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汇总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及概念汇总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及概念汇总第二章预算管理一、目标利润预算方法1.量本利分析法:目标利润= 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一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费用预期目标利润=预测可实现销售×(预期产品售价-预期产品单位成本)-期间费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2.比例预算法:= 产品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费用(1)销售收入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助记:销售收入利润率=目标利润/销售收入(2)成本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助记:成本利润率=目标利润/成本费用(3)投资资本回报率法: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助记:投资资本回报率=目标利润/投资资本平均总额(4)利润增长百分比法: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利润增长百分比)3.上加法: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率)股利分配率=1-留存收益率=1-(新增留存收益/净利润)净利润=本年增增留存收益/(1-股利分配率)= 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二、主要预算的编制4. 销售预算编制:现金收入=本期应当收现+ 收回以前赊销(从后往前推)5. 生产预算的编制: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期未结存量 = 期初结存(上期期末结存)+ 本期增加–本期减少6. 材料采购预算编制:某种材料耗用量(生产需要量)=产品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材料采购现金支出=当期现购支出+支付前期赊购7. 直接人工预算:直接人工小时数=预计生产量(件)×单耗工时(小时)预计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小时数×单位工时工资率8. 制造费用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变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 固定制造费用(-折旧费用)9. 单位生产成本预算: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成本+固定成本)期末结存产品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成本+ 本期产品生产成本- 本期销售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数量×单位产品生产成本10.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变动费用+ 固定费用-不付现费用(折旧费用)11. 专门决策预算:(资本性支出项目,跨年度)12. 现金预算:现金预算由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投放与筹措五部分构现金余缺=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期初现金余额+经营现金收入-经营现金支出-借款支出-资本性支出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现金不足时=负值)+现金筹措(=长短期借款-支付利息)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现金多余时=正值)-现金投放(=偿还、进行、出售短期投资)13. 预计利润表的编制:依据是各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现金预算编制14. 预计资产负债表:依据是各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现金预算和预计利润表进行编制。
财会类专业知识-财务管理学6(成本、收入与分配管理)
理论攻坚-财务管理学6(讲义)第七章成本、收入与分配管理一、成本管理(一)量本利分析概述1.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计算公式: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2.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例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售价为6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24元,固定成本总额100000元,当年产销量20000件。
试计算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率及息税前利润。
【习题演练】1.(单选)甲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6元,固定成本300元,单价10元,目标利润600元,则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为()。
A.200件B.225件C.300件D.100件2.(单选)某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万元,单位售价为90元。
该企业预算年度想要通过该产品实现1050万元的净利润,则年度内至少完成销量()万件。
(企业所得税率为25%,计算结果取整)A.35B.180C.168D.以上都不对(二)产品量本利分析1.保本分析【注意】降低保本销售量应采取的措施:一是降低固定成本总额;二是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三是提高销售单价。
【例2】某企业销售甲产品6000件,单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固定成本为130000元,假定该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销售量为5000件。
要求计算甲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以及保本作业率。
【习题演练】3.(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降低保本点途径的是()。
A.降低固定成本总额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C.提高销售单价D.降低销售单价4.(多选)若企业处于盈亏临界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自考财务管理学00067最全公式整理
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一、一次性收付款项终值和现值的计算1、单利终值:在单利方式下,本金能带来利息,利息必须在提出以后再以本金形式投入才能生利,否则不能生利,单利终值是本利和,就是指若干期以后包括本金和利息的未来价值其中:n PV 为终值,即第n 年末的价值;o PV 为现值,即0年(第1年初)的价值;i 为利率;n 为计算期数。
2、单利现值:就是以后年份收到或付出资金的现在价值,可用倒求本金的方法计算,由终值求现值,叫做折现。
3、复利终值:在复利方式下,本能生利,利息在下期转列为本金与原来的本金一起计息,复利的终值也是本利和。
4、复利现值:也就是以后年份收到或付出资金的现在价值上列公式中的n i )1(+和n i )11+(分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n i PVIF ,和复利现值系数n i PVIF , 二、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年金是指一定期间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采用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租金、利息、保险金、养老金等通常都采取年金的形式。
1、后付年金终值(已知年金A ,求年金终值FV A ),后付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又称为普通年金。
式中n FVA 为年金终值;A 为每次收付款项的金额;i 为利率;t 为每笔收付款项的计息期数;n 为全部年金的计息期数。
公式中的∑=-+nt t i 11)1(称为年金终值系数n i FVIFA ,2、年偿债基金(已知年金终值n FVA ,求年金A )偿债基金是指为了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点清偿某笔债务或聚一定数额资金而必须分次等额提取的存款准备金。
偿债基金的计算也就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
3、后付年金现值(已知年金A ,求年金现值o VA P ),通常为每年投资收益的现值总和,它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得利现值之和。
4、年资本回收额(已知年金现值o PVA 求年金A ),是指在约定的年限内等额回收的初始投入资本额或等额清偿所欠的债务额。
2021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必记公式大全(全册完整版)
2021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必记公式大全(全册完整版)2021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必记公式大全(全册完整版)一、复利现值和终值复利终值公式:F=P×(1+i)^n,即F=P(F/P,i,n)。
其中,(1+i)^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
复利现值公式:P=F×1/(1+i)^n,即P=F(P/F,i,n)。
其中1/(1+i)^n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
结论:1.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
2.复利终值系数(1+i)^n和复利现值系数1/(1+i)^n互为倒数。
