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化危害分析
教育行政化的弊端
教育行政化的弊端第一篇:教育行政化的弊端教育行政化的弊端—大学教育行政化弊端什么叫教育行政化,说白了,就是教育官化、教育权力化。
教育中的一切,不是教育自己说了算,而是教育之外的行政官员说了算,因为他们握有掌管教育资源的权力。
就这次拜年通知,它的要求对象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大学;通知的口吻完全是指令式的,就是在下达任务。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部和所有这些学校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行政意义上的上下属。
下级服从上级,固然是行政领域中的铁定规律;但,行政的归行政,教育的归教育,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领域。
教育领域不是要服从,而是要自主。
如果没有自由与自主,大学就不会有它的灵魂。
大学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曾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但这一体制本身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今天这一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障碍。
由于没有反映教育的本质性要求和特征,没有体现教育的专业性、自主性品质和精神主旨,现行教育制度缺乏内在的合法性及相应的权威。
以其规范的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理性方向,成为简单化、片面化的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显示了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
针对争论数月的高校“去行政化”的教育改革,中央政府一锤定音,高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教育部长袁贵仁透露,高校改革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的模式。
他认为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一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高校的校领导是有行政级别的。
本科院校的党委书记与校长为正局(厅)级,专科院校的书记、校长则为副局(厅)级。
进入21世纪之后,为加强对高校的管理,位列985高校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级干部,出现了所谓的“副部级大学”。
这一情况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弊病。
由于高校领导是由上级主管部门选拔、由中央部门任命的,高校领导的选拔权、任命权、考核权、评价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是当前高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其背景主要包括高校规模日益扩大、学生人数增加和管理难度加大等因素。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高校的管理需求。
行政化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管理中存在一些行政化倾向,即过分依赖行政手段来解决管理问题,导致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学生参与管理权利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校管理中的一大症结,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寻找合适的对策来解决。
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习体验,也影响着整个高校的管理效果和发展方向。
研究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行政化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只有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找准症结所在,才能切实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000字】1.2 问题提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化问题,这不仅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阻碍,同时也影响了高校教育的质量。
行政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学生自治权受到侵犯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制约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研究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行政化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题的提出,旨在深入剖析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为后续的对策建议提供有效的思路与参考。
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可以使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深刻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与严重性,在制定管理政策和教育方针时能够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权益和需求,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与人性化发展。
问题的提出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整个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
【字数:238】1.3 研究意义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行政化问题,有助于全面了解当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为深化管理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探析我国高校行政化的产生、现状及弊端
探析我国高校行政化的产生、现状及弊端【摘要】我国高校行政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对其产生原因、现状、弊端等进行分析。
在高校行政化的背景下,探讨了其定义及研究目的。
产生原因主要包括政府控制加大、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导致高校管理向行政化倾斜。
现状表现为行政权力过度膨胀,教学科研受限等问题。
高校行政化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学术独立受损等方面。
解决途径包括加强院系自主权、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
