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超过均衡水平的原因
利率与汇率均衡
《国际货币环境下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笔记—经济研究2015.5一、文章介绍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构建新凯恩斯两国(本国和外国)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并解释我国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变动原因,指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非均衡现象如何出现,并采用最优路径方法寻找最优的解决非均衡现象出现的方法。
大多数其它研究都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因此作者选取了开放经济视角。
作者提出将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定义为使两国经济体中的家庭和企业同时达到行为优化,宏观经济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状态的价格水平。
即均衡利率是指在稳态上使产出缺口为零,在动态上不影响产出缺口变动,与自然利率相等的利率水平均衡汇率是指可以满足(均衡)利率平价的汇率水平。
那么在两国模型中,本国利率、外国利率与两国间汇率会互相产生影响。
均衡利率最早可以追溯到“自然利率”,即对商品价格中性既不会使之上涨也不会使之下跌的利率水平Taylor(1993)利用理性预期模型对西方七个国家数据的动态随机模拟分析表明,根据实际产出和价格水平与政策目标的差距进行利率调整,最有利于中央银行保持产出和价格稳定。
因此,货币政策遵循泰勒规则,经济就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增长状态,如果政策利率长期偏离规则利率水平,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就可能反受其害。
泰勒准则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名义利率。
对均衡利率的估算提出了三种方法,计量经济滤波法、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法、宏观数量经济模型法。
文章中使用宏观数量经济模型法来计算。
均衡汇率的概念最早由凯恩斯在1935年提出,Nurkes(1945)从实际汇率角度明确提出均衡汇率的概念,将均衡汇率定义为内部充分就业与外部收支平衡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汇率。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第3章
第3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3.1 考点难点归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关系如下:产品市场总产出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利率上升,进而影响投资支出。
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就是认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不是相互独立的,货币对经济非中性。
1.投资的决定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
在西方国家,人们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都被说成投资,但在经济学中,这些都不能算是投资,而只是资产权的转移。
决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因素有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
投资被视为外生变量参与总需求的决定,但一项投资是否可行,首先要对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
由于用于投资的资金多半来源于外借,利息可视为其成本,而预期利润率可视作收益。
当前者小于后者时,投资是可行的,当投资预期利润率固定时,投资需求就与利率成反向变动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投资函数,可写作)(r I I =。
一般而言,假定投资需求与利率存在线性关系,即dr e I -=。
其中,e 为自主投资,d 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
2.资本边际效率及资本边际效率曲线资本边际效率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它可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的预期利润率,其公式为n i i ni r J r R R )1()1(1+++=∑=。
R 代表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i R 代表使用期内各年份的预期收益,J 代表资本品在第n 年年末的处置残值,r 代表资本边际效率。
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曲线由左上向右倾斜,表示资本边际效率之值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将曲线上各资本边际效率之值与利息率作比较,即可得均衡投资量。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利率水平决定理论
• 1.资本供给来自于社会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 他们认为,储蓄取决于人们对消费的时间偏好。不同的人对消费的时
间偏好不同,有的人偏好当期消费,有的人则偏好未来消费。 • 古典理论假定个人对当期消费有着特别的偏好,因此,鼓励个人和家
庭多储蓄的唯一途径就是对人们牺牲当期消费予以补偿,这种补偿就 是利息。也就是说,利息的支付是对等待或者延期消费的报酬。利率 越高,意味着对这种等待的补偿也就越多,储蓄也会相应增加。 • 由此得出:一般情况下,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2
古典利率理论
• 2.资本需求来自于社会投资,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 他们认为,各个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一般会考虑两个因素,
4
古典利率理论
• 批评: – 忽略了除储蓄和投资以外的其他因素,如货 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 –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储蓄的主要决定 因素,可是今天的经济学家却发现,收入是 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 –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对资金的需求主要来自 于工商业企业的投资,然而,如今消费者和 政府都是重要的资金需求者,同样对资金供 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6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2.利率由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所决定 货币供给曲线:凯恩斯认为,在现代经济体系里,货币供给基本上
