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观

合集下载

简论孔子的_中庸_思想

简论孔子的_中庸_思想
又安详。如此叩..温..与..厉.., ..恭..与..安..等两端而用之, 因而孔子自己总结说: ..吾有知乎
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 8 ..
( 2) 孔子用中、达中的另一手段是..和..。
在孔子那里, ..和..的原来意义, 是..执两用中..。孔子提出的学思并重, 学与思和的学习
想将古老的尚中观念哲理化为普遍的方法论原则, 并把它上升到至德的高度, 作为世界观与
方法论揉合在一起, 成为孔子整个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
( 1) 孔子用中、达中的手段之一是..执两用中..。
它要求通过把握事物两端而达到用中的目的。孔子奉守尧的话: ..允执其中..为座右铭。
他认为,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应严守中道, 毋走极端。但中本无定位, 只因两端而存在。故孔
由于客观事物是不停地变化和发展的, 倘若不能知情而变, 则中亦不中了。所以孔子说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里仁..) 指出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 没
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 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么做, 而是怎样适合情理, 就怎么去
做。所谓的适合情理就是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权变是达中的最高手段, 它是在事物
方式, 提出文质彬彬, 文与质和的君子人格等等即是。但..和..的最大意义还是..执多用中..。
故孔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学而..) ..和..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
..均无贫, 和无寡。..( ..季氏..) ..和..则从消弥人们之间的对立引伸为一种治国方术。如此上
和他共同追求真理, 但未必可以跟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有的人可以与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但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

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原义解析“仁义礼智信”向来被标榜为儒学的道德标杆,但是每个字后面都有它辩证的含义,你了解吗?“中庸”一向被奉为儒家的处事哲学,但究竟何为“中庸”,你真的会运用吗?对于任何问题我们都不能断章取义,要力求寻找最全面、客观的答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谈论处事原则的,而这其中又有怎样的中庸之道?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爱好行仁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愚昧上当;爱好明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游谈无根;爱好诚实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伤害自己;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尖酸刻薄;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胡作非为;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那种流弊就是狂妄自大。

”这六句话正体现了孔子的处事之道,让我们来逐一分析。

其一,“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譬如,一看到有人要钱,恻隐之心油然而生,立刻就给钱,事实上别人是利用你的同情心来骗钱。

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了解了之后就不会上当,大家都不给钱的话,这种事情就会消失了。

行仁是好事,但要能够了解道理并具备判断的眼光,而不是光凭好心。

其二,“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何谓好知呢?就是喜欢听取各种新的理论或消息,但是不肯好好学习。

“荡”就好比船在水上,没有方向,顺着水流漂来漂去。

所谓“样样通,样样松”,有些人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每一门都学一些,到最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不够深刻。

这就是游谈无根,浪费时间。

其实,好学不在多,但是要学得透彻。

其三,“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爱好诚实本是好事,为何会伤害自己呢?因为答应别人的事情都去做,没有思考该不该做,结果让自己疲于奔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其四,“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这种情况很常见。

有些人很直率,没有学习如何与别人来往,没有做到说话婉转而恰当。

凡事有话直说,难免尖酸刻薄,别人听了也很难过。

其五,“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有些人很勇敢,什么事都一马当先。

但没有学习调整的话,人生就会有所偏差,到最后恐怕会变成胡作非为。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孔子中庸的三重境界
关键词 孔子 中庸 境界 无过不及 无適无莫 无可不可 〔中图分类号〕B22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 - 662X( 2010) 05 - 0057 - 06
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学的精神所在,儒家对中 庸有一 种 自 觉 而 清 醒 的 意 识,始 于 孔 子。孔 子 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论 语·雍也》,以下仅注出篇名) 这是“中庸”一词最 早的文献记录。在孔子的义理系统中,中庸思想 具有一以贯之的重要地位,明儒刘蕺山曾说: “孔 氏之 言 道 也,约 其 旨 曰‘中 庸 ’。”① 但 是,历 来 人 们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不是支离破碎、 难窥全豹,就 是 任 意 歪 曲、乱 扣 帽 子。 人 们 常 把 孔子的中庸思想理解为搞折衷、和稀泥,②到了上 个世纪七、八 十 年 代,更 是 把“违 反 辩 证 法 ”等 罪 名扣到孔子 中 庸 的 头 上,③ 甚 至 到 了 上 个 世 纪 的 九十年代,人们还在讨论孔子与中庸有无关系。④ 究其原因,在于不能全面了解孔子中庸思想中的 三重境界,即: 智者无过不及的“时中”境界、仁者 无適无 莫 的“执 中 ”境 界 和 圣 人 无 可 不 可 的“无 中”境界。 孔 子 中 庸 的 三 重 境 界 层 层 递 进,构 成 一个有机 整 体,只 知 其 一 而 不 见 其 它,曲 解 或 误 解也就在所难免。
( 三)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 路不 说,曰: “末 之 也 已,何 必 公 山 氏 之 之 也。”子曰: “夫召我者而岂徒哉? 如有用我 者,吾其为东周乎? ”( 同上)
( 四)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 “昔者由
① 袁甫: 《蒙斋中庸讲义》卷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 199 册,第 608 - 610 页。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柯原(荐稿)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