未来,高校行政化趋势或将加剧,但可通过应对措施如推进校长负责制、加强内部监督等减缓其发展。
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解决高校行政化问题,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行政化、产生原因、现状、弊端分析、危害、解决途径、发展趋势、应对措施、未来展望1. 引言1.1 高校行政化的背景高校行政化的背景是指在高校内部,行政化现象日益凸显,并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高校行政化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科专业的日益细化,高校管理体制逐渐趋于复杂化,行政功能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高校面临着来自政府、社会和学生等各方面的多重压力,导致高校管理机制更加强调效率和规范化,行政化现象也因此逐渐凸显出来。
与此一些高校领导和管理者对于行政化现象的认识和处理不够理性和科学,导致行政力量在高校内部膨胀不已。
了解高校行政化的背景是深入探讨高校行政化现象产生原因和弊端的基础。
1.2 高校行政化的定义高校行政化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在管理和运作中过度偏重行政化、官僚化,而忽视教学、科研等学术职能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学校行政部门职能扩大、行政规模膨胀,行政人员增加,行政体制逐渐复杂,决策权力过度集中在行政管理层面,导致学术自主性受到侵蚀,学术决策被行政因素左右,教学科研活动受到限制,学校内部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高校行政化的定义不仅包括了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职能等方面,更深层次地反映了高校内部制度、文化和价值导向的变异,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高校行政化的原因弊端及对策
高校行政化的原因、弊端及对策投稿信箱:ems9586@ 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高校行政化的原因、弊端及对策(柳曦男1986.10 汉族北京硕士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8)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但是高校权力不断扩大,高校的领导级别不断提高,从而导致高我国高校的官僚化现象日益蔓延,高校越来越像个官府、衙门,不仅有官场的结构,还有官场的文化、官场的行事方式。
行政权力挤压学术权力,使得学术创发能力日渐削弱,学术精神渐渐沦丧。
高校的官僚化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发展的最大阻力。
关键词:高校;行政化;解决措施一高校行政化的表现(一)高校管理人员职级、待遇套用行政机构模式高校本来是一个教育、科研机构,并非行政机构。
但我国(大陆地区)套用行政机构模式定位高校管理人员的职级和待遇。
比如:各高校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高的至副部级,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迄今为止,全国共有副部级高校31 所、一般的高校也是正厅级。
而高校的级别也就是该高校党政一把手的行政级别。
一把手下面的机构设置,也完全是按照行政机关规格:即一般都有处、科等机构和相应级别的管理人员。
高校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也是按照其相应行政级别配给,如校领导一般都配有专车、秘书等。
高校内的学院、系、教研室分别享受不同级别的待遇。
校的党政机关,除了几个自己独有的部门外,基本上也是按照政府的模式设置的,例如党办、组织部、宣传部、监察处、审计处、基建处、保卫处、工会、团委等。
(二)高校领导干部任免方式行政化国际上,高校领导一般都是由高校教职工群体民主选举产生。
但我国高校的校级领导却是由上级主管部门选任,省属高校校级领导干部的任免权由省教育厅掌控,例如,河北大学的校长的任免权掌控在河北省教育厅手中。
部属高校校级领导干部的任免权则由教育部掌控,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校长任免权掌控在教育部手中。
甚至有的地方,地方高校的中层领导干部的任免都得经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审批。
探析我国高校行政化的产生、现状及弊端
探析我国高校行政化的产生、现状及弊端【摘要】我国高校行政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行政化产生原因、现状及弊端,探讨了应对策略和与国外高校行政化的对比。
高校行政化产生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受政府干预、社会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表现为行政管理职能过于强调,影响高校教学科研自主性。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化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行政机构庞大、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高校教学科研不畅。
弊端方面包括降低高校创新力、加重师生负担等。
鉴于此,应加强高校治理体制改革,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效率。
国外高校行政化水平相对较低,更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未来需重视高校自主权保障,促进高校行政化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高校行政化、产生原因、现状、弊端、应对策略、国外对比、影响、未来展望、研究启示。
1. 引言1.1 高校行政化概述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内部行政机构和管理人员规模的快速扩大,以及行政职能在高校日常管理中的过度强调和扩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行政化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高校行政化主要表现在行政机构的庞大化、人员的过度增长、行政成本的不断增加、行政事务的繁杂化等方面。
高校行政化的产生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期,高校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管理环境和竞争压力,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竞争环境,高校不得不加大对行政管理的投入,导致行政化现象逐渐显现。
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干预也是高校行政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府为了保证高校的政治稳定和管理效率,常常会通过各种手段对高校进行行政管理,使得高校内部行政化程度不断加剧。
