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
《中庸》的中庸思想与道德选择
中庸的中庸思想与道德选择1. 引言《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经典著作之一,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道德指导意义。
其中的中庸思想被广泛认可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探讨《中庸》中的中庸思想以及如何运用这一思想进行道德选择。
2. 中庸思想的内涵2.1 中庸的定义中庸是指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平衡状态,不偏向任何一方。
它追求的是合理和谐,既不偏激、过分执着于某种观点,也不盲目妥协、放弃原则。
2.2 物我合一在《中庸》中,物我合一是指人们应当认识到自己与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有通过与外界事物相互适应、协调,才能实现完善和谐。
2.3 孔子伦理学观点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五常,并主张人们应当以仁为核心来理解、指导自己的行为。
中庸思想在这里体现为追求道德的均衡和合理,不偏执于某一常。
3. 中庸思想与道德选择3.1 避免极端主义中庸思想告诫人们要避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不陷入极端主义。
在道德选择中,我们应当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尽量避免片面、极端的立场。
3.2 追求平衡和谐中庸思想鼓励人们寻求平衡和谐的状态。
在道德选择中,我们可以考虑多种因素,并尝试找到最合适、最有利益平衡的方式。
3.3 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中庸》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对社会的责任。
在道德选择时,我们需要考虑他人利益,并且始终保持公正和诚信。
4. 结论《中庸》中的中庸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了在面对复杂情境时保持平衡、谨慎而中正的态度。
在道德选择中,我们可以借鉴中庸思想,避免极端主义、追求平衡和谐,并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道德挑战,并成为更有品德和价值观的人。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孔子的中庸思想源于“应道,舍易,反求诸己”的修身智慧,是一种深层次的道德观念。
中庸之道更多的是指一种中等偏向于平衡的道德行为准则,它即不像传统的封建道德观念那样“自强不息”与否,也不仅仅是永远活在传统中,中庸之道给人的感觉主要是一种把道德观念和行为严格地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性的实用的理念,以此来调节行为,使得行为能够适应社会的潮流,从而达到自身及社会之利益的最佳平衡,这就是孔子所谈到中庸之道的理念及其内在逻辑所在。
孔子认为,任何行为均要在中庸之道中得以实现。
他认为,人们在做出任何决定时,必须根据自己内心的主观看法来做出判断,因为他认为,真正的公正是根植于主观立场中的。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时代背景下的客观眼光,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如社会各方势力的均衡及其关系的协调,从而确定行为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孔子所着重的公平理念,也是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所在。
同时,孔子也认为,每一种行为都有其责任范围,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它付诸行动,以达到所预期的结果,这就要求行动者有足够的自律,而不是以个人幻想来去实现。
另外,孔子也指出,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进行太多行动,而应当将它们分解,迈出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小步子,以达到最优状态。
总之,孔子中庸之道是一种建立在“以自己的内心主观为基础,并结合外部环境及客观情况,以及社会关系和立场的平衡”的理念之上,在取舍平衡、谋求中道和排除异常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道德行为守则的普遍主义。
中庸之道也强调谦逊的态度,这便是一种理性的实用主义,它让人们在实现自身价值和合乎社会规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简论孔子的_中庸_思想
哉? 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 8 ..
