使不同商品能够在价值上进行比较。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方便了交易的进行。
3、贮藏手段:货币可以被保存起来,在未来用于购买商品或服务。
二、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形式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信用货币的演变过程。
1、实物货币:如贝壳、牲畜等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物品。
2、金属货币:以金、银、铜等金属为材料铸造的货币。
3、信用货币:包括纸币、存款货币等,其本身价值低于其代表的价值,依靠国家信用和法律强制流通。
三、货币的创造银行通过存款和贷款业务创造货币。
1、原始存款:客户存入银行的现金。
2、派生存款:银行通过贷款等业务创造出来的存款。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它反映了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
四、利率利率是借款成本或资金的价格。
1、名义利率: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2、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真实利率。
利率的决定因素包括:1、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
2、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3、预期通货膨胀率。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五、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1、货币市场:短期资金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如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
2、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1、资金融通:将资金从盈余方转移到短缺方。
2、价格发现:确定金融资产的合理价格。
3、风险管理:提供风险分散和对冲的机会。
六、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1、负债业务:包括存款业务、借款业务等。
2、资产业务:如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2.实际利率i是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或假设没有通货膨胀时的利率。
(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3.名义利率r是包含由对通货膨胀补偿的利率。
【r=(1+i)(1+p)-1】4.原始存款R:是指商业银行的能够增加存款准备金的存款,它包括两部分:①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②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5.派生存款D:是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原始存款的基础上,通过转账结算不断地划转存贷款,引起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内存款的增加额。
D=R*1/r6.基础货币: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称。
7.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和基础货币的比。
m=M/B8.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9.国际储备:一国或地区官方拥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国际储备性资产,可以由财政部门拥有,也可以由中央银行拥有。
10.通货膨胀: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的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11.通货紧缩:物价疲软乃至下跌的态势——不是偶然的一时的,而是成为经济走向趋势的物价疲软和下跌。
12.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13.财政政策:14.汇率: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
15.利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16.中间业务:凡是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委托等事项,并举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17.表外业务: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
二、简答题1.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211页)。
第一个层次在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第二个层次是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层次。
2.货币供给的层次及划分的依据。
M0 =流通中的现金;M1=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 M1+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它存款;M3= 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以但也绝非是等量的;(3)货币需求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以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4)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足,则总供给不能充分实现;过多,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推动总供给增加,但不一定可以因此消除差额;(5)总需求的偏大偏小也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货币银行学基础
货币银行学基础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主要研究货币的产生、发行与流通以及银行的角色与职能。
本文将从货币的概念、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发行与供给以及银行的职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
1. 货币的概念货币是指一种被广泛接受并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以及财富储藏的物品。
作为经济交换的媒介,货币能够方便人们进行交易,避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能够衡量不同商品与服务的价值。
作为财富储藏,货币能够保存价值并用于未来的消费。
2.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三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财富储藏。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能够衡量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并以货币单位来表示。
作为交换媒介,货币作为一种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方便人们进行交易与购买。
作为财富储藏,货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人们可以将财富以货币形式储藏,以备未来使用。
3. 货币的发行与供给货币的发行和供给主要由中央银行负责。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的供给量和流通速度,以维持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货币供给的主要方式包括发行货币、调节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等。
中央银行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来平衡货币的发行与供求关系,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4. 银行的职能银行是现代货币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承担着存款、贷款、支付结算、信用中介等职能。
银行作为存款机构,可以接受储户的存款并提供储蓄服务。
作为贷款机构,银行可以给予个人和企业贷款,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作为支付结算机构,银行提供各种支付方式,方便人们进行交易和结算。
作为信用中介,银行通过信贷活动促进经济的发展。
5.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贷规模,影响利率和物价水平,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合理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应对经济波动,提高经济体的韧性和稳定性。
货币银行学重点知识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第一单元1、名词解释货币:○1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信用货币: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
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
