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

合集下载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孔子的中庸思想源于“应道,舍易,反求诸己”的修身智慧,是一种深层次的道德观念。

中庸之道更多的是指一种中等偏向于平衡的道德行为准则,它即不像传统的封建道德观念那样“自强不息”与否,也不仅仅是永远活在传统中,中庸之道给人的感觉主要是一种把道德观念和行为严格地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性的实用的理念,以此来调节行为,使得行为能够适应社会的潮流,从而达到自身及社会之利益的最佳平衡,这就是孔子所谈到中庸之道的理念及其内在逻辑所在。

孔子认为,任何行为均要在中庸之道中得以实现。

他认为,人们在做出任何决定时,必须根据自己内心的主观看法来做出判断,因为他认为,真正的公正是根植于主观立场中的。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时代背景下的客观眼光,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如社会各方势力的均衡及其关系的协调,从而确定行为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孔子所着重的公平理念,也是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所在。

同时,孔子也认为,每一种行为都有其责任范围,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它付诸行动,以达到所预期的结果,这就要求行动者有足够的自律,而不是以个人幻想来去实现。

另外,孔子也指出,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进行太多行动,而应当将它们分解,迈出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小步子,以达到最优状态。

总之,孔子中庸之道是一种建立在“以自己的内心主观为基础,并结合外部环境及客观情况,以及社会关系和立场的平衡”的理念之上,在取舍平衡、谋求中道和排除异常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道德行为守则的普遍主义。

中庸之道也强调谦逊的态度,这便是一种理性的实用主义,它让人们在实现自身价值和合乎社会规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试析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心

试析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心

试析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核心【摘要】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其中”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占据着中心的统治地位,而”礼”“中庸”等思想则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仁”共同构成了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中庸仁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

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孔子的思想影响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它也历来是人们研究中国文化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思想及思想核心也一直为人们所探讨和争论。

文章也将浅要地谈谈孔子的思想及其核心。

一、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乐”孔子思想形成的具体来源相当复杂,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和当时社会现实中逐渐形成的。

从他所处的战争频繁和”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可以知道”礼”在当时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话题。

”礼”是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殷周重”礼”,其礼仪往往形成一种严格的上下等级威仪和社会的差别意识。

其实在夏、殷时代就已经有”礼”的存在了,但是直到周公时代的周礼,才形成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所以人们一般把周礼作为研究”礼”的一个典型时期。

由于孔子对”礼”的推崇,许多学者也因此认为”礼”是孔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一生都以诗书礼乐教弟子,非常注重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他指出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

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礼”是起过积极作用的,但是到了后来,”礼”逐渐被人们理解为盲目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并且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婚姻自由的锁链,所以产生了”吃人的礼教”的说法。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否定孔子的思想,我们应该辨证地去认识和理解”礼”的思想。

还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认为治人之”礼”要深入人心,必须同”乐”结合,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礼乐相结合的”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是一种颇为完备的典章制度。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作者:张荣荣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2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从《论语》文本“雍也”篇章出发,论述“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文章引用历史上的儒家名人对“中庸”的解读,认为“中庸”思想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以一贯之的大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

其充分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处理社会生活各种关系,致力于培养理想人格、提高心性修养,努力达到与天地为一、宇宙同体的止于至善之境界。

【关键词】中庸;论语;执两用中;中道;仁“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以一贯之的大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整部书都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及其运用。

《论语》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以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各种关系,致力于培养理想人格、提高心性修养,努力达到与天地为一、宇宙同体的止于至善之境界。

“中庸”的思想方法本应是至高无尚的思想方法,只是时处今日,时代变迁,已久不为人们所理解,甚或曲解。

本文从《论语》文本的“雍也”篇首章出发,论述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一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中庸之道是儒家中庸思想以一贯之的方法论,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庸思想的形成以后,在后来的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直为民族精神构建、民族智慧繁衍、民族文化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中明确提到“中庸”一词的仅有此一处。

即便是直接论述“中庸”之道的也只有两次,一次是上面《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另外一处就是《论语•子路》中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那么,“中庸”一词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这唯一一次在《论语》中的体现,能否表现出孔子精神精华之所在呢?孔颖达注:叹中庸之美,人寡能久行,其中庸之德至极美乎!郑玄注:中庸之道为之美,故人罕能久行。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课外阅读】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290-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张焱兵摘要: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