高校行政化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如何正确理解高校行政化的本质,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促进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校行政化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其对高校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育行政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教育行政化现象的治理
加强教育立法,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加强教育督导,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加强社会监督,建立教育信息公开制度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教育治理经验
应对策略
加强教育立法,明确教育行政权的边界
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竞争力
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干预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加强教育监督,建立教育问责制度
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案例启示
教育行政化现象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教育公平。 教育行政化现象可能抑制教育创新,影响教育质量。 教育行政化现象可能削弱学校自主权,影响学校发展。 教育行政化现象可能损害教师和学生的权益,影响教育生态。 教育行政化现象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教育行政化现象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制定有效应对策略。
教育行政化可能影响教育质量和教 育公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育行政化与政治体制、文化传统 等因素密切相关
国际教育行政化改革趋势:加强教 育自主权,提高教育质量
国际教育行政化的启示
各国教育行政化的程度和特点不同, 需要根据国情选择合适的教育管理 模式。
教育行政化需要注重教育公平,保 障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
推进学校评价制度改革,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教育
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参与 学术研究和专
业发展活动
建立教师评价 体系,激励教 师不断提高自
身素质
提高教师待遇, 吸引优秀人才 投身教育事业
教育行政化现象的案例分 析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泛行政化弊端及对策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泛行政化弊端及对策: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泛行政化弊端及对策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教育思维教育模式已经发展成了以行政权力作为高校支撑点,而以前作为高校发展重点的学术化成果,已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弱化,我国高校已经走上了泛行政化的管理模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泛行政化的管理弊端问题日渐凸显,对学校管理和高校发展造成了障碍,对高校管理猪肚进行改革的呼声高涨。
本文详细探讨了泛行政化的管理制度对高校管理及运行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高校泛行政化管理体制的弊端1.管理缺乏活力。
理论上,我国高校应该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并行。
但是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盛行的“官本位”思想,现今高校的管理方面,行政化的地位较高,各等级制度越发明显,而高校的学术性质不断被削减。
高校主要权利负责人是“校长”和“院长”,其领导地位近年来得到了不断的提升,近年来尤其严重。
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其权利膨胀,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等不良行为,这种情况下,民主行政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民主化的进程。
同时不利于学校形成自由民主的开放性氛围,校方的管理体制程序繁琐、死板、不利于教师团队开展工作。
教师队伍从引进、培训、上岗等均有一系列的程序与规程,且死板不灵活,为引进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更为重要的是,在此情况下,校方对于教师队伍的奖惩制度不够严密,以年资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忽略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缺乏奖励制度,长此以往,使得整个教师团队缺乏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2.“官本位”体制侵占学术领域。
我国“泛行政化”的高校管理机制的形成与我国计划经济的实施密不可分,具有等级森严、死板等特点。
在早期,这种管理形式促进了我国经济与管理的迅速恢复,而随着是时间的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显现。
其不仅仅对高校的管理体制带来了缺乏积极性、死板不灵活、不利于自由民主的校园氛围的培养等问题,其还对高校的学术性成果的性质带来了严重影响。
浅谈教育行政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教育行政化现象导致教育制度缺乏灵活性和创新 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
资源浪费
过度行政干预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教育资 源浪费和配置不合理。
缺乏竞争活力
教育行政化现象削弱了学校之间的竞争活力,降 低了教育质量和效益。
限制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
思想僵化
01
教育行政化现象容易导致学术思想僵化和创新受阻,使教师和
通过选拔具有教育专业背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校长,提高学校管 理水平。
优化组织结构
合理调整学校内部机构设置,明确职责权限,避免行政权力过度 集中。
加强教育资费充足且合理分配 。
优化资源分配
通过制定科学的教育资源分配方案,确保各类学校获得均衡的经费 支持。
研究如何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育治理体系 ,使各方力量能够相互制衡,避免行政权 力过于集中。
教育行政化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教育法律法规建设
针对教育行政化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 出改革建议,推动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学校 在教育中的职责和权利,为解决教育行政 化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学生在学术研究和探索方面缺乏自由度。
