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中庸的思想要点
中庸的思想要点中庸,又称《中庸》篇,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著作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中庸强调的是"中"的思想,即不偏不倚,遵循中道,保持平衡的态度。
下面将介绍中庸思想的要点。
一、人的本性与修养中庸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也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人应该通过修养和后天的教育来使本性得以充分发展。
人的修养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如仁、义、礼、智等,以及修身养性,成就人格完善。
二、追求中和平衡中庸主张追求中和平衡的状态,在各种事物中保持适度与谦和的态度,避免过分偏激或极端的行为。
"一至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一至于喜怒哀乐之已发,谓之和",这体现了中庸思想对情感的调节和情绪的平衡。
三、道德的重要性中庸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
在中庸的观念中,人应该具备仁心、宽容、孝顺和正直的品质,力求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四、治国理政的原则中庸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原则,如"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味着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性。
同时,还提倡君主应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质,能够以身作则,引领百姓,实现政治的稳定与繁荣。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即个人修身、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宁是相辅相成的。
个人修身可以清心寡欲,保持内心的宁静;家庭和谐可以培养孝悌之情;国家治理要以贤明的领导为基础;而天下安宁需要各个方面的和谐共处。
六、智慧的追求中庸提倡智慧的追求,认为人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增长智慧,以遵循中道、保持平衡。
智慧使人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和辨析能力,能够正确地对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总之,中庸思想强调的是追求中和平衡、道德的重要性、治国理政的原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智慧的追求。
这些要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理解和应用中庸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身修养,并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简论孔子的_中庸_思想
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 8 ..
( 2) 孔子用中、达中的另一手段是..和..。
在孔子那里, ..和..的原来意义, 是..执两用中..。孔子提出的学思并重, 学与思和的学习
想将古老的尚中观念哲理化为普遍的方法论原则, 并把它上升到至德的高度, 作为世界观与
方法论揉合在一起, 成为孔子整个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
( 1) 孔子用中、达中的手段之一是..执两用中..。
它要求通过把握事物两端而达到用中的目的。孔子奉守尧的话: ..允执其中..为座右铭。
他认为,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应严守中道, 毋走极端。但中本无定位, 只因两端而存在。故孔
由于客观事物是不停地变化和发展的, 倘若不能知情而变, 则中亦不中了。所以孔子说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里仁..) 指出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 没
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 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么做, 而是怎样适合情理, 就怎么去
做。所谓的适合情理就是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权变是达中的最高手段, 它是在事物
方式, 提出文质彬彬, 文与质和的君子人格等等即是。但..和..的最大意义还是..执多用中..。
故孔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学而..) ..和..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
..均无贫, 和无寡。..( ..季氏..) ..和..则从消弥人们之间的对立引伸为一种治国方术。如此上
和他共同追求真理, 但未必可以跟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有的人可以与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但
中庸之道——精选推荐
中庸之道对人生的意义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中庸”即中和,不是平庸、碌碌无为。
它追求的是不亏不盈、可进可退、不急不缓、不过不不及、不骄不馁,得人生大智慧与为人处事中间较为完美的平衡点。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
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我认为中庸之道对于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的人都有重大意义!其实,中庸之道作为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运,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
《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
