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达的古代农业

合集下载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农作物品种(l)中国就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和粟的国家。

(2)西周时期,后世主要农作物多已具有。

3.耕作方法和技术(l)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2)商周时期:懂开沟排洪,除草树苗,迳新制肥料,治虫灭害。

(3)春秋战国:采用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垄作法。

(4)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西汉:实行二牛三人耦犁耕法;赵过推行代田法。

(6)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构成,南方水田也使用田耙技术。

3.耕作工具(1)刀耕火种:①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

②用石犁翻土播种。

③神农氏创制耒耜。

(2)石器钩耕:①商周时发生青铜农具农具,但很少采用。

②木制耒耜和石钩、石犁仍就是关键工具。

(3)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②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③东汉:使用藕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④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4.耕作制度(1)两汉以一年一甜居多。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①战国:都江堰。

②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①曹魏:翻车。

②唐朝:筒车。

③宋朝: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④明清:出现风力水车。

6.经营方式(l)集体劳作:①原因:工具破旧,生产力水平很低。

②整体表现: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③条件:农民有一定土地、农具或耕蓄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精耕细作。

④困难:经营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⑤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社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历史必修2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笔记.整理)

历史必修2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笔记.整理)

发达的古代农业1.早期的农业生产的出现:①原始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②生活方式:为了寻找新的耕地,人们经常迁徒③时期:商周:青铜农具使用少,主要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西周: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影响:中国的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①主要特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②生产工具:春秋: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东汉:推广使用耦犁的方法到珠江流域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③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④耕作技术:春秋:垄作法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使用耕耙耱技术,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术⑤耕作制度: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⑥灌溉技术: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特点:①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②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③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贡献土地国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发展条件:①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②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③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影响小农经济不利条件:①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②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③封建政府的腐朽④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小农经济的地位:①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是中国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③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人教版历史必修2教学课件:第1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人教版历史必修2教学课件:第1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3)评价:在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工效。
2. 小农经济
(1)形成:春秋战

(2)原因:
①铁农具的出现牛和耕
时期。 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特点:
①组织形式:一以家一户 为单位。 ②生产结构:男耕女织,农家业庭手和工业
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缴生纳活赋需税要和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绍兴年间 画家楼俦所作,得到历代帝王推崇和嘉 许,该图为康熙令人重新绘制的作品。
(三)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四)评价 积极方面 :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 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A. 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 加剧了土地兼并 C. 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
(2)西汉:赵过推行

于二是、有 精卖耕田细宅作、的所鬻传子统有孙农以业制偿责结者。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
(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
(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
拓展:推动整个农业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
骨耜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概念:精耕细作 (1)借用牛力耕田。 (2)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汉代发明犁壁,还 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代出现曲辕犁等。 (3)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使人们不断克服 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 (4)自耕农经济: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 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11.春秋以后我国自耕农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 是( ) A.“男耕女织” B.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业相结合 C.“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D.种植业为主、渔猎为辅
A
古 代 的 畜 牧 业
河姆渡遗 址出土的 陶猪
双 齿 木 耒 复 原 及 使 用 方 法 示 意 图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半坡遗址出土的石磨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
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牛 西汉: 耦犁、犁壁 隋唐: 曲辕犁、犁评
垄作法、代田法、 耕耙耱、耕耙技术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利工程: 都江堰、漕渠等 灌溉工具: 翻车、筒车等
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 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4、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 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5、下列农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耒耜②青铜农具③铁锄 铁犁④耧车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 6、古代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是 A.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的结果 B . 土地制度演变的产物 C.统治者调整改革的产物
●铁农具出现,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
背景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小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 农 特点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经 ●自给自足 济 ●有一定生产资料,有生产积极性
评价
为精耕细作作出贡献 ●过度的剥削压榨,易破产 规模小,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和交 换,近代阻碍生产发展

历史必修二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第一课知识点总结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1.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 起源。

-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原始农业就已相当发达。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在原始社会,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培植了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培植了粟。

- 耕作方式。

-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人们就会迁往他处。

- 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2.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耕作工具的进步。

-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

铁农具的使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 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二牛三人),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后来又出现了犁壁,使铁犁可以朝着同一个方向翻土。

-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 耕作技术的进步。

-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已经使用。

- 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

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

这种方法有利于保持地力,抗御风、旱等自然灾害。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这一技术沿用至今。