阻碍学术发展
02
教育行政化现象限制了学术自由,进而阻碍了学术发展和进步
。
压制创新精神
03
教育行政化现象容易压制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不利于培
养创新型人才。
降低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01
02
03
机会不平等
教育行政化现象容易导致 教育机会不平等,使部分 学生和教师失去公平竞争 的机会。
教育机构官僚化严重
行政干预过度
教育机构往往受到过多的行政干 预,导致教育自主权受到限制, 无法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
试论高校行政化的成因、弊端及解决途径
的行政化 。 政府部 门过 多地 以行政方式 干预学 校的工作 , 使
学校 的办学 自主权受 到限制。 二是学校 内部管理 的行政化 。
学 校 的 管 理 人 员 以行 政 权 力 压 制 教 授 的学 术权 力 ,或 者 获
3 . 化使 高校的办学 自主权 受到限制 行政
一
为 了整 齐划 一的管理 和行政权 力行使 的有效性 ,政 府及教 育 主管部 门运用行政手段对教 育事业进行管理 ,以收到行
政命令 能够 得到有效执行 的结 果。这两个方 面决定 了高校
在 建 构 和运 行 上 实 行 行 政 体 制 ,以 遵 循 政 府 或 教 育 行 政 主
学 自主权和 高校学术权 力的弱化 , 而导致 内部 权力失衡 。 进 从逐 步改 变政府 的直接 管理 为间接管理和 高校理顺 学术权力与
行 政 权 力 的 关 系两 个 方 面入 手是 高校 去 行 政 化 的 可 行 性 途 径 。
关键 词 : 高校行政化 ; 自主权 ; 学术权 力
我 国高校 的行 政化 问题 自上世 纪 9 0年代 对建设 现代 大学制度 的探讨 开始 , 就不断受 到非议 , 进人新 世纪后 更是 成为“ 两会 ” 舆论 关注 的重 点话题之一 。 目前 . 高校 的许多 问 题 都与行政化有着直 接的关联 ,高校行政 化已经严重地 影 的内因 ,对利益追逐 的格式 化分配推动着 高校 行政化 的循
2 校 内 部 的 原 因 . 学
以及评估 、 奖等手段 , 评 使政府 行政力量介 入大学管理 的各 个方 面”使高校 围绕政府 的“ , 指挥棒 ” , 转 缺乏 自主性 。 三是
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工作的复杂化,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行政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行政化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过于依赖行政手段、行政化管理方式导致的学生自治意识淡薄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政策、制度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行政化问题存在的原因高校学生管理中出现行政化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过分依赖行政手段来进行管理,忽视了学生自主、主体地位,导致了管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学生自治权的不断退化。
一些学校过分依赖行政手段进行管理。
在现实中,一些学校为了简化管理程序和提高效率,往往会过分倚赖行政手段来进行学生管理。
一些学校会在学生宿舍里安装监控设备,对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监控,以便随时掌握学生的行为和动向。
这种行政手段的使用,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但也使得学生失去了一定的自主权,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民主参与机制。
一些学校在管理决策中,往往缺乏对学生的民主参与机制,学生的意见和诉求很难被充分听取和反映。
这样一来,学生就难以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有些问题和矛盾也难以及时得到解决。
学生自治意识淡薄。
一些学生在长期的行政化管理下,逐渐失去了自主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责任感缺乏,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对策分析为解决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行政化问题,需要从政策、制度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出有效对策。
从政策上加强对学生自治的支持。
学校应该出台一些政策文件,加强对学生自治组织的支持和指导。
学校管理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自治组织,积极支持其发挥作用,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可以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积极的变化。
从制度上完善学生管理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治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浅谈教育行政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2023浅谈教育行政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CATALOGUE目录•引言•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内涵与表现•教育行政化现象的成因分析•应对教育行政化现象的策略探讨•结论与展望01引言背景与意义教育行政化现象对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分配、学术研究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
对此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行政化现象逐渐显现。
研究目的分析教育行政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影响,探讨其应对策略,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践调查等。
研究目的与方法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教育行政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研究多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多从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实践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注重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02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内涵与表现教育行政化现象是指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过于强调行政权力、管理方式和规范,而忽视学术自由、专业自主和学校自主的现象。
教育行政化现象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教育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
