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查对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内部为了确保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查对措施和规定。

该制度旨在通过严格的查对流程和标准化操作,减少医疗事故和错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一、查对的范围和内容1.患者身份查对:在患者来院就诊时,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等,以确保患者的身份准确无误。

2.医嘱查对:在医生开具医嘱后,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应进行查对,核对医嘱的内容、患者的身份信息以及执行医嘱的时间和方式等,避免因错误医嘱而导致的医疗事故。

3.药品查对:在给患者配药或者使用药物治疗时,药师或者护士应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以及患者的身份信息,以确保患者使用的药品准确无误。

4.手术查对:在进行手术前,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应核对手术的名称、患者的身份信息、手术部位等,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检查查对:在进行各类检查前,医护人员应核对检查项目、患者的身份信息以及检查的目的等,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查对的操作流程1.明确查对的环节和责任人:医院应明确查对的环节和责任人,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查对标准和操作流程。

2.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针对查对制度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查对意识和操作技能。

3.标准化的查对表格:医院可以设计和使用标准化的查对表格,将查对的内容和环节进行清晰明确的记录,以便日后的查阅和追溯。

4.双人查对原则:医院应推行双人查对原则,即在关键环节进行双人查对,确保查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查对记录和反馈: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查对记录和反馈机制,对查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三、查对制度的意义和效果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严格的查对制度,可以减少医疗事故和错误,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2.保障患者权益:查对制度可以确保患者的身份信息和医疗过程的准确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利益。

3.减少医疗纠纷:通过查对制度,可以减少因医疗事故和错误而引起的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身份、医疗记录、医疗用品等进行核对的一项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权益。

一、患者身份查对制度1. 患者身份核对:医院在接待患者时,应核对患者的身份证件和挂号信息,确保患者的身份准确无误。

2. 电子病历核对:医院应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

3. 术前核对: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医院应在手术前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等信息,确保手术的准确性。

二、医疗记录查对制度1. 医生签名查对:医生在填写病历、医嘱等医疗文件时,应在相应位置签名,以确保医疗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 护士记录查对:护士在执行医嘱、记录病情等工作时,应与医生进行核对,避免因记录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

3. 病历整理查对:医院应定期对病历进行整理,核对病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医疗信息的可靠性。

三、医疗用品查对制度1. 药品查对:医院在进行药品配发时,应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检查用具查对:医院在进行各类检查时,应核对检查用具的名称、型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手术器械查对:医院在进行手术时,应核对手术器械的名称、数量等信息,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查对结果记录与反馈1. 查对记录:医院应建立查对记录表格,记录查对的时间、人员、查对内容等信息,以备查证和追溯。

2. 异常情况反馈:医院应建立异常情况反馈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和改进。

以上是医院查对制度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可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此外,医院还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不断完善和提升查对制度的效果和水平。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为了确保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立了一套规范的查对流程和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医疗信息的查对、药品和器械的查对、手术先后的查对等环节,旨在减少医疗错误和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一、医疗信息查对医院查对制度的第一个环节是医疗信息的查对。

在患者就诊之前,医生和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过敏史等,确保患者的身份和病情准确无误。

同时,医生还需查对患者的检查结果、化验报告等医疗信息,确保医疗诊断的准确性。

二、药品和器械查对医院查对制度的第二个环节是药品和器械的查对。

在给患者开具药物处方或者使用医疗器械之前,医生和护士需要核对药品或者器械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信息,确保使用的药品和器械符合患者的需要,并避免因错误使用导致的医疗事故。

三、手术先后查对医院查对制度的第三个环节是手术先后的查对。

在手术前,医生和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信息,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手术结束后,医生和护士还需再次核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药品和器械,确保没有遗漏或者错误。

四、查对记录和反馈医院查对制度还包括查对记录和反馈的环节。

医生和护士在每次查对过程中,都需要记录查对的时间、内容和结果,形成查对记录。

这些记录有助于追溯查对的过程和结果,为医疗事故的调查提供依据。

同时,医院还应建立查对结果的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查对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院查对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规范的查对流程和制度,可以减少医疗错误和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医院查对制度还能够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在实施医院查对制度的过程中,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熟悉并遵守查对流程和制度。

医院还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医疗服务的查对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在诊疗过程中,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对医疗行为、医疗记录、医疗费用等进行核对和审核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差错和纠纷,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一、医疗行为查对制度医疗行为查对制度主要包括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操作和决策是否符合规范和标准。