- 水利灌溉。

- 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由秦国蜀守李冰父子修建,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郑国渠(在关中地区,由郑国主持修建,灌溉了关中平原的农田);汉代的漕渠、白渠、龙首渠(采用井渠施工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等。

1发达的古代农业

1发达的古代农业

1.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基本模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基本特征:精耕细作2.犁的发展过程示意图(时期:犁)原始社会:石犁——春秋战国:铁犁——汉朝:耦犁;犁壁——隋唐:曲辕犁(有犁评)3.灌溉工具的发展过程示意图魏晋南北朝: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4. 主要耕作方式(三种,包括时期和内容)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夏商周:耜耕——春秋战国:铁犁牛耕5.小农经济的特点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耕作积极;规模很小;精耕细作;十分脆弱6.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状况出现铁犁牛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垄作法——精耕细作开始;都江堰7.简述宋朝的农业状况稻麦两熟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经济重心南移到江浙地区;高转筒车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形态官营、民营、家庭2.丝绸和瓷器大量销往国外的时代丝绸:汉朝瓷器:唐朝3.陶器、瓷器、青瓷、白瓷、秘色瓷、青花瓷、彩瓷、珐琅彩出现的时代陶器——原始社会、瓷器——商朝、青瓷——东汉、白瓷——北朝、秘色瓷——唐朝、青花瓷——元朝、彩瓷——明朝、珐琅彩——清朝4.商朝时已有——织机,能织出各种丝织品;明朝有——花楼机,能织造精细的丝织品5.南北朝的——灌钢法,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6.水排、翻车、筒车的时代和作用水排:东汉,水力鼓风冶铁翻车:曹魏,提水灌溉筒车:唐朝,提水灌溉1.半两钱、交子、柜坊、飞钱、票号、市舶使出现时间半两钱——秦朝、交子——北宋、柜坊——唐朝、飞钱——唐朝、票号——清朝、市舶使——唐朝2.简述广州在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中的地位汉朝,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广州成为南方最大港口,设立市舶使宋元,广州是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司清朝,闭关锁国,只留广州对外通商,设十三行3.简述宋朝商业的繁荣空前繁荣,商税成为政府收入重要来源;“交子”;突破空间限制——坊市界限被打破,大街小巷店铺林立、草市;突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四大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开封、临安商业繁盛对外贸易发达,外贸税收是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4.简述唐朝商业的发展情况出现农村集市贸易;柜坊和飞钱长安东西二市繁盛,但坊市分开,日中为市;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商业发达广州成为南方最大港口,设立市舶使管理外贸四、古代的经济政策1.说明下列土地制度的性质:井田制;鱼鳞图册;均田制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鱼鳞图册——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封建土地国有制2.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消极影响经济上,阻碍对外经济交流,阻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政治上,阻碍先进资本主义制度的传入;思想文化上,阻碍文化交流,造成落后3.阻碍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封建专制;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儒家思想;小农经济4.“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反映的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现象:土地兼并;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5.简述汉武帝重农抑商的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2.新航路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往不知道的地方,称为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业的大发展和商业中心的转移,称为商业革命,引起物价上涨,称为价格革命,打破了各地的隔绝状态,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发达的古代农业

发达的古代农业

选择题巩固训练
• 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 “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 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 最重要的变量。”“小农”成为“最重要的变量” 的原因是( ) A.人口数量较大 B.地域分布广泛 C.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D.封建土地所有者
神农氏
半坡遗址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河姆渡遗址
碳化稻 谷 (河姆 我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和长江 渡遗址 流域形成规模,形成南北两个不 出土) 同的农耕系统,在发展的初期就
显出地域的差别——南稻北粟。
早期农业生产工具
石锄 石犁
石镰
下: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河姆 渡遗 址出 土的 骨耜
• 《史记》记载了某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政治、经济 效益:“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 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该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井渠
•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重已》记载:“使五 尺竖子棬,(牛鼻环),而牛恣(听任)所以之 。顺也。”这证明( ) A.牛被牵引从事劳动 B.牛被用作祭祀 C.牛的饲养水平有所提高 D.牛与人的和谐
• 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 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 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 ) A.改变了服役主体资格 B.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 C.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 D.保证了小农生产稳定
思考题: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
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 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 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1,从宋至清,土地大量开垦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2,开发“边际土地”有何利弊? 3,开发“边际土地”,对先进发展农业有何启示? 原因:1,人口增加;2,农业科技水平低。 利:养活更多人口。 弊:水土流失,环境恶化。 启示:1,控制人口数量;2,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评 价