为一国的中央银行所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中央银行在决定货 币供给量的多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公众福利,而不是利 率水平的高低。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不受利率影响的垂线。 • 货币需求曲线:凯恩斯认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利率上升,相对于 债券来说,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下降,货币需求减少。按照机会成本 的逻辑,货币需求与利率呈负相关性。因此,货币需求曲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 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时决定均衡利率水平 • 当利率高于均衡利率水平时,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资金盈余部 门将会用手中多余的货币购买债券,导致债券价格升高,促使利率 下降并向均衡利率方向移动;反之,当利率低于均衡利率水平时, 投资者会反向操作,利率同样会重新向均衡利率方向移动。
《均衡利率的决定》课件
调整再贴现率:通过 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 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 ,从而影响利率
调整基准利率:通 过调整基准利率来 影响市场利率,从 而影响均衡利率
均衡利率: 市场供求关 系达到平衡 时的利率水 平
投资决策: 根据均衡利 率选择合适 的投资项目
风险评估: 考虑利率变 动对投资项 目的影响
收益预期: 根据均衡利 率预测投资 项目的政政策来调节利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对利率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经济扩张和收缩阶段
国际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和汇率变 动对利率的影响
均衡利率的决定因 素
货币需求:影响因素包括收入、利 率、价格水平等
供求平衡:当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 给时,达到均衡利率
投资组合: 根据均衡利 率调整投资 组合,降低 风险,提高 收益
添加项标题
确定融资需求: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确定融资规 模和期限
添加项标题
选择融资方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利率,选择合适的 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
添加项标题
实施融资决策:按照融资计划,与金融机构进行谈判和合作, 确保融资顺利进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货币供给:影响因素包括央行货币 政策、银行信贷等
利率调整: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 响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 均衡利率
利率:影响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均衡利率 投资者: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影响均衡利率 企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影响均衡利率 政府: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均衡利率
均衡利率的决定
汇报人:
目录
货币银行学 第2章第5节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1.平均利润率 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利润的一部分。 利率受制于利润率。利润率有平均化的趋势。 利率受制于平均利润率。
2.银行成本 借贷资金的成本、经营的所有费用
(三)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1、利息本质:所谓利息,乃是在一特定时期以内,放弃 周转灵活性之报酬。
2、利率的决定因素
货币供给(外生变量,
与利率无关)
i
货币需求(与利率负
相关),强调货币因
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3、利率对产出的作用 MS i I GDP
Ms A
B
Md M
(三四)新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主要观点:利率是由货币方面的因素与实物方面的因素共 同决定,即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所决定的。
实利息负担减少
4.中央银行政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影响可贷资金供求
5.商业周期 利率的顺周期特征
6.借贷资金供求状况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资金的价格——利率决定于
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供大于求:利率下降 供不应求:利率上升
7.政府预算赤字 一种观点:预算赤字增加导致利率水平上升 另一种观点:对美国而言,资金供给是无穷大,预算赤 字对利率水平没有影响
第五节 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本节要点
马克思利率理论 古典学派利率理论 凯恩斯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一、利率理论 (一)马克思利率理论 利息本质: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率决定基本因素:平均利润率 利率影响因素:供求关系 利率受借贷资本供求影响在零与平均利
i
第15章.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
金 融 学 原 理
违约风险也称信用风险,即指借款者到期时不
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 。 违约风险越高,对该债券的需求会减少,从而 使该债券的价格下跌,利率上升。 违约风险越低,对该债券的需求会增加,从而 使该债券的价格上升,利率下降。
金 融 学 原 理
甲公司债券价格 (上升) D1c P1c P2c
Ls = S + △ Ms Ld = I + △ Md Ls = Ld
i
M
d
M
s
Fs
S
Fd
I
6
金 融 学 原 理
50
70
120
140
190
1. 2. 3.
4.
5. 6.
