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育才中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2023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3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2023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人类化石,10万多件石制品,具有人工砍砸痕迹的骨片和丰富的人类用火遗迹等……石器的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碰砧法。

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砍砸器等。

据此可以判断北京人A.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石器制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C.石器是生产生活的唯一工具 D.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2.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A.史料记载B.化石C.考古发现D.传说3.大禹治水,为民造福,其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后人怀念。

十一假期,小明来到绍兴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并写了一篇观后感,其中关于大禹的描述错误的是()A.他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B.他在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C.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D.他在约公元前1070年建立夏朝4.“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材料中所涉及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禅让制5.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青铜或宣纸上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这些主要源于()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水利工程的兴修C.商业活动的日益活跃D.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7.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下列人员可以获得奖励的人有①做生意很在行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读书学习很好的人④立下战功的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C.士人的解放 D.社会大变革9.太和殿屏风、宝座在紫禁城内至尊的“金銮宝殿”太和殿内的中央,金柱之间,高台之上,安设着象征统御万民、无上权威的皇帝宝座——雕龙髹(xiū:漆涂)金大椅。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一上学期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一上学期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历史初一上学期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哪个朝代结束了中国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答案:C 解析:隋朝在公元581年由杨坚建立,隋文帝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和政治手段,最终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

因此,正确答案是C、隋朝。

2、下列哪项不是《史记》的作者?A、司马迁B、诸葛亮C、班固D、杜甫答案:B 解析:《史记》是中国古代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班固是东汉时期的史学家,著有《汉书》。

杜甫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与《史记》的作者无关。

因此,正确答案是B、诸葛亮。

3、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朝代?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B. 商朝解析:商朝因为甲骨文的发现而成为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朝代。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之一,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商朝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加强中央集权B. 推行土地私有化C. 扩大疆域范围D. 稳定统治秩序答案:D. 稳定统治秩序解析:西周建立后,为了稳定新征服的地区,并维持其庞大的疆域内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分封制,即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室成员、功臣等,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以维护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这一制度在当时有助于巩固周王室的权威和维持社会稳定。

5、题干: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汉唐盛世”的延续?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 解析: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宋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因此有人将其与汉唐盛世相提并论。

而元朝、明朝和清朝虽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与“汉唐盛世”相比,整体上还是有所差距。

因此,正确答案是A.宋朝。

6、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 解析:“千古一帝”这个称号通常用来形容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具有开创性的皇帝。

杭州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2)

杭州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2)

杭州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2)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B.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C.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西汉政权D.发生于秦始皇在位时期2.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相同点是A.都发生在东汉末年B.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C.战争中,都采用了火攻的办法D.战争结束后,主动进攻的一方都更加强大3.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________政权,消灭了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

其皇帝率大军南下,企图统一南北,却在________中败于东晋A.前秦、淝水之战B.后秦、官渡之战C.南燕、淝水之战D.北燕、官渡之战4.《晋书》记载:“(匈奴左贤王刘宜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形式动荡),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这里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是指()A.陈胜、吴广起义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D.黄巾起义5.某校七年级(1)班的李明同学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卡片,请你帮助他把下面表格中两外遗忘的知识点补充完整A.①曹操—袁绍②赤壁之战③以少胜多B.①曹操—刘备②淝水之战③陆战为主C.①曹操—周瑜②巨鹿之战③水战为主D.①曹操—袁绍②淝水之战③以少胜多6.史学巨著《史记》的体例是()A.编年体通史B.编年体断代史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7.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

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胡桃、石榴、胡萝卜等陆续传到中国。

这说明A.西汉国力强盛B.丝绸之路是一条相互受益的交流之路C.中亚、西亚、南亚受益最大D.汉朝受到匈奴的威胁8.下图是东汉时期的一个院落的陶制模型。

豪强大族一般住在这种大院落中,院落的墙体高而厚,窗户高而窄,四个角落都有防御塔,可以判断当时的社会状况是A.“光武中兴”,人民生活安乐B.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C.陈胜、吴广起义D.匈奴经常南下侵略9.为以下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为恰当的是A.对外交往频繁B.民族交融发展C.国家政权巩固D.社会经济繁荣1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杭州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杭州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杭州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在发掘“北京人”化石地点的地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曾发现过三层灰烬,最厚深达六米,位于整个堆积的中上部;中层灰烬较薄,最后深达四米,位于堆积的中下部,下层灰烬最薄,最厚处只有一米,位于堆积的底部。

这说明A.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B.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C.北京人采用群居生活的方式 D.北京人己经学会制造工具2.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我市溱东镇,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在这里,黄海边的祖先用石斧、石锛开凿了里下河的古老文化。