( 2) 孔子用中、达中的另一手段是..和..。
在孔子那里, ..和..的原来意义, 是..执两用中..。孔子提出的学思并重, 学与思和的学习
想将古老的尚中观念哲理化为普遍的方法论原则, 并把它上升到至德的高度, 作为世界观与
方法论揉合在一起, 成为孔子整个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
( 1) 孔子用中、达中的手段之一是..执两用中..。
它要求通过把握事物两端而达到用中的目的。孔子奉守尧的话: ..允执其中..为座右铭。
他认为,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应严守中道, 毋走极端。但中本无定位, 只因两端而存在。故孔
由于客观事物是不停地变化和发展的, 倘若不能知情而变, 则中亦不中了。所以孔子说
..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里仁..) 指出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 没
有固定不变的要怎样做, 也没有固定不变的不应该怎么做, 而是怎样适合情理, 就怎么去
做。所谓的适合情理就是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 权变是达中的最高手段, 它是在事物
方式, 提出文质彬彬, 文与质和的君子人格等等即是。但..和..的最大意义还是..执多用中..。
故孔子曰: ..礼之用, 和为贵。..( ..学而..) ..和..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
..均无贫, 和无寡。..( ..季氏..) ..和..则从消弥人们之间的对立引伸为一种治国方术。如此上
和他共同追求真理, 但未必可以跟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有的人可以与他坚定不移在一起, 但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柯原(荐稿)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
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道。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是不偏不倚,中正,无过不及。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论语中孔子最早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最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民众缺少很久了。
在《论语·先进》中,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贤能?孔子回答:“子张处理事显得过了一些,子夏处理事又显得不足”,子贡说是不是子张强一些,孔子回答:过和不及的性质是一样的。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对于中庸之道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凡事取中间状态,不左不右,不偏不倚。
如果用数学方式来表示的话,中庸之道就是0.5或黄金分割位0.618,实际上这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解。
中庸之道,它不是一个定量的值,它是一个变量,是随机的。
中庸之道不是任何一件事都取其中间状态,它如同太极图阴阳鱼的分界线,是呈S形的,是一条变化的曲线,随着阴阳鱼的变化而变化,使阴阳永远处于平衡状态。
中庸之道是变化之道,是按照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而变化,所以也是自然之道,是顺其自然之道。
比如,我们处理事物时,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选择:坚持还是妥协?斗争还是团结?如果取中间状态,就是不坚持也不妥协,不斗争也不团结。
不用说,这种中间状态在实际中不可能做到。
即使可以做到也不符合中庸之道。
按照中庸之道的要求正确做法是:该坚持时就坚持,该妥协时就妥协,该斗争时就斗争,该团结时就团结。
比如,治理一个国家应该是宽好,还是严好?如果凡事采取中间状态,应该是不宽不严。
论《论语》中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
论《论语》中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论语》是中国古代一部较为重要的经典,其中所载的孔子思想影响深远。
中庸思维方式是孔子思想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以实事求是、中正平衡为核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以下将从中庸思维方式的内涵、实践方法和现实价值等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中庸思维方式的内涵中庸作为一种思想方式,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追求“中”即平衡,二是重视“敬”即孝悌,三是强调“诚”即真诚。
这三个方面的内涵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即平衡,是中庸思思想的核心概念。
孔子认为,事物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才能健康、稳定、和谐地发展。
因此,孔子主张“中庸之道”,即在正常的状态下保持中正平衡。
在实践中,他号召人们要以中正之道处理一切问题,不要过分倾向于某一个方面,避免偏激,否则就会导致忽略他人的利益和整体的发展。
重视“敬”即孝悌,也是中庸思想的重要内容。
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孔子的思想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他认为孝悌是对价值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关爱,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因此,孔子鼓励每个人以身作则,做出好的榜样,同时要带领他人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强调“诚”即真诚,也是中庸思想的重要内涵。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可能建立深厚的友谊。
因此,他要求人们要真诚相待、诚信为本,同时要注意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之有果。
二、中庸思维方式的实践方法中庸思维方式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克己复礼”,二是“以中正之道处理一切问题”。