积极:生活较稳定,有生产积
极性
●局限:小农经济十分脆弱(阶 级剥削 自然灾害 土地兼并)
探究2
探究3
探究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关系
课堂小结
刀耕火种
发 达 的 古 代 农 业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耕作技术进步
灌溉水平提高 含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特点 地位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说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含义:一家一户为单位的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探究1
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犁壁
犁评
犁箭
犁铲
隋唐时的曲辕犁
优点何在 ?
思 考 : 翻 车 和 筒 车 有 何 异 同 ?
筒车 高转筒车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总结: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 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这一变 化过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原始农业出现 刀耕火种
“耜耕”或“石器锄耕”
出现青铜农具, 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 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 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劳作 ”。

1、发达的古代农业

1、发达的古代农业

2 、 2012 年6 月7日中华网:自公元前 1766年 —— 公元2012 年, 3778年间,每3年5个月间便有一次水灾,每3年4个月就有一次 严重旱灾。这种自然气候现象对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影响关系最 密切的是( )C A.家庭手工业发达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重视水利工程 D.商帮、会馆商业组织出现
5.(2012·北京西城区模拟)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 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
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
A
)
解析:选A。由“唐朝《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 “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等可知该工具利用水利进行 灌溉,A项正确。桔槔为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利用杠杆原理提水 的装置,B项错误;水排为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C项错误;翻车为利用人力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同时
解析:粉彩瓷出现于清代,故不可能出现于唐代“丝绸之路” 上。 答案:C
4、在以弘扬剑、侠文化为特色的武侠小说中,龙泉宝剑的 铸造人欧冶子在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开创 了中国铁质兵器的先河。据此判断欧冶子大致生活于( B ) A.夏商时代 B.春秋战国时代 C.秦汉时代 D.唐代
解析 由“开创铁质兵器的先河”即可判断其生活在铁器刚 出现的时代,也就是春秋晚期,故选B。 答案:B
宋朝—— 写实风格
明清—— 织造局
(3)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 出现 魏晋南北朝—— 摧残
隋唐—— 恢复和发展
两宋—— 艰难发展
元朝—— 黄道婆
明中叶以后—— 超过官营手工业
明朝中后期——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 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1 、什么是小农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 什么? 【提示】(1)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的基本单位、 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耕作制度
春秋 铁 战国 犁 及以 牛 后

两汉:一年 1.铁农具与牛耕( 春秋战国: 一熟。 耦犁、犁壁、耧车 垄作法 、曲辕犁、犁评) 西汉时: 宋朝以后: 代田法 江南地区稻 2.灌溉工具 麦轮作的一 魏晋南北朝: 曹魏: 翻车 耕耙耱技术 年两熟制, 甚至一年三 唐朝: 筒车 熟制。 宋朝: 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特点: 可随意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耕作技术的进步──垄作法
垄作法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 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在低田里,将作物种 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高田种沟不种垄,有 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 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西汉赵过推行 的一种适应北方旱 作地区的耕作方法。 在同一地块上的田 垄隔年代换﹐所以 称作代田法。
最早可追溯到距今 一万年左右
距今七八千年,中国原始农业已 相当发达
最早培植 水稻 和 粟 的国家
一、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A、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B、灌溉工具:
曹魏: 翻车 唐朝: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白渠
龙首渠
归纳:
耕作方式的演变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形成 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小农经济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存在了两千多年。
⑵产生原因: ① 生产工具因素: ②生产关系因素: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单位,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3)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实用课件25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实用课件25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11.右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
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1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

《周易》:“神
农氏作,斫木为
耒,揉木为耜。
耒之耨利,以教
天下。”
木耒

犁 耜
“五谷六畜”
“十二生肖”
稷 黍粟




麦 豆 麻稻 牛

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进
汉代的耦犁
唐代的曲辕犁
中国犁耕技术成熟的标 志
唐朝的曲辕犁
西汉赵过推行的 一种适应北方旱作 地区的耕作方法。 在同一地块上的田 垄隔年代换﹐所以 称作代田法。
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
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3.下列农具的出现标志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划时代进步的是
A. 石斧 C. 铁犁
B .骨制耒耜 D. 曲辕犁
C
4.(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孔子有两
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
8.《史记•河渠书》载:“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
皆亩一钟(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
以富强,卒并诸侯。”材料中的“渠”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B