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道。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是不偏不倚,中正,无过不及。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论语中孔子最早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最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民众缺少很久了。

在《论语·先进》中,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贤能?孔子回答:“子张处理事显得过了一些,子夏处理事又显得不足”,子贡说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孔子回答:过和不及的性质是一样的。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凡事取中间状态,不左不右,不偏不倚。

如果用数学方式来表示的话,中庸之道就是0.5或黄金分割位0.618,实际上这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解。

中庸之道,它不是一个定量的值,它是一个变量,是随机的。

中庸之道不是任何一件事都取其中间状态,它如同太极图阴阳鱼的分界线,是呈S形的,是一条变化的曲线,随着阴阳鱼的变化而变化,使阴阳永远处于平衡状态。

中庸之道是变化之道,是按照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而变化,所以也是自然之道,是顺其自然之道。

比如,我们处理事物时,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选择:坚持还是妥协?斗争还是团结?如果取中间状态,就是不坚持也不妥协,不斗争也不团结。

不用说,这种中间状态在实际中不可能做到。

即使可以做到也不符合中庸之道。

按照中庸之道的要求正确做法是:该坚持时就坚持,该妥协时就妥协,该斗争时就斗争,该团结时就团结。

比如,治理一个国家应该是宽好,还是严好?如果凡事采取中间状态,应该是不宽不严。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摘要:中庸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作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对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孔子思想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思想时时刻刻体现在其伦理观、宇宙观、教育观等各个方面。

《论语》一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对中庸观念的总结和具体运用,反映出了中庸观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这是早期儒家对中庸思想的理解和发展。

关键词:《论语》;中庸;时中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无数文人士大夫将其作为一生的追求,所以中庸观念普遍受到重视。

后代儒家不断地对“中庸”观念做出自己的阐释和发挥。

郑玄注《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句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

程颐释“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苦,天下之正道,庸者,灭下之定理”。

朱熹理解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虽然后儒对“中庸”的理解大相径庭,基本一致。

但是这和原始儒家的初衷是否一致,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论语》一书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举止的一书,对我们理解原始儒家的“中庸”观念有很大参考价值。

追本溯源,中庸的观念在我国上古三代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

在《尚书》中就有相关“中道、执中、行中”的记载,这时的中庸观念主要体现在了政治方面。

直到孔子正式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其更多的功用体现在了伦理方面,成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

这一点在《论语》中有较为直观的体现,将中庸观念融合在了各个方面。

随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做出专著《中庸》一书,将中庸思想上升到了宇宙观的高度。

又经过汉宋的儒生千百年来的不断发挥和引申,中庸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部分,最终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中庸的发展历程可以简单概括为,起源于《尚书》,提出于《论语》,成熟于《中庸》,发扬于后儒。

对于“中庸”概念的首先出现者,我们可以发现《论语》一书对中庸思想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研究原始儒家的中庸思想十分重要。

根据学者统计,《论语》中出现“仁”109次,出现“礼”75次,我们不能否认“仁”和“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290-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张焱兵摘要: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误读;批判性地继承(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一、孔子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思想基本阐析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理性智慧和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决策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与人--和而不同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言论,主要表现在无过无不及及和而不同两个方面。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用否定的”不争、不党、不猛"规定作为人们行为的极限或度,以保持社会统一体的稳定发展,其中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其中包含着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

李泽厚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意思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

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

在孔子看来,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

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而是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与其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更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摘要】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庸思想的起源和重要性,随后详细分析了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内涵。

通过对中庸思想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探讨,揭示了其对现代社会和个人修养的影响。