“克己复礼”是中庸思想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方法。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自我超越、摒弃个人的贪婪和私心,才能恢复社会的规范,重塑民族文化的精神。
“克己复礼”具体实践方法包括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改造等环节。
“以中正之道处理一切问题”是中庸思想的另一个实践方法。
孔子认为,只有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才能不断接近自己的目标。
因此,中庸思想主张不偏不倚地处理一切问题,维护道德的正义和公正,避免情感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干扰。
《中庸》的和谐共赢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实践原则和处世待人的方法。
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孔子。
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
”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
然而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新兴人类们更多的赋予了这个词语以贬义。
“中庸之道害我们国人不浅。
”,“世风日下,中庸横行。
”诸如此句不绝于耳。
中庸之道成了老好好、无原则、无主见和随波逐流的代名词,实在是我们的先人所没有想到的。
这恐怕与我们这些年来,忙于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大师圣经,而对先人的大智慧缺乏了解甚至几乎忘却有关。
1.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 中庸之道,是手持两端,不偏不倚。
不偏的前提是把握两端,既不激进也不保守,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不多不少正好恰好。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严密的内在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2.尚中——不偏不倚的平常心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平常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既不要走极端,不要过头,也不要欠缺,不要不及。
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中”,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就是做下属不要低三下四,为上级不要专横跋扈;就是成功时不要得意忘形,失败时不要心灰意冷。
联系我们目前浮躁的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中”吗? 3.时中——审时度势,与时偕行 “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就是“时中”。
“时中”要求人们要关注时间的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变化有清醒的观察、了解和认识,并据此设计自己的应对策略,此所谓“变通者,趣时者也”。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摘要】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庸思想的起源和重要性,随后详细分析了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内涵。
通过对中庸思想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探讨,揭示了其对现代社会和个人修养的影响。
结合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探究的价值,强调了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以及其对当代社会和个人修养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好地应用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思想遗产。
【关键词】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重要性、起源、核心理念、内涵、应用价值、实践意义、现代意义、启示、探究、个人修养、影响。
1. 引言1.1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的重要性孔子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逻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庸思想强调“中庸”、“和谐”、“平衡”,是一种追求既不偏激过分,又不随波逐流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正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借鉴的。
通过深入剖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思想的智慧,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举止。
通过理解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我们还能够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引导我们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责任担当的人。
在当代社会中,认真研究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找准生活的定位,维持内心的平衡,塑造高尚的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的起源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起源于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孔子在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中,意识到人性的善良和天赋,但也认识到人性的腐败和自私。
他认为,人类在追求道德和行为上应该遵循的规律和原则,需要在中庸之间寻求平衡。