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
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
2、简答题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答:概括的讲,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金属作为后备。
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货币银行学重点知识
第一章引言第八章中央银行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九章货币需求第三章信用第十章货币供给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第五章金融市场第十二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六章金融机构体系第十三章货币政策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第十四章国际金融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货币(Money)——从价值形式发展的角度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功能看,货币是被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2、币材(Material Of Money)——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币材通常具有四个性质,即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3、铸币(Coin)——铸造成一定的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铸币克服了秤量货币在使用中的弊端,便利了商品交换。
4、纸币(Paper Money) ——即纸制的货币,包括国家发行的纸制货币符号,商人发行的兑换券和银行发行的纸制信用货币。
纸币最初是作为金属货币的符号,为克服金属货币在使用中的不便而发行的,与金属货币同时流通。
金属货币制度崩溃以后,纸币取代金属货币,与存款货币一起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5、银行券(Bank Notes)——银行发行的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
早期银行券由商业银行分散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通过与金属货币的兑现维持其价值。
中央银行产生以后,银行券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金属货币制度崩溃后,银行券成为不兑现的纸制信用货币。
6、价格(Price)——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如果描述其外在表现,价格还可以解释为对商品和服务所应支付的货币金额。
价格还是货币购买力的倒数。
7、支付手段(Payment Methods)——货币作为补足交换行为的一个环节,或货币在不伴随商品运动而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8、流通手段( Circulation Methods) ——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就是流通手段。
9、货币贮藏(Money Storage)——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象征或代表被人们保存起来的功能。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全面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系统的学科,涉及货币的起源、发行和流通,银行的功能和作用,以及金融体系的组织和运作等方面的知识。
2.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并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媒介。
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使用物物交换来满足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物交换变得不便,于是出现了货币。
最早的货币形式包括贝壳、动物皮毛和稀有金属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逐渐演变成纸币和电子货币。
3.货币的功能和特点货币具有三大基本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作为流通手段,货币方便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作为贮藏手段,货币可以保存价值并在未来使用。
4.货币供求与货币市场货币供求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和利率水平。
如果货币供给过多,货币价值下降,通货膨胀可能会出现。
如果货币供给不足,货币价值上升,通货紧缩可能会出现。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货币供求的调节成为可能。
5.银行的功能和作用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存款、贷款、支付和资金管理等多种功能。
银行作为存款机构,接受个人和企业的存款,并提供利息以吸引存款。
银行还可以通过贷款向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以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银行还提供支付和结算服务,使人们能够安全便捷地进行交易。
6.银行的类型根据业务范围和性质的不同,银行可以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发展银行等不同类型。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负责制定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
商业银行是大众常说的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和投资银行业务。
发展银行致力于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和经济发展。
7.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用来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以实现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防止金融风险。
金融稳定是金融系统中各方利益的平衡和金融风险的控制,是经济稳定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1.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的角色。
- 货币的种类:现金、存款货币、电子货币等。
- 货币的职能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2. 银行体系的结构- 银行的类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等。
- 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贷款、支付结算、外汇交易等。
- 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3. 货币供给与需求-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中央银行政策、商业银行行为等。
- 货币需求理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4.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银行体系的监管等。
- 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
- 货币政策的目标: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5. 利率与债券市场- 利率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风险、通货膨胀预期等。
-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 债券市场的运作和债券定价。
6.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的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 金融工具的种类: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效率。
7. 银行风险管理- 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 风险管理的方法: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
- 国际风险管理标准:巴塞尔协议等。
8.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浮动汇率制等。
- 外汇市场的运作和汇率的决定因素。
- 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储备管理。
9. 金融创新与电子支付- 金融创新的动力和影响:衍生品、结构化产品等。
- 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电子转账、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
- 金融科技(FinTech)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10. 金融危机与监管- 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 金融监管的目的和原则:保护投资者、维护市场稳定等。