具体措施如下:1. 医生操作查对:医生在进行手术、给药、治疗等操作前,必须进行核对,包括核对患者身份、病历、手术部位等信息,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护士操作查对:护士在给药、换药、检查等操作前,必须进行核对,包括核对患者身份、医嘱、药品等信息,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 医疗决策查对:医生在制定诊疗方案、开具医嘱等决策前,应进行核对,包括核对患者病情、检查结果、诊断等信息,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医疗记录查对制度医疗记录查对制度主要包括医疗记录的书写、归档和查对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1. 病历书写查对:医务人员在书写病历时,应进行核对,包括核对患者身份、过敏史、病情描述等信息,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病历归档查对:医务人员在归档病历时,应进行核对,包括核对病历页数、归档位置等信息,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3. 病历查对:医务人员在查看病历时,应进行核对,包括核对患者身份、病情、医嘱等信息,确保病历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三、医疗费用查对制度医疗费用查对制度主要包括医疗费用的计算、核对和审核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1. 费用计算查对:财务人员在计算医疗费用时,应进行核对,包括核对医疗项目、数量、单价等信息,确保费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费用核对:财务人员在核对医疗费用时,应进行核对,包括核对患者身份、医疗项目、费用金额等信息,确保费用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3. 费用审核:财务人员在审核医疗费用时,应进行核对,包括核对患者身份、医疗项目、费用标准等信息,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四、医院查对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查对制度: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医院查对制度,明确查对的内容、责任人和操作流程。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在患者就诊过程中,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查对制度。

该制度要求医院在各个环节对患者的身份、病历、医嘱、药品等信息进行核对,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诊疗和治疗。

一、查对制度的目的和意义医院查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通过严格的查对程序,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因为身份混淆、医嘱错误、药品混淆等原因导致的医疗事故。

同时,查对制度还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二、查对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患者身份查对:在患者就诊之前,医院工作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等。

可以通过查看患者的身份证、社保卡或者其他有效证件来核对。

2. 病历查对:医院在开立病历时,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将其填写在病历上。

同时,医生还应核对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信息,确保病历的准确性。

3. 医嘱查对:医生在为患者开具医嘱时,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将其填写在医嘱上。

同时,医生还应核对医嘱的内容,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药品查对:药师在为患者配药时,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将其填写在药品标签上。

同时,药师还应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药品。

5. 手术查对: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医生、护士和麻醉师等人员应进行手术查对。

包括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手术部位、手术项目、手术器械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准确性。

6. 检查查对:在患者进行各类检查时,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将其填写在检查单上。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核对检查项目、检查部位等信息,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7. 输血查对:在患者进行输血时,医务人员应进行输血查对。

包括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血液类型、血袋编号等,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准确性。

8. 护理查对:在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将其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

同时,护士还应核对护理操作的内容和要求,确保护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内部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立了一套查对制度。

该制度通过对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查对,包括医生开药、护士核对药品、病人身份核对等,以减少医疗差错和提高医疗质量。

一、医生开药查对制度医生在为患者开具处方药时,需要进行查对以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医生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并确认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2.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药品,并在处方单上填写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

3. 医生在处方单上签字并加盖医院公章,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4. 医生将处方单交给药房工作人员,并与药房工作人员进行核对,确认药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药房工作人员根据处方单上的信息,准备药品,并进行二次查对,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药房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药品交给患者或其家属,并告知用药注意事项和咨询服务。

二、护士核对药品查对制度护士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进行核对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护士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并确认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2. 护士将药品从药房领取,并与药房工作人员进行核对,确认药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护士将药品带到患者床边,与患者进行身份核对,并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4. 护士根据医嘱,在患者的药物单上记录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

5. 护士将药品逐一给患者服用,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6. 护士在用药完成后,再次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记录用药后的患者反应和病情变化。

三、病人身份核对制度为了保证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医院建立了病人身份核对制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医务人员在接待窗口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并登记相关信息。

2. 医务人员将患者的身份信息与患者的就诊卡或病历进行核对,确保患者的身份准确无误。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内部建立的一套规范和流程,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该制度主要包括医疗记录查对、药品查对、手术查对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查对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医疗记录查对1. 医疗记录查对的目的医疗记录查对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疗记录的准确性,防止因记录错误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2. 医疗记录查对的流程(1)患者基本信息核对: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基本信息的准确性。

(2)医嘱核对:核对医嘱的准确性,包括药物剂量、用药频次、用药途径等。

(3)诊断核对:核对患者的诊断是否与医疗记录一致,避免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发生。