据此可知,当时的居民A.体态特征类猿B.过着群居生活C.使用磨制石器D.最早栽培水稻3.“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农”指的是()A.尧B.黄帝C.舜D.炎帝4.“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中国历史上,“家国一体”源于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刺史制5.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见,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6.春秋时期,农业上出现了深耕细作,耕地面积扩大,山林也得以开发。

这主要得益于A.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B.社会环境的安定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D.自然条件的优越7.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该水利工程A.修建于春秋时期B.助力秦统一六国C.连接湘水和离水D.减少了黄河水患8.战国时韩非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这反映了他的主张是A.严格依法治国B.加强中央集权C.由圣人管理国家D.统治者以德化民9.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巩固统的措施有()①统一文字②焚书坑儒③统一货币和度量衡④修建长城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义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B.起义的地点是在大泽乡C.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统治D.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11.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社会局面比较安定12.汉武帝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杭州市育才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杭州市育才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杭州市育才中学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第一手史料是指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非当事人提供(包括后人整理)的资料。

下面不能作为我们研究早期人类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早期人类的头盖骨化石B.早期人类的遗址C.早期人类使用过的工具D.史书里对早期人类的记载2.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是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

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历史证据的是()A.甲骨文B.半坡聚落的遗址C.司母戊青铜方鼎D.河姆渡遗址3.《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是谓小康。

”材料中“今大道既隐”开始于A.西周B.商朝C.东周D.夏朝4.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这里的“鼎”的作用是A.炊具B.兵器C.酒器D.礼器5.假若你参观殷墟博物馆,讲解员会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你:“这些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这些文字应该是A.大篆B.甲骨文C.隶书D.行书6.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晋文公B.楚庄王C.秦穆公D.齐桓公7.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①辛勤劳作,努力耕织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道:“(孔子)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

这反映出孔子的贡献是A.创立儒家学派B.提出仁者爱人C.主张以德治国D.促进教育发展9.“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符合“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据考古资料,距今约六七千年,我国长江流域氏族村落的典型代表是A.半坡氏族村落B.河姆渡氏族村落C.大汶口氏族村落D.北京人遗址3.“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农”指的是()A.尧B.黄帝C.舜D.炎帝4.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一次故事会,有位同学讲了武王伐纣的故事,该故事发生于()A.公元前10世纪B.公元前11世纪C.公元10世纪D.公元11世纪5.2019年10月20日,字酷—2019“司母戊鼎”杯国际汉字艺术设计大赛作品暨“创意生活”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开幕式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且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A.金文B.甲骨文C.行书D.楷书6.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7.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逐渐趋于统一D.适者生存8.习提出的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加强反腐斗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哪些治国理念?()①仁政②无为而治③兼爱④法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9.“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黄帝B.周武王C.秦始皇D.汉武帝10.某同学在学习“东汉的兴亡”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错误的是A.开始建立——刘秀公元25年称帝B.兴盛局面——光武中兴促进发展C.走向衰亡——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沉重打击——陈胜吴广农民起义11.下图是东汉时期的陶院落模型,这种住宅有着严密的防御设施。

2023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023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023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 C.陕西半坡D.浙江河姆渡2.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

下图的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3.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A.丰功伟绩的黄帝B.自强不息的炎帝C.高尚情操的大禹D.彪悍勇猛的蚩尤4.“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这段出土于陕西临潼某一青铜器中的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青铜器是A.B.C.D.5.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磅的是()①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商朝②这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③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礼器发展到食器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为“泥范铸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根据史书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田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

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水利工程的兴修B.农业技术的进步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农业产量的提高7.有人曾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春秋时期诸侯称霸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C.战国时期大国争锋D.商鞅变法成效巨大8.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

”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礼器反映等级界限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社会急剧变化的局面9.以下文物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③④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黄巾起义 D.楚汉之争11.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原因不包括A.外戚专权B.豪强大族势力膨胀C.宦官专权D.七国之乱1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杭州市育才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杭州市育才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杭州市育才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公元前207年,项羽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