-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监管框架的改革。
货币银行学要点重点学习
货币银行学要点重点学习货币银行学是现代货币银行体系的核心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现代货币体系的构成、运作和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货币银行学的学习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且也是广大市民应当了解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货币银行学的要点和重点进行系统的介绍。
一、货币银行体系的概念和组成货币银行体系是现代货币体系的核心,主要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府和金融市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中央银行是货币银行体系的核心,负责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等职能;商业银行是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和储蓄和贷款的主要机构;政府则通过税收和开支对货币市场产生影响;金融市场则是货币流通和货币政策实施的场所。
二、货币供应量的测算货币供应量包括M0、M1、M2和M3等多个层次,其中M1是最基本的货币供应,包括了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M2则是M1外的其他流通货币和存款;M3则比M2更广泛,包括了大额存单和同业存款等。
货币供应量的构成和变化对整个经济运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是货币银行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货币政策和调控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和金融市场的一系列手段,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等目标的政策。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利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和存款准备金政策等。
货币政策的调控对整个经济社会具有重要影响,货币政策也是货币银行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运作商业银行是货币供应的主要渠道和资金融通的主要机构。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汇款业务和国际业务等。
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也非常复杂,主要包括银行间清算机制、货币市场、借贷市场和信用市场等。
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运作是货币银行学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五、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金融市场是资金流通和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金融产品则是在金融市场上引入的各种投资性产品,包括利率产品、股票产品、基金产品和衍生品产品等。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完整版
一6.金融市场交易的主体即金融市场的交易者, 一般包括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个人。
7.商业银行的职能是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职能。
8.银行业务主要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
9.结算业务是由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衍生出来的一种业务, 结算业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即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
10.从经济关系上讲, 保险是一种补偿制度; 从法律上讲, 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
11.保险的特征是互助性、经济性、法律性和科学性。
12.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形成货币需求: 一是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 , 二是必须愿意一货币形式保持其资产。
13.在中国, 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是中国总需求膨胀的四个因素,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共同作用而引发通货膨胀。
14.中央银行经过执行货币政策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 使之货币需求量相适应, 最终达到实现社会总供给平衡之目的。
15.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 一般有四类组合模式, 即”双紧”政策、”双松”政策和”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货币松财政”政策。
1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三大类。
17.国际金融机构大致可分为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和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
二、名词解释题1.货币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2.商业信用企业单位之间由于商品交易而发生的商品赊销赊购行为3.国际信用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 信贷活动4.利息货币持有者因贷出资而从借款人那获得超出本金的那部分金额5.官方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制定的, 各银行都必须执行的各种利率6.期货市场交易双方达成协议或成交后, 不立即交割, 而是在未来一定时间交割的场所7.商业银行以吸收社会公共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 以发放贷款为其主要资金运用, 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的金融机构8.信用放款银行完全根据借款人的信用, 即借款人的品德和财务状况, 预期未来收益及过去11.通货膨胀货币供应过多, 超过对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 引起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1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或控制货币供应量或货币总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或措施的总称13.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 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 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14.市场汇率本国外汇市场上完全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的交易货币的汇率15.国际储备一国政府为满足对外支付需要和维持本国货币稳定而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一些国际流动资产三、判断题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重点整理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社会财富被贮藏起来〕,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价值的单方面转移,通常在商品赊销,延期付款,工资,租金房租以及其他领域〕,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时所发挥的职能〕。
货币的各个职能都是随着商品流通以及其在矛盾和时间顺序而逐渐形成的。
2.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
3.货币制度的根本容: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货币金属是货币制度的根底〕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
4.本币与辅币:本币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本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②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③可以自由铸造和自行熔化和超差兑换;辅币是指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交易和找零之用。
其特点有①其包含实际价值小于名义价值②有限法偿能力③辅币不能自由铸造5.纸币:是指银行和政府发行并依靠其信誉和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6.黄金储藏制度用途:即金准备制度。