(4)手术记录核对:核对手术记录的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部位等,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二、药品查对1. 药品查对的目的药品查对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防止因用药错误而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或其他意外情况。

2. 药品查对的流程(1)医嘱核对:核对医嘱中的药物名称、剂量、用药频次等是否正确。

(2)药品配发核对:核对药房发药人员配发的药品是否与医嘱一致。

(3)药品发放核对:核对护士在给患者发放药品时的药品名称、剂量、用药方式等是否正确。

(4)药品服用核对:核对患者在服用药品时的药品名称、剂量、用药方式等是否正确。

三、手术查对1. 手术查对的目的手术查对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防止因手术错误而导致患者的伤害或其他意外情况。

2. 手术查对的流程(1)手术安全核对:在手术前,手术团队成员进行手术安全核对,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信息,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2)手术前标记:在手术前,医生会在患者身上标记手术部位,以避免手术操作错误。

(3)手术器械核对:手术护士在手术准备时核对手术器械的种类、数量和完整性,确保手术器械的正确使用。

(4)手术后核对:手术结束后,手术团队会再次核对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信息,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查对制度。

该制度通过对医疗行为、医疗设备和医疗用品等方面的查对,旨在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一、查对内容1.医疗行为查对医院应建立医疗行为查对制度,确保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遵循标准操作规程,减少操作失误。

例如,手术前,医生、护士和患者应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查对,以确保手术部位的准确性;药品使用前,药师和护士应进行药品名称、剂量和途径的查对,以防止药物错误使用等。

2.医疗设备查对医院应建立医疗设备查对制度,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例如,手术室内的手术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查对,包括手术台、手术灯、监护设备等,以确保设备的完好和操作的准确性。

3.医疗用品查对医院应建立医疗用品查对制度,确保医疗用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例如,手术室内的手术器械应进行查对,包括手术刀、钳子、缝合线等,以防止使用过期、损坏或者错误的医疗用品。

二、查对流程1.确定查对对象医院应根据不同科室和业务流程,确定查对的对象,包括医疗行为、医疗设备和医疗用品等。

2.制定查对标准医院应制定查对标准,明确查对的内容和要求。

例如,手术前的手术部位标记查对,应明确标记的位置、方式和标记人员等。

3.培训医务人员医院应组织培训,确保医务人员了解查对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并掌握正确的查对操作方法。

4.执行查对操作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按照查对标准执行查对操作。

例如,在手术前,医生、护士和患者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查对,确认手术部位的准确性。

5.记录查对结果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查对的结果,包括查对的时间、查对人员和查对结果等。

这样可以为医疗事故的溯源提供依据。

6.定期评估和改进医院应定期评估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例如,通过医疗事故的回顾和分析,找出查对制度存在的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查对的意义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查对制度的执行,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内部对患者身份和医疗信息进行核对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患者信息混淆、误诊、误治等问题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查对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患者身份核对1. 患者登记在患者就诊时,医院工作人员会要求患者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表格,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在填写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详细核对患者提供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2. 身份证核对医院工作人员会要求患者出示有效的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护照等。

工作人员应仔细核对身份证件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信息与患者填写的个人信息是否一致,以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3. 医保卡核对如果患者使用医保卡进行就诊,医院工作人员会要求患者出示医保卡,并通过刷卡或输入卡号等方式核对患者的医保信息。

工作人员应仔细核对医保卡上的姓名、卡号、有效期等信息与患者填写的个人信息是否一致,以确保患者医保信息的准确性。

二、医疗信息核对1. 诊断信息核对医院工作人员在患者就诊过程中,会记录患者的病情、症状、体征等信息,并进行初步诊断。

在记录和诊断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提供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2. 检查结果核对医院可能会对患者进行各种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在检查结果出来后,医院工作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核对,确保检查结果与患者的身份一致,并将结果正确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3. 用药信息核对医院在为患者开具药物处方时,医生应仔细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开具相应的药物。

在核对药物信息时,医生还需考虑患者的过敏史、药物禁忌等因素,以确保开具的药物安全有效。

三、查对制度的实施1. 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查对制度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查对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他们的操作技能和意识。

2. 审核和监督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岗位负责查对制度的审核和监督工作,对医务人员的操作进行抽查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医院查对制度包括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患者身份核对、用药核对、手术核对等,确保医疗过程中各项措施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患者身份核对1.1 确认患者基本信息:在患者就诊时,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1.2 核对就诊目的:医务人员应与患者确认就诊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避免因误解或者信息不许确导致医疗错误。