社会平均利润率 借贷资本供求状况 产业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指数 国家经济政策 国际利率水平
金 融 学 原 理
金 融 学 原 理
金 融 学 原 理
金 融 学 原 理
一、利率决定理论
1.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的总特征
理论总特征:以经济在自由竞争中能够 自动达到均衡为基础,强调的是自然利 率,即实物利率,并且认为通过利率的 自动调节能够使经济趋于并最终达到充 分就业状态下的稳定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 率的减函数,利率由投资和储蓄共同决定。
收入:收入的提高-财富增加-对货币作为财
富储藏的手段的需求增加,收入的提高-对货 币作为交易媒介的手段的需求增加-货币需求 曲线右移,均衡利率上升。
价格水平:价格水平上升-同样名义货币的实
际价值会下降,它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就要 比涨价前所能购买的少。为了使所持实际货币 余额不致因价格水平的上涨而减少,人们就会 持有更多的名义货币量。因此价格水平上升时, 对名义货币需求会增加,从而使货币需求曲线 向右移动,利率上升。
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倡导者:罗伯逊,俄林,林达尔,米尔达尔 基本观点: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的。 主要内容: 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投资需 求,赤字需求,家庭需求。用公式表示为:S+△MD。 可贷资金的供给也有三个构成要素:家庭、企 业和政府的储蓄,实际资本流入,货币供给增加。 用公式表示为: S+△MS 可贷资金的需求函数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可贷 资金的供给函数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可贷资金供求 均衡决定均衡利率。
r
∆Md1 ∆Md0
∆Ms I
S1
`
Fd
S0
Fs
E
0
M
四、IS-LM曲线模型的利率理 论
倡导者:希克斯,汉森 基本观点:利率是由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 到均衡时决定的。 主要内容: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均衡的国民收入取决于 总支出,总支出中的投资支出又取决于利率,而 利率取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需求中由 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又是收入的 增函数。可见,利率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相互决定 的关系,利率与收入是同时决定的。(续)
r
M1
M2
பைடு நூலகம்
r2 r0 r1 r3
L=L1+L2
货币量
理论特点: 1、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与实际因素无关; 2、货币可以影响实际经济活动,但有个条件: 货币供求变化首先必须能够影响到利率,在这 个前提下,货币供求才能通过利率影响实际经 济活动;否则,就会出现“流动性陷阱”,即 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储存起来, 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
注: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 r r2 r0 r1 S S’ I I’ I,S S,I(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投资倾向)
从理论上说利率的水平是怎样决定的主要有哪些论点?
从理论上说利率的水平是怎样决定的主要有哪些论点?篇一:金融学考试题目答案2.外汇储备少了,缺乏调节国际收支的力量;外汇储备多了,则意味着自己的财富被别人占用。
你认为能否找到一个理想的均衡点并有可能持续地保持之?(1)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是调节国际收支和市场总供求的重要手段,但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
这主要是因为:①外汇储备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给量,可能增加对货币均衡的压力。
②外汇储备过大,等于相应的资金“溢出”,对于资金短缺的国家来说是不合算的。
③外汇储备还可能由于外币汇率贬值而在短期内蒙受巨大损失。
(2)适度外汇储备水平。
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对外开放的程度、对外信誉和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能力、外债的还本付息以及国家通过调整国内外经济和外汇管理来影响国际收支的有效程度等因素。
对外汇储备的管理:①要考虑资金安全;②要考虑保持流动性,即保证储备资产能够灵活兑现,以备随时运用;③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资产多样化的原则,应把一部分资产投资于稳定成长的证券上,以获取收益3. 管制利率的弊端主要有哪些?你对推进这一改革的必要性是如何理解的?答:(1)利率管制有下述几个弊端:①导致利息负担与收益的扭曲。
②导致信贷配给制。
③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本产出比率。
④降低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⑤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⑥黑市盛行。
⑦导致整体经济的不稳定。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①通过国际视角利率市场化的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比较,已经证明利率市场化在实现内外均衡、保证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已被世界国所采用。
②从加入WTO 的角度看。
中国加入WTO 后,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为适应新的形势,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走向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③从外汇管理的角度看。
不失时机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缩小本外币利率差额的同时,也会减轻实施外汇管制的政策压力,使得积极稳妥地放开更多的本外币沟通的渠道成为可能。
