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第1课_发达的古代农业.doc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全册教案第1课_发达的古代农业.doc

【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熟练掌握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情况,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影响发展的因素及形成正确的评价。

2.让学生熟练掌握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土地制度以及土地兼并等相关史实。

【教学重难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2.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

【教学时间】1课时【重难点“精讲”】一、整体感知发达的古代农业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等是发达的古代农业的核心内容。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内容链接点政治宗法分封制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形成随着井田制瓦解,宗法分封制崩溃;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的保护;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注重道德伦理、社会和谐的儒家思想;小农经济下,形成重男轻女、安土重迁的观念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出现思想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道德伦理、重男轻女、安土重迁三、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后世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四、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呈现出的特点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变化。

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

五、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从经营方式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

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技术。

2、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式。

3、知道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4、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重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主学习】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1)起源:距今左右。

(2)发达:距今。

(3)表现A、培植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和的国家。

B、耕作方式:。

(4)影响:经常。

2.商周时期(1)概况(2)影响A、人们的生活从频繁开始走向。

B、中国农业独立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预习检测】1.下列传说中的人物,曾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的是()A.蚩尤B.黄帝C.大禹D.神农氏2.中国形成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是在()A.五六千年前B.七八千年前C.六七千年前D.八九千年前3.我国农业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A.石斧、石锛B.骨耜、石耜C.钱、钹D.铁铲、铁犁4.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工业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和并将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后来又出现。

(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

(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安装了。

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出现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

(2)西汉:赵过推行。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技术。

4.耕作制度(1)西汉:以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麦稻轮作的制,有些地方形成制。

5.灌溉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唐朝创制;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出现。

(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预习检测】5.被称为“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A.火耕B.牛耕C.耜耕D.铁犁的运用6.垄与沟轮换耕种,能防风抗旱,比普遍采用的播撒方法先进,这种方法是()A.“区田法”B.“代田法”C.“轮种法”D.“间种法”7.观察阅读下面材料,指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品教案.doc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品教案.doc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品教案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标问题解读: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学目标:(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的出现(1)出现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

(2)地位: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引言部分最后一句),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3)状况:生产工具:石刀、石斧。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生活方式:经常迁徙。

2、商周时期的农业(1)状况:生产工具: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木制耒耦和石锄、石犁仍是重要工具。

耕作技术: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泯制肥料,治虫灭害等。

作物种类: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生活方式:开始走向定居。

(2)地位:中国农业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时间成就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汉朝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到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做法已经使用。

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后北方旱地耕耙糖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耕作两汉是以一年一熟为主制度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了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和龙首渠曹魏翻车用于灌溉唐朝创制了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出现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形成条件(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水利工程灌溉工具生产力。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1.学生对古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需因材施教,进行差异化教学。
2.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和培养。
3.学生对农业劳动的体验不足,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4.学生对于现实农业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
5.设计一份关于古代农业的调查问卷,包括至少10个问题,旨在了解同学们对古代农业的认识和看法。完成后,可邀请同学或家人填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课堂所学,体现对古代农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2.作业要注重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3.作业格式规范,字迹清晰,表述准确,注意查阅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注重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参观农业博物馆、农业实践基地等,加深学生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2)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就古代农业发展中的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3)举办农业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农业的发展过程。
(3)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2.教学策略:
(1)注重知识点的整合,将古代农业发展与历史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3)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3)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3、情感与价值观: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创造力。

【教学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教学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

请问《天仙配》中所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样经济模式?它起源于什么时候?它的特点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课。

进入新课:探究一:我国早期农业的发展状况怎样?其出现有何意义?(通过神农故事进行讲解)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一)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的形成1.原始农业阶段:(1)刀耕火种阶段:生产工具为石斧、石锛;用火焚烧;土地只播种一两年,再更换土地耕种。

(2)“石器锄耕”阶段:用耒耜松土,提高挖土效率;土地利用率有所提高。

2.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因其比较贵重,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开始有小件农具。