1.3 核对医疗记录: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医疗记录,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用药核对2.1 核对药品信息:在开药和取药环节,医务人员应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避免因药品信息错误导致患者用药不当。

2.2 核对患者信息: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患者身份后再进行用药操作,避免因患者身份混淆导致用药错误。

2.3 核对用药记录: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信息,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确保用药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手术核对3.1 核对手术项目:在手术准备阶段,医务人员应核对手术项目的名称、部位、术者等信息,确保手术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2 核对患者信息: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患者身份后再进行手术操作,避免因患者身份混淆导致手术错误。

3.3 核对手术记录: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手术操作步骤、用药情况等,确保手术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检查核对4.1 核对检查项目:在进行各类检查时,医务人员应核对检查项目的名称、部位、方法等信息,确保检查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2 核对患者信息: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患者身份后再进行检查操作,避免因患者身份混淆导致检查错误。

4.3 核对检查结果: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检查结果,并与患者进行确认,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引言概述: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确保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各个环节进行核对和确认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医疗用品查对1.1 医疗用品采购:医院应建立科学的医疗用品采购制度,确保采购的用品符合质量标准和患者需求。

1.2 入库查对:医院应对入库的医疗用品进行查对,核实数量、规格和有效期等信息,防止因用品错误或者过期使用而引起风险。

1.3 科室发放:医院应建立科室发放制度,确保医疗用品按照医嘱和患者需求正确发放,避免患者因用品错误而受到伤害。

二、医嘱查对2.1 开立医嘱:医院应规范医嘱开立流程,确保医嘱内容准确无误,并与患者的病情相符。

2.2 审核医嘱: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医嘱审核岗位,对医嘱进行审核,核对患者基本信息、用药剂量和用药途径等,避免因医嘱错误而导致患者安全风险。

2.3 执行医嘱:医院应建立医嘱执行制度,确保医嘱按照规定的时间、剂量和途径执行,避免因执行错误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三、手术查对3.1 手术安全核查:医院应在手术前进行手术安全核查,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项目等,避免因手术错误而导致不可逆的伤害。

3.2 手术器械查对:医院应对手术器械进行查对,确保器械的完整性、清洁度和适合性,避免因器械错误而对手术质量产生影响。

3.3 手术记录查对:医院应建立手术记录查对制度,核对手术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后续的医疗评估和患者随访。

四、药品查对4.1 药品配药查对:医院应建立药品配药查对制度,确保药品配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药品错误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4.2 药品给药查对:医院应建立药品给药查对制度,核对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剂量和给药途径等,避免因给药错误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4.3 药品存储查对:医院应建立药品存储查对制度,核对药品的存储条件、有效期和标签信息等,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在进行患者就诊、诊断治疗等工作过程中,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医嘱等进行核对和确认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因信息错误或操作失误导致的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一、患者个人信息查对制度1. 患者登记:在患者来院就诊时,由接待人员进行患者个人信息的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并核对患者提供的证件与登记信息的一致性。

2. 就诊卡核对:医院应为每位患者建立就诊卡,并在每次就诊时核对患者的就诊卡与个人信息是否一致,以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

3. 患者身份核对:医院在进行重要医疗操作前,应核对患者的身份,可通过患者提供的身份证、病历号等信息进行核对,确保操作对象正确。

二、病历查对制度1. 病历书写:医生在诊断治疗患者时,应认真书写病历,包括主诉、病史、体格检查、诊断、治疗方案等内容,并在书写完毕后进行核对。

2. 病历审核:医院应设立病历审核岗位,由专职人员对医生书写的病历进行审核,核对病历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病历签名:医生在书写完毕后,应在病历上签名并注明日期,以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责任的明确性。

三、医嘱查对制度1. 医嘱书写: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认真书写医嘱,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内容,并在书写完毕后进行核对。

2. 医嘱审核:医院应设立医嘱审核岗位,由专职人员对医生书写的医嘱进行审核,核对医嘱内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医嘱执行: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应核对医嘱内容与患者的身份是否一致,确保医嘱的正确执行。

四、操作查对制度1. 手术安全核对:在进行手术前,手术室人员应进行手术安全核对,包括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项目等信息的核对,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药品核对:在给患者配药时,药师应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与医嘱是否一致,避免给患者错误的药物。

3. 检查检验核对:在进行检查检验时,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标本信息等,确保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内部为了确保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查对制度。