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误读;批判性地继承(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一、孔子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思想基本阐析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理性智慧和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决策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与人--和而不同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言论,主要表现在无过无不及及和而不同两个方面。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用否定的”不争、不党、不猛"规定作为人们行为的极限或度,以保持社会统一体的稳定发展,其中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其中包含着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

李泽厚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意思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

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

在孔子看来,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

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而是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与其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更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

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在认识论上主张“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在思想方法上则宣扬“中庸”思想。

那么,什么是中庸呢?“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不走极端和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正当不移的道理。

中庸,是巩固“道“的最好方法。

认识事物时,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可能的发展趋势中,就其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处理事物时,应该调和不同的倾向,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适当的调和;否则不能成为德性高尚的君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中庸的表现(形式)是非常全面又灵活的。

中庸的表现形式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具有一定的辩证法的精神;“虞促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中庸的灵活性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有:符合道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有时必须采取权宜甚至与表面相反的方法,这正是维护道义的最佳方法,因而这种灵活性是完全必要的。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唐棣之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子罕》)道义原则为礼,即周朝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

一方面,中庸的灵活方法必须完全以周礼作为指导的原则。

任何德性都必须以礼作为指导,才能真正成为恰到好处。

另一方面,周礼的主要精神,其可贵处是不走极端和反对偏激好处的德性。

中庸思想的灵活性,就其目的是维护不变的道来说,这种思想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

程颢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遗书》)。

说明了中庸思想所包含的“不易”的形而上学特点的重要性。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摘要】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庸思想的起源和重要性,随后详细分析了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内涵。

通过对中庸思想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探讨,揭示了其对现代社会和个人修养的影响。

结合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探究的价值,强调了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以及其对当代社会和个人修养的重要影响,从而更好地应用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思想遗产。

【关键词】孔子、中庸思想、内在逻辑、重要性、起源、核心理念、内涵、应用价值、实践意义、现代意义、启示、探究、个人修养、影响。

1. 引言1.1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的重要性孔子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逻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庸思想强调“中庸”、“和谐”、“平衡”,是一种追求既不偏激过分,又不随波逐流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正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借鉴的。

通过深入剖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思想的智慧,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举止。

通过理解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我们还能够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引导我们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责任担当的人。

在当代社会中,认真研究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找准生活的定位,维持内心的平衡,塑造高尚的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论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的起源孔子中庸思想的内在逻辑起源于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孔子在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中,意识到人性的善良和天赋,但也认识到人性的腐败和自私。

他认为,人类在追求道德和行为上应该遵循的规律和原则,需要在中庸之间寻求平衡。

中庸思想的起源还在于孔子对社会秩序的反思,他认为社会应该建立在正义、仁爱与礼义之上,从而保持稳定和和谐。

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对中庸的解释是以"中"为重要概念,意味着避免极端和过度。

他认为"中庸"是一种行为准则,即追求平衡、适度和节制,遵循天理和道德原则的理想状态。

孔子强调,在所有方面都应追求中庸,包括个人品德、政治治理、社会交往等等。

他认为,只有通过保持中庸的状态,才能实现和谐、稳定和良好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发展。

中庸提倡的是具备道德良知和正确判断力的行为方式,既不偏离道德准则,又不过于刻板和僵化。

最终,中庸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的社会进步。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孔子“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比较研究

孔子“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比较研究

孔子“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比较研究本文介绍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内容,对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都在宣扬倡导一种保持适度和谐的状态,一切行为都遵循一种适度原则,具有很强的原则性;“中庸之道”和“中庸至德”所强调的都是相对的、而不是僵化的模式。

“中庸”思想和“中道”思想的区别:理解与标准不同,政治观点不同,思想内涵的德性论不同。

“中庸”和“中道”思想中的和谐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践行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真正实现人类整体的和谐、繁荣和发展。

标签:中庸;中道;价值一、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内容1、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早在原始社会就以“中和观”的表现形式初露雏形,此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孔子,在他看来,“中庸”有着“执两用中”的含义,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行不得与周礼的要求与规定相悖。

同时,继承发展而创建了全面而系统的方法论—“中庸”之道,并把它视作最高美德,认为其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

“中庸”思想,所谓“中”的含义是为了达到自己一定的目标,必须使人的行为和认识与客观实际保持统一,不得与之相悖。

换句话说,“中”也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理”。

所谓“庸”,引申出来的哲学意义通常有两种意义:一是作为常理或定理解。

二是作为运用的解。

“庸”表明了是可以普遍适用于一切事物的准则,具有真理性。

《中庸》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人们的各种喜怒哀乐、行为都必须做到恰如其分,不温不火,不过不及,才可使“中”与“和”综合起来,达到相对统一。