中庸思想的起源还在于孔子对社会秩序的反思,他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正义、仁爱与礼义之上,从而保持稳定和和谐。
孔子赞赏的中庸
孔子赞赏的中庸
中庸,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道德准则,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赞扬中庸之道。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恰当的行为方式,能够让人们保持内心平衡、避免过度、不足的极端情况。
他说:“中庸之道,可保全而不可已。
”也就是说,中庸之道虽然重要,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只有持之以恒地保持平衡,才能达到最好的境界。
孔子还强调了中庸的实践意义,他说:“中庸之道,不行则已,有恒无终。
”意思是说,中庸之道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果没有行动,就只是口头上的空话,没有任何意义。
中庸之道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道德准则,而是需要不断地修行和实践。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修行和实践,才能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
总之,中庸之道是孔子高度赞赏的一种行为方式,它能够帮助人们保持内心平衡、避免极端情况,是实践生活中道德准则的重要指南。
- 1 -。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中庸”这个词汇在汉字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源于《论语》中的一句话:“中庸之道,斯人不倦。
”孔子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和实际性,通过这种道路引导人们生活和行为中的正义与真实。
中庸思想在《论语》中形成,是孔子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
本文旨在探讨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以期对这一思想有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理解。
“中庸”是一种生活方式首先,中庸思想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孔子认为,人们在生活和行为中的正义和真实都可以通过“中庸之道”来达成。
所谓“中庸”,就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和行为中应该保持和谐、稳定和温和的状态,而不是走向极端。
中庸之道是指在各种情况下,坚持中庸的均衡、平稳的态度,这种态度代表着最符合真理和正义的生活方式。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对人生中极端、偏执和偏见的反对。
他主张在完美的中间地带保持均衡,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极端。
如果我们过于追求某一方面,就可能会导致我们走向极端,陷入困惑和痛苦之中。
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是一种明智、实际、自信的方式,可以引导人们走向真理和正义。
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就在于,它希望人们不被一些极端的思想、情感或行为所控制,而是走向均衡、和谐和平稳。
中庸思想与个人品德中庸思想不仅涉及个人的生活方式,还涉及到个人的品德。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反映了一种完美的个人性格,是个人品德的体现。
中庸之道强调个人在行为和思考中的正义、公正和谷德。
所以,如果我们坚持中庸之道,就能在生活和行为中表现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孔子强调人的正义和善良是由心情直觉所带来的。
如果我们能够坚定自己的意志,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和之道,就能带给自己和周围的人一种高尚的品质。
这种品质是品德精华,是人格的体现,值得我们不断追求和发扬。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就在于,中庸之道所反映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人品质的显现。
“中庸”与国家治理中庸思想不仅带给了个人生活和品德的提高,还涉及到国家治理。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
读书心得——《中庸》的古典生命哲学思想及其教育意蕴《中庸》是先秦儒学的哲学纲领,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毫不夸张地说,《中庸》仅用3 544 个汉字就直抵中国思想的核心①。
《中庸》首章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话提纲挈领,环环相扣,“从生命自然观的角度回答了教育何以发生、如何发生以及教育发生的基础等问题”。
其中,承接“天命之谓性”和“修道之谓教”的“率性之谓道”清晰地回应了人究竟该如何“教”的问题,蕴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古典生命及其教育哲学意蕴,至今仍有宝贵的启迪与借鉴价值。
《中庸》虽旧,其命维新!一、“性”与“道”“性”与“道”是“率性之谓道”的关键词,也是《中庸》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
言“性”主要是讲天命的下贯,天是宇宙万物本源性的存在;言“道”主要是讲天命的完成,是对天命的积极接受与回应,两者实际上是在讲“人”与“天”的关系。
“‘性’与‘道’乃是‘教’之发生的通‘道’”。
“不知性则不知中庸所自来,不知道则不知中庸之所由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性”“道”?关于“性”,《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指出,“性一般指人性,亦有天性、本性等涵义”。
许慎《说文解字》解“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从心,生声。
”(《说文解字》卷十)另外,人们还分别从天、理、五行说、心、生等多重视角解读“性”:一是从天的视角而言:性被看作是天命下贯而成的产物。
如荀子言:“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王夫之言:“性者天道。