秦军有30万人,项羽的楚军只有数万人。

楚军过了漳河,背河扎营。

项羽令将士带三天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楚军将士抱着必死的决心,最终打败秦军。

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A.破釜沉舟B.四面楚歌C.揭竿而起D.打草惊蛇2.陈老师上课时使用了下列三幅图片,他正在上的这节课的主题最可能是少数民族采桑图汉人胡食图汉族妇女蒸馍烙饼图A.民族交融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3.从“破釜沉舟——巨鹿之战;退避三舍——城濮之战”这两组历史名词的搭配关系,我们得出与“草木皆兵”搭配的历史名词是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A.北魏B.西晋C.北周D.前秦5.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判断有一人不属于三国时期,他是()A.孙权B.刘备C.曹丕D.曹操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①参观都江堰②到赵州桥上散步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⑥参加科举考试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7.如果你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的事件是①焚书坑儒②颁布“推恩令”③张骞出使西域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8.东汉中期以后,“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A.使豪强地主横行B.加剧中央与地方矛盾C.动摇了王朝统治D.导致地方势力膨胀9.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

2023杭州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2023杭州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2023杭州市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

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B.影视剧关于远古时代的场景C.《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D.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2.某纪录片中说道: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

你知道南方人吃上米饭与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有关吗?A.半坡人B.良渚人C.河姆渡人D.仙人洞人3.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其中最著名的传说人物是①尧②黄帝③舜④炎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最不可能被封为诸侯王()A.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B.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C.商朝末年的贵族,兵败降周后,战功卓著D.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5.2020年4月19日,“庚子岁”(2020)首届华夏文字节在湖北武汉举行,本次活动呈现了以甲骨文明为代表的华夏厚重、璀璨的传统文化。

甲骨文成为中华文明代表主要是因为()A.商代文字B.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D.目前我国发现了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6.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衰微,进入春秋时代,周王朝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动荡局面,诸侯国势力崛起,一些大的诸侯竞相争霸。

下列对“霸”的理解准确的是A.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B.统一整个国家C.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 D.推翻周王室的统治7.《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重农抑商,鼓励耕织B.确立县制,改革户籍C.废井田,开阡陌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8.1月5日小寒,天气变冷,元芳就顺应自然多穿衣服。

她的这个想法体现出庄子倡导的顺应自然,其中庄子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9.泰山岱庙大殿前有一座秦泰山刻石,镌刻着由丞相李斯书写的秦始皇泰山封禅功德铭。

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杭州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研究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原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下材料最可靠、价值最高的是A.早期的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的情况C.专家学者的推断D.考古发掘的史料2.考古发掘发现,今河南东南部的舞阳贾湖遗址中出土大量石器、陶器和骨器;还出土碳化谷粒和家猪骨骼;出土的骨笛,可以发出七声音阶。

据此不能判断舞阳贾湖原始居民可能掌握了A.音乐技术B.手工业制造 C.农业和畜牧业技术D.建筑技术3.小史同学查资料记下了下图所示的笔记,他搜索的主题词是A.黄帝和炎帝 B.老子和庄子 C.陈胜和吴广 D.项羽和刘邦4.“得道多助”“得民心者得天下”。

下列人物与这一思想背离的是A.夏禹B.商汤C.商纣D.周武王5.“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6.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可以养活五口人。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A.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B.手工业规模的扩大C.铁农具、牛耕的推广D.商业活动的活跃7.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由此可知,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A.得到秦孝公的支持B.商鞅才华横溢C.取信于民D.推行县制8.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9.下列情景在秦朝不可能出现的是A.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修筑长城B.中央官员太尉正在向秦始皇汇报政务C.某商人正在用圆形方孔半两钱购买货物D.秦始皇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以稳定国家局势10.“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影响了千万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中国人民,它出于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A.黄巾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白莲教起义D.国人暴动11.刘秀,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杭州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杭州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A.秦→西汉→东汉B.西汉→东汉→三国
C.东汉→三国→西晋D.三国→西晋→东晋
8.河南省安阳市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是
A.老子B.华佗C.张仲景D.李冰
9.毛泽东曾说过:“刘秀……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他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刘秀创建的新的王朝是
A.西周
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4.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交战的双方是
A.曹操与袁绍B.蜀国与魏国C.西晋与前秦D.东晋与前秦
5.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以德治国”D.“以法治国”
材料一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打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尽,十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
A.大运河B.长城C.都江堰D.青铜器
二、材料综合题
26.下图是小明同学为方便知识的掌握制作的一张示意图。
(政权设立)
(1)请你帮他把图中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小明制作的这张示意图反映的是秦朝创立的_______制度。
(角色扮演)
杭州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读了下面两位同学的历史剧台词,我们可判断他们正在探讨的历史事件是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育才中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③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④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A.元谋人和北京人B.河姆渡聚落和山顶洞人C.北京人和蓝田人D.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3.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发展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4.《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导致“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的主要原因是A.私有制的发展B.原始社会的解体C.统治者的自私D.早期国家的建立5.西周时期青铜器工艺高超,以礼器鼎、簋为主,周王朝对礼器的使用规格还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这主要说明西周A.青铜器制作流程复杂B.社会腐败现象很严重C.社会等级的界限森严D.流行以礼器彰显财富6.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出现C.百家争鸣D.商鞅变法7.“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作为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都江堰修建于A.长江中游B.战国时期C.秦朝初期D.黄河中游8.作为中国私学的开创者,孔子的哪一思想集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追求()A.“仁者爱人”B.因材施教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9.《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秦代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分管()A.行政B.军事C.刑狱D.监察10.“斩蛇起义草莽雄,推翻暴秦社稷功。