结合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探究的价值,强调了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以及其对当代社会和个人修养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好地应用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思想遗产。

【关键词】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重要性、起源、核心理念、内涵、应用价值、实践意义、现代意义、启示、探究、个人修养、影响。

1. 引言1.1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的重要性孔子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逻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庸思想强调“中庸”、“和谐”、“平衡”,是一种追求既不偏激过分,又不随波逐流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正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借鉴的。

通过深入剖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思想的智慧,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举止。

通过理解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我们还能够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引导我们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责任担当的人。

在当代社会中,认真研究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找准生活的定位,维持内心的平衡,塑造高尚的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的起源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起源于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孔子在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中,意识到人性的善良和天赋,但也认识到人性的腐败和自私。

他认为,人类在追求道德和行为上应该遵循的规律和原则,需要在中庸之间寻求平衡。

中庸思想的起源还在于孔子对社会秩序的反思,他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正义、仁爱与礼义之上,从而保持稳定和和谐。

孔子中庸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

孔子中庸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

孔子中庸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孙冬生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是中庸的首倡者,从内容上考察,中庸不仅是他的伦理学说,而且还是他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哲学方法论。

作为一种一般思想方法,中庸在中国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给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传统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探讨孔子中庸的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对于我们加深对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认识,批判地继承孔子思想无疑是有益的。

一、“中庸”的含义通检儒家典籍,“中庸”以专有名词出现,最初见于《论语》。

而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并兼有原始哲学意蕴的“中”字,春秋以前则已有之。

《论语》所载孔子的中庸主要是殷周时期中和观念的伸展。

《尚书·盘庚》:“汝兮数念以相从,设中于乃心!”意即:把自己的心放得中正,你们应跟我一样想法!《酒浩》则云:“不推日: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白介用逸。

”意即:你如能经常反省,力行中正之德,那么你将能保住权位,得到饮食醉饱。

“中”都指某种道德观念。

“中”作为一种原始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周易》里。

“中以为志也,jI’气“中以一观天下”12}等等,“中”指哲学上矛盾的对立统一。

总之,“中”早在殷周时代就已用来表述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思想。

孔子在殷周时期“中”的观念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庸”字,“中”“庸”之融合,使中和观念哲理化了。

这是孔子对殷周时期浑沌朦胧的中和观念的一个重大发展。

孔子提出了中庸,但何谓“中庸”,他并未作具体解释。

后代注释中庸者颇多,说法也各异,其中郑玄、朱熹、程颐等人的解释较为贴切,影响也较大。

一般说来,历史上对“中庸”有三种释义:第一释“庸”为用。

《礼记·中庸》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这个意思。

郑玄在解释《中庸》篇目时把这一意思说得更为明白:“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因此,“中庸”就是用中,指一种“执两用中”的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标准和尺度。

第二释“庸”为常。

《礼记·中庸》中“庸,常也。

《论语》“中庸”观解析

《论语》“中庸”观解析

-思想文化-《论语》“中庸#观解析□袁泽宇孔子在《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将“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那么随之就带来了一个疑惑:“中庸”为何能成为最高的道德标准?笔者认为,这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中庸”的来源是什么;第二,“中庸”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第三,“中庸”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一、“中庸”的来源是什么“中”“庸”二字在《论语》之前就已经出现$首先解释“中”字,“据甲骨文研究的成果,以及早期文字释义,’中’可以’引申为一切之中’”(唐兰:《殷墟文字说》,北京冲华书局,1981年版,第118页)$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何尊”铭文上的“中”,是指方位上的“中央之地”。

《周易》里“中”字出现多次,《讼》卦中说“有孚窒惕,中吉,终凶”,“中”与“终”相对应。

高亨在《周易大传今注》的解释是:“筮遇此卦,战争中有所俘虏,但须恐惧警惕,其过程是中段吉,终段凶。

”(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86页)“中”在此代指时间空间之意。

《中孚》的卦辞为:“中孚豚鱼,吉$”“’中’,射中也。

孚,借为浮,漂浮在水面。

’中浮豚鱼’,射中漂浮在水面上的豚鱼$”(《周易大传今注》,第426页)此时“中”为动词。

以上“中”字都还不具有道德的涵义。

而在《尚书•酒诰》中记载:“丕惟曰尔各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自介用逸。

”此时,“中”与德联系在一起,具有了道德的引申意义。

其次是“庸”的涵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的“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意思是周武王把长女太姬嫁给了胡公满,此处“庸”解释为“用”。