[1]除此之外,孔子还认为,世间万物必须各归其位,各显其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而要达到这些,就要做到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中”与“和”。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

试析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化名人,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圣人,他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体系中,辩证法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就孔子的辩证法思想进行探析,希望以此表现出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

首先,孔子的辩证法思想强调“中庸”思想,即要“中正而不偏”地处理问题。

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应该遵循平衡、稳定、平等的原则,减少極端化现象的存在。

孔子在《论语》中曾说过:“中庸之道,未有不养生者也;未有不成事者也”(《论语·中庸篇》),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中庸”思想的看重和推崇。

孔子在将“中庸”思想引入各个方面,让人们可以在处理问题时更加谨慎、客观,时刻保持心态的中正。

其次,孔子的辩证法思想注重方法,即强调“实践论证”来解决问题。

孔子认为,实践是获取知识、判断问题的基础,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够得到真相。

孔子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他在教育弟子之前,会先行实施教学,以实际操作来证明正确的方法和理论。

同时,孔子也强调对于自身的认知过程,即要“反思自问”。

他认为,虽然实践是确定真相的基础,但只有在不断反思和自问的基础上,才能不迷失方向,更好、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再次,孔子的辩证法思想注重“用情”和“智衡”。

孔子认为人们在处理问题时,需要将理智和感性两者兼顾,尤其是社会问题。

孔子在强调感性的同时,也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不可偏袒其中一方面。

因此,孔子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不只是用智慧,更用尽情感,但同时又保持智慧的平衡,使得在情感冲动时,思维能够保持冷静,做出理性的决策。

最后,孔子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在他关于统一的思想中。

孔子认为事物本身是存在着矛盾和统一的辩证法,这就需要一种对事物的统一性的思考方式。

孔子对于人性的看法中,就反映了这种思考方式。

他认为人性存在着好恶之分,但同时也有一个永不落空的道义追求。

因此,他主张让人们在面对好恶之间的抉择时,始终把握好据此追求道义的方向。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比较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探讨两者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

作为东西方的杰出思想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各自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中庸”和“中道”思想,虽然名称相似,但在文化背景、理论体系和具体实践上却各有特色。

本文将从概念内涵、伦理道德、政治哲学和社会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这两种思想的理解,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庸”思想强调在人生处世中追求恰到好处的平衡与和谐。

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智之间,也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

孔子认为,通过实践“中庸之道”,人们可以达到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家和先哲,其“中道”思想主张在两极之间寻求适中的道路,避免过度和不及。

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强调在道德行为和政治决策中保持平衡与公正。

亚里士多德认为,通过实践“中道”,人们可以实现个人品德与社会正义的和谐统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两种思想在哲学理念、道德实践和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异同,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孔子“中庸”思想概述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中庸”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折中或调和,而是一种追求和谐、适度、平衡的人生哲学。

其核心在于强调“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中庸之道是普遍适用的真理,是达到事物正当不移的道路。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意味着在认识事物时,应该把握事物的两端,即事物的两个极端,然后从中找到一个适度的中点,使事物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

,

庸者
,
原则或方法论
,
中庸之道 在中国延续 了好几千 年 给 中华民族
。 ,
,
,
程颐也说过
,
不偏之谓 中 不易之谓庸
。” ,
中者 天下之
,
的性格和文化 留下 了深深的烙印 在 一 定意义上 可以认 为 中
国封建社会的缓慢脚步 同中庸的消极 作用 颇有不解之缘
, , , , , 。
正 道 ; 庸者 天 下之定理

(《 4 7 页 )仔细研 究一 下 毛 泽东书信选 集》 第 1
, ,
可 以发现 孔子首倡 的中庸之道 不 仅是 儒家学 派的伦理 学 说
,

平常也
。 ”

中庸 , ’ J 考


而且是他们对待整个世 界 的一 种看 法 是他们处理 事物的 基本

何谓 中庸

?
朱熹有 日
:

: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之名
孔子的中庸思想 是当时社会的产物 孔子处 在一 个大变革

丽 耀 文 辉 孙 口 \
的历史时代 面对 现实 他不能 不承 认社会上 的某些 变 化; 但 他
又 想在变冲求不 变 在 日益 变化的社会中 仍企图 求 得 旧 质的稳
, ,
,
,
定性 借以 维护西 周奴隶主统治 思想上 的反映
, 。
,