该制度涵盖了医疗操作、药品使用、病患信息等多个方面,旨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一、医疗操作查对制度1. 手术前查对:手术前,医生、护士、麻醉师等相关人员应当对手术部位、手术项目、手术器械、手术用药等进行仔细核对,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药品使用查对:医院药房和各科室应建立药品使用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包括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并进行双人签名确认。

3. 输血查对:医院应建立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包括核对输血血液的类型、血型、血袋编号等信息,并进行双人签名确认。

4. 检查查对:医院应建立检查查对制度,确保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包括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检查项目、标本编号等信息,并进行双人签名确认。

二、病患信息查对制度1. 患者基本信息查对:医院应建立患者基本信息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的身份和信息准确无误。

包括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等信息,并进行双人签名确认。

2. 诊断信息查对:医院应建立诊断信息查对制度,确保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和一致性。

包括核对患者病历、检查结果、诊断书等信息,并进行双人签名确认。

3. 医嘱查对:医院应建立医嘱查对制度,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包括核对医嘱项目、用药剂量、用药频次等信息,并进行双人签名确认。

4. 护理记录查对:医院应建立护理记录查对制度,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包括核对护理操作项目、时间、护理效果等信息,并进行双人签名确认。

三、数据记录查对制度1. 手术记录查对:医院应建立手术记录查对制度,确保手术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包括核对手术操作流程、手术器械使用情况、手术时间等信息,并进行双人签名确认。

2. 药品使用记录查对:医院应建立药品使用记录查对制度,确保药品使用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在进行医疗服务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医疗费用、医疗记录等进行核对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防止患者信息的错误或遗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一、患者身份信息的查对:1. 患者登记:患者在就诊前需要进行登记,登记时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证件、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录入医院信息系统。

2. 就诊卡核对:患者持有就诊卡进行挂号时,医务人员需要核对卡上的患者信息与系统中的信息是否一致,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3. 诊室核对:患者进入诊室后,医生或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二、医疗费用的查对:1. 收费前核对:在患者接受医疗服务之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与系统中登记的费用进行核对,确保费用的准确性。

2. 收费单核对:医疗服务结束后,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所接受的医疗项目生成收费单,并核对收费单上的项目与实际服务内容是否一致,确保费用的准确性。

3. 结算核对:患者进行费用结算时,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与系统中登记的费用进行核对,确保费用的准确性。

三、医疗记录的查对:1. 诊断记录核对:医生在诊断患者疾病时,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将诊断结果准确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2. 医嘱核对:医生为患者开具医嘱时,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确保医嘱的内容与患者的病情相符,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

3. 护理记录核对: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将护理过程和效果准确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中,确保护理的准确性。

四、查对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 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查对制度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意识,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监督和检查: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查对操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3. 患者满意度调查:医院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院查对制度的满意度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内部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而实施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医疗行为、医疗记录、医疗设备等方面进行查对,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和照应。

一、医疗行为查对医院查对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行为之前,必须进行查对操作,确保医疗行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具体操作包括:1. 确认患者身份:医务人员在进行任何医疗行为之前,必须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例如姓名、住院号、身份证号等,以避免发生患者身份混淆导致的医疗错误。

2. 核对医嘱:医务人员在执行医嘱之前,必须核对医嘱的内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以确保医嘱的正确性。

3. 确认手术部位:在进行手术前,医务人员必须与患者核对手术部位,以避免手术错误发生。

二、医疗记录查对医院查对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记录患者病情、治疗过程等信息时进行查对,以确保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具体操作包括:1. 核对患者信息:医务人员在记录患者信息时,必须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以避免记录错误。

2. 核对医疗操作:医务人员在记录医疗操作时,必须核对操作的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以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3. 核对医疗诊断:医务人员在记录医疗诊断时,必须核对诊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三、医疗设备查对医院查对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之前进行查对,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安全性。

具体操作包括:1. 核对设备标识: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之前,必须核对设备的标识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日期等,以确保使用的是正确的设备。

2. 核对设备功能: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之前,必须核对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 核对设备操作: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四、医院查对制度的意义医院查对制度的实施对于医院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包括: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查对制度能够减少医疗错误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在进行医疗服务过程中,为了确保医疗行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查对制度。

这些制度旨在通过多重核对和验证的方式,减少医疗错误和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权益。

一、患者信息查对制度1. 患者基本信息查对:医院在接受患者挂号时,需核对患者的身份证件、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

2. 诊疗项目查对:医院在为患者开立诊疗项目时,需要核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等信息,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服务。