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摘要:利率是货币金融理论的基础概念,也是连接货币因素与实际经济因素的中介变量,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很多,西方各种利率理论中也论述了很多方面,本文主要基于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和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就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影响做简要论述,并且结合我国近年来利率的变化进行相应讨论,从而提出了我国在利率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利率;储蓄;投资一、利率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利率,作为一国的经济杠杆,对于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从宏观方面来讲,利率不仅可以调节社会资本供给,也可以调节社会投资。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掌控部门,通过调节利率高低从而正确的引导社会资本的流动方向。
从微观方面来讲,利率的高低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利率过高或者过低对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
过高的利率会抑制投资,阻碍经济的发展;利率水平过低,又不利于发挥利率对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所以只有适当的利率水平才能使利率在一国的经济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调节作用。
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影响利率的因素,包括:储蓄、投资、货币供给与需求等,本文将从居民储蓄与利率的关系来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对于我国利率的影响。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利率决定理论(一)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共同决定的,取决于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的均衡点。
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利率提高,投资额下降;利率降低,投资额上升。
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利率越高,储蓄额越大;利率越低,储蓄额越少。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储蓄代表资本的供给,投资代表资本的需求,利率代表借用资本的价格,从而资本的供求决定的利率的水平,如图: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按照这一理论,只要利率是灵活变动的,它就和商品的价格一样,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使储蓄和投资趋于一致。
因此,经济就不会出现长期的供求失衡,它将自动趋于一致。
《金融学原理》15.利率的决定
融 学 原 理
不同期限的债券的回报率之间之所以有所 差异,是由不同期限债券的供求差异所决 定的。一般来说,投资者更偏好期限较短、 风险较小的债券,所以,对短期债券的需 求会较长期债券的需求更大。短期债券的 价格会高于长期债券的价格,因此,它的 利率也比长期债券的利率低。
庞巴维克“时差利息论”; 费雪则认为,利息产生于现在物品与将来
物品交换的贴水,它是由主观因素和客观 因素共同决定的。
马歇尔认为,利率是人们等待(储蓄)的报酬,它由资本 的供求决定,资本供给(储蓄),与利率同向变化,资本 需求(投资),与利率反向变化。当投资大于储蓄时,资 本供不应求,利率就会上升;反之,当储蓄大于投资,资 本供过于求时,利率就会下降。储蓄与投资这两大因素的 交互作用决定了利率的水平。
金 融 学 原 理
15.3-3、期限选择与流动性升水理论
金 融 学 原 理
期限选择理论
期限选择理论认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该种债 券到期之前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加上该种债 券随供求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期限升水。
同预期假说一样,期限选择理论也假定不同期限 的债券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这样,一种债券 回报率的变化会对其他期限债券的回报率产生较 大的影响。
i利率
政府债券价格
(上升) D1c
Sc (上升) (上升)
D1t
St
P1c
i1c
i2t P2t
P2c
i2c
P1 t
D2t
D2c
风险溢价
金 融 学 原 理
利率 (上升)
i2t
i1t
15.2-2、流动性风险
金 融 学 原 理
流动性风险对利率的影响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宏观经济的正常运⾏不仅要以产品市场的均衡为条件,也要以货币市场的均衡为前提。
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的定义是根据它的功能作出的。
在经济⽣活中,货币主要有四种功能,即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作为财富储藏⼿段的功能、作为核算单位的功能和作为延期⽀付⼿段的功能。
在货币的这四种功能中,最主要的功能是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其他功能都可以被看作是这⼀功能的延伸。
在经济学中,货币是被定义为在银⾏体系外流通的通货(包括纸币和硬币)以及在商业银⾏的活期存款(⽀票帐户存款),通常M1⽤来表⽰。
其中,通货是指未被银⾏持有的纸币和硬币;活期存款是指存⼊银⾏和其他⾦融机构的能够随时提取或开出⽀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银⾏存款,因此也被称为⽀票存款。
通货和活期存款具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它们都是被普遍接受的交易⼯具,因此货币也被称为交易货币(transaction money);第⼆,它们的收益率都很低或者等于零。
除交易货币外,还有⼀个被称作⼴义货币(broad money)或资产货币(asset money)的货币。
⼴义货币通常⽤M2来表⽰。
在M2中,除了包括M1外,还包括准货币(near money),即银⾏储蓄帐户上的存款、由证券交易经纪⼈经营的货币市场共同基⾦帐户存款、由商业银⾏经营的货币市场存款帐户中的存款等。