二、年金有关的公式:1.普通年金(自第一期期末开始)项目公式系数符号最终公式年偿债基金 F=A(F/A,i,n) A=F/(F/A,i,n) i (1+i)^n-1 n (1+i)^-1(1+i)^-1i (1+i)^n-1 (1+i)^n-1 F=A=(F/A,i,n)年金终值 F=A(n)与普通年金终值互为逆运算普通年金现值 P=A(1-(1+i)^-n)/i P=A(P/A,i,n) i 1-(1+i)^-n i=P/(P/A,i,n)年资本回收额 A=P/(P/A,i,n) A=P(i/(1-(1+i)^-n)) 与普通年金现值互为倒数2.预付年金(自第一期期初开始)1) 预付年金终值具体有两种方法:方法一: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即F=A(F/A,i,n)×(1+i)方法二:F=A[(F/A,i,n+1)-1](期数+1,系数-1)2) 预付年金现值两种方法:方法一:预付年金现值=普通年金现值×(1+i),即P=A(P/A,i,n)×(1+i)方法二:P=A[(P/A,i,n-1)+1](期数-1,系数+1)3.递延年金(间隔若干期,假设题目说从第三年年初开始连续发生5年,由于可以从第二年年末开始发生,那么递延期=2)1) 递延年金终值递延年金的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一样,计算公式如下:F=A(F/A,i,n)。
财务管理学公式
财务管理学公式一、财务分析公式1.固定成本(FC):固定成本指的是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例如租金、工资等。
计算公式如下:FC=TFC-TVC其中,TFC表示总固定成本,TVC表示总可变成本。
2.可变成本(VC):可变成本指的是与产量变动成正比的费用,例如原材料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VC=TVC/Q其中,TVC表示总可变成本,Q表示产量。
3.总成本(TC):总成本是指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总和,计算公式如下:TC=FC+VC4. 盈亏平衡点(Break-even point):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销售数量或销售额。
计算公式如下:Break-even point (in units) = TFC / (P - VC)其中,TFC表示总固定成本,P表示售价,VC表示可变成本。
5. 盈利(Profit):盈利是指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净收入。
计算公式如下:Profit = Total Revenue - Total Costs其中,Total Revenue表示总收入,Total Costs表示总成本。
二、财务评估公式1. 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资本回报率是指投资获得的利润与投资成本之间的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2. 利润率(Profit Margin):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总收入之间的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3. 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 Turnover):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总资产之间的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Total Asset Turnover = Total Revenue / Average Total Assets4. 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年内由应收账款产生的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之间的比率。
计算公式如下: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 Net Credit Sales / Average Accounts Receivable5.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年内由存货产生的销售收入与平均存货之间的比率。
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及例题
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及例题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与例题第二章时间价值与收益风险1.单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资本在若干期以后包括本金和单利利息在内的未来价值。
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F=P+P×n×r=P×(1+n×r)单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I=P×n×r式中:P是现值(本金);F是终值(本利和);I是利息;r是利率;n是计算利息的期数。
某人于20x5年1月1日存入中国建设银行10000元人民币,存期5年,存款年利率为5%,到期本息一次性支付。
则到期单利终值与利息分别为:单利终值=10 000×(1+5×5%)=12 500(元)利息=10 000×5%×5=2 500(元)2.单利现值是指未来在某一时点取得或付出的一笔款项,按一定折现率计算的现在的价值。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某人3年后将为其子女支付留学费用300 000元人民币,20x5年3月5日他将款项一次性存入中国银行,存款年利率为 4.5%。
则此人至少应存款的数额为:3.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的资本按复利计算在若干期以后的本利和。
第n期末:F=P×(1+r)n式中:(1+r)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F/P,r,n)表示。
(可查表)因此,复利终值也可表示为:F=P×(F/P,r,n)某人拟购房一套,开发商提出两个付款方案:方案一,现在一次性付款80万元;方案二,5年后一次性付款100万元。
假如购房所需资金可以从银行贷款取得,若银行贷款利率为7% ,则:方案一 5年后的终值为:F=80×(F/P,7%,5)=80×1.4026=112.208(万元)由于方案一5年后的付款额终值(112.208万元)大于方案二5年后的付款额(100万元),所以选择方案二对购房者更为有利。
4.复利现值是指未来在某一时点取得或付出的一笔款项按复利计算的现在的价值。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收益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公式
{财务管理收益管理}收益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公式二、收益法适用的对象和条件是有收益或者有潜在收益的房地产,如商店、商务办公楼、公寓、旅馆、餐馆、游乐场、影剧院、厂房、农地等房地产三、收益法的操作步骤1.搜集有关房地产收入和费用的资料2.估算潜在毛收入3.估算有效毛收入4.估算运营费用5.估算净收益第二节收益法的计算公式一、最一般的公式n AiV = ∑ --------------i=1 (1+R)i式中: V ─ 收益价格(元,元/m2);A i─ 未来第i年的净收益(元,元/m2); R ─ 资本化率(%);n ─ 未来可获收益的年限(年)。
二、收益年限无限年且其他因素不变的公式V= a/r此公式的假设前提是:⑴ 净 收益每年不变为a; ⑵资本化率大于零为r; ⑶ 收益年限为无限年三、收益年限有限年且其他因素不变的公式V=a/r[1-1/(1+r)n]此公式的假设前提是:⑴净收益每年不变为a;⑵资本化率大于零为r;⑶ 收益年限为有限年n该公式有以下列用途:1.直接用于计算价格2.不同年限价格的换算3.比较不同年限价格的高低4.用于比较法中土地使用年限修正5.其他通过计算可以发现,资本化率越高,接近无限年的价格越快四、净收益在未来的前若干年有变化的公式1. 收益年限无限年的公式n ai aV = ∑ -------------- +-------------i=1 (1+r )i r (1+r ) t 2. 收益年限有限年的公式n a i a 1 V = ∑ -------------- +-------------[1- ----------]i=1 (1+r )i r (1+r ) t (1+r)n-1五、净收益按一定数额递增的公式1.收益年限无限年的公式 V=a/r + b/r22.收益年限有限年的公式 1 nV=(a/r + b/r2)[1- ----- ]-b/r×---- (1+r)n (1+r)n六、净收益按一定数额递减的公式 只有收益年限有限年一种,而且要求收益年限必须小于a/b七、净收益按一定比率递增的公式1.收益年限无限年的公式aV=-------r-g2.收益年限有限年的公式a 1+gV=-------[1-(--------- )n ]八、净收益按一定比率递减的公式1.收益年限无限年的公式aV=-------r+g2.收益年限有限年的公式a 1-gV=-------[1-(--------- )n ]九、预知未来若干年的净收益及若干年后的价格的公式 t aiv t V = ∑ -------------- +------------- i=1 (1+r)i (1+r)t此公式的假设前提是:(1)已知房地产在未来第t年末的价值为V t ;(2)净收益在前t年(含第t年)有变化 第三节 净收益一、净收益的计算公式净收益=潜在毛收入-空置等造成的收入损失-运营费用=有效毛收入-运营费用潜在毛收入、有效毛收入、运营费用、净收益通常以年度计潜在毛收入:是假定房地产在充分利用、无空置状况下可获得的收入有效毛收入:是由潜在毛收入扣除空置、拖欠租金以及其他原因的收入损失后所得的收入运营费用:维持房地产正常生产、经营或使用必须支出的费用及归属于其他资本或经营的收益。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
22、 类 别 静 态 评 价 指 标 指 标 静 态 投 资 回 收 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 抵偿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 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 资回收期(PP )两种形式。 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可分别采取公司法和列表 法 (1) 满足特定条件下的简化公式
内 部 收 益 率