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吕刑》“罔非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
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对于中庸,北宋理学家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
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
《论语·里仁》有道: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孔子的中庸观
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而取中 间,使两端既互相制约,又互 相补充,达到令人满意的结合。 如果只顾一端,不顾另一端, 那就成了“极端主义”,其结 果是“过犹不及”。
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抽去 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 将陷入僵死和片面。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 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 月守也。”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孔子对知与行的辨证认识体现了中庸认识论的 基本精髓,即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只有 在认识上多闻多见,不偏执一端,才能在行动上做 到执两用中。正是基于知的先决作用,孔子把知列 入“三达德”之中。 在“三达德”中,知与仁的关系也深刻揭示了 中庸的变通精神。知与仁是辨证统一,互相依存, 互为表里,互为补充的。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 者乐,仁者寿。” 孔子认为大知的人乐水,好动, 讲变通,不僵化,不偏执,时刻以中庸为尺度校正、 变通,达到和乐的境界;仁者乐山,主静,仁是被 作为最高价值水准来看待的,是“中”,是“正”。 简言之,仁的根本精神是不变的,变动的是达到仁 的方法和路径,即知,也就是“用”(庸)。
孔子在强调个人修养 方面也特别注重行中庸 之道。子曰:“喜怒哀 乐之末发,谓之中;发 而皆中节,谓之和。中 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
孔子一生都为使人们自觉回归 周礼而奔波游说,他把自己的政 治理想的实现完全寄托在对周礼 的恢复和重建上,宣扬“克己复 礼”,慨叹“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矣。” 在一定程度上陷入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的复古 情调中,但他的中庸变通精神仍 是其思想中活的灵魂。 “中庸”既是理想的境界,又 是普遍的方法。儒家思想讲和, 不仅讲社会的和谐,还讲 人和自 然的和谐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和 谐平衡,人和自己内在的身和心, 内在的平衡和谐。
中庸的平衡之道儒家文化经典中的人生哲学
中庸的平衡之道儒家文化经典中的人生哲学中庸的平衡之道——儒家文化经典中的人生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儒家文化是一种集传统道德观、政治理论和人生哲学于一体的思想体系,其中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被誉为“人生哲学”的体现。
中庸强调的是人类在追求一种平衡之道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德行和修养,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庸的平衡之道以及在儒家经典中的体现。
一、中庸的含义及起源中庸,又称为“中正之道”,意指在任何极端情况下都能保持自己的稳定与正直。
这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及其学生们的言行,并在后来的儒家经典《中庸》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中庸不同于现代理性主义的平衡观念,而是更加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体观。
二、内外之和——修身与人际和谐儒家文化中的中庸强调个体修身与人际和谐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
修身侧重个体内心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人际和谐则是指在社会关系中的亲和力和合作性。
在儒家经典中,中庸之道被描述为“君子之道”,强调个体应以身作则,以道德为基础,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品德的表达,影响和塑造社会。
只有通过自身的修养和行为带动他人的改变,整个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知行合一——学问与实践的统一中庸思想强调知行合一的观念,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儒家经典《中庸》中,孔子提到:“君子中庸,不易知,不易行。
”这句话意味着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而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认识,不具备改变和推动的力量。
中庸之道要求个体既要追求理论的深刻认识,又要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自己,实现道德与行为的完美统一。
四、温良恭俭让——道德修养与涵养的内涵在儒家经典中,中庸思想强调温良恭俭让的道德修养方式。
温和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互动时,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不侵犯他人的利益。
恭敬是指以谦卑的态度面对他人,不傲慢自大。