高中历史必修二 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必修二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同步解读1.简要分析中国古代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古代文明是在长江、黄河、辽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我就对这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

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

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形成耕耙耖技术。

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

中国古代重视农田灌溉,从古至今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改善了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总之,我国古代农业孕育了我国古代文明,它的艰难成长历程,既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辛和智慧,也包含了历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农业政策。

精耕细作和自给自足,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2.全面认识小农经济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部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自身的农业保持长盛不衰,其社会历史和文化才能持续发展。

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1.农耕方式的发展(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2.农业技术的进步(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3.农业经营模式的演变(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③评价:小农经济下,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负担沉重,而且十分脆弱。

4.土地制度的变革(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井田制下,土地不能随便买卖、转让。

西周后期,贵族间的土地买卖、转让现象出现,地权逐渐开始由王下移到贵族、平民。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土地私有成为土地兼并的根源。

5.赋税制度改革春秋战国时期,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征税,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6.租佃关系战国时期,租佃关系产生。

[轻巧识记]图解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关系。

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4)困难:经营规模小;封建剥削重;十分脆弱。
(5)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础模式。
一、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及其表现 1.变化历程: (1)刀耕火种和耜耕反映了远古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但
相比之下,耜耕比刀耕火种有了一定进步。
(2)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人们懂得灌溉、施肥等生产 技术,但由于青铜农具昂贵,只有少量用于农业生产。
唐的曲辕犁等。 (2)耕作技术:如垄作法、代田法等;适时耕种,注意施肥、 保墒和灌溉等;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改进和推广等。
(3)耕作制度:汉朝时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逐渐
形成稳定的一年两熟制、一年三熟制等。 (4)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交流。 (5)水利工程的修建。
【针对练习】
1.(2011 年广东茂名二模文综)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
具有生产积极性。
(3)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 位面积产量。 (4)历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 植小农经济。
2.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男耕女织。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 济基础。 (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具有较强的稳 定性。 (4)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
——《太湖地区农业史》
◆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 明清时期农耕技术停滞不 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 主题思想 前甚至出现退步 业的发展 联系教材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 的特点。 问题探究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耕作 技术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1.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 2.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原因: 答案提示 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剩余大量劳动力);养牛成 本较高。

1-1发达的古代农业

1-1发达的古代农业

材料: 古之人皆食禽兽 肉。至于神农,人民 众多,禽兽不足,于 是神农因天之时,分 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农耕。 ——《白虎通》
肩披树叶, 头生双角, 手捧五谷。
神 农 农 神
神农氏又称炎帝, “因天之时,分地之 利,制耒耜,教民农 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 之父”;联合国授予 “杰出的发明家”;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 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 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井渠法
井渠法的发明, 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 的创举。它既能解决 在地表无法开渠的问 题,又能减少明渠水 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和渗漏。井渠法很快 就推广到甘肃、新疆 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 干早地区。至今仍在 新疆农业生产中起着 重要作用的坎儿井, 就是在井渠的基础上 加以发挥改进而成的。
微观探析1:古代农具的演进
提示:从材质、制造工艺、牵引动力等 方面概括。
• 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 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 冶炼、铸造; •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 再到自然力牵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 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 作方法,能防风抗旱。 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 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 田法。 代田法在技术上有以 下的特点:一是沟垄相 间。二是沟垄互换。
• ( 1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 来源,农民也是封建王朝的兵源和徭役的主 要承担者; • ( 2 )农民的长期斗争也使统治者认识到, 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 的大事。 • 所以小农经济的兴衰和农民是否安居乐 业是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安危 的大事。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注意解决 好农民问题,扶植小农经济。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翻车
稻麦轮 作一年 两熟 水力 风力 高转 水车 筒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董永和七仙 女所向往的生活 是什么样的?这 段戏词反映了小 农经济有什么特 点?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及其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
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配。因此他们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营规模很小,迫使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 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 的发展。
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在繁重的封建赋税、徭役
之下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时刻面临贫困、破产的
威胁。
课后思考: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 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精耕细作,劳力投入大;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中国 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阅读思考: 概括指出古代农业生产 工具发展进步的主要表现。
(1)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春秋战国
铁制农具
牛耕
西汉中期
二牛抬杠的牛耕画像石
隋唐
曲辕犁
(2)耕作技术的进步:
垄作法(春秋战国) 代田法(西汉) 耕耙耱技术(魏晋南北朝)
阅读课本,说说商周时期农 业取得怎样的发展进步?
①工具:
②耕作技术:
③作物种类:
①工具:
耒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②耕作技术