二、医疗操作查对制度1. 药品查对:医院在为患者开具药品处方时,需核对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以确保患者用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手术查对:医院在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手术部位、手术操作、手术器械等信息,以确保手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 检验查对:医院在进行各类检验前,医护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样本标识、检验项目等信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医疗文书查对制度1. 病历查对:医院在编写患者病历时,医护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诊断、治疗方案等内容,以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医嘱查对:医院在为患者开立医嘱时,医护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医嘱内容等,以确保医嘱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四、医疗设备查对制度1. 设备清点查对:医院在使用医疗设备前,医护人员需要核对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等信息,以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2. 设备操作查对:医院在使用医疗设备时,医护人员需要核对设备的操作步骤、参数设置等信息,以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患者的安全。

五、医疗质控查对制度1. 医疗过程查对:医院在进行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相互核对医疗操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以确保医疗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2. 医疗结果查对:医院在完成医疗服务后,医护人员需要核对医疗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确保医疗结果的质量和满意度。

六、查对记录和反馈制度1. 查对记录:医院应建立查对记录的系统,记录医护人员在各个环节进行查对的情况,以备查阅和追溯。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 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医院查对制度是指医院在患者就诊过程中,通过核对患者身份、病历、医嘱等信息,确保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权益。

一、医院查对制度的目的和意义医院查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防止因操作失误导致的医疗事故的发生。

通过核对患者身份、病历、医嘱等信息,可以减少医疗操作中的错误和疏漏,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

二、医院查对制度的内容和要求1. 患者身份核对:在患者就诊之前,医院工作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等。

核对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患者提供的身份证件和医院系统中的患者信息进行比对,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2. 病历查对:医院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病历进行查对。

查对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过敏史、诊断结果、医嘱等。

医院工作人员应核对患者病历上的信息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确保患者的病历记录准确无误。

3. 医嘱核对:医院在执行医嘱之前,应进行医嘱的核对。

核对的内容包括医嘱的内容、剂量、频次、用药途径等。

医院工作人员应核对医嘱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手术查对:医院在进行手术操作之前,应进行手术查对。

查对的内容包括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操作的具体内容等。

医院工作人员应核对手术相关信息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药品查对:医院在给患者配药时,应进行药品查对。

查对的内容包括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

医院工作人员应核对药品信息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确保药品的准确配药,避免用药错误。

三、医院查对制度的操作流程1. 患者就诊登记:患者到医院就诊时,需要进行登记,包括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提供身份证件等。

医院工作人员在登记过程中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2. 病历查对:医院工作人员在患者就诊时,应核对患者的病历信息,确保病历记录的准确性。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一、目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要求,规范医疗行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二、定义查对制度,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三、适用范围全院各科室。

四、制度内容(一)患者身份核实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需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核实,保证所执行的诊疗活动准确无误。

2.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执行唯一标识依据(身份证号、医保卡号等)管理,以确认患者身份。

对昏迷、意识不清等无法表明自己身份的患者进行身份查对时,可由其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并按患者姓名和住院号等两种以上身份查对方式实施查对确认并及时佩戴腕带;对无法表明自己身份且无人陪伴的患者可临时采用其他方式标记其身份并佩戴腕带,通过两种以上方式由双人进行查对确认。

3.医务人员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

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

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二)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八对〃: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在患者床旁由2名医护人员按照〃三查八对〃制J 度,准确核对受血者和血液信息。

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三)手术室或介入导管室1接患者时,要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标识等。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五)凡病情需要填入体内的纱布、纱条或内植物等应详细记录在 《手术清点记录单》上,手术医师确认签字,以便取出时核对。
(六)手术取下的标本,器械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术者在病理标本 登记表上签字后专人送检,并与病理科相关人员核对后分别签字。
(七)用药与输血应按要求进行查对。
六、供应室查对
(一)回收后的器械物品:双人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 理情况及完好程度。
四、饮食查对
(一)每日查对医嘱后,核对床号、姓名 及饮食种类。
(二)饮食前查对饮食与医嘱是否相符。 (三)开饭时在患者床前再次查对。 (四)对特殊治疗饮食、检查饮食,护士
应查对落实。
五、手术查对(含介入或有创操作)
(一)接手术患者时,手术室人员与、手术部位及其 标志、术前用药、所带的术中用药、病历与资料及术前准备完成情况 等,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
(六)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 灭菌标识等。
(七)随时检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无菌包是否在有效期内 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八)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检测合格报告、有效 期、包装的完好性。
七、药学部查对
(一)配方前,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 性别、年龄、处方日期。
(二) 手术前遵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医师、麻醉 师、手术室护士的三方查对。
(三)查对无菌包外信息、包内灭菌指示卡的灭菌情况及手术器械是 否符合要求。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入物之前,应对其标示内容与有 效期进行逐一核查。使用后将包外信息卡及植入物标签粘贴于《手术 清点记录单》上。
(四)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术前与缝合前必须由器械和巡 回护士双人清点纱布块、纱布垫、纱(棉)球、器械、缝针、线轴数 目等;术前清点结束,巡回护士必须复述一遍,确保清点物品数目的 准确性。术中临时增加或减少的物品,以同样方法清点、记录。术毕, 再清点复核一次,并签字。清点物品数目不符时,不得关闭体腔或交 接班。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医疗活动中的查对工作。