俭约是指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并能够将个体和社会资源用于公共利益。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对中 庸有一 种 自 觉 而 清 醒 的 意 识,始 于 孔 子。孔 子 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论 语·雍也》,以下仅注出篇名) 这是“中庸”一词最 早的文献记录。在孔子的义理系统中,中庸思想 具有一以贯之的重要地位,明儒刘蕺山曾说: “孔 氏之 言 道 也,约 其 旨 曰‘中 庸 ’。”① 但 是,历 来 人 们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不是支离破碎、 难窥全豹,就 是 任 意 歪 曲、乱 扣 帽 子。 人 们 常 把 孔子的中庸思想理解为搞折衷、和稀泥,②到了上 个世纪七、八 十 年 代,更 是 把“违 反 辩 证 法 ”等 罪 名扣到孔子 中 庸 的 头 上,③ 甚 至 到 了 上 个 世 纪 的 九十年代,人们还在讨论孔子与中庸有无关系。④ 究其原因,在于不能全面了解孔子中庸思想中的 三重境界,即: 智者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仁者 无適无 莫 的“执 中 ”境 界 和 圣 人 无 可 不 可 的“无 中”境界。 孔 子 中 庸 的 三 重 境 界 层 层 递 进,构 成 一个有机 整 体,只 知 其 一 而 不 见 其 它,曲 解 或 误 解也就在所难免。
礼是无过不及的标准,所以孔子一生非常重 视礼,以克己复礼为己任。而礼以时为大,具有随 时而变的特点,所以孔子就必然重视守礼以时,随 时处中。《论语·乡党》篇记载的主要是孔子的日 常言行,“《乡党》篇记夫子言行皆中乎礼,而归之 时,中礼以时为大也”。③ 从《乡党》篇的记载中可 以看到,孔子的言行无不中礼,而且无不与当时的 具体情况相符合。当然,时中不只局限于守礼执 礼,只要事事、处处当其可,都是时中,都是无过不 及。《礼记·学记》说: “当其可之谓时”。可以做 而做,适合做而做,需要做而做,必须做而做,这都 是时中。公 明 贾 说 孔 子“时 然 后 言,乐 然 后 笑” ( 《宪问》) ,就是时中。孔子赞颜子“不迁怒,不贰 过”( 《雍也》) ,也是时中。后儒常说: “当怒即怒, 当喜即喜,更无定时。”④喜怒而当,却无定时,就是 时中。孔子几次出仕做官的选择,非常具体地表达 了孔子对时中的理解和体会:
中庸之道的定义
中庸之道的定义
答: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1.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2.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3.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总的来说,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它强调的是一种平衡、和谐、适中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可以从中庸之道中汲取智慧,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儒家中庸之道管理思想的核心内涵600字
儒家中庸之道管理思想的核心内涵600字篇一:松下幸之助在其《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他呼吁:“但愿真正的中庸之道能普遍实践于整个社会生活中”。
中庸思想是管理上追求的“合理化”。
要避免“过与”和“不及”,无论人、事、地、物、时及其它,都要求其“适当”、“合宜”,也就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中”的标准介于没有过与不及,没有或偏或颇,没有过猛过宽,或过刚过柔,没有或左或右,而是随时皆宜,随地皆宜,随人皆宜。
将中庸之道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中,会对我们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以极大的帮助。
《中庸》的核心观念是“诚”。
认为“诚”是“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
中庸,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的灵魂。
胡适曾说“中庸的哲学,可说是一般中国人的宗教。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庸,指出中庸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的思维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即西方人是以“客观世界”为参照的,而中国人是以“自我”。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能有效的简化“信息”。
中庸思想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启示中庸是人们行事的最佳状态,无过也无不及,恰到好处。
“中庸”这一概念由孔子首先提出。
中庸之道虽然常用于论述道德修养的问题,但在现代行政管理领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中庸提倡“执两用中”把握“两端”寻求它们的“中”。
“两端”是矛盾对立的两面,“中”即对立两面的协调、平衡和统一。
篇二:“中庸”是孔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所谓哲学,就是对事物总的、根本的认识。
而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思想体系,换句话说,就是任何思想都有它的哲学基础,比如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哲学基础,相对论是庄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性本恶是荀子、韩非子思想的哲学基础,性本善是孟子思想的哲学基础,“空”是佛的哲学基础,实用主义是美国人的哲学基础,等等。
《中庸》的思想要点
《中庸》的思想要点《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颜回整理而成的一篇论述正中庸之道的文献。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庸》的思想要点。
一、中庸的基本内涵中庸主张的是“不偏不倚”的中道。
中庸强调诚实守信,以及修养心性、追求平衡的重要性。
中庸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度、有限、有常的,人应该在各种事物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不偏不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修养与道德观念中庸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它认为,只有通过修养自己的心性,才能达到心身合一的境界,进而实现内外调和。