内部收益率(IRR) ,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 收益率。实质上,它是能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 的折现率 IRR 满足下列等式: ∑(NCFt×(P/F,IRR,t) )=0 其中: (1) 逐步测试法:适合于各期现金流入量不相 等的非年金形式。 计算方式是:先估计一个贴现率,用它来计算方案 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说明方案本身的内 含报酬率超过估计的贴现率,应提高贴现率后进一 步测试;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说明方案本身的内含 报酬率低于估计的贴现率;应降低贴现率后进一步 测试。经过多次测试,寻找出使净现值接近于零的 两个贴现率,然后根据内插法即可计算出该方案的 内含报酬率 采取逐步测试法,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口诀是贴现率 差之比等于净现值之比。 (2) 年金法:适合于无筹建期,而且运营期各 年现金净流量相等的情况,符合普通年金 形式,可直接利用年金现值系数表查表来 确定与该年现值系数相邻的两个贴现率, 然后根据内插法即可计算该方案的内含报 酬率。此时的年金现值系数正好等于该方 案的投资回收期。 采用年金现值系数公式,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口诀是 贴现率差之比等于年金现值系数差之比。
1
完整工 业投资 项目
NCFt=-原始投资额(包括:固定资产、无 形资产、开办费、流动资产)
NCFt=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摊 销 摊销:包括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 终结点净现金流量=终结点经营净现金流量+回 收额 回收额: 包括收回的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净残值 收入 Δ NCFS+1-N=Δ 息税前利润×(1 -所得税税率)+ Δ 折旧+Δ 净残值 其中:Δ 折旧=(Δ I-Δ 净残值)/新设备使用年 限 Δ NCF1=Δ 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Δ 折 旧+(旧设备账面净值-变现净收入)×所得税税 率 Δ NCF2-n=Δ 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Δ 折旧+Δ 净残值
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1
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1、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净收入×100%销售净收入,指扣除销售折让、折扣和退货后的销售净额2、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未资产总额)÷2 3、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净利润应以税后利润计算。
4、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未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100%为资本保值,大于100%为资本增值,小于100%为资本贬值。
5、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6、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补充指标)7、速动比率=速动资产/ 流动负债×100%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8、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净额/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100%因赊销资料为商业机密不宜对外公布,故可改用赊销售净收入。
9、应收帐回收率=本期应收帐款回收额/(期初+本期应收帐)×100%;平均应收帐款余额=(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未应收帐款余额)÷2 10、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指产成品)平均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未存货成本)÷2基于战略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09-11-15 15:38【摘要】在知识和信息日趋重要的新经济时期,企业已经全面进入战略经营时代,企业评价的目光投向了战略计划和未来的发展。
但我国目前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不能满足企业的这一需要,为此,本文从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的高度,提出了基于战略的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财务评价问题模式一、当前我国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1、指标体系不完整,已不能全面剖析企业财务状况。
该指标体系由四部分指标组成,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
而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成长性,即成长能力,也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是股份公司,则企业的市场价值,同样是投资者与经营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财务管理学公式整理最全版
财务管理学公式整理最全版1.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该公式用于衡量企业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2.速动比率(Quick Ratio)= (流动资产 - 存货) / 流动负债除去存货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更准确地反映企业支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3.负债比率(Debt Ratio)= 负债总额 / 总资产该公式用于衡量企业资产中被债务所占比例。
4.权益比率(Equity Ratio)= 所有者权益 / 总资产衡量企业资产中被所有者权益所占比例。
5.资本周转率(Asset Turnover)= 销售收入 / 总资产衡量企业每单位投资所能创造的销售额。
6.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销售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表明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
7.资金周转率(Working Capital Turnover)= 销售收入 / 平均营运资金衡量企业每单位营运资金所能创造的销售额。
8.总资产利润率(Return on Assets)= 净利润 / 总资产衡量企业每单位资产能创造的利润。
9.净利润率(Net Profit Margin)= 净利润 / 销售收入衡量企业每单位销售额能创造的利润。
10.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 净利润 / 股东权益衡量企业股东权益的收益能力。
11.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 净利润 / 平均流通股本衡量企业每股股利的收益能力。
12.贴现率(Discount Rate)= (未来现金流量 - 初始投资)/ 初始投资计算投资项目的现值所需的折现率。
13.现金流量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初始投资 + 现金流入- 现金流出衡量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差额。
14.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投资的年均现金流入/ 初始投资衡量投资项目的收益率。
财务管理学公式
一、一般来说,市场利率可用下式表示:R=PR+INFLR+DR+LR+MR式中:PR是纯利率;INFLR是通货膨胀补偿率;DR是违约风险收益率;LR是流动性风险收益率;MR是期限性风险收益率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F=P+P×n×r=P×(1+n×r)单利利息的计算公式为:I=P×n×r式中:P是现值(本金);F是终值(本利和);I是利息;r是利率;n是计算利息的期数。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1.复利终值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F/P,r,n)表示。
(可查表)因此,复利终值也可表示为:F=P×(F/P,r,n)2.复利现值根据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互为逆运算):式中:称为复利现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现值,用符号(P/F,r,n)表示。
(可查表)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也可以表示为:P=F×(P/F,r,n)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年金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每次收付金额相等;二是时间间隔相同。
即年金是在一定时期内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发生一次收款(或付款)的业务,各期发生的收付款项在数额上必须相等。
(识记)保险费、养老金、租金、等额分期收款、等额分期付款、零存整取或整存零取储蓄。
按每次收付款发生的时点不同,年金可分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四种形式普通年金终值式中:记为(F/A,r,n)。
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表示为:普通年金现值,整理上式,可得:式中:记为(P/A,r,n)。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2.即付年金现值P=A*(P/A,r,n)*(1+r)或即付年金终值,各期期初等额系列收付款的复利终值之和。
用公式表示为:或3.递延年金递延年金是指距今若干期以后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