准货币的特点是,它们不能在所有的购买⾏为中充当交易媒介,但却可以在短期内不受损失地转换成现⾦,同时,与交易货币相⽐,它们都有⼀定的或较⾼的收益率。
货币需求也被称为流动偏好,是指⼈们出于某些动机所持有的货币数量。
既然货币没有收益或收益率很低,为什么⼈们还会存在对货币的需求即存在对货币的偏好呢?这是因为,在经济⽣活中,⼈们存在着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与此相联系,也就存在着三种货币需求,即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第一章G D P核算与总量关系1、简要说明名义G D P与实际G D P、G D P与G N P的差别。
答:名义G D 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 D P 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 D P与实际G D P 是以那年的为基期计算价格的区主要别;实际G D P=名义G D P/G D P折算指数两者区别主要是计算价格的基期不同。
G D 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国内外资源(要素)在国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 N P是指国民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国民拥有的要素在国内外生产的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 D P和D N P的区别主要是利用的生产要素的区别。
2、为什么支出法G D P中的政府支出部分是政府购买而不是政府总支出,国外部门支出部分是净出口而不是总出口,收入法G D P中的政府税收部分是净税收而不是总税收,居民个人收入部分是个人可支配收入而不是个人收入?答:因为在支出法中G D P=C+I+G+N X,而政府的总支出=政府支出+政府转移支付,而政府转移支付时计算在居民消费中的,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因为净出口=总出口-进口;出口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而从外国进口的货物并不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只是外国生产的一部分,已经被计入本国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
如果我们计算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时不把进口减去,就会把外国生产的G D P计算成本国的G D P。
因为收入法G D P=C+S+N T,净税收=总税收-政府转移支付,而转移支付已经算入了居民消费中。
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D P I)=个人收入(P I)-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而个人所得税以算入政府税收中了。
3、为什么国内私人总投资包括居民住房构建投资?为什么“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是错误的?为什么“去年建成但在今年才卖出的住房总价值都不能计入今年的G D P”这句话是错误的?4、答:居民住房即当年建造的为私人所购买和使用的房屋总值,被列为投资的一部分,是由于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能提供服务。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要点:利率决定理论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要点:利率决定理论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知识要点:利率决定理论导语:利率(Interest Rates)或称利息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
那么利率决定理论的内容你知道吗?一、利率的风险结构债权工具的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却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到期期限相同的债权工具利率不同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因素。
(1)违约风险:即债务人无法依约付息或偿还本金的风险,它影响着各类债权工具的利率水平。
①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最低,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相对较高。
②信用等级较高的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低于普通公司债券的违约风险。
一般来说,债券违约风险越大,其利率越高。
(2)流动性流动性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
它反映的是投资时间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①国债的流动性强于公司债券。
②期限较长的债券,流动性差。
流动性差的债券风险大,利率水平相对就高;流动性强的债券,利率低。
(3)所得税因素同等条件下,免税的债券利率低。
在我国国债是免税的,利率相对较低。
在美国市政债券违约风险高于国债,流动性低于国债,但其免税,所以长期以来市政债券利率低于国债利率。
违约风险越大、流动性越差、无免税债券的利率越高。
反之亦反。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1.含义:债券的期限和收益率在某一既定时间存在的关系就称为利率的期限结构(假设具有相同的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因素),表示这种关系的曲线通常称为收益曲线。
利率期限结构主要讨论金融产品到期时的收益与到期期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变化。
2.收益曲线的表现形态:正常的收益率曲线,即常态曲线,表现有价证券期限与利率正相关(教材P20图a)。
颠倒的收益率曲线,指有价证券期限与利率呈负相关相系(教材P20图b)。
一般来说,随着利率水平上升,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差会越来越小,甚至变负。
也就是说,当平均利率水平较高时,收益曲线为水平的(有时甚至是向下倾斜的)(教材P20图b),当利率较低时,收益率曲线通常较陡(教材P20图a)。
货币市场的均衡及利率的决定_宏观经济学(微课版)_[共4页]
49 货币、货币市场均衡和利率的决定第三章第三节货币市场的均衡及利率的决定在现代生活中,利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利率是如何被决定的呢?一、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均衡是指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状态。