同时,中庸强调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实践,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及追求公正、诚实、谦虚等优秀品质。
三、兼顾伦理关系在伦理关系方面,《中庸》主张兼顾各个关系的平衡与和谐。
它提倡儒家所倡导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际关系。
《中庸》认为,在这些关系中,应该坚持中庸之道,保持相应的平衡,不偏不倚地履行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四、治理国家与社会《中庸》也涉及到治理国家与社会的问题。
它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尊德行善,从而影响下属。
它还提出了君主应具备的“中庸之政”,即宽弘的胸怀、审时度势、公正廉洁等。
同时,《中庸》也主张遵守伦理规范、实行法治,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思想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它认为,人应该从内到外地修养自己,先修身,然后齐家,再治国,最终达到平衡天下的目标。
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修齐家治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结起来,《中庸》的思想要点主要包括:中庸的基本内涵、修养与道德观念、兼顾伦理关系、治理国家与社会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家庭教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中庸》的精髓,将其思想融入到现代社会中去,以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中庸的简介介绍
中庸的简介介绍《中庸》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庸的简介介绍,希望你喜欢。
中庸总述儒家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中庸之道亦被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引自月牙山人《中华心法》 .《中庸》写于济宁。
而中庸中的“中”字,在济宁方言中为可以、行的意思,如“饭好吗?”“中”。
而中庸中的“庸”字,则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变庚的“庚”和一个“用”。
意为,变化...为...所用。
例如,企业的老板变化员工为自己所用,则使企业兴盛起来;而企业的员工变化自己为老板所用,也使企业兴盛起来。
则“中庸”的意思可解释为,变化...为...所用而达到可以、行的结果,是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方法。
“庸”古代同“用”,所以中庸有中用的本意;而“庸”字还可以组成另外一个词,庸俗。
“俗”字分为一个单立人和一个“谷”,“谷”的意思为粮食、稻谷。
所以,“庸俗”的意思可解释为变化...为...所用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成了庸俗。
中庸书目提要《中庸》本为《礼记》之篇目,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述圣子思所做,宋代,朱熹将其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是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
中庸的概念
中庸的概念中庸是一种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旨在求取人类应有的平衡、和谐与正直。
中庸的概念主要由《中庸》一书提出,该书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视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中庸的思想境界体现在人的心灵内部。
中庸强调的是内心的平衡与理性的追求。
在《中庸》中有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这意味着贤人应保持内心的平衡,既不过分追求享乐而忽视责任,也不过分执着于个人成就而忽视道义。
中庸的思想境界要求人在面对社会的复杂和个人的欲望时不陷入偏颇和极端的境地,而是要以理性思考和审慎行为来处理人际关系、处事问题、道德选择等。
其次,中庸的行为准则强调的是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道德的规范和社会的需求。
孔子在《中庸》中说:“正己者,中也;正人者,中庸也。
”这句话表明了在中庸思想中,人的行为被视为对自己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个人的正直和道德行为是中庸的关键要素之一。
正直是指个人内心的道德良知对行为的自觉和约束。
道德行为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能够按照责任和义务履行应尽的义务,追求公平和公正,维护社会和谐。
此外,中庸还强调了人的知识和智慧追求。
《中庸》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段话表明了儒家对知行合一的重视。
人不仅要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更要转化为实践行为。
只有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才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
中庸认为只有人的思想、智慧和行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中庸的核心概念可以总结为:平衡、审慎、正直、道德、知行合一。
这些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传承并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庸的价值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行为准则和思想境界,帮助人们应对各种困境和挑战。
在现代社会中,中庸的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快速变革和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中庸思想能够帮助人们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追求成功与维护公平等价值目标,在道德和智慧的指引下寻求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总之,中庸是一种寻求平衡与和谐的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