递延年金现值,P=A*(P/A,r,n)*(P/F,r,m)或递延年金终值,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终值相同,与递延期长短无关。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整理汇总(超全,附带公式解读)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一、基本的财务比率(一)变现能力比率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二)资产管理比率1、营业周期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三)负债比率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2、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3、有形净值债务率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1)长期租赁(2)担保责任(3)或有项目(四)盈利能力比率1、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2、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3、资产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4、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1、权益乘数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2、权益净利率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1、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2、市盈率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3、每股股利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4、股票获利率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5、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1÷股利支付率7、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8、市净率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三)现金流量分析1、流动性分析(1)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2)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3)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1)销售现金比率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100%3、财务弹性分析(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和÷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每股现金股利第三章财务预测与计划一、财务预测的步骤1、销售预测财务预测的起点是销售预测。
自考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汇总
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1.复利终值-P48 ()n n i PV FV +⨯=10 2.复利现值-P48 ()n n i FV PV +⨯=11复利终值系数: 复利现值系数: 3.后付年金终值-P50 ★★★年金终值系数: 4.年偿债基金已知年金终值,求年金A-P52偿债基金系数:5.后付年金现值-P53 ★★★年金现值系数:6.年资本回收额已知年金现值,求年金A-P54 资本回收系数:7.先付年金终值-P56 ★★★ 公式⑴公式⑵ 8.先付年金现值-P57 ★★★公式⑴ 公式⑵ 9.递延年金现值m 期后的 n 期年金-P58 公式⑴★★★ ()AFVIFA A A i A V n i n t t n -•=-+•=++=-∑1,1111()()()i PVIFA A i i A V n i nt t +••=+•+•=∑=1111,10()APVIFA A A i A V n i n t t +•=++•=--=∑1,11011()()mi n i m n t t PVIF PVIFA A i i A V ,,101111••=+•+•=∑=()n n i i FVIF +=1,()n n i i PVIF +=11,()i i FVIFA n n i 11,-+=()()i i i PVIFA n nt t n i /111111,⎥⎦⎤⎢⎣⎡+-=+=∑=()()n n t t n i i i i PVIFA -=+-=+=∑1111111,公式⑵★★★10.永续年金现值-P59★★★第三章 筹资管理1.银行借款实际利率的计算-P131公式⑶贴现利率折算为实际利率——实际得到的本金为名义本金减去贴现息★★★ 此公式中i 为贴现率公式⑷ 单利贷款,要求补偿性余额的实际利率★★★ 此公式中r 为补偿性余额比例2.银行借款周转信贷协议下应支付承诺费R 的计算-P132★★★此公式中p 为周转信贷额度;q 为年度内已使用借款额;r 为承诺费率3.债券发行价格售价的计算-P139★★★4.资本成本率计算公式-P156公式⑴长期借款成本:★★★此公式中I t 为长期借款年利息;T 为企业所得税税率;L 为长期借款筹资额,即借款本金;F t 为筹资费用率;R t 为长期借款年利率 不计筹资费用时:附加补偿性余额CB 时:公式⑵债券成本:★★★注意此公式筹资额B 按发行价格计算公式⑶优先股成本:注意此公式筹资额P p 按发行价格计算r i -=1K 实际利率(年利率)()rq p ⋅-=R ()T R K t t -=1公式⑷普通股成本:★★★此公式中D c 为普通股年股利计算时通常用第一年股利进行计算;P c 为普通股筹资额;F c 为普通股筹资费用率;G 为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公式⑸留用利润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股东希望留用利润得到与普通股等价的报酬,唯一区别是不考虑筹资费用公式右方各符号含义同普通股成本公式公式⑹ 综合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也按照加权平均计算5.财务杠杆系数计算公式-P167财务杠杆系数的两个公式:公式⑷公式⑸ -P169 ★★★此公式中EBIT 为息税前利润;I 为债券或借款利息;L 为租赁费;d 为优先股股利;T 为企业所得税税率6.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计算公式-P171★★★EBIT 为息税前利润平衡点,即每股利润无差别点;I 1 ,I 2两种筹资方式下的年利息;D P1,D P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的年优先股股利;N 1,N 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普通股股份数;T 为企业所得税税率第四章 流动资金管理1.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公式-P201基本公式: ∑==nj j j w W K K 1FC QMDM HC QM TC ⋅+⋅=2此公式中TC 为总成本;FC 为每次取得货币资金的转换成本;HC 为货币资金的持有成本;DM 为预计期间的货币资金需用量;QM 为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 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QM 的公式:转换次数公式:2.最佳采购批量公式-P243基本公式:此公式中Y C 为一年的存货总费用;Y P 为一年的采购总费用;Y M 为一年的储存保管总费用;N 为某种材料年度采购总量;P 为采购一次所需的采购费用;M 为单位材料的储存保管费用;Q 为最佳采购批量.最佳采购批量Q 的公式:此公式中Q 为最佳采购批量;N 为某种材料年度采购总量;P 为采购一次所需的采购费用;M 为单位材料的储存保管费用.第五章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1.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公式-P264公式⑴ 年限平均法-P265★★★公式⑵ 工作量法-P266按照行驶里程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客、货运汽车适用按照工作小时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大型设备适用公式⑶ 双倍余额递减法-P267★★★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情况下第一年折旧额是原始价值乘以折旧率,折旧率是直线法2倍.QM DM转换次数最后几年要用年限平均法,使用寿命为偶数时,第 年开始采用年限平均法 使用寿命为奇数时,开始采用年限平均法的年数为第 年公式⑷ 年数总和法-P268★★★ 3.现金流量的公式-P289公式⑴ 每年净现金流量-P289★★★公式⑵ 投资回收期-P292★★★回收初始投资所需时间,分两种情况:①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NCF 相等②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NCF 不相等公式⑶ 平均报酬率-P294★★★公式⑷ 净现值-P295★★★公式⑸ 获利指数-P297★★★第六章 对外投资管理1.债券投资收益的计算-P325通用公式:★★★公式⑴ 最终实际收益率-P325债券发行认购日至最终到期偿还日止公式⑵ 持有期间收益率-P325持有一定时期,在偿还期满以前将债券卖出公式⑶ 到期收益率-P326旧债券,从购入日起到最终偿还期限止⎪⎭⎫ ⎝⎛+22n ⎪⎭⎫ ⎝⎛+2112n2.股票投资内在价值的计算-P325公式⑴ 长期持有,股利每年不变的股票-P327相当于永续年金现值公式⑵ 长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长的股票-P328 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各年股利现值的和K ﹥g,n →∞ 此公式中D 0为普通股基年股利;K 为企业预期收益率;g 为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 公式⑶ 短期持有,未来准备出售的股票-P328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各年股利现值加上面值P 的现值的和3.股票投资收益的计算-P330公式⑴ 每股收益-P330①只发行普通股,不发行优先股②发行优先股情况下 公式⑵ 净资产收益率-P330也称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或股东权益报酬率 公式⑶ 每股股利-P331公式⑷ 股票买卖差价收益率-P331第八章 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A.销售收入的定量预测方法1.