第三条查对工作应遵循全面、准确、及时的原则,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查对内容与流程
第四条查对内容应包括:
(一)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住院号等;
(二)诊断与治疗:疾病诊断、治疗方案、手术方式等;
(三)药物使用: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方式、用药时间等;
(四)检查与检验:检查项目、检查时间、检验结果等;
(五)其他可能影响患者安全的医疗活动相关信息。

第五条查对流程应包括:
(一)接收患者时,应进行初步查对,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
(二)进行诊断和治疗前,应进行详细查对,确保医疗
活动的安全性;
(三)执行药物使用前,应进行药物查对,确保药物正确、安全使用;
(四)进行检查和检验前,应进行项目查对,确保检查和检验的准确性;
(五)在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应不断进行查对,确保医疗活动的安全性。

第三章查对人员与责任
第六条查对工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

第七条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确保查对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八条医护人员在查对工作中发现问题时,应立即报告上级或相关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章罚则
第九条违反本制度的,视情节轻重,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罚款、停职等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一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查对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查对制度
1.目的
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活动,以保障患者安全,防止异常事件发生。

2.范围
医疗、护理、医技、药剂及财务、后勤等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操作时。

3.定义
无。

4.内容
4.1医嘱查对制度:
4.1.1医嘱处理: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处理医嘱。

处理医嘱时要记录处理医嘱的时间并签全名。

如有疑问必须澄清后方可执行。

4.1.2医嘱查对:处理医嘱后护士及时查对并打印各种执行单。

各班医嘱均由两名当班护士进行查对,两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

护士长组织每周总查对一次。

4.1.3口头医嘱:口头医嘱只有在抢救患者或在手术中使用,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记录在《口头医嘱记录本》上,并复读,经医生确认后执行,保留空安瓿以便核对。

抢救结束后医生于6小时内补录医嘱,执行者签全名及执行时间(抢救当时的时间)。

4.2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4.2.1 “三看”:看药物有无浑浊变质、看药品有效期、看包装有无损毁。

4.2.2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后实施操作。

4.2.3 “七对”:核对姓名、ID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4.2.4 药品交接:与药房及静配中心工作人员交接药物时必须核对清楚,签字确认,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4.2.5 易致过敏的药物:皮试前需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确认皮试结果阴性后方可给药。

4.2.6 药物配伍禁忌: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查询药物配伍禁忌,注意用药后反应。

4.2.7 麻精类药品:使用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用后保留安瓿交药剂科。

4.2.8 给药:给药时,应携带执行单进行核对,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询,无误后向患者解释并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4.2.9 特殊情况处理:因各种原因致患者不能及时用药应与医生沟通,根据医嘱做好相应处理,并记录在护理单上。

4.3 输血查对制度:
4.3.1 备血查对:
4.3.1.1 根据医嘱、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型报告单双人核对患者姓名、ID号。

4.3.1.2 查看输血相容性检测: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抗体筛选);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等是否齐全。

4.3.2 取血查对:
4.3.2.1 查对者:取血者、输血科工作人员。

4.3.2.2 查对项目:患者科别、姓名、性别、ID号、血型(包括Rh血型)、血型种类、血量、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血袋外观等。

4.3.2.3 查对内容:取血单与临床用血登记单核对;发血单、临床用血登记单与血袋标签核对;核对无误,取血者与发血者分别签名。

4.3.2.4取血要求:做到“一人一箱”,严禁多个患者血制品混放;取血者不得擅自更改标签内容。

4.3.3 输血查对:
4.3.3.1 查对者:两名医护人员。

4.3.3.2 查对内容:两名医务人员共同核对患者病历、血袋上面的患者姓名、ID号、性别、年龄、血型、RH结果、血袋编号、发血日期、血液成分、血量、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血袋外观等。