其作用有a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金b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金属流通的准备金c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7.货币制度的演变〔4个阶段〕:银本位制度〔以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分为银两本位制和银币本位〕,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它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主要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指以不兑换黄金的纸币或银行券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又称格雷欣法那么,是指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和名义价值相背离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劣币充满市场的现象。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全面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全面一、货币银行学概述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货币和银行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货币供应、货币政策、货币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内容,是现代经济金融学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运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货币的基本特征1. 流通性:货币具有方便的流通性,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换。
2. 可分性:货币可以分割为不同的面额,方便进行小额交易。
3. 稳定性:货币的价值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易受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影响。
4. 一般等价物:货币应该是一种普遍被接受的交换媒介,具有普遍等价性。
5. 货币的稀缺性:货币具有相对稀缺的特征,能够保持其价值。
三、货币的发行和管理1. 中央银行是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维护货币的稳定性。
2.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货币供应量,包括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
3. 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货币汇率。
四、货币的传导机制1.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2. 改变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会对经济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影响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方面。
3. 这些影响通过货币传导机制传递到整个经济体系中,影响经济的总体运行。
五、货币市场1. 货币市场是短期债务工具市场,包括央行票据、商业票据和银行同业拆借等产品。
2. 货币市场的特点包括短期性、市场性、流动性和低风险性。
3. 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是资金融通,为金融机构提供短期融资和投资工具。
六、金融机构1. 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等,它们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2. 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中规模最大、服务最全面的机构,它们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
3. 证券公司是进行证券经纪、证券承销和证券投资业务的机构,包括券商、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等。
银行招聘:货币银行学知识点归纳
第⼀章1.国民⽣产总值(GDP):指的是⼀个国家在⼀年中所⽣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总收⼊:指在⼀年中⽣产要素(⼟地,劳动⼒,资本)在⽣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收⼊。
3.总收⼊与总产出被认为是相等的。
4.名义GDP: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以现⾏价格⽔平计算得到的GDP。
5.实际GDP:⽤确定的基年的价格计算得到的GDP(也可以说是:⽤不变价格衡量的GDP)6.衡量物价总⽔平的指标有: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个⼈消费⽀出平减指数(PCE),GDP平减指数。
7.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例如:2010年名义GDP为10万亿美元,但以2000年价格⽔平为基数计算的实际GDP为9万亿美元。
那么GDP平减指数=10万亿/9万亿=1.11GDP平减指数表明,⾃2000年以来,物价平均上涨了11%。
在通常情况下,物价⽔平的指标⽤物价指数的形式表⽰,它将基年的物价⽔平(本例是2000年为基年)表⽰为100,这样2010年的GDP平减指数应当为111。
8.个⼈消费⽀出平减指数(PCE)=名义个⼈消费⽀出/实际个⼈消费⽀出。
9.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过给⼀个典型的城市家庭所购买的⼀揽⼦产品和服务定价,可以得到消费者物价指数。
如果在⼀年中,这⼀揽⼦产品和服务的⽀出有500美元上升到600美元,消费者物价指数就上升了20%。
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样是以基年为100的物价指数来表⽰的。
10.根据三⼤衡量物价总⽔平的PCE平减指数,CPI,GDP平减指数都可以将名义变量转化为实际变量。
由物价指数=名义变量/实际变量,得实际变量=名义变量/物价指数。
根据第7的例题。
知道2010年的名义GDP为10万亿,2010年的GDP平减指数为1.11(指数形式为111),则2010年的实际GDP=10万亿/1.11=9万亿。
11.媒体常常谈到的经济社会的增长率,尤其是实际GDP的增长率。
例如:如果实际GDP从2010年的9万亿上升到2011年的9.5万亿,那么2011年的GDP的增长率=(9.5-9)/9*100%=5.6%. 12.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物价总⽔平的增长率。
货币银行学知识要点梳理
货币银行学知识要点梳理1.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2. 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是指不仅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使货币成为计算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唯一实现标准。
3. 在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上,世界各国大体相同而且长期稳定。
4. 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5. 国际借贷说从商品市场的角度研究货币的长期汇率水平的决定。
6. 贴水表示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
7. 从本质上说,社会诚信系统就是信用调查系统。
8. 商业信用的工具是银行承兑汇票。
9. 银行信用即可以货币形态提供,也可以商品形态提供。
10. 赊销是消费信用的独有形式。
11. 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品信用的局限性,它终将取代商业信用。
12. 利率有多种分类,比如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可以划分为官方利率、官定利率何市场利率。
13. 利率市场化并非是指利率由市场关系供求关系决定,而是指政府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遵循价值规律,确定利率水平.14. 管理性金融机构即金融监管机构,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
15.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织。
16. 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都是股权证券。
17. 香港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保险业和证券业为中心的。
18. 银行的特殊风险是指银行的公信力风险和竞争风险。
19. 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中间业务的银行。
20.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体制属于混业经营模式。
21. 负债管理理论盛行时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得到扩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赢利水平。
22. 金融市场是指股票和债权买卖的场所。
23.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资金融通的两种基本方式,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将占居主导地位,直接融资的作用将越来越小。
24. 金融市场有多种分类方法。