约法三章千载颂,帅拜韩信称英明。

逐鹿中原操胜券,鏖战垓下伏苍龙。

大风歌唱云飞涌,龙腾凤翥是古丰。

”这首诗中盛赞的这位“推翻暴秦”的历史人物是( )A.汉高祖刘邦 B.汉武帝刘彻 C.汉光武帝刘秀D.汉献帝刘协1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秦始皇、汉武帝"两位共同的功绩是A.修筑万里长城B.焚书坑儒C.加强中央集权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1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针对汉初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A.增加赋税B.重农抑商C.休养生息D.以农为本13.关于黄巾起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爆发于184年,由张角领导的B.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C.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D.最后取得了胜利14.东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国家政权由统一走向分立的时期,这一时期各政权为争夺权力,相互间不断发生战争,强者争锋,弱者消亡,逐渐趋于统一。

下列战役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且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有①官渡之战②淝水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巨鹿之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5.它是“二十四史”第一部,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既记录了帝王将相的活动,也记载了许多下层人物的生平,开纪传体之先河。

它的作者是A.左丘明B.司马迁C.班固D.陈寿16.对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认识正确的是A.加强中国和欧洲国家直接交流B.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C.推动天山一带与内地融为一体D.强化中央对西南边疆控制17.南朝和北朝是()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先后出现的两个王朝C.全国统一的局面D.南北对峙的分裂局面18.下列选项中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的是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②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经验比北方丰富③北方战乱导致了北方人口南迁④江南地区社会长期相对比较稳定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19.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有()(1)秦朝(2)西晋(3)前秦(4)北魏A.(1)(3) B.(2)(4) C.(1)(2) D.(3)(4)20.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A.张仲景——麻沸散B.李冰——郑国渠C.贾思勰-《齐民要术》D.祖冲之——造纸术二、解答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王国维材料二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事业,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是了不得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哪个历史事件?(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3)材料三中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2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材料二:秦兼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汉书地理志》(2)材料二中“终为诸侯所丧”的“周制”指什么制度?秦朝吸取历史教训,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3)上述材料中的“秦王”指的是谁?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他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四: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4)材料四中汉武帝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5)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23.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者,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材料四(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下令)郡国(各地)务(务必)劝农桑。

”——《史记•景帝本纪》材料五江南之国为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两项重要技术(工具)?(2)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汉文帝、汉景帝的什么思想?由此出现的盛世局面被称之为什么?(4)材料五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江南经济发展的局面?(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们已经会使用一些出粗糙的石器劳动;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

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会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①②④符合题意,D正确;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

③错误,ABC排除;故选D。

2.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原始居民能够种植粟,水稻等农作物,懂得种植白菜、芥菜等蔬菜,使他们基本的温饱问题能够得到保障,故他们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因此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D正确;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蓝田人都过着简单的群居生活,排除ABC。

故选D。

3.A解析:A【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耒耜、农作”可知,这反映了农业的起源,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解析:A【详解】材料“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可以看出应该是王位世袭制取代了早期的禅让位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私有制的发展,A正确;原始社会的解体是“公天下” 转变为“家天下”的影响,排除B;统治者的自私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早期国家的建立是材料现象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排除D。

5.C解析:C【详解】根据“周王朝对礼器的使用规格还制定了严格的制度”以及“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可以看出,礼器是礼制的一种象征,反映的是森严的等级制度,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制作流程,排除A;材料与腐败无关,排除B;礼器不是财富的象征,故排除D。

6.B解析: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旧的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成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故B正确;ACD归根到底也是因为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出现,故ACD错误。

综上故选B。

7.B解析:B【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选项B符合题意;都江堰修筑在长江上游,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都江堰修建于秦国,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都江堰修筑在长江上游,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D解析:D【详解】孔子在教育理念方面的有教无类体现了“教育公平”,有教无类就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D符合题意;ABC项没有体现“教育公平”,排除。

故选择D。

9.D解析: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D项正确;丞相掌管行政,排除A 项;太尉掌管军事,排除B项;刑狱不是御史大夫的职责,排除C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