中庸经典解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导语】⼤家读中庸⾸先要搞清楚中庸是什么?⽣活如何做到中庸。
这是很重要的。
君⼦中庸,⼩⼈反中庸,为什么呢? 原⽂:仲尼⽈,「君⼦,中庸;⼩⼈,反中庸。
」「君⼦之中庸也,君⼦⽽时中。
⼩⼈之中庸也,⼩⼈⽽⽆忌惮也。
」⼦⽈:「中庸其⾄矣乎!民鲜能久矣。
」⼦⽈:「道之不⾏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莫不饮⾷也。
鲜能知味也。
」 译⽂: 孔⼦说:“有道德的君⼦能够做到中庸,⽆道德的⼩⼈的⾏为则违背中庸。
君⼦之所以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是因为他的⾔⾏时时刻刻适中。
⼩⼈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它们⽆所忌惮,肆⽆忌惮。
” 孔⼦说:“中庸⼤概是的德⾏了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孔⼦说:“中庸之道不能实⾏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智⼒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做得太过分:不贤的⼈根本做不到。
就像⼈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 什么是中庸?⽂章没有直接⽤定义的⽅式来说明,⽽是引⽤孔⼦的语录从四个⽅⾯论述中庸的概念。
⼀是谁在中庸;⼆是通过对⽴双⽅的表现来说明中庸的内涵;三是指出中庸⽬前被接受使⽤的程度,说明中庸在现状;四是分析中庸现状的原因。
这四个⽅⾯环环相扣,引⼈⼊胜。
丝毫没有论述抽象概念时候的枯燥。
这⼀篇告诉我们了“中庸”这个词的由来。
它从孔⼦这位圣⼈的嘴⾥说出来,中庸,其实就是不偏不倚,⽆过之亦⽆不及的平常道理。
孔⼦认为,能否做到中庸是君⼦与⼩⼈的区别。
君⼦是有道德的⼈,所以能够随时随地保持“中”的境界,也就是中和平常,适中,做事情合乎中道,有⼀颗平常⼼,不急不躁。
这是因为君⼦⽴⾝处世,不是图名图利,所以不会患得患失,急躁冒进;亦不会⽓⼈有笑⼈⽆,⽽是做事情求同存异,公平客观,所以是中庸的。
⼩⼈却只想满⾜⼀⼰私欲,图名索利,沽名钓誉,未达到⽬的不择⼿段,做事情不会遵循客观规律,待⼈接物偏三倚四,怎么可能做到中庸呢?更没有可能得到永久的胜利! 孔⼦说,贤德君⼦的⾏为是符合中庸之道的,不贤德的⼩⼈的⾏为是违背中庸之道的。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内容提要 中庸是 孔子一 以贯之 的思想。孔子的 中庸思想包括 三重境界 , 即无过不
及 的“ 时中” 境界 、 无遗无莫的“ 中” 执 境界 和无可 不可 的“ 中” 界。能 够做到 以礼周 无 境
流、 无过不及就达 到 了第一重境界。 能够做 到义之与 比、 无遗无莫就达到 了第二重境界。 能够做到从心所欲 、 无可不可就达 到 了第三重境界。 关键词 孔 子 中庸 境界 无过不及 无逋无莫 无 可不可
名 扣 到孔子 中庸 的 头上 , 至 到 了 上 个 世 纪 的 ⑧甚
8 3页 。
③ 相 关 讨 论 可 参 见 李 存 贵 、 虹 :关 于 近 年 来 “ 庸 ” 论 赖 《 中 讨
九 十年 代 , 人们 还在 讨论 孔 子 与 中 庸有 无 关 系 。 ④
究 其原 因 , 于不 能全 面 了解 孑 子 中庸 思想 中 的 在 L
[ 中图分类号 ] 2 2 2 ( B 2.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 号 )47— 6 X(0 0 0 0 5 0 0 4 6 2 2 1 )5— 0 7— 6
中庸 思想 是儒 家哲 学 的精 神 所 在 ,子 。孔 子 始
“ 过不及 ” 成了“ 无 就 中庸 ” 的代 名词 。 无 过不及 是 中庸 第 一 重 境 界 的形 式 表 示 , 意
谓 能做到 无 过之 亦 无 不 及 , 就算 是 合 乎 中庸 之 道 了 。但判 断无 过与不 及 的标 准 是什 么 呢 ?孔 子 认
视礼 , 以克 己复礼 为 己任 。而礼 以时 为大 , 具有 随
① 刘宗周 : 证学杂解) 五 ,刘 宗周全集》 《 - 《 第二 册 , 浙江古 籍 出版社 ,07年 , 2 7页。 20 第 7 ② 冯友兰 : 新世训 ・ 《 道中庸》 商 务印书 馆 , 4 , 1 0年 , 8 9 第 2
孔子的_中庸_思想
他 看 到 周 礼在 当 时 的 危 机
“
所 以 他 认 为 周 礼 必须 有 所 改 革
孔 子的
缺少
“
损益 而 经过 损 益的周 礼 才 是他 所理 想的
,
,
道
”
。
所以
“
以 礼 制 中 ” 并非 生 搬 硬 套现 有 的
。
、
固定 不 变 的 礼
“
。
在这 里
“
,
“
知” 的作 用就显
,
得 越来 越重 要
“
至 德” 之
“
中庸
”
,
是仁 与 知
、
仁 与礼 的
统一
。
其次
,
“
中 庸 ” 还 是 一种 维 持
, ,
常道 ” 的适 度 的行为 准则
“
“
。
这一 准 则 不 仅 适 用 于 个
,
体的
张
“
“
修身
”
而 且从 宏 观 上 来 说 通 用 于
孔 子提 倡
》 7
“ “
治 国 平天 下
》 7
。
”
。
在 个 体 人 格方 面 文质 彬彬
子曰
“
师 也 过 商 也不 及
日
然 则 师 愈 与4
0 1 1 一 9 2 一 09
第 子日
“
“
3
期
“
郑桂 霞
过犹不 及
,
。
3
孔子的
“
中庸 ” 思想
,
1 :
”
作 为 孔 门 高 第 的 子 张 和 子 夏 虽 然都 志 于 仁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孔子日: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先说何谓中庸。
中庸者,以中为用也。
处理事情恰到好处,不走极端。
1、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2、刚柔并济。
3、一阴一阳之谓道。
4、欲望。
墨子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
主张扼杀人的一切欲望和精神需求。
孔子既认识到欲望是万恶之源。
又认识到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力(欲望更是社会倒退的原动力)。
人皆有无七情六欲,人若无欲,便是行尸走肉,你更是器物。
孔子日:君子不器,此之谓也。
孔子既不灭欲,又不纵欲。
而是提倡适欲、节欲。
5、教育子女。
既不严苛,也不溺爱。
成功的教育使人有性生格:既不使本性。
又有品格。
6、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7、既珍爱生命。