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

战国时期牛耕逐步推广。

从此,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1.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精耕细作技术日臻成熟。

2.隋唐时期:(1)南方水田的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熟。

(2)水稻育秧移栽技术普遍采用。

(3)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3.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

4.明清时期:精耕细作技术继续发展。

(1)黄河流域形成两年三熟制和三年四熟制,长江流域发展一年两熟制。

(2)大量新品种培育出来。

(3)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

(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5)施肥技术发展。

(6)套耕出现。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优秀教学案例
3.采用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如“我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我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有哪些改进的空间?”等,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设计课堂评价表,让学生对彼此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公正客观的态度。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古代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掌握农业工具的演变、耕作制度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化等知识,从而深入理解古代农业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案例背景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实际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代农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历史的深远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代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三)情感来自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农业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理解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3.通过分析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农业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对古代农业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案例背景中,我们以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线索,分别从耕作工具、农业技术、土地制度、农业生产组织等方面展开。首先,从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到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再到战国秦汉时期的铁犁牛耕,让学生感受农业工具的演变过程。其次,通过讲解甲骨文中的农业技术记载,让学生了解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再次,从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到均田制,让学生掌握土地制度的变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最后,通过介绍古代农业生产组织的演变,如家族农业、地主庄园农业、农民个体农业等,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

2022-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学案: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2022-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学案:第1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重点:理解和生疏影响古代中国农业进展的因素和小农经济的特点。

2.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教材整理1早期农业生产的消灭1.原始农业(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2)相当发达:距今七八千年时。

(3)主要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4)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2.商周农业(1)概况耕作工具消灭青铜农具,重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耕作技术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和治虫灭害农作物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①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从频繁迁徙开头走向定居。

②中国农业独立进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教材整理2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人们开头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消灭犁壁。

(3)东汉: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

(4)隋唐:江东地区消灭曲辕犁,安装了犁评。

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2)西汉:赵过推行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接受耕耙技术。

4.耕作制度(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浇灌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浇灌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时创制筒车;宋朝消灭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消灭风力水车。

(3)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进展。

[深度点拨]正确理解“耕作方式”的内涵“耕”指的是农田的开垦技术及方式和农业工具的创造与使用方式,而“作”应包括农业的经营技术模式。

此外,“耕作”还应包括农业的“组织经营方式”。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新导学案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新导学案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导学案【学习目标】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古代的土地制度。

2.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学法指导】认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设计探究性问题,突出生产力的发展是早期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学习过程】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设问:阅读教材第一部分, 思考:①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的?②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中国原始农业(1)起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耕作方式: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一种非常落后而久远的耕作方式刀耕:用石斧、石锛除草火种:焚烧杂草,形成木灰肥,再进行播种人们发现被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势好,于是砍去树木,铲除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灰烬成了天然的肥料,即可播种(3)人们生活: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耕种一两年后,随着肥料耗尽,地力明显下降,只能把它撂荒,另寻新的耕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生活十分艰苦; 这种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2、商周时期的农业(1)农业工具:出现了青铜农具,但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那时候的农具,都比较粗笨简单。

最早的松土和挖土的耕作农具:耒:是削尖的木棒,后发展为双尖的木叉。

耜:形状像现在的铲和锹。

有木耜、骨耜和石耜(2)耕作技术提高: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这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3)农作物种类: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农业的发展。

2.掌握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内容和技术,了解古代农业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农业的起源及发展成果;2.理解古代农业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三、教学内容1. 农业起源与发展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类已开始通过狩猎、采集和渔捞等方式获取食物。

随着人口的增长,这种方式逐渐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人们便开始尝试种植一些口感好、易于保存的作物,最初的种植方式是将种子撒在土地上,后来人们发现雨水会冲走种子,于是就开始在地面上挖坑,把种子放进去,这就是最早的农业种植方式。