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定义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具体表现•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干预过多,学校缺乏自主权和办学特色。
•学校内部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受到限制。
•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方面•教育资源过于向重点学校和城市倾斜,导致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
•学校过于追求规模效应,忽视了对教学质量和教师待遇的投入。
•教育教学方式方面•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创新意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育评价方面•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唯一评价标准,忽视对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师绩效的全面评价。
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危害阻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行政化现象导致教育失去学术自由和专业自主,限制了学校的创新和发展,使教育事业难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行政化问题愈发凸显。
行政化问题不仅制约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更影响到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必须深入分析行政化问题的根源,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行政化问题的表现1. 行政化倾向明显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倾向明显,一些管理工作过于注重程序和表面,而忽略了实质和效果。
一些高校管理者过分追求文件的完备和表面的统一,却忽略了对学生个体的关爱和指导,导致了学生在实际生活和成长中的困惑和迷茫。
2. 规章制度繁琐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规章制度繁琐,一些规定过多、过细,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一些高校的宿舍管理制度过于苛刻,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个人生活,还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使得管理者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执行规定上,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教育工作。
3. 惩罚偏重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惩罚偏重于奖励,一些高校管理者更倾向于通过严厉的处罚来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一些高校对于学生违纪行为采取的是严厉的惩罚,却忽略了对学生背后的动机和原因的探究,使得学生对管理者和制度缺乏信任和认同。
2. 管理者能力不足行政化问题的另一个根源在于管理者能力不足。
一些高校学生管理者缺乏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学生心理和成长的了解,导致了管理工作的片面和僵化。
三、对策分析1. 规章制度精简针对规章制度繁琐的问题,可以从精简规章制度入手,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和约束,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规章制度应更加注重实质和效果,而非过分强调形式和程序,以营造更加宽松和自由的管理氛围。
3. 奖惩并举,做到合理引导针对惩罚偏重的问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奖励和惩罚,并且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和行为动机,做到合理引导和教育,以提高学生对管理者和制度的认同和信任。
高校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高校去行政化利大于弊第一篇:高校去行政化利大于弊高校去行政化利大于弊一,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历史文化背景我国大学行政化现象由来已久,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事实上,自近代大学创建起,行政权力长期充当着大学运行管理的主导力量,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和变革,最终形成了当前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客观现实。
从办学方针看,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清末崇尚“中体西用”,国民党统治时期推行“党化教育”,解放后遵循“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即使在大学自由度较大的清末民初及抗战时期,我国都是将大学视为国家“富国强兵”的工具。
国民党统治时期确定的大学宗旨之一,便是在“党化教育”方针指导下,强调“信仰及服从领袖”。
由此可见,我国大学地位的从属性和大学功能的工具性,以及大学行政化的萌芽并非今天才有。
从权力基础看,官员身份和资源控制是大学行政化的物质前提。
建国后,我们不是把大学视为独立的学术自治体,而是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大学没有了独立性。
从主观认识看,对教育行政化之弊端的认识并不是今天才有。
早在1931年,梁漱溟就曾指出:“要想中国教育有生机,非打破推翻今日官办教育的局面、得一大解放不可,官办教育,教育愈办愈死……中国现在所需要的正是创造。
因中国社会旧日的一切多不适用,近今从西洋直接抄袭过来的又不适用,所以非创造自家所适用的一套新文化不可,政治、经济乃至一切皆然,教育正同一例。
这变断非由官去变,要自由试验而后才变得通。
”从客观效果看,总体上,大学行政化倾向与大学功能表现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
研究表明,我国大学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恰恰是政府对大学不管或管得少、大学行政化色彩较淡的时期。
无论是在大学刚刚起步的清末民初时期,还是在大学相对快速发展的北洋政府时期和民国时期,社会基本上都处于动荡状态;无论是北洋军阀政府还是国民党政府,都在事实上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其意志在全国各个方面还难以“贯彻执行”,从而为大学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
探析我国高校行政化的产生、现状及弊端
探析我国高校行政化的产生、现状及弊端【摘要】本文探析我国高校行政化的产生、现状及弊端。
在引言部分中,对高校行政化的定义、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