“中”与“庸”二字虽早已有之,但“中庸”一词则首次出现于《论语》之中。

在书中,孔子讲14“中庸至德”(《论语•雍也》),那“德”从何来?《论语》中解释为从“天”而来。

《论语•述而》说:“天生德于予,桓锤其如予何?”这就说明人的道德来源于天,而“中庸”为德,自然就来源于“天”。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比较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探讨两者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

作为东西方的杰出思想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各自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中庸”和“中道”思想,虽然名称相似,但在文化背景、理论体系和具体实践上却各有特色。

本文将从概念内涵、伦理道德、政治哲学和社会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两种思想的理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庸”思想强调在人生处世中追求恰到好处的平衡与和谐。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

孔子认为,通过实践“中庸之道”,人们可以达到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家和先哲,其“中道”思想主张在两极之间寻求适中的道路,避免过度和不及。

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强调在道德行为和政治决策中保持平衡与公正。

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实践“中道”,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品德与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两种思想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孔子“中庸”思想概述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折中或调和,而是一种追求和谐、适度、平衡的人生哲学。

其核心在于强调“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中庸之道是普遍适用的真理,是达到事物正当不移的道路。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意味着在认识事物时,应该把握事物的两端,即事物的两个极端,然后从中找到一个适度的中点,使事物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以《论语》“雍也”篇为例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以《论语》“雍也”篇为例
败坏 。 历 来 , 者们对 “ 学 中庸 ” 词 的解 释 在 字义 上 基本 没 什 么 大 的 一
帛之衣 , 万古常 不 可 改易 。 今人 徐 复观 的解 释 更好 :所 谓 庸 是 把 “ ‘ 常 ’ ‘ ’ 在 一 起 , 形 成 新 内 容 的 。《 文 》 下 用 部 : 平 和 用 连 以 说 三 ‘ , 。 … …‘ ’ 庸 用也 ’ 庸 者指 ‘ 常 地行 为 ’ 因此 ‘ 常 地 行 为 ’ 平 。 平 实 际是指 ‘ 普遍 妥当 性的 行 为 ’ 言 。所谓 ‘ 常 地 行为 ’是 指 随 有 而 平 , 时随地 , 为每一 个所应 当实施 所能 实现 的行为而 言 。… …表 明 了孔 子乃是在 人人 可以实 践 、 当 实践 的行 为 生 活中 , 显示 人 之 所 以 应 来 为人 的 ‘ 人道 ’这 是孔 子 之 教与 一 切宗 教 乃 至形 而 上 学 断然 分 途 , 的大关 键 。 。其 实 , 即所 谓之 “ 用理 性 ” ’ ’ 此 实 。庸 , 也。 “ 庸 ” 用 中 者 , 用理性 也 , 重在平 常 的 生活 实践 中 建立 起 人 间正 道 和不 实 它着 朽理论 , 人 道 , “ 道 ” 此 亦 天 。虽平 常 , 乃 “ ” 却 道 之所 在 。所 以孔 子才有 “ 中庸之 为 德 , 矣 乎 的赞 叹 。这 就是 最 高处 所 。此 最 高 至 处所 并不在 另一世 界或 超越此 世 间。但 为何 “ 鲜久 矣 ” 民 ( 能 是 7可 指当 时人多 好 高婺 远 , 不 重 “ 在 伦 常 日用 中 一 根 本 道 理 。 而 道 这 今 日中庸之 道 , 也应 求之于 平 民 百姓 的 日常 生 活中 , 现代 化 的社 即 会存 在中 , 而不必 过分强 调高 玄理论 、 统资 源 。… …L 传 3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的一套道德理论,它提倡的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标准,
即“不偏不倚,刚健有力”。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孔子维护社会秩序,坚持正义正直,促进福祉和公正的道德原则。

在孔子认为,要从社会实际出发,重视人们的和谐相处,因此,他在“中庸”
里提出“刚柔相济”来作为道德行为的尺度,意思是刚强需要勇敢,而柔顺则必须有耐心。

这种“刚柔相济”的道德思想,代表了孔子对人伦理的普遍观点,即立足于社会,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把人的道德和政治责任统一起来。