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 料,治虫灭害。 这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 提高。
③作物种类: 五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
B 农民负担,扶植小农主,主要是因为
A. 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 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 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 中国“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C 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
的最高评价(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耕作技 术
春秋战 两汉 国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铁农具 耦犁(赵 和牛耕 过)、耧车
曲辕犁
代田法 北方耕耙耱、 垄作法 (赵过) 南方耕耙技术
明清
耕作制 度
一年一熟
稻麦轮作,一年 两熟、一年三熟
农业灌 溉
耕作方 式
都江堰
铁犁牛 耕(出 现)
漕渠、白 渠、龙首 渠
改进推广
翻车
筒车 高转 风力 筒车 水车
D.筒车的发明使用
8.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采取大规模简单协
作的生产方式,这是由于(B )
A.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 B.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C.抵御自然灾害的要求 D.奴隶制的生产方式
• 9.春秋以后我国自耕农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
是( )
A
• A.“男耕女织”
• B.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业相结合
• C.“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纵观中国古代农业三条线索
生产工具的变化
石器
少量的青铜农具
铁器
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人的作用的变化
铁犁牛耕
靠天吃饭 无所为
开始主 动参与
利用农具 解放自己
耕作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 展并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小试牛刀:
A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漕渠
A. 耕作方式的进步
B. 土地制度的变化
C. 手工业的进步
D. 赋税制度的变化
2、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C
A. 刀耕火种
B. 石器锄耕
C. 铁犁牛耕
D. 自给自足
3、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 竹锥地成 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C)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 石器锄耕
• D.种植业为主、渔猎为辅
发达的古代农业
代田法是战国时期垄作法的发展, 第一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垄上开 沟,垄和沟轮换耕种。
汉代耧车的发明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犁评
犁铲
犁箭
唐朝的曲辕犁——中国的耕犁技术相当完善

“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白渠
• (二)发展
原始农业
生产工具
石刀、石斧
耕作方式 和技术 刀耕火种
农作物种

粟、稻等
人们生活
经常迁徙
商周农业
出现青铜农具,仍以木制 耒耜和石锄、石犁为主 石器锄耕(耜耕)。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 料、治虫灭害
西周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 已具备
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生产工 具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西 希腊民主、罗马法、欧美 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
方 代议制
发展和新变化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
的建立
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趋势
必修Ⅱ教材基本线索和整体结构
(1)纵向线索: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讲起到近代西方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再到20世纪各国经济 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结束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现状。从农业文明到工业 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即现代化的进程。
历史必修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
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 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政治发展史
经济成长史
古代政治制度
古代经济基本结构
近代列强入侵及民主革命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与资

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国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横向线索:本册教材展示了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全球文明的角度考察世界历 史, 从世界各地域、民族、国家间的互动联系角度揭示 人类文明的演进,即全球史观。
总之,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 展(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完善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消极 小农经济
背景
●铁农具出现,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商鞅变法)
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个体分散)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评价
积 ①有一定生产资料,有生产积极性 极 ②有利于精耕细作的发展
①十分脆弱(阶级剥削、自然灾害) ② 规模小,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和交换,近代阻 碍生产发展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 (一)起源
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
神农氏塑像
神农尝百草
半坡遗址
碳化了的粟和菜籽
河姆渡遗址
碳化稻谷
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思考:小农经济为什么发展又极为艰难? 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发展的有利因素:
★ 铁器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 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 ★ 政府的重农政策。
艰难的不利因素:
★ 分散、简陋——抗灾能力弱; ★ 分散、个体——难以开展大生产; ★ 封建剥削、阶级矛盾、社会动荡。
十二生肖:






马羊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菽(豆类

的总称)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起源
最早可追溯到距今 一万年左右
距今七八千年,中国原始农业已 相当发达
最早培植 水稻 和 粟 的国家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B 6、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精耕 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③“男耕女织”式的 经营方式④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①③④
7.汉代以后,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
(C )
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曲辕犁的发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