中庸之道 正是 这种矛盾在他
“ ” , “ ”

这就是孔子的 中庸
,



和不 同的倾向 在各种不 同的人之 间进行调和 折中 他说 和而 不同 小人同而 不和

解析孔子的中庸之道

解析孔子的中庸之道

解析孔⼦的中庸之道
孔⼦⽈:君⼦中庸。

⼩⼈反中庸。

先说何谓中庸。

中庸者,以中为⽤也。

处理事情恰到好处,不⾛极端。

1、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2、刚柔并济。

3、⼀阴⼀阳之谓道。

4、欲望。

墨⼦认为,欲望是万恶之源。

主张扼杀⼈的⼀切欲望和精神需求。

孔⼦既认识到欲望是万恶之源。

⼜认识到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欲望更是社会倒退的原动⼒)。

⼈皆有⽆七情六欲,⼈若⽆欲,便是⾏⼫⾛⾁,便是器物。

孔⼦⽈:君⼦不器,此之谓也。

孔⼦既不灭欲,⼜不纵欲。

⽽是提倡适欲、节欲。

5、教育⼦⼥。

既不严苛,也不溺爱。

成功的教育使⼈有性格:既不使本性。

⼜有品格。

6、国虽⼤,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7、既珍爱⽣命。

在⾯对⼤义时,杀⾝成仁,舍⾝取义。

8、过犹不及。

不以过⾼的道德作为⾏为准则。

⽽是中等的道德作为⾏为准则。

不搞道德绑架。

可把道德分为九个等级:
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上。

墨家的道德是上上,毫不利⼰⽆私奉献。

99.999999%的⼈都做不到。

儒家的道德是中中:亲亲之爱。

与⼈诚信,见利思义。

遵守公序良俗。

君⼦救急不救贫。

儒家的道德规范⼈⼈都可以做到。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以《论语》“雍也”篇为例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以《论语》“雍也”篇为例
败坏 。 历 来 , 者们对 “ 学 中庸 ” 词 的解 释 在 字义 上 基本 没 什 么 大 的 一
帛之衣 , 万古常 不 可 改易 。 今人 徐 复观 的解 释 更好 :所 谓 庸 是 把 “ ‘ 常 ’ ‘ ’ 在 一 起 , 形 成 新 内 容 的 。《 文 》 下 用 部 : 平 和 用 连 以 说 三 ‘ , 。 … …‘ ’ 庸 用也 ’ 庸 者指 ‘ 常 地行 为 ’ 因此 ‘ 常 地 行 为 ’ 平 。 平 实 际是指 ‘ 普遍 妥当 性的 行 为 ’ 言 。所谓 ‘ 常 地 行为 ’是 指 随 有 而 平 , 时随地 , 为每一 个所应 当实施 所能 实现 的行为而 言 。… …表 明 了孔 子乃是在 人人 可以实 践 、 当 实践 的行 为 生 活中 , 显示 人 之 所 以 应 来 为人 的 ‘ 人道 ’这 是孔 子 之 教与 一 切宗 教 乃 至形 而 上 学 断然 分 途 , 的大关 键 。 。其 实 , 即所 谓之 “ 用理 性 ” ’ ’ 此 实 。庸 , 也。 “ 庸 ” 用 中 者 , 用理性 也 , 重在平 常 的 生活 实践 中 建立 起 人 间正 道 和不 实 它着 朽理论 , 人 道 , “ 道 ” 此 亦 天 。虽平 常 , 乃 “ ” 却 道 之所 在 。所 以孔 子才有 “ 中庸之 为 德 , 矣 乎 的赞 叹 。这 就是 最 高处 所 。此 最 高 至 处所 并不在 另一世 界或 超越此 世 间。但 为何 “ 鲜久 矣 ” 民 ( 能 是 7可 指当 时人多 好 高婺 远 , 不 重 “ 在 伦 常 日用 中 一 根 本 道 理 。 而 道 这 今 日中庸之 道 , 也应 求之于 平 民 百姓 的 日常 生 活中 , 现代 化 的社 即 会存 在中 , 而不必 过分强 调高 玄理论 、 统资 源 。… …L 传 3

