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必修二基础知识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确实立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奉献消极: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

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二、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 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明朝—青花瓷、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代有些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

清朝—珐琅彩

商朝—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三、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明朝中后期地区:江南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

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发展缓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国内商业的发展

“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隋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元代:大都成为国家性的城市明清:商帮的出现〔徽商和晋商〕

二、对外贸易

繁荣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外贸易机构——市舶使

两宋: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特点:朝贡贸易〔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衰落: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打击,仅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秦汉——明清〕: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

二、重农抑商

1、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2、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稳固封建统治。

3、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稳固新兴地主政权。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同外国的往来,而非完全禁绝。清朝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影响:阻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但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国家的安全。

冶金

瓷器丝织业演变

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现象:“纺”与“织”别离,“织”与“耕”别离;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影响: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日益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瓦解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二、洋务运动

背景:内忧外患〔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的入侵〕

含义:19世纪60~90s,地主阶级的洋务派领导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自强〕: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满族〕:天津机器制造局

2、创办民用工业〔自富〕: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创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破产的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影响:①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②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最深远影响〕

③一定程度上抵抗了外国经济的入侵。④瓦解了本国的自然经济

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原因:①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人物: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域:东南沿海

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发展轻工业,重工业极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东南沿海〕

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影响:1、抵抗了外国经济的侵略2、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以机器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初步发展〔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原因:1、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短暂春天〔黄金时代〕〔1912~1920〕

原因:①辛亥革命扫除障碍〔根本原因〕②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④一战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短暂的原因: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三、曲折发展

1927~1936:发展较快、 1937~1945:民族工业萎缩、 1945~1949:民族工业绝境

阻碍中国资义发展因素:本国封建主义的剥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一五计划〔1953—1957〕

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的进行三大改造

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

内容〔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影响: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1956〕

〔1〕内容主要矛盾:见P51 其实质: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成功的探索〔但是八大的路线未能坚持〕

2、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八大二次会议〕

〔反映了人民加速经济发展的愿望,具有“左”倾冒进思想倾向〕

〔1〕大跃进特点:高速度〔超英赶美〕、高指标

农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工业:全国上下大炼钢铁

过失:无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严重的比例失调

〔2〕人民公社特点:“一大二公”

过失: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原理

后果:导致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1959—1961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教训: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3〕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调整、稳固、充实、提高〕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成功的探索:“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农村中的“纠左”“八字方针”失误的探索: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