在分析了我国高校行政化产生的原因、现状和弊端,以及高校行政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结论部分总结了高校行政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对高校行政化的思考,并探讨了未来高校行政化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我国高校行政化问题的根源和影响,为有效应对高校行政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行政化、产生原因、现状、弊端、影响、应对措施、发展趋势、思考、发展方向1. 引言1.1 高校行政化的定义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内部组织和管理机构不断增加、扩张,行政机构的权力、职能和规模日益膨胀,使得高校的行政管理日益繁重和庞大。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的复杂化,高校行政化现象已经成为高校管理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
高校行政化的定义还包括高校管理体制日益形成官僚化倾向,决策层面越发趋向于形成权威层级结构,管理层面越来越具有正规化、专业化特征,行政机构的规模和层次日益扩大等方面的特征。
高校行政化的定义还体现了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包括资源分配、协调决策、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高校行政化的定义旨在揭示高校行政机构的日益庞大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对高校管理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1.2 高校行政化的背景高校行政化的背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导致了高校治理结构的调整;二是高校规模扩大和专业建设加快,在管理上需要更为规范和专业化;三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面临着更多的外部压力和竞争。
这些因素共同促使高校行政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
1.3 高校行政化的研究意义高校行政化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高校行政化现象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有助于了解高校行政化的动因和规律,为高校管理和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高校行政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高校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教育行政化的弊端
教育行政化的弊端—大学教育行政化弊端什么叫教育行政化,说白了,就是教育官化、教育权力化。
教育中的一切,不是教育自己说了算,而是教育之外的行政官员说了算,因为他们握有掌管教育资源的权力。
就这次拜年通知,它的要求对象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大学;通知的口吻完全是指令式的,就是在下达任务。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部和所有这些学校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行政意义上的上下属。
下级服从上级,固然是行政领域中的铁定规律;但,行政的归行政,教育的归教育,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领域。
教育领域不是要服从,而是要自主。
如果没有自由与自主,大学就不会有它的灵魂。
大学行政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曾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但这一体制本身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今天这一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障碍。
由于没有反映教育的本质性要求和特征,没有体现教育的专业性、自主性品质和精神主旨,现行教育制度缺乏内在的合法性及相应的权威。
以其规范的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理性方向,成为简单化、片面化的教育。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显示了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
针对争论数月的高校“去行政化”的教育改革,中央政府一锤定音,高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教育部长袁贵仁透露,高校改革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的模式。
他认为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一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长期以来,我国公立高校的校领导是有行政级别的。
本科院校的党委书记与校长为正局(厅)级,专科院校的书记、校长则为副局(厅)级。
进入21世纪之后,为加强对高校的管理,位列985高校的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级干部,出现了所谓的“副部级大学”。
这一情况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弊病。
由于高校领导是由上级主管部门选拔、由中央部门任命的,高校领导的选拔权、任命权、考核权、评价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高等教育行政化的表现、危害及成因
不 分 .其行 政化 手段 延伸 到 大学 内部 的各 个方 面 , 将 大 学统 得 过 死 , 权 利 。具 体表 现在 以下 三个方 面 : 1 . 高校 办学 自主权 严重 缺失 目前 我 国是 政府 办 大 学 . 政 府 管 理 大学 , 政府
本 无 自主权 可言 ,使 得大 学成 为政 府 的一 个 部 门 , 政 府 的权 利触 角在大 学 内无 限延伸
2 . 大学 被赋予 行政级别 而且 愈加 强化
我 国在建 国后 实行 的是 全 面行 政体 制 . 学 校也
事 务来管 理【 l 1 亦 即大学 行政 管理 中“ 行政 过度 和滥
用” .从 而使 得 大学学 术权 力边 缘化 .学术 地位 弱 化. 以及 产生 的一 系列 问题
一
不 例外 . 按 照行 政体制 划分行 政级别 “ 文革 ” 后。 明
文 规 定我 国本 科 院校 的党 委 书记 和 校 长 享 受 正厅 局 级待 遇 . 专 科 院校党 委 书记 和校 长享 受 为副 厅局 级 待遇 。 1 9 9 2 年, 中央指定 l 4所 高校 ( 包括 : 北京 大
学、 清华 大学 等 ) 的党 委 书记 、 校长 职务 由中 央直 接
、
高 等 教 育行 政 化 的表 现
从 目前 高等 教育 运行 的状 况 . 并 借 用 教育 部部
长 袁贵 仁 的话 . 高等教 育行 政化 倾 向表 现 在两个 方
面: 一 是 政 府对 学 校 管 理 的行 政 化倾 向 ; 二 是学 校 内部管理 的行 政化倾 向[ 2 1
好 的研 究教 育如 何 去 行 政化 , 首 先 必 须从 教 育 行 政 化 的表 现 、 危害、 和 成 因入 手 , 便 于进 一 步 深入 研 究 高等教 育 的 改 革