浅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浅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它具体表现为仁者爱人泛爱众而新仁的仁爱精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博大胸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自我约束博学于文者其言也訒刚毅木讷近仁的优良品性老者怀之朋友信之少者安之的志向
才 掌
浅谈孔子的中庸思想
郑宛淇 华南 师 范 大 学
摘 要 :在 孔子看 来 ,中庸是道 德 的至高表 现和 状态 ,也是其 礼乐 中和 思想和美 学思 想 的基 本原 则 ,本 文主要 通过 对 《 论语》 的分 析 ,探 索 中庸 思想 在礼 乐 中和 思想和 美学 思想 中的影 响 ,使孔 子在 美学 思想上 强调仁 和善 ,强调 人格精 神和 理想 ,讲求 中庸 理念 。 它们奠 定 了中国古典美 学精神 的基础 ,对 后世美 学思想 产生 了巨大 的影响。 关键 词 :中庸 ;论 语 ;孔 子 ;美 学
例 :他对 待仆 人 ,对 待 自己的儿 女 ,以及对待 我 的祖 父都是 同样 的吝啬 而疏远 ,甚至 于无情 。
张译 :He w o u l d t r e a t h i s s e r v a n t s , h i s o w n c h i l d r e n a n d
刘译 :T o h i s s r e v nt a s , h i s c h i l d r e n a n d e v e n h i s o w n f a h t e r , h e w a s j u s t sm a i s rl e y a n d i n d i f r e e n t , o r h e a r t l e s s f o r t h a t ma t t r e . 此 句 中 争 议 点在 对 “ 我 的祖 父 ”的 翻译 上 。前 者 译 为第一人 称 “ my ra g n d p a ” ,但 与 前 面 的 第 三 人 称 表 达 “ h i s s e va r nt s ” “ h i s o w n c h i l d r e n ”不 一致 。后 者 译为 “ h i s o w n f a t h e r ” 既 与 前 面 的第 三 人 称 相 对 应 , 又 加 了 一个

孔子中庸思想

孔子中庸思想

孔子中庸思想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

“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一、尚中:中庸的逻辑起点孔子的“中庸”思想,其逻辑起点,是传统的“尚中”观念。

从《论语》及相关典籍中不难看出,“中”是孔子品评人物、选才交友的标准之一,也是其自我修养的行为准则。

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又如:“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中行”,即中道之人。

孔子认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进的人或狷介的人。

因为激进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坏事。

可见,孔子选才或交友的理想标准也是“中”,不得已才求其次。

“中”也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原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

因此,对一个人而言,美好的素质和合理的行为都是不可偏废的。

以“中”为标准,孔子常常告诫人们思想行为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 事实上,孔子本人也正是以“中”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的,其曰:“吾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说明,对于传统文化持“因、损、益”态度的理性主义大师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是持完全赞成的态度的。

中庸思想详解

中庸思想详解

中庸思想详解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道”、“中和”,即在各种事物的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中道”,即不偏不倚、不极端、不偏执,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下面将从中庸思想的起源、内涵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中庸思想的起源。

中庸思想最早是由孔子的弟子孟子提出的,他在《孟子》一书中提出了“中庸”、“中和”等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孟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处世的准则,是一种处事的方法,是一种处世的态度。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孟子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二、中庸思想的内涵。

中庸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道”,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道”,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2. “中和”,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中和”,即在各种事物的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3. “不偏不倚”,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偏不倚”,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4. “不极端”,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极端”,即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中庸思想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执、不极端,而是在各种对立面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
本文从《论语》文本“雍也”篇章出发,论述“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文章引用历史上的儒家名人对“中庸”的解读,认为“中庸”思想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以一贯之的大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

其充分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处理社会生活各种关系,致力于培养理想人格、提高心性修养,努力达到与天地为一、宇宙同体的止于至善之境界。

标签:中庸;论语;执两用中;中道;仁
“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以一贯之的大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整部书都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及其运用。

《论语》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以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各种关系,致力于培养理想人格、提高心性修养,努力达到与天地为一、宇宙同体的止于至善之境界。

“中庸”的思想方法本应是至高无尚的思想方法,只是时处今日,时代变迁,已久不为人们所理解,甚或曲解。

本文从《论语》文本的“雍也”篇首章出发,论述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体现。


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中庸之道是儒家中庸思想以一贯之的方法论,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庸思想的形成以后,在后来的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直为民族精神构建、民族智慧繁衍、民族文化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中明确提到“中庸”一词的仅有此一处。

即便是直接论述“中庸”之道的也只有两次,一次是上面《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另外一处就是《论语?子路》中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那么,“中庸”一词究竟有着怎样的内涵?这唯一一次在《论语》中的体现,能否表现出孔子精神精华之所在呢?
孔颖达注:叹中庸之美,人寡能久行,其中庸之德至极美乎!
郑玄注:中庸之道为之美,故人罕能久行。