”二是理学的视角:性是天理的秉受,即“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
“性,即理也。
在心唤做性,在事唤做理。
”(《朱字语类》卷五)。
三是用汉代五行说解释性:“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
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
”(东汉郑玄)四是心学的视角:“性即心”;“心之体,性也”;“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传习录》上)。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比较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探讨两者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
作为东西方的杰出思想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各自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中庸”和“中道”思想,虽然名称相似,但在文化背景、理论体系和具体实践上却各有特色。
本文将从概念内涵、伦理道德、政治哲学和社会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两种思想的理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庸”思想强调在人生处世中追求恰到好处的平衡与和谐。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
孔子认为,通过实践“中庸之道”,人们可以达到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家和先哲,其“中道”思想主张在两极之间寻求适中的道路,避免过度和不及。
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强调在道德行为和政治决策中保持平衡与公正。
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实践“中道”,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品德与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两种思想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孔子“中庸”思想概述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折中或调和,而是一种追求和谐、适度、平衡的人生哲学。
其核心在于强调“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中庸之道是普遍适用的真理,是达到事物正当不移的道路。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意味着在认识事物时,应该把握事物的两端,即事物的两个极端,然后从中找到一个适度的中点,使事物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以《论语》“雍也”篇为例
帛之衣 , 万古常 不 可 改易 。 今人 徐 复观 的解 释 更好 :所 谓 庸 是 把 “ ‘ 常 ’ ‘ ’ 在 一 起 , 形 成 新 内 容 的 。《 文 》 下 用 部 : 平 和 用 连 以 说 三 ‘ , 。 … …‘ ’ 庸 用也 ’ 庸 者指 ‘ 常 地行 为 ’ 因此 ‘ 常 地 行 为 ’ 平 。 平 实 际是指 ‘ 普遍 妥当 性的 行 为 ’ 言 。所谓 ‘ 常 地 行为 ’是 指 随 有 而 平 , 时随地 , 为每一 个所应 当实施 所能 实现 的行为而 言 。… …表 明 了孔 子乃是在 人人 可以实 践 、 当 实践 的行 为 生 活中 , 显示 人 之 所 以 应 来 为人 的 ‘ 人道 ’这 是孔 子 之 教与 一 切宗 教 乃 至形 而 上 学 断然 分 途 , 的大关 键 。 。其 实 , 即所 谓之 “ 用理 性 ” ’ ’ 此 实 。庸 , 也。 “ 庸 ” 用 中 者 , 用理性 也 , 重在平 常 的 生活 实践 中 建立 起 人 间正 道 和不 实 它着 朽理论 , 人 道 , “ 道 ” 此 亦 天 。虽平 常 , 乃 “ ” 却 道 之所 在 。所 以孔 子才有 “ 中庸之 为 德 , 矣 乎 的赞 叹 。这 就是 最 高处 所 。此 最 高 至 处所 并不在 另一世 界或 超越此 世 间。但 为何 “ 鲜久 矣 ” 民 ( 能 是 7可 指当 时人多 好 高婺 远 , 不 重 “ 在 伦 常 日用 中 一 根 本 道 理 。 而 道 这 今 日中庸之 道 , 也应 求之于 平 民 百姓 的 日常 生 活中 , 现代 化 的社 即 会存 在中 , 而不必 过分强 调高 玄理论 、 统资 源 。… …L 传 3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孔子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的一套道德理论,它提倡的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标准,
即“不偏不倚,刚健有力”。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孔子维护社会秩序,坚持正义正直,促进福祉和公正的道德原则。
在孔子认为,要从社会实际出发,重视人们的和谐相处,因此,他在“中庸”
里提出“刚柔相济”来作为道德行为的尺度,意思是刚强需要勇敢,而柔顺则必须有耐心。
这种“刚柔相济”的道德思想,代表了孔子对人伦理的普遍观点,即立足于社会,坚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把人的道德和政治责任统一起来。
此外,孔子还提到“仁义礼智”,为人处世的完美结合。
即“仁”是以道德感
觉和善行衡量人格的标准;“义”是行为道义,把自利自尊忘掉,让比自己有苦谁执义;“礼”是“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在社会的交往中展示;“智”是经济技巧,有助于妥善处理困难形势和处理拙计。
只有把“仁义礼智”结合起来,才能拥有完整的道德意识,这是孔子忠实社会的原则。
总结而言,孔子的“中庸之道”具有一种开放性,而重点则是提倡“刚柔相济”、“仁义礼智”,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维护社会正确道德秩序。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
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网友中庸之道的内涵是什么?“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对孔子的中庸之道人们曾一度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是一种误解。