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行政化管理的现状,指出行政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文关怀。
接着探讨了行政化管理带来的问题,包括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制度僵化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包括加强规范化管理和重视人文关怀与个性发展。
总结了解决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的重要性,并呼吁高校在管理中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文关怀。
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可以引起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共同推动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行政化、问题、对策、规范化管理、人文关怀、个性发展、解决1. 引言1.1 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及对策分析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和对策分析是当前高校管理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行政化是指管理过程中强调规章制度、程序化和事务性,忽视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的倾向。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高校教育环境的质量和氛围。
对高校行政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从高校行政化管理现状、行政化管理带来的问题、应对行政化管理的对策、加强规范化管理和重视人文关怀与个性发展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中行政化问题的全面剖析和思考,我们将提出一系列可行的解决方案,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最终目的是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空间。
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探讨和解决。
2. 正文2.1 高校行政化管理现状高校行政化管理现状在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管理结构层级过多,决策繁琐,导致学生管理中过于依赖规章制度和制度执行,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
高校管理中存在过多的行政干预和过度规范化现象,学生的行为和发展受到过多限制,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育评价权行政化的危害
教育评价权行政化的危害河南省新县职业高中李维明中国教育的确存在问题,这毋庸置疑。
但如果要问出了什么问题,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清楚楚,说得让人人信服。
当所有人都在指责教师的时候,其实教师也很委屈。
身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能有多少主导权呢?课程标准、教材、考纲,这些都是一个教师必须遵从的规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教师还必须服从许许多多行政领导的指导,小到年级主任,大到校长、局长。
但很少有人明白,捆在教师身上的各种行政枷锁,正是中国教育的问题之所在。
在现存的体制下,教师工作的好坏,首先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领导说了算,而这些教育界的行政领导又必须服从地方的行政领导。
所以,最终对教育进行评判的是一些行政官员。
打个比方说,一个县的教育水平怎么样,评价权最终还是掌握在县委县政府手里,实际上,最终还是他们说了算数。
那么,他们怎么评定呢?他们关心的当然是高考和中招成绩,是升学率。
假如高考成绩下滑,分管教育的县领导就要追究教育局长的责任,局长追究校长的责任,校长追究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追究教师。
就是这样的层层追究,迫使教师按照他们的意志行事。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但各级行政领导可等不得,因为他们的任期没有那么长。
因此,追求高考成绩就是最见效的。
正是这种评价权的行政化才最终导致了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根本,才使得教育成了应试教育。
教育评价权的行政化还直接导致教育管理者选拔任用的行政化。
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好与坏,根本的决定因素是校长。
从道理上说,校长必须是教育方面的专家,至少也应该是行家。
但教育管理者选拔与任用的行政化却很难确保这一点。
因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教师,很难确保高考或中招成绩优异。
所以,最终的结局就是,领导教育工作的人,规范教师行为的人,恰恰是那些不按教育规律办事的人。
如此一来,我们的教育怎么能不出问题呢?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全盘否定当今的教育管理者。
教育评价权的行政化还导致教师行为的庸俗化。
既然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学校的领导,那么,那些追求上进的教师就只好另辟蹊径了。
教育官场化,害了谁(转帖)
教育官场化,害了谁(转帖)教育官场化,害了谁(转帖)现如今,教育越来越官场化,其主要表现在:一、官职任命化现如今,学校的校长表面上看都是任命的,实质上很多都是花钱买的。
起始于上个世纪的教育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校长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
这一世界教育上通行的好做法为什么会“桔生淮北”呢?原来校长聘任制的主体在上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在少数人或者说个别人手中,这就难免存在着暗箱操作。
在这种聘任制下聘请的校长,既不公开,也就难公正、难公平了。
他们只对上面负责,教师的建议听不进去,学生和家长的呼声更是置若罔闻。
他们在学校中官气十足,对上点头哈腰,对下颐指气使,俨然土皇帝一个。
结果一批不学无术之徒、投机钻营之徒,整天到上级领导家中投怀送抱,以求谋个一官半职。
只要谋到了一个官职,就是名利双收,风光无限了。
二、校长老板化现如今,学校的书记校长,尤其是规模稍大一点的学校,他们都不带课了,要带也就一两节不在考试范围内的课程,如劳技、健康等。
所以,他们绝大多数的时候不是在学校,而是在外“开会学习”,校外的时间多于校内的时间。
他们练就了一副好歌喉,好舞姿,好酒量……俨然一付大老板的派头。
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有专门的中层干部负责;平时的总结报告、汇报材料都有专门的通讯员代劳。
做得好,功劳是他们的;做得不好,责任是老师的。
三、利益个人化现如今的学校,财务既不公开,也不透明,每年大笔的资金去向不明,有权审计监督的不清楚资金使用情况,随便开一张假发票那是相当相当的容易;清楚资金使用情况的无权审计监督,想管也管不了。
有的学校分工明确,主要领导都分管不同的财务项目。