在面对大义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8、过犹不及。
不以过高的道德作为行为准则。
而是中等的的道德作为行为准则。
不搞道德绑架。
个人修养----中庸之道篇
个人修养----中庸之道篇《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是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子思(孔子的孙子)所作。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篇中围绕儒家的“中庸”思想进行全面的的阐释,对世人影响至为深远。
有的人故意把“中庸之道”说得高深莫测,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
有一个“搔痒”的谜语:“上边上边,下边下边,左边左边,右边右边,重些重些,轻些轻些,”它的潜台词就是“正好”,这种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之道。
北宋大儒学家程颐注释中庸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庸即永恒恪守中正之道。
中庸的三大基本原则:1、致中和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
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
达到中和的境界,世间万物就各得其所了。
2、执两用中“叩其两端”、“执两用中”是中庸之道一个重要的原则,“两端”就是过和不及两个极端,“过犹不及”,是指的做一件事情,如果做过头和没有做到一样不得其正,即做事须恰到好处。
“中”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
“执两用中”与“过犹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勉其“不及”。
这是中庸之道所据以立论的最基本的法则3、和而不同《中庸》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多样性事物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互补共进、宽容包纳。
“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
修中庸之道的三大法宝:1、慎独《中庸》中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要求人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检点。
即使在隐蔽之处或细小之事,也时刻格守中庸之道。
《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暗然而彰”,渐渐外化为行动上的“中道”。
2、忠恕《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忠恕,亦即仁爱,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就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用今天的话说,仁就是人人平等。
中庸之道的三个原则
中庸之道的三个原则可以概括为:时中、中正、中庸。
时中是指时刻处于适当的、不偏不倚的中和状态。
它强调了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言行,以达到最佳的平衡。
时中的原则要求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判断环境的变化,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做到既不过分激进,也不过分保守,始终保持适度的状态。
中正是指中庸之道要求人们遵循公正、公平、正义的原则,以道德和伦理为指导,追求社会和谐与稳定。
中正原则要求人们要以道德标准为准则,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偏见和歧视,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
同时,中正原则也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人格修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中庸之道还强调了中庸之道的实践者需要有高度的智慧和判断力,能够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避免盲目跟风或随波逐流。
这种智慧和判断力来自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也来自于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学习。
总的来说,中庸之道的三个原则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
它们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也适用于社会治理和国际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庸之道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平衡、适度、和谐,避免极端和片面,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应用这些原则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把握好度:中庸之道强调“过犹不及”,要把握好度,避免过度或不及。
过度的行为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不及则可能导致无效果或缺乏必要的关注和行动。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实现最佳的效果。
2. 持续学习和调整:中庸之道的实践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
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人们的言行也需要相应地调整。
因此,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3. 尊重差异:中庸之道强调和谐与稳定,但并不意味着抹杀差异或消除矛盾。
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需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以实现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朱东:中庸之道的三个层次。