货币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就如同商品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一样。
要强调的一点,此处的货币供给是指M 1层次的货币供给。
通过前面对于货币供给的分析可知,中央银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
现实中,货币供应量也确实是由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的,所以可以将货币供给视为外生变量,用M s 表示,在图3-2中表示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当货币市场实现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即有:s d M M =此处的M s 和M d 代表没有考虑价格因素的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名义货币需求量。
如果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即有:s d M M ky hr P P==− 当实际的货币供求相等时,同时也决定了均衡利率水平。
如图3-2所示,纵轴表示利率r ,横轴表示实际的货币供给量或货币需求量M 。
货币供给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s M P,当价格和国民收入一定时,货币需求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L 。
当利率为r 0时,满足s M L P=的条件,货币市场实现均衡。
如果利率为r 1,那么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量会发生变动,在图中就会增加到A 点对应的货币需求量m 1。
而货币供应量依然在m 0水平,所以此处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人们倾向于卖出有价证券,增加货币持有量,从而导致利率上升。
利率水平上升导致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所以又会逐步促使人们减少货币需求量,即使货币需求从A 点开始向E 点移动,直到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人们不再需要持有更多的货币。
当利率处于r 2水平,则刚好是相反的情况。
货币市场的均衡。
债券收益率的均衡利率
债券收益率的均衡利率
债券收益率的均衡利率是金融市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无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愿意接受的债券收益率水平,使得资金在债券市场和其他投资市场之间达到平衡流动。
这一利率水平通常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通胀预期等。
在无风险利率方面,它代表了投资者在无风险资产上所能获得的最低收益率。
在实际情况中,通常将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视为无风险利率,因为它们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投资。
风险溢价则是投资者为承担额外风险所要求的补偿。
不同类型的债券具有不同的风险水平,因此其收益率也会相应调整。
企业债券相比政府债券具有更高的信用风险,因此其收益率通常包含更高的风险溢价。
通胀预期也是影响均衡利率的重要因素。
当市场预期未来通胀率上升时,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收益率以补偿潜在的购买力损失。
因此,通胀预期上升时,均衡利率也会相应上升。
总的来说,债券收益率的均衡利率是金融市场中资金流动的平衡点。
它反映了投资者在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之间的权衡取舍,以及市场对未来通胀和经济状况的预期。
在投资决策中,了解均衡利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超调与经济周期波动
超调与经济周期波动在经济领域,超调指的是经济活动在短期内超过其长期均衡水平,导致经济周期波动。
这种超过长期均衡的波动常常引起市场的不稳定和财务风险,对经济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超调现象的出现往往源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人们的短期预期。
当市场预期未来会有盈利增长或经济扩张时,人们往往会更加乐观,投资和消费增加,导致经济活动超调。
相反,当市场预期未来将有经济衰退或下滑时,人们会更谨慎,投资和消费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超调。
经济周期波动通常会经历四个阶段:扩张、峰值、衰退和底部。
在扩张期,经济活动超过了长期均衡,企业利润增长,就业率提高,经济增长。
“好景不长”,经济活动逐渐趋于过热,出现了峰值期。
此时,超调现象开始显现,企业需求下降,市场预期改变,信心下滑。
随后,经济进入衰退期,产出下降,就业率下降,消费和投资减少。
最终,经济触及底部,新的增长动力正在酝酿,经济活动开始恢复。
超调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过程。
当经济活动超调时,市场可能会产生泡沫,并形成系统性风险。
泡沫经济的崩溃对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和金融机构的健康状况造成了威胁。
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引发的,波及到了整个金融系统。
然而,超调现象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来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
政府和央行可以采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实施反周期调节。
在经济过热时,通过提高利率和限制信贷,可以抑制投资和消费,减少超调现象。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增加支出,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以促进经济的复苏。
此外,监管机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和监控,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抵御能力,减少金融市场的震荡和不稳定性。