折中主义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原则性。
孔子的中庸之道则与此不同,“中庸”即中和,孔子是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保留其对的一面,舍弃其不对的一面。
这才是正确的中庸之道。
一般的人很少善于运用中庸之道,多半都是走偏锋。
“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为人之道就在“正直”二字,刚正不阿,矢志不渝,不搞邪门歪道,不见利忘义。
中庸实际上是就是强调“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理念,就是说,超过和不足都不可取,什么问题都要在“也认真”、“也不认真”之间寻找平衡,所谓:“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中庸之道在历史上有重大的争论,在今日世界上仍有不同的看法。
但在我看来,中庸在古代政治文化中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思想,在今天世界精神生态危机中同样具有调整人心寻求正途的普世性价值。
中外学术界应该破除对东方文化重要思想的“中庸精神”的现代性误读,重申其被淹没不彰的超越性思想与普世性价值。
一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高度在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均注重适度与均衡,其构成的“天人关系”主要表现在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上。
所谓天道的关键在于“诚”,而人道的终极目标则是对诚的追求。
在人道与天道相合中努力达到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从而使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天性相和谐。
当人性与天性相应相合之时,人性也就与天性的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相合一。
这种人性与天性的和谐相生,对君子提出了内在修为与外在践行相互合一的高要求,成为历代君子追求至诚至仁的目标。
(一)中庸的内在含义及其是否可能从所见到的先秦文献看,孔子之前的古籍有不少有关中庸的思想论述,如《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1 “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2 “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
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非常火热,孔子的论述也就成为了当时重要的文化遗产,作为传统中国精神的核心,“中庸”一词在传统中国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儒家学说盛行以来,孔子提出的“中庸以及“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就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思想文化,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从而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孔子对于“中庸”的论述,以《论语》中的“中人以下,谓之不仁,中人以上,谓之恶”为主要内容,它告诉我们,要遵循“中庸”的智慧,既要有尊崇如何表露自己的仁慈,以及遵循仁义礼智信的路线,又要有抑制自己的自由意志,让自己避免出现冒失的举动,以此达到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平静的心态。
此外,孔子对于“中庸”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人要靠中庸的智慧避免自己受到邪恶的影响,从而使自己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中庸”不仅在思想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影响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教育,政治发展。
在当时,中国社会的核心就是实施仁义礼智信,而“中庸”更是实施仁义礼智信的重要基础,因此,“中庸”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庸”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在思想上做出正确的判断,更能够帮助人们在行为上有一个正确的角度,比如说,不要沉迷于财富,而是懂得如何合理地把握自己的财富;不要沉迷于欲望,而是懂得如何合理地抑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沉迷于怨恨,而是懂得如何合理地消除自己的怨恨。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仍然十分重要,它激发了人们进步的信心,让人们遵守“仁义礼智信”,牢记“中庸”之法,从而促进良好的道德文化。
就如当年孔子所言:“我虽比之人,心不忘”,意思即指我们在改变时代也不应该忘记“中庸”的精神。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话语,而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一种传统价值观念,它的理念既可以用来衡量行为的正确性,也可以作为衡量道德准则的量衡。
因此,只要我们懂得“中庸”的价值,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思想上做出正确的判断,更能够帮助我们在行为上有一个正确的角度,以此达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孔子逻辑思想的中庸价值取向
者。这应当可以 算是二千多年后今日传统形式逻辑界所持
“ 形式逻辑是一 门以思维形 式及其 规律 为主要研 究对象 , 同 时也涉及 到一些 简单 的逻辑 方法 的科 学” 的 逻辑 “ 维 思 说” 认 为逻 辑研究 思维 ) ( 的萌芽 。用 当代 经典逻 辑 的 目光
加 以审视 , 已然具有相 当的开创意义 了。
有” ‘罕的“ 子 ’ 未思 ” 又不 同意 季文子 “ , 三思 ”其 实讲 的是 ,
孔子所极力推崇 的“ 叩其 两端 而竭之 ” 子 ’ 早 的至大至 微的 “ 中庸主义” 法论原 则 , 方 一种极 高明 的人 生体验 与逻 辑艺
术。
社会早期与中期的夏、 已经产生了较为发达的社会科学 商,
与 自然科学 ( 夏礼 的 甲骨 文考证 与 司母戊 鼎 的 出土便 为力
证) 。但是, 直到商朝灭亡, 周朝出现, 人们始终未把思维本