趋势分析法指数平滑法-P445利率年金;现值永续年金--=i A i A PVA 0普通股股数企业净利润每股收益=B.利润的预测和计划1.企业利润的构成-P465公式⑴ 利润总额-P465公式⑵ 销售利润-P465公式⑶ 产品销售利润-P465公式⑷ 产品销售净收入-P465公式⑸ 其他销售利润-P466公式⑹ 净利润-P4672.本量利分析法-P467公式⑴ 损益方程式-P468★★★由此公式求得下面五个公式:公式⑵ 边际贡献方程式-P469★★★ ①②③④⑤公式⑶ 损益方程式转化成边际贡献方程式-P470 公式⑷ 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P470★★★所得税利润总额净利润-=保本点利润为0公式⑸ 目标销售量、目标销售额-P472第十章 财务分析1.偿债能力比率-P551公式⑴ 流动比率-P552★★★ 公式⑵ 速动比率-P553★★★ 公式⑶ 现金比率-P554★★★ 公式⑷ 资产负债比率-P554 公式⑸ 有形资产负债比率-P555 公式⑹ 产权比率-P556公式⑺ 已获利息倍数-P5572.资产营运能力分析-P557公式⑴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P558★★★销售收入净额理论上应是赊销收入净额 公式⑵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P558★★★ 公式⑶ 存货周转次数-P559★★★销货成本相当于销售成本 公式⑷ 存货周转天数-P560★★★3.获利能力比率-P560公式⑴ 销售净利润率-P560★★★ 平均存货销货成本周转次数货存=%100⨯=销售收入净额净利润销售净利润率公式⑵资产净利润率-P561公式⑶实收资本股本利润率-P562公式⑷净资产利润率-P562公式⑸基本获利率-P563★★★公式⑹每股收益-P563公式⑺每股股利-P564公式⑻市盈率-P564。
(完整版)财务管理学计算公式汇总
单利终值=现值×(1+利率×计算期数)单利现值=终值/(1+利率×计算期数)复利终值=现值×(1+利率)^n ,n为计息期数复利现值=单利终值/(1+利率)^n年金终值=每次收付款项的金额×Σ(1+利率)^(t-1) ,t为每笔收付款项的计息期数(1+利率)^(t-1) 为年金终值系数可查表后付年金系数={(1+利率)^n-1}/利率年偿债基金(年金)=年金终值×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年金现值=年金×Σ{1/(1+利率)^t ,t为每笔收付款项的计息期数,{1/(1+利率)^t为年金现值系数可查表年资本回收额A=年金现值×资本回收系数先付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1+利率)先付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1+利率)递延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永续年金现值=年金×(1/利率)不等额系列付款现值=Σ现金流量×{1/(1+利率)^t}计息期短于一年:期利率=年利率/每月计息期数换算后的计息期数=年数×每年的计息期数分期计算的年利率=(1+计息期规定的年利率)^m-1 ,m为一年的计息期数预期收益=Σ第i种可能结果的收益×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标准离差=根号下Σ(随即变量-期望值)^2×概率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100%应得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离差率应得风险收益额=收益期望值×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预测风险收益率=预测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资本需要量=(上年资本实际平均占有量-不合理平均占用额)×(1加减预测年度销售增减率)×(1加减预测期资本周转速度变动率)需要追加的外部筹资额=预计年度销售增加额(Σ基年敏感资产总额除以基年销售额×Σ基年敏感负债总额除以基年销售额)-预计年度留用利润增加额预测模型:资本需要量=不变资本+(单位业务量所需要的变动资本×业务量)新股发行价格:1.分析法:每股价格=(资产总值-负债总值)/投入资本总额×每股面值2.综合法:每股价格=(年平均利润/行业资本利润率)/投入资本总额×每股面值3.市盈率法:每股价格=市盈率×每股利润银行借款:实际利率=借款人实际支付的利息/借款人所得的借款(1)按复利计息: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n-1}/n(2)一年内分次计算利息的复利: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计息次数)^m×n-1}/n (3)贴现利率:实际利率=贴现利率/(1-贴现利率)(4)单利贷款,要求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5)周转信贷协定:应付承诺费=(周转信贷额度-年度内以用借款)×承诺费率债券售价=债券面值/(1+市场利率)^n+Σ债券面值×债券利率/(1+市场利率)^t n为债券期限,t为付息期数,债券利率是指债券的票面利率或年利率租金的支付方式(1)平均分摊法:每次应付租金={(租赁设备购置成本-租赁设备预计残值)+租赁期间利息+租赁期间手续费}/租金支付次数(2)等额年金法①后付租金:年金=年金现值/年金现值系数②先付租金计算年金=年金现值/(年金现值系数+1)商业信用资本成本率=现金折扣百分比/(1-现金折扣百分比)×360/放弃现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数贴现息=汇款金额×贴现天数×(月贴现率/30)应付贴现票款=汇票金额-贴现息资本成本率=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或=用资费用/筹资数额(1-筹资费用率)债务成本1.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年息(1-企业所得税率)/长期借款筹资额(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长期借款年利率(1-企业所得税率)/(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除去手续费公式: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年利率(1-企业所得税率)附加补偿性余额公式为: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年利息(1+企业所得税率)/(长期借款筹资额-补偿性余额)×(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2.债券成本=债券年利息(1+企业所得税率)/债券筹资额(1-债券筹资费用率)优先股成本=优先股年股利/优先股筹资额(1-优先股筹资费用率)普通股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筹资额(1-普通股筹资费用率)+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留用利润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筹资额+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综合资本成本=Σ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第j种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即权数财务杠杆:所有者收益=息税前利润-固定性资本成本-所得税普通股每股利润=所有者收益/普通股数量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也可简化为=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债券或借款利息-租赁费-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平衡点-筹资的年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方式下的年优先股股利/筹资方式下普通股股份注:息税前利润平衡点即所求无差别点净货币资金流量=货币资金收入总计-货币资金支出总计=(营业收入合计+其他收入合计)(营业支出合计+其他支出合计)货币资金余缺额=期末货币资金余额-理想货币资金余额=(期初货币资金余额+货币资金收入总计-货币资金支出总计)-理想货币资金余额=期初货币资金余额加减净货币资金流量-理想货币资金余额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总成本=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2×货币资金的持有成本+预计期间的货币资金需用量/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每次取得货币资金的转换成本??当总成本等于0 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根号下2×每次取得货币资金的转换成本×预计期间的货币资金需用量/货币资金的持有成本应收账款余额=每日信用销售数额×收款平均间隔时间原材料资金定额=原材料每日平均耗用量×原材料计划价格×原材料资金定额日数计划期原材料每日平均耗用量=计划期原材料耗用量/计划期日数在途日数=原材料运输日数-{销货单位取得运输凭证后办理结算的间隔日数+双方开户银行办理凭证手续日数+结算凭证邮寄日数+货款承付日数}每日平均库存周转储备额=各种原材料每日库存周转储备额合计/计划期日数供应间隔系数=每日平均库存周转储备额/最高库存周转储备额应计供应间隔日数=加权平均供应日数×供应间隔系数在产品资金定额=产品每日平均产量×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在产品成本系数×生产日期在产品成本系数=生产周期中每天发生的费用的累计数/(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生产周期)×100%在产品成本系数=生产过程一开始投入的费用×100%+随后陆续投入的费用×50%/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100%在产品成本系数=Σ{各生产阶段在产品单位成本×各生产阶段在产品成本系数×各生产阶段生产周期}/(单位计划生产成本×各生产阶段生产周期之和)×100%产成品资金定额=产品每日平均产量×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产成品资金定额日数组织成批发运日数=某种产品每批发运输量/某种产品每日平均产量流动资金定额=(上年度流动资金实际平均占用额-不合理平均占用额)×(1加减计划年度生产增减%)×(1-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某类辅助材料占用额占耗用额的比率=查定期某类辅助材料的实际平均占用额/查定期某类辅助材料的实际耗用额×100%某类辅助材料资金定额=计划年度某类辅助材料耗用额×查定期某类辅助材料占用额占用耗用额的比率×(1-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流动资金定额=计划年度期初余额+计划年度发生额-计划年度摊销额财务部门应支付的采购资金数额=采购资金计划指标-处理积压材料指标采购资金计划指标=Σ采购数量×计划单价最佳采购批量=根号下2×某种材料年度采购总量×采购一次所需费用/单位材料的储存保管费用班生产同步率K班=K1×K2×100% K1=成品实际储备数/成品定额储备数 K2=工序在产品实际储备数/工序在产品定额储备数月生产同步率=ΣK班/全月工作班数固定资产折旧额:1.