监管机构的有效运作不仅可以避免超调现象,还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超调与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一问题,对于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均衡利率的名词解释
均衡利率的名词解释在金融领域中,均衡利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市场上各种借贷交易中的利率水平,能够平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利益,从而实现市场的均衡状态。
均衡利率的确定涉及到多个因素,其中包括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均衡利率与市场供求关系密切相关。
当市场借贷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会上升,以降低需求量,同时提高供给量。
相反,当市场借贷供给大于需求时,利率会下降,以刺激借款需求。
这种供求关系的调节可以使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状态,从而体现均衡利率的存在。
其次,货币政策是影响均衡利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
当经济增长过快时,央行通常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水平,以抑制通货膨胀。
相反,当经济增长疲弱或面临衰退时,央行通常会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水平,以刺激经济活动。
这样的货币政策调整可以影响到均衡利率的形成和变动。
此外,经济发展状况也会对均衡利率产生影响。
在经济繁荣的时期,投资和消费需求相对较高,企业借贷需求也会提高,导致利率上升。
而经济下行时,投资和消费需求相对疲软,企业借贷需求减少,利率可能会下降。
因此,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也是影响均衡利率的因素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均衡利率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动的。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货币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都会对均衡利率产生影响,使其随时保持适应市场需要的水平。
在现实中,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常常关注市场的均衡利率,以便进行决策和规划。
借款方通常希望能够获得更低的利率,以减少借贷成本,而出借方则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利率,以提高收益。
因此,均衡利率的确定不仅影响到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也对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总而言之,均衡利率是市场借贷交易中的利率水平,能够平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利益,实现市场的均衡状态。
其形成与市场供求关系、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均衡利率名词解释
均衡利率名词解释
均衡利率是指金融市场上所有投资者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利率水平,它是金融市场上利率曲线的均衡点。
均衡利率通常是由政府或金融机构通过调节供求关系等手段来影响的。
在均衡利率下,投资者会更倾向于投资于安全、稳定、回报较高的资产,以期望获得更高的收益。
然而,在实际市场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均衡利率可能并不总是能够实现。
例如,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市场需要更多的投资和借贷,导致利率下降,从而使得均衡利率向低的方向发展。
反之,当经济处于不景气时期,市场会更倾向于借贷,导致利率上升,从而使得均衡利率向高的方向发展。
除了政府或金融机构的调节外,均衡利率还会受到市场自身的调节。
例如,
当投资者意识到均衡利率已经下降时,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借贷,导致利率下降,从而使得均衡利率向均衡点回归。
此外,当投资者认为当前市场利率过高时,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投资于其他领域,导致市场利率下降,从而使得均衡利率向均衡
点回归。
均衡利率是金融市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决定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方向。
政府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调节均衡利率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均衡利率来影响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超过均衡水平的原因
利率是指借贷资金所支付的利息费用,其水平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当市场利
率超过均衡水平时,意味着借贷利息的成本高于市场正常水平。
以下是造成利率超过均衡水平的一些主要原因。
1. 需求上升:当借款需求大于可供应的资金时,利率可能会上升。
这种情况通
常出现在经济增长迅速、投资需求增加的情况下。
企业和个人可能需要借款进行扩张、投资或消费,推动利率上升。
2. 央行政策调控: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影响利率水平。
央行可能通过加息
来控制通货膨胀,这将使得市场利率上升。
此外,央行还可以通过其他货币工具来引导市场利率。
3. 供给短缺:资金供给不足时,利率可能会上升。
这可能是由于金融机构限制
了借贷条件或者资本市场上出现供应压力。
此时,借款人面临竞争,导致利率上升。
4. 通货膨胀预期:当人们预计通货膨胀将增加时,他们可能希望保护自己的购
买力。
为了抵消通胀带来的负面影响,借款人会要求更高的利率来保护投资。
这种预期可能会推高市场利率。
5. 外部影响:国际利率水平的变化、汇率波动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都可能
影响国内利率。
如果国际利率上升,可能会对国内利率产生压力。
利率超过均衡水平带来的影响可以是财务成本增加,借款成本上升,投资活动
减少,经济增长放缓等。
因此,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需要密切关注利率水平,采取相应措施来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