如校长负责公务帐;后勤主任负责勤工俭学帐;副校长负责收费帐,如补课费、择校费等等;教导主任负责资料费;连政教主任都负责学生管理费。
各人负责各项收入和支出,互不干涉。
他们在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权力中,挥霍着教育本就宝贵的资金,除了公务帐有财务帐外,其余的连帐目都不见得有,因为很多都是见不得阳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行政化危害分析
当今的教育做教师难,当学生苦,难在教师不知道书该怎么教,苦在学生面对无穷无尽的考试整天胆战心惊。
教书读书本是一件开启心智令人聪明愉悦而很享受的美事无奈弄到教师学生都叫苦不迭疼不如生的境地,呜呼痛哉,呜呼哀哉!究其究竟,教育的行政化使然也。
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教育该怎么办,书该怎么教怎么念,没有个规范肯定不行,如是乎必有了上至教育部下至学校里的诸多教育管理者,如是乎便有了无穷无尽不计其数的条条框框。
纵观今日的教育,能师凤毛麟角,能吏铺天盖地。
大凡为师之人,莫不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选定为师之道,注定作茧自缚于师的茧壳之中,学问的不断丰富,道德需尽善尽美,教书需诲人不倦,稍有懈怠,良心不安。
曾几何时,多少人以选定教师职业而兴奋不已,又曾几何时多少教师为改行跳出苦海而四处奔走,个中原委并非全因教师职业的清苦,更多的是做教师难得有为,因为满腔的热情和抱负敌不过捆绑到指头的条条锁链,而这条又粗又长的锁链,正是愈演愈烈已达极致的教育行政化倾向。
面对初入学堂的孩子,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启蒙和教化;面对心智初开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诱导和鼓励; 面对初具学识前途迷茫的学生,教师需要发现潜质激发潜能指点迷经。
凡此种种人皆尽知,由此看来,教育的对象是非常复杂的,教育的功能是多样的,教育的手段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教学是需要自由的,教法也是因人而异和随机应变的。
好的教师懂得,老师随时随地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或者一个肯定一个否定,都会对迷茫和期待中的学生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要么造就一个天才要么扼杀一个天才。
而这一切,依赖的是教师细致入微的洞察能力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今的教育管理者们自视高明,全然不顾教育职业本身特有的特殊性而从自身的政绩观出发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设定许许多多繁琐而教条的限制。
这种限制从备课的时间、地点、项目、教具字数、格式到上课时每个环节、辅导的节次、作业的布置批改都有着教书大全一样细微繁琐的硬性规定和不厌其烦的检查登记。
这些所谓的管理经验、校校攀比、争先创优,谁也不甘落后,管理者们交流吹嘘,日益强化逐级加压,美其名曰常规管理、精细化管理。
教学管理上的道道锁链紧紧的缠裹住教师的手脚,而每一级的管理者们却又处心积虑的向教师和学生要考试成绩―――分数。
多年来,分数这道套在所有师生头上的紧箍咒比国际教育官员和政府官员千遍万遍催命符似地越念越紧,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命运则越来越惨。
在许多县里教育主管部门把每次考试后的成绩算到每个年级每个学科的每个教师和学生头上,在按分数高低逐一排名发到各个学校,又再全县范围内重奖严罚,每考一次,几家欢笑几家哭,大考、中考、小考、月考,逢考必比,逢考必罚,年年狼烟四起,月月乌烟瘴气,教师叫苦连天,学生人人自危。
此种心境,再高明的教师也不管自行其是的搞什么教育创新和提什么素质教育了。
为了争名次得高分许多学校争先恐后挖空心思的挤占教师和学生的休息时间、活动时间,甚至是吃饭时间,连晚上正常的睡眠时间也不放过。
可怜那些长年累月为分数而殊死拼搏的教师,只好不顾一切的透支生命,可怜那些天真活泼的花季少年只好昏头昏脑的做着学习机器而全然忘记了还有自我的存在。
教育行政化是一个现实的存在,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特有的产物,它是全社会浮躁风气主要是各级官员不正确的政绩观,与我国国民对教育不切实际的期望结果相结合而促其泛滥,对这一点,政府是要负主要责任的,指导不当,拨乱反正不力,助长了教育界的这股逆流,当反思的首先应该是我们的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
教育对于社会而言,其终极价值不是分数而是人才。
人才靠教育来培养,教育靠教师来支撑,学校需要教育家来管理而不是政客,学校的工作是不能用指标来衡量和指导的。
我们的社会进入了现代文明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千姿百态的,不是一个模子打造出来的。
我们的教育不走出社会去了解社会的需求、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去开发新的领域和学科,不去培养全新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学校对于社会所承担的功能就会萎缩而被社会淘汰,而这种淘汰常常带来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远的哀痛与悲伤。
对于一个学校、一个教师,其教育过程的价值是针对每一个特定的学生,而对学生的教育是否成功远不是几次考试分数可以测定出来的,高分学生与低分学生哪个更有用,哪个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一些,是社会说了算,不是分数说了算的,而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尽量把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优良潜质发掘出来,使他尽可能多的服务和适应于这个社会。
这样的教育价值,用行政手段管理学校和用考试分数指导教育是搞不出来的。
现代教育就是要面对现代社会,解决现代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教育应该更多一些灵活性和实用性而不是统一性;这样的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是更具挑战性而不是唯命是从;这样的教育需要有有战略眼光和雄才大略的教育家来指导和管理而不是让把政绩当做升官跳板的政客们来操控。
政府对于教育的管理应该是宏观的规范和指导而不是一切包办代替的行政指令和以考定优的评估过程;应
该是服务而不应该是操纵。
人口大国如何才能转化成为人才大国,这是摆在每个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面前的头等大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任何浮躁而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有害的,只有老老实实的面对现实社会,冷静的分析问题,理智的按规律办事,尊重教育家,尊重教师的工作和人格,还教育以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还学生以天真浪漫的天性,教育才有希望,教育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
千百万个教师的智慧和热血一定会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呼唤出千百万充满活力的创新性人才;千百万获得自由自主发展空间的青少年也一定会成长为泱泱大国一展雄风的栋梁之才。
中国教育的希望在改革,改革的关键在去除教育行政化这个“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