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 这从 “ 甲骨 文和青 铜器铭 文 中未 发现 商 ‘ ’ 思 或与‘ ’ 思 相近义 的字可 以得到佐证 ” 。
“ 学而不思则 罔, 思而不 学则殆。攻乎异端 , 害也 斯
此外 ,论语》 《 里直接提 到“ ” 思 的地 方有 很多 处 , 譬如 :
究生作者简介: ( 8一)男, 究方向 研 张四 3 , 河南商水人, 9 逻辑学硕士 研究生, 究方向: 逻辑史; 研 中国 葛宇宁( 8一)男, 1 0 。 河南柘城人, 9 逻辑学硕士研
基本性格与思想主题, 以求教于学界贤达。
一
、
“ 的逻辑发轫具有 中庸 价值 基础 思”
从文化人类学 的层 面讲 , 人们首先接触 到的是 自己所生 活 的大 自然 , 因此人们 的第一认识对象应 当是 自然界。在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一、尚中:中庸的逻辑起点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
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
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2](先进)师,颛孙师,即子张。
商,卜商,即子夏。
二人均为孔子弟子。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强一些,孔子评价说:“子张有些过分,子夏有些赶不上。
”子贡以为,子张“有些过分”,自然要比“有些赶不上”的子夏强些,孰料孔子的回答则是:“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在这里,孔子衡量弟子孰优孰劣的标准是“中”,即“无过无不及”。
又如:“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子路)“中行”,即中道之人。
孔子认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
因为激进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坏事。
可见,孔子选才或交友的理想标准也是“中”,不得已才求其次。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雍也)“文质彬彬”也就是前文所谓的“中行”,关于此点,《颜渊》篇的一段话正好可作注脚:“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A,犹犬羊之A。
’”棘子成,卫国大夫。
“A”即皮革。
子贡的意思是说,礼仪形式和朴实的基础这两个方面,对君子来说同等重要,假如把两张兽皮的毛全部拔去,就分不出哪张是虎豹的皮,哪张是犬羊的皮了。
因此,对一个人而言,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泰伯)朱熹解释说:“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
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
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
”[4](P105)“好勇而不安分”就是孔子所谓的“勇而无礼”;“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有类于孔子所谓的“直而无礼”[2](泰伯)。
二者的行为方式虽或不同,但思想根源却是一个:即“一意孤行”,而不能中道行之。
有见于此,孔子十分推崇“中庸”之德:“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雍也)。
从孔子的赞扬(“其至矣乎”)和惋惜(“民鲜久矣”)中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中庸之德是何其完美。
事实上,孔子本人也正是以“中”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的,其曰:“吾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2](子罕)“两端”,或谓指“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5](p26)或谓指“事情的两个方面”。
[6](p160)总之“叩其两端”是孔子在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解疑释惑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一种思想方法,此种方法,其核心即为“用其中”。
就道德修养和行为修养的层面说,孔子“用其中”的具体体现则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子罕)“毋意”,不悬空揣测。
“毋必”,不绝对肯定。
“毋固”,不拘泥固执。
“毋我”,不唯我独是。
“子绝四”,则是指孔子没有“意”、“必”、“固”、“ 我”四种毛病。
[4](p87-88)在这里,“四毋”的核心仍是“中”。
这种思维观念、行为原则,或许可以谓之“允执其中”。
这说明,对于传统文化持“因、损、益”态度的理性主义大师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是持完全赞成的态度的。
二、时中:中庸的内在本质如果说“尚中”是传统观念,为孔子所继承,并成为其“中庸”思想的逻辑起点;那么“时中”则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其“中庸”思想的逻辑展开。
与“中”一样,“时”也是一种起源甚古的观念。
早在尧帝时,就曾“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7](尧典)。
孔子一向重视“时”,其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学而)强调“时”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
不但治国,就连说话,孔子也是“时然后言”[2](宪问),并主张“言不当其时则闭慎而观”[8](二三子)。
不但说话,就连看到飞鸟,孔子也不免“时哉时哉”之叹:“色斯举矣,翔而后集。
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2](乡党)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务时。
”[8](二三子)孔子的贡献在于,将“时”与“中”联系起来,形成了“时中”的观念:“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
’”[4](中庸章句)“时中”,即“随时以处中”,用《论语》所记孔子的话说,就是“无可无不可”:“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2](微子)这段话,记载了孔子对那个时代公认的几位贤人的评论和比较。
透过这种评论和比较,孔子说明了自己与他们的不同之处。