此外,孔子还提到“仁义礼智”,为人处世的完美结合。

即“仁”是以道德感
觉和善行衡量人格的标准;“义”是行为道义,把自利自尊忘掉,让比自己有苦谁执义;“礼”是“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在社会的交往中展示;“智”是经济技巧,有助于妥善处理困难形势和处理拙计。

只有把“仁义礼智”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完整的道德意识,这是孔子忠实社会的原则。

总结而言,孔子的“中庸之道”具有一种开放性,而重点则是提倡“刚柔相济”、“仁义礼智”,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维护社会正确道德秩序。

孔子中庸思想

孔子中庸思想

孔子中庸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

“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一、尚中:中庸的逻辑起点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

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

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又如:“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中行”,即中道之人。

孔子认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

因为激进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坏事。

可见,孔子选才或交友的理想标准也是“中”,不得已才求其次。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

因此,对一个人而言,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 事实上,孔子本人也正是以“中”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的,其曰:“吾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说明,对于传统文化持“因、损、益”态度的理性主义大师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是持完全赞成的态度的。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
孔子日: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先说何谓中庸。

中庸者,以中为用也。

处理事情恰到好处,不走极端。

1、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2、刚柔并济。

3、一阴一阳之谓道。

4、欲望。

墨子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

主张扼杀人的一切欲望和精神需求。

孔子既认识到欲望是万恶之源。

又认识到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力(欲望更是社会倒退的原动力)。

人皆有无七情六欲,人若无欲,便是行尸走肉,你更是器物。

孔子日:君子不器,此之谓也。

孔子既不灭欲,又不纵欲。

而是提倡适欲、节欲。

5、教育子女。

既不严苛,也不溺爱。

成功的教育使人有性生格:既不使本性。

又有品格。

6、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7、既珍爱生命。

在面对大义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8、过犹不及。

不以过高的道德作为行为准则。

而是中等的的道德作为行为准则。

不搞道德绑架。

孔子中庸思想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孔子中庸思想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

孔子中庸思想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中庸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和思想方法论是由孔子率先提出来的,它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

当时,新旧制度交替,宗法制处于礼崩乐坏之时,整个社会失去了赖以维系的准则,出现了“失中”现象。

孔子认为,这种局面是由于“天下之无道也久已”①造成的。

这里所说的“无道”,指的就是无中庸之道。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②孔子把中庸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看成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方法的最高准则,旨在通过人性修养实现太平和合的理想社会。

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执中、时中与中和等三个方面。

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中庸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工作,特别是解决家庭教育的“失中”问题和促进和谐家庭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执中:行家庭教育之“中道”孔子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③所谓“执其两端”,就是把握两端的意思。

因为离开了两端,“中”也就不存在了。

所谓“用中”,指的是“中立而不倚”④。

“执其两端”不是用其两端,而是要用两端之中,即“允执其中”⑤。

在孔子看来,只有公允地执掌“两端”,才有可能找出正确的”中”来,才不会走极端。

“执中”并没有走中间路线的意思,更不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

从思维方法上来看,“执中”指的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的统一;从认识论上来看,“执中”是集思广益后的科学判断;从实践行为上来看,“执中”又是照顾各群体利益的异中求同。

“执中”体现了孔子中庸思想的本质内涵。

“过犹不及”⑥,则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孔子的“执中”理念。

孔子主张“执中”,反对偏激,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事物的极端化倾向,或者说是两种错误倾向,都不足取。

他曾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⑦在这里,狂者“过”,狷者“不及”,狂、狷都不得“中行”,只有“无过无不及”才符合“中行”。

孔子还把“过犹不及”分成两类:一类是“小过”与“小不及”。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点。

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白我修养的行为准则。

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2 (先进)帅,颛孙师,即子张。

商,卜商,即子夏。

二人均为孔子弟子。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强一些,孔子评价说:“子张有些过度,子夏有些赶不上。

”子贡以为,子张“有些过度”,白然要比“有些赶不上”的子夏强些,孰料孔子的回答则是:“过度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在这里,孔子衡量弟子孰优孰劣的标准是“中”,即“无过无不及”。

又如:“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2 (子路)“中行”,即中道之人。

孔子认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

因为激进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坏事。

可见,孔子选才或交友的理想标准也是“中”,不得已才求其次。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2 (雍也)“文质彬彬”也就是前文所谓的“中行”,关于此点,〈〈颜渊》篇的一段话正好可作注脚:“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醇,犹犬羊之醇。