4.3.3.3 输血要求:执行双人核对,双签名,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输血完毕将血袋送到输血科统一处理。

4.4 手术查对:参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4.5 检验标本的查对制度:
4.5.1 样本采集时查对:
4.5.1.1 患者身份核对:让患者自报姓名,核对试管上的患者姓名、ID号。

4.5.1.2 检验项目查对:按照医嘱下达的化验项目选择相匹配的标本容器。

4.5.1.3 标本容器查对:扫条码前应注意检查容器有无损毁,以防造成标本的外溢污染。

4.5.2 收样时查对:试样收验时,认真检查标本是否合格,如不符合要求,立即与临床取得联系,双方核对后在交接单上签名。

4.5.3 检验前查对:
4.5.3.1 样本信息查对:LIS系统扫描出的样本信息与样本管或申请单信息核对(姓名、ID号)。

4.5.3.2 项目与容器查对:标本容器和检验项目是否一致。

严防标记错误,实行条形码管理。

4.6 膳食发放查对制度:
4.6.1 发放前查对:发放膳食前查对所送膳食种类与医嘱是否相符。

4.6.2 核对项目:
4.6.2.1 医院膳食:科室、姓名、住院号、民族、医院膳食种类、食物名称、数量、时间。

4.6.2.2 管喂饮食:科室、姓名、住院号、营养素名称、剂量、时间、用法、保质期。

4.6.2.3 自备膳食:家属送来的饮食,需经医护人员检查符合膳食医嘱后方可食用。

4.7 药学部门查对制度:
4.7.1 药品验收查对:
4.7.1.1 查对内容:
4.7.1.1.1 药品验收时,收货人员对照随货同行单(票)进行查对,内容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数量、批准文号、生产厂商、收货单位、供货单位、发货日期、药品外观等内容,并查对是否加盖供货单位药品出库专用章原印章。

验收药品应当按照药品批号查验同批号的检验报告书。

4.7.1.1.2 中药饮片验收时:收货人员还应对产地进行查对。

4.7.1.1.3 实行批签发的生物制品,还应当查验同批号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

4.7.2 出入库查:
4.7.2.1 入库查对:药品会计或药库人员微机入库时,
应对照随货同行单(票),查对供货单位、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数量、价格、生产厂商、发货单位、发货日期等内容,并查对是否加盖供货单位药品出库专用章原印章。

一致后,方可办理入库。

4.7.2.2 出库查对:药品或消杀用品出库时应对照出库单据,出库人员和领药部门人员应查对领药单位、药品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

4.7.2.3 精麻药品出入库查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入库需双人验收,严格按批号入库;出库时药库人员双人复核,领药部门人员再次核对,严格按批号出库。

4.7.3 药品储存查对:
4.7.3.1 药品出库进入到各药房后,检查药品外包装有无破损或漏液。

4.7.3.2 药品储存和摆放做到与标签名称相符,并保证药品先进先出。

4.7.3.3 每月检查药品效期,发现近效期药品立即警示或处理。

4.7.4 药学人员在调剂处方、医嘱时执行“四查十对”。

4.7.4.1 查处方,对科别、对姓名、对年龄。

4.7.4.2 查药品,对药名、对剂型、对规格、对数量。

4.7.4.3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对用法用量。

4.7.4.4 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7.5 发药时查对:
4.7.
5.1 门诊患者发药:
4.7.
5.1.1 查对内容:发药人员核发药品时需让患者自报姓名,核对配药单或缴费凭条上的患者身份与药品信息。

4.7.
5.1.2 患者教育:向患者交代药品名称、剂型、数量、用法、注意事项及储存条件等。

4.7.
5.2 住院患者发药:送药人员与病区护士交接药品时,要按照药品清单逐一核对。

特殊保存药品需要单独说明。

4.7.6 口服片剂摆药核查:
4.7.6.1药品拆零时仔细查对药品名称、剂型、数量、批号等。

4.7.6.2 裸片放入药盒时,核对药名及摆放位置。

4.7.6.3 机器摆药后,摆药人员进行核对。

4.7.7 静脉药物配置时查对:
4.7.7.1 同一病区药品批号相同,易过敏药物更换批号时,需要通知病区做过敏试验。

4.7.7.2 与病区护士交接药品时,要按照药品清单逐一核对。

特殊保存药品需要单独说明。

知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