年限平均法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使用寿命年限={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使用寿命年限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原始价值×使用寿命年限)×100%=(1-预计净残值率)/使用寿命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每行驶里程折旧额=(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预计总行驶里程={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内的总行驶里程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预计使用寿命期内的总工作小时={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期内的总工作小时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年限平均法计算的折旧率×2固定资产年折旧率=(使用寿命年限-已使用年数){使用寿命年限×(使用寿命年限+1)/2}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总额×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年金法:每年提取的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1+利率)^n}×{利率×(1+利率)^n}/{(1+利率)^n-1}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Σ(某月份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固定资产应计折旧月数)/12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Σ{某月份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12-已计折旧月数)/12计划年度期末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期初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期末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期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度期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项生产设备需用量=生产任务×实物量或台时量/单台设备生产能力×实物量或台时量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全年制度工作日数-设备检修停台日数)×每日开工班数×每班工作时数按产量定额计算的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计划有效时数×设备产量定额按台时定额计算的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设备台时定额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数=Σ(生产任务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定额改进系数某产品的换算系数=该产品单位台时定额/代表产品单位台时定额某类设备负荷系数=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总数/该种设备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总数×100% 某类机床多余+或不足-台数=某类机床现有台数-(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总数/单台机床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数)计划期可提供的生产面积=现有生产面积×计划期工作天数×每天工作小时数生产任务需用生产面积=生产产量×单位产品占用面积定额×单位产品停留时间定额×定额改进系数每年净现金流量NCF=每年营业现金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净利+折旧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额/每年净现金流量平均报酬率ARR=平均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100%净现值NPV=未来报酬的总现值(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相等的,按年金法折现。
财务管理学第6章财务杠杆
系数分别为:
DOL(1)=(400-400×40%)/(400-400×40%60)=1.33
DOL(2)=(200-200×40ຫໍສະໝຸດ )/(200-200×40%60)=2
DOL(3)=(100-100×40%)/(100-100×40%-
60)→∞
财务管理学第6章财务杠杆
(二)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 例 下列关于经营杠杆系数的说法,正确的
F
QBE • P P V =
固定成本
P
边际贡献率
财务管理学第6章财务杠杆
第一节 经营杠杆
二、经营风险
指企业未使用债务时经营的内在风险。 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主要有:
1.产品需求 2.产品售价 3.产品成本 4.调整价格的能力 5.固定成本的比重
财务管理学第6章财务杠杆
第一节 经营杠杆
三、经营杠杆系数
财务管理学第6章财务杠杆
第一节 经营杠杆
三、经营杠杆系数
(一)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 注意:假定企业的成本—销量—利润保持 线性关系,变动成本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 比例不变,固定成本也保持稳定,经营杠 杆系数便可以通过营业收入和成本来表示。
财务管理学第6章财务杠杆
第一节 经营杠杆
三、经营杠杆系数
(二)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1
是( )。
B
A.在产销量的相关范围内,提高经营杠杆系数,
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B.在相关范围内,经营杠杆系数与产销量呈反方
向变动
C.在相关范围内,产销量上升,经营风险加大
D.对于某一特定企业而言,经营杠杆系数是固定
的
财务管理学第6章财务杠杆
第一节 经营杠杆
三、经营杠杆系数
自考财务管理学00067最全公式整理.
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 一、一次性收付款项终值和现值的计算1、单利终值:在单利方式下,本金能带来利息,利息必须在提出以后再以本金形式投入才能生利,否则不能生利,单利终值是本利和,就是指若干期以后包括本金和利息的未来价值 )1(n i PV PV o n ⨯+⨯=其中:n PV 为终值,即第n 年末的价值;o PV 为现值,即0年(第1年初)的价值;i 为利率;n 为计算期数。
2、单利现值:就是以后年份收到或付出资金的现在价值,可用倒求本金的方法计算,由终值求现值,叫做折现。
ni PV PV n o ⨯+⨯=113、复利终值:在复利方式下,本能生利,利息在下期转列为本金与原来的本金一起计息,复利的终值也是本利和。
n o n i PV PV )1(+⨯=4、复利现值:也就是以后年份收到或付出资金的现在价值nn o i PV PV )11+⨯=( 上列公式中的n i )1(+和ni )11+(分别称为复利终值系数n i PVIF ,和复利现值系数n i PVIF ,二、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年金是指一定期间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采用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租金、利息、保险金、养老金等通常都采取年金的形式。
1、后付年金终值(已知年金A ,求年金终值FV A ),后付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每期期末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又称为普通年金。
∑=--+⨯=+=nt n t n ii A i A FVA 111)1()1( 式中n FVA 为年金终值;A 为每次收付款项的金额;i 为利率;t 为每笔收付款项的计息期数;n 为全部年金的计息期数。
公式中的∑=-+nt t i 11)1(称为年金终值系数n i FVIFA ,2、年偿债基金(已知年金终值n FVA ,求年金A )偿债基金是指为了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点清偿某笔债务或聚一定数额资金而必须分次等额提取的存款准备金。
偿债基金的计算也就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
n i nn n nt t n FVIFA FVA i i FVA i FVA A ,1111)1()1(1⨯=-+⨯=+⨯=∑=- 3、后付年金现值(已知年金A ,求年金现值o VA P ),通常为每年投资收益的现值总和,它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得利现值之和。
财务管理第五章学习笔记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一、营运资金的定义和特点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特点:⑴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⑵数量具有波动性⑶周转具有短期性⑷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二、营运资金管理战略:1.流动资产投资战略:⑴紧缩的:较低的流动资产—销售收入比率⑵宽松的:高水平的流动资产—销售收入比率影响因素:取决于该公司对风险和收益的权衡特性,公司债权人产生因素及决策者对此都有影响。