把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就是按交易的标的物所作的划分。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期复习第一章货币与信用一、名词解释1、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实物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类充当货币。
3、信用货币: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的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
4、货币本位制度:对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发明、兑换与流通等所作的有关规定。
5、无限法偿:无论支付数额多大,无论属于任何形式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6、纸币本位制度: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7、交易媒介:货币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物的功能。
8、价值标准:货币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9、价值储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时发挥的功能。
10、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功能。
11、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让渡。
12、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13、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4、国家信用:国家作为债务人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
15、消费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16、信用工具: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
17、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黄金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
18、格雷欣定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在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量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量较低的货币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充斥市场。
19、货币供给弹性:某个时间段为适应一定商品量的货币需要,货币供给在一定幅度内可多一点或少一点。
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答: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货币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正在迅猛地发展,渗进国民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答:①交易媒介②价值标准③价值储藏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答: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③代用货币④信用货币⑤电子货币4、货币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①确定货币材料,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④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⑤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⑥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银行学基本知识点
货币银行学基本知识点货币银行学基本知识点1.金融,通常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是货币、信用、利息和银行及其相互联系的总称。
2.货币是充当普通等价物的特别物品。
它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手段,它还具有购买其他一切商品的能力。
3.信用指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4.金融机构算是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组织单位,是商品、货币和信用进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5.金融调控是指调控主体依照对经济运行事情的推断,操作各种调节手段引导经济进展轨迹。
6.信用工具,指信用流通工具,是在信用基础上产生的,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7.利息是货币资金所有者贷出一定数量货币所获得的酬劳。
8.利率是指利息对本金的比率。
9.名义利率是指在一定时刻上对物价变动因素未作剔除的利率。
10.实际利率是指在一定时点上对物价变动因素举行剔除后的利率。
11、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关系等市场因素所决定的利率。
12.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当局规定的并强令执行的利率。
由此可见,官定利率属于治理利率。
13、利率体系是指在一具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率由各种内在因素联结成的有机体,要紧包括利率结构和各种利率间的传导机制。
14、现值是指为取得一定的本利和如今所需要的本金。
15、终值按一定利率计算出的本利和。
16、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保持利率水平别变的利率。
17、中央银行: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为其要紧职责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
18、银行券:是由银行签发交给持有人以保证向其兑付金银的债务凭证。
19、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储备体系是美国中央银行,它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12个联邦储备银行组成。
它对参加联邦储备体系的成员银行实施治理和监督。
20、货币发行: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所形成的一项特有负债,它是最重要的负债业务。
货币发行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经过各家银行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一、货币银行学的定义货币银行学是研究货币和银行体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货币的发行与循环、货币的种类与功能、银行业务的特点和运作机制、金融市场的结构与规律等内容。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与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经济金融史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货币的定义和功能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通用性、稀缺性和流通性。
货币的功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四个方面。
三、需求货币量的决定需求货币量是指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
影响需求货币量的因素有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利率、预期等。
四、货币供应量的决定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可用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有货币乘数、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的信贷创造等。
五、银行的定义和功能银行是指依法成立,主要从事金融中介业务的机构。
银行的功能主要有金融中介、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等。
六、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商业银行是指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向公众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行长、各种职能部门等。
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外汇业务等。
七、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作用中央银行是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
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有货币发行、货币政策制定、金融监管、外汇管理等。
中央银行的作用主要在于稳定货币价值、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等。
八、金融市场的类型与功能金融市场是指各种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买卖的场所。
金融市场主要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类。