朱东:中庸之道的三个层次。
孔子说:“素隐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孔子用这句话为我们勾画了遂行中庸之道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对“素隐行怪”的否定。
所谓“素隐行怪”类似于特立独行,但是特立独行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现象,并没有主动与被动的分别,而“素隐行怪”的“素”则透露出明显的主动意味。
不过是种种以吸引眼球,引起关注为目的的所作之秀而已,其目的就是通过有意识之造作,而博得世俗的关注罢了。
可以说,这种表演出来的中庸之道,正是反中庸的具体表现。
但是对最高的那个层次,也就是行为完符合中庸之道,即使面临被现实边缘化的境遇,仍然无怨无悔,孔子以一句“唯圣者能之”加以了委婉的否定,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拉开了距离。
因为虽然“遯世不见知而不悔”背后隐藏的是比“遵道而行”更大的主动性。
但是,圣人毕竟不是人人可以企及的境界,所以如果以之为标准,等于是将更多的人挡在了中庸的大道之外。
而且对这种至高境界的追求,也很容易将自身潜质不足的人,引向素隐行怪的道路。
所以,只能是敬而远之。
因此,孔子真正推崇的现实可行的是第二句“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前人在解读这一句的时候,一方面是为了凑成无过无不及而后中庸的格式,另一方面是看着“半涂而废”不大顺眼,所以将素隐行怪说成是过,把遵道而行说成是不及,认为孔子认同的不是遵道而行,而应当是更高层次的“遯世不见知而不悔”。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原因我们这里不详细说了,就说一条。
在《论语》中有一句和这一句意思非常接近的话,在那里孔子明显对“半涂而废”持肯定态度。
叫做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汝画。
”(《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是仅限于能力范畴的客观事实,同时显露出来的恰恰是内心的坚强。
而且事实上,在中庸之道上,在个人德性修养的历程中,每个人最终只能是中道废,能够至死方休中道废,正是一个人潜心向道的表现,是一个君子修养自我的终极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对中 庸有一 种 自 觉 而 清 醒 的 意 识,始 于 孔 子。孔 子 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论 语·雍也》,以下仅注出篇名) 这是“中庸”一词最 早的文献记录。在孔子的义理系统中,中庸思想 具有一以贯之的重要地位,明儒刘蕺山曾说: “孔 氏之 言 道 也,约 其 旨 曰‘中 庸 ’。”① 但 是,历 来 人 们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不是支离破碎、 难窥全豹,就 是 任 意 歪 曲、乱 扣 帽 子。 人 们 常 把 孔子的中庸思想理解为搞折衷、和稀泥,②到了上 个世纪七、八 十 年 代,更 是 把“违 反 辩 证 法 ”等 罪 名扣到孔子 中 庸 的 头 上,③ 甚 至 到 了 上 个 世 纪 的 九十年代,人们还在讨论孔子与中庸有无关系。④ 究其原因,在于不能全面了解孔子中庸思想中的 三重境界,即: 智者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仁者 无適无 莫 的“执 中 ”境 界 和 圣 人 无 可 不 可 的“无 中”境界。 孔 子 中 庸 的 三 重 境 界 层 层 递 进,构 成 一个有机 整 体,只 知 其 一 而 不 见 其 它,曲 解 或 误 解也就在所难免。
( 三)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 路不 说,曰: “末 之 也 已,何 必 公 山 氏 之 之 也。”子曰: “夫召我者而岂徒哉? 如有用我 者,吾其为东周乎? ”( 同上)
( 四)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 “昔者由
① 袁甫: 《蒙斋中庸讲义》卷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99 册,第 608 - 610 页。
◎ 杨少涵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内容提要 中庸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包括三重境界,即无过不 及的“时中”境界、无適无莫的“执中”境界和无可不可的“无中”境界。能够做到以礼周 流、无过不及就达到了第一重境界。能够做到义之与比、无適无莫就达到了第二重境界。 能够做到从心所欲、无可不可就达到了第三重境界。
57
2010 年第 5 期
是“无过 无 不 及 ”,简 称 即 为“无 过 不 及 ”。后 来, “无过不及”就成了“中庸”的代名词。
无过不及是中庸第一重境界的形式表示,意 谓能做到无过之亦无不及,就算是合乎中庸之道 了。但判断无过与不及的标准是什么呢? 孔子认 为就是礼。这从师商二人的日常言行就可以看出。 子张的日常言行总是于礼过之。孔子说“师也辟” ( 同上) ,子张的性格孤僻、偏激,反映在言行上不 免会过激违礼。最明显的一次是子张的“谅阴之 问”( 《宪问》) 。守孝谅阴、三年不语是天下通礼, 子张谅阴之问与宰我短丧之问( 《阳货》) 目的相 同,都是想废除一些古礼。这在孔子看来是不能容 忍的过激违礼行为。与子张相反,子夏的平时举止 老是于礼不及。子夏平日施教的内容主要是洒扫、 应对、进退等生活琐事、细枝末节( 《子张》) 。为人 处事当然要从小礼细节做起,但仅以此为限,不免 心胸狭滞,气象不大。所以孔子告诫子夏“女为君 子儒,无为小人儒”( 《雍也》) ,勉励他要器量大一 些,这样才能跟得上礼。过犹不及,不及亦是过,表 面上是不违小节,实质上是不及大礼。《礼记·仲 尼燕居》也记载了孔子与子贡谈论子张子夏的过 与不及,子贡最后越席而对曰: “将何以为此中者 也?”孔子曰: “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这就说 得很明白了,礼就是无过不及的标准,守礼就是制 中。后来荀子说: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 之。曷谓中? 曰: 礼义是也。”( 《荀子·儒效》) 宋 儒袁甫也说: “道以礼为的,礼以中为的,礼即中 也”,“中庸即礼也”。① 礼就是中,过于礼就是过于 中,不及礼就是不及中,只有合乎礼的行为才合乎 中庸之道。
一孔子 中 庸 的 第 一来自重 境 界 是“无 过 不 及 ”的 境 界。这最初是从孔子对其两个门生子张( 颛孙师) 与子夏( 卜商) 的评价中引出来的。子贡曾问: “师 与商也孰贤?”孔子答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子 贡紧接着又问: “然则师愈与?”孔子最后总结说: “过犹不及。”( 《先进》) “过犹不及”的正面意思就