2.流动资产融资战略:⑴期限匹配①波动性流动资产=短期融资②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资金⑵保守融资①短期融资=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②长期资金=永久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⑶激进融资①短期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②长期资金=固定资产+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三、现金持有的动机:1.交易性需求:为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销售水平2.预防性需求:应付突发事件→取决于①愿意冒缺少现金风险的程度②对现金收支预测的可靠程度③临时融资能力3.投机性需求:抓住投资机会四、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1.成本模型:⑴机会成本→正相关⑵管理成本:属于固定成本,非相关成本⑶短缺成本→正相关2.随机模型(米勒-奥尔模型)R=(3bδ2/4i)1/3+L b→转换成本δ→变动标准 i→日现金成本H-R=2(R-L) R→回归线 H→最高控制线五、现金管理模式:1.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⑴流向两个帐户:收入和支出户⑵流量最低限额奖金占用⑶流程制定规章制度3.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统收统支;垫付备用金;结算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六、现金周转期=①+②-③①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平均每天销货成本②应收帐款周转期=平均应收帐款/每天销售收入③应付帐款周转期=平均应付帐款/每天销货成本七、现金管理:1.收款管理:邮寄浮动期;处理浮动期;结算浮动期2.付款管理:①使用现金浮游量(类似于未达帐项中企业帐户与银行帐户余额之差②推迟应付款的支付③汇票代替支票④改进员工工资支付模式⑤透支⑥争取现金流入与流出同步⑦使用零余额帐户八、应收帐款的功能和成本:1.功能:增加销售;减少存货2.成本:①机会成本:例如丧失的利息收入或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②管理成本③坏帐成本九、应收帐款信用政策和程序构成要素:1.信用标准:是公司愿意承担的最大的付款风险的金额,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
财务管理学笔记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总论1.1 财务管理的概念1、财务管理: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
1.1.1 企业财务活动1、企业财务活动: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1)、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筹资活动: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资金营运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
收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支出: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和股利以及付出各种筹资费用等注意:筹资活动不光只是资金的流入还有流出,与筹资活动相关流入、流出都属于筹资活动。
权益资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负债资本:申请借款、发行公司债券关键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筹资工具?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比例如何搭配?(2)、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投资活动:投资是指企业根据项目资金需要投出资金的行为对内投资: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用于购置自身经营所需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对外投资:企业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与其他企业联营进行投资以及收购另一个企业等关键问题:如何评估投资方案?(3)、企业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采购材料或商品、支付工资、销售商品……为满足企业日常营业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称为营运资金,因企业日常活动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也称为资金的营运活动(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例、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金营运活动的有()ABA、采购原材料B、销售商品C、购买国库券D、支付利息(4)、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股东收益利润留存关键问题:利润这块饼子如何切?1.1.2 企业财务关系企业财务关系: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
1、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指企业的所有者向企业犹如资金,企业向其所有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3、企业同其被投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指企业将其闲置资金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最全财务的管理常用系数表完整版.doc
财务管理常用系数表一、复利终值系数表计算公式:复利终值系数=()n i1+,S=P()n i1+P—现值或初始值;i—报酬率或利率;n—计息期数;S—终值或本利和一、复利终值系数表续表注:*〉99 999计算公式:复利终值系数=()n i1+,S=P()n i1+P—现值或初始值;i—报酬率或利率;n—计息期数;S—终值或本利和二、复利现值系数表注:计算公式:复利现值系数=()-ni 1+,P=()ni 1S+=S ()-ni 1+P —现值或初始值;i —报酬率或利率;n —计息期数;S —终值或本利和二、复利现值系数表 续表注:*<0.0001计算公式:复利现值系数=()-ni 1+,P=()ni 1S+=S ()-ni 1+P —现值或初始值;i —报酬率或利率;n —计息期数;S —终值或本利和三、年金终值系数表注:计算公式:年金终值系数=()i1i1n-+,S=A()i1i1n-+A—每期等额支付(或收入)的金额;i—报酬率或利率;n—计息期数;S—年金终值或本利和三、年金终值系数表续表注:*>999 999.99计算公式:年金终值系数=()i1i1n-+,S=A()i1i1n-+A—每期等额支付(或收入)的金额;i—报酬率或利率;n—计息期数;S—年金终值或本利和四、年金现值系数表注:计算公式:年金现值系数=()ii11n-+-,P=A()ii11n-+-A—每期等额支付(或收入)的金额;i—报酬率或利率;n—计息期数;P—年金现值四、年金现值系数表续表注:计算公式:年金现值系数=()ii11n-+-,P=A()ii11n-+-A—每期等额支付(或收入)的金额;i—报酬率或利率;n—计息期数;P—年金现值五、自然对数表注:计算公式:自然对数值=lnN。
表示以自然数e为底,N的对数值。
如N=5.83,则查纵列5.8横列3对应的数值,即ln(5.83)=1.7630。
五、自然对数表续表注:计算公式:自然对数值=ln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利终值=现值X(1+利率X计算期数)单利现值=终值/ (1+利率X计算期数)复利终值=现值X(1+利率)5 , n为计息期数复利现值=单利终值/ (1+利率)A n年金终值=每次收付款项的金额XS( 1+利率)A(U), t为每笔收付款项的计息期数(1 +利率)A(t-1)为年金终值系数可查表后付年金系数={ (1+利率)An-1}/利率年偿债基金(年金)=年金终值X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年金现值=年金X》{1/ (1+利率)At , t为每笔收付款项的计息期数,{1/ (1+利率)At为年金现值系数可查表年资本回收额人=年金现值X资本回收系数先付年金终值=年金X年金终值系数X(1+利率)先付年金现值=年金X年金现值系数X( 1+利率)递延年金现值=年金X年金现值系数X复利现值系数永续年金现值=年金X( 1/利率)不等额系列付款现值=工现金流量X {1/ (1+利率)At} 计息期短于一年:期利率=年利率/每月计息期数换算后的计息期数=年数X每年的计息期数分期计算的年利率=(1+计息期规定的年利率)Am-1 ,m为一年的计息期数预期收益=工第i种可能结果的收益X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标准离差=根号下》(随即变量-期望值)A2 X概率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X 100%应得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X标准离差率应得风险收益额=收益期望值X风险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 风险收益率)预测风险收益率=预测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资本需要量=(上年资本实际平均占有量-不合理平均占用额)X(1加减预测年度销售增减率)X( 1加减预测期资本周转速度变动率)需要追加的外部筹资额=预计年度销售增加额(工基年敏感资产总额除以基年销售额X》基年敏感负债总额除以基年销售额)-预计年度留用利润增加额预测模型:资本需要量=不变资本+ (单位业务量所需要的变动资本X业务量)新股发行价格:1. 分析法:每股价格=(资产总值-负债总值)/投入资本总额X每股面值2. 综合法:每股价格=(年平均利润/行业资本利润率)/投入资本总额X每股面值3. 市盈率法:每股价格= 市盈率X每股利润银行借款:实际利率=借款人实际支付的利息/借款人所得的借款(1)按复利计息:实际利率={ (1+名义利率)人门-1}/n(2)一年内分次计算利息的复利:实际利率={ (1+名义利率/计息次数)Am x n-1}/n(3)贴现利率:实际利率=贴现利率/ (1-贴现利率)(4 )单利贷款,要求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1-补偿性余额比例)(5 )周转信贷协定:应付承诺费=(周转信贷额度-年度内以用借款)X承诺费率债券售价=债券面值/ (1+市场利率)人门+》债券面值X债券利率/ (1+市场利率)At n为债券期限,t为付息期数,债券利率是指债券的票面利率或年利率租金的支付方式(1)平均分摊法:每次应付租金={(租赁设备购置成本-租赁设备预计残值)+租赁期间利息+租赁期间手续费}/租金支付次数(2)等额年金法①后付租金:年金=年金现值/年金现值系数②先付租金计算年金=年金现值/ (年金现值系数+1)商业信用资本成本率=现金折扣百分比/ (1-现金折扣百分比)X 360/放弃现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数贴现息=汇款金额X贴现天数X(月贴现率/30 )应付贴现票款=汇票金额-贴现息资本成本率=用资费用/ (筹资数额-筹资费用)或=用资费用/筹资数额(1-筹资费用率)债务成本1.