随着农业发展,人们渐渐摸索出了更好的种植方式,比如引漓灌溉、耕种除草、农耕轮作等。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人类提供了更丰富的粮食和能源。

2. 古代农业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古代农业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气候特点:古代人们非常注重气象变化,根据不同季节种植不同作物。

2.掌握耕种技巧:古代人们通过不断实践和摸索,逐渐总结出种植作物的最佳时间和方法,比如农耕轮作、间作等。

3.熟悉施肥技术:古代人们非常注意施肥,他们通过排水、晒干等方式使粪便变成菌肥,更适合作物生长需要。

4.了解病虫害防治:古代人们通过种植不同植物的方式来控制病虫害。

古代农业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适应当时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生产力支持。

四、教学方法1.采用示范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和技术。

2.采用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古代农业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3.采用自主学习法,教师宜组织学生结合资料、互相讨论等方式,自主掌握农业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五、教学体会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古代农业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了解到古代农业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具备了抽象理论结合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史识能力得到了激发。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农业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大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古代农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总结。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记忆,提高理解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以时间为线索,讲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原始农业、青铜时代农业、铁器时代农业等。
2.针对不同阶段的农业特点,教师详细介绍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如耦耕、犁耕等,并讲解农业技术的进步,如耕作技术、灌溉技术、肥料使用等。
3.教师结合实例,分析古代农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粮食产量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城市繁荣等。
4.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探讨古代农业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心得,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挖掘古代农业的内涵。
4.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4.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巧妙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本节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古代农业的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的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农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
6.观看一部与古代农业相关的纪录片,如《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并撰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600字。观后感要求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纪录片中展示的古代农业发展状况及其对历史的贡献。
5.掌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如自给自足、家庭为单位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古代农业的特点。
2.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比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影响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古代农业的认识,提高合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生动的古代农业场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互动探究: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影响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对古代农业的认识。
3.比较学习: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比较思维,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农业的发展特点。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代农业的定义,了解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掌握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农具的使用以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3.了解古代农业的主要作物及其分布,认识农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了解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如水利工程、肥料使用、农作物种植技术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古代农业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2.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培养勤劳、朴实的品质。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总结古代农业发展的规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强调古代农业发展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农业的发展。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古代农业发展的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古代农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代农业发展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情感。
2.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视农业、关注农业发展的意识。
3.通过分析古代农业发展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农业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4.教育学生从古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关注现代农业的发展。
2.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3.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师评,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反思与评价,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一幅古代农业场景的图片或一段视频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农业。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同时,我还结合教材内容,引入了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在课堂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浓厚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情境导入的方式,让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农业发展的历史现场,感受古代农业的魅力。