’”棘子成,卫国大夫。

“醇”即皮革。

子贡的意思是说,礼仪形式和朴实的基础这两个方面,对君子来说同等重要,假如把两张兽皮的毛全部拔去,就分不出哪张是虎豹的皮,哪张是犬羊的皮了。

所以,对一个人来说,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 2 (泰伯)朱熹解释说:“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而取中 间,使两端既互相制约,又互 相补充,达到令人满意的结合。 如果只顾一端,不顾另一端, 那就成了“极端主义”,其结 果是“过犹不及”。
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抽去 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 将陷入僵死和片面。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 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 月守也。”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孔子对知与行的辨证认识体现了中庸认识论的 基本精髓,即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只有 在认识上多闻多见,不偏执一端,才能在行动上做 到执两用中。正是基于知的先决作用,孔子把知列 入“三达德”之中。 在“三达德”中,知与仁的关系也深刻揭示了 中庸的变通精神。知与仁是辨证统一,互相依存, 互为表里,互为补充的。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 者乐,仁者寿。” 孔子认为大知的人乐水,好动, 讲变通,不僵化,不偏执,时刻以中庸为尺度校正、 变通,达到和乐的境界;仁者乐山,主静,仁是被 作为最高价值水准来看待的,是“中”,是“正”。 简言之,仁的根本精神是不变的,变动的是达到仁 的方法和路径,即知,也就是“用”(庸)。
孔子在强调个人修养 方面也特别注重行中庸 之道。子曰:“喜怒哀 乐之末发,谓之中;发 而皆中节,谓之和。中 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
孔子一生都为使人们自觉回归 周礼而奔波游说,他把自己的政 治理想的实现完全寄托在对周礼 的恢复和重建上,宣扬“克己复 礼”,慨叹“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矣。” 在一定程度上陷入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的复古 情调中,但他的中庸变通精神仍 是其思想中活的灵魂。 “中庸”既是理想的境界,又 是普遍的方法。儒家思想讲和, 不仅讲社会的和谐,还讲 人和自 然的和谐平衡,人和人之间的和 谐平衡,人和自己内在的身和心, 内在的平衡和谐。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 要体现在哪里?
◆ 为政治国 ◆ 礼制
◆,主张“攻 乎异端”。对于专用刑法或专用礼治,孔子皆 不以为然,孔子认为为政要避免片面、极端, 要执两用中。具体而言即德刑相辅、宽猛相济, 只要能够达到“使民服”的目的,“德治”和 “法治”都可以用。 所谓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说的是 两种不同的统治方式,二者的运用都是有条件 的,后者不过更理想化罢了,仅此而已。孔子 并不否认刑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正如他 并不否认仁有“恶人”的一面一样,孔子强调 为政要德主刑辅,德刑相参,片面固执于一端 都是违反中庸的。
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 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 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 倚”、“时中”、“合宜”的方 法和准则。换句话说,中庸思想 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孔 子为“救世”而苦心孤诣觅 得的方法和准则。他所生活 的春秋末世 “天下之无道也 久矣” ,子弑父,臣弑其君, 孽杀其宗,” 一切礼乐制度、 等级秩序都被颠倒了。
“中,正也;庸,用也。” (《说文》) “不偏之为中,不倚之为庸。” (程颐)
“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朱 熹则 )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叫做 ‘中’;始终如一, 保持经常叫做‘庸’。” (《中庸章句》 均见)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 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 小人之无忌惮也。 ” (《中庸》第二章)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 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 宽。宽则济猛,猛以济宽, 政是以和。” 宽猛相济、德 刑兼施是孔子为政的基本构 想,只不过面对当时的社会 状况,从人文主义的悲天悯 人出发,孔子更重视爱人好 与、仁政德治而已。
孔子中庸思想的变通精神突出表现在对礼的制 衡上。“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语,代表孔子 思想)说的就是在“礼”的应用中应达到“中”、 “和”境界。从形式上讲,礼乐表现为一套严格 的等级制度,王、公、卿、大夫、士、庶人各个 不同等级所施用的礼仪都有严格的规定;但从实 质上讲,礼乐制度的精髓就在于表现一种内在的 情感,即忠、恕、孝、仁、友等,这是礼的实际 意义所在。只有人们从深层意识上自觉遵循礼, 才能恢复礼乐制度和等级秩序。在如何协调礼与 仪,即形式与实质的关系问题上,孔子主张既不 失去必要的形式,更要抓住礼的本质。“礼云礼 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