金融市场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信息传递等。
九、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有稳定物价水平、促进就业、维护金融稳定等。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开放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等。
十、金融风险管理的原则与方法金融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金融风险的过程。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1. 货币:货币是一种用作交换媒介的通用支付工具,具有流通性、可保存性和价格可比性。
货币通常由政府发行,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
2. 货币的功能:货币有三个基本功能,即价值尺度、媒介和存储。
3.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社会上所有流通中的货币总量。
它包括现金和存款在内。
4.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央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达到稳定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的目标。
5. 货币创造:货币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活动创造存款,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
当商业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时,它们会将贷款金额计入借款人的账户,从而增加了总体货币供应量。
6. 货币供应者:货币供应者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
央行是货币的最初发行者和监管者,它可以通过开展市场操作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商业银行则通过贷款和支付服务来增加货币供应。
7.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留存的存款比例。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货币供应。
8. 利率: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它反映了借款成本和债券收益率。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和经济活动。
9. 货币政策工具:央行通过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
这些工具包括开展市场操作、调整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定向降准和正回购等。
10. 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的效应主要表现在影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和金融稳定等方面。
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效应,并寻找平衡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银行学基础知识要点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产生?两个时期: 1 先是物物直截了当交换2 然后是经过媒介的交换二、价值形态演变的几个时期?四个时期: 1 简单偶然的交换2 扩大了的价值形态3 普通价值形态(本质变化:作为交换的媒介固定1某物)4 金属货币形态三货币的定义及职能?定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普通等价物的特别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职能: 1 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商品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2 流通手段: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时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3 支付手段: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事情下,货币在用于清偿债务时,算是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4 贮藏手段:货币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宝普通代表保存起来,退出流通领域,发挥贮藏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时刻市场上发挥普通等价物作用四、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币财:国家规定哪种或哪几种商品为币财,实际上基本上对差不多形成的客观现实从法律上加以确信。
XXX币单位: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规定每一货币单位所含金属的分量与成群,即所代表的价值。
3各种通货和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金属本位币的铸造与流通、辅币的发行与流通、银行券的发行与流通,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4预备制度:又称黄金储备制度,他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也是一具国家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货币制度的演变?1 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 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并且充作本位币,并规定其币值对照的一种货币制度。
3 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4 信用本位制:是指以别兑换黄金的纸币和银行券为本币的货币制度。
六、格雷欣法则概念?1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
金银复本位是以金、银两种特定铸币,并且充作本位币,并规定其币值对照的一种货币制度。
2 劣币和良币。
市价比法定价格低的金属货币为劣币,市价比法定价格高的金属货币被称为良币。
3 劣币驱赶良币现象。
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别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七、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1 国际金本位:算是在各国普遍采纳金本位时的国际货币制度,具体又包括国际金币本位制和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2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本币别能自由兑换成黄金,汇率与某一特定货币挂钩,一国当局持有大量外汇,国际收支调节别对称。
3布雷顿森林体系:a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b 美元直截了当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c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d国际货币基金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解决收支困难。
e取消外汇管制。
f制订”稀缺货币”条款。
4牙买加体系:a 浮动汇率合法化b 黄金非货币化c 提高特殊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d 扩大对进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e 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其职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 经过会员国共同研讨和协商国际货币咨询题,促进国际货币合作2 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进展,开辟会员国的生产资源.3 催进汇率稳定和会员国有条别紊的汇率安排,幸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4 协助会员国建立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的外汇管制.5 协助会员国克服国际收支困难.世界银行: 1 为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与进展,并鼓舞别发达国家生产与资源的开辟。
2 以保证和参加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的对外投资。
3 用鼓舞国际政策,以开辟会员国生产资源的办法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进展,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4 在提供贷款保证时,应与其他方面的国际贷款配合。
九、欧元与欧洲货币比较(别考,明白)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几种形式一、商业信用及其特点P40 411 含义: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举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支付或预付形式提供的信用。