2022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

2022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

第1课兴旺的古代农业课标要求:知道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根本特点。

学考要求: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识记〕;小农经济的根本特点〔简单应用〕。

教学过程【根底过关】〔一〕原始社会时期1、地位:世界农业三大源头之一〔1〕出现时间早:约一万年前〔2〕培植作物早:南稻北粟〔3〕开展程度高:七八千年前就已相当兴旺2、生产工具〔1〕木器:木耜〔2〕骨器:骨耜〔3〕石器:石刀、石斧、石犁、石耜等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4、生活习俗:迁徙〔二〕奴隶社会时期1、概况〔1〕生产工具①木器:木耜②骨器:骨耜③石器:石锄、石犁、石耜④青铜器:青铜农具〔2〕耕作方式:石器锄耕〔耜耕〕〔3〕耕作技术①开沟排水②除草培土③杂草沤肥④治虫灭害〔4〕农作物种类:粟、稻、黍、稷、麦、桑、麻等〔5〕生活习俗:定居2、影响:独立开展,自成体系,奠定了古代农业社会的根底〔三〕封建社会时期1、概况〔1〕生产工具①铁犁:铁农具〔春秋战国〕,犁壁〔汉〕,曲辕犁〔唐〕②牛耕:耦犁〔俗称“二牛抬杠〞,西汉赵过推广,分二牛三人型和二牛一人型〕〔2〕播种工具:耧车〔西汉赵过〕〔3〕灌溉工具①曹魏:翻车〔龙骨水车〕②唐:筒车〔水转筒车〕③宋:高转筒车④明清:风力水车〔4〕水利工程①战国时秦国:都江堰②西汉:漕渠、白渠、龙首渠〔5〕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汉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6〕耕作技术①春秋战国:垄作法②西汉:撒播法③西汉赵过:代田法④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耕耙技术〔南方水田〕〔7〕耕作制度①两汉:一年一熟②宋以后江南:根本一年两熟,个别一年三熟2、根本模式:小农经济〔1〕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实立〔2〕特点①规模上:个体劳作②目的上:自给自足③分工上:男耕女织④程度上:精耕细作⑤趋势上:十分脆弱〔3〕影响①积极A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B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奉献②消极:农民经营规模很小,在天灾人祸的打击下,显得十分脆弱【合作探究】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11: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2教学设计11: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演变过程,包括耕作工具、耕作方式、耕作技术、水利灌溉;辩证评价小农经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完成农业发展演变的表格,学生进一步熟悉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牛耕技术演变史实的补充讲解,学生理解农业进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初步学会从历史现象中抽象出历史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农业辉煌灿烂的成就,起源早、技术先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同时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对农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以及评价。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古代的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古代文明中寻找很多农业的影子,比如文字、成语、诗歌、建筑、风俗、历法等各个方面。

例:文字:田、禾、年。

成语-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气象万千。

诗歌:田园诗、归园田居、过故人庄、四时田园杂兴。

建筑:天坛(祈谷坛)。

风俗:割谷物时不谈鬼言魔,捉鸟不捉布谷鸟,立秋不去地里,以免遇到秋白虎。

历法:二十四节气。

新课教学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师:先是原始时期,传说中原始先民们吃野兽的肉为食,到了神农的这个时代,神农教民众播种五谷,制造耒耜,教民众趋利避害就是神农尝百草。

(展示课件:于是神农乃教民众播种五谷,相土相宜,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知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余毒。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物训》;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画之,使民宣之,顾谓之神农也。

——东汉·班固《白虎通·卷一》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什么情况?生:中国远古就有了农业生产,并且是自己发明产生的。

2022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单元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2022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单元学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1单元第1课兴旺的古代农业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课标内容:古代农业的艰难成长历程以及古代农业开展的根本特点。

课标重点: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课标难点: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知识整合: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农业的起源〔1〕起源时间:最早可追溯到距今1万年左右;〔2〕原始作物:在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世界农业的起源:2、早期农业状况※ 附:早期农业工具。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大致时代: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2、开展表现〔1〕铁犁牛耕的开展双尖木耒骨耜石犁 河姆渡稻谷遗存 石斧※附:铁犁牛耕演进。

〔2〕耕作技术的进步〔3〕水利灌溉的开展支架下轮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2、小农经济稳固训练:1、对刀耕火种的耕作认识错误的选项是………………………………………………………………〔〕A、提高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B、经过对土地的连续耕种提高了能力C、土地仍然经常撂荒D、耕作难以持久,人们只得不断寻找新的栖身之地2、?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周颂·良耜?〕“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小雅·大田?〕上述诗句反映了西周………………………………………………〔〕①出现了青铜农具②懂得沤制绿肥③懂得治虫灭害④强化社会治安A、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古代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广阔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B、生产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改进C、农业生产开展的需要D、浇灌技术的逐步改进4、我国最早培育出来的农作物品种有………………………………………………………………〔〕①小麦②水稻③玉米④粟A.①②④ B.②③④C.②④ D.②③5、右图所图示犁耕法主要流行于…………〔〕A.春秋 B.战国C.西汉 D.隋唐6、?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红……〞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交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给自足的生活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7、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2022高中历史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2022高中历史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早起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生产力的发展是上述所有内容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因素。