礼是无过不及的标准,所以孔子一生非常重 视礼,以克己复礼为己任。而礼以时为大,具有随 时而变的特点,所以孔子就必然重视守礼以时,随 时处中。《论语·乡党》篇记载的主要是孔子的日 常言行,“《乡党》篇记夫子言行皆中乎礼,而归之 时,中礼以时为大也”。③ 从《乡党》篇的记载中可 以看到,孔子的言行无不中礼,而且无不与当时的 具体情况相符合。当然,时中不只局限于守礼执 礼,只要事事、处处当其可,都是时中,都是无过不 及。《礼记·学记》说: “当其可之谓时”。可以做 而做,适合做而做,需要做而做,必须做而做,这都 是时中。公 明 贾 说 孔 子“时 然 后 言,乐 然 后 笑” ( 《宪问》) ,就是时中。孔子赞颜子“不迁怒,不贰 过”( 《雍也》) ,也是时中。后儒常说: “当怒即怒, 当喜即喜,更无定时。”④喜怒而当,却无定时,就是 时中。孔子几次出仕做官的选择,非常具体地表达 了孔子对时中的理解和体会:
④ 夏渌先生曾从古文字形的变化上说《论语》“中庸”一词 和《孟子》“执中”一词都是错别字,“中庸”应是“事祇”,“执中” 应是“艺事”。这个 考 证 的 目 的 是 想 证 明 孔 子 不 是“中 庸 主 义 者”,孔子与中庸没有关系。( 夏渌: 《孔子与中庸无关说》,《武汉 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年第 3 期。) 对于夏先生的观 点,有人拥护说孔子的确不是中庸哲学的祖师爷。( 陈志鸿: 《孔 子不是中庸哲学祖师爷》,《文汇报》1994 年 9 月 12 日。) 但也有 人质疑说,不能单凭一两个字就证明孔子与中庸无关。( 刘金: 《“孔子与中庸无关说”质疑》,《书城》1995 年第 2 期。)
① 刘宗周: 《证学杂解》二五,《刘宗周全集》第二册,浙江古 籍出版社,2007 年,第 277 页。
② 冯友兰: 《新世训·道中庸》,商务印书馆,1940 年,第 82 - 83 页。
③ 相关讨论可参见李存贵、赖虹: 《关于近年来“中庸”讨论 观点的综述》,《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社) 1988 年第 3、4 期。
② 梁启超: 《孔子》,《饮冰室合集》第八册,中华书局,1989 年,第 58 页。
③ 刘逢禄: 《论语述何》,《皇清经解》第七册,上海书店,1988 年,第 449 页。
④ 《朱子语类》卷三十,《朱子全书》第十五册,上海古籍出版 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年,第 1097 页。
58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也闻诸夫子曰: ‘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 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 子曰: “然。有 是 言 也。不 曰 坚 乎,磨 而 不 磷; 不 曰 白 乎,涅 而 不 缁。吾 岂 匏 瓜 也 哉? 焉能系而不食? ”( 同上)
( 五) 卫 灵 公 问 陈 于 孔 子。孔 子 对 曰: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军旅之事,未之学 也。”明日遂行。( 《卫灵公》) 美玉不能老 是 放 在 柜 子 里 藏 得 严 严 的,而 应“待 贾而沽”,碰 到 一 个 识 货 的 买 主 把 它 给 处 理 掉。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泰伯》) 是孔子的一条 处世原则,阳货、公山弗扰、佛肸都不是什么好东 西,按照那 条 处 世 原 则,孔 子 不 应 该 接 近 这 些 人 的,但这些 人 请 孔 子 去 做 官,孔 子 仍 然 去 了。 孔 子周游至 卫 国,想 在 那 里 实 现 其 政 治 抱 负,可 是 当卫灵公向孔子请教摆兵布阵之法时,孔子却转 身离去。孔 子 从 事 致 仕,无 不 时 中,无 论 路 有 多 危险,该去即去,无论路有多平坦,该离就离。这 真称得上是“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 《孟子· 公孙丑上》) 。也正因此,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 者”( 《孟子·万章下》) 。 时中需 要 有 大 智 慧。 要 在 纷 纭 世 变 中 时 时 处中,事事处中,处处处中,达到无过不及的时中 境界,就必 须 对 世 事 有 足 够 的 了 解,对 时 变 有 深 入的察知。觉知时变,察识世事,洞悉时务,就是 对社会生 活、人 际 情 态 有 清 楚 而 透 彻 的 察 知,也 只有这样,才能顺时乘势、安身世事、政出令行而 无过不及。这就需要具有大智慧、大学问。孔子 称叹舜执两用中是“大知”( 《中庸》第六章) ,正 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时中并 非 毫 无 原 则,一 味 附 和。 没 有 原 则, 在日常生 活 中 虽 然 也 能 够 言 无 过 之、行 无 不 及, 在人际交 往 中 虽 然 也 能 够 左 右 逢 源、八 面 玲 珑, 但在孔子 看 来,这 种 人 顶 多 只 能 算 是 乡 愿 之 徒 ( 《子路》) 。乡愿之徒出于私欲私意,一旦私心得 不到满足,乡 愿 马 上 变 成 犯 乱,无 过 不 及 马 上 变 成肆无忌惮。《中庸》说: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 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乡愿是 “小人之 中 庸 ”,非 常 令 人 讨 厌,孔 子 就 曾 骂“乡
二
孔子中庸的第二重境界是无適无莫或义之 与比的境界。无適无莫是其形式的表达,义之与 比是其内容的表达。这两种表达见于《论语·里 仁》第十章: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
“无適无莫”与“义之与比”从正反两个方面 表达了相 同 的 意 思。 “无 適 无 莫 ”历 来 有 很 多 不 同的说法。 郑 玄 等 人 认 为,適 与 敌 通,適 即 是 仇 敌的敌,莫与慕音同,莫即是贪慕的慕,无適无莫 是没有好恶憎慕的意思。邢昺等人则说,適是厚 遇之厚,莫 是 薄 待 之 薄,无 適 无 莫 是 没 有 远 近 亲 疏的意思。宋儒多主张,適是有所专主、执著,莫 是无所专 主、不 执 著,无 適 无 莫 的 意 思 就 是 无 心 而行,无可 无 不 可。 无 论 哪 种 说 法,有 一 点 是 公 认的: 適或莫都是有所偏执,都不合乎中庸之道, 无適无莫才是中庸之道。义者宜也,“义之与比” 的义是合宜性的原则。义之与比就是说无所偏 执,一切要合乎义,一切以义为心之所之的对象。 可见,无適 无 莫 是 否 定 地 说,义 之 与 比 是 肯 定 地 说。无適无莫是以否定的形式对中庸所作的一 种形式说明,义之与比则是以肯定的形式指出了 中庸的内在原则就是义,是仁义的义。在孔子那 里,义作为合宜性的原则也就是仁。① 所以“义之 与比”就是“仁之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