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年息(1-企业所得税率)/长期借款筹资额(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长期借款年利率(1-企业所得税率)/ (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除去手续费公式: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年利率(1-企业所得税率)附加补偿性余额公式为: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借款年利息(1+企业所得税率)/ (长期借款筹资额-补偿性余额)X(1-长期借款筹资费用率)2•债券成本=债券年利息(1+企业所得税率)/债券筹资额(1-债券筹资费用率)优先股成本=优先股年股利/优先股筹资额(1-优先股筹资费用率)普通股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筹资额(1-普通股筹资费用率)+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留用利润成本=普通股年股利/普通股筹资额+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综合资本成本=工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X第j种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即权数财务杠杆:所有者收益=息税前利润-固定性资本成本-所得税普通股每股利润=所有者收益/普通股数量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也可简化为=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债券或借款利息-租赁费-优先股股利/ (1-所得税税率)}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平衡点-筹资的年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方式下的年优先股股利/筹资方式下普通股股份注:息税前利润平衡点即所求无差别点净货币资金流量=货币资金收入总计-货币资金支出总计=(营业收入合计+其他收入合计)(营业支出合计+其他支出合计)货币资金余缺额=期末货币资金余额-理想货币资金余额=(期初货币资金余额+货币资金收入总计-货币资金支出总计)-理想货币资金余额=期初货币资金余额加减净货币资金流量-理想货币资金余额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总成本=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2 X货币资金的持有成本+预计期间的货币资金需用量/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X每次取得货币资金的转换成本??当总成本等于0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根号下2X每次取得货币资金的转换成本X预计期间的货币资金需用量/货币资金的持有成本应收账款余额=每日信用销售数额X收款平均间隔时间原材料资金定额=原材料每日平均耗用量X原材料计划价格X原材料资金定额日数计划期原材料每日平均耗用量=计划期原材料耗用量/计划期日数在途日数=原材料运输日数-{销货单位取得运输凭证后办理结算的间隔日数+双方开户银行办理凭证手续日数+结算凭证邮寄日数+货款承付日数}每日平均库存周转储备额=各种原材料每日库存周转储备额合计/计划期日数供应间隔系数=每日平均库存周转储备额/最高库存周转储备额应计供应间隔日数=加权平均供应日数X 供应间隔系数在产品资金定额=产品每日平均产量X 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X 在产品成本系数X 生产日期在产品成本系数=生产周期中每天发生的费用的累计数/(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X 生产周期)X 100% 在产品成本系数=生产过程一开始投入的费用X100%随后陆续投入的费用X 50%/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X 100% 在产品成本系数=2 {各生产阶段在产品单位成本X 各生产阶段在产品成本系数X 各生产阶段生产周期}/ (单位计划生产成本X 各生产阶段生产周期之和)X 100%产成品资金定额=产品每日平均产量X 产品单位计划生产成本X 产成品资金定额日数 组织成批发运日数=某种产品每批发运输量/某种产品每日平均产量流动资金定额=(上年度流动资金实际平均占用额-不合理平均占用额)X ( 1加减计划年度 生产增减% X ( 1-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某类辅助材料占用额占耗用额的比率=查定期某类辅助材料的实际平均占用额/查定期某类辅 助材料的实际耗用额X 100%某类辅助材料资金定额 =计划年度某类辅助材料耗用额X 查定期某类辅助材料占用额占用耗用额的比率X ( 1-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流动资金定额=十划年度期初余额+计划年度发生额-计划年度摊销额财务部门应支付的采购资金数额=采购资金计划指标-处理积压材料指标采购资金计划指标=2采购数量X 计划单价最佳采购批量=根号下2X 某种材料年度采购总量X 采购一次所需费用/单位材料的储存保管费用 班生产同步率 K 班=K1X K2X 100%心=成品实际储备数/成品定额储备数 K2=工序在产品实际 储备数/工序在产品定额储备数月生产同步率=2 K 班/全月工作班数始价值X (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期内的总工作小时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 =年限平均法计算的折旧率X2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使用寿命年限-已使用年数){使用寿命年限X (使用寿命年限+1) /2}固 定资产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总额X 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X 月折旧率年金法: 每年提取的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1+利率)5} 固定资产折旧额:1. 年限平均法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原始价值净残值率)}/使用寿命年限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原始价值 +清理费用 -残余价值) /使用寿命年限={原始价值X ( 1-预计 +清理费用 -残余价值) / (原始价值X 使用寿命年限) X 100%= (1-预计净残值率)/使用寿命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X 月折旧率2. 工作量法:每行驶里程折旧额=(原始价值+清理费用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内的总行驶里程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 -残余价值) /预计总行驶里程={原始价值X ( 1预 /预计使用寿命期内的总工作小时 ={原X {利率X(1+利率)A n}/{(1+ 利率)5-1}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工(某月份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X该固定资产应计折旧月数)/12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2 {某月份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X(12-已计折旧月数)/12计划年度期末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期初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期末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期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度期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某项生产设备需用量=生产任务X实物量或台时量/单台设备生产能力X实物量或台时量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全年制度工作日数-设备检修停台日数)X每日开工班数X每班工作时数按产量定额计算的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计划有效时数X设备产量定额按台时定额计算的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单台设备计划有效工作时数/设备台时定额生产任务台时定额总数=2(生产任务产量X单位产品台时定额)X定额改进系数某产品的换算系数=该产品单位台时定额/代表产品单位台时定额某类设备负荷系数=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总数/该种设备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总数X 100% 某类机床多余+ 或不足-台数=某类机床现有台数-(生产任务需用台时定额总数/单台机床全年计划有效工作台时数)计划期可提供的生产面积=现有生产面积X计划期工作天数X每天工作小时数生产任务需用生产面积=生产产量X单位产品占用面积定额X单位产品停留时间定额X定额改进系数每年净现金流量NCF海年营业现金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净利+折旧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额/每年净现金流量平均报酬率ARR平均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X 100%净现值NPV未来报酬的总现值(每年营业净现金流量相等的,按年金法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