孔子说,不动摇自己意志,不辱没自己身份,这是伯夷、叔齐的特点。
柳下惠、少连降低自己意志,屈辱自己身份了,可是言语合乎法度,行为经过思虑,那也不过如此罢了。
虞仲、夷逸逃世隐居,放肆直言。
行为廉洁,被废弃了也是他的权术。
[2](p197)而孔子认为自己与他们不同,乃是“无可无不可”。
如何理解孔子的“无可无不可”,《孟子・公孙丑上》的一段评论正好可以做其注脚:“(公孙丑)曰:‘ 伯夷、伊尹何如?’(孟子)曰:‘不同道。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
’”又《孟子・万章下》载:“孟子曰:‘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由孟子的评论可知,孔子的“无可无不可”就是“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或“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
不难看出,孔子与其他诸人的区别在于,其他诸人固守一节,而孔子则“无可无不可”。
所以孟子说:“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4](万章下)“圣之时者”即“随时而处中”。
孔子的“无可无不可”或“时中”观念,还可以从下面的几则材料中体现出来: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2](公治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公治长)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2](卫灵公)孔子在这三则材料中谈到的三位人物,其具体境况虽或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能“识时务”:南容的识时务在于,政治清明、国家太平时总有官做,政治昏暗、国家混乱时也不致被刑罚。
孔子看中了他这一点,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宁武子的识时务在于,政治清明、国家太平时便显示聪明,政治昏暗、国家混乱时便装傻。
孔子很佩服他“装傻”的本领,慨叹其中有一般人学不到的奥妙。
蘧伯玉的识时务在于,政治清明、国家太平时就出来做官,政治昏暗、国家混乱时就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
孔子因此誉之为“君子”。
三位人物的“识时务”,虽然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算是“随时而处中”吧。
由此不难看出,在孔子那里,因应时变,或见或隐,或贫或富,其准则在“时”;所以孔子强调“君子而时中”。
孔子晚年,对《周易》情有独钟,在其研究《周易》的过程中,对“时中”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相传为孔子所作的《易传》中,“时中”的观念更为突出。
如《艮》之《彖传》曰:“艮,止也。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9]本则《传》文,特别申明了“时止”、“时行”之意。
强调或止或行,或动或静,都要因其时。
“时止时行”,就是“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也就是“时中”。
“时中”,即“中”而因其“时”,“时”而得其“中”。
得其“中”,所谓经也;因其“时”,所谓权也。
有经有权,故能变通。
此所谓“变通者,趣时者也”。
变通趣时,即变化日新。
能趣时变通,即是“识时务”。
而识时务,能日新,就可以常保通泰。
此所谓“日新之谓盛德”[9](系辞传)。
三、中正:中庸的规范原则前面说,“时中”就是变通趋时,这种“变”,并非没有标准,其标准就是“礼”,“礼”是孔子中庸思想的规范原则。
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里仁)朱熹《集注》引谢氏曰:“ 适,可也。
莫,不可也。
”[4](P71)“无适”、“无莫”正是“无可无不可”。
然而,“无可无不可”必须服从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义。
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礼乎礼,所以制中也。
”[10](仲尼燕居)在《论语》中,有不少材料反映了“中庸”与“礼”的关系,如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泰伯)过分恭敬,而不约之以礼,就未免劳倦;过分谨慎,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流于胆怯懦弱;过分敢作敢为,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盲动闯祸;过分直率,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尖酸刻薄。
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都属于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认为,如果发挥不当,或不用礼来约束,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很明显,在这里,“礼”是成就人之恭、慎、勇、直四德而使之适中的规范原则。
又如:“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雍也)“博学”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态度,如其曰:“君子不器。
”[2](为政)即君子不应当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
而如果想有多种用处,无疑需要博学。
但孔子同时又强调,“博学”不能走极端,必须“约之以礼”,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离经叛道。
孔子特别重视“礼”在“中庸”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求“君子之行也,度于礼”[11](哀公十一年)。
“度于礼”,即是“就有道而正焉”。
[2](学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合于礼就是“正”。
孔子很强调“正”,如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2](子路)“身正”就是行为合于礼。
由“正身”,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颜渊)也就是要以礼为规范,衡量人们的等级名分,以使人们的等级与其名分相当。
名分相当,就合乎礼,也就是“正”。
其实,“正身”也好,“正名”也好,实质都是“以礼制中”。
“以礼制中”,就是把礼作为中的规范准则,可以说,孔子讲中,其尺度就是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