2 特点a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截了当信用,具有较大的灵便性,习惯性和便携性。
b 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买卖相联系。
c 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动态一致。
3 局限性a 商业信用郭默的局限性。
b 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c 商业信用再治理和调节上有一定局限性。
二、银行信用及其特点P41 421 含义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经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信用。
2 特点a 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
b 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可同意性。
c 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别彻底一致。
d 银行信用落低了信用风险。
三、国家信用P43(名词方式掌握):是以国家政府为信用主体按照信用原则所从事的一种信用活动。
四、消费信用P44(名词方式掌握):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日子消费目的的信用。
五、国际信用P45 46(要紧为出口信贷,名词方式掌握):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国际贸易紧密联系的信用形式,从本质上说,国际信跨国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二)短期信用工具一、商业票据P481汇票P46 49 a 含义: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托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制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b分类: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
2本票P49 50 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答应自个儿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3支票P50 51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客户向银行签发的,要求从其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二、信用证P51 :是银行依照其存款客户的请求,对第三者发出的,授权第三者签发以银行或存款人为付款人的凭证。
三、旅行支票P51 :是由银行或旅行社为方便旅游者而签发的一种定额支票。
四、国库券P52 :是政府为调节国库收入而发行的一种短期政府债券。
五、回购协议P52 :他是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以取得资金的并且,出售证券的一方接受在约定的时刻按原价或约定价格重新购买该笔证券。
所以,回购协议实际上是一种以证券为质押的短期贷款。
(三)长期信用工具一、股票P52: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
二、债券P54:债券时一种使用很广泛的债务融资工具,它表明债券持有者有权向债券发行者取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到期收回本金。
(四)信用再国民经济中的作用P57 581信用保证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举行2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3信用能够节省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4信用促进了股份制的迅速进展,使生产规模扩大5信用具有提高消费总效用的功能6信用能够有效调节国民经济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一、利润利息的概念能够从两个方面来明白:1 关于信用关系的债权方面而言,利息是指货币所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资本而从借款者(债务人)处获得的超过本金的那一部分酬劳。
2 关于信用关系的债务而言,利息则是借款者(债务人)借入他人货币或货币资本应支付给债权人的超过本金的那一部分代价。
简而言之,利息算是出借资金的酬劳或使用资金的代价。
二、利率:利息率是对利息的量化规定,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几率,日常简称为利息。
三、年利率:四、月利率五、日利率六、名义利率:算是在一定时点上对物价变动因素未作剔除的利率。
七、实际利率:算是在一定时点上对物价变动因素举行提出后的利率。
八、负利率:当名义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九、单利:是指仅按本金和时刻的长短计算利息,本金所生利息别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
十、复利:是在单利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然后再将其加入本金,作为下一期计算利息的基础。
第四章金融市场一、货币市场:是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市场,其作用是满脚交易者对资金的流淌性需要。
二、拆借(同业拆借):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及经法人授权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之间为调剂短期资金余额而相互融资的市场,他是货币市场的一具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
三、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往常,为猎取现款而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贴付一定利息后所作的票据转让。
四、CD市场:即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是银行发行的能够流通的短期存款单的交易市场。
五、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通融的场所,包括长期资金借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六、一级市场:股票一级市场也称为股票发行市场,它是指公司直截了当或经过中介机构向投资者出售新发行的股票。
七、二级市场:股票二级市场即股票交易市场、流通市场,是指已发行的股票举行买卖、转让和流通的市场。
八、金融衍生品市场P106(期货P106 期权P109 互换P111)期货:金融期货是以各种金融工具或金融商品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方式,是以公开竞标的方式举行标准化金融期货合约的交易。
期权:期权合约是指期权的买房有权在约定的时刻或阶段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能够依照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
为了取得这一权利,期权合约的购买者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
互换:是指交易双方达成协议,约定在将来某个时刻以事先约定的办法交换两笔货币或资产的金融交易。
所以,从本质上讲,互换是远期合约的一种延伸。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一、金融体系的构成P119 ~129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两翼并存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特征P121~1221 含义: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别以盈利为目的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与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支持政府进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度,配合宏观经济调控的金融机构。
2 特征:a由政府出资创立、参股或保证。
b经营活动别以营利为目标。
c业务的领域和对象较为确定d融资原则较为特别e受独特的法律约束三、我国金融机构的演变与进展P129~1351、1948年12月1日,在合并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这三个依照地银行的基础上,在河北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并且发行统一的人民币。
(1949年2月迁至北京。
)2、1979年2月,为习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农业进展,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
3、1979年3月,中国银行业从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成为特意经营外汇业务的专业银行。
4、1983年,进一步明确建设银行是经济实体,是全国性的金融组织,除仍执行拨款任务外,大量开展普通银行业务。
5、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成立,承办中国人民银行原来办理的工商信贷业务和城镇储蓄业务。
6、1986年,重新组建了交通银行。
7、1999年,我国先后建立了四家由国家投资的特定政策性金融资产治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分不收购、经营、治理从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部分别良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