本课引言部分分别从上古传说和考古发现两个方面介绍中国早期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农业生产的状况。

第一目介绍了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农业生产的状况;第二目从铁犁牛耕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三个方面加以介绍;第三目讲述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生活状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理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探讨它与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认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3)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4)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

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

(2)利用历史短剧表演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历史情景中感受历史,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历史。

(3)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经济史的掌握难度比较大,再加上学生在初中学习历史有普遍较差,因此在讲述经济史的内容,特别是古代经济史时,需要我们尽量联系实际,借鉴浅显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述给学生。

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主备课人: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化;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阅读、名词讲解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比较、概括和阐释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和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旨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小农经济和精耕细作2、难点:代田法、耧车、耦犁、曲辕犁等名词解释四、教学方法本课农业专业名词较多,多数概念对于学生来讲较难理解,因此可主要采用深入浅出的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条理讲解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应注意结合课本教学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同时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形成较清晰的脉络,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过程:(1课时)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2.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3.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技术和农作物)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的进步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2.耕作技术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西汉时的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3.耕作制度的发展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A、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B、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的筒车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三、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1、形成条件:(1)生产力的提高,即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设计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概述1、课名:《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是人教版教材高中必修②的一堂历史课;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2课时,90分钟;3、《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章的核心课程,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古代中国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历史作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古代耕作方式的三个阶段(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2)知道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三种基本类型(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3)知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4)知道精耕细作技术提高的突出成就;(5)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形成和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片,描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培养阅读历史图片的基本方法;(2)通过观察视频和动画,分析其中反映的历史信息,初步形成观察和解读历史影像资料的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研究,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独立研究历史现象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2)体会到我国传统农业曾经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是我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济基础;(3)通过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法的改进,感受到我国古代先民的勤劳和智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对我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初中采取的是通史体例,经济史的内容散布于各章节,学生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学生的知识贮备中主要是一些具体而零散的史实。

(2)高一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逐步倾向于理性思维方式。

随着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社会生产活动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3)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原始的农耕生产,学生缺乏现实的联想素材。

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差异非常大,农业生产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学生理解与自身环境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消灭1.原始农业(1)起源: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2)特点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____________的国家。

②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③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____________。

2.商周农业(1)工具:消灭____________,但使用少,木制耒耜和石锄、石犁是重要工具。

(2)技术: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3)品种:有粟、稻、黍、稷、________、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4)地位:独立进展,____________,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学问点拨]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进展而来的。

中国的原始农业并非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中心渐渐向周边进展起来的。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人们开头使用铁农具和__________并将其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消灭________。

(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______________。

(4)隋唐:江东地区消灭____________,安装了犁评,可调整犁耕的深浅。

2.耕作方式:汉朝以后,_____________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____________。

(2)西汉:赵过推行____________。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____________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接受________技术。

4.耕作制度(1)两汉:____________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____________制。

5.浇灌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__、汉朝的__________、白渠和龙首渠等。

(2)浇灌工具:曹魏时改制________;唐朝创制筒车;宋朝消灭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消灭____________。

[误区警示]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大事不是牛耕的消灭,而是曲辕犁的创造,由于曲辕犁可以调整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条件(1)商周时期,土地归______________全部,集体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

(2)铁农具的消灭和____________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时间:春秋战国时期产生。

3.特点(1)以______________为单位,男耕女织,经营规模小。

(2)生产主要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

(3)拥有肯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自给自足。

4.评价(1)地位:属于______________,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2)进步性:小农经济下的农夫,拥有肯定生产资料,具有生产乐观性;农夫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的______________作出贡献。

(3)局限性: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和徭役,加上自然灾难,使小农经济格外____________。