程颐注最为简要:“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朱熹注: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

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

张居正注:至,是极致。

鲜,是少。

子思引孔子之言说:“天下之事,但做的过了些,便为失中,不及些,亦为未至,皆非尽善之道。

惟中庸之道,既无太过,亦无不及,只是日用常性,而其理自不可易,乃天理人情之极致,尽善尽美而无以复加也。

然这道理,人人都有,本无难事,但世教衰微,人各拘于气禀,囿于习俗,而所知所行,不流于太过,则失之不及,少有能此中庸者,今已久矣。


钱穆对“中庸”作了这样的解释:“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

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

中庸之德,为中庸之人所易具。

故中庸之德,乃民德。

其所以为
至者,言其至广至大,至平至易,至可宝贵,而非至高难能。

而今之民则鲜有此德久矣,此孔子叹风俗之败坏。

”[1]
历来,学者们对“中庸”一词的解释在字义上基本没什么大的分歧,他们无不强调“中庸”的力求守中、舍其两端、无过无不过的平常之理,强调“中庸”之道对矛盾的驾驭和超越。

而李泽厚在对中庸的“记”中这样说:什么是“中庸”?这是儒学的核心范畴之一。

“中”,另外再讲。

“庸”,朱注,“平常也”,并引程子曰:“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何晏《集解》也作“庸,常也”。

但为什么“平常”就是不能改变的“天下之定理”?为什么如此重要?陈淳《北溪字义》说:“凡日用间人所常行而不可废者,便是正常道理。

惟平常,故万古常行而不可废。

如五谷之食,布帛之衣,万古常不可改易。

”今人徐复观的解释更好:“所谓庸是把‘平常’和‘用’连在一起,以形成新内容的。

《说文》三下用部:‘庸,用也。

’......‘庸’者指‘平常地行为’。

因此‘平常地行为’实际是指‘有普遍妥当性的行为’而言。

所谓‘平常地行为’,是指随时随地,为每一个所应当实施所能实现的行为而言。

......表明了孔子乃是在人人可以实践、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中,来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道’,这是孔子之教与一切宗教乃至形而上学断然分途的大关键。

”[2]其实,此即所谓之“实用理性”。

庸,用也。

“中庸”者,实用理性也,它着重在平常的生活实践中建立起人间正道和不朽理论,此“人道”,亦“天道”。

虽平常,却乃“道”之所在。

所以孔子才有“中庸之为德,至矣乎”的赞叹。

这就是最高处所。

此最高处所并不在另一世界或超越此世间。

但为何“民鲜久矣”?可能是指当时人多好高婺远,而不重“道在伦常日用中”这一根本道理。

今日中庸之道,也应求之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即现代化的社会存在中,而不必过分强调高玄理论、传统资源。

(3)

“雍也”篇的最后两节: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据不完全统计,《论语》一书中提到“仁”的共有109处,所以学者们一般认为,“中庸之为德”并非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命题,他们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

那么,“仁”与”中庸”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
“仁”与“中庸”的关系在《论语》中并不明晰。

直到战国时期,从孔子的学说中分裂出荀子和思孟学派,孔子的“中庸”思想由思孟学派子思作《中庸》而使其体系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中庸”从此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

中庸强调慎独自修,要求民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做到至诚、至仁和至善;中庸要求忠恕宽容,相互理解,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庸之为德”便是将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人们自我修养、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仁”是什么?如果只有人间道德意义上的“善”才称之为仁的话,那连尧舜也不能算作“仁”者。

“仁”是崇高的,是不可神化的崇高,若能够“己立人立”、“己欲人欲”,就能够“就近取譬”。

在生活中处处这样想,努力这样做,便是“仁之方”了。

所以《论语》中的“仁”则主要是孔子希望人们达到理想人格。

孔子将“中庸”看成是最高标准,也是其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恪守中道,
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这便是他的“中庸”。

也就是说,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中道、稳定、和谐。

除此,要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已达成至诚、至善、至仁的理想人格。

众多解释,我们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是要符合孔子的本意,即与明明德相联系的、体现在伦常日用中的“中庸”之道。

这是据《论语》“雍也”篇所剖析出孔子“中庸”的思想,虽未过多提及“中庸”,但并不妨碍“中庸”之为《论语》之精华。

如此,我们是否可以试着用“中庸”的思想去解读《论语》?
【注释】
[1]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2.9.1.164.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1.113.
[3]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4.3.1.185-1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