[误区警示]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基本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事实上,封建制度下农夫的赋税、徭役负担沉重,生活格外艰苦。

主题一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1.如何生疏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1)这是原始人类制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乐观手段,促进了农业的进展。

(2)从长远来看是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

2.精耕细作(1)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2)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到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化进展期。

(3)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进展的基础。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其作用是转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3.牛耕的消灭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牛耕消灭之前,人类的耕作过程中,无论是刀耕火种,还是石器锄耕,都是以人力作为农用动力,而牛耕的消灭,标志着人类开头使用畜力。

因此,它的消灭是农用动力的一次质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化的过程(1)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为“刀耕火种”或“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创造了最早的松土农具——耒耜。

(3)商周时期,消灭了青铜农具。

(4)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

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后来消灭犁壁。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消灭曲辕犁,还安装了犁评。

(5)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材料一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

——《广东新语》(1)材料体现的耕作方式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材料二(2)材料中的两种耕犁相比,后者有何优点?材料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农业耕作方式?这一方式对农业生产模式的进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右图描绘了汉代农夫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反映出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我国传统农业是如何实现精耕细作的?用表格法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类别 概况 农业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消灭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西汉创造播种工具耧车;西汉赵过创造耦犁;隋唐消灭的曲辕犁(又称江东犁),标志着我国古代传统步犁的成熟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坎儿井农业浇灌技术曹魏时马钧创造依靠人力的浇灌工具——翻车;唐朝消灭筒车;宋朝消灭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创造风力水车主题二 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1.图解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三者的关系由右图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小农经济与封建国家的关系(1)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夫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担当者,是国家徭役和兵役的根本保证,所以小农的稳定就是国家的稳定,小农的兴盛就是国家的兴盛。

(2)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富强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历代封建王朝统治前期或明君都留意爱护小农经济,爱护农业生产,以维护封建统治。

3.小农经济能长期存在并得到不断进展的缘由(1)铁犁牛耕的普及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进展。

(2)在小农经济下,农夫不同程度地拥有肯定数量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乐观性。

(3)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夫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进展。

(4)封建统治者大都实行重农政策。

4.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农牧业相结合。

(2)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3)精耕细作是农业技术的主流,铁犁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

(4)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5)独立进展,自成体系,领先世界。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

……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1)依据材料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

材料二 宽敞农夫“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气也并不多。

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打算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逆境》(2)材料中说中国古代农夫“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结合所学学问,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巧思妙记小农经济,春秋产生;男耕女织,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辛勤劳作。

自给自足,牵强生存;狭小规模,脆弱保守;赋税来源,负担沉重;安土重迁,小富即安。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格外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地区魏晋墓葬中的两幅壁画。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农业生产动力有了重大突破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消灭C.北魏均田制推动了农夫垦荒D.魏晋时期曲辕犁还没有消灭3.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

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

”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

”由此可见()A.生产工具有了较大的进步B.农业生产留意精耕细作C.小农经济开头形成D.农夫社会地位低下4.《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是()A.合作经营B.集体劳作C.重农抑商D.自给自足5.“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里所反映的经济形式是() A.刀耕火种B.集体协作C.小农经济D.庄园经济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yù)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消灭的缘由是什么?(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活方式有何特点?(3)依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活方式下生产者的境况。

提示:完成作业第1课答案精析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预习导学一、1.(2)①水稻和粟③刀耕火种2.(1)青铜农具(3)麦(4)自成体系二、1.(1)牛耕(2)犁壁(3)珠江流域(4)曲辕犁2.铁犁牛耕3.(1)垄作法(2)代田法(3)耕耙耱耕耙4.(1)一年一熟(2)一年三熟5.(1)都江堰漕渠(2)翻车风力水车三、1.(1)国家(2)牛耕3.(1)一家一户(2)交纳赋税4.(1)自然经济(2)精耕细作(3)脆弱课堂讲义